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昏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吃货小联盟
来到县衙内,只见这县衙陈设考究,比起州府的府衙有过之而无不及。
衙役押着赵桓等人来到大堂,堂上一人皮肤白嫩,油光水泽,一看就是养尊处优惯了的。正是琅琊县县令豆大锤。
豆大锤,家境原本就殷实。原本是个候补知县,他是花了大笔银子买来了这个县令。
一上任,豆大锤就开始大肆搜刮敛财,他要把买官花去的银两都捞回来。
豆大锤看到赵桓等人吃了一惊,看着衙役问道:“这些都是何人?”
大宋昏君 第二十五章 治理蝗灾捉贪官
衙役慌忙道:“豆大人,小的去田家村收租。遇到这几个刁民阻拦,这人竟然还敢打小人。”说着指向了赵桓。
豆大锤漫不经心的一抬头,他撇了赵桓一眼:“阁下何人,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赵桓冷冷道:“你算是什么东西,一小小的狗县令,也配老子下跪?”
“大胆!”豆大锤一拍惊堂木:“好你个刁民,竟然敢侮辱本官。来啊!给我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一众衙役就要扑上,赵桓叫道:“慢着!我来问你,这琅琊县三年大旱,你为何不上报朝廷赈灾?”
豆大锤把眼一瞪:“谁说本官不上报,本官已经报到海州府。可接着没了下文,怨得本官作甚?”
赵桓一惊,如果这厮说的是真的,那海州知州肯定隐瞒了什么。
赵桓隐约的感觉到这次遇到的事没有么简单,搞不好是塌方式腐败。
赵桓怒道:“你既身为父母官,当为民请命。这琅琊三年大旱,民不聊生。加上天闹蝗灾,海州不管,你为何不派人去汴京上告!”
豆大锤吃了一惊:“哎我说,你是哪里冒出来的,本官做事凭甚听你的。告诉你,本官花了这么多银子买来这个父母官,不捞回本钱,岂非赔本!将这无知小民拖出去,每人重打四十!”
“动手!”赵桓喊了一声。
令狐云龙用力崩开手腕上的绳索,抢过一名衙役腰间的长剑。那把长剑正是自己佩带,刚才被这衙役抢了去。
长剑在手,天下我有。令狐云龙一剑斩断南宫怜儿手上的绳索,南宫怜儿揉身抢上。二人三拳两脚便将这一干衙役打倒在地。
豆大锤大吃一惊,他从正堂上站了起来:“你,你,你们想干什么!”
赵桓笑了笑:“不干什么,就是想揍你一顿。”
令狐云龙大步跳上大堂桌子,一把将豆大锤提起来扔到了堂下。
赵桓堂而皇之的坐到了衙门大堂之上,他一排惊堂木:“琅琊县令豆大锤,我来问你。而今县内蝗灾四起,你当若何处置?”
豆大锤大吃一惊,自己是县太爷。而今竟然被这几个刁民反客为主,将自己赶下台来。这个公子哥模样的家伙竟然自己坐到了堂上当起来县老爷。
要命的是手下的这些饭桶衙役,个个都不是这几人的对手。
豆大锤趴在堂下默不作声,一干衙役都被令狐云龙与南宫怜儿打的屁滚尿流的躲在一旁。
赵桓大怒,他将桌子上的绿头签扔了下去:“将这昏庸无道的狗官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令狐云龙抓起两名衙役扔到了堂下,他拔出长剑指着两名衙役:“拿起你们的板子,若是打的轻了,我要了你们的命!”
两名衙役明白了,这是一群亡命之徒。若不照做,恐怕性命不保。
于是二人捡起木棍,令狐云龙将豆大锤一脚踢翻。两名衙役对望一眼,举起板子噼里啪啦一顿爆锤。
豆大锤疼的嗷嗷直叫:“路三,高二,你们他妈的下这么重的手,老子以后给你们好看!”
原来这两名衙役叫路三和高二,二人心想反正自己被逼着打了县太爷,以后这差事是别想干了。
二人又想起平日被豆大锤像狗一样呼来喝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对着豆大锤一顿猛揍。
二十大板下去,豆大锤如一只死猪一样趴在地上口吐白沫。
赵桓一拍惊堂木:“众衙役听者,火速派人到各村处置蝗虫。围捕捉拿,发动百姓全体灭蝗。”
这些衙役六神无主之下,被赵桓用计逼着听从了号令。
雀占鸠巢,现在这琅琊县县衙成了赵桓的了。一众衙役竟也无人敢反抗。
豆大锤被关进了县衙大牢,令狐云龙前脚刚走,豆大锤便对狱卒悄声说道:“你火速去海曲军营,找指挥使黄世蕃,告诉他县衙有刁民聚众谋反。”
这狱卒是豆大锤的死忠,闻言大惊,哪敢停留,立刻逃出大牢往城北奔去。
琅琊指挥使黄世蕃正在海曲镇指挥沿海防御,海曲镇不时有海盗滋扰,朝廷派了一支驻军在这里预防海盗侵袭。
黄世蕃一听也是大惊,竟然有人敢占领县衙,殴打县令。这往严重了说就是聚众谋反,全家充军发配的节奏。
黄世蕃不敢怠慢,带着一队士兵数百人前往琅琊县围剿。
这边赵桓吩咐个个差役到各村治理诱捕蝗虫。这些衙役本来不会听从赵桓的,可衙役的家人都住在县城。
赵桓拿出县衙记录本,每名差役家人都登记记录在册。若是胆敢有不听号令私自逃跑者,赵桓这些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抽筋不皱眉的老手,将你全家杀个鸡犬不留。
拿家人要挟,是以这些衙役都不敢听从赵桓的命令。
赵桓命令各村实行烧埋法和掘种法来治理蝗虫。
所谓的烧埋法就是挖壕沟,在夜间点燃篝火。蝗虫见到火光就会飞蛾扑火的扑上去被烧死,众人再将其掩埋。
掘种法最为有效,也就是将蝗虫产卵的地方挖出来破坏掉,这样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在赵桓的治理下,蝗灾初见成效。可毕竟蝗虫数量巨大,要想彻底斩草除根是不可能的,整个琅琊县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经过两日奔波,黄世蕃终于到达了琅琊县。他早就听狱卒说道,这县衙里的盗匪武功高强,非一般人能是敌手。
黄世蕃不敢怠慢,带着数百人围住县衙开始进攻。
没想到刚进县衙,令狐云龙自己就走了出来,黄世蕃派人将令狐云龙捉住。
士兵反剪双手押着令狐云龙来到黄世蕃面前,黄世蕃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你们想谋反不成!”
令狐云龙“哼”了一声:“想知道我们是什么人,你到我怀里掏掏看。”
黄世蕃一个眼神,手下士兵从令狐云龙怀里掏出一个黑乎乎的物件和一张信纸呈了上来。
黄世蕃接过令牌,在一看信纸上的大印,大惊失色:“快松绑!松绑!”说着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小人琅琊指挥使黄世蕃恭迎圣驾!”
令狐云龙点了点头:“陛下就在县衙内,你进去吧。”
黄世蕃擦了擦汗,抖抖索索的将令牌交还给令狐云龙:“末将不知天颜驾临,实在是罪该万死,还望大人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令狐云龙笑了笑:“陛下这次本就是微服出行,不知者不罪。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陛下找你有要事相商,你快点进去吧。”
黄世蕃闻言大喜,正了正衣冠慌忙奔到县衙内。
原来令狐云龙给他看的正是赵桓的天子金牌,凭此金牌玉玺,可以调动地方兵马。但凡为军者,都知道这块令牌。
大宋昏君 第二十六章 帝王决心审贪官
黄世蕃第一次见赵桓,确切的说是他第一次见皇帝。
“黄世蕃,朕这次微服出巡不想告诉任何人,以免给地方上造成骚扰。你明白朕的意思么?”
黄世蕃激动的说话都结巴了:“末,末将明,明白。陛,陛下是想,想知道大宋有多少贪官。”
赵桓笑着点了点头:“没错,朕就是出来捉拿贪官的。这些贪官最好别遇着朕,遇到朕就是他们的末日。”
黄世蕃恭恭敬敬的道:“末将明、明白,这豆大锤确实是一个狗官。只是武将不涉政,末将虽早就看他不顺眼,可也无奈何也。”
赵桓说出了他的目的:“朕命令你火速回京,将此地的灾荒报与京城。让李纲他们召集朝会,火速拨赈灾钱粮到琅琊县。”
曹东升将赵桓的圣旨交给黄世蕃,黄世蕃躬身领旨。
黄世蕃走出琅琊县衙,带着他的士兵回到海曲镇。有了赵桓的圣旨,他准备进京。
那名告密的狱卒还在海曲镇等待黄世蕃的消息。黄世蕃回来的时候,这名狱卒慌忙上前问道:“黄将军,救出我家县令大人没有,逆贼可否剿灭?”
黄世蕃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将这厮拖出去砍了!”
狱卒大惊,他本是豆大锤死忠,豆大锤被抓进大牢。他满以为黄世蕃驻军出马,一定会将赵桓那帮反贼擒拿归案。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这黄世蕃一回来竟然要砍了自己。
狱卒大叫:“将军冤枉那,这是为何!冤枉那将军!”
黄世蕃冷冷的一笑:“冤枉?你可知抓豆大锤这个狗官的人是谁!”
狱卒茫然的摇了摇头,混不知所以然。
“那是当今圣上,皇帝陛下!”黄世蕃抱拳行礼道。
狱卒一愣,随即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黄世蕃脸色一变:“将这厮拖出去,斩首!”
手下士兵将他拖到营帐外面,咔嚓一刀了账。
豆大锤在狱中还在眼巴巴的指望海曲镇的驻兵来营救自己,可救兵没等来,他又被抓到大堂提审了。
坐在县衙大堂提审贪官是赵桓最爱干的事儿,一干衙役立在两旁,手拿木棍:“威武!”
下面豆大锤吓得浑身发抖哆哆嗦嗦,往日都是他坐在堂上一拍惊堂木。能把白的变成黑的,黑的变成白的。
如今风水轮流转,堂上坐着的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个凶神恶煞。动不动就打板子大刑伺候,想起了豆大锤就肝颤。
“豆大锤,本官来问你。你买这县令花了多少两银子?”赵桓一拍惊堂木问道。
豆大锤抖抖索索的伸出三根手指:“一万两。”
赵桓心中一惊,这么多。脸上却不动声色:“你将银子给了谁,从实招来!”
豆大锤不傻,若是说出是谁,这案子就坐实了。当下一声不吭,就是不回答。
他不回答,赵桓有的是办法让他招供:“来人,上夹棍!”
豆大锤一听夹棍,立刻吓得浑身发抖:“不,不要,不要!”
夹棍的滋味他虽然没有尝过,可他经常对那些刁民施用过。那滋味看起来当真是生不如死。
两名衙役,正是路阿三与高二。
二人拿着夹棍往豆大锤小腿上一套,两日人拉着两端的绳索。夹棍开始夹紧。
豆大锤开始还没觉得怎样,紧接着两条小腿越来越紧,最后越来越麻。接着就是痛入骨髓钻心的疼痛,仿佛两条腿折断了一般。
赵桓坐在堂上:“本官倒是要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骨头硬!”
豆大锤哪里受过这种罪,不一会儿便杀猪一样大叫:“我招,我招!”
赵桓一摆手,两名衙役停止夹板。豆大锤额头冷汗直冒,那是疼得。他抖抖索索的喘息了半响:“本官将.”
赵桓怒道:“叫小人,再敢叫本官割了你的舌头。”
豆大锤心中一吓:“是,小人将一万两银子分三次给了海州府前任知州杨文治,这,这才换来一个琅琊县县令一职。”
赵桓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前任知州杨文治,此人现在何处?那现任知州又是谁?”
豆大锤擦了擦汗:“杨文治已经告老还乡回到河营镇,现任知州是韩铁心。”
赵桓心道,狗官,哪怕你告老还乡,朕也要将你捉来碎尸万段。
赵桓又一拍惊堂木:“本官再问你,琅琊县三年大旱,这韩铁心为何不上报京城?”
豆大锤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这,这个小人实在不知,还请大人明察!”
赵桓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于是一拍惊堂木:“来人!速去河营镇将那杨文治捉拿归案!”
衙役路阿三和高二得令而去,赵桓俨然就是这琅琊县之主了。
路阿三和高二出了琅琊县,往西五十里便是海州前任知州杨文治告老还乡的河营镇。
衙役是不配马的,二人步行前往河营镇。路阿三说道:“老二,这自封的赵县令命令我们去捉拿杨文治,我们真的这就去么?”
高二嘿的一笑:“你不觉着跟着这个赵县令做事很痛快么。”
路阿三深有同感:“正是,赵县令虽然名不正言不顺,可他捉豆大锤。帮百姓灭蝗虫,跟着他做事着实痛快。尤其是打豆大锤板子的时候,老子感觉真他娘的爽。”
高二嘿嘿的笑着:“就是,豆老爷疼得是哇哇大叫,没想到他也有今天。”
路阿三突然担忧起来:“你说这赵县令来历不明,我们会不会跟着当成反贼被朝廷抓起来?”
高二摇了摇头:“应该不会,你没看到今日那海曲镇指挥使亲自带兵围住了县衙。结果呢,最后恭恭敬敬的带着兵离开了。”
路阿三大喜:“你的意思是这赵县令来历不凡?”
高二点了点头:“八成是,这赵县令不是朝廷派来的宣抚使就是皇亲国戚。跟着他干准没错,那杨文治以前可把百姓祸害苦了,咱们这次去定要给他好看!”
路阿三一拍大腿:“对,这老王八蛋贪了那么多银两,咱们绝对不能放过他!”
大宋昏君 第二十七章 圣旨逮捕前知州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琅琊县县令被抓。一个不知名身份的人坐镇琅琊县当了县太爷,这事传到了海州府。
海州知州韩铁心上任不到三年,他也在苦苦思索这琅琊县的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主簿师爷孙成功在一旁说道:“大人,有人从琅琊县来报。那个县令年纪轻轻,却是雷厉风行。就连海曲镇指挥使黄世蕃去捉拿他,结果黄世蕃非但没有抓他,反而毕恭毕敬的离开了。”
韩铁心更是一惊:“年纪轻轻?海曲军竟然还不敢抓他,莫非此人有着巨大的来历?”
师爷孙成功点了点头:“听人说这人姓赵,搞不好他是……”
韩铁心惊骇莫名:“你的意思是说他是皇亲国戚?”
孙成功又点了点头:“不是王爷就是亲王,这点在下敢保证。”
韩铁心在海州府衙急得连连跺脚:“这人到底是谁,难道是陛下派到海州来的?”
孙成功摇了摇头:“应该不是,这三年来大人您的政绩斐然那是有目共睹。都知道这海州有旱情,可大人这三年愣是将赋税一文不少的上缴朝廷,单是这份功劳,朝廷应该先褒奖才是。”
韩铁心摇了摇头:“未必,本官不敢将旱情上报,就是怕影响升迁。你想本官刚上任地方便有了旱灾,朝廷自然不会再给本官升迁的机会。可旱情压着不上报,朝廷还是没给本官升迁调任的任命。”
“报!报大人!”外面一名官差慌慌张张闯了进来。
韩铁心眉头一皱:“什么事?”
官差喜道:“大人,大喜啊大人,朝廷的调令下来了。”
韩铁心心中怦怦乱跳:“你,你说什么?”
“大人快到府厅去吧,京城的抚谕使使赵云野赵大人已经到了。”官差喜道。
韩铁心激动的差点跳了起来,他慌忙整了整衣冠急匆匆的往州府大厅奔去。
京城来的抚谕使赵云野早已在厅中等候,还没跨进大门,韩铁心便抱拳笑道:“哎呀赵大人辛苦,快请上座。”
赵云野回礼道:“恭喜韩大人,贺喜韩大人。朝廷得知韩大人海州为官期间不辞辛劳,兢兢业业。是以朝中大臣商议之后上禀天听,决定调任韩大人为徐州知州,官至三品。”
韩铁心大喜过望,徐州,那可是富庶之地。比这穷乡僻壤的海州强了多少倍不止,他闻听此调令当真是心花怒放:“多谢赵大人,感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云野点了点头:“韩大人,任命枢密院已经准备下发。三个月后,韩大人便可以去徐州上任了。”
韩铁心喜上眉梢,对赵云野是千恩万谢。
其实这凋令确实是通过了赵桓之手,不过是李纲等人作为辅政大臣以赵桓的名义通过了赵云野的调任。
各地官员政绩先是层层上报至枢密院,再由枢密院甄选后上报给赵桓批阅。
赵桓不在宫中,这调任审批便有李纲等四位辅政大臣代行。
其实这韩铁心在海州任知州,为政一方却搞得民不聊生。他谎报隐瞒旱情,强逼百姓纳税,为的就是有个好政绩以便升迁。
别说是李纲等人审批,就算是赵桓。他不到这地方上亲眼看看,特也会批阅同意韩铁心调离海州去徐州赴任。
杨文治有钱,应该是非常有钱。前任海州知州,退休后回到了河营镇颐养天年。
光是他手里的田宅,就占了整个河营镇的一半,这也致使整个河营镇一半的人家沦为杨文治手里的佃户。
到了河营镇,你根本不用打听。整个镇子上最豪华,最奢侈,最有品味的那排房子就是杨文治的家。
确切的说这里是杨文治其中的一个家,据说他连京城都有大宅子。
路阿三与高二终于来到了河营镇,他们顺着大街找到了杨府门口。
杨府门口的下人就站了六个,这让只有两个人的路阿三与高二有点孱。
路阿三一抱拳:“这里可是杨大人的家?”
门口下人看到他俩是衙役打扮,也没敢过分放肆:“我家老爷正在府里,二位可曾有预约?”
高二点了点头:“正是,我们有预约。”说着将怀里的逮捕令拿了出来:“我们是琅琊县的衙役,奉我家县太爷之令,请扬大人到县衙一趟。”
下人一看大惊,慌慌张张的便往府内奔去,很显然想去禀告。
高二拿着逮捕令与路阿三往府内直闯,几名下人伸手拦住。
高二冷冷的道:“看清楚了,这是衙门的逮捕令。你们想谋反么!”
几名下人面面相窥,终于吓得缩回了伸出去的手。
杨文治正躺在自己的摇椅上乘凉,两名丫鬟在一旁给扇着扇子。
“老爷,老爷不好啦!门外来了两个自称是琅琊县衙役的人,说要将老爷抓去有案子审问。”最先在门口的下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别看杨文治年纪依然不轻,身体却还矫健,他一骨碌从太师椅上跳了下来:“放肆!老爷我是海州知州,官至四品。他一个琅琊县县令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来抓我?”
下人慌慌张张的摇了摇头:“小人也是不知啊。两名衙役二话不说,掏出逮捕令就闯。”
“等等,”杨文治终于想了起来:“琅琊县,琅琊县令不是豆大锤么。他疯了?”
正说间,路阿三与高二冷着脸闯了进来。
高二拿着逮捕令:“杨大人,这是琅琊县县令亲自下发的逮捕令,请扬大人随我们到县衙走一趟。”
杨文治大怒:“瞎了你们的狗眼!知道本官是谁么,想抓本官也得是当今陛下亲自下令。琅琊县一个区区七品芝麻官,豆大锤是不是疯了?敢对本官下逮捕令,你们是活的不耐烦了么。”
路高二人来之前,赵桓就叮嘱过他们。若是杨文治拒捕,就将另外一样东西给他看。
路阿三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宣纸:“杨大人,你可看清楚了。现今琅琊县县令不是豆大锤,而是赵县令,这是赵县令让我们带给你的。”
杨文治一看路阿三手里的信纸,登时眼冒金星两腿发颤,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宋昏君 第二十八章 龙船出使到日本
杨文治心里很清楚他和豆大锤的那些肮脏的交易,而这个所谓的赵县令。差役不知道,他却知道是当今天子。
宣纸上面的御印说明了一切,而差役路阿三勉强认识几个字,可他们不会无端去看这逮捕令上面盖的是哪家的大印,再说那玉玺金印上的‘奉天受命之宝’几个字,差役也未必明白是什么意思。
能拥有奉天受命的人只有当今天子,杨文治怎能不害怕。
若是拘捕,自己的家业不保搞不好还会满门处斩。若是去了定是凶多吉少,杨文治一咬牙:“本官跟你们走!”
路阿三闻言,更知这高二所言非虚。这赵县令定然是大有来头,若不然这杨文治不会轻易跟自己走。
琅琊县,赵桓坐在大堂上。南宫怜儿、令狐云龙、曹东升站在两侧。
一班衙役拿着木棍站在下首列两旁,地上跪着的是杨文治与豆大锤。
豆大锤犹自在梦中,他还不知道赵桓的来历。不过他看到杨文治跪在旁边的时候,已经吓得心胆欲裂了。
“杨文治,还不快快从实招来!”赵桓一拍惊堂木。
杨文治惊慌失措:“陛,陛下,臣该死。”
此言一出,豆大锤与一干衙役大惊失色,众人这才知道赵桓原来竟是当今皇帝。
接下来就简单的多了,豆大锤原本还想继续扛着狡辩。闻听堂上坐着的竟然是当今皇帝,当下竹筒倒豆子一般讲自己买官之事全部说了出来。
杨文治为官十几年,官场的明争暗斗他都了如指掌。他想为自己狡辩,可是整个河营镇半数土地都是他的,他想辩也无从辩起。
赵桓站起来宣读判决结果:“豆大锤买官鱼肉百姓,私加赋税,着令抄没家产,斩首示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