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油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卡尔加里小虎
他愈走愈远,但是每次回头,都能看见一抹红色还在雨后格外青绿的那山坡上,直到他转过山脚看不到那山坡为止。
后记:
(1)这种驳壳枪瞄准射击方式比较少见,但未必是小三推出的。因为“永不磨灭的番号”的番号里面李大本事与赛貂蝉比枪法时就用的这种方式。适合较远射击。
至于传说的什么驳壳枪200米夜间打香火,100米断电线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一般只适合在抗日神剧里出现。因为老卡知道这不可能。蒙上一次不奇怪,但不能作为枪法好的依据,因为驳壳枪的百米散布圆吓死你。近百年后的国产141式58狙击步枪,5发弹的全散布圆直径约为20(小于07oa,两厘米总比香火粗吧,比电线粗吧。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36章 .重回尖山
1
小三走在路上,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他脑子里却一片混乱。
昨天夜里他被惠儿姐变成了男人,但以后咋办呢?
惠儿姐对他蛮好他是知道的,但自己是当兵的,枪林弹雨里过日子,谁敢想长久?
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名堂,干脆摇摇头不去想这个。
走到山脚下,就听见山梁那里传来吠叫声,抬眼望去,那不是牛牛是谁?
牛牛一边欣喜地吠叫着,飞快的沿着盘山道跑下来。看见牛牛跑近,小三赶紧站住,牛牛个头更大了,不站好它能轻易把你扑倒,果然牛牛直接就扑到他身上,伸出舌头往他脸上舔去。他把它放下后,它就围着他蹦蹦跳跳打旋,在他全身上下乱嗅乱闻,他也就半蹲下,搂住牛牛的脖子好好跟它亲热了一番,在它颈项和背上抚摸着,抓挠着它颈后的毛,舒服得牛牛摇头摆尾伸长舌头直呼气。
好一会小三才起身带牛牛一起上山,它在他脚边挨挨擦擦,不时扭头看他。
走到山梁沙袋工事那里,一个新兵站在那里放哨,看见小三过来,立正行持枪礼:左手半握汉阳造的上护木,与脚外侧平齐,右手水平放在xiōng前,手心向下。
同时大声喊:队长好!
小三没有穿军装,就没有还礼而是点点头:好。
走到陡坡下面时,在山神庙前面的平台那里组织新兵训练的铁师傅就看清了是小三,等小三带着牛牛走到石板桥那里时,铁师傅也赶到了。
他一把抢过小三手里的包裹,边打量边问:好利索了?
小三就说:全好了,没有任何问题。
两人就沿着缓坡往山神庙走,走上平台,正在训练跪姿瞄准的二班新兵和蛮牛都看见了,新兵们也sāo动起来,想过来打招呼,蛮牛一声大喝:乱哄哄干什么?立正!
新兵们刷地一个立正。
然后蛮牛再下令:先休息一会,解散。
也跑过来问,新兵们跟着都围拢过来。
蛮牛就喊一个新兵:根子,去村里喊班长,说小三队长回来了。
那新兵在听见喊自己名字时先立正答“有”(1),再答“是!”,就转身跑步离开。
小三就好奇的问蛮牛:班长去村里干什么?
蛮牛就和铁师傅挤眉弄眼:班长在帮人修房子呢。
小三很是奇怪,班长这么多人可以用,怎么可能亲自去帮村里人修房子呢?
众人簇拥着他进殿里,连周班长也擦着手从后面出来:小三好了?好好,我马上去斩腊猪脚,用粉条炖,再加上豌豆尖香得很,你脚受伤,咱们来个以形补形。
小三就坐在地铺上换衣服,没有88师那种军裤了,就找条鬼子军官的土黄色裤子穿,上面还是自己原先那件军装,打好绑腿穿回军靴,就与蛮牛、铁师傅他们坐在地铺上说笑聊天。
不一会,班长急匆匆赶到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透着股机灵劲。
班长拨开众人:三,好彻底了没有?我看看。
小三说:班长,真好了,衣服都换好了。
班长就说:也好,晚上我再看看,这种事情马虎不得。
就把小三的装具、柯尔特手枪、zh29半自动步枪、暗蓝妖刀和35钢盔找出来给他,他全部穿戴齐整后,才没有了穿安大叔衣服带来的那种怪异感觉。也难怪,他十岁出头就开始穿军装,这一穿七八年,今天还是头一遭穿老百姓衣服出门呢。(2)
后面又挤进来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不是村里的,大伙们都在喊“钱婶”,那钱婶挽着发髻,穿着明显不像村里女人打扮,有一种小三以前在南京城见过的家庭妇女感觉。
钱婶微笑着:王班长,这就是小三队长?怪年轻的,王班长你真是好福气。我在村里买了些jī蛋拿来给周班长,每天打两个荷包蛋,可以补身子的。
小三不知道这钱婶是什么来头,眼睛就不断在班长和钱婶之间睃巡,钱婶倒一切如常,班长似乎脸色微微变红。
钱婶招呼那半大小子走,临走出门时回头喊到:王班长,你晚上带小三队长来家里吃饭。
班长“哎”了一声。
然后几个人就在地铺上坐着说话,这段时间没出啥事,原本担心小三在青岗村的安全,背崴队还组织人去许家镇sāo扰,鬼子和伪军都不予理会,后来才得知,吴瓷县鬼子和军分区独立团和67师的一个团混战一场,连梅游县鬼子都派兵增援,所以鬼子和伪军都守在县城和镇上,不主动出击了。
背崴队也就回山上去打理自己的神仙洞了。
说起神仙洞,大家都很兴奋:舒服得很,等天热起来,干脆就搬过去算了。
中午两大锅猪蹄炖粉条再烫的豌豆尖,香得大伙把汤汤水水都喝干净了,蛮牛吃饱了往地铺上一坐:我看梅游县的鬼子官都没咱们吃得好,这日子过的,原先在88师是怎么熬过来的。
班长就对小三说,我带你去神仙洞看看吧。
蛮牛就爬起来想一起去,班长骂他只知道吃和玩,下午老老实实带新兵训练。
大家伙就明白了,这是班长小三爷俩要说体己话呢,就散了。
2
两人就带着牛牛上路了,十五里路,两人也就个把钟头就能到。
小三与班长出了村,就问班长:那个钱婶是什么人?村里以前没这个人吧?
班长说:你刚到青岗村养伤的时候,我们不是怕你腿脚不便万一鬼子来了吃亏嘛,就去许家镇外面冲着伪军放枪,让鬼子和伪军知道是我们背崴队做的,让他们盯着我们,就不理其他地方了。
回来的时候,我带着牛牛断后,在山上的时候牛牛就发现了你钱婶和她儿子小龙,钱婶当时又饿又病半靠半躺在一课树下,看见我后就央求我把她儿子带走。
我就把她背回了尖山。
后来才知道钱婶是南京人,她男人在南京大屠杀中被鬼子杀害了,她和儿子小龙对鬼子恨之入骨。鬼子在占领南京城后,就在城西汉中门和蛇山一带建立了一个养鸽部队,成排成排的鸽舍中养着上万的日本信鸽。一开始小龙还认为是日本人爱吃鸽子才会养这么多,后来知道了这些是鬼子的军鸽,小龙就想着能不能通过橡皮弹弓将这些军鸽都打下来,但是这些军鸽的反应很是敏捷,根本打不下来。后来小龙就发了狠,决定对鸽子下毒,他就趁着小舅夫妇每天给鬼子军营送瓜果蔬菜的机会,跟着上了蛇山,在蓄水池中下了毒,回家后告诉了钱婶和小舅家,两家人就赶快逃离了南京。
后来听说没过多久,蛇山军鸽就已经有几百只优种军鸽死亡,还有十几匹军马也都跟着遭殃,等鬼子和伪军来抓他们,才发觉他们早已经逃掉。
他们先逃到安庆,今年初安庆失守后,两家人继续逃难,途中也就离散了,娘俩步行十来天后,钱婶才带着儿子小龙来到尖山脚下。
我看她娘俩可怜,就在村子里找房子住,不是上次鬼子掷弹筒射烧夷弹烧了一片房子吗?有几户干脆就另选地方砌房了,一处院子给二班的新兵们住了,还有一处我就去找原先的主人,主人见她们可怜就让她们住了,也不收钱。我就帮她们打理了一下让她们住进去了。
小三突然问:你是不是跟钱婶睡一起了。
班长老脸突然一红:那个嗯那个
小三就说:班长,虽然您让我一直喊你做班长,但您实际上就是我的父亲,没有您,八年前我还是小叫花,也不知道现在成什么样了。这些年到处打仗,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您一个人这么多年,也该找个人了。
班长咳咳咳嗽几声:唉,钱婶觉得要找个依靠吧。对了,三儿,我从那个洞子里拿了些袁大头给钱婶置办家什,买了些床呀桌子什么的。
小三很不以为然:班长,那些钱都是您的,想咋花咋花。
这倒是真的,小三在队伍里这么多年,吃是军队管,穿是军队管,愣没想过有钱做什么用。
班长说:那可不成,我是留给你娶媳妇的。
小三就笑:那小龙不也是您儿子了,他也得娶媳妇呀。
班长就嘿嘿笑:那不一样。对了,小龙想进来扛枪,他娘不肯。我看他家田也没有,整天野在外面也不行,要不给你做个传令兵?
小三说:班长您定就是。不过教他可得您自个来,我自己练枪练刀驯牛牛时间都不够呢。
班长就给他一巴掌:臭小子,偷懒不是?你的传令兵我来教?
后记:
(1)国军一律答“有”,解放军也一度“有”和“到”混用,后来队列条例统一为答“到”。
(2)老卡三十多年前第一次穿军装的时候,那个脸热心跳呀,感觉街上所有人都在注意自己。军装穿久了以后,再穿便服,又觉得全身不自在。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37章 .突击小组
1
爷俩说说笑笑,牛牛一时跑得远远的,一时又折回来跟小三打闹玩耍,十五里路一个半钟头就到了。
爬上神仙洞前的那个山峰,小三站在峰顶四处打量:那条通到神仙洞的窄窄山脊,上面的小树和guàn木丛都被砍得干干净净,光秃秃的一览无遗。
小三说:这射界清扫的,蛮牛机枪一响,鬼子没地方藏。对了,这顶上还可以让新兵栽上木桩,就留中间可以过路就行了。到时候让鬼子趴都没地趴。管你九二步炮还是掷弹筒,不给你地方做发射阵地。
班长说:对呀,这是我们最后的窝,绝不能让鬼子打下来。削木桩的时候削成两三尺长,一头削尖,地上只留一尺尖的,看鬼子怎么办。
两人就沿着山脊的正中走过去,走到山洞跟前往上面看,上面洞口站的两个新兵都在跟他们打招呼。
地上架了两架用树木做成的简陋木梯搭到洞口,原本洞口离地面也就四米多高,现在高了一米多,原来为了挖土装沙袋,生生把洞子下面这一截斜坡削去了一米多。
两人跟着木梯爬上去,没有训练过牛牛爬梯子,它在下面急得团团转,小三就让它呆在下面。
整个洞口就用沙袋搭成了两个机枪掩体,掩体里放了一篮子,守在这里的是石牛和一个后面加入的新兵,都立正敬礼。
小三还礼后就与班长往里面去,这次不用点火把了,因为看见斜坡上面透着光,等斜坡走完,小三一看,靠右侧的山壁被足足挖开五六米,边上用整棵的大树放倒充做墙,走到边上往下面看,下面是陡坡,而百多米外对面山对着这里的更是一处近乎垂直的悬崖。
小三对班长和石牛他们说:这地方简直绝了,对面是悬崖,鬼子甭想从对面打我们,飞机都炸不到我们。
再看四周,洞壁上挂满了腊肉,还有不少风干野山羊,班长就笑:这尖山上的野山羊可遭了殃,牛牛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叼只野山羊下来,看样子今年一年都断不了腊肉了。
靠着开口的右边,还搭着灶台、案板这些,旁边一张鬼子帆布帐篷铺在地上,粮食一袋袋的就堆在那里。
小三就指着左边用树枝挑着块布的地方:这里是干什么的?
石牛说:这里是挖的茅房,粪直接就掉下面去了。可惜了多好的肥料,到时咱们全搬过来,这么多人拉的用在菜地,不知道多好,太可惜了。队长,班长,要不我们把茅房改了,就挖个坑,当肥料用,我看那边坡上还是能开出两分地,种点菜可以自己吃,不用都找村里要。
小三和班长面面相觑,小三想想说到:石牛,我们是部队,随时要打仗的,哪里有功夫种菜?再说了,洞子里挖个茅坑,你挑到坡上去上上下下也不方便呀。要不,以后不嫌麻烦的时候就去拉到菜地里?
石牛道:队长,你不知道,直接拉到菜地里不行的,要沤肥。
班长说:那就在菜地旁边挖个茅坑就是。
两人都以为石牛就是说说罢了,那想到下次过神仙洞来的时候,菜地茅坑都搞齐了,lún流在神仙洞守洞的尖山村新兵们在栽完山峰顶上的木桩后,投入了极大热情开菜地,挖茅坑,每次宁愿爬上爬下跑好远都要拉到菜地茅坑那里去。
洞子里面通风干燥的地方贴着洞壁用木头搭起了大通铺,足足睡得下三四十人,角落里还堆满了缴获的鬼子三八大盖、子弹、装具什么的。
那处从山里面渗水出来的地方也挖深拓宽了,深有一米多,方圆四米。
班长就说:这洞子里冬暖夏凉,等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就搬到洞子里来住。
两人出洞来,与石牛他们告别,带着早就烦躁不安的牛牛回尖山村去。
又回到山峰顶上回望近三百米远,高出这里不少的神仙洞,小三脑子里想象着鬼子能拖上来的九二步兵炮和掷弹筒以及九二重机枪、歪把子在顶上的战斗动作,对班长说:这地方鬼子只要上来就知道没戏唱,两挺捷克式保证把他们压得死死的,不可能一直上来送死,肯定最后就是派人收在这下面,他们不敢上来,我们也从洞子里出不去。
班长说:我们前段时间过来挖山壁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鬼子攻是攻不了的,连山脊都过不了,更别说到洞下了。但鬼子也不是只会傻打蛮打的,他们就守在这下面,慢慢修工事,用沙袋构筑掩体,只要他们不想过山脊到洞口,我们机枪也打不了的时候,我们想从洞子里出来也没办法,因为只有这一条路,山脊又窄又险,太好封锁了。
那就把我们困死了,他们熬得起,我们洞子里粮食一吃完,就没辙了。
小三说:就是呀,金书记官和宣营长讲古代攻城,攻不下来就围困,等守城的没粮自然就城破了。
嗯,一我们要多囤积粮食,能管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最好。二就是要想办法找条后路。
班长赞许的点头:三儿,你还真是把我的话记到心里了。历来上山进洞的,都要留后路。
我早就想过,今天在山壁那里又仔细看了看,这边是陡坡,但还不是悬崖,爬是爬不上来的,但用绳子还是可以爬下去,只是太高了,绳子太长了不行。在半山腰有几棵树不算小,我们准备两根长绳,一根从洞里到树那里系上,另外一根就从树那里放到缓坡就行了,也不用下到山脚。从缓坡横着过去就能摸到来路上。
鬼子真的跟咱们耗上了,我们先拖几天,等他们随身带的给养吃光了,我们就溜下去打给他送辎重给养的,不愁他不撤兵。
小三一听大喜:还是班长想得周到,回去咱们就编长绳。
班长说:已经在编了。你记住还是老规矩,除了咱爷俩,谁也不能说,万一走漏风声,鬼子只要在缓坡那里埋伏,我们在半山腰挂在绳子上就是靶子。就算我们夜里下去,鬼子有了防备守在路口我们也没辙。
小三点点头:那是当然。
2
两人步履轻快,小三一边走一边查看一路上的地形,心里暗暗计划何处可以迟滞鬼子,何处草深过膝,到时用细绳拉上两颗给鬼子来个意外惊喜。
一去一来三个多钟头,再洞里又待了个把钟头,回尖山村的时候天色就擦黑了,两人先到山神庙打了个转,没什么事,就直接去了村里钱婶暂住的院子了。
钱婶已经把饭菜做好,喊小龙在院门口候着呢。
吃饭的时候,班长就把装具卸了,驳壳枪也取下来放在旁边,小三也把子弹袋卸了,zh29放在一边,就腰带上挂了支柯尔特,小龙眼珠子就在驳壳枪和zh29上来回打转,眼馋得很,鼓起勇气说:班长大叔,把你盒子炮给我瞅瞅吧。
钱婶把他按在板凳上:老实吃饭,这孩子,枪也是好玩的?
菜就是三个:韭菜炒jī蛋,红烧羊肉,炖的一只整jī。
还给班长和小三上了酒,小三平日里也没怎么喝酒,这次不好推辞也就喝了两杯。
钱婶也倒了一杯酒敬班长和小三:这次要不是班长救命,我说不定就死在山下了。现在小龙非要参加你们背嵬队,我们是外地人,在这里没田没地,小龙书也没有读的,就整天在外面野也不是个事,所以干脆就让他跟着班长和小三队长了,拜托你们多照看着他。
班长先一扬脖把酒喝了,回话道:成,就让小龙给小三当个传令兵。
小龙欣喜道:要给我发枪吧,给我支盒子炮吧,就班长这种20响的。
班长和小三相视哈哈大笑:还没枪高呢,就想要20响?给你支吧。
小龙嘟囔道:就,总得有支枪给我。
酒足饭饱后,小三就告辞:钱婶,班长,我吃好了就回山神庙了。班长您们慢慢吃。
班长慌忙把杯里的酒一口吞掉:小三,我也走,不是晚上要商量什么事吗?
小龙也起身:我现在是队伍上的人了,我也去。
3
回到山神庙,小三就召集大伙开会商量,他先给大家分析了鬼子的长处,再说了背嵬队哪些仗不能打,遇上了要回避;要打哪种仗,又该如何打。
大伙一听都觉得有道理,鬼子老兵枪法准是出了名的,背嵬队一多半是新兵,想跟鬼子拼远战比枪法那肯定落下风。
小三就说:在咱们主动进攻时要贴近敌人,速射武器先压制,掩护身后的投弹手bī近后连续投弹消灭敌人。我们两把快枪掩护一个投弹手,三个人组成一个突击小组,6支快枪可以组成两个小组。
自己和周班长带羊倌一个小组,班长加二瓜加姜天宝一个小组,蛮牛把驳壳枪交出来给姜天宝。
蛮牛一听二班要抽二瓜和羊倌,立马就急眼了,跳起来就嚷嚷:二班本来就不满员,再抽没法打仗了。
班长就骂:你当他们是你家的长工?动不得?再说了,进攻和遭遇战才组成突击小组,平时还算你二班的人,没发现你小子还是个只能进不能出的主。
蛮牛听说突击小组是临时组成,不算正式编制才傻笑着坐下。
小三又说:
两个投弹手就不提篮子了,这样太不方便。把鬼子的帆布帐篷裁下来,让村里的女人帮忙用纳鞋底的粗线缝成专门装的背心,前面四个装的袋子,一边两个,后面左右一边三个,一共就背10颗。
背心前面中间还要缝上四个小袋子,用来放他们的手枪子。加上枪里10发,两个投弹手每人50发子弹也够了,羊倌和姜天宝投都远,羊倌投得又准,以后就是练好出手时间,尽量争取凌空炸。
蛮牛班长管两挺机枪和其他人当火力掩护小组,先要把鬼子压住,突击小组才能冲出去,铁师傅和两挺机枪尤其注意要把鬼子歪把子打掉,突击小组bī近到50米左右就不前进了,这个距离鬼子的九一式地瓜扔不了这么远,但我们扔巩式就容易了,四把快枪再把鬼子步兵压制住不让冒头,就该让鬼子挨打还不了手啦。
大家都在想两个突击小组的进攻画面,果然很有道理。就周班长提出了一个改进意见:小三你的捷克步枪打得又快又准,我和王老虎两个人一起用20响可能才抵得上,还是我和王老虎一组,你带二瓜吧。
小三想想也是,就这样定下了。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38章 .金副队长
1
最后又说到华小龙参加背嵬队,话音未落蛮牛就叫到:我们二班还差人呢,进二班。
班长道:他给小三当传令兵,进什么二班。
晚上,小龙死活要跟大家睡在山神庙,班长就把自己的铺让给了他,自己说去带新兵。实际上今天晚上该周班长带牛牛在陡坡上的原木工事那里睡,铺位有空的。
早上起来,班长也早早就回来了,给小龙头上戴了顶鬼子钢盔,再穿上一双翻毛皮靴,系上根腰带,挂上,小龙就算从军了。穿的还是自己那身衣服,没办法,哪里有军装嘛。
小龙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上牛牛遛狗,小三说:传令兵第一就是要跑得快。你啥也不管,先跑吧。
新兵们在蛮牛带领下围着村子跑山,这小龙一个人牵着牛牛跑,之前班长经常带着牛牛去他家,倒是跟他不陌生,就是牛牛跑得又快,力气又大,村里人就看见牛牛在前面跑,拖得后面的小龙跌跌撞撞追。
吃过早饭,简短进行了一会队列训练,就开始分组训练了,蛮牛就训练李狗子给他当副射手,就是配合给他换弹匣,换枪管,背包裹,还要学会机枪射击,昨晚会上还决定石牛从神仙洞回来,就让他学机枪,临时顶上去,再给他配个副射手。
铁师傅就带着剩下几个新兵练步枪射击,拿驳壳枪的二瓜、姜天宝、羊倌就先跟着小三练。
小三首先就给他们讲驳壳枪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需要便服执行隐秘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上膛,因为驳壳枪拉开枪机后很难慢慢复位,一松手就机匣,那声音又清脆又大,当过兵的都知道是驳壳枪上膛发出的。上了趟后不马上用枪就把机头按下去,要打的时候再扳开机头,想打就直接搂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