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减肥专家
那边,罗南倒还是在远眺,而且颈子也仰得高了,好像在看天色。
阴天多云有什么好看,日观星象吗?
胡德再腹诽一句,几乎要以为刚才水珠滴额,只是错觉。
然而下一秒,罗南似有所感,扭头直看来过来,眼神也不见多么锐利,胡德却觉得,那颗水珠的凉意直透脑壳,沁入心底……
擦,老子和这位发明“囚笼”理论的精神感应大师犟个屁啊!
胡德立马怂了,他头一低,强行收敛所有念头,闷头钻到罗南的诸般安排里去。
心理活动丰富了些,人还算堪用。
罗南给沙滩上那个跑前跑后的家伙,做了个简短评语,心神便又收拢,伸手捏了捏眉心,稍做调整,便又抬头看正在“中轴线”左右爬行流动的蠢沙。
其实他知道,当前这头憨笨的家伙,算是沙滩上最高光的对象之一,不知有多少摄像头、探测器隔空怼过去,又有多少部超算资源因它而调动起来。
还有,在更虚缈高远的精神层面,蒂城周边的几位超凡种,包括武皇陛下在内,可也没有闲着。
压力肯定是有的,罗南也不想这样。
像他这类性格的人,如非必要,怎么可能玩这么高调?实在是时间紧迫,资源紧缺,能找着机会撸一把羊毛,无论如何也顾不得了。
罗南静静凝视,也细细评估。
某种意义上,蠢沙就是一部检测机、一台筛选仪,不同的层次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图景。
在这个阶段,蠢沙的整体形骸,仍然缺乏稳定性,不断有旧的沙粒脱离,丧失活性,但又有的新的沙粒受到“辐射”,粘附上去,为它的结构改进添砖加瓦。
这是最客观的观察结果,绝大部分人听到罗南这么讲,也就这么想,无过无失。若是用心记忆,日后可能会渐渐悟出更深一层的见解。
但有些人只能看到它无头无尾的外形,以及憨傻的反应,就算是听取罗南的讲解,到头来还是看热闹的居多——这种就是完全没入门,也没有上心的。
对这罗南不在乎,也不费那份心力。
还有一部分人,在他的授课基础上,或多或少地捕捉到蠢沙结构调整的规律,认知到这家伙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影响,甚至做一些感应推断。
能到这一步,就可以认为说,其已经具备初步的构形思维了。
胡德就不错,真不错。
即便是借助格式化领域,间接映射了有关构形线索,能够做到这一步,也证明他是有脑子、有天赋的。
这已经是个有效的计算节点了。
全球范围内的直播观众们,若多几个像他这样的,真能让罗南省不少心思。只是,像胡德这样的程度,距离看透蠢沙的构形状态和意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超凡种……算了,反正现在多半是利用不上,也就不多费心思了。
反正在罗南这位创造者眼中,真实的蠢沙,是一种复杂千倍、万倍的状态。它绝不只是单纯的沙子造物,它的复杂性也并非是体现在构成其群体形骸的成千上万沙粒上,而是要往外去……
若做个直观的形容:蠢沙像是一个在海滩上发力奔跑的锻炼者。在它的“背”上,则捆扎着一个巨大的“降落伞”。
“降落伞”是无形的,但牵系的力量是切实存在的,密集纤细的“伞绳”,集束在蠢沙形骸每一组有效的“超构形”结构上,让它本来就已经超级复杂的机体运动,平添了无法计量的复杂度,也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但事情也能反过来看:
那些绊住蠢沙的“伞绳”,也可以说是傀儡师手中的“操纵线”,至于蠢沙,不过就是一个受操纵的傀儡,“操纵线”乃至后面更大头的“傀儡师”,才是一切活动表象的内核所在。
章莹莹大约勉强可以接受第一类形容。
可罗南知道,同样是不贴切的形容,第二类才更接近事实一些。
但不管是蠢沙牵动着“伞绳”,还是是“操纵线”控制着蠢沙,在这无形的绳线后面,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大家伙”,一个远比蠢沙的类生命系统更复杂亿万倍的庞然大物。
无形的绳线,穿透虚空,投向浓雾翻滚的海面,勾动牵拉,与后面的浑茫主体进行高频度的互动。
此时,在海面的巨大雾团中,偶尔有旋翼绞碎边缘烟障,探入探出;更深层的区域,有更加隐蔽的三栖探测器,在水上水下连续作业,进行采样。
对雾气的格外关注态度,很多人已经远远走到了胡德前面。只是普通机械,最多只能扰动空气中半虚无的气溶胶结构,搅乱小部分水珠的分布,对于在更复杂层面上的进行组构链接的“超构形”,实在缺乏任何干扰和感知能力。
即便隐没在雾气中的庞大“超构形”系统,还远远没有成形。
罗南很想称它为“磁光云母”,但实在没脸这样表述,就简单一点儿,称它为“云母”吧。
第五百五十五章 血战棋(上)
这个勉强可称之为“磁光云母”前身的造物,正是罗南从“幻想学派”的理论出发,参考幻想拟态构形技术的资料库,慢慢拼接打造出来的。
幻想学派,可不只是因为“幻想构形”而得名,还因为这个学派对“幻想种”有非常精深的研究,甚至由此形成一个完整而恢宏的体系,只是最终抗不过孽毒污染的大环境,才最终衰落。
像是磁光云母这种高光存在,必然是他们的研究对象,
虽然不至于真的将这种传说“由不可思议的强大存在发明的构形造物”给剖析复原,却也开发出了一些片断模仿的作品,都是经过漫长时光考验的经典之作。
这些构形作品,在孽毒污染的环境下,毫无价值,可罗南又不是含光星系,如今身在地球,基本上也是百无禁忌。
有这些前人遗泽,再结合深植在自家精神领域殿堂中,那相对清晰的记忆模块型,罗南才能比较顺利地下手切入。
可再怎么有基础、有路子,要模拟打造一个强大“幻想种”,都要遵循基本法。仍然要实现从物质层、生命层再到幻想层的连续跃升,绝不可能一步到位。
想打造“磁光云母”,根据罗南本人的观察,还有“幻想学派”的研究成果,只能是以云气为物质层基础。
这个对罗南来说,是好运道。
他学习自武皇陛下的“凝水环”,简直与之是天造地设的搭配。
然而,再往下走,由于相关构形都太高端,勾业尉官给出的“幻想拟态技术”有关资料,也不可能把各个步骤都说清楚,缺失的“拇指环节”太多,就必须要像蠢沙那样,经过大规模的、快速迭代的实验和筛选。
相比之下,蠢沙那寥寥33代人工选择,连“形式”都算不上。
事实上,蠢沙这一套类生命“超构形”系统,就是罗南从“幻想拟态技术”的资料库中摘选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就是参照了磁光云母的那些仆从军。
那些妖魔鬼怪,都是由磁光云母的“灵魂磁化”力量,降伏甚至拼接而成。其生来的大敌,相当程度上就是天渊帝**队,自然具备了对于标准阵列、璇晶阵列等关键战争手段的克制力。
在中继站时期,那些突击甲虫、酸液翼龙,能够强行突破外围阵地,可不只是依靠火狱暴君的力量。
正因为罗南模拟、参考甚至直接使用了这一系列设计,才使得蠢沙在这种还未完全成长的阶段,就对标准阵列,也就是格式化领域,具备了相当的穿透性。
罗南目前也确实是将蠢沙当成细化沙盘战场局面的一个参数来使用的,代入的就是“突击甲虫”和“酸液翼龙”这样的角色。
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在蠢沙这样的“小角色”上,有大量可供参考的实例,又经过方向明确的人工选择,加快相关构形逻辑的“遗传”和优化……种种的有利条件堆积在一起,受限于先天的非生命基质基础,想等到“神奇的概率”发挥作用,形成蠢沙这种级别的类生命造物,也不知是几百上千代以后的事了。
绝不是短短一小时,就能完成,更别说成型后快速的自我进化。之所以只用了33代,最核心的驱动、最本质的作弊机器,还是海面上这团粗糙的“云母”。
从凌晨时分,一直到现在,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里,罗南真正耗费精力的,还是这个建立在水分子基质上的同类实验。它已经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大的步幅、更快的频率,进行了数千次的代际更迭,这才有了一点儿小小的成就。
“云母”的构形实验,毫无疑问是罗南最耗心血的一块儿。
虽说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没有蠢沙“扎实”。
蠢沙有现成的基质构形可以用,虽不是真正的生命基质,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结构。而“云母”这边,还是罗南边学边用、连蒙带猜的全模拟态,物质层、生命层再到幻想层,存在大量的临时推演结果,时刻都在动荡变化之中,根基还远称不上稳固
不管怎么说,它的进步是很大的。
别看现在,蠢沙身上的“操纵线”已经相当密集,在蠢沙初成形的时候,为了实现二者的互动,“云母”投射下来的“操纵线”,其密度要高出上千倍!
差不多做到了每一颗沙粒上面,都有附着,以这些无形绳线为介质,才实现了二者“超构形”之间的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帮助蠢沙以超乎常态的速度,进行自我调整和进化。
在这个体系中,主导方肯定是“云母”。
但它还远远不能像它的终极参照物那样,以“灵魂磁化”的恐怖威能,控制高等生命的意志;又或强行、大批量地捏合出各类构形体,并给予“类生命”的体验。
目前这些繁琐的操纵线,只是雏形、过于粗笨的雏形而已。
下一步,优化当然是要优化的,罗南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大幅减少的“操纵线”,就代表着这份优化工作卓有成效。
可只要优化持续下去,能量消耗,算力资源,都是摆在罗南眼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决绕不过去。
尤其是后者。
罗南也发现了,他在中继站接触的两个天渊帝国学派,原以为“造物学派”对硬性的构形思维基础、造物学基础极其严苛,入门极难,不好亲近。可现在看来,“幻想学派”这边,即便在个人的硬性基础上,显得灵活开放一些。但从实际操作看,这个学派研究、推动项目所需的积累,远比“造物学派”更苛刻:
因为它需要的,是漫长岁月积淀下来的巨量信息数据,以及整理利用这些素材的优质模型和强大计算资源,甚至还要有一份天才的灵性和直感。
也就是罗南了,既拥有外接神经元及其资料库,又有“日轮绝狱”那边强塞过来并大量沉淀的信息洪流,这些庞大至不可计量的信息数据,又催化了“内宇宙”模拟器效能。
在模拟器中一次神奇的梦境经历之后,这所有的元素,包括那该死的孽毒污染记忆,都经过了粗略的整理。由乌沉锁链和魔符对照“日轮绝狱”的模仿结构,与孽毒污染的破坏性力量形成了持续对抗,最终演化为弥漫在罗南精神层面的无边迷雾。
当然,还有那一篇由“湛和之主”属名的文章。正是由《构形、信仰和大限——从“昧”到“晨曦”历史演变的合理性重构:磁光云母篇》这部论著的神奇力量,重构了罗南精神层面的部分迷雾,使之与叠层干涉技术相结合,具象化为一座宏伟殿堂,整合了大量无序化的信息,使之成为殿堂之内或完整或残缺的具体精密模具。
这些东西说来复杂,其实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表述:以上所有综合在一起,就是罗南独特的信息处理模型。
目前来看,这模型效率什么的且不说,倒是个“大肚汉”,容量惊人,消化功能也强,对于信息的处理相当细致,最后可以形成具象化的精密模具,非常适合构形设计的需要。
对这套信息处理模型,罗南还是可以接受的——暂时他也想不到能有什么其他模式,会比这种更适合他。
可现在这种形势下,精细化处理的优先级,也要退位给工作速度和效率。
公海拍卖会召开在即,在“新位面”的巨大利益驱使下,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纵然有武皇陛下承诺为他做好“外交”,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罗南还是希望能够做扎实的准备。
在保护“云端世界”的大前提下,他的“新位面模拟计划”异想天开得有些过分,可不做下去,谁知道能不能成呢?
不咬牙加速,谁知道最终能跑多快呢?
而要想“快”,又要回到那绕不过的关卡上:
能量和计算力。
当胡德之类的家伙,深为罗南“从虚无攫取资源”的手段而咋舌的时候,浑不知罗南自己,也在为如何“无中生有”而头痛欲裂。
能量还好,罗南一直以来的核心优势,就是快速膨胀直到溢出的灵魂力量资源,即便刚被孽毒来了一记狠的,但基本框架还在,精打细算的话,“大生产线”的收入仍然大于支出。
最关键的是计算力。
大信息量的处理,真的是违逆人类大脑结构的一件事。放在几个月前,罗南恐怕只能是倾家荡产去租用灵波网的计算空间来处理有关问题。
但现在,他倒还有一条路可走……
确切地讲,是要收拾残局。
罗南注视着蠢沙,注视着“云母”,眼前铺开的,却是一片月沉星稀的昏黯虚空,绝大多数星辰都隐藏在薄云烟岚之后,只有寥寥几颗亮星,分布在无尽的天幕下。
或者说,这是一张在黑夜中断续勾连的蛛网,因为某个鲁莽的家伙,被撕扯得稀烂,即便已经开始重新吐丝勾连,可目前来说,能看到的也只是些许经纬残线。
罗南长长叹息:
生命星空;
灵魂披风;
祭坛蛛网;
还有孽……呸,那该死的孽毒污染,只一下子,就让他出道以来所有的积累,都变成了断壁残垣。
他此前已建立在精神海洋之中,以全球能力者为计算节点的大型云端生物脑阵列,其节点数量瞬间消失了九成还多,即便现在灵魂披风已经开始逐渐恢复,生命星空中的蛛网也开始重新编织,可相较于最巅峰的时候,仍然差之甚远。
要收拾这个烂摊子,罗南也很费脑的。
第五百五十五章 血战棋(中)
罗南为什么直播授课?
也许最先还没想那么多,可到中途,目的早没有那么单纯了好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