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宋昏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吃货小联盟
姜帆眼睛一亮:“陛下的意思是将这十几门红衣大炮运到边关城墙,抵御蒙古铁骑?”
赵桓笑了笑:“用不了这许多,朕决定给韩世忠三门,给岳飞四门。五门留在汴京守护城墙,剩下五门送到胶州水师,放在龙船上。”
姜帆大喜:“有此神器,定会让那蒙古人闻风丧胆。”
十几门红衣大炮从军器监运出,这些重达数吨的大家伙放在四个木轮上用车拉人推,一路往边关送去。
又过了几个月,赵吏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军营生活。要命的是他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海上生活,以前自己活着就是个蛀虫,人类的造粪机,只有像现在这样活着人生才有意义。
“看!船,大船来啦!”有人在岸边大喊。
晨雾蒙蒙,东边的朝阳刚从海面升起。远远的,只见海面上无数支大船往港口驶来。
那是来自福建船厂的龙船,胶州水师的士兵们站在岸边欢呼着迎接这些巨无霸。
突然有一艘巨船缓缓驶来,众人都被惊得呆了,赵吏更是呆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大家伙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艘船是这只船队的主船。总长约四十丈,足足有一百三十多米。
一百多米的巨船在当时可谓是巨无霸了,这些水师官兵一齐惊叹着。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大宋竟然有这么大的船。
四十多丈的大船,能容纳近千人。此外加上其它小船,副船。这支船队有七十余艘龙船。
而岸上水师大营里早已准备好了各种远航装备。珍宝、瓷器、丝绸,这些都是远航与那些未知国家进行毛衣往来所用的。
此外就是武器装备,淡水食物,指南针是必不可少。赵桓特意叮嘱食物中多带些富含维生素c的干果水果之类,因为赵桓急得有本书上说远航水手容易的一种坏血病的病症,就是因为缺少维生素的原因。





大宋昏君 第二十二章 地球真的是圆的
“皇上驾到!”
胶州水师正在欢呼迎接大船的时候,赵桓来了。
“陛下万岁!万岁!”一众水师官兵齐声欢呼。
赵桓笑着与众人打着招呼,南宫怜儿、令狐云龙、曹东升,以及潘不疯都陪在身侧。
身后众侍卫推着的五个铁家伙,正是红衣大炮。
赵桓来到岸边,望着这支巨型舰队无限感慨。大宋,真的是强大了,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了。
七十余艘战船,主船四十余丈,其它的船只有着各自分工。运货的商船在中间,边上是护卫舰。
每艘木船上面都是一排排的射击孔。夹板两侧是士兵架着的神臂弩机,船舱两侧的射击孔却是床弩。
每艘船上大约有八到十六只床弩。
床弩威力巨大,没有马车,聪明的军器监发明了绞盘驱动床弩。由三到四名大汉转动绞盘,将床弩弩机拉动。下面有个机括,瞄准好目标,扳动机括,床弩便能射出。
这支舰队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因为赵桓担心美洲那些土著见到大宋的船队会大肆攻击,是以船上都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
朝阳初升,海面上一片风平浪静,海鸥在船帆展翅飞行,好一片海上风光。
“好美啊!”南宫怜儿忍不住赞叹道。
潘不疯领着众人径直来到了赵吏这边,赵吏有些局促,他没有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皇帝。
赵桓一眼便认出来了他:“赵吏,你在这军中可还习惯?”
赵吏嘿嘿一笑:“承蒙陛下恩赐,小人而今才知以前的日子都是白活了,这里才是小人的归宿。”
赵桓点了点头:“曹东升。”
曹东升慌忙上前躬身:“陛下。”
“着升胶州水师赵吏为文亲王,升任胶州水师指挥使,统领龙船水师舰队。”
曹东升躬身道:“谨遵圣旨,”转身对赵吏道:“文亲王,还不快谢恩!”
赵吏大惊,站在当地吓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半响,这才跪地领旨:“臣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万岁!”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陛下竟然会给自己这么大的官职。统领整个水师,猛然间他终于明白了。皇上将自己发配到这里,为的就是磨练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胜任。
赵桓指着身后的红衣大炮:“这是朕特意为你们装备的红衣大炮。此炮威力巨大,莽野之地万民未受教话。若是有蛮族窥伺我中华之威,你们便用这红衣大炮轰他娘的!”
这赵桓前段说的还挺好,最后一句却是粗俗流氓暴露无遗了。南宫怜儿忍不住拽了拽他的衣角,意思是当着这么多水师官兵的面不可以出口粗俗,毕竟还要估计皇家威严。
赵吏闻言却是大喜:“陛下,臣在京城之时便见识过这红衣大炮的威力。当真乃是天降神器,凭此利器我们还不是所向披靡。”
“朕给你这些铁家伙不是让你们降妖除魔的,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坑蒙拐骗,你也务需将朕需要的作物给朕弄回来。”
赵吏一听更是喜上眉梢,坑蒙拐骗自己最是拿手。陛下不是说了么,只要弄到作物,甭管用什么办法,那些下三滥的伎俩自己最是拿手不过。
“潘不疯,你做赵吏的副手。朕停去你御龙卫指挥使的位置,跟着龙船舰队一起远洋,你不会有什么怨言吧?”赵桓问道。
潘不疯站出来躬身道:“臣的这条命都是陛下的,陛下能委臣以重任,足见陛下器重,臣感激还来不及,怎敢有怨言。”
赵桓点了点头:“你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那就好。”
本来这胶州水师指挥使的位置是潘不疯的,现在反而自己成了赵吏的副手。其实潘不疯明白赵桓这么安排的原因,赵吏此人智计远胜与己,他也确实比自己更适合指挥使这个位置。
赵桓拍了拍手:“好了,胶州水师所有的装备朕都已经给你们准备齐了,三日后出发。朕给你们的地图或许有误,但路线不会错。你们北上,经基辅罗斯直达北极,然后沿着沿海直往东走,变到了一个地图上标识叫北美洲的地方,沿着地图的路线还有南美洲。总之,除了番薯玉米。只要是当地土著能吃的东西,你们尽量都把他们的种子给带回来。”
赵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晚上赵桓在水师大营。他从自己画的地图上尽量描绘出航行路线,以及自己所了解的各地风土人情。他尽着最大的努力去解释,解释了半天赵吏等人还是不敢相信地球是圆的。
最后赵桓怒了,他说老子是皇帝。老子说是圆的它就是圆的,你们安照老子给的路线走准没错。你们需要防备的食物问题,以及北极的冰川,切记最好弄个当地向导。尤其是基辅罗斯北方,那里天寒地冻,定要当心冰面。一旦流冰将船只冻住,这支龙船舰队就会全军尽墨。
赵吏听他说的可怕,虽然不明白这皇帝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但想来他说的总是没错,是以各个将领都用心铭记。至于地球是不是圆的,陛下说是就是,管他那么多作甚。
三日后,满载食物淡水,以及各种珍宝瓷器丝绸的大宋龙船舰队胶州水师启航出发了。
赵桓曾经详细的将玉米土豆番薯的形态画了出来。尤其是番薯的保存方法,玉米尚可晒干储存。这番薯必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能保存住,为此都水监专门在龙船上建造了一个类似地窖的屋子,就是专门用来储存番薯的。
水师官兵斗志高昂,毕竟他们也都好奇外面的世界。
赵桓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学习一些航海技术,若不然定能帮上更多的忙。
数万后勤人员将所需装备送上龙船,赵桓又对赵吏与潘不疯叮嘱了一番。
“海上风云多变换,切记不可急躁。若是遇上巨浪狂风,你们便在沿海停泊,万不可冒险出海。朕在此期盼你们平安归来。”
赵吏点了点头:“陛下放心,我等定然不辱使命。”
赵桓等人与龙船作别,赵吏指挥水师往日本方向进发。他们想经日本,入基辅罗斯东北,经白令海峡入北美洲。
红衣大炮首先抵运到韩世忠部。
汾州,蒙兀国合不勒手下的大将沾尔齐频频出兵在汾州城外滋扰叫嚣。
“宋人,可敢下来与我一战?”沾尔齐纵马在城下叫到。
韩世忠刚带着红衣大炮架在了城墙上,沾尔齐在城下疯狂叫嚷。韩世忠不由得大怒:“沾尔齐,宋蒙已签订盟约,限你们速速离开。汾州城是大宋国土,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ps:推书《水浒之风云再起》《回明之虚拟商城系统》




大宋昏君 第二十三章 遮天蔽日闹蝗灾
沾尔齐哈哈大笑:“孱弱的宋人,你们害怕蒙古人的铁骑,不敢出来应战吧。”
韩世忠忍住气:“蒙古人听着,汾州是大宋的国土。最后一次给你们警告,若是还不撤兵,我们便要开战了!”
沾尔齐挥着马鞭指着城墙上的韩世忠:“听说你们大宋有一种什么炮?我们倒要见识见识,有本事你们拿出来试试啊。”
韩世忠将大炮隐藏在城墙上,除非紧急情况,否则是不会让蒙古人知道这种火炮威力的。
无论如何叫骂,汾州城上的宋军就是不肯理会,沾尔齐甚觉无聊。他本打算找个借口拿下汾州城,汾州一破,大宋的太原就危险了。
这时几名百姓背着行囊推着木车顺着小路往汾州城走去,这些都是城外的郊民,他们进城是想做一些贸易。
沾尔齐手下的十几名士兵看到了那些百姓,他们嗷嗷叫着拍马便冲了过去。
百姓惊慌失措,扔掉了木车就开始往城内跑。
这十几名蒙古士兵哈哈大笑,他们来到独木车面前。一名士兵打开车上的油毡布,只见车上都是新鲜的蔬菜。
一车的茭白和大白菜,想来是郊外的百姓想进城拿到城里去叫卖。
城下的蒙古士兵嗷嗷欢呼,他们看着往城内狼狈奔逃的百姓哈哈大笑,有两名百夫长取过背上的弓箭瞄准了两名正在奔跑的百姓。
韩世忠大惊,蒙古人竟然无视盟约肆意妄为。
韩世忠一挥手,城上宋军展开战旗,鸣响战鼓。
可这蒙古百夫长根本没把城上的宋军放在眼里,一名百夫长一松手,“嗖!”的一声,箭矢直飞,将一名百姓射倒。
另一名百夫长跟着长箭射出,登时又射死一名百姓。
这一下炸了锅,城上的宋军人人义愤填膺。蒙古人太猖狂了,他们竟然敢当着宋军的面射杀大宋百姓。
沾尔齐大概也觉得有些过分,他出声呵斥了那两名百夫长。
韩世忠再也忍耐不住:“推出红衣大炮来!”
几名炮手将红衣大炮推到城墙射击口,炮手调准好位置。一名炮手将火药捣进炮筒,另一名炮手将炮弹填了进去。
韩世忠亲自将火把点燃引线,大炮瞄准了那两名百夫长所在位置。
引线滋滋的燃烧着,“砰!”一阵白烟冒起。
城墙上的红衣大炮将一发炮弹噼里啪啦的打了出去。
炮弹撕裂着空气,沾尔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轰!”的一声,两名百夫长所在的位置爆裂了开来。
火光散去,两名百夫长与十几名蒙古士兵都飞上了天。
‘呼!’的一声,一条人腿从天而降飞到了沾尔齐面前。
沾尔齐吓得魂飞魄散,他认得这条人腿正是百夫长的。
这是什么逆天神器,沾尔齐声音都发颤:“妖,妖法!宋人会妖法!”
韩世忠命令士兵将火炮重新校准,这次瞄准了沾尔齐所在的位置。
沾尔齐只看到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了自己,早已大惊失色,拍马便逃。
刚逃出几十步,“轰!”的一声,沾尔齐刚才所在的位置一发炮弹炸开。火光冲天,飞沙走石。离着近的几名士兵连同胯下的战马都被掀翻。
三名士兵被爆炸碎片炸死,伤者四五人。
沾尔齐慌不择路,拍马便逃。手下的蒙古兵登时乱作一团。
汾州城门缓缓打开,韩世忠带着大队宋军骑兵狂追,一直追出七十余里。沾尔齐的大军被吓得屁滚尿流,一路狂窜。
……
林潢一线的毛州,合不勒亲率大军到达毛州外围。
合不勒不敢明目张胆的挑衅,他只是在毛州外围狩猎。只是他狩猎的地方有点过了,有一队亲兵到了毛州城下不远的地方。
岳家军就没有那么好的涵养了。蒙古人还没等来城下,毛州守将就命令部下一炮轰了过去。
合不勒与达兰台在远处的地方围猎,突然毛州城方向雷声轰隆。合不勒回头一看,只见火光炸起,自己的一队亲兵登时被炸的七零八落死伤狼藉。
同样的,合不勒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惊了。由震惊到愤怒,由愤怒到恐惧。
达兰台大怒,他拍马就想冲过去。合不勒喝止了他:“撤!”
达兰台犹自气不过:“大罕。”
合不勒冷着脸:“撤!全军离开毛州!”
蒙古士兵们连惊带吓,纷纷慌乱撤退。
退回营帐,合不勒犹自惊魂未定:“传本罕命令,以后万不可对大宋挑衅,违者斩!”
事后,合不勒亲派使者到岳飞军营求和,声称毛州之事纯属误会。
岳飞也说这次是误会,他已经处罚了毛州守将张啸文,保证以后不会再有类似事情发生。但也希望合不勒大罕能够约束军队,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实际上毛州守将张啸文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被岳飞全军通令褒奖了一番。
沾尔齐被合不勒处斩,并将沾尔齐人头送往汴京。合不勒表示愿意与大宋永世修好,但有破坏宋蒙联盟的事情,定然严惩不贷。
赵桓得知消息以后付之一笑,想来这合不勒是被这红衣大炮吓住了。确实,这么个逆天玩意儿在大宋这个时代能唬死很多人。
三到五年之内,蒙古人不敢对大宋心怀窥伺之心了。
赵桓送走龙船水师之后,带着南宫怜儿、令狐云龙、曹东升,四人继续南下。
这一日四人来到琅琊县内,此地几乎是赤地千里。田地干涸,禾苗枯萎。
赵桓暗暗心惊,怎地京师竟然不知道此地大旱。
路边三三两两的几十户人家,这些贫民正在挥舞着搞头在开挖水渠,他们希望能挖出水来灌溉禾苗。
突然一阵‘嗡嗡’之声大作,只见西南角黑压压的一片。
“蝗虫来啦!快跑啊,跑啊!”挖水渠的百姓有人喊了一声。
众人大惊,纷纷扔掉手里的活计往屋内跑。
令狐云龙脸上变色:“公子,快点躲避!”
众人跟在百姓开始奔跑,百姓们纷纷往自己的屋内跑去。
一个年老的老人看到赵桓他们,慌忙招手:“快!到我家里来,蝗虫来啦!”
蝗虫虽然不会吃人,那是没饿急眼。遮天蔽日无数的蝗虫飞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赵桓等人慌忙冲进那户人家,刚进门,外面的蝗虫噼里啪啦的撞到了门上。
“嗡嗡”之声大作,天空都被染成了黑色。无数只蝗虫,数也数不清,它们落到庄稼上,啃食着禾苗。
眨眼之间,田里的庄稼都变成了光秃秃的一根独杆。
老人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痛心疾首的捶着胸口:“蝗灾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哇!”说着泪流满面。




大宋昏君 第二十四章 危害一方做县令
赵桓是第一次遇到蝗灾,蝗虫多了的时候遮天蔽日,天空都成了黑色。
所有的植物,所过之处都会寸草不生。它们啃食树叶、杂草、禾苗庄稼,众百姓眼睁睁的看着却无济于事。
久旱必有蝗,琅琊县接连三年雨水都不充沛,这也给了蝗虫产卵创造了良机。
老汉痛哭流涕:“老天爷啊,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们,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赵桓回头看着他:“老人家切莫伤心,朝廷马上就会下发赈灾粮食的,还会补给你们种苗。”
老汉如同外星人一样看着他:“朝廷?琅琊县三年大旱,也没见到朝廷有半分赈灾。反而县太爷照样横征暴敛,我们这些穷苦百姓种来的粮食还不够交租的,我们只有靠着野菜树皮,勉强才能够度日。指望朝廷赈灾,我们早就饿死了。”
赵桓眉头微皱,如此说来这个琅琊县县令又是一个狗官了。
旁边南宫怜儿脸上变色:“赵哥哥,这蝗虫这么多,恐怕整个琅琊县都会遭殃。”
旁边曹东升一直没有开口,这时说道:“公子,此地三年大旱。为什么当地官府不上报?”
这也正是赵桓所担心的,他也不明白,按说此地闹灾。官员都会第一时间上报朝庭,若是隐瞒不报,官员需受处分。
赵桓摇了摇头:“不知道,或许是上报过,然后被谁给压下了。”
蝗虫终于飞尽,它们吃完这里的植物又开始往别处迁徙。‘嗡嗡’之声渐渐由近而远,成批的蝗虫又往远处飞去。
赵桓打开门,只见外面到处还是有蝗虫在蹦跶。其他几户百姓也都陆续出现在了村头。
这个村子并不大,仅仅几十户人家,一众乡邻百姓都出来看着外面这幅寸草不生的惨景。
“我的天哪,我们的庄稼喂!”一名农妇噗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其他的百姓也都黯然神伤。
赵桓愤怒不已,他一脚将一只蝗虫踩得稀巴烂。
那名老汉大惊:“使不得!”
赵桓愕然回头,那老者满脸惊恐:“这是蝗神爷,得罪了蝗神爷天降灾祸。”
一众百姓更是害怕,他们缩在一起惊恐的看着赵桓。
赵桓冷笑一声:“不得罪这些蚂蚱你们就没有灾祸了?是它先吃的你们的庄稼!”说着赵桓又踩死了几只。
一众百姓大惊,纷纷跪地磕头,乞求蝗神爷恕罪。
“蝗神爷爷,恕罪恕罪啊!”
“都是这生人作孽,蝗神爷可不能怪到我们村里来啊。”
“就是啊,蝗神爷,此事怨不得我们啊。求蝗神爷慈悲,放过我们村子吧。”
众百姓纷纷指责赵桓的不是,说他得罪了蝗神爷,人们开始对他怒目而视。
赵桓心中凄凉,无知加上愚昧,是这个时代大多数百姓的现状,怎生想个法子让他们明白只有灭蝗治蝗才是出路。
刚才那老者叹了口气:“庄稼没了,天爷不下雨,全村去讨饭吧。”
一名拿着锄头的村民落寞的道:“这整个县城都是一样的,讨饭,我们去哪里讨?”
正思虑间,脚步声响,一队衙役来到这个村子。
为首的衙役趾高气昂的道:“各位乡亲,你们田家村今年的租子三日内必须缴齐,若是胆敢拒缴者,衙门大板子伺候!”
原来这个村子叫田家村,只见村里的百姓齐刷刷的跪了一片。
刚才收留赵桓等人的那个老者哭道:“官爷,您看看这地里。蝗灾泛滥,田里的庄稼都被蝗虫吃净,别说是交租,就算是我们自己都连口吃的都没有了。”
那名官差看着田地里光秃秃的庄稼,转身说道:“这个我们管不了,县太爷的命令是三日内必须缴齐田税。你们要想去县衙吃板子,尽管拖着不缴试试。”
众百姓大哗,刚才哭泣那农妇跪在地上磕头道:“官爷行行好,我们实在拿不出粮食来了,求县老爷明查。”
赵桓再也忍耐不住,他怒指着那名衙役:“你们这群狗官!百姓如此大灾,你们眼睛是瞎的吗!”
这名衙役一愣,他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不知死的前来叫嚣。他走到赵桓身前上下打量着他:“哪里来的小公子哥,我劝你还是少管闲事。再敢闹事老子将你抓到县衙,我们县太爷可不会给你好果子吃。”
“啪!”的一声,赵桓狠狠地扇了那名衙役一耳光。
众百姓大惊,此人疯了。先是踩死蝗虫,再打官差。这不是自己作死么,难不成是得罪了蝗神爷,遭了报应?
那名衙役先是吃了一吓,捂着红肿的脸颊退了几步。其他的衙役纷纷拔刀抢上。
令狐云龙与南宫怜儿拔出武器准备应战,他们早就想出手了。
众衙役大惊:“你们还敢拘捕,抓起来!”
赵桓摆了摆手,阻止了二人:“让他们抓!”
令狐云龙和南宫怜儿不解的看着赵桓,赵桓摇了摇头,示意不可反抗。
众衙役纷纷扑上将赵桓等人绑了个结实,准备押往琅琊县城。
刚才那名挨耳光的衙役嗤之以鼻:“我还以为你们有多大的本事,哼哼,你敢打老子。等回到县衙,老子好好伺候伺候你!”
衙役们押送着赵桓等人往琅琊县走去。一路上赵桓等人所见所闻是触目惊心,沿途几个村庄差不多都一样,都是被蝗虫啃食肆虐过。
无数衣衫破烂的百姓跪在田地旁痛哭哀嚎,更有的百姓对着庄稼地里偶尔还在蹦跶着的蝗虫磕头跪拜。
蝗灾的可怕程度远不止如此,有的地方明明蝗灾已过。不多时‘嗡嗡’之声又起,蝗虫们再次遮天蔽日的飞来。
赵桓亲眼所见,有的村子一排排的大树都成了光秃秃的树干,宛如冬季寒冬来临。
琅琊县县衙的奢华程度让赵桓大吃一惊,门口两个巨大的石狮子。高高的县衙门匾鎏金装饰,县衙木质的房屋显然是刚刚粉刷过桐油,显得焕然一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琅琊县的民居就寒碜破败的多,连年大旱,食不果腹,县城也是死样活气。随处可见衣衫破烂的乞丐,他们拿着个破碗沿街乞讨。
1...8182838485...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