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油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卡尔加里小虎
袁圆也坐在地上,依靠着一棵树闭目休息,有牛牛在,大家都不怕被敌人摸近,班长铁师傅他们也各自找地方闭目养神。
小三就带着牛牛坐在面对着鬼子检查站的方向,牛牛也安静地趴着。
袁圆一直有些看不懂这三个国军88师出来的老兵,虽然有时也警觉,但大多数时间看上去都是的样子,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活下来的。
突然他们都听到了前面guàn木丛中发出的一声轻响,袁圆刚睁开眼睛,看见就这么一瞬间,班长、蛮牛、小三这三个老兵的神态一下子就变了,之前那些的神态
荡然无存。
小三已经闪到他身旁的石头后面,不知何时马匣子已经抵肩据枪瞄准发出声响的地方,随时准备开火。
而班长则是躲到了靠着的大树后面,接驳了木枪盒的20响也瞄准了那个方向,蛮牛的捷克机枪原本是摆在身前的,他抓住机枪打了个滚就趴在刚才依靠的大树旁边,右手就去拉栓上膛了。
就是铁师傅的动作慢了一点,等他们三人都做好了接敌动作,才把枪举起来做出个跪姿据枪瞄准的动作。
袁圆也把枪拿了出来就蹲在原地紧张地四处观察着,这时候她才看出来,班长他们三个老兵看似随意的坐姿,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小三是坐在面对威胁最大的方向,班长做在小三左后侧,蛮牛则是右后侧,袁圆记得清清楚楚,刚
才他们在坐下休息的时候,并没有商量什么坐的位置,完全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这样一个队形,这是经历过十年八年枪林弹雨,和漫长军旅生涯后,刻进了骨髓里的一种东西,这不禁让人想起自然界里的猛兽,它们在没有打算捕猎和
攻击的时候,总是显得那么的慵懒和散漫,但是它们一旦准备发起攻击的时候,或者觉察得到风险的时候,他们就变得全神贯注和异常警觉,袁圆想,这就是百战老兵的不同,在该放松的时候他们就能完全放松,而新兵们总是一直绷得
很紧,很容易就累趴下,哪怕在危机四伏的敌占区里,也只有这种老兵油子才能做到张弛有度。
2
guàn木丛里传出两声鸟叫,小三看看牛牛,见牛牛没有什么异样,就明白确实是老刘回来了,刚才他们几个紧张戒备,牛牛倒没有什么反应,老远它就听出是熟悉的脚步声。
小三也回了两声鸟叫,老刘就拨开guàn木丛钻出来。
老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路口鬼子检查太严密了,像我们带着机枪和长枪肯定是不可能过去的。刚才我过去的时候,鬼子就让我把背篓放下来仔细检查。但是徒手的就直接能过去。
班长就说:干脆晚上翻山过去怎么样?
老刘说:鬼子这次封锁全县搞搜查的时候就让伪军和便衣队的通知了各村的人,如果不走大路而是翻山的话,鬼子在高处用木头设了瞭望塔派了人,看见山上有人不加警告就会开枪。
班长说:不可能山上布满了鬼子吧?最险的是哪一段?
老刘就指着左边山上的一个山峰:这里应该没人能过去,上面鬼子没有设瞭望塔,山势陡峭林深草密的。
小三就说:这样,既然进南江县搜查很松懈,铁师傅和老刘和袁组长就直接过去,袁组长带自己那支手枪,铁师傅拿我的大眼撸子,我们在这里盯着你们,如果顺利进去就没事,如果出现了问题,我们这边就开打,掩护你们撤回来。
大家想想也就这个办法好,因为老刘和铁师傅袁圆要去翻那山峰肯定够呛。
就商量好翻过山后的接头地点:山脚下的一个小庵堂后面。
小三就去折了几根树叶浓密的树枝别在背上,拿上自己的马匣子就往鬼子检查站方向摸去,他的马匣子毕竟用的是手枪子弹,虽说枪管比驳壳枪长一大截,但距离远了跟步枪没法比,所以他要尽可能抵近鬼子到检查站,直到摸到距离鬼
子路口检查站不到一百五十米到地方,他才停下来,找了一个小土包当自己的掩体,这德国1917原装的30发长弹匣好是好,就是卧姿射击的时候火线太高,得露半个xiōng膛出来,这可成活靶子了,小三宁愿利用地形或掩体用跪姿或
者立姿射击。
班长和蛮牛他们看见小三已经到位,就让袁圆他们往检查站过去,班长就把铁师傅的马四环拿着找好射击位置,蛮牛在右边已经挖出一个机枪掩体,把捷克机枪架上了。
袁圆与老刘就假扮父女在前面,牛牛跟在他们身边,铁师傅在他们后面几步远,万一袁圆他们bào露了,他就得用大眼撸子抵挡几秒,等小三他们压制鬼子。
鬼子倒没难为袁圆他们,只是对体型庞大的牛牛很是惊奇,都对着牛牛指指点点,没想到中国有看上去这么吓人的猛犬。
3
看见袁圆他们三人顺利通过检查站,小三他们就退回了林子深处隐蔽起来,等待天色再摸上山。
天刚擦黑,他们就往山上摸去,直接就往最险峻的地方走。
上山倒是挺容易,日本鬼子本来就是注意防守从南江那面上山的人,他们接到的任务也是不让南江县的人从封锁线里面逃出来,所以观察的重点就是南江那面。
就是从山那边陡峭处下去的时候,稍微有点麻烦,蛮牛太重了,身上又绑着机枪,备用枪管、罐头啥的,班长都担心绳子断掉,不过好歹都算有惊无险的顺利下了山。
下去后三人回望着刚才下来的山峰,班长就说到:看来回去的时候不能爬这座山,我们用绳子从上面下来都这么慢,那上去就更困难了,袁组长第一个是过不了的,老刘和铁师傅也够呛,到时候出去的时候还要另外想办法。
找到那庵堂摸到后面,袁圆和铁师傅他们早已等候多时。
袁圆说:吴瓷县和南江县并不直接挨着,我们接到人要送到吴瓷县去,还是得先回梅游县,刚才我们过这个检查站看了一下,有一个鬼子分队外加一个伪军班,还有几个便衣,一共三十多人,带上那外国飞行员要想从这里混出来,或者
硬闯,难度恐怕很大。
小三就说:从检查站那里突围出去,这肯定不行,先不说我们打不打得过三十多敌人,就是把背崴队全部拖过来,跟他们在这里硬拼一场,打他个突然袭击也没用。鬼子在这检查站肯定拖了电话线了,一有动静他们就可以报告指挥部,
现在鬼子在附近封锁搜查,一咬上就糟糕了。
大家都觉得最近最方便的检查站这里是走不了的,铁师傅就问:那你们刚才翻山过来的地方呢?
小三说:这不可能,我们三个用绳子从那边陡坡放下来都这么难,那要上去那就更别想了,袁组长和老刘他们肯定是爬不上去的。
班长沉吟道:那就只能选择即不是检查站,也不是最陡的山峰,还是要想办法翻山过去,但是山上有鬼子的瞭望塔,用木头搭的,这怎么解决呢?我们一上山他们就开枪,我们还击就bào露了。
小三就说:不知道鬼子这个瞭望塔都有多少人?
铁师傅过了检查站的时候,仔细观察了一下两边山头上的瞭望塔,每一个小山包顶上,用木头搭的,都有三层,人并不多,就三四个的样子。
小三就问老刘:你们南江县的武装力量还是有几把枪吧?
老刘说,我们那里没有你们发展的好,人有二三十个,枪不过十来只,有些还打不响,子弹也缺。
小三就说:我们到时候给你们匀一部分子弹,外加几颗,到时候你们的人找个地点发起佯攻,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到那边,铁师傅就找一处距离两边的瞭望塔都较远的一个瞭望塔,趁南江县的人佯攻的时候,用马四环还把瞭望塔
上的鬼子敲掉,我们就从打掉的瞭望塔那里翻山过去。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96章 .接到飞行员
1
小三又问老刘:外国飞行员已经转移到这附近的山上了?
老刘说:这怎么可能?这封锁线上到处都是鬼子,是藏在了第2道封锁线里面的山上,幸好当时反应快,趁鬼子还没有围上就已经转移出去了,现在王家村李家铺子附近的最里面封锁线,那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随时都有巡逻队,第2道封锁线,只是把住了路口,到没有巡逻队什么的。
小三说:你知道现在他们在哪里吧?
老刘说:我已经到事先约定的接头地点去看了,同志们给我留下了指路的暗号,我们现在就动身。
老刘就带着大家往鬼子第2道封锁线里面闯,由于有南江县同志画的暗号,按照建议的路线绕进去,天快亮的时候,就到了一个小山包,老刘提议就在这里休息一下:我们的人应该就在这附近了,肯定给我留了记号的,但是在夜里看不清,用手电筒很容易就招来敌人,大家都找隐蔽处坐下休息一会儿,等天要亮的时候我再出去找记号。
天刚蒙蒙亮,老刘就一个人去找留下的记号,很快他就回来了,已经找到我们的人了。
老刘就带着,往几户挨宰一起的农家小院走去,走到中间那个院子,老刘就敲门,门开了,一个瘦高的农村汉子站在门口迎接大家,老刘就介绍:这是我们南江县的黄队长。
又对黄队长介绍道:这是军分区敌工部的袁科长,这是梅游县背嵬队的文队长。
那黄队长很是热情,急忙招呼给大家准备早饭,很快热腾腾地红苕稀饭就端上桌,大家吃了两天的罐头饼干了,都唏哩呼噜就着咸菜喝稀饭,蛮牛这两天吃那鬼子的小牛肉罐头没敢敞开肚皮吃,每顿都带着两分饿意,这几大碗红苕稀饭下了肚,吁口气道:这两天总算填饱一次了。
袁圆小三他们一边吃着红薯稀饭,一边商谈,袁圆就问:苏联飞行员在哪里?
黄队长说:我们把它藏在后山上,待会儿还要去给他送吃的呢。
他又补充了一句:鬼子已经扩大了搜索范围,不限于王家村和李家铺子了,昨天伪军和便衣队来搜了好几次,藏屋里不安全。
吃完早饭黄队长就安排班长、铁师傅和蛮牛他们先休息一下:今天鬼子伪军还会来搜查的,长枪先给你们埋起来,短枪你们就带着自己身上吧。
小三和袁圆就随着那黄队长和老刘到屋后山坡上去,那黄队长说:这多多诺夫不知道他是藏在中国人的坟墓里哦,你们记住别说漏嘴了。自从他落地当天我们找县里的教书先生跟他说过几句洋话后,就没人能跟他说话,他可憋坏了。
老刘就站在高处路口那里放哨,黄队长带着两人走到屋后坡上几棵大树下面,靠着山壁有三座坟墓,他先把中间最大的坟墓上的杂草和的刺棘拨开,然后把坟墓侧面的一块大石板搬开,就露出一个黑黝黝地洞口,黄队长就冲着里面叫了两声:多多诺夫,多多洛夫。
听见他的叫声后,从那里面吃力地爬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外国人,用惊疑不定地目光看着袁圆和小三,袁圆就用英语跟他说:你好,多多洛夫同志,我们是中国新四军的人,我们是专门来迎接你的。
多多诺夫是一个30岁出头的苏联男人,穿着一身紧绷绷的不合身村民衣服,听到袁圆的话,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用英语说道:太好了,我们现在就走吗?
袁圆小三对望了一眼,小三用英语说:我们现在不能走,你还要在这里躲一下,今天晚上我们就走。
多多诺夫露出失望的表情,说道:哦,那我就只有在这鬼地方躲起来了。
袁圆就安慰他:再坚持一下就好了,现在日本军队就在这附近到处搜捕,白天行动是很不安全的。
等多多诺夫吃完早饭,找地方方便后,黄队长依旧让他躲进坟墓里,用石板把洞口遮挡住,就和小三他们就下去了。
袁圆问黄队长:这坟墓里面不小吧。
黄队长说:不小,这是我们专门修建用来藏的,他在里面翻身蹲起来都可以,通风也没问题。不过旁边两座墓都是真的。
2
黄队长担心多多诺夫觉得在坟墓里睡过晦气,实际上多多诺夫倒不在意这个事儿,后来他说怎么着也比被抓到鬼子宪兵队好吧。
下来后,黄队长让小三和袁圆也抽空睡一下,昨天晚上跑了大半夜,今天晚上又要行动,不休息好很吃亏的。
黄队长找来的一个妇女就把袁圆带去歇息去了,给小三也找个地铺合衣躺下休息。
小三也确实疲倦,直睡到中午被喊醒起来吃午饭。
吃过饭就围着桌子商量如何通过鬼子的封锁线,这外面的第二道封锁线南江县的同志说他们负责想办法,应该是有个废砖窑他们挖出了一条暗道的,刚好能穿过第二道封锁线,但最外面的封锁线就只能靠小三他们想办法了。
小三就拿出来方案:让南江县的同志进行佯攻,目前在鬼子在两县之间设的检查站左边山上,就是冲着鬼子在山头上的瞭望塔开火,吸引鬼子注意力,而自己这边铁师傅就找好射击位置,利用南江县抗日武装开枪的时候,借他们的枪声掩护,把右边山头上嘹望塔上的鬼子全被敲掉,我们再溜上山翻山过去通过最外面的封锁线。
黄队长他们觉得这边佯攻,那边借机上山的办法还是可行的,就是担心在山下打山头上的鬼子瞭望塔不好打,惊动了鬼子就不好办了。
铁师傅通过检查站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山头的瞭望塔,如果鬼子呆在上面,他倒是觉得很好打,静止不动的目标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运动目标就不好说了。
这时,黄队长下面的一个队员就匆匆跑过来报告:队长,有一小股日军过来了,看样子就是冲着咱们这里。
黄队长急忙招呼大家到田里去,他说鬼子来了,要把所有人都集中在外面,然后他们会到房间里面去搜查,昨天他们已经这样来搜过一遍,这次是杀回马枪来了,
大伙就出去在田里站成一排,鬼子从每个人面前经过,看了一遍,很明显都是中国人,很快进屋搜查的也出来了,当然一无所获,这队鬼子就上了屋后的山头,在林子guàn木丛里面搜查去了,最后也不知道从哪里离开了。
下午黄队长把多多诺夫从墓里带出来,跟大家一起提前吃过晚饭,就在屋里等着,突然队员就传回消息:封锁线上的鬼子和伪军准备开饭了。
黄队长就给多多诺夫头上戴了顶大草帽,让小三告诉多多诺夫,不要抬头,只管低头看路,跟着前面的人走就行了。
大家就出发了,蛮牛个子比多多诺夫还高一些,就让他挡在多多诺夫前面,正值敌人晚饭时间,路上没有遇上巡逻队,小三注意到几个路口都有南江县的同志守在那里,给了可以通行的信号后黄队长才招呼大家前进,就三三两两在南江县同志带领下往鬼子第二道封锁线走去,鬼子目的是搜捕苏俄飞行员,并没有禁止村民行动,大家在黄队长他们带领下就进了那个距离鬼子第二道封锁线很近的废砖窑,从里面挖的暗道穿出去,就无惊无险地通过了鬼子第二道封锁线。
蛮牛的机枪和铁师傅的马四环步枪以及小三的马匣子暗蓝妖刀、班长的厚背大刀都是藏在一根挖空的大木头里面,被南江县的同志抬出来的。他们没法从暗道里走,也不知道他们跟伪军有什么联系,就从伪军把守的地段过去了。
南江县的同志很快就把小三他们带到了指定位置潜伏下来,等抬着大木头的人把机枪这些送过来,他们就往准备佯攻的地点去了。
此时天近黄昏,铁师傅一个人跑到一边去寻找合适的射击位置,等他找好射击位置,就躲在那里盯着三百米开外山头上鬼子的瞭望塔动静。
天近黄昏,过了半个多钟头,离小三他们潜伏的位置约莫两三里地方突然响起稀稀拉拉的汉阳造枪声,紧接着出现了连续的枪声,小三和班长他们都明白这是黄队长他们点燃了鞭炮,山头三个鬼子注意力都被山口那边的枪声吸引住了,铁师傅就依托一个土坎举枪瞄准瞭望塔上的一个鬼子,一枪把他给打得从瞭望塔上面栽了下来,他旁边的鬼子惊讶地看向地面同伴的尸体,这时候枪声才传过来,紧接着铁师傅第二枪把探头向下看的鬼子给打瘫坐在第三层的木板上,眼见也是不活了,第三个鬼子铁师傅开了两枪才把他撂倒,不过好歹这个鬼子还是还击了一枪,虽然弹着点距离铁师傅的位置偏离了几米远。这种距离上的目标对于铁师傅而已可谓轻松加愉快,那瞭望塔顶层上面活动范围就那么大,近似于静止目标。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97章 .夜战
1
班长一听山上没有再传来还击的枪声,铁师傅这边也没有再开枪,就手一挥:赶紧上山!
几个人就一溜小跑,顺着小路就上了山,小三就等在最后面,端着马匣子据枪警戒等铁师傅赶上来。
鬼子反应也很快,增援部队赶到南江抗日武装佯攻开枪的地点,看见那洋铁皮桶里的鞭炮纸屑就明白原因了,再与各个山头的瞭望塔联系,被铁师傅打掉的瞭望塔上没有任何反应,而按照规定,白天他们应该用旗语回答,夜里就应该用手电筒按照事先约定的联络暗号做出相应的回应。
带队的鬼子少尉就派了一个分队上山去查明情况,很快一个士兵就跑下来报告:瞭望塔上面的三名我们士兵被开枪打死,大菽军曹从迹象判断敌人应该带着飞行员从这个地段逃出封锁圈,他已经带队沿着这个方向追下去了。
鬼子少尉立即骑自行车赶往检查站,去打电话给大队部报告:有一支不明身份的武装已经突破封锁线,翻山而去,怀疑苏俄飞行员在其中。
鬼子大队部立即组织在一二道封锁线上的一个中队沿预判的突破方向赶到山那边去实施堵截,鬼子参谋人员判断这伙武装人员不过是徒步行军,从佯攻枪响到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又要翻山,那么一定还在5公里范围内。只是这夜里,一个满编中队不过两百多人,又能守住多大的地方?
所以南江县的日军指挥官又与岩崎中佐联系,让岩崎中佐安排下面的部队和伪军,便衣队去守住交通要道。
虽然今天晚上的月色也很好,但翻山跑路对袁圆和多多诺夫都是很吃力的,上山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尽,勉强能看清脚下的路还好办,翻过山开始下山的时候,袁圆和多多诺夫就老出状况了,小三就跟在袁圆身边,随时拉她一把,而蛮牛和老刘就把多多诺夫夹在中间走。
翻过山头就看见鬼子的动静了,山口检查站的敌人已经跑到被打掉的瞭望塔正对着的梅游县这面的山脚下面布防了,本来二三十个鬼子和伪军想防守几公里宽的正面无异于痴人说梦,班长就带着大家往山口的右边走,准备斜chā过去,肯定不能往左边走呀,左边就是山口,有鬼子的检查站,源源不断的敌人就是从那里钻出来的。
不过鬼子反应太快了,只见一队队地鬼子从山口跑出来。
班长就让大家加快速度,现在还是有机会跑在鬼子前面下山,突破鬼子尚未成型的新封锁线。
眼见着右边山脚下还没有鬼子赶到去组成封锁线,小三他们就准备直chā下山了,突然变故陡生
2
只见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鬼子小队快速超过步行的鬼子,直接跑到小三他们准备下山的山脚下了,两个分队就面对山坡形成了横排的松散散兵线,把小说他们下山的去路给堵住了,而且一个鬼子分队打着手电筒顺着山路上来了,小三他们不想与这股敌人发生遭遇,只好折回去,班长和小三轻声商量,这边山下鬼子越来越多,实在不行只好又翻回南江县那边去,不过这都是下策,既然bào露了行踪,被围死了天一亮就没辙了。
小三就拿着马匣子带着牛牛跑在前面,突然牛牛不跑了,扭头向左侧的山上望去,小三一举手,都蹲下了。
班长摸上前来:怎么了。
小三说:牛牛发现不对劲,应该是山上有人追下来了。
那个缺一个人的鬼子分队翻山追过来的,原本他们是不可能撵上小三他们的,不过小三他们往右走了一截又被迫退回来,这一去一来就被翻山过来的鬼子bī近了。
很快就都听见了鬼子的昭和五年式皮靴的铁钉在山道上踢踏发出的声音,鬼子军曹没让打手电,在夜里打手电或者火把,很远就会被敌人发现,从而轻易就避开了。
小三与班长紧急商量,把这股鬼子给干掉,打他一个伏击,如果不把他们干掉,让他们在山上乱窜,一旦被发现就糟糕了,现在鬼子没有防备,完全可以打他们一个突然袭击。
夜里鬼子的脚步声传得很远,但是他们又没有打开手电筒,所以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对班长、小三、蛮牛、铁师傅他们4个人来说,打这种敌明我暗的伏击简单之极,班长确定伏击地点后,4个人就在下山的小路一边的大石头旁埋伏好,他们选的这个地方,便于依托地形发扬火力。
本来小三是让袁圆老刘他们和多多诺夫躲在一边,袁圆坚决不同意,他们总共只有7个人,多多诺夫还没枪,她必须参加战斗,小三拗不过她,就让她待在自己身边,袁圆拿着上了膛打开保险的花口撸子,心里还是很有些紧张,她还从来没有跟鬼子打过这种近距离伏击呢。
她和小三伏在大石头最右侧,小三用手肘碰碰她,袁圆扭头一看,小三递给她一颗已经拧开盖子的,嘴巴凑到她左耳边轻声说:先不要开枪,扔一lún再说。
小三跟她耳边低语,他口中呼出的热气就吹进她耳朵里,让她感觉痒痒的,麻麻的,酥酥的,心里也觉得怪怪的。
她猛然摇了摇头,这时候怎么能胡思乱想,她就把花口撸子换到左手,右手拿着,左手把的弦找到。
很快,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袁圆都看到了一长串的十来个鬼子从上面下来了,她的心脏不争气的跳着,很想马上就把给扔出去,但是小三他们都没有动作,等鬼子打头的尖兵都已经走到他们下面的时候,小三他们四人就一起把的弦儿拉了,袁圆看见小三把弦一拉,马上跟着就拉了,立即就挥臂扔了出去,她是后拉弦先出手,而小三他们还拿在手上没动,袁圆的扔到鬼子队伍中间,夜里鬼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听到一个什么东西落在脚边,反应快的鬼子老兵已经叫出声:,敌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