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爹,有些事儿。你不问不代表它就没有发生,躲是躲不过去的!”赵四娘一脸凝重道。
“这我也知道,可、可我不敢问呐!就怕、就怕……”赵永忠一脸痛楚道。
“不管怎么说,有些事儿必须问清楚!”赵四娘斩钉截铁道:“待会儿我就去找梁研,看他能不能再安排一次探监。这一回,我去问!”
说罢,赵四娘也不给赵永忠反对的机会,抬脚就出了堂屋。
此刻,梁研正在梁记三楼的会客厅里和几个掌柜会面。赵四娘冲了进去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个儿耽误了人家办公,便打算退出来。
梁研瞅见后,忙招呼她道:“赵姑娘,先别忙着走。这几位都是薯来宝的掌柜,今儿是来汇报铺子里的收益的。说起来薯来宝你也有份儿,不如留下来听他们说说这些日子铺子里的情况。”
所谓“薯来宝”,它由梁记和赵四娘家合作创立。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品牌专门销售以薯类为原料而成的产品。
话说回来,最开始的时候,赵四娘答应和梁记合作时,是答应低价给梁记提供饴糖及其相关制品,就连签订的协议上也是这么写的。然而,不久之后,梁研就带着合同来找府城找赵四娘了,说是想要改变合作项目。
说变就变,赵四娘当然不肯答应。不过她想了想,光买饴糖和几种简单的糖果,赚取的利润毕竟有限,就提出可以教他一些以饴糖为原料的糕点的制法,打算把当初镇上糕点坊的那一套搬给梁记,好早点儿打发他走路。
别看赵四娘这个建议很普通,但具体执行起来,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当初那家糕点坊就是一个明证。其实颇具经商头脑的梁研也意识到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但他还是婉拒了,拿出了自个儿的计划案来给赵四娘看。
这份计划案就是薯来宝的雏形了,其灵感最早源于赵四娘家的粉丝。当梁研在赵四娘家的铺子里看到番薯丸子、番薯馅饼和拔丝番薯等和番薯相关各种小吃后,越发坚定了这一想法。
“你要把薯来宝开在各个镇集?”看完计划案后,赵四娘首先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开在镇集里的铺子,原料还是这种“贱物”,注定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了。可问题是,在镇集里消费的人群消费水平都高不到哪儿去,薄利是绝对的,能否多销就有点儿悬了。再有,薯来宝的技术含量实在不高,很容易被人模仿。粉丝就不提了,其模仿性早已被梁记证实过了,如今就挑个番薯丸子来说说好了。这玩意儿也是一看就会,唯一可取之处恐怕就是自家用到的糖很是廉价,极具竞争力。然而,来逛镇集的人嘛,都图个实惠,真喜欢吃这东西可以回家自己做嘛。至于自家要做到和薯来宝出品的一样香甜可口就必须大量用糖,这样一来岂不是还不如在薯来宝买现成的划算?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糖贵那咱就少用一些好了,实在不行就不用了,反正番薯本来就是甜的,炸个丸子甜甜嘴意思意思就行了,干啥花钱买呀?如此想来,薯来宝的销路堪忧啊!
面对赵四娘的质疑,梁研笑了笑。说道:“静海的镇集里当然要开。不过比起静海,我更想把薯来宝开到其他番薯还没有推广开来的地方。”
番薯尚未推广的地方,就意味着那儿的百姓不容易弄到番薯。拿不到最关键的原料。自然模仿不出薯来宝的产品。据赵四娘了解,在这儿番薯属于舶来品,推广时日尚浅,推广力度也不够。整个燕国就只有幽州这一带有人种植。其中静海算是推广得最成功的地域之一,其他很多地方远没有意识到番薯的巨大价值。基本上种的很少,甚至还没有开始种。这样一想,梁研的这个提议就很具有可行性了,里面潜在着巨大的商机。
不过。薯来宝的生意会不会只能红火一年?通过薯来宝,相信会有很多人意识到番薯真就是个宝,继而在第二年大量种植。到时候番薯遍地都是,薯来宝里卖的东西就不稀罕了。
“原也没打算能做多久的独门生意。只需红火上一年,就够让咱们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咱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梁研笑着鼓动道。
“千载难逢的良机”,可不是嘛,其实赵四娘先是没想到,经过梁研这么一提醒,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转念一想,这样好的商机,梁研留着单干的话对他来说岂不是更有利?为什么要特地跑来分她一杯羹呢?
可千万不要说梁记需要她提供技术支持,真要是那样,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须知配酱料、调汤汁和做卤水等需要多道工序,进行的时候确实需要详加指导,可粉丝、番薯丸子之类粗加工食品就省了吧。她有理由相信,梁研自行摸索一番,不但能全盘抄去,还能“发扬光大”呢,哪里就需要自个儿来教他怎么做呀!
赵四娘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不对头,想到后来,已经把梁研的邀约视为了不怀好意的阴谋,怎么也不肯答应改变合作的内容。
看到赵四娘那稍带敌意的小眼神,梁研苦涩地笑了笑,道:“赵姑娘,在你心里,我恐怕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吧?”
哟!原来你挺有自知之明的嘛!
这话说的,赵四娘赞同得不能再赞同了,在心里猛点头。可心里赞同是一回事,人家这么直白地说了出来,她实在是不好点头称是,只得违心道:“梁公子多虑了,四娘从不曾这么想过呢!”才怪!
梁研才不管赵四娘是否是碍于情面才这么说的,他见对方递了个杆子过来,立马往上爬:“多谢赵姑娘对我人品的肯定。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做好事从不留名,以致于别人都不知道我做了好事,只把我错当做是冷漠无情之人。回头想想,实为憾事之一。难得赵姑娘看清了我良善的本质,如今我都可以死而无憾了。”发现赵四娘嘴角微微抽搐,他只做未见,继续道:“赵姑娘,你是个明眼人,在你面前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老实说,我这么积极地筹建薯来宝,并不全是为了赚钱,更多地是想靠它将番薯推广开来。”
推广?
等等!就那一瞬间,赵四娘忽然意识到,薯来宝最大的意义或许真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推广!她有理由相信,遍布各个镇集的薯来宝凭借着各种番薯吃食的美味攻势,完全能让附近的百姓沦陷,自动自觉地意识到番薯的好,从而把这种救命粮推广到幽州各处,乃至于整个燕国。
一想到这儿,赵四娘觉得自个儿的血液都沸腾了。
怎么办?梁研人是很讨厌,可他说的貌似非常有道理呀!
赵四娘垂首掰了两下葱白的手指,颠来倒去的想了好几遍,无奈智商有限,一时之前实在是算计不清这里面的利害得失。最后她想到头都晕了,一咬牙一跺脚就应下了。
为了让薯来宝更具吸引力,梁研又让赵四娘提供了多款简单易学的番薯吃法,就连烤番薯都被他挖了出来。不仅如此,梁研还指出不能光做甜食,还得来些咸的。
“拌杂菜、酸辣粉和鸭血粉丝汤就很好,简单易学,成本也不高。对了,我看你家的蒸肠粉、炒河粉和螺蛳粉卖的也很好,虽说那些东西是用大米制成的,跟番薯没什么关系,可胜在配料好吃。要是能把那些配料照搬到粉丝上面,想来效果也不错。”梁研随口提议道。
赵四娘暗道,这家伙平时没少来自家铺子踩点,恐怕把她家那些个吃食都研究了个透,正是够阴险的。哼,背地里偷偷摸摸的就算了,这会儿还好意思说出来,好大的脸呐!
尽管赵四娘心中百般不情愿,可碍于之前已经答应梁研要倾力配合筹建薯来宝,不好直截了当地出尔反尔,只得推脱道:“想必你也知道,我家现在和很多客商合作开分店,部分店里的经营内容中就有你方才所提到的那些吃食。我已经和人家说好了,就只把那些吃食的方子用在相应的招牌下,不得挪作他用。如今实在是不能够把他们运用到薯来宝里,否则我就是违约,就得赔上好大一笔钱。梁公子如此良善,肯定不忍心看我为难吧!”
“都是生意人,我自然能体会到赵姑娘的难处。可推广番薯利国利民,为了它稍微做些让步,相信赵姑娘也会愿意的,对吧?”梁研笑吟吟地接过赵四娘射来的一记眼刀,不怕死地继续道:“赵姑娘家做出的菜道道都是美味,好多光顾过你家饭馆的客人都会去你家酱园买些调料回去,指望能够用它们烧出和你家一样的美味来。不过,那些客人们怕是注定要失望了……赵姑娘,你说是吧?”(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二百一十七章 演过了啊
是的,赵四娘家对外出售的调料和自用的其实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对外出售的调料是一等品,那么自用的调料就是特等品,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色香味要比一等品稍胜一筹。因而,想用外面卖的调料做出她家饭馆里那样的美味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件事情赵四娘从没对外明说,身为主厨的姜氏约莫是知道的,但其他至亲多半就不太清楚了。可这会儿却被梁研这个外人一下子戳破了,顿时一口浊气就被堵在了赵四娘嗓子眼里,让她好生憋屈。
不管啦,不管啦!出尔反尔就出尔反尔吧!自食其言总胜过被人家吃了连渣渣都不剩好吧?赵四娘实在是有理由相信,身边放着这么个居心叵测的狼队友,最后被卖了说不定还在替人家数钱。
梁研见赵四娘又板起了小脸,忙解释道:“赵姑娘,千万不要误会。我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提供一些对外售卖的调料给薯来宝。这样一来,既不会影响你家的正常生意,也丰富了薯来宝里粉丝的吃法。虽说那样做出来的吃食味道肯定不比你家饭馆里的,可镇集里头能有那样的美味就足够了。”
“梁老板,既然你对吃食的口味要求没那么高,那不如就让我把自家的调味料以优惠价卖给你,你直接拿了去做吃食好了。至于做法嘛,相信你肯定懂的。”赵四娘似笑非笑道:“至于我嘛,还是不掺和进薯来宝了,也好让你一个人闷头发大财。”
梁研认真地凝视着赵四娘,笑道:“真的不用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面前摆着这么好的机会,要是真错过了未免太过可惜。须知运用得好的话,这还是个扬名的好契机呢。”
可以扬名呐!虽然心里很清楚梁研这么热心地招揽自个儿入伙多半是另有所图,可热衷于赚取好名声的赵四娘还是没抵挡得住他的轮番劝说,再次咬上了钩。
那天赵四娘和梁研俩人有商有量了一个下午后,薯来宝的最终实施方案就新鲜出炉了。方案里明确了两家的各自分工。日常运营主要有梁记负责,技术支持则有赵四娘家担当,梁记占七成,赵四娘家占三成。
事后。冷静下来的赵四娘不禁要想,她这么不遗余力地创建薯来宝,主要是想借机弄点好名声回来,还有就是想让三餐不继的百姓能多一种口粮。那梁研又是图啥呢?只是为了抓住这一年的商机大赚一笔?要不然,还真是为了推广番薯。造福于民?就他那样势利的人,也会有一颗赤子之心?
赵四娘不禁想起了前世时梁研的结局,真心觉得人心就是这世上最难捉摸的东西。即便是黑如墨汁,最初也可能充满正气。由此可知,人心是多么善变。
赵四娘和梁研分属两地,平时又都很忙。为了图省事儿,当初就说好,由负责日常运营的梁记每隔半年告知赵四娘家一次经营状况。薯来宝九月份过后才相继开张,它的经营状况自然还不曾来得及报到赵四娘那儿。
这会儿赵四娘听着那些掌柜汇报,心里粗粗地估算了一下。惊讶地发现,多家薯来宝相加起来的利润竟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数字。不由得感叹即便是穷乡僻壤,它的消费潜力也不可小觑。
送走了那十来个薯来宝掌柜,二人心照不宣,赵四娘也就不费事地解释来意了,直接问道:“要和皮茂声搭上话,得找谁?”
纵使赵二郎洁白无瑕,要让他全须全尾地脱出牢笼,八成也得走皮茂声的路子。更何况,现在看来赵二郎不清不白。想要救他出来就更加得用非常手段了。有了这种认知,赵二郎的口供已经不再重要,当务之急乃是花钱买命,前去探监不过是赵四娘正大光明出去托关系的借口。
“如今县衙里的主簿是跟着皮茂声一起过来上任的。别看他官职不大,却是皮茂声正经的小舅子,想要花钱消灾,找他就没错。”梁研眉头微挑,劝道:“只是依我看来,你先别急着出手。还是再观望两天再说为妙。”
“这话怎么说?”赵四娘忙问道。
“我总感觉这个案子不简单。皮茂声可不是什么青天,会时时刻刻想着为民伸冤。且不问赵二郎和赵永孝是否无辜,两人在家里待的好好的忽然就这么栽了进去,怎么想怎么不寻常,总感觉是有个故意针对他俩的黑手在后面推了一把。”
赵四娘深深地看了看梁研,良久过后,她把幕后黑手是肖永业的消息透露给他。
见梁研一脸惊疑,赵四娘仔细想了想,又说道:“听说肖永业之所以能够搭上皮茂声,是因为他答应把闺女嫁给皮茂声的儿子。如今这门亲事已经坐实,皮茂声答应给六百两银子作为聘礼。”
素来淡定的梁研忽然有些坐不住了似的,不安地向前挪了挪身子,皱眉道:“这样一来,姜荷莲子岂不是很危险!”
“这关阿荷什么事儿?她早就不姓赵了,跟肖永业一文钱关系都没有!肖永业再怎么想卖女求荣,也不能卖别人的女儿不是?你多虑啦!”赵四娘不以为然道。
确实,如今的姜荷莲子已经记入姜氏一族的族谱,在律法上她是姜宝胜的女儿。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的婚事只能由姜宝胜和宋氏说的算。即便肖永业是姜荷莲子的生父,也没有资格过问。
然而,即便知道赵四娘所说不错,梁研心中还是烦躁不安,忍不住起身踱起步来。
如今赵四娘一见别人绕圈圈就觉得头晕,只得低下头去,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等了良久,还是不见梁研安静下来,便没好气地说道:“行了!行了!就算阿荷被逼上花轿,那也不关你的事儿呀?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也不怕把心给操碎了!”
哼!别以为她不知道,梁研素来看姜荷莲子不顺眼,之前可没少在后面放冷箭。这会儿装出这副担心不已的样子,这是在给谁看哪?虚伪!
只不过如今赵四娘尚有求于梁研。便没有把这些难听的话讲出来。
“这、这确实不管我的事儿。”梁研耳根微红,终于消停了下来,不过他还是继续“虚伪”下去,关切道:“只是我听人说。皮茂声的独子是个傻子,还不是一般的傻,所以一直没娶上媳妇儿。如今咋一听说,肖永业要把女儿推入火坑,心里怪不落忍的。”
“所以我说你是瞎操心呀!肖永业卖女没错。可他绝对卖不了阿荷,他要卖的应当是他另一个女儿。”赵四娘回想了一下,接着道:“他那女儿我也见过,性子是凶悍了些,可长相还是不错的。嗯,年纪差不多也十七八了,拿来配人正好!”
对于那种乱伤无辜的贱人,赵四娘实在是提不起一丝同情心。她只想说一句:悍妇配傻子,绝配!
“我当然知道肖永业在外面又生了一个女儿,我还知道他那女儿名叫肖云裳。今年一十八岁。这些在当初打听肖家人的情况时我就知道了。”说到这儿,梁研一脸凝重道:“只是据我打听,肖云裳极得肖家人的喜爱,特别是她的娘亲,那真是疼她疼到骨子里去了。这让我很难相信肖永业会为了银子把她给卖了,退一步讲,就算肖永业愿意,肖氏也绝不可能答应!”
赵四娘嗤笑道:“这有什么很难相信的?肖永业作为长子,深得他爹的真传,为了钱就没有他干不出来的事儿!依我看呐。之前他是赘婿,得靠肖家吃饭,这才顺着他那婆娘对肖云裳千宠万宠。如今肖家倒了,他就不用做戏了。直接把人卖了换实惠呗!”
赵四娘已经把话掰碎了说得这么清楚了,还是没能打消梁研的疑虑。忽然变得特别事儿妈的梁研思量想去,决定还是先劝姜荷莲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再说。
只见一眨眼的工夫,梁研就不见了踪影,赵四娘撇了撇嘴,暗道:演过了啊!
无奈自个儿还有好些事儿得和梁研商量。赵四娘只得追了出去。
刚进堂屋,赵四娘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江泠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不顺利吗?”赵四娘哪里还顾得上梁研,忙迎上前去问道。
是的,赵四娘家对外出售的调料和自用的其实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对外出售的调料是一等品,那么自用的调料就是特等品,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色香味要比一等品稍胜一筹。因而,想用外面卖的调料做出她家饭馆里那样的美味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件事情赵四娘从没对外明说,身为主厨的姜氏约莫是知道的,但其他至亲多半就不太清楚了。可这会儿却被梁研这个外人一下子戳破了,顿时一口浊气就被堵在了赵四娘嗓子眼里,让她好生憋屈。
不管啦,不管啦!出尔反尔就出尔反尔吧!自食其言总胜过被人家吃了连渣渣都不剩好吧?赵四娘实在是有理由相信,身边放着这么个居心叵测的狼队友,最后被卖了说不定还在替人家数钱。
梁研见赵四娘又板起了小脸,忙解释道:“赵姑娘,千万不要误会。我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提供一些对外售卖的调料给薯来宝。这样一来,既不会影响你家的正常生意,也丰富了薯来宝里粉丝的吃法。虽说那样做出来的吃食味道肯定不比你家饭馆里的,可镇集里头能有那样的美味就足够了。”
“梁老板,既然你对吃食的口味要求没那么高,那不如就让我把自家的调味料以优惠价卖给你,你直接拿了去做吃食好了。至于做法嘛,相信你肯定懂的。”赵四娘似笑非笑道:“至于我嘛,还是不掺和进薯来宝了,也好让你一个人闷头发大财。”
梁研认真地凝视着赵四娘,笑道:“真的不用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面前摆着这么好的机会,要是真错过了未免太过可惜。须知运用得好的话,这还是个扬名的好契机呢。”
可以扬名呐!虽然心里很清楚梁研这么热心地招揽自个儿入伙多半是另有所图,可热衷于赚取好名声的赵四娘还是没抵挡得住他的轮番劝说,再次咬上了钩。
那天赵四娘和梁研俩人有商有量了一个下午后,薯来宝的最终实施方案就新鲜出炉了。方案里明确了两家的各自分工,日常运营主要有梁记负责,技术支持则有赵四娘家担当,梁记占七成,赵四娘家占三成。
事后,冷静下来的赵四娘不禁要想,她这么不遗余力地创建薯来宝,主要是想借机弄点好名声回来,还有就是想让三餐不继的百姓能多一种口粮。那梁研又是图啥呢?只是为了抓住这一年的商机大赚一笔?要不然,还真是为了推广番薯,造福于民?就他那样势利的人,也会有一颗赤子之心?
赵四娘不禁想起了前世时梁研的结局,真心觉得人心就是这世上最难捉摸的东西。即便是黑如墨汁,最初也可能充满正气。由此可知,人心是多么善变。
赵四娘和梁研分属两地,平时又都很忙。为了图省事儿,当初就说好,由负责日常运营的梁记每隔半年告知赵四娘家一次经营状况。薯来宝九月份过后才相继开张,它的经营状况自然还不曾来得及报到赵四娘那儿。
赵四娘和梁研分属两地,平时又都很忙。为了图省事儿,当初就说好,由负责日常运营的梁记每隔半年告知赵四娘家一次经营状况。薯来宝九月份过后才相继开张,它的经营状况自然还不曾来得及报到赵四娘那儿。
薯来宝九月份过后才相继开张,它的经营状况自然还不曾来得及报到赵四娘那儿。(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门推销
先前赵四娘说要出钱买通衙门,赵三娘坚决表示反对。可是这会儿听说了李家的所作所为后,小姑娘感到了来自这个世界上的满满恶意,加上赵二郎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清白无辜,她便开始动摇了,无法再将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于是,这会儿赵四娘再提疏通关系时,她没有再次出声阻拦。
就在赵四娘以为消除了所有障碍,可以开始她的砸钱之路时,梁研又跳出来从中阻挠道:“县衙里的那潭水可深得很,如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走那条路子为妙。”
“不走那条路,又能怎么办呢?”赵三娘看了一眼梁研,垂头丧气道。
“办法自然是有的。”梁研宽慰道:“其实要救出赵二郎,对你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完全不用去送礼求人才是。我就奇怪了,明明眼前就有那么好的一条捷径,你们放着不走,却偏偏要选皮茂声那条弯路,这是何苦呢?”
“梁公子,你所说的捷径是指苏记吗?”姜荷莲子问道。
梁研颇为不自在,轻咳一声后,点了点头。
说实话,梁研并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苏记,那样会显得苏记是多么地无所不能,从而衬托出自个儿是多么地弱小无能,想想就觉得郁悴。可眼下不提不行呀,某个笨蛋说什么都不肯先回幽都避避风头,坚持要留下来想办法救人。这要是不尽快把这破事儿解决了,拖到肖永业找上门来,到时候那笨蛋能得个好?怕是一个不好就成傻子的媳妇儿了。所以说,苏记虽然讨人嫌,但为了快刀斩乱麻。把它支使过来用用也是可以的。
赵四娘沉吟道:“苏记呀……”
赵四娘当然知道苏记是捷径中的捷径,如果他家肯出手相助,不说能够立刻把赵二郎无罪开释,至少保住小命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以前倒还罢了,她可以豁出脸面去求求人家。可自从她和苏记的少东家成为笔友后,反倒不好意思在这位新朋友面前自曝其短了。要知道,谋杀亲父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最为世人所不齿。不光是罪犯本人。就连罪犯的家属都会被人指指点点,素来好面子的她最受不了这个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