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赵老爷子他们算准了会这样,就想顺势住下来,留下来不走了。毕竟乔家庄的房子虽还不错,却还不及老赵家的房子,再说了,乔家庄毕竟是异乡,那里比得上故乡赵家村好。
可赵老爷子刚刚流露出这个念头,赵永忠还没说什么,就被前来祭奠赵永孝的里正赵正义给一口否决了。
赵正义说了,在生死关头,你们眼里没有骨肉至亲,没有血脉相连的族人,就只有乔家庄的人。由此可见,在你们心里,乔家庄的人才是你们的亲人。既然如此,你们还是回乔家庄吧,和那里真正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吧。一送完葬,赶紧走路,好走不送。
当然了,赵正义看在赵永忠的面子上,没有说得这么直白,他讲得还是比较委婉的,至少没让赵老爷子当场下不来台来,可请他们滚蛋的意思还是一样的。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厢情愿
赵老爷子也知道,为了搭救他的小舅子,他就没能腾出手来营救赵家村的人。就为这个,他招了很多人的恨,甚至连李翠萍这个嫡亲儿媳妇都在恨他,每次看他的眼神别说恭敬了,从来都是凉嗖嗖的,里面仿佛淬了毒一样。
可那些恨他的人当时要么不在现场,要么在现场也搞不清状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赵家村的人基本上都被埋在了巨石下面,那些巨石靠人力根本搬不开,他就是去了也是枉然,左右白费力气罢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救可能救出来的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才是应有之义。
他没错,真没错啊!可为啥大家伙儿就是不理解他呢?赵老爷子表示,不被了解的他好委屈。
甭管赵老爷子有多么多么的委屈,他触了赵家村的众怒已成不争的事实,往后他是很难在赵家村立足了。
赵家村是待不下去了,府城也去不得,他们可不就得继续在乔家庄窝着嘛。
如果赵三娘得知老赵家因为畏惧她的眼神而没敢死皮赖脸地贴上来,肯定要冷笑出声,这回倒是知道怕了,倒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那么以前怎么就不懂得呢?果然是些吃软怕硬的东西。
赵永孝的葬礼过后,老赵家的人很识相地没提同去府城的事,很快就灰溜溜地回了乔家庄。倒是赵永忠夫妇,他们很不放心有孕在身的李翠萍,便主动将她和她的家人一起接去了府城。
“翠萍,既然这娃娃怎么都不肯走,就证明你们娘儿俩确实有缘,你就把它留下来吧。”
大闺女的肚子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要是强行打胎,先不提孩子能不能打下来,一个不好,大人都可能性命不保。出于安全起见,董氏便劝大闺女把肚子里的孩子留下来。
李翠萍温顺地点了点头。
之前在乡下的时候,李翠萍是很想把孩子给打下来。可镇上的医馆就那么一家,大家伙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熟悉得很,她可不敢公然去医馆买打胎药,只得另寻他法。可无论她怎么折腾,那孩子就是不肯落下来,搞得她心里烦闷不已。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她打胎的决心。毕竟她还年轻,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往后想要过上舒服日子就得改嫁,要是有个拖油瓶跟着,改嫁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一到府城,她的决心就动摇了。在这儿,她住的舒服,穿的体面,吃的合意。可以说,她和她的家人活这么大,还没过过这么顺心的日子。
如此优渥的生活,正是基于她是赵永孝的遗孀,赵永孝遗腹子的娘亲。要是她把赵永孝唯一的骨血给折腾没了,恐怕往后赵四娘家就不会再给她这么好的待遇了。再进一步讲,要是她执意改嫁,恐怕她如今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坦率地讲,她很渴望找个可心的男人一起过日子。可男人再好也不能当饭吃,为了保住她现下拥有的舒心日子,她愿意一辈子为赵永孝守寡,养大赵永孝的遗腹子。
董氏见李翠萍肯听劝,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打一开始,她就不同意大闺女打胎,可奈何无论她怎么劝,大闺女就是不肯听,她又是个没主见的,见大闺女主意拿得很定,只得默许了。如今大闺女总算是想开了,这就好啊。
操完了大闺女的心,董氏又开始担心起二闺女了。
“翠萍,我听人说,赵二郎就要娶亲了……”
不等董氏说完,李翠萍就不耐地打断道:“赵二郎成亲与咱家何干?就算是亲戚,咱备份贺礼也就是了,你就别操那些有的没的闲心了!”
董氏忙道:“怎么是闲心呢?翠萍,你是不知道,要不是我今天拦着,你妹妹今儿个就要去找赵二郎讨说法了!”
李翠萍闻言,眉头紧蹙,疑惑道:“讨说法?他二人之间有过啥说法吗?咱以前不是问过翠薇,当时她可是口口声声说和赵二郎没啥的呀!”
董氏不禁有些尴尬,一时语塞。
其实,董氏反复问过李翠薇了,李翠薇证实,赵二郎一直规矩得很,别说拉个小手了,就是言语上的轻薄都没有,他们俩是真没什么。只不过赵二郎或许对李翠薇心底坦荡,可李翠薇却对赵二郎生出了别样心思。现如今,赵二郎要成亲了,媳妇儿却不是她,这就让李翠薇万分接受不了了。
董氏也知道李翠薇现下去找赵二郎讨说法,有些无理取闹之嫌,可有什么法子呢,李翠薇是她亲闺女,如今在为终身大事而努力,她这个做娘的怎么也不能扯后腿,得帮衬一把才行。更何况,赵二郎性情温厚,踏实肯干,又知根知底,是个相当不错的女婿人选,她心里也很愿意李翠薇和他在一起。
待得李翠萍问清了董氏和李翠薇母女的小心思后,立时明白这就是她俩的一厢情愿,便劝道:“既然赵二郎要去另娶他人了,就说明他对翠薇没别的意思。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尤其是婚姻之事,人家没这意思,咱们上赶着去,这就有些没意思了。别说这事儿根本不可能成,退一万步讲,就是成了,往后两个人的日子也难和睦。”
事实上,李翠薇的婚后生活和睦不和睦的,李翠萍并不怎么在意。她在意的是,赵四娘家对赵二郎这门亲事的态度。听说赵永忠夫妇很看好这门亲事,她便歇了撮合李翠薇和赵二郎的心思。要知道,她下半辈子的幸福全在赵四娘家的手上,她可不想为了李翠薇的那点儿小心思,就惹得赵四娘家不快。
董氏觉得李翠萍说得在理,便放下了找赵二郎要说法的想法,转而和李翠萍商量起,如何让李翠薇彻底断了对赵二郎的念头。
李翠萍就出主意,让董氏尽快给李翠薇物色个女婿人选。哪怕李翠薇还小,尚未到嫁人的年纪,但只要定下亲事来,她就没空去想赵二郎了。
董氏最没主见,听了李翠萍的主意,她也不深想,就四处打听起合适的女婿人选来。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二章 讨个公道
过了些天,那些还留在府城里养伤的重伤患者伤情稍有好转,便纷纷提出要离开。
府城里头啥啥都要钱,啥啥都死贵,就算花的是赵四娘家的钱,不是他们自个儿的钱,他们也心疼呀!再说了,赵四娘家为了营救他们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已经为他们付出太多了,他们实在不好意一直赖着不走。
乡亲们执意要走,赵永忠自然不好强留。可他问过钱志新了,他们中还有不少人的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此时还不宜移动,赵家村据此甚远,途中又多有颠簸,就这么让他们回去,很可能会加重他们的伤势。
于是,赵永忠便苦劝他们安心留下,过些日子再走。
却不想那些乡亲认死理,说什么都要立刻就走。
赵永忠认真想了想,正色道:“当初咱在姜家滩开铺子,生意做得好好的。忽然有一天,咱家四娘要咱们全家搬去府城,去那儿做生意。当时我和孩子他娘都是不同意的,家里铺子的进项够咱一家人花销的了,干啥要背井离乡,跑去府城折腾呢?
“当时咱家四娘就说了:‘之所以去府城,就是为了赚大钱。为啥小富即安不行,非得要赚大钱?就是为了在幽州拼命置地买房。等到哪一天,家乡的父老乡亲遇上难事了,咱能给他们一个投奔的地方。’听了这话,我和孩子他娘再没吱声。
“乡亲们,你们就安安心心地在这儿养伤。等伤好之后,想要回家的我雇车送你们回家,再在赵家村附近多置办些族田,让你们的日子过得松快些;愿意留下的我就安排你们进咱家铺子,工钱绝不亏待,他日干顺手了想要自个儿开铺子,我也会鼎力支持。”
赵永忠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乡亲们再不好犟着要走,不少乡亲眼里含着泪水,暗暗记下了赵四娘家的这份情。
数月之后,彻底痊愈的赵家村的村民中,一部分人重回赵家村,一部分人则留在府城帮助赵四娘家做生意。
由于连锁经营中频繁出现问题,赵三娘决定不再搞连锁。如果已经签下连锁协议,那没法子,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在合约到期后,肯定不会再续约了。从今往后,赵四娘家一门心思发展直营。
这样一来,赵四娘家就需要很多的可靠人手。这世上还有比族人更可靠的吗?那些留下来的族人正好可以放到直营店里去。
多年之后,赵四娘家的直营店开遍全燕国,静海赵氏善于经商的名声也传遍了全燕国,后来甚至有了“十个静海赵氏九个商,还有一个打算盘”的说法。
当然那是后话了,当务之急是要给此次事件的死伤者讨个公道。
按理说,赵永孝死了,还有那么多前去服徭役的乡亲们或死或伤,如此重大的伤亡,就应该有人为此负责。
可事发至今,没有任何人为这桩惨剧买单,就连必须付直接责任的静海县衙开始也一言不发,就跟不知道有这件事儿一样。后来死伤者太多,事情闹大了,静海县衙不得不发声,说此次事故纯属偶然,与任何人无关,官府对此概不负责。
静海县衙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这次的事故怨不得别人,实在要怨就怨老天爷,就怨死了的人命不好,千万别来找官府要说法,他们不管的啊。
别看赵三娘前些日子对赵永孝的印象极差,可一码归一码,即便赵永孝的人品有待商榷,他的生命依然很珍贵,他才二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家中还有新婚不久的妻子,以及尚未出世的孩子,如此枉死赵三娘实在无法接受。既然静海县衙不肯给个公道,她就去为她叔叔讨个公道。
于是她也不管什么生意不生意了,将府城最好的状师之一请了回来,请他帮忙出谋划策。
那位状师是个实干型的,被赵三娘请回来后立刻去了一趟事发现场。他发现那个采石场新建不久,设在一座二三十丈高的石山下,依照官府指定的开采方式,出意外几乎是必然的,不出意外才是偶然。
待得知赵四娘家背后有苏家撑着,他建议赵三娘也不用去静海县衙扯皮了,直接一纸诉状把静海知县告上府衙。
赵三娘深觉有理,她甚至觉得这桩惨剧其实是皮茂声一手策划的,为的就是报复老赵家。若非如此,官府干啥要从老赵家抓四个成丁,又为啥塌方的地方正好是赵家村村民所在之处,一次或许还能算是巧合,巧合多了里面就蕴含着必然。既然如此,甭管是真意外还是假意外,都该由皮茂声承担罪责,告他他绝不冤。
当时宋氏即将临盆,姜荷莲子正在家中全程守护,无心关注外面的事,得到的消息就有些滞后,还没等她把这里头的官司搞清楚,性急的赵三娘就把状纸给递进了府衙。
姜荷莲子也不知为何,就是有些怵知府王敏之,很不想和他打交道。可赵三娘的状纸递都递了,她只得压下满心烦乱,想方设法帮着应对一二。毕竟苏家再怎么给力,殿下再怎么照拂,赵四娘家也是民,自来民告官都很难得个好,必须打起十二分地精神小心应对才行。
谁知此时府衙传来消息,说是王敏之病了,无法审理案件,赵三娘状告皮茂声一事暂不予以受理。
这于赵三娘自然是个坏消息,可于姜荷莲子却也不算是个好消息。
尽管姜荷莲子不用去面对王敏之了,可她有些怀疑王敏之是否是真病。假如说他不是真病,是在装病,那他为什么要装病呢?
姜荷莲子几乎忍不住要去请万俟弦帮她仔细调查一番王敏之,可转念一想,如今正是殿下的关键时期,她实在不想为了自己心下莫名的怀疑,就让万俟弦去动用宝贵的燕云卫资源。最终,她还是按耐住,没对任何人说出她对王敏之的怀疑。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三章 心中惘然
其实,姜荷莲子怀疑得没错,王敏之确实没病,依然活蹦乱跳的。健壮得很的他现在甚至不在幽州,正身在距离幽都府千里之遥的晋州。
就在前不久,王敏之收到了一封密报。看完那封密报,他愣怔了好久,待他回过神来,立即抛下了手头的一切,不管不顾地去了晋州。
在从幽州到晋州的这一路上,王敏之快马加鞭,疾驰而来,都累死了好几匹马。
一到信中所说的地方,风尘仆仆的王敏之顾不上休整一二,就直接来到了阴冷的密室之中。
王敏之神情凝重,缓缓揭开了盖在尸体身上的白布,对那具一言难尽的尸体端详了好久。随后,他又来到了另一具尸体跟前,仔细观察过后,方才重新合上白布。
王敏之皱着眉头道:“这两具尸体在水里泡了多日,已经腐败成了这副模样,如何就能够证明他们是赵四娘和江泠呢?”
“应该错不了。和他俩搭一同条船的人之中有生还者,据那些人说,他俩称呼对方为‘赵四’和‘阿泠’,这就正好对上了。而且您看,这两样东西是从女尸身上找到的。”禀告之人拿出一只圆筒和一颗珠子,指着它们说道:“这只圆筒,我们拆开来看过,它和凤祤煊手下的燕云卫所用的定魂针筒在构造上极为相似,应当是仿制而成。定魂针筒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拿到手的,能够将它仿制出来带在身上,这就说明这只圆筒的主人和燕云卫有着极大的渊源。这具女尸从骨骼上看也就十二三岁,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能够和燕云卫扯上关系的,除了赵四娘不做他想。
“至于这颗珠子,它叫做昆玉珠,具有解百毒的奇效,乃是前朝皇室的秘药。据说,目前只有归家,这个从前朝起就在太医院里供职的杏林世家才会做昆玉珠。归家属于凤祤煊的阵营,归素还曾亲去幽州探望过赵四娘,这颗昆玉珠应当就是归素送给赵四娘的。”
王敏之心中忍不住一揪,哑着嗓子道:“就算这些东西确实属于赵四娘,那也不能证明死者就是她。先不要把人撤回来,再好好打探打探。”
王敏之嘴里说着不信,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毕竟赵四娘虽是凤祤煊的心尖尖,可她只有活着才能成为凤祤煊的软肋,要想用她威胁凤祤煊,只要将她活捉在手即可,又何必多此一举,制造出赵四娘假死的现场呢?这样做显然毫无意义。
王敏之暗自握紧拳头道:“另外,好好的船怎么会沉的,这也要好好查一查。”
自从王敏之奉命接近赵四娘后,就一直把她视为逗弄的对象,有事没事就爱去招惹她。
当他听说了赵四娘莫名失踪的消息时,并没有为她的安危着急。他一直以为自己丝毫不在乎赵四娘的生死,可直到今日,他才明白,自己不是不在乎,自己是笃定赵四娘有一个那么了不起的出身,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敢真正伤害她,才会在她失踪多日之后依然气定神闲。
原来,他是在意那个小姑娘的,远超自己想象地在意着她。
待得属下都退了下去之后,独处的王敏之闭上了眼睛,良久之后,他的眼角沁出了一滴眼泪。
不久之后,远在燕京赵国公府的赵国公世子纳兰云曦收到了王敏之的来信。
前世里,姜荷莲子曾和纳兰云曦有过一面之缘。纵然她心中只有凤祤煊,认为凤祤煊的风姿天底下应当无人能及,可在见过纳兰云曦之后,她也不得不承认,纳兰云曦的风采丝毫不亚于她的他。
如果说凤祤煊是璀璨的骄阳,俊美得让人炫目,那么纳兰云曦就是山间冷月,清俊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之气。
当时,姜荷莲子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词——出尘如仙。仙人谁都没见过,谁都不知仙人长什么样,可在她想来,大约就是纳兰云曦这样的吧,毕竟他一点都不似凡尘中人。
不过,如今的纳兰云曦尚且年幼,还没有修成那种仙气,更不曾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修炼到家,看完信后,他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惘然。
他的那些手下或许认为,他千方百计去捉拿赵四娘,是为了拿她去要挟凤祤煊,从而保住赵国公府和临川长公主府的权势。
其实,所有人都不明白,在这世间,最希望赵国公府和临川长公主府倒台的恐怕非他莫属。
自从他得知临川长公主为了嫁入赵国公府,指使她的哥哥害死了他的亲娘后,他就对这个自己叫了好多年娘亲的女人再无一丝好感。他所余的唯有满腔恨意,他既恨惦记有妇之夫的临川长公主,也恨他那抛弃糟糠的所谓的爹。
若是可以,他定要将那对贱人碎尸万段,又怎会去千方百计守护他们的权势和地位呢?
他会对赵四娘下手,是出于别的原因。
那个原因其实有些说不过去。说实话,他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是荒唐。
他自七岁起,就被老赵国公送去了海外学艺。孤岛之上,除了他和他的道士师父外,就只有凤祤煊和他的和尚师父。
尽管两位师父素来不和,他俩斗了大半辈子不算,还让自己的徒儿接着斗,可实际上,他和凤祤煊的关系相当不错,两人私底下还结拜成了兄弟。
按理来说,凤祤煊是他的兄弟,赵四娘既然是他兄弟留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他就应该好好呵护她才是。可不知为何,每当凤祤煊提起赵四娘时,他的心里就是不痛快,到了后来,就忍不住朝她下手了。其实,他不一定非要赵四娘去死,可一定不会让她好过就是了,最好能让她永远在凤祤煊面前消失。
现如今王敏之告诉他,赵四娘真的死了,少了这个碍眼的,他心中的不快丝毫没有减少,反倒增添了几分愁绪,甚至生出了一丝后悔。
早知如此,他就……
唉,纳兰云曦长叹一口气后,执起笔来回了一封信给王敏之。
信中,纳兰云曦再三交待,要将赵四娘和江泠毁尸灭迹,决不能留下一丝痕迹。同时,将和他俩同船的生还者统统杀掉,不留一个活口。
将信发出去后,纳兰云曦再一次陷入了沉思,思量道,他这个兄弟为人素来谨慎,王敏之又一直在其眼皮子底下行事,难保没有留下破绽,他得要想出个万全之策,将此事掩盖住才行。
倒也不全是为了逃避凤祤煊的追责,更多的是不想他得知赵四娘的死讯后而伤心。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世所罕见
纳兰云曦信中所交待之事,王敏之统统一丝不苟地完成了。
数日之后,满心怅然的王敏之重返幽州。在看到了赵三娘的诉状后,他凝眉思索了良久。
老实说,王敏之早就看皮茂声不顺眼了,早就有心要除去这个人渣。只不过,皮茂声虽然蠢钝如猪,要干掉他再容易不过了,可他背后的皮家却不好对付,贸然动手,后患无穷。
不过,据他所知,前不久燕京里的皮府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于是,他立刻给纳兰云曦去了一封信。
在王敏之收到回信的第二天,皮茂声就被摘去了顶戴花翎,押入了府衙大牢。次日,府衙张榜公布了皮茂声的二十二条罪状,其中七条按律当斩。按照现行的大燕律例,官员犯罪必须押解至大理寺进行复审,于是皮茂声很快被押解去了燕京。
不久之后,从燕京传来消息,大理寺证实皮茂声犯罪情况属实,数罪并罚,罪大恶极的他不用等到秋决,就直接被斩于菜市口,随后弃市。
皮茂声死了,但此事还没完。
皮家被判抄家,这里的皮家可不是皮茂声的小家,而是指叶茂枝繁的皮氏一族。这还不够,皮家诸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判流放三千里。如此一来,兴旺一时的皮氏一族就此没落。
皮家完蛋了,他家的姻亲也好不了。本就根基不深的范家自然要倒霉,哪怕就是出了贵妃的裴家也跟着吃了挂落。
赵三娘听说皮范两家玩儿完,立刻拍手叫好,大呼苍天有眼。
姜荷莲子不像赵三娘那样只看到了表面,她所想的要深很多。
在她看来,皮茂声确实罪该万死,可他不过是皮家的旁支,正常情况下,完全不至于因他一个人的罪责而发落全族。再说了,皮家可不是一般人家,他家和京中不少豪门联姻,相互之间盘根错节,怎么也不应该如此轻易倒下。可奇怪的是,数日之内,皮家就轰然中塌,还带累了不少姻亲。
这里面显然另有内情,应当是京中的某股大势力被人连根拔起了。
这会是谁动的手呢?
姜荷莲子虽然重生了,可前世当她踏入燕京的时候,皮家、范家和裴家等都早已烟消云散,成为了过往。是以,她并不知道谁主导了皮家一系的倒台,更不清楚谁成为了这一系倒台的最大受益者。
她只知道前世裴家是被殿下所灭,就猜测皮家和裴家颇有渊源,他家的覆灭也是殿下的手笔,可她向万俟弦求证过,却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这就奇了,不是殿下,还能是谁呢?
姜荷莲子想不通。
其实,朝堂离姜荷莲子很远,她想不想得通并不要紧,只需要得到她的提示后,她的殿下能够想通就行了。
1...110111112113114...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