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之老兵油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卡尔加里小虎
又自语道:父亲大人,我知道你当时没说完的遗言了:书房那刀千万不能离开日本列岛!
此刀只肯为强者所用,我藤原氏无强人没法驭使,日后多少我帝国军人将死于刀下!我不该将此刀带到中国,理应斩首!
说完脱下军装,只着白衬衣跪坐低头。
小三双手握刀,似乎刀与自己全身相连一般,他挥刀斩首
唰的一声轻响,手中的刀没有受到阻力一般从藤原脖子上一挥而过。
而藤原只感觉自己的视线升高到半空中,看见自己身躯正在歪倒,没有头的脖子上喷涌着鲜血。在模糊消逝的意识中,他似乎感觉很辣,也很冰凉,“真是妖刀,太快了太锋利了”最后他想到
小三满足了少佐的意愿,然后就在他身上用他的白衬衣擦拭着刀锋,刚才隐隐的蓝色锋刃似乎又变了颜色,从烧刃线上泛起一种冷冽幽远的暗蓝光芒,这种蓝是如此深邃,以至于让小三感觉面对的是无尽的虚空,小三似乎感觉这把刀有种力量想牵引着自己挥刀砍出一样。
4
他们杀死了3个鬼子,其中一个还是少佐,觉得这次下山报复完成任务了,等到天黑就带着从藤原身上搜出的一张画着刀法的绢,以及藤原的手表、南部手枪和两个士兵的三八大盖连夜回到了尖山村。
到了山神庙,已经是半夜,周班长起来给他们开罐头吃,小三将自己的疑惑给班长讲了:班长,我拿到鬼子那把刀的时候,左手大拇指不知怎的就划到刀尖上了,一滴血流到刀身上就不见了,身子打了个冷战,然后感觉右手好像跟刀把连在一起一样。
班长听说小三大拇指被刀尖划伤,忙问要紧不?小三笑着说:就一滴血,早没事了。就是感觉有点怪。
周班长坐到旁边说:听你这样说,那这把刀不简单,以前教刀的老人讲过,有些神兵利器它是择主的,铸造宝刀宝剑的时候,往往就要铸剑师滴血方能铸成,甚至干将莫邪更需铸剑大师跳入烘炉方可成剑。这数百年来,小鬼子铸造的刀确实不凡,小三收的这把刀应该是大师铸成。
小三说:我砍头的那鬼子少佐说,铸刀的一个死在这刀下,一个当时就瞎了。他家侍奉这刀四百年,他也被我杀了。
周班长说:你先头那滴血就是这刀认主了。
小三吃完,又抽出刀来看,微微月光下只见刀锋清澈却蓝得幽远,就跟看极清澈的海水,看到五十米七十米深后,更深处的那种蓝一样。
周班长又问:那鬼子少佐跟你说刀名叫什么?
小三说,叫什么“妙法村正”,而且是世人不知的妖刀。
周班长说:这刀今日才算真正有了主人,既然这刀认你为主了,你可以替它起个名。
小三说:这刀上午还不是蓝色的,这会看上去变成暗蓝色了,就叫暗蓝吧。妖刀暗蓝。(5)
手握暗蓝,冲着深谷一刀劈出,只听得唰的一声,旁边大树上几片树叶一分两半打着旋落下,可刀锋压根没有碰到树枝。而半夜里,梅游县不少的鬼子突然睡梦中惊醒,感觉颈侧大血管突突跳了几下。
梅游县的一处旅社房间里,化装成中国商人的日军南京特务机关的特务近江屋三郎也惊醒了,他是被枕头下的日本短刀“无铭”突然弹出刀鞘惊醒的。
似乎无铭感受到一种妖异的力量在回应臣服一般。
后记:
(1)甲种师团,代号“恒”。在日俄战争中于1905年7月18日以后备役部队在京都编成,其司令部设于京都,官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故又称为“京都师团”。
(2)鬼子士官军刀不是个人购买,而是由官方统一配给,主要是九五式。九五式军刀是机制刀,俗称“铁bàng”。九四和九八、三式军刀是军官配刀。
(3)按我们中国人的叫法应该就是刀穗,跟宝剑的剑穗一样,就是挂在刀柄尾部的装饰物。
(4)日本有按照地域组建师团旅团的习惯。
(5)妖刀暗蓝挺有日本国民性,即崇尚强者,小三的武力值可是远超一般鬼子的。由于暗蓝之前实际上是无主的,也就是因为藤原氏没真正武力强者。暗蓝一旦认小三为主,鬼子的脑袋就要小心了。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23章 .山洞
1
藤原少佐的手表给了二班长蛮牛,让他格外高兴,现在谁看见一个老是把左手腕举起看时间的,那一定是蛮牛。
小三就铺开藤原随身珍藏的绢看暗蓝的刀招,刀招不少,他就请教班长,班长可是玩儿多少年大刀的。
他一幅图一幅图指给班长看,把旁边的文字注释解释给班长听。
班长就让他拿着暗蓝妖刀,按照绢上的动作一式一式的慢慢演示给他看。
最后班长一拍大腿,你就先只练这四招:
第一招,左右斩头(45度斜劈)。右斩头,双手握刀,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脚跨前一步,双手举刀过头,从右上至左下成45度斜劈,即将触及颈部时可选择转动手腕将角度稍作改平,就只斩掉脑袋。否则将直劈到左xiōng甚至斜劈成两半(头、颈部、左xiōng和左手落地)。
与右斩头相反,左手在握在刀柄上部,右手在下,左脚跨前,从左上至右下成45度猛力斜劈。
(班长根据自己练刀的心得,嘱咐小三练此刀的时候,不要正面对敌,劈刀的时候一是要用上蹬腿拧腰之力,二在下劈的时候,右斩头时左手为杠杆支点,右手在挥刀斩劈的时候同时下压刀柄前部,左斩头时反之这恰恰说明班长确实是用刀的大行家,现代人都知道的这个诀窍,在当年可是日本刀法名家的不传之密)。
第二招,横竖一文字斩。就是当头直劈和拦腰横劈。
第三招,破腹。这是日本武士腰间chā刀时的拔刀后立即出刀动作,拔出后刀锋向上顺势反撩敌人腹部。
第四招,突刺。双手握持,左脚在前,即左手在前握住刀柄,右手在后,反之右脚在前,就右手在前握住刀柄。
四招练熟练成,后面就只练左右斩头和突刺,破腹一般用不上,因为小三的刀鞘是像忍者那样斜背在背上的,而横竖一文字斩尤其是当头直劈,空门大开,遇上长兵器,比如对方用刺刀,那肚子被捅破刀还没劈下来呢。
突刺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有用武之地,但不能达到左右斩头那种一刀毙命的效果,所以需要连刺并且防范对手临死一搏。(1)
最后班长说,说穿就是练好砍刺劈挡,做到快准狠。通过不断练习,让自己出刀不用去想就算练成了(2)
小三听了班长的话,迫不及待去殿外平台上练刀,牛牛绕着他又蹦又跳的,小三把它赶开拔出暗蓝妖刀,牛牛看着主人握着的暗蓝,似乎嗅到了什么妖异可怕的气息,就冲着小三汪汪叫了几声,小三蹬它一眼顺手把刀锋指向牛牛,牛牛居然立马吓得爬伏在地上,畏惧的望向主人。要知道牛牛现在可凶得很,早已是尖山村狗王,所有土狗见到它夹着尾巴躲避缩,
小三觉得好笑,什么时候牛牛这样怕过,他把刀chā进刀鞘,牛牛才敢起身,围着主人去嗅他的靴子。
周班长出来去村里拿菜,对小三说:你准备就拿暗蓝练刀?
小三答道:是呀。
周班长说:这种妖刀利器,平时不可擅用,见血才能回鞘。你找根木bàng练吧。
小三大吃一惊:啊?木bàng?木bàng哪像刀嘛?
周班长嘿嘿一笑:就是要你把木bàng练成像刀一样就对啦。
小三听话照做,真削了根木bàng来练那四招,那个笨拙哦,让人看不下去。
久而久之,小三跺脚拧腰,吐气发声“杀”!居然木bàng被他劈出了风声!
说到底,还是从十来岁就跟班长习武打下的基础好。
后来班长见他的木bàng刀法使得像模像样了,真去找到根铁bàng给他练习,等到铁bàng也劈出风声,就让别练了,因为归根结底还是要用枪打鬼子。
不过小三惊奇的发现,自己无论用手枪还是半自动步枪打多个靶子更快了,因为练刀时快字当头,一心求快后据枪击发动作也不由自主变快了,幸好小的时候班长把他基础动作打得牢实,不然就像新手一样动作一快就变形,即使这样他也花了好几天才把动作恢复到既飞快又准确无误的地步。
2
今天晚上吃饭,周班长烧了一锅野兔,这又是牛牛的功劳。
小三吃完后说:区小队杨队长说,我们杀死的那个少佐很有来头,鬼子已经找到他的尸体了,县里鬼子驻军的头头岩崎学中佐被滁州的混成第14旅团旅团长骂得狗血淋头,岩崎学已经认定是我们背嵬小队做的,从伪军那里传出的消息说,有人看见我背的暗蓝妖刀了。d,肯定鬼子的jiān细上尖山村来过,下次抓到让牛牛把他咬死。
班长说:那鬼子肯定很快又要来报复,我们要快点准备。
周班长chā话了:这殿里堆这么多东西,又是粮食,又是枪支弹药,外面还有几百斤腊肉,要是鬼子真的攻上来,可就一锅端了。
小三说:这样,我明天和班长就带牛牛去找那个洞,上次在山峰顶上看见有印象。矮的那截陡坡树桩已经都chā上了,砍下了的树枝树杈都堆了不少,用绳子都串起来了,我爬上去试过,真的寸步难行。
现在我们还要整些机关出来,等鬼子上来了打它个措手不及。
第二天,小三一早上就和班长出发去另外一座山找上次看见的那个山洞,蛮牛他们就在忙着整机关。
小三和班长先带着牛牛先不辞辛苦爬到尖山的山峰顶上,在上次看见洞子的方向用望远镜细细搜索,果然看见了半山腰的那个洞子,小三和班长牢牢记住附近的地形地貌后,才下山往那座山峰跑去。
那座山峰早出了尖山村范围,据村民讲,因为那山山势险峻,无法开垦出田地来,所以没有人在那里居住,因此人迹罕至。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站在这边山峰看着近,不过先下山,再绕过另外一座山,几下几上,跑到那山峰脚下都已经花了小三他们足足三个多钟头。
而且上山没有路,幸好小三借了把柴刀(他背着暗蓝,但怎么可能用它开路),班长也背着自己的厚重大刀,两人一路用刀开路,爬上一处山峰后,那大洞赫然就在眼前,距离不到三百米。(3)
从站立的山峰顶到那山洞,要通过一条窄窄的山脊,山脊两头高中间低,山棱线两边都是深深的悬崖(4),班长和小三小心翼翼的从山脊的正中走过去,走到山洞下面往上面看,那山洞距离山脊地面还有4米多高,整个一大石洞,看上去挺浅的,深不过五六米。
班长背了绳子,就准备抓着石头往上爬,小三忙阻止班长:班长,还是我来吧。
班长想想也好,就把绳子给小三背着,小三慢慢找着落脚处爬了上去,放下绳子再把班长拉上去,牛牛看着两人上去,在下面急得乱跳。
那洞口最高处有六七米样子,上面很窄,下面宽有两米多,右边最低处有一股细细的水潺潺流到下面去,流经石壁的地方上长出一大片青苔,又滑又湿。
在下面看时,从洞口进去五六米就到顶了,上去一看,右侧黑洞洞的不知道多深,水就是从里面流出来的。
小三又顺着绳子爬下去,砍了些树枝做成火把,爬上去后班长小心的点燃,两人就慢慢进去看,“轰”的一下,从洞子里面飞出无数蝙蝠,吓了两人一大跳。
洞口还比较平,但右侧就是上坡,水是从上面流下来的,沿着条自然冲刷出来的小水沟一直流向洞口。
跟着上坡往上走,洞顶还是至少4米多高,就是有一截很窄,也就一米多的样子,这截上坡有十几米的样子,爬到顶上一看,面前是一个足有20米长,10几米宽的不规则空间,洞顶最高处恐怕也得有十米以上。
那股水却是从这个大洞的左侧山壁渗出来的,渗出的位置有个小水洼,深有半米多,方圆三米左右。右侧地面虽是干的,洞子里面却感觉cháo湿。
小三说:班长,这地方湿气重,粮食腊肉、弹药放这里不好吧。
班长拿着火把走到洞子最右边:我记得在外面看,洞子在这山峰偏右的地方,这里距离洞口往右至少有十几米了,应该靠侧面的悬崖很近了,从在这里挖出去,估计最多也就两三米就挖开通到外面了。
只要挖开一通风干燥,那存放粮食、弹药就没问题了。
两人出来站在洞口观察,班长说:这地方简直是天生的火力点,只有一条道过来,到时洞口整两个机枪掩体,上面压上四五层木头,再堆上沙袋,小鬼子掷弹筒打的只当瘙痒,就是九二步兵炮弹直接落上面都没事,除非直接打进掩体里。
小三说:九二步兵炮可以放平直瞄射击呀。
班长说:你傻呀?准备好的机枪扫鬼子快,还是九二步兵炮快?鬼子九二步兵炮重四百多斤,这山路只能拆成几大块人背上来,重新组装,他们的阵地只能选那个我们上来时那个山峰顶上,距离这里还不到300米,我们这里比那里高十几二十米,到时我们把山脊上和那个山峰顶上的guàn木统统砍光,扫清射界,看他们清清楚楚,蛮牛还不能在鬼子组装好之前把鬼子炮打掉,自己跳下去算毬。
小三觉得也是,这地方山脊上鬼子兵力无法展开,重炮又上不来,鬼子最为依仗的大队炮和掷弹筒又起不了作用(5),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以做背崴小队最后的据点了。
下了山原路返回,回到尖山村已近傍晚,班长估摸着山洞里村子大概有十五里路的样子。吃晚饭的时候给大伙一说,都很高兴,决定明天都去看看。
后记:
(1)不像现在什么五花八门的剑道,这样流那样流的,大风车、霞斩等花哨得很。数百年前的武士就是只练熟练好几招,据说最好的武士拔刀就要练数年,真正的高手拔刀挥刀入鞘全部在瞬间完成(后世所谓居合术)。
(2)即形成身体本能反应。
(3)为了大家理解方便,前面用的丈、公尺都一律改为用米。实际上一丈就是3米,1公尺就是1米)
(4)山棱线是由山脉最高点连接形成的线,就是山脊最上面的那条线,通常也是分水线或称分水岭。
(5)曲射高了打洞子上部,最多崩些石块下来,就是曲射准确命中也炸不塌四层树木加沙袋(高爆弹38公斤),直射虽然威胁很大,但九二步兵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火线低(全高仅062米,拆除防盾后高05米,跟重机枪差不多),美军称之为“鬼炮”,就是因为很难发现,鬼子常常在前沿发射炮弹后,美军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打来的。
或者最简单说就是,如果背崴小队不能发现九二步兵炮,让鬼子顺利平射,那么机枪工事完蛋;但有把握先敌发现,那么鬼子九二步兵炮班完蛋。目前地形上背崴小队占据极大优势,盯着山峰顶即可。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24章 .夜袭
1
第二天上午,班长带新兵训练,小三负责带路,和周班长、蛮牛、铁师傅、杨同宝一起再去那个洞。
这次事先准备了好几根火把,进洞后好好生生看了个遍,尤其是小三说过通风的问题和班长讲的选山壁最薄处开洞的想法后,周班长就来来回回用步伐计算距离,然后沿绳子从洞口下去,走到山脊上回过身来,冲着洞口和右边悬崖来回仔细打量半天,走回来冲着上面站在洞口的四个人说:洞子里面最右边离山崖不超过两米,挖开通通风,粮食、腊肉、弹药就可以放在里面了。
蛮牛在上面正在眯着眼睛瞄经过的那个山峰顶:中间那山脊并排走两个人都够呛,这里架两挺机枪,只要子弹管够,鬼子来多少都是个死,跟打靶似的。
铁师傅也很高兴:这洞子要是里面挖开通风,又有水,鬼子困不死我们,真是找到好地方了。
杨同宝就对小三说:小三,我回村就找几个人带着锄头、铁钎来挖。到时先砍两棵树,中间做成梯步,做一架木梯方便上下。
小三说:乡亲们都还在整自家房屋,不好出人手吧?
杨同宝说道:鬼子肯定还要来祸害,我给村里人说,只要勉强能住就行了,先把洞子搞好,万一鬼子再来,乡亲们就可以躲在这里了,不然跟上次一样就躲尖山上面,鬼子慢慢搜总是搜得到的,那就吃大亏了。
蛮牛在旁边问:这个洞子叫什么名?
杨同宝说:不知道了,这地方是梅游县和吴瓷县交界,按地界要算吴瓷县了。
大家就七嘴八舌取名字,蛮牛说叫打鬼洞,到时打鬼子,铁师傅说叫老鹰洞,大家都摇头。
小三说:就叫神仙洞吧。这里有山有水,不怕jiān细打探,不怕鬼子炮轰,我们到时住这里,快活似神仙。
大家都觉得挺好,就叫神仙洞吧。
2
通过宪兵队转来的情报,岩崎中佐知道又是背嵬小队杀的藤原少佐,他把今井中尉找来再次赏了一顿耳光,命令他带着自己残破不齐的小队夜袭尖山村,一举歼灭背崴小队。
不要以为鬼子只会正面出击清剿扫荡,实际上鬼子一样会打翼侧迂回,穿chā掏心远距离奔袭。在南洋和缅甸作战时,日军就经常夜袭、穿chā,打得英美鬼畜狼狈不堪。在中国之所以少用这些战法,主要是占领区内以治安战为主,而我八路军、新四军经常化整为零四散活动,连主力都难找到,去偷袭哪里?国军又是据险固守,穿chā就意味着攻坚,失去优势炮火支援的轻装部队胜算不大。
岩崎中佐认为上次攻打尖山村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大白天招摇行军,早让背嵬小队得到情报做好准备,那次路上多次被sāo扰袭击就是明证,所以这次他决心派jīng兵夜袭。
今井的小队死伤减员严重,轻伤员已经归队,但小队也不到四十人,岩崎中佐还是给他补了两个分队,凑到60人。
岩崎让今井小队先到许家镇,然后傍晚带着伪军和便衣队去山下的魏家村,就说去搜查县大队,让伪军和便衣队控制全村人不许离村,然后天黑后再直chā尖山村。
今井依计行事,果然县大队没有收到丝毫风声,在背嵬小队没有提前做准备的情形下,今井小队直扑尖山村。
但是背嵬小队什么最多?老兵油子最多,对于放风留哨一直抓得紧,白天除了村里老百姓放牛放羊顺便当眼线外,背崴小队在山梁沙袋工事那里还放了一个哨,那里看得远,鬼子伪军还在山脚下就能被发现。
晚上这里就没有设哨了,因为夜里很看不见,还容易被摸哨。
夜里暗哨设在陡坡上的原木遮蔽部里,自从牛牛逐渐长大,小三按照董翰良先生编的警犬教材训练后,牛牛夜间起的作用比全班人都大,班长还试过晚上摸进来,结果不管是从大路上轻手轻脚过去,还是想下到山涧那里过去,老远就被牛牛发现,小三得意的对班长说:牛牛对气味的辨划能力比人高出几万倍、听力是人的16倍;而且视野广阔,有弱光能力,善于夜间观察事物,而且牛牛夜间非常警醒,稍有动静它就能感觉到。
所以,现在牛牛大些后,夜间放哨都是一个老兵带着牛牛,因为牛牛只肯听几个从小就熟悉的老兵的话,新兵就是给牛牛喂东西它都不会吃。
现在夜哨比白天在山梁那里站岗舒服多了,在遮蔽部里面搁了块板子,盖上缴获的鬼子军毯就可以睡,有动静牛牛就来咬住衣服扯醒了,说实话,那年月,也没有多少敢在夜里赶山路的老百姓。
只不过蛮牛睡了一次就被班长弄回去了:以后夜里暗哨你就不去了,那呼噜半里外就被鬼子听到了,还叫什么暗哨?叫明哨啦。
反正有情况,蛮牛的位置就在山神庙前面的机枪暗堡里,所以也没什么。
3
今天晚上lún到铁师傅带牛牛守暗哨,夜深了,铁师傅就拿鬼子军毯一半垫在下面,一半搭在身上合衣躺下,中正步枪就放在身边,遮蔽部里还放了一篮子,既有巩式木柄,也有鬼子的九七式地瓜。
半夜两三点钟的样子,蜷伏遮蔽部地下睡觉的牛牛被远处异样的声音惊醒了,它站起来蹿了出去,站在坡顶冲声音传来的方向仔细听着,是远处一大群人行走的声音,它感受到不安的气息,就钻进遮蔽部,咬住铁师傅的袖子把他扯醒。
铁师傅醒来后,牛牛还在把他往外面扯,他一激灵就明白了,有动静!
他从堑壕爬上去,蹲在坡顶冲着牛牛示意的方向看,在半弯月牙的月光下,山梁那里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溜人影,在沙袋工事那里都蹲下了,过了一小会,人似乎都到齐了,开始忙活起来,似乎在搬东西,铁师傅明白了,跟上次一样,把沙袋移过来堆成面对大路的工事,机枪和掷弹筒好在工事里掩护步兵攻击。
铁师傅看不清楚,但知道很快鬼子就该过来了。
他赶紧招呼牛牛回遮蔽部,进了遮蔽部,他找到一根绳子开始把四颗巩式绑在一起。
那边,今井中尉等沙袋工事构筑好,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组和掷弹筒组都做好准备,就一挥手,第一个分队就开始沿着大路贴着陡坡根向前摸去。难为他们都穿着昭和五年式军靴,为了不让靴子上那二三十颗铁钉发出声音,个个都蹑手蹑脚的行走,所以行动很慢,让趴在坡顶的铁师傅等得很是心焦。
铁师傅躲在坡顶的草丛里观察,这次鬼子很jiān诈,步枪上都没有上刺刀,避免月光下反光被发现。
打头的两个鬼子轻手轻脚的走到遮蔽部正下方时,被一团什么guàn木丛之类的挡住了去路,当先那个鬼子伸手去扯开,一把抓住一根树枝用力准备拉,一下子痛得差点叫出声来,原来是抓住一根刺荆,好几根尖刺刺进他手掌,他痛得眼泪都出来了,旁边的士兵忙帮他取下刺荆。
1...1112131415...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