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江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涯海跃
吐蕃大惊,同年,吐蕃集结十数万大军意图夺回石堡城。
然而,石堡城是坚城,大唐死伤数万才拿下,如今有哥舒翰和数万唐军坐镇,吐蕃军虽有十数万,也只能是一场苦战。
最终,吐蕃不仅没能夺回石堡城,反而被哥舒翰击败,十数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在石堡城击败吐蕃大军之后,哥舒翰又乘胜连下洪济,大漠两城,攻占重要的九曲之地。
被哥舒翰率领下的唐军连番进攻,吐蕃不仅丢掉了青海,还丢掉了同样重要的九曲之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甘心的。
沉寂了三年多,待元气恢复之后,天宝十二年初,吐蕃国再一次集结二十万大军与哥舒翰的十余万唐军战于青海,以及九曲之地。
这一场大战便从天宝十二年初,打到了此刻天宝十四年。
青海湖西侧二十里的广阔戈壁滩,在哥舒翰的统帅下,唐军与吐蕃军的决战终于进行到了最后。
“杀!”
哥舒翰下令唐军前面出击。
大唐铁骑,陌刀军等击破吐蕃军的军阵,杀得吐蕃军全军开始溃败。
“轰隆隆——”大唐铁骑追击着溃逃的吐蕃军士兵,手中马槊或者横刀不断砍杀追上的吐蕃军士兵。
陌刀军士兵也持着陌刀奔跑着追杀,有被追上的吐蕃军士兵被陌刀一劈为二,死状极度凄惨!
整个巨大的戈壁滩,到处都是吐蕃军士兵的尸体。
惨败之下,吐蕃军士兵亡命逃亡青藏高原深处。
哥舒翰率领唐军追击一百多里,在一处雪山口才停止了继续深入。
此一战,前前后后吐蕃数次增兵,出动总兵力将近三十万,而大唐也几次增兵,出动十三万余大军。
一战惨败,吐蕃国折损士兵超过二十万,又一次伤了元气。
大唐这边虽然是胜利者,但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好不到哪去,死伤总共也达到将近八万的地步。
不过,无论怎样,吐蕃国的损失都远远超过大唐。而且做为胜利者,大唐完完全全控制了青海湖和九曲之地两大要地,怎么算都是一场值得让人振奋的大胜。
至少唐玄宗就非常振奋。
前有对南诏国的‘大胜’,此刻哥舒翰统帅陇右,又击败了吐蕃国,杀伤吐蕃军超过二十万,这都是大唐军威鼎盛的表现。
唐玄宗的振奋无疑不止于此,天宝十四年,好似大唐盛世最后的烈日一般,西域,自高仙芝怛罗斯之战败给阿拉伯帝国后,大唐安西都护府元气大伤。
不过安西都护府只是大唐的一个都护府,在安西都护府背后有整个大唐支撑。
随着封常清接替高仙芝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大唐也陆续征召兵员补足四镇两万四千人的兵额。
虽然补充过去的都是新兵,但毕竟原本还剩下几千老兵,战斗力恢复得不慢。再则,封常清也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将领,安西都护府在他的统帅下,不比高仙芝时期势弱。
当初高仙芝怛罗斯一战惨败,大唐丢掉了吐火罗国等整个中亚,在西域的威势大减。
为了恢复大唐在西域的声威,封常清在对新增士兵一番整训之后,便带着他们出征了。
也为了策应哥舒翰在陇右对吐蕃国之战,封常清把目光投向了吐蕃国铁杆属国之一的大勃律国。
封常清只带万余唐军短短几天时间,便四战四捷杀至菩萨劳城下。随即又在菩萨劳城之下大败大勃律援军,攻破菩萨劳城,兵锋直指大勃律国都。
吓得大勃律国王胆寒,向吐蕃国求援无望之后,投降了封常清。
大勃律国之战后,封常清又瞄向了葛逻禄部。
当初便是因为葛逻禄的背叛,高仙芝统领下的唐番联军才在怛罗斯惨败给了阿拉伯帝国,无论如何都要给葛逻禄一个教训。
封常清率领安西四镇几乎倾巢而出,杀入葛逻禄部草原,将葛逻禄三万多骑兵杀得大败。只可惜大唐铁骑人数有限,陌刀兵又不适合在草原追杀骑兵,因此封常清胜利之后,倒没有深入葛逻禄部,望着葛逻禄草原封常清无奈回师。
不过,大勃律国以及葛逻禄两战,封常清也再一次打出了大唐安西都护府的威名,此后哪怕在安史之乱期间,大唐抽调了大部分安西军,西域也没有人敢作乱。
除了对南诏国方面笑话一般的‘大胜’,陇右和西域都是实实在在的胜利。
在安禄山真正举旗造反之前,安禄山麾下的大军也是大唐军队。不管大唐内部怎么样,此时此刻,大唐的军威在大唐周边都是昌盛的。
奚族,契丹族被征服,陇右一战吐蕃国惨败,超过二十万士兵死伤。西域封常清灭大勃律国,击败葛逻禄骑兵重振大唐在西域的声威,哪怕安东都护府也有李飞击败渤海国大军,兵临渤海国都,逼得渤海国臣服成为大唐属国。
这一切的战绩,除了南诏国,都似大唐鼎盛的代表。
随着西域捷报的传来,唐玄宗是无比振奋的。连召封常清和哥舒翰入朝表彰。并且册封哥舒翰为西平郡王,封常清也加封御史大夫。
振奋之下,唐玄宗心里因为安禄山屡召不来而积压的阴霾都散去了不少,重新变得豪气了起来。
他觉得大唐如此鼎盛,只要安禄山不是傻子,都不敢有野心,背叛大唐,背叛他的。
唐玄宗心里很坚定,他自信的等着安禄山这一次回到长安城来面见他。
---------
盛唐江山 第271章 安史之乱开启(一)
唐玄宗很自信,吐蕃国跟大唐争霸百年,甚至阿拉伯帝国也不愿应吐蕃国兵锋,吐蕃国的国力远比奚族和契丹族相加要强得多,而哥舒翰连败吐蕃国,夺取大片原由吐蕃国控制的地方,功绩丝毫不比安禄山平定奚族和契丹族小。安禄山已经是东平郡王,册封哥舒翰为西平郡王,明显唐玄宗有自己的考量。
唐玄宗的自信是建立在他深宫享乐十几年,他的大唐还是开元时期那个无比鼎盛的大唐,建立在他看到的表象盛世之上的。
然而,看似大唐依然武力强盛,可是却不知道损耗了大唐多少国力才换来的虚弱的武力强盛罢了,但凡看得穿的人都不会把大唐现在所谓的强盛放在眼里。
安禄山便是看得穿的人之一。
做为将领,又为大唐征战十几年,安禄山很懂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另外,安禄山在朝廷收买有自己的眼线,清楚南诏国之战的所谓‘胜利’是何等可笑,并且安禄山也将唐玄宗的朦胧无知看在眼里,一个被别人蒙蔽而不自知,贪图享乐的皇帝没什么好惧怕的。他对唐玄宗的尊敬也只限于唐玄宗这十几年来都对他太信任,太好了的缘故。
安禄山清楚,南诏国一战,大唐损兵超过二十万,剑南,山南,河南三道被折腾得跟废了无异。
江南,淮南,关中等地富庶,但承平已久,并没有什么精兵。
大唐现存的精兵西域安西四镇算一支,哥舒翰麾下的陇右军算一支。
但西域安西四镇只有区区两万四千兵,而陇右,哥舒翰麾下原本还有十数万精兵,可与吐蕃国几年大战下来,虽获得胜利,却也死伤过半,如今仅剩区区五六万兵。
西域安西四镇加上陇右,总和也不过七八万精兵。
哦,对了!若算精兵,安东都护府李飞麾下的两万七千五百安东军或许也能算一支!
“哼!李飞可能是一头另俺憎恨的小虎崽,但俺却是一头真正的猛虎,一旦起兵,李飞这头没成长起来的小虎崽,俺转手可撕碎之!”每每说到李飞,安禄山都煞气盈溢!
安禄山一点都不担忧,就算再加上李飞麾下的安东军,大唐的精兵也不过十万出头,而他安禄山麾下却有二十万百战精兵,已经超过了大唐。
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实力远超大唐,你说安禄山又怎么会如唐玄宗想象的那样有丝毫惧怕?
——————
安庆宗很快到达长安城。
对于安禄山没有跟着一起来,唐玄宗很失望。不过得知安禄山答应一定会前来参加儿子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礼仪式,唐玄宗又放心了不少。
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期定在了一个月后。
随着婚期的临近,安禄山迟迟没有从幽州城启程,又让唐玄宗心里充满失望了起来。
为此,唐玄宗亲手写了一封诏书发往幽州城,催促安禄山尽快来长安城参加他儿子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礼。为了让安禄山放心,唐玄宗诏书里面所用的语气要多温和就有多温和,真就好似父亲对儿子的问候一般。
接到唐玄宗的亲笔诏书,安禄山自然是满口答应一定会到长安城,先哄唐玄宗开心。时间便在唐玄宗满怀期盼中一点一点的过去。
在唐玄宗的期盼中,很快便临近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期,安禄山也终于从幽州启程了。
唐玄宗望眼欲穿,安禄山也没有如上一次那样,还没出幽州地界就又‘病’回去了。
这一次,安禄山差不多走到了黄河,如果估计时间的话,照这样安禄山应该能赶在安庆宗和荣义郡主成亲前三天到达长安城。
然而,才刚到黄河,安禄山却又被黄河的清凉河风给吹‘病了’。
由于‘病’得太严重了,在黄河边上住了两天,实在没法坐船过河,安禄山便又‘无奈’返回了幽州。
安禄山这一系列借口,比上一次没出幽州地界就‘病回去’要高明一些,不过同样很挫。
总而言之,安禄山这一次仍旧没有在唐玄宗的期盼中来到长安城。
“又回幽州去了吗?”得到安禄山又返回了幽州的消息,唐玄宗脸都控制不住有些微微扭曲了,有些发黑,如同无边的怒火憋在心里。
文武百官只有墙头草,没有谁是傻子,谁都看得出来唐玄宗憋在心里的怒火,但谁都不敢吭一声,因为生怕自己一开口唐玄宗就把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连杨国忠都不敢吭声。
安禄山没能来到长安城,不过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期也到了,不能不举行。
唐玄宗曾经答应他会亲自主持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事,为了表现自己始终对安禄山都是信任的,唐玄宗还是如约主持了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事,只是全程脸上的笑容都很假,甚至沉得很渗人。
杨国忠和百官不敢吭声,唐玄宗憋着怒火,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敢反应出来的。
至少新封的西平郡王哥舒翰在了解了关于安禄山整件事情的原委后,就将自己的怒火爆发了出来!
“呵呵,什么生病了,天下就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哥舒翰冷笑,他根本不相信安禄山有什么病。再则,他和安禄山都是陛下的臣子,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就算真的生病了难道就能够拒绝陛下的传召了?而且还一连几次都是这种借口,连自己的儿子与荣义郡主的婚事都不来。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对的,哥舒翰还是质问了曾经去幽州城为安禄山看病的两名太医。
在哥舒翰的严厉质问下,两名太医才最终说出了实情。他们当初前去给安禄山诊病,根本没有见到安禄山本人,是由‘安禄山’从帘帐伸出来的一只手诊断的,并不确定‘病人’就是安禄山本人。
“果然如我猜想的一般,安禄山必有野心!”哥舒翰一听,立刻认定所谓的‘病人’不是安禄山,认定安禄山是装病,认定安禄山有野心!
带着愤怒,哥舒翰直接入宫找到了唐玄宗。
----------
盛唐江山 第272章 安史之乱开启(二)
“陛下,安禄山根本就是装病,拥兵自重,觉得来长安城是犯险,怕陛下趁机夺了他的兵权,其已野心昭昭,照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他会反,所以不能继续放纵他了当有决断!”哥舒翰对大唐是绝对忠心的,他性子比较暴躁和直接,声音很响亮,说得很露骨,一点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在唐玄宗面前道出了安禄山的野心。
“陛下,应立刻下旨将安禄山擒拿,若无法至少也要提前做好防范才是!”哥舒翰无比严肃的大声说道。
哥舒翰也不是傻子,他清楚的知道安禄山手握二十万重兵,如果安禄山真有野心的话,想靠一道圣旨擒拿安禄山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安禄山有野心便迟早会造反,因此提前做好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唐玄宗到底也曾经是一代明君,知道哥舒翰的意思。
虽然哥舒翰不是其他大臣,唐玄宗才封了哥舒翰为西平郡王不久,对哥舒翰很看重,不会如先前几个也说安禄山有野心的大臣那样,直接削掉他们的官职,把他们关进牢里的做法来对待哥舒翰。
不过,被哥舒翰这么明摆着说,唐玄宗也有一些被当面打脸的感觉,脸色并不太好看。
“禄山和卿一样忠心大唐,不会有什么野心的,朕坚信禄山!”唐玄宗还是很坚定的说道。
“陛下,安禄山根本没有丝毫忠心,他手握二十万重兵,势力巨大。屡召不来,其野心已经很明显了,一旦他真的举旗造反,朝廷若没有提前防范,后果不堪设想啊!”哥舒翰见唐玄宗竟然还这么相信安禄山,他觉得很着急,大声劝说唐玄宗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卿不必多说了,朕说了朕相信禄山,卿先下去吧!”唐玄宗脸色发黑,挥手让哥舒翰先下去。
哥舒翰无奈,他想着让唐玄宗先想一想也好,便不继续勉强,退了下去。
看着哥舒翰退了下去,唐玄宗才把自己的隐忍表现在脸上,他脸上有些扭曲,不过不是因为哥舒翰,而是安禄山!
到底曾经是一代明君,唐玄宗虽然越老越有些糊涂,可不代表他没有脑子,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了,他怎么可能还不怀疑安禄山的野心,怎么可能还坚信安禄山是绝对忠心的。
可是,安禄山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如今的势力已经太大了。
之所以他看上去坚信安禄山一定没有野心,一定不会造反。
除了因为安禄山是他的义子,安禄山背叛他犹如当着天下人的面打他的脸,会让他下不来台之外。也是因为安禄山的势力已经太大了,一旦造反将引发惨烈的后果,会让天下大乱。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更打心底里不想看到那样的一幕出现。想擒抓安禄山,防范安禄山,可又怕安禄山本来没有野心的,误会之下,当真生出了野心。
他拿不定主意,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处理,他唯一期盼的就是安禄山并没有丝毫野心,那么他一切的担忧便都不会变成现实。
唐玄宗心里存在着侥幸,他不愿意怀疑安禄山,更不愿意造成‘误会’去逼反安禄山,有一种得过且过,先看着可能结果是好的心理,是很复杂的一种心理造成了唐玄宗此刻的如同自己欺骗自己一样的犹豫不决。
————-
唐玄宗拿不定主意,自己骗自己,得过且过。
回到自己家里之后,哥舒翰却越想越觉得安禄山的事情刻不容缓。
“陛下明显犹豫,不愿意相信安禄山有野心,该如何说服陛下才好!”哥舒翰很烦恼。
最终,哥舒翰想到了当朝宰相杨国忠,以及和他一起被召如京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他觉得如果宰相杨国忠和封常清能和他一起的话,一定能说服唐玄宗相信安禄山的野心。
哥舒翰随即先是去拜访了杨国忠。
得到的结果让哥舒翰很失望,杨国忠并没有答应哥舒翰一起说服唐玄宗相信安禄山的野心。
在杨国忠心里,他还想利用安禄山来对付李飞,因此他不会这么明摆着和安禄山翻脸。安禄山如果想造反,那就等安禄山真正造反了再说,到时候不过是诛灭罢了。
毕竟,安禄山现在的势力,他也不认为现在说服唐玄宗相信安禄山的野心就能改变什么。
没能在杨国忠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哥舒翰失望之下,又去拜访了封常清。
与杨国忠的态度相反,封常清一听哥舒翰所说,当即就震惊了,他自己也分析了一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立刻答应了哥舒翰的要求,准备与哥舒翰一起揭露安禄山的野心。
随后几天时间,哥舒翰和封常清一起,两次上书唐玄宗,试图说服唐玄宗,就算不下旨擒拿安禄山,也必须做好对安禄山的防范。
他们从各个方面分析,又阐述了如果没有防范,安禄山突然造反,前线将无法抵挡,安禄山长驱直入威胁长安城,等等严重的后果。
在哥舒翰和封常清两个大唐重要将领两次三番的劝说下,并且把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设想了出来,连唐玄宗听了都觉得恐怖,有刻不容缓的感觉。
唐玄宗也终于开始动摇了,不再得过且过,也有了要做些防范的意思。
明显的看到唐玄宗开始动摇,哥舒翰和封常清都很高兴,准备加一把劲,彻底说服唐玄宗。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如历史上一般,玩笑的一幕发生了。
哥舒翰在家洗澡的时候,突然中风昏迷,昏迷了很久才醒过来,还落下了一个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说话也不太利索了,家人悲痛之下,闭门专心照顾哥舒翰。
没了哥舒翰一起,说服唐玄宗的人便只剩下封常清一人了,份量一下子减小了太多。
本来已经开始动摇的唐玄宗,不知道为什么,又坚定了下去,继续固执的自己骗自己,坚信安禄山没有野心,不会背叛大唐,更不会背叛他这个义父。
好似哥舒翰的突然中风病重,让他觉得同样战功赫赫得封西平郡王的哥舒翰都能突然病重,做为东平郡王的安禄山为什么就不会生病,可能安禄山真的也是病重,不是故意屡次不来长安城面见他的。
唐玄宗突然有固执的继续自己骗自己的理由,坚持不肯相信安禄山有野心,会造反。
这让封常清非常失望,可封常清又没有办法。
另一方面。
唐玄宗虽然刚刚动摇,又因为哥舒翰中风病重的原因,再次坚定了下去,但他先前的动摇也被‘有心人’看到了。而这个有心人便是奉旨入京和荣义郡主刚刚成亲的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
--------
盛唐江山 第273章 安史之乱开启(三)
自从来到长安城,安庆宗就没有一天睡得好的。
看似他娶了宗室郡主,成为了皇亲,加上他本来的身份,当真荣耀无比,令无数人羡慕。
但做为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怎么可能会不知道父亲安禄山的野心。父亲安禄山想造反,想当皇帝,他不管愿不愿意,都阻止不了父亲安禄山。
他虽然是父亲的长子,但父亲一直不怎么喜欢他,明明已经有了造反的想法,陛下屡次召见都推脱不来,而陛下给他和荣义郡主赐婚,让他来长安城成婚,父亲想都没想就让他来了,还让他有机会就向幽州传递消息,一点都不考虑他的安危。
他很担心自己再也出不了长安城了!
虽然心里很忐忑,但安庆宗也不敢违背安禄山的命令,还是不断把消息传去幽州。其中就有哥舒翰与封常清联手在唐玄宗面前说他安禄山有野心的事情,并且唐玄宗有些动摇,想要开始防范的意思。
把这个消息发出去,安庆宗也试探性的又写了一封奏书上呈给唐玄宗,提出想带着妻子荣义郡主回幽州。
得到的结果是唐玄宗派人好言安抚,但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不允!
安庆宗很失望,回不了幽州,只能无奈的继续忐忑的在长安城生活。
-------
这段时间,杨国忠一直眼睁睁的看着哥舒翰和封常清联手对付安禄山,他即不帮忙,也不阻止。
话说杨国忠对哥舒翰和封常清两人也并不感冒,虽然李林甫时期,他和哥舒翰关系不错,但那是希望能拉拢到哥舒翰来对付李林甫,现在李林甫早就倒了,他成为了宰相,他更希望哥舒翰能够唯他命是从,但以哥舒翰的性子和地位,那是不可能的。
杨国忠同样希望封常清听他的话,但封常清也很执拗,不仅没听他的话,从西域回来之后还屡屡成为他的阻碍。
对哥舒翰和封常清两人不感冒,因此杨国忠看着哥舒翰与封常清联手对付安禄山,就跟看两虎相争,而他要做那背后的渔翁似的。
哥舒翰突然中风病重,封常清独木难支,唐玄宗刚刚动摇的心又固执了下去,杨国忠也都一一看在眼里,他知道封常清和哥舒翰恐怕暂时弄不倒安禄山了。
杨国忠毕竟只是政客,他的眼界只停留在当初扳倒王鉷和李林甫等人之上,他始终都想象不到,如安禄山这样手握二十万精锐重兵的将领,一旦造起反来,后果是何等的恐怖,等他知道的时候,后悔也晚了。
时间进入到九月。
本来这个时间,百姓已经准备喜迎秋收了,因为这是辛苦耕种一年而终于等到收获的日子。
可是,今年关中黄河两岸的百姓,脸上却看不到半点喜悦。
进入天宝十四年,关中与黄河两岸一代就没有消停过。
先是五六月份的时候连续水灾,进入七月又是大转变爆发了旱灾,简直冰火两重天。
受两大灾害影响,关中以及黄河两岸一带,还能收获到的粮食,少之又少,百姓苦不堪言。
如果是开元时期,政治清明,义仓粮食堆积如山,灾害哪怕再大一些,至少也饿不死人。可是进入天宝年以后,特别是杨国忠当场宰相之后,朝廷自上而下腐朽。皇帝深宫悠闲享乐,宰相百官报喜不报忧,义仓也在几年前清空了,对于此次灾害,朝廷没有任何反应,半点救灾的举动都没有,百姓心都凉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