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纳兰,这是为什么?”
燕京城中的某处宅院里,凤祤煊冷冷地望着对面端坐着的纳兰云曦。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正在品茶的纳兰云曦微感诧异,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沉吟良久,方才说道:“想必你也知道了,不错,王敏之确实是我的人,这件事我不该瞒着你。可我之所以瞒着你不说,自有我的一份考量,想那裴家……”
“你应该知道的,我不是在和你追究这件事。”不待纳兰云曦说完,凤祤煊就断然打断道:“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向赵四娘下手?”
纳兰云曦闻言大讶,随即反驳道:“我何曾对赵四娘下手过?”
纳兰云曦见凤祤煊一脸寒霜,知道他的反驳说服不了凤祤煊,只得细细解释一番。
据他所说,当初他确实派王敏之去接近过赵四娘,不过不是为了加害于她,恰恰相反,是为了保护她。
就在赵四娘搬去幽都府后不久,府城里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受害人都是和赵四娘同龄的少女,死相极为凄惨。他极其担忧赵四娘的安危,就让王敏之将原来的暗中保护搬到了台面上。王敏之屡次制造机会和赵四娘套近乎,就是为了守在她的身边,从而更好地保护她。
却不想,加害无辜少女的歹人并未因此收手,还是向赵四娘伸出了魔爪。
那一晚,歹人将赵四娘从双喜客栈里掳走后,他就立即派王敏之四处搜寻赵四娘的下落,想尽一切办法营救她,却始终无果。
直到前些日子,他的手下终于发现了赵四娘的踪迹。一路追踪之后,在楚州找到了疑似赵四娘的尸体。为了辨明那具尸体是否真的就是赵四娘,他还特地派王敏之前去查验。
“尽管那具尸体身上有不少赵四娘的随身物品,可是骨龄不对。我可以很肯定的说,那绝不是赵四娘。”
纳兰云曦确信,凤祤煊的人至始至终都没能接触过那具尸骨。如今那具尸骨早已毁掉,一切死无对证,什么骨龄不骨龄的,还不是由着他信口胡诌。
值得一提的是,纳兰云曦分明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可他脸不红心不跳,他这表现就如同是在阐述毋庸置疑的事实一般。这份说谎的功力,世所罕见。
纳兰云曦解释了这么多,惟有这句话让凤祤煊听得很顺耳,他很愿意相信纳兰云曦所说为真,可是近来纳兰云曦的所作所为疑点重重,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对这个好兄弟深信不疑了。
“既然不是,为何不将此事告知于我呢?反而要百般遮掩。”凤祤煊问道。
“因为劫走赵四娘的那批人不同寻常,绝不是一般二般的江湖败类。据我所知,那批人先是搭上了裴家,然后通过裴家的路子搭上了韩王,很快成为了韩王的心腹爪牙,一直在为韩王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听说韩王近来专注于修炼长生不老之术,难保他不会干些匪夷所思的勾当。我一直怀疑,那批人对花季少女下手,是出于韩王的授意。
“你也知道的,今上越来越昏聩,朝中之事尽归韩王掌管,他俨然成了真正的皇帝。这样的存在,即便你我兵权在握,也不宜和他正面对上。我知道赵四娘在你心中的地位,就怕你一个忍不住,会和韩王杠上,这才隐瞒了此事。”
纳兰云曦说话之时,凤祤煊始终在盯着他的眼睛看,无论凤祤煊怎么观察,纳兰云曦的眼神始终坦坦荡荡,里面不带一丝心虚。
凤祤煊在想,如果不是纳兰云曦掩饰的功夫太强,强到无懈可击,那就是他所说为真,无可置疑。
其实,凤祤煊只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做出了一番推断,仅仅是对纳兰云曦有所怀疑,却始终没有拿到真凭实据。今日他气势汹汹地来找纳兰云曦,更多的是想要试探一番,希望能够诈出真相来,否则的话,他根本就不会给纳兰云曦解释的机会,早就一剑劈了过去,给他的姊姊报仇雪恨了。
如今,在纳兰云曦一番诚挚的解释之后,凤祤煊开始相信他所说句句为真,他确实没有加害过赵四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记得姜荷莲子曾经说过,前世里,多年之后他莫名失踪,朝廷中人个个巴不得他早死,都因他的失踪而喜上眉梢。惟有纳兰云曦,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找寻,为此他甚至拒绝了摄政王的宝座,亲自去民间查访。
这样难能可贵的好兄弟,自己怎能怀疑他呢?
这一瞬间,凤祤煊为今日跑来试探纳兰云曦的这一举动感到羞愧。至于先前的那些怀疑,从这一刻起,被他死死地压在了心底。
纳兰云曦和凤祤煊相交多年,光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今日这一关算是过了。可他还是有些担心,依照凤祤煊的精细,难保他以后不会翻查出一些要命的东西来,到那时恐怕就不这么容易过关了。
“你说,如今四娘会在哪里呢?我四处派人打探,辗转查到了楚州,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现四娘的踪迹了。”
凤祤煊对纳兰云曦放下心防,便开始对他的好兄弟吐露心中的烦闷。
纳兰云曦心中冷笑道,难为你还这么惦记着赵四娘!不过再怎么惦记也没用,她早就死了,还化成了灰,你自然找不到她的踪影了。
只不过,这样的大实话,纳兰云曦自然是不会告诉凤祤煊的。
纳兰云曦面色凝重,皱眉沉思一番后,说道:“不瞒你说,我暗中派人将韩王所有的窝点都搜寻了一遍,同样没有发现四娘的踪影。不过搜寻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那批人里面的玉面郎君也在四下打探四娘的下落。故而,我怀疑四娘不在韩王的手上,她很可能跟着江泠去了别处。
“都这么些日子了,想必你和我一样,也打听出了江泠的底细,知道他原名公子泠,乃是蜀国梁王的幼子。梁王在政权斗争中失利,被灭满门,整个梁王府,惟有当时不在府中的他逃过一劫。算算日子,很快就要到梁王一家的祭日了。我在想,江泠会不会带着四娘回了蜀国,去祭奠他的家人了。为此,我已经派人去了蜀国,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纳兰云曦的这番话里真假间陈,虚实夹杂,说的跟真的一样,再加上他的表情真挚,一时之间倒也骗住了凤祤煊。
不过,此时此刻,他心中无比后悔,觉得当初就不该一时兴起贸然朝赵四娘下手,使得现在的他漏洞百出,不得不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圆谎。
纳兰云曦真心感叹道,要是赵四娘还活着可有多好!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个防范
时间如白驹过隙,堪堪又是一年春。
就在不久之前,宋氏再次顺产生下一个男婴,姜荷莲子一直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也就有心情从万俟弦这个百事通这里了解一些外面的事儿了。
详细了解了一番后,姜荷莲子就去了一趟赵四娘家。
往常姜荷莲子来赵四娘家,都是和赵三娘私底下咬耳朵,很少会和赵永忠夫妇深聊。这回,姜荷莲子特地找了个他们一家人都在的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一件事儿。
姜荷莲子所说事关杭清溪。
据说,年前的时候,赵大郎和杭清溪抱着孩子去了乔家庄,投靠赵老爷子他们。
这就奇了,他们夫妇二人不是一直在镇上杭家住得好好的吗?怎么就放着镇上不待,要跑去乡下呢?
原来,随着皮茂声的倒台,搭上皮家当家主母范氏的杭家也倒了霉,在镇上待不下去了。
至于杭家一直定居长乐镇,他家是如何搭上住在县城里的范氏的,此事说来话长。
当日,厉氏用手中掌握着的把柄强逼杭清溪收留,杭清溪只得一度隐忍。
杭清溪手上有蒙汗药,指使心腹丫鬟趁厉氏和肖云裳不备,将药下在了饭食里,然后给动弹不得的她们灌了哑药。生怕肖云裳肚子里的孩子留下来会成为一个祸患,她又特地吩咐心腹丫鬟灌了肖云裳一碗打胎药。等确认好肖云裳肚子里的孩子确实被打掉了,她才找人牙子来把她们卖去了最下等的窑子。
恰在此时,杭家为了争夺田产与别家发生争执,不慎将别家的人打成重伤。那户人家是长乐镇附近的大地主之家,虽然不像杭家那样有秀才功名,却也不是善与之辈。和这样的人家结仇,绝对足够杭家喝一壶的了,一时间杭家诸人个个焦头烂额。
此时,精明的杭清溪忽然心生一计,觉着卖掉厉氏祖孙一事若是运用得当,不但能够帮自家摆脱麻烦,说不定还能够得到些额外的好处。这个机会,可不能够白白放过。
于是,她悄悄联络上了范氏,告诉范氏说,老赵家私下让她收留肖云裳祖孙俩,自己看不下去,就把她二人卖去了窑子。
且说那日皮智杰抓住肖云裳往死里打,肖云裳为了活命拿瓷枕反击。虽然肖云裳无意伤害皮智杰,可那瓷枕好巧不巧地碰在了皮智杰头上的伤口上,使得他昏迷不醒。
畏罪的肖云裳为了顺利逃走,听从厉氏的建议做足了掩饰功夫,使得很久以后皮家才得以发现皮智杰伤势加重,那时候皮智杰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哪怕请来了县城里最有名的大夫,还是没能把人给救回来。
不得不承受丧子之痛的范氏恨透了肖云裳和厉氏,便四处捉拿俩人,却迟迟没能找着她们的下落,心里头正窝火得要死。这个时候,杭清溪跑来告诉她这个消息,自然让范氏心头大畅。
待得范氏派人去府城,证实肖云裳祖孙确实是被卖进窑子里后,范氏高兴得无以复加。
高兴之余,范氏便出手将杭家夺人田产的事情压了下去。
自那以后,杭清溪助纣为虐,帮着范氏出了不少恶毒主意,俨然成为了范氏的左右手,彻底搭上了范氏这条船。
其间,杭家狐假虎威,打着知县大人的名头,没少做鱼肉乡里的恶事,着实风光了一阵子。
如今皮家倒了,范氏也跟着倒了,杭家的靠山立刻就没了。几户曾遭杭家欺压的人家联合在一起,打上了杭家门。触犯众怒的杭家人迫于无奈,不得不连夜逃回乡下的老家。
杭家家境一落千丈,昔日里杭老秀才杭明堂将杭清溪视为掌上明珠,万般宠爱,现在看她就像是死鱼眼珠子,越看越烦。
在杭明堂看来,杭家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是杭清溪这个败家娘儿们搞出来的事情。至于前些日子里,杭清溪给他带的风光,他选择性遗忘了。
杭明堂越看杭清溪越不顺眼,又有儿媳妇不停地在他耳边煽风点火,最后他不顾老妻的反对,索性把杭清溪一家打发走了。
杭清溪一家无处容身,自然只能去投靠赵老爷子他们了。
不过,杭清溪愿意投靠赵老爷子他们就投靠好了,这是她的自由,既不关姜荷莲子什么事儿,也不关赵四娘家什么事儿。说实话,就让杭清溪这条毒蛇跑去祸害老赵家好了,姜荷莲子乐见其成,故而听说之后也没把此事当一回事儿。
然而,事情有了变化,杭清溪极有可能要跑出老赵家那个圈子,跑来府城了。
姜荷莲子今天之所以把杭清溪拎出来讲,是因为再过些天,赵二郎就要和陆锦成亲了。
赵二郎他们也不打算回家办喜事了,就决定在府城把事办了。也不大办,请上几个至亲,大家一起吃顿饭就行了。
即便赵二郎决定婚礼一切从简,对他的父兄也很有意见,可成亲这么大的事儿,他还是得知会他们一声的。
原也没指望他们能来观礼,就只是单纯地告知一声。却不想赵永年他们几个收到信儿后,包括赵老爷子夫妇在内,一叠声地说要来。
赵二郎又不好直接对他们说,你们别来了。他实在拉不下脸来,只好不情不愿地为他们的到来做准备。
如此一来,老赵家前来观礼一事就成了定局。杭清溪作为赵二郎的大嫂,不出意外的话,自然也是要来的。
之前姜荷莲子就和赵三娘提过杭清溪将厉氏祖孙卖入火坑一事,可她生怕上回说得不够透彻,赵三娘还没有深刻意识到杭清溪的恶毒,到时候会吃了她的亏,就打算将杭清溪做下的缺德事仔细说给赵三娘听,好给她提个醒儿。
可姜荷莲子越想越觉得杭清溪狠毒,担心赵四娘家若是只有赵三娘知道她的狠毒,其他人没有防范,还是会着了她的道儿,索性就把杭清溪的本性晾在了大家的面前,让大家都对她有个防范。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兴办族学
赵四娘一家人个个边听边皱眉头,他们已经下定决心,以后能离杭清溪多远就离多远,这样的毒妇,还是少搭理为妙。
赵三娘忽然道:“爹,昨儿个你还在说,这回赵大郎过来喝喜酒,你要问问他愿不愿意留在府城给族里的孩子教书。依我看,你干脆就别朝他开这个口了,他不合适。”
赵三娘口中的教书一事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自从出了上次那场悲剧后,赵氏一族中有不少青壮年在伤愈后,留在了府城里,帮赵四娘家做事。
对待自己的族人,在工作方面,赵三娘并没有给予特殊照顾,一切都按照既定的章程来办,和其它伙计一视同仁;但在生活方面,赵三娘将他们安排在了南城外,给他们住青砖大瓦房,还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这些待遇综合起来,就是放在府城里那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待遇,对于出身静海乡间的赵氏族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儿。
当那些族人把第一个月的月钱和生活补助拿到手后,就彻底下定决心要扎根府城了,纷纷把他们在老家的亲人给接了过来。
搬离故土可是了不起的大事儿,立刻轰动了整个赵家村。待得知他们为什么不惜背井离乡后,其他的好些个村民也心动了。
于是,赵氏一族中,来到府城的族人越来越多,随家中大人一起过来的小孩子也越来越多。
要论以前,赵永忠由于小时候的灰暗经历,对读书一事并不怎么热衷,甚至于有些排斥。可自打住在陶山书院附近后,每天都会和学子们碰面,或许是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朝气,赵永忠也开始希望他的孩子能够成为那样的人。于是,他也渐渐开始督促起了赵三郎兄弟俩的功课。
只可惜赵三郎兄弟俩的功课怎一个烂字了得,很快就让赵永忠对他俩彻底死了心。
自家的儿子看来是无可救药了,赵永忠就把目光投向了族人家的孩子。在宗族意识很强的赵永忠看来,族人家的孩子出息,同样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他脸上同样有光。
为此,他动了兴办族学的念头。
这是件再好不过的事儿了,赵永忠的想法立刻得到全家人的赞同。
其实,兴办族学一事并不是赵永忠最先提出来的,赵氏一族的历任族长都有了这个想法,只是族里的资财不宽裕,就一直没能办得起来。
说到底不过是钱的问题罢了,这在财大气粗的赵四娘家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场地、桌椅等硬件设施很快就到位了,唯一缺的就是先生了。
赵四娘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宋知言的进士大伯宋承礼,别人怎么看宋承礼他们管不着,在他们看来,宋承礼此人学识既高,人品也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先生人选。
只是赵四娘家虽然乐意了,宋承礼会不会不乐意呢?毕竟赵氏族学啥啥没有,还只是个雏形,宋承礼乃是进士出身,说不定就看不上呢?
赵四娘家就打算去探探宋承礼的口风。
当时宋承礼正四处碰壁,苦求一个教书先生的岗位而不得。当他从宋知言口中得知,赵四娘家有意办族学,也不等赵四娘家上门来请,他就过来毛遂自荐了。
这下好了,两方面一拍即合,赵氏族学就这么办起来了。
不得不说,宋承礼确实教得好,族人们都对这位先生赞不绝口。赵四娘家的不少伙计听说后,便问东家,可不可以让他们的孩子也来这里读书。
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好事,赵四娘家自来都是支持的。
他们家经常会进行各项考核,其中几项考核就涉及到文化知识,考的东西不见得有多难,但肯定要多多少少读过点书的人才能通过,凡是通过的人可以领取一笔不小的奖金。这么做,也算是对读书的一种鼓励吧。
如今伙计们主动提出要让自家的孩子来读书,做东家的怎好打击他们向学的积极性,自然一口应下。
只不过,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孩子,宋承礼一个人可应付不过来。于是,赵四娘家就想再请一两位先生回来。
这一回,赵永忠提名了赵大郎。
其实,当时赵三娘心中是有些不乐意的,但她并没有表示反对。毕竟赵大郎前前后后读了十来年书,还有个童生的功名在身,多么有才华不见得,可教教小孩子应该还是行的。
可如今,听说了杭清溪的种种恶毒后,赵三娘就再也不愿请赵大郎回来教书了。
赵永忠有些犹豫,道:“这,这……如今看来,大郎他媳妇儿确实很不妥当。可她是她,大郎是大郎,不能因为她这个人不好,就否定了大郎呀!大郎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品性还是很可以的,跟他媳妇儿绝对不是一路人。”
“孩子他爹,你了解的大郎是成亲前的大郎,自打大郎成亲之后,咱就没怎么接触过他了,娶了个那样的婆娘,谁知道大郎会不会也变了呢。我看这事儿还是算了吧。”不要说是赵三娘了,就是姜氏这回也不支持她丈夫的想法了。一想到杭清溪的恶毒,她就有些不寒而栗,万不愿和杭清溪夫妇扯上任何关系。
赵永忠显然没死心,又道:“大郎这孩子有难处呀!他那条腿本就不利索,听说上回被石头砸中后,瘸得越发厉害了,这辈子肯定是没法子考功名了。偏偏他自小就一门心思读书,又不会别的手艺,除了当个教书先生,也没别的法子糊口了。既然咱家要找教书先生,请谁不是请呢?就请他来好了。”
“先生的品性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更何况族学里有那么多的孩子。咱可不能为了给大郎哥安排个活计,就那那么多孩子的前程去冒险。”赵三郎表示不赞同。
“我也不想大郎哥去族学教书。”就连最小的赵四郎也表明了立场。
四对一,赵永忠完败。
末了,他只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赵四娘家 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好戏喽
张胜水确实很会办事儿,一会儿工夫就让人把那几间屋子收拾了出来。
赵永忠夫妇一直在自家堂屋里接待赵老爷子他们,这会儿听说屋子收拾好了,忙让赵三娘领着他们过去,打算让他们好好休息一番。
赵永忠见赵三娘不把人往自己的院子里头领,反倒带头出了家门,心里就奇怪了,不禁低声问道:“三娘,不应该带去厢房吗?你这是要把人往哪儿领呀?”
“他们人太多,咱家地方小,安置不下来。只能安排他们去这条街的最西头,那里的屋子够敞亮,能够装得下他们那么多人。”
听了赵三娘的回答后,赵永忠想了想,不禁诧异道:“最西头的屋子……”
赵四娘家附近这一大块,几乎都是他们家的产业,赵永忠自然清楚,最西头一共有六间屋子,虽不像别处那样是二层高的小楼,没什么特色,可也盖得极为宽敞空阔、周正耐用,是不可多得的好屋子。
可问题是,那几间屋子是准备用来当仓库的呀!要是他没记错的话,里头空空荡荡的,啥都没有,根本没法儿住人呀!
“爹,你只管放心好了。方才我已经吩咐张管家,在屋子里头放置里好几套寝具,就连灶间里的家伙事儿都备齐了,暂住几天绝对没问题。”赵三娘胸有成竹道。
那几间屋子里赵四娘家不算远,一行人很快就到了。
六间屋子一溜排开,从外面看起来甚是宽敞体面。
赵乔氏见了,心里头还是有些小满意的,不过她脸上却丝毫不显。一脸嫌弃的她赶紧进门转了一圈儿,她那张老脸就立刻拉了下来,这回她不用装了,是真的嫌弃了。
这些屋子里头,就只有其中两间各放着一张床,床上各铺着一床薄薄的被褥,看着就觉得冷。还有就是,最靠里的那间屋子里支着一张木桌,桌上放了几个粗瓷碗。
偌大的屋子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还了得,赵乔氏立刻就炸毛了,冲赵永忠吼道:“好哇,你的亲爹亲娘难得来你家一趟,你就是这么招待咱的?啊!”
不等赵永忠做声,赵三娘就快言快语道:“当年咱在老家,你们给咱的待遇不就是这样吗?大冬天的,咱想从公中支钱置办一条棉被御寒,你们不答应就算了,还骂咱不知好歹,狠狠奚落了一番。既然你们知好歹,那你们就该睡这样的床呀,怎么还口出怨言呢?再说这些家伙事儿,想当初……”
听着赵三娘翻旧账,赵乔氏脸上一阵不自在,不过她脸皮够厚,很快就打断赵三娘,强词夺理道:“过去的那些事儿就让它们过去好了,干啥还要拿出来说,显得多小家子气!要说咱就说眼下,你们这分明是富贵了就忘本了呀,连亲爹亲娘亲爷亲奶都不放在眼里了啊!你们这个些畜生,居然忘了亲恩,也不怕遭天打雷劈……”
“不满意,那就滚!”赵三娘听到这儿,再也忍耐不住,悍然打断赵乔氏。
赵三娘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立刻就把事先安排在附近的十几个下人叫了进来,让他们赶紧把赵乔氏一行“请”出门去。
说起来,赵乔氏一行算上两个襁褓中的孩子,加起来也有十个人,也不是说请就能请出去的,可那十几个下人个个生得膀大腰圆,他们请人就跟拎小鸡崽子似的,瞬间就把赵乔氏一行给清空了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