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星辰之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减肥专家

    谁能够在渊区搭建更稳定的构形、给予更高效的干涉、抽取更纯粹的力量,基本就决定了交战的胜负。

    当然到了超凡种的阶段,架构已经领域化,可以固化在渊区之中,持续进行淬炼、孕养,掌握的技巧和手段肯定会更多,也会形成独有的领域特质。

    罗南和康士坦茨、门罗等几位精神侧超凡种短暂交手的经历,都验证了这一点。

    倒是宫启,由于被罗南设计,肉身被毁,渊区固化构形先一步崩坏,不知有多少压箱底的功夫没来得及使出来,就被斩杀,可说是憋屈死的。

    在罗南看来,渊区架构真正超人一等的,还是欧阳会长的逻辑界,另外就是那个洛元的位面弩。

    前者是架构森严,几无瑕疵;

    后者是一域之力,天外飞来。

    都有不可企及之感。

    相较于这些已经在地球登顶的强者,罗南至今未在渊区确定固化构形。主要是他有“纯粹观察”的手段,在渊区干涉作用,天然比其他能力者为优,具备更多的自由选择;再加上构形设计能力远超同侪,更习惯于临机处置,求一个灵活。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罗南迄今未找到最适合他的那条路子……这个话题说来就长了,还有一些微妙的心理因素。

    暂且不论这些,如今直面对面那“怂货”如天灾海啸的势头,罗南多多少少有点儿后悔:

    在渊区没有一个如臂使指的固化构形,在要紧的时候,还真是挠头。

    因为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的较量中,精神侧超凡种之间的较量,貌似很容易变成一个rts游戏,并按照相关流程来进行:

    建造并扩建基地(渊区构形);

    采集并争夺资源(掌控湍流);

    然后才是侦察、消灭敌人。

    而若一击不中,就开始再推高层级,不断给对方制造困难、给自己创造条件,持续研发科技,试图推出更强大的兵种,以获得压倒性优势。

    像他这种没有固化构形的,就相当于要从头开始建设基地,科技、兵种什么的总会落后一档。

    当然,罗南也有优势。

    优势在于,他开挂。

    “纯粹观察”的模式,就相当于开了卫星挂,战争迷雾对他来说有等于无,就算对方严防死守,也能大致看出性质趋向,再选择一种比较有针对性的构形模式进行处置。

    这份情报优势,往往能帮助他抹消前期的劣势,在遭遇战中,更有奇效。

    问题是现在这场遭遇战,他却有些狼狈。

    对方在渊区有没有固化构形,罗南不太清楚,可是那边驾驭渊区风暴湍流的能力,真的是超乎想象。而且不弄什么机巧,就是以堂堂之阵,倾压而来。

    就算罗南将以前用惯的手段连续切换,还是在强势恢宏的力量面前,落于下风。

    但这是实力上的差距?

    罗南还是有点儿不服气的。

    毕竟,他这里的,只是在灵魂披风残破之下,不得以放过来的“风筝”,一具水汽假身,充其量就是个投送能量的节点,调动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

    对面也非真身到此,可是看看周边海域汇聚在此的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其中大量寄生的“血肉机芯”,在物质层面的载体,何其可观!

    “一边是蓄电池,一边是超高压输电线路,没法比的……”

    好吧,这也是罗南自个儿招来的。

    自家选的难度,咬着牙也要打到底。

    罗南给了对面的“怂货”充分发挥的条件,就要咽下相应而来的苦果,在一波冲击之后,还要去抵御下一波更恐怖的海啸。

    真正的海啸总还有个方向,对面那位,却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渊区的复杂环境,把自家藏得严实。

    对其相应位置,罗南是有了些眉目,即便对其根底,几番琢磨之下,心里勾勒的轮廓要素,也越来越清晰。

    可终究心悸于对方激烈的反应,暂时没有动笔再画“通灵图”的想法——目前大伙儿还算正面相持,且都是分身、远程来回比划,总体上都还控制得当,貌似武皇陛下也与那边有点儿“交情”,真要是让矛盾激化,莫名其妙再招个强敌,也非罗南所愿。

    可如此一来,他破局的选择就越来越少了。

    少了也好,专注!

    既然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罗南就彻底沉静下去。在这个海啸将至的窗口期,暂时不去管渊区形势如何、周边海域又有怎样的变化,只是收拢心神,去感应他这副临时躯壳。

    罗南认真体会构成这副躯壳的的水汽,在狂风海浪的冲击下,也在当前的干涉环境下,如何崩解、流转、交换、重塑的复杂过程,顺便简单验证一下沙滩实验中,从蠢沙那里得来的一些结构模式。

    等到感觉差不多了……其实也没几秒钟,他的核心意念骤然高扬,直至渊区,与“云母”构形相接,心神寄托在“云母”之上。

    下一秒,一个大浪拍过来,罗南身躯骤然化为水珠飞沫,崩解无踪。

    变故发生得太快,驾驶室那里,章莹莹“哎”了声,猛地向前冲了一步,脑门和手掌同时撞在玻璃上,才忽又记起来:

    眼前的罗南,根本就是水汽凝结成的……可这又是要干嘛?

    感觉顺畅多了!

    罗南终究不比当初“灵魂披风”最强盛时,投射过来的水汽假身,应对平常的情况没问题,可要是去应对一个超凡种级别的精神侧强者,肯定是非常吃紧,更不要说还要分心旁顾,把相当一部分心神留在“云母”处。

    这样只会把把有限的精力,无意义地切分开来。所以罗南当机立断,做出选择:

    把分身的灵魂力量,直接投射到云母中去。

    让这个简单的能量节点,真正成为一组“蓄电池”,不再单独架设结构,只是给予“云母”能量加持,让“云母”以其自有的方式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这也算是成全吧,成全更进一步的实验。

    罗南从未忘记,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验证“云母”的成色,争取达到“可用可参照”的程度。

    除此以外,都要往后推,一时的成败更不算什么。

    就算被对面的“怂货”打得大败亏输,只一具分身在这儿,又有武皇陛下撑腰,难道还会危及生命吗?

    现在就是要暴露问题,暴露得越彻底,未来调整的方向才越清晰。

    所以罗南的思路也就定了:

    什么电磁向通用布设法、什么渊区血魂寺、什么时空构形……通通给云母让路,让这个暂时还极度弱小却又具备了神奇特质的“人工造物”,去和那边的“怂货”对线。

    呃,当然不是直接硬怼。

    罗南总算还没忘记,“云母”纯以生命能量强度论,还不入流,更别提与一个超凡种正面对垒。

    如果任由对方积蓄力量,让下一波海啸撼动渊区,打破一切屏障……那比都不要比,立马抱着武皇陛下大腿喊救命就可以了。

    他现在做的,只是,也必然是“击其中流”。

    随着罗南思路明确,在“云母”这边,更巨量的“操纵线”,不要钱似地撒出去——嗯,确实不要钱没错,消耗的只有能量以及算力,而这些罗南都还可以再支持一段时间。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罗南的“灵魂披风”残了,经过这两天的恢复,再加上本就是在水汽充沛的海洋之上,其在水汽假身周边的覆盖范围,也超出了超凡种的平均水准。

    罗南的感应,就是“云母”的感应。

    此时“操纵线”播洒扩散的区域,从游艇周边这几公里范围,急剧爆增到直径近百公里,深度则一直探到深水区数千米以下,几乎是贴着海床,横扫而过,而且还在持续膨胀中。

    已经到了“见有生灵就一束操纵线甩过去”的程度……好吧,其实也没这么奢侈,主要是对标那边的“怂货”,捕捉它“血肉机芯”寄生的目标。

    首先就要“圈”住它。

    比精神感应和干涉范围,罗南还没怕过谁!

    这项工作只花了“云母”两秒钟的时间,罗南这边就接收了百倍、千倍于前的切分信息,涉及到“血肉机芯”及其大量宿主的方方面面。

    要将它们整合梳理清楚,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但并不是最关键的,摆在罗南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适应一种新形式——当所有的信息通过“云母”这个单一渠道摄入并呈现的时候,这波信息的存在形式,与罗南既往的经验,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直观的信息现象中,罗南看不到任何成形的血肉器官结构,甚至看不到太多物质性的存在,大多只是水中润开的墨汁般的阴影,以及在阴影中闪灭的微微荧光轨迹。




第五百六十章 渊战国(下)
    阴影徐舒漫卷,如烟气碎絮,飘荡来回;

    荧光若断若连,似林间蛛丝,隐然成网。

    罗南并不想给这些现象,做所谓的“形象比喻”,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如果换上他原本的视角,不管怎么切分下去,肯定血肉还是血肉、器官还是器官,只是多几个切入视角、多一些肉眼难见的联系、可以用构形理论去解释而已。

    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几乎彻底脱去了一切熟悉的概念形迹,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但这并不意外,毕竟“云母”的存在结构,与人类先验的感知结构本就是天差地别。人类对外部信息惯常的解码方式,与“云母”更是完全不搭。

    所以,罗南意识聚焦到“云母”这边,决不是简单倾斜注意力而已,而是两种认识体系的互转互译,更是两种系统的深度耦合。

    幸好二者之间仍具备一定的共性:比如构形,目前也只有构形。

    构形可以充当二者之间的翻译器,通过这个中间环节,罗南大概能猜到一些:

    他所见的“阴影”,应该是大量海洋生物乃至游艇、海洋以及大气等……以及各自辐射出来的气息能量、乃至灵魂力量。

    普通人乃至能力者可以看到的所有一切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东西,也不过就是这些恍如背景的阴影烟云。里面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区分,但已不是重点。

    至于隐然成网的“荧光”,罗南猜测,这些应该算是某种“系统”所呈现的核心联系架构。用“构形”或“超构形”理论可以解释这个,只不过从“云母”的视角中,可以看到联系存在、作用的更直观结果。

    罗南还能隐约感觉到,他目前观察到的,应该还只是这些“荧光线条”的冰山一角。

    在更可见“荧光”的更深层,应该还存在有更多的细节。只是目前的观察和切分层次还不太够,对于“云母”视角的理解以及应用的熟练度上也有欠缺,他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

    说到适应,没有什么比实战更有效的了。

    此时的“云母”,已经基本将对面“怂货”派到周边海域的所有“血肉机芯”的宿主,完全圈在了亿万根“操纵线”所架设的无形天罗地网之中。

    不计算那些普通的海洋生物,只论畸变种,其总数大概在六七千左右,其中具备c级和b级生命强度的,分别占了将近5%和0.5%。按照罗南所学的畸变种基本知识,这样数量的畸变种,差不多已经是半径两三千公里的海洋生态圈,所能够承载的极限了。

    罗南就想,如果不是事先“怂货”针对牛鬼追逐了一波,周边海域还真未必能集合出这么多的宿主。

    今天的麻烦,牛鬼肯定要背锅的。

    不过这也就是说,就算是那位“怂货”有天大的能耐,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调动更多的高质量宿主,进入这个“深海邪眼”领域阵列。

    罗南算是看到了“怂货”一段时期内的峰值。

    这勉强算是个利好。

    既然盘点完毕,数字清晰,罗南再没有耽搁的理由。

    此时,他的意识层面中,再次闪过了早前在沸石海滩实验期间,“蠢沙”与“云母”之间,那种微妙而紧密的互动。

    这里面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已经变成了“操纵线”的投射技巧,但还有一部分,也就是“操纵线”对“蠢沙”的实体沙粒进行干涉作用的那部分,出于一些考虑,一直没有重新验证。

    其实这不应该。

    毕竟“云母”的参照对象,那个“磁光云母”,绝不只是用灵魂磁化来控制“傀儡”而已,它的恐怖能力,还包括扭曲时空位面,跨界召唤强强大的“域外种”;更包括粘合拼接千万种生命基质,形成不可思议的扭曲造物。

    对于物质和生命层面的强大的扭曲重构力量,或许更接近于它的能力内核。

    在这个方面,出于包括隐蔽性和伦理性的考虑,罗南的实验是相对保守的。但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至少有一处:

    即罗南未崩解之前的水气假身。

    罗南一直在参照“蠢沙”与“云母”的互动形式,让水气假身与“云母”也形成紧密联系。这方面的用心,让那具水汽假身,比较顺利地与“云母”相融合,至少“蓄电池”的工作做得还不错。

    而现在,罗南不仅需要让这种干涉方式用于“融合”,还要向“毁灭”的方向走一走。

    对面的“怂货”,之所以能够隔着遥远的距离,形成海啸天灾般的冲击,绝对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周边这些“血肉机芯”的宿主搭起的架子。

    罗南何必要直接对抗呢?把这个搭起来的架子直接扫平不就完了?

    可以吗?当然可以!

    此时,几乎每一束“操纵线”,都在其对应的海洋生物形神框架中,进行无休止的深度切分。每组框架的强弱、优劣,当然也包括寄生在这组框架中的“血肉机芯”的状态,都从“云母”的感知系统中流过

    即便在“云母”的观察视角下,并不具备心脏、大脑、血管等常规意义上的生理要害定位,可它也不需要——直接让系统框架崩掉,不就可以了吗?

    罗南是这么设计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像是一个谨慎的研究员,本着先易后难、分组对照、分类施策的原则,首先在一条寻常的海鱼身上实验。
1...345346347348349...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