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油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卡尔加里小虎
不过牛牛是很聪明且记性挺好的,见着袁圆,再扭头看看主人的神色,就明白了,在眼前这个女人面前必须驯服得像京巴一样,要是惹着她,主人的翻毛皮靴立马就踢过来了,那可真痛。
两人就下山回村子里背嵬队住的院子去,袁圆走在前面,这时候小三才敢看向袁圆的身子,袁圆xiōng脯饱满,腰肢圆润,薄布衫把她身子勾勒得曼妙生姿。
过了山涧上了大路,两人就并排走着,小三闻着袁圆身上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香气,老是走神。
两人就边聊边走,原来袁圆1936年就去了延安,那时她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了两年了,她走上革命道路是她的三哥引领的,三哥与她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她是北平的大户人家出身,妈妈是姨太太,在家里排行老七。
她微笑着说:文小山,你到底是18岁还是19岁呀?
文小山苦恼地说: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是18岁还是19岁,生日也不记得了,平日里都是我妈妈记得的,好像是哪个月的初六。
袁圆就叹道:是呀,小孩子的生日只有妈妈才记得到。哎,也不知道我妈妈怎么样了,可有三年多没见着了。
想着小三十岁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不知怎的就母性大发:我也不知道比你大三岁还是四岁,我后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九妹呢,你跟他们一样叫我七姐吧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93章 .砍颈拧脖
1
吃过晚饭后金副队长才回来,班长蛮牛周班长他们几个人就围在桌子边,金副队长就一边吃饭一边说:
魏家村那摆摊的女人应该没问题,是逃难来的,还带着孩子。赁那房子的吴先生的太太据说就是这附近几个村的人,走散了,吴先生就在这里找寻她们。
袁圆就说:这次的任务就是选个jīng干能打的老兵执行护送任务,要护送的人在南江县出不来,必须我们去接,接上人后送到吴瓷县军分区就算完成任务,预计去来要三天。
这一次的任务,我们都穿便服,一律不经过鬼子占领的县城和镇子,采取绕过去的方式,晚上我们就野外露营,南江老刘比较熟,到了南江县后他可以安排一下食宿,鬼子伪军和便衣队为了抓获苏联飞行员,在南江的封锁比较严密,但是主要也是把守交通要道,至于梅游县和吴瓷县就松懈多了。
小三就说我是要去的,班长也去,蛮牛算一个,再加上周班长和铁师傅。我们五个去,伪军一个排能拿下,鬼子一个分队也能有一拼。我们走了,大家就去神仙洞,那里易守难攻。
袁圆虽然没有在一线亲自参加过战斗,对伪军战斗力差是知晓的,但是对于小三说五个人与鬼子一个分队拼还是心里没底,鬼子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班长就说:要是我们几个老兵都走了,就书记官带批新兵可让人不放心,有铁师傅一杆马四环在还是好些,还是让铁师傅帮书记官一起守。
我们又不是去打大仗,打起来十有八九是遭遇战,拼反应快。
小三想想后就说:铁师傅枪法好,但是指挥战斗的经验还有些欠缺,要不还是留周班长在家,有老师和周班长在,就是鬼子来攻神仙洞,也讨不着好。
大伙想想觉得这样安排可以,就定下来了,护送小组一共六个人,袁圆是组长,小三就是副组长。
金副队长吃完饭就和周班长给护送小组准备物资,因为要在野外露营,就给袁圆一个人准备了帐篷和鬼子毛毯,五个大老爷们就只是一床军毯和一件雨衣了,每人都是10个鬼子的小牛肉罐头,也就一斤半重,给蛮牛还多准备了几个,另外每人给了一包鬼子的森永军用饼干。
考虑到回来要带着那苏联飞行员,让老刘还背上了他那份罐头和军毯。
第二天天没亮就出发了,小三就背了一个麻袋,里面放着他的马匣子,罐头,防毒面具,急救包,,他的暗蓝妖刀和班长的厚背大刀都在蛮牛那里,跟捷克机枪和马四环步枪捆在一起,外面用柴火掩盖着,装在一个大背篓里。
在盘山路上,袁圆就说:万一遇上需要蒙混过关或者应对盘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好自己的掩饰身份资料,我和小三队长就假扮成姐弟,你们也各自给自己编个身份。
铁师傅笑道:姐弟,你们两个样子,一点都不像姐弟,要我说就假扮成小两口就是了。
袁圆和小三脸都红了,按说袁圆作为社会部培训出来的敌工人员,假扮各种身份都不在话下,今天居然为这个脸红,她自己都觉得也太奇怪了。
袁圆说:还是干姐弟吧,我比他大两三岁呢。
班长就chā话了: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小媳妇比男人大两岁的那里都是。
这倒是真的,那时候没人觉得女的比男的大有什么不妥的,袁圆就不说话了。
这一下搞得小三脑子里全是官司:七姐,那我到底算你的弟弟还是什么呢?倒是给句话呀。
2
一行人过了魏家村,就按照计划分开三三两两走着,小三带着牛牛和老刘走在最前面,离班长袁圆他们几十米远,然后就是班长,铁师傅和袁圆三个人走在中间,袁圆明白这是让班长和铁师傅保护她,而背篓里又机枪又是步枪的蛮牛,一个人在最后面,但是距离也不远。
下了山,小三才发现带路的老刘居然没有带手枪,原来南江县的地下组织一直缺枪少弹的,这次老刘从南江县出来的时候,就是赤手空拳,小三想了一下,短枪自己这边每个人有一只,这麻袋里的马匣子也不可能给他,长枪也不敢拿出来,就说:你拿两颗吧。
就从麻袋里拿了两个给他,麻袋里自己还放着两颗。
过了中午,他们已经绕过了许家镇,就进了一处树林里稍事休息,顺便吃午饭,袁圆一边吃着牛肉罐头和军用饼干一边说:你们忠义救国军的伙食也太好了,我在军部和军分区都没像你们这样吃得好。
小三说,我们扛个忠义救国军的名头,却是没有得到一发子弹一粒粮食补充,我们这些罐头,饼干啥的,都是我们自己缴获的。
吃过东西,继续走,下午已经距离县城很近了,他们就离开大路,专门走那些小山和丘陵里的小路,准备绕过县城。
突然班长轻声喊住前面的小三停下来等他们上前,小三就和老刘等在路边,班长过来后就轻声说:别往后面看,后面吊上了两个人,估计是便衣队的,一个穿黑衣服,一个穿灰衣服。
小三和铁师傅都点头,袁圆在后面也说:我也发现不对,这两个人一直吊着我们有两里路了。
班长说,我们先换个方向把他们往岔路上领,我担心他们不止两个人,搞不好已经有人回去通风报信了,找个隐蔽处把这两个干掉,再换个方向,这样便衣队跟上来看见尸体也摸不到我们的行进路线了。
看见前面小路要绕着丘陵拐个弯,小三就说:班长,你们在前面先走,我把这两个汉jiān收拾掉。
走到小路拐弯的地方,小三就闪到路旁,袁圆等拐过去后,估计吊着的便衣看不见的时候远远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小三几步就蹿上了路边的一棵大树,躲进了枝叶繁茂的树杈中。
小三的暗蓝妖刀在蛮牛那里,装马匣子的麻袋也给了班长背着。袁圆想起来就说:哎呀,他怎么不带枪?该把我的那支花口撸子给他。
班长说:他身上还别了一把大眼撸子。再说了他就是不带枪,这两个汉jiān也没命了,何况怎么能响枪,那不是bào露行迹了吗?
袁圆听班长这样说,心里稍觉安心,但是心里总免不了一丝担心,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这小三这么在意。
3
小山躲在树上,看见两个特务大队的便衣加快脚步追了上来,因为一般在拐弯或者不能通视的情况下,必须要尽快重新抓住敌人的踪迹,等确定敌人的行踪后,可以继续放慢脚步,把距离还是放到原先那么大。
等两个便衣树下经过的时候,小三就从树上扑了下去,人还在半空中,右手就对着后面那个便衣的脖子砍过去,只听一声脆响,那便衣的颈椎就被他砍断,哼都没哼一声,直接倒在地上,前面那便衣听见声响扭头一看,惊骇之下伸手就去腰带上拔驳壳枪,小三哪里容得下他拔出枪来?垫步上前,右手曲肘就是重重一肘直接砸在他面门上,在那便衣的惨叫声中,小三已经绕到他身后抓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拧,让他的脑袋转了个180度。
也就两个照面,秒钟的时间就结果了这两个便衣,这砍脖拧颈都是以前在特务营搜索连必练的摸哨动作,到时跟班长教的八极拳形意拳没多大关系,都是些实用的必杀技。
手砍脖子的动作,实际是用手掌的边缘切中颈椎,颈椎是人的神经中枢,在这个部位有大约7个椎管相连接,如果在椎管的接缝处受到猛烈的切压,椎管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从而刺激中枢神经麻痹,导致整个人的肌体暂时失去知觉,就晕了。这个动作很危险,砍重了会导致被砍的人终身瘫痪、终身昏迷,而小三这个手刀是带着从树上扑下来的势能,力量之大超乎想象,小三也就没有费神再去拧断他的脖子。
小三就伸手到两个便衣的口袋里面去翻捡了一番,找了一些大洋出来,他毫不客气的把大洋都揣到自己兜里,被砍断颈椎的那个便衣身上是一只,而被拧断脖子的那一个则是一只仿造的驳壳枪,倒是有四个十发桥夹,他把驳壳枪和桥夹都拿上,把两具尸体拖到了坡里的杂草中,往班长他们行进的方向赶过去,追上去后,袁圆担心的问他一句,没事吧?
小三说:没事,是两个便衣,都被我把那个脖子拧断了杀死了。
他把那把仿造的驳壳枪递给老刘:你也带把枪防身吧,这枪就给你了。
那老刘欣喜的接过了驳壳枪,出这趟远门值,有这把驳壳枪,在南江县地下组织里,谁都要高看自己一眼。
袁圆问:只缴了一支手枪?
小三满不在乎的说:缴了两支,一支是,我给扔路边水塘里了。
这袁圆在延安生活学习过,那艰苦朴素的作风早已养成,就跺脚急到:哎呀,你怎么扔了呢,独立团还有很多士兵没枪呢,有支也是好的。多少游击队员还扛梭镖大刀打鬼子呢。
小三就说:一支算得了什么,那枪烂得很,爱走火不说,又容易卡壳。你回军分区的时候,我们给你送10支三八大盖。
袁圆睁着漂亮的杏仁眼:真的?
虽说是老敌工,但也只是一个22岁的女孩子,总觉得这馅饼砸得脑瓜子生疼:十支三八大盖?!十支哦,不许反悔!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94章 .露营
1
小三脸都胀红了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想一想又补充道:还带500发子弹,嗯,还带全套鬼子装具,不过那急救包啥的我们要留下。
袁圆已经在想了,要是自己完成任务还带10支三八大盖外加500发子弹回去,该在军分区的女同志里多威风呀。这敌工人员重要归重要,但是功劳都是隐形的,那有这样带着鬼子的三八大盖回去受欢迎,军分区不少直属部队都还用老套筒呢。
班长和铁师傅都笑眯眯地看着他俩边走边说,并不开腔。
晚上,他们已经走到了梅游县与南江县邻近的一个镇子附近,就上了一个小山包的林子里,大家坐下准备吃晚饭。
小三就让牛牛自己到林子里面去找东西吃,大家都拿出牛肉罐头就着森永军用饼干开始吃起来,袁圆吃的很斯文很慢,还没有吃完就看见牛牛叼着一只小野兔过来,它把野兔放在小三的脚下,让牛牛叼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他它个儿先吃,都是要先交给炊事班长周班长的,周班长会把一些脚脚爪爪下水什么的给它吃,但是现在是在外面,谁来整治这小野兔?
小三就拍拍它的头以示嘉许,让它自个儿把野兔叼到一边去吃,远远看着这一幕的袁圆就与小三说:你这牛牛很厉害呀,还自己找吃的呢。
铁师傅这时候chā了一句:哪里只是牛牛自己找吃的,我们院子里那些野味,绝大多数都是牛牛叼下山来的。
袁圆睁大眼睛:唔,这么厉害,那你们一天都可以打牙祭了。
蛮牛在旁边说:那当然,我们可是顿顿不缺肉的。
大伙吃完后,把罐头盒什么的收在一堆,蛮牛拿出工兵锹出来,三下两下刨了一个坑,把这些全部掩埋起来,这些都是班长早的交代过的,一路上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免得鬼子伪军摸清他们的路数。
也就蛮牛一个人带了工兵锹,为了打起来的时候好挖机枪掩体。
接下来就要准备宿营了,班长就在这个小山包上面去找宿营的地点,最后班长确定的宿营地点,让袁圆有些大惑不解,背后是一个陡坎,足有六七米高,袁圆在社会部受训的时候,教官讲到在野外宿营时讲过,一定要留条后路,万一遇上敌人来袭,抵挡不住的时候,就可以从预先找好的后路撤退。
而班长这种不留后路的做法不知为何,直接问班长,班长笑着说:让小三带你去看吧。
小三就带着她走到那陡坡边上,班长的一个麻袋就放在一棵树旁边,小三把她带到树边,把那麻袋拉开,袁圆才看见那棵树的根部已经系上了一根绳子,那圈绳子就全在那麻袋里面,原来班长背着的麻袋里面放着这一圈绳子。
袁圆一下子就明白了,要是敌人从正面来袭,因为后面是个陡坡,鬼子就不会在这里部署兵力,所以到时候把绳子放下去,顺着绳子就溜下去。
袁圆心想,这王班长到底是当过山寨三当家的,后路早就选好,而且准备工作事先都做好,绳子都提前系上绑上了。
然后就搭帐篷,也就给袁圆一个人搭了一个简易单人帐篷,小三折了几根笔直的树枝,搭成一个人字形的架子,上面铺上了鬼子的“携带天幕”即携行帐篷,所谓“天幕”实际就是边长15米的方块防水帆布。地上再铺上雨衣,盖上鬼子军毯就能睡了。
其余5个人都是席地而卧,周班长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雨衣和军毯的,把鬼子雨衣铺在地上,然后再盖上军毯,就可以睡了。
班长就安排:我带着牛牛睡在山坡最下面,我睡觉警醒,牛牛发现动静我就醒了。原本是小三跟牛牛在山坡最下面的,这就算换成班长了。
然后袁圆的小帐篷左边六七米外就是铁师傅和老刘,他们靠近陡坡;右边十来米远是蛮牛,都知道他打呼噜厉害,让他远点,铁师傅还笑他,有他的呼噜,夜里野兽都不敢过来。蛮牛晚上怕万一鬼子摸上来后来不及反应,就把机枪都架好了摆在身边的。
小三他们也是把各自的刀枪准备好放身边的。
班长就说:小三你就睡在袁组长帐篷旁边,万一有什么动静,你要好好照看着。
袁圆觉得似乎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就看着小三把他的雨衣铺在离自己的小帐篷两三米远的地方。
然后就各自睡下,有牛牛这个哨兵在,大家倒不担心会有什么野兽啥的,周班长还给他们准备了三个手电筒,这时候班长拿了一个,袁圆拿了一个,小三拿了一个。
2
袁圆移动了一下位置,把头伸出在帐篷外面看着夜空,今晚的月色很好,月亮又大又远,袁圆仰看着从枝叶缝隙中露出来的那lún圆月,不知怎么的就非常想家,她侧过身子看,睡在自己左边两三米处的小三,轻声喊他:文队长,你睡着了没有?
他轻声的回答:还没有呢。
小三怎么可能睡得着?袁圆的每一次细微声响都被他盯着,她的呼吸,她的翻身,他刚才还在想,为什么自己这么关注她的一举一动?难道这就是金副队长以前给他看过的一些书里面说的那些感情?
就是古代,也不是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才子佳人也都有互相爱慕,私定终身之举,难道这就是爱?
袁圆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你过来点,我跟你说话。
小三心里又是惶恐,又是欢喜,他起身把自己铺在下面的雨衣往袁圆的小帐篷那里移动了一下,他也不敢挨的太紧,两人就离着大约一米的样子,并排躺着。
袁圆就说:文队长,不知怎么的我好想家。
小三就说:人袁组长,你有多少年没回家了?
袁圆道:这样吧,我也不叫你文队长,就跟班长一样叫你小三,你也别叫我袁组长,就跟我小弟一样叫我七姐吧。
小三似乎感受到这时候袁圆让他喊她七姐,不只是那姐弟之间的排行称呼,而是一种亲呢的亲近的称呼。
他就轻轻叫了一声七姐。
袁圆就说:我出来三年多了,不知道我妈怎么样了,算着她也已经有40岁了,你呢?小三,你老家是哪儿的?
小三愣了一下,想一想老家,这是一个久远的记忆,他说:我小时候住在上海的。
袁圆又问:你喊金副队长老师是因为金副队长教过你书吗?
小三说:是呀,我从10岁11岁刚进88师就开始就跟金老师读书,读了好几年,把高小读完了,又把初中和师范教的东西都读了。
袁圆说:那可不简单,你又要训练又要读书。
小三说:我上午就去读书,下午班长就让我去训练,我那时候太小了,也不参加大家的训练,就给我一支枪,趴在那里瞄啊瞄啊,每天都趴好几个时辰。
袁圆又问小三:你父母呢?
袁圆是了解过背嵬队的资料,但是只限于他们的人员构成武器装备,历史沿革之类的,倒没有细到了解每个人的个人身世。
小三声音低沉下来:我爸爸妈妈都在洛阳大战的时候被炸死了。
袁圆听了心中一阵联怜惜:那你还有没有什么亲人?
小三说:我不知道,按说肯定有一些亲戚的,但是我爸爸妈妈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给我留一句话,我也不知道我们文家,和我妈妈家有哪些亲戚?
停了半响,他又说到:我跟班长就像爷俩一样,就是爷俩,我打小都是他带大的,还有周班长大叔,我小的时候吃的可好了,周班长那时候在搜索连当炊事班长有啥好吃的,都紧着我吃,我都不在班里吃,全再去炊事班吃。
袁圆就问:你的英语也是金副队长教的?
小三说:算是吧,不过打小我就会说英语。
袁圆问:那日语呢。
小三说:我不是跟宣营长当传令兵吗?他就教我说日语,宣营长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不但教我日语,还把他在士官学校学的东西,全部的带回来的教材都让我读了。
袁圆就说:你既会英语又会日语,这手枪步枪也打得好,要不你跟我到军分区敌工部去怎么样?
小三一听,大是心动,要是每天能跟七姐在一起,那得多开心啊,就问在敌工部干什么?
袁圆就说:这潜伏在敌人内部啊,或者是装成一个商贩啊什么的,收集敌人的情报,策反敌军人员瓦解敌军,有时候还要进行锄jiān行动。
小三一听就泄气了,他还是喜欢明刀明枪的干,冲锋陷阵才是他的爱好,你让他去化装成老百姓,开枪都没机会,这可真吃不消。
他说:七姐,我是想与你在一起,(这句话大有语病)但要是一天没仗打,那可全身没劲。
袁圆就说:哎呀,你怎么只想着打仗,搜集情报,锄jiān策反这些事情也很重要的,我们是无名战士,地下战士。
小三不敢接下去了,要他把马匣子、大眼撸子、暗蓝妖刀交出去,去当一个老百姓做眼线当探子,想想就可怕。(1)
袁圆还想跟他说话,想把他挖到敌工部去,那边小三似乎已经传出轻微的鼾声。
袁圆恨恨心道:你就装吧。
早上起来,大家都开始吃森永军用饼干饼干,班长似笑非笑对小三说:你小子还知道我们是爷俩啊。
袁圆和小三脸都红了,小三就怪班长了:班长你怎么能偷听我们说话呢?
班长和铁师傅都哈哈大笑起来:你又没问我们睡着没有,又没叫我们把耳朵闭上,你说怎么办?想不听都不行。
后记:
(1)穿惯军装,习惯紧张军营生活的老兵,一开始是很怕地方生活的,似乎那平和生活比对着敌军还可怕。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兵没有起床号熄灯号生物钟都乱了。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95章 .老兵是这样子的
1
吃过早饭就出发,宿营的地点与梅游县与南江县的交界不远,很快就到了两县之间的交通要道,两山夹峙的一个山口,鬼子的最外层封锁线就布在这里。
大家离着检查站远远地就躲进了林子里,蹲下来商量如何突破这道封锁线。
老刘说:为了抓住这名飞行员,鬼子把南江县的进出通道全部重兵把守,进出都必须严密检查,尤其是出南江县,个子大点的,头发黄的一律按照事先定的计划,先扣押起来再说。
当时飞行员是掉在王家村的,被我们的人接手后马上转移到李家铺子村了,我走的时候,鬼子和便衣队的正在一个村一个村的反复搜查。按照事先定的计划,现在应该把飞行员转移出来就藏在这附近的山上的。
袁圆和小三大家一起商量了一下,还是先派老刘通过这个检查站去摸摸情况,看防守怎么样?因为蛮牛还带着机枪,就这样装在背篓里想混进去也太天真了。
老刘答应一声,约好回来时先装两声鸟叫,把驳壳枪和留下就背着背篓假装卖柴火出去了。
由于这里距离敌人很近,大家都把枪准备好了,就躲在林子里面休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