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油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卡尔加里小虎
大家觉得这样也可以,就定下来了。再说都是国军jīng锐部队出来的,以前谁没有唱过军歌呀。
2
金副队长说了就做,出来就让喊集合,就在大殿里让大伙坐在地下,开始教第一首歌: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2)
这首歌以前是29军军歌,早就有了,88师虽然没有教过,但劳军的学生们以前唱过,老兵们都有点印象,这首歌歌词不到10句,短小jīng悍至极,曲调又非常简洁流畅、节奏铿锵有力,易学易唱,尤其是后面的“把他消灭、冲啊!杀!”等近乎口号式的呐喊,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
几遍下来,人人会唱,唱起来气动山河一般。
还别说,战士们jīng神面貌为之一变,金副队长规定每天三顿饭前列队唱歌,连村民都能跟着哼唱了,尤其是最后那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最来劲,最提气。
蛮牛也跟着来劲了,马上组织拼刺训练,个个练拼刺时嗷嗷叫,也不知道从谁开始的,整天都把刺刀上到枪上,这下子扛步枪的人人都随时上着刺刀,连二瓜、羊倌、姜天宝这三个突击小组挎驳壳枪的和当机枪手的石牛也去神仙洞里拿了四支汉阳造过来参加拼刺训练,集合列队的时候看上去枪刺如林,人猛似虎。
本来小三的zh29半自动步枪原配捷克vz24的刺刀,但是这把枪到班长手上就没有刺刀,他就去找铁师傅商量把他马四环(就是vz24)的刺刀装他枪上,可是铁师傅现在也不能免俗,整天也上着刺刀,也不卖给他这个队长面子,毫不犹豫就给拒绝了。
小三又没学会以权谋私,就恨恨地想:这vz24刺刀处理过的,是铁灰色,根本没有汉阳造和三八大盖的刺刀明晃晃的好看。哼,我背上的暗蓝妖刀才有气势。
可又不能整天把刀拔出来扛在肩上晃悠,就郁闷着,年轻人嘛,就比的是这个气势,这个劲儿。
班长倒无所谓,就背上那边大刀就心满意足了,要砍头嘛,靠刺刀可不行,那只能捅肚皮,还是得靠他的大刀。
周班长也无所谓,随时还是挂着他的剔骨刀。蛮牛悄悄把他的杀猪刀绑在捷克式机枪枪口试试,感觉不对劲,还是老老实实把刀挂腰带上了。
倒是金副队长找管物资的周班长要了把鬼子三八大盖上的刺刀,挂在了腰带上。
唱会唱熟“大刀进行曲”后,金副队长就教了第二首歌“国民革命军军歌”:
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革命壮士矢jīng忠。金戈铁马,百战沙场,安内攘外作先锋。纵横扫荡,复兴中华,所向无敌,立大功。旌旗耀,金鼓响,龙腾虎跃军威壮,忠诚jīng实风纪扬。机动攻势,勇敢沉着,奇袭主动智谋广。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
这首歌班长小三蛮牛他们都会唱,金副队长在讲歌词的时候专门讲“安内攘外作先锋”,问大家:
尖山村两家人在打架,鬼子杀上山来了怎么办?
大家都说:先杀小鬼子呀,一个村的,多大点事呀。
金副队长就讲“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只杀汉jiān鬼子。
又教了一首“旗正飘飘”: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cháo。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快团结快团结,快奋起,快团结,奋起,
快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cháo。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挽沈沦全仗我同胞
戴天仇怎不报,不杀敌人恨不消,快团结快奋起,
快奋起,快团结,奋起,快团结,奋起,团结,
奋起,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现在跑山的时候不是在唱“大刀进行曲”就是在唱“旗正飘飘”,背嵬队战士们个个jīng神饱满斗志昂扬。
金副队长就对小三说:
别小瞧唱军歌,军歌能凝聚军心,鼓舞斗志,激发勇气,通过唱军歌始终能以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特性,激发军人的战斗jīng神,促进背嵬队战斗力的不断提高。宣营长就说过,日本士官学校每天都要唱军歌,德国教官也讲,德国军队各军兵种都有自己的军歌,经常要唱的。(4)
3
金副队长办识字班,教唱军歌之外,还按照与敌工部商议的那样,突出宣传背嵬队的个人色彩,不让人联系背嵬小队后面是有组织的,首先就给大家取绰号:
班长的王老虎和蛮牛就不用再起了,文小山就取个“山豹子”,铁师傅取个铁无常,其他就不取了。
还编儿歌让村里小孩传唱:
山豹子,排第一,长枪短枪都配齐,背上一把东洋刀,砍下那鬼子脑袋当球踢!
王老虎,排第二,二十响的匣子枪,指到哪里打哪里,鬼子遇上王老虎命归西!
大蛮牛,高又壮,双臂有那千斤力,抓住那小鬼子哎扔到山下去!
铁无常,枪法好,一里能把人打倒,鬼子遇上铁无常,包管挨枪把命丧!
后记:
(1)有些为了便于快速出枪甚至锯掉准星,但背崴队的经常需要接驳枪盒抵肩远距离射击,肯定不可能去掉准星。
(2)此歌最先是“29军军歌”,后来改编的,原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3)有的说这是国军骑兵军歌,但没有查证。所以老卡就写国军骑兵队传唱了。
(4)老卡记得的军歌是“解放军军歌”“人民海军向前进”“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41章 .唐僧念经
1
这天中午吃过饭,二瓜带着一班二班的新兵来到陡坡上的原木工事那里进行土工作业,就是利用把堑壕扩宽的时候,把挖出的土装进麻袋里堆在原木顶上,不是前段时间下bào雨嘛,顶上堆的两层沙袋里面的泥沙被冲走不少。
大伙都用鬼子的工兵锹干起来。
小三带着牛牛也过来转转,他想看看工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
坡顶下面有村民开的菜田,搭的竹架子上挂满了黄瓜,小三就走了进去,随手就摘了两根黄瓜,一根塞进嘴里吃着,手里还拿着一根,牛牛跟着蹿进去在菜田里乱钻。
突然一声大喝:文小山,你在干什么?
小三吓了一大跳,原来是金副队长从村子里走过来正好看见他摘老百姓的黄瓜。
小三马上把手放到背后,轻手轻脚的把黄瓜扔在地上了。
金副队长走过来,弯腰捡起地上的黄瓜拿在手上,就去敲打小三的头。
旁边的牛牛看见居然有人敢“打”自己的主人,就呲牙发出低沉的咆哮声威胁对方,同时pì股往后蹲,正欲发起攻击上前扑咬小三一脚就把它踢得“嗷”的一叫,滚在地上,它打个滚起身不解的看着主人,很是委屈:主人,我可是替你咬人呀。
看见小三又提起脚,忙跳开:情形不对。上次对村里小孩子呲牙也是挨了踢的,看来这人惹不起,呲牙也会挨踢。
要不说狗有灵性呢,牛牛就老老实实蹲下了。
金副队长才不管这些呢,自顾自教训小三,这小子才十岁出头的时候就跟他读书三四年,打手心罚站也无数次了。小三聪明伶俐,就是调皮得很,班长jīng心制作的竹条金副队长当年可是用得纯熟无比。
可怜小三天不怕地不怕,空有一身好功夫,看见自己的老师也没有半分脾气,可能是小时候留下的心理yīn影太严重了。(1)
众人听见金副队长大喝时就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连在堑壕里面挖土的新兵也爬上来看个究竟,都看见小三队长低着头挨训,双手还背在后面,抓着手指扭来扭去,跟一个小孩子被父母批评一般。
金副队长喝问:文小山,你说,岳家军的口号是什么?
小三支支吾吾道: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副队长恨铁不成钢:据说这背崴队是你取的名,你好意思用这个名吗?岳武穆的背崴军是随便摘老百姓的黄瓜?你这叫饿死不打掳?
小三哼哼唧唧不敢回话。
金副队长又说:你们背崴队没种田吧,粮食哪里来的?以前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还背得到?
小三说:粮食我们拿打猎的肉和鬼子的皮靴换的。
气得金副队长又拿黄瓜敲他的脑袋,这次牛牛视若不见。
金副队长命他晚上吃饭前在全体队员前承认错误,内容要讲背崴队、岳家军的口号,还有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小三点头如啄米,先躲过眼前吧。
金副队长问明白是哪家的菜地,就去给那家主人赔礼道歉去了。
小三就无jīng打采的走到工事这里随意望了几眼就打算回山神庙去。
才十七岁的二喜子平日里最崇拜这个年轻的队长,枪法好,功夫高,挎双枪,背宝刀,就是养的狗都厉害无比,就凑上去拍队长的马pì:文队长,别理他,金副队长枪法这么差,我们都只服你,不会卖他的账的!
也是,昨天实弹射击,金副队长打了个倒数第二,也就比小龙好点。新兵就服有本事的人!
小三惊诧的问:你敢不卖副队长的账?我揍死你。说完就给他pì股上一脚。
末了还是垂头丧气的回去,牛牛跟在旁边也一副无jīng打采的样子。
众人都相顾失色:副队长像训小孩一样,文队长声都不敢作,还没有半点怨言。
新兵们知道金副队长是88师老兵,老早就是小三队长的老长官,也是副队长,但队长好歹是正职吧,咋怕副队长成这样?
大家就猜副队长的来头,有的就说肯定有尚方宝剑,老兵们都对副队长客客气气,你看蛮牛班长以前对县大队大队长和副大队长,鸟都不鸟,现在看见副队长也是点头哈腰的。
晚饭前,小三果然耷拉着脑袋听金副队长在全队人面前批评自己,最后还上前去承认错误,没有做到背崴军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晚上,去找周班长打听消息的二瓜在睡觉前宣布了内幕:小三队长才十岁就跟金副队长读书,金副队长打他就像打自家孩子一样打惯了的,王班长周班长很尊重副队长。所以惹了副队长就等于同时得罪了正副队长和一班长加炊事班长。
大家就明白了,“天地君亲师”,副队长在小三心目中就是跟家里当爹的这个位置只差那么一点点,那就是惹不得的。
蛮牛早很多年前就懂这个道理,所以偶尔还在班长和周班长面前没皮没脸的,就没敢在金副队长面前作怪,因为他知道得罪金副队长,班长肯定不会轻饶他。
结果就在小三当众做检查的第二天也落在金副队长手上。
第二天,蛮牛和小三在路口逗村里一个流鼻涕的小孩,把那小孩逗得嚎啕大哭,又被循声而来的金副队长逮个正着:文小三,你又在干什么?
小三一听,吓得一抖:我和班长要去神仙洞有事。说完就一溜烟跑了。
蛮牛就往后边缩,打算溜走。金副队长可没打算放过他,蛮牛作为特务营头号打架大王,以前是禁闭室常客,那时候也lún不上金副队长管他,现在他决定好好跟他交流交流。
金副队长不是在政工干部集训队呆过吗?政治指导员就讲究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说穿了又像拉家常,又像念经。
这一通不带新四军政治内容的思想工作,做得蛮牛是头晕脑花,足足两个钟头,从不要随意打骂新兵到遇见村里女人要礼貌,从不乱摘老百姓蔬菜瓜果到与老乡说话不要吼,几乎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翻版。
蛮牛又不敢对金副队长发脾气,就连连点头,好不容易等金副队长放过他,他一边走一边抹头上的汗:以后可得躲副队长远点,也不知道副队长去哪里学的这一套,不打不骂,威力蛮大。
2
小三说去神仙洞并非胡诌,班长和周班长编了两条长长的麻绳,要拿去神仙洞的。
带着牛牛和班长去神仙洞的路上,小三就跟班长讲:班长,金副队长是军分区敌工部派来的,知道的秘密比我们多了去啦,咱们彼此都知根知底的,为什么像留后路这种事情不告诉金副队长呢?我看金副队长绝对可靠,好些道理还是他教我的哩。
班长就问:如果鬼子抓住金副队长,问留后路的事情,金副队长会不会供出来?抓住你会不会供出来?
小三说:鬼子怎么可能抓得住我?打死我有可能,抓住绝无可能。我肯定不会说,咱们背嵬队还这么多人呢,还有班长您呢。说了岂不是让鬼子把咱们全杀死了?金副队长肯定也不会说的,他宁愿想办法自杀也不会说。别看金副队长文绉绉的,历史上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是硬骨头呢。
班长就说:他不肯供出来,那肯定就会吃很多苦头。但是如果金副队长压根就不知道,鬼子想问也没办法呀,鬼子审讯官能分辨是真不知道还是扛住不说的。
小三恍然大悟:这样还保护了人。
班长就说:不让不该知道的人知道,对知道的人好,实际上对不该知道的人也好。
走到神仙洞,小三命令守洞的两个新兵去山峰下面的菜地里守着,把工兵锹留下给他们用。一帮子新兵真的在山峰顶下面不远处开了一块菜地出来,旁边挖了个茅坑,搭了个草棚。
小三和班长就到山壁那里把两根绳子系在放倒的大树干上,一根系在小三腰间当保险绳,小三就抓着另一根爬下去。下面也就是十来米是垂直的(2),后面虽然很陡但不再是垂直的,小三后面实际上是抓着绳子踩着岩壁下去的。
到了半山腰那几棵松树那里,小三把腰间的绳子解下来系在树上,班长就把上面那头解开放下来,自己背着两把工兵锹也沿绳而下,到了松树那里歇息了一阵,这里距离下面的缓坡也就二三十米的样子。
班长就让小三系上一头绑在松树上的绳子,站到旁边一个松树上面,用工兵锹在陡坡上掏洞,两人就lún换着挖。
足足挖了三个钟头,终于掏出一个可以蹲五六个人的洞子,然后就把系在松树上的绳子解下盘起来放进洞里,再用工兵锹砍断一些树枝塞在洞口遮挡着。
两人又歇息了半晌才攀绳爬上去,这爬上去就累了,等爬到神仙洞,班长就直喊吃不消,要坐一会再走。
回到尖山村,小三以为金副队长已经忘掉先前的事了,结果一进山神庙,就被金副队长叫住,他向班长投去求救的眼神,班长却扬长而去。
班长和周班长私下里探讨过,觉得有金副队长这样一个人来管束小三和蛮牛很不错,班长有些粗枝大叶的,小三又是自己带大的,蛮牛也被打骂皮了。金副队长事无巨细都盯着是好事。
结果就是小三又老老实实挨了一顿尅。
后记:
1不知道大家怕不怕小学老师,老卡是很怕的。有个邓主任是个老太太(数学老师,教导主任,最喜欢把数学成绩好的两三个学生带到家里做作业,很不幸,老卡就是数学成绩好,偏偏很调皮,压根不想去。三四十年前的老师辅导学生是不收任何钱的),老卡老远看见她就想溜边,真是奇怪,邓主任从来不吵不骂学生,更别提打学生了。老卡每次老远看见邓主任就立正,能不被看见就大吉大利。
(2)老卡的十米攀绳上和攀绳下还是很快的。记得三十多年前,有次在三楼安空调外机,需要安装师傅从三楼沿绳子爬到一楼去,安装师傅迟迟不动。老卡很奇怪就问为什么,师傅就说这样直接抓着绳子下去怕。老卡就帮忙下去了,忙完又爬上来。才三楼啊。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42章 .出了叛徒
1
隔天牛牛在山上叼了只麂子下来,小三就找周班长要了半只,又要了四个水果罐头,说下山去青岗村给何芝园老先生送去。
周班长就笑他:不去看看惠儿嫂?
小三脸红了:安大叔家里肯定也是要去的。
班长让他带上小龙去,小三坚决不肯,最后他说带上牛牛去,就不怕被伏击了。班长想想也是,牛牛的作用和战斗力比小龙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吃过午饭,小三就换上便服,背着一个背篓,里面放着两条麂子的后腿,还有两扇排骨和4听水果罐头。下面还放了班长的驳壳枪和小三自己的柯尔特,小三又把小龙挂在腰间的刺刀放在里面,就带着牛牛上路了。
去青岗村也就二十里路不到,没到两个钟头就到了。
他先去安大叔家,惠儿姐开门看见他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小三就说:牛牛咬死一只麂子,班长让我给安大叔和何先生送点麂子肉过来。
惠儿姐就摸牛牛的头,牛牛身上有一半是杜宾曼血统,头昂得特别高都到惠儿姐腰间了。说来也怪,这牛牛对生人蛮凶的,惠儿姐伸手就摸它,它倒乖乖的温顺得很。
小三就先把给安大叔的麂子肉和罐头放下,惠儿姐又陪他去何先生家里,小三鞠躬敬礼感谢何先生,再送上麂子肉和罐头,何先生忙请坐喝茶,小三坐不住客气了几句就跟惠儿姐回去了。
本来小三打算放下东西就赶回尖山村去,但安大叔非留小三在家吃过夜饭才走。
小三就和安大叔、惠儿姐在院子里说话,逗牛牛。安大叔对于明显比山里土狗大许多的牛牛很奇怪,小三就解释:这狗是德国大狼狗与中国一种大猎犬的种,所以个头特别大,而且非常凶,尖山村的土狗看见就躲。不过还是蛮听话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小三还陪安大叔整了两盅,本来安大叔让他还喝点,被惠儿姐拦住了:爹,小山队长还要赶夜路回尖山呢。
安大叔就说:怕啥,大不了就在安大叔这里住一宿,明早再回去就是。
小三忙说:安大叔,我们可不敢随便不回营,要是晚上没回去,说不定全队人都得下山来找我。
安大叔说:这夜里也不好走呀。
小三说:我带着牛牛哩,有它不会迷路的。我不知道要走夜路,不然就带上鬼子的手电筒了,夜里看得清清楚楚的。
安大叔就说:那鬼子的手电筒确实好,我在镇上看见便衣队的拿着巡夜,亮晃晃的射到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三就说:安大叔,我们缴了好几个,我就有一个,下次带来给您用。
安大叔显然对手电筒很有兴趣,连连点头道好。
吃完饭小三就要走,依旧背上背篓,他的两把手枪和刺刀在里面呢。
惠儿姐就跟安大叔他们说:爹,我去送送小山队长。
出了村口,惠儿姐就带着小三走上了上坡的路,小三纳闷了:走错了,应该走下面的,我来的时候就是下面这条路。
惠儿姐咬着嘴chún,趁四周没人就掐他一把:从上面也可以绕下去的。
小三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应该走下面,绕远路干什么,但被掐一把后就乖乖跟着走。
走到坡上,结果被带进了树林子里。
在进树林子前,惠儿姐让小三命令牛牛在路口上守着。
牛牛就尽职尽责的蹲在那里守着,不过夜里也没人到这山坡树林里来,主人和惠儿姐进去后很久很久还没出来,而且它还听见树林深处传来了异样的声音。
怕不有一个钟头,两人才从林子里出来,都好像干了重活,身上汗漉漉的。
临分手,惠儿姐还咬了主人一口,但牛牛看见主人似乎很高兴被咬,就没理她们。
回到尖山村已经是十一点钟,平日里早就睡下了,小三进大殿一看,班长、周班长和金副队长都还在等他。
班长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小三心虚,就说安大叔非要留他吃夜饭,又陪安大叔喝了两盅,走到半路上就歇了一会。
三人盯着他没做声,最后周班长说:回来了就都睡吧,给你们说有惠儿嫂在,小三回来不会早,你们就是不信。
2
等小三他们睡下的时候,县大队的副大队长徐善宝还没睡,他还在宪兵队里跟宪兵队中队长我孙子少佐喝茶呢。
徐善宝是吃晚饭时被抓住的,他是到许家镇上与安chā的眼线接头并顺带买药回去,被守在药铺外面的便衣队盯上了,等他与眼线在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几个便衣冲进来,四五支驳壳枪bī住他俩,他也就没机会掏怀里的王八撸子。
眼线和他一起被抓,带到便衣队后,正巧便衣副队长在敲诈勒索一个富农,说他“通匪”,那富农祖上传下来的田地颇多,所以国军县大队都来要过粮,他又岂敢不给?就这样被便衣队抓到把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