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冥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原五百
庙里涌出许多僧人,有大部分人都见过季寥。
“恭迎世尊。”
晏几道神情一震,他霎时间明白了,季寥就是庙一直在寻觅的世尊。这明明是青玄上任掌教的师弟,怎么就成了庙的领袖。
季寥拍了拍晏几道的肩膀,微笑道:“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以后跟着我混,我看好你。”
晏几道的神情略有些木讷。
季寥很清楚,晏几道早该得悉他真实身份的,但当初洞玄子做下手脚,隐瞒天机,便是四大僧王都不知季寥的真实身份。
否则早杀上青玄,去恭迎他这个世尊了。
同时季寥更清楚,洞玄子的能力怕是比他想象的还可怕。对庙这样的势力,凭空隐瞒住一个在世间有偌大名声人的身份,使人睁眼如盲,简直就是天魔主的手段。
他这个师兄到底是什么人,直到现在,季寥都还是很迷惑不解。
不过季寥说这是天魔主的手段,并非随意下的结论,因为他深悉心魔大法,练到极高的境界后,便有可能做到这种事。
颠倒梦幻真假,欺骗现实。
如此一来,自己那位师兄,竟也和心魔大法扯上了联系。
如果季寥再大胆一点,甚至都要怀疑自己的心魔大法就是洞玄子留下的,只是这样一来,也太过天荒夜谈。
毕竟洞玄子真算计得这么厉害,岂不是操纵了过去未来,那也太过匪夷所思。
他情愿相信,其中是另有缘故。


庙里的大殿,陈设和过去没有分别。
季寥高居神龛之上,俯视下方众人。这次他比前次有底气的多,毕竟在这个时空的修行,季寥逐渐临近尾声。
晏几道站得靠前,显然如今的他在庙的地位不低。
“四位僧王在哪?”季寥首先开口问道。
“回禀世尊,四位僧王受了重伤,正在黄泉深处调养。”晏几道回道。他很快接受了季寥的身份,决心主动向世尊靠拢。
无论多严密的组织,都避免不了因为人情利益产生的派系。晏几道身份很高,但毕竟是庙的外来者。
而他也清楚,季寥亦很是需要他的靠拢,才能名副其实的掌控住庙。
“我要去见他们。”季寥直接道。





冥主 第110章 精神世界
庙有很多层空间,互不相通,季寥到了庙里,心魔大法受到了压制。但又感到很是自如,因为他是庙的主人。
四大僧王在庙里很下面的一层空间里,并不大,空空荡荡,甚至没有元气。
季寥到了里面,都觉得很清苦。
四大僧王盘坐在空间的中央,面容枯槁,像是要入土的老人。
季寥一出现,他们就一起看过去。
纷纷见礼。
他们行动还是自如,但那种垂暮的衰朽气,已然掩盖不住。
季寥看向定自在僧王,问道:“你们怎么了?”
定自在僧王道:“黄泉宗主杀死月光菩萨,从他手里拿到了佛舍利,并凭借佛舍利,隔空重创了我们。”
季寥心里一突,他回庙里,就是为了取得佛舍利,圆满佛法,如此一来,他这一步却是卡住了。
他也不是很遗憾,即使没有佛舍利,他也能修行高深的佛法,只不过时间会比他预料的久很多。
因为现在他只能依靠自己,不再似之前,有天书帮忙。
季寥道:“你们的伤势怎么样?”
四大僧王心中一暖,佛舍利丢了,世尊并未显得在意,而是先问他们的伤势,这是大慈大悲的佛心体现。
“不妨事,我等气息衰朽,却可趁此修炼生死转轮大法,一旦练成后,我们法力定会更胜从前,届时再同世尊合计取回佛舍利的事。”定自在僧王说道。
季寥微笑道:“不必了,既然没有佛舍利,我就依靠自己修炼。”
定自在僧王道:“世尊自有佛性,但要修成无上佛法,非是一朝一日之功,是怕耽搁越久,越容易出变故。”
大辩僧王道:“不然,世尊没有佛舍利,亦有另一个办法使世尊快速修成无上佛法。”
定自在僧王神色一动,说道:“确实还有一个办法,只是此法凶险无比。”
季寥略感好奇,问道:“什么办法?”
定自在僧王略显犹疑。
大辩僧王道:“庙最下面一层空间,乃是昔年灵山的边角材料,取自无何有之乡,里面一无所有,既无宇,也无宙,世尊进去和出来时,都会是同一刻,但因为里面一切皆是虚无,刹那即是永恒,如果意志稍有松懈,很可能直接精神崩溃。”
季寥沉吟道:“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
定自在僧王见大辩僧王都说了,于是点出一指,有莲花生,落在季寥面前。
季寥嗅到莲花香,立即得悉了那一层空间的所有资料。
他淡然道:“我便去那里修炼。”
四大僧王没有阻止,他们都很清楚,世尊之所以是世尊,便先要受世间极致之苦厄。
这和凡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是一个道理。
庙里的空间,只消知道了地方,季寥都可以去。
他不想等了,直接去那一层空间。
非是季寥太过急迫,而是太过瞻前顾后,反而更动摇意志,不如以一颗无畏心,去经受磨砺。
穿过一层屏障,季寥全身暖洋洋的,他仿佛进入温泉里,然后突然变得极冷,他甚至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像是金铁交鸣。
五感不断经受极端的考验,直到季寥豁然间,收束掉所有的念头,一切方才归于平静。
这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他遭遇的感受,实际是自身感觉的无限放大。
正因此处无所有,他一进来便成了“有”,在极致的“无”衬托下,任何“有”都不可思议的显著起来。
季寥在关键时刻,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遭遇的根源,进入深沉的禅定。
否则他可能会被那些恐怖的极短感觉,折磨得发疯。
当他念头定住时,整个人便如石头一般,没有情绪起伏。
可是这样一来,他没有了念头,便和死物没有区别。
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或许会让他直接迷失掉自己,失去对自我的认知。
念头再度泛起,纷杂的五感,再度开始折磨季寥。
但他想明白这件事后,便决定继续接受这种考验,直到撑不住,再度进入禅定。
在这个空间里,折磨季寥的便是他自己。
当他想起人生经历的种种美好时,简直如登极乐,可是很快便会陷入无边的悔恨和遗憾中。
因为美好终归会逝去,当时的一点点遗憾,此际都会化成无边的痛苦折磨。
念头并不是一念生一念灭,而是如海里的水,到处都有起伏。
无字经的经文奥义,便参杂在那些念头中,飘忽不定,十分杂乱,东一个,西一个,不成系统。
季寥于是一字字的去寻找经文,每找到一个,都在痛苦折磨中,将经文的奥义牢牢记住,化为身体的本能。
每一字经文被记住,都会化为妙不可言的玄机。
无字经的字便是意,记住了便等于理解。
其所以无字,正是其玄关所在。
无字者,无字之形也,其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理解无字经后,自然也不记得经文的字。
一边修行无字经,一边经历情感放大带来的痛苦。
季寥时而嚎啕大哭,时而欢笑不止。
半边脸悲伤,半边脸喜悦,有时候,七情六欲同时显现在脸上。
每到这种时候,都是他心魔大法最汹涌澎湃之时,直接盖过太上剑经的道境,想要彻底占据季寥的内心。
季寥体内的三种力量,分别是魔力、道力、佛力,而魔力显然占据着上风。这不是简单的因为他修成天魔法身的缘故,而是季寥自己离不开人世间的情欲。他有情有欲,自然六根不净,道心不平。
可他改不了自己,他就是那个活生生的季寥,而非断情绝欲的神圣。
当季寥的精神世界,不停泛起波澜时。
天书所化的精神之茧,竟开始汲取季寥的情欲念头。
茧里的气息波动愈发趋于强烈,一根看不见的线,将季寥同茧联系起来。季寥能感受到茧里的气息,很是飘渺溟濛,不可言说。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而季寥的情欲念头,竟也影响到了茧,那种飘渺溟濛,渐渐隐去,气息变得起伏不定。
茧里藏有的事物如同一面镜子,如实的将季寥所有一切反应出来,那像是另外一个他。
某一刻,茧子开始破开。




冥主 第111章 天人劫
在这一刻,季寥的杂念起伏到最高潮,如同火山迸发,滚滚的岩浆,吞没一切。这是一场摧毁道心的大灾难,季寥此刻好似同时承受着千百世轮回积攒下来的痛苦。
精神之茧彻底破碎,放出炽烈的白芒,那是绝对的光明世界。与此同时,季寥同无字经结合的精神猛地扎进光明中。
一切杂念带来的痛苦,都在刹那间消失无踪。季寥的精神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生的纯净精神体内部,无数信息纷至杳来。
“轰”的一声,四面八方传来如同潮水一般密集的钟声。这些钟声如同铁匠的铁锤,不停敲击季寥的精神。
季寥的精神和新进入的精神体,如同冶炼的合金般,在钟声敲击下,完美融于一体。
终于,最后一丝钟声落幕,季寥的精神和进入的精神体彻底无分彼此。
他不再是季寥,而是了悸。
睁开眼睛,季寥赤着上身,大汗淋漓。
他很快明了自己,突然间又有了新的身份。现在他身处的世界绝不是精神世界,而是另一个真实动人的时空中。
新的身份里,他是一名僧人,法号了悸,这和他在大凉王朝那一世的法号一样。身处的地方叫做飞来峰,他是飞来峰上天音寺的住持,此前他听到的钟声便是天音寺的飞来钟。
如果法号了悸仅是巧合,那么飞来钟和飞来峰便是不能解释的巧合了。因为这两个事物,都是他在大凉王朝那一世的手笔,而且飞来峰下还有一座闻名于世的西湖,亦是跟季寥那一世密切关联。此处绝对跟他那一世有关联,但从记忆里,却找不出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来。
不过也不是全然巧合,当初他在飞来峰立下佛塔叫做报恩塔,而这里的飞来峰虽然有佛塔,却改名叫做雷峰塔,里面镇压着许多危害苍生的妖魔。
而新的身份了悸,亦非过往的那种附身,而是过去的了悸仿佛便是他自己,只是那时他并未觉醒成为现在的季寥。
也就是说季寥和这个时空的了悸,本身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
因此季寥能够全盘接受了悸的身份过往,且没有任何疑惑。如同是做了个大梦,终于醒来一般。
当世有两个大国,分别是南唐和北晋,一南一北,以云岭为界,对峙了上百年。而且在这个世界里,妖魔横行,世人饱受磨难,所以像了悸这样的得道高人经常会出去降妖除魔,亦是他在世间立下了赫赫威名,甚至会偶尔入身处的国家南唐朝内说法,备受一众王公大臣的尊敬,乃至于当今南唐天子,都不时会对天音寺降下破格的封赏。
了悸抓住的妖魔,都不是普通的妖魔,最少都有四五百年的道行,开启灵智,化成人形的妖魔比比皆是,但都毫不例外被他收服,镇压在雷峰塔下面。
他在这个时空,本身就是无敌的存在。
季寥能够清晰感受到体内澎湃的佛力,仔细聆听,已经不能用江河奔涌来形容,简直就是海潮。
而且这些佛力分明是根源自无字经。
可以说现在的了悸,和练成天魔法身的季寥,从实力上来讲,很难分出高低。面对这一身高深至极的佛法,季寥掌控起来毫无生涩感,就像是这些佛力,本身就是他辛辛苦苦修炼出来的。
了悸有三件法宝:
第一件就是飞来钟,此钟一响,方圆百里的妖魔,凡是道行不深,都得现出原形,若是道行深厚,听到钟声,亦会神魂遭遇针刺一样的痛苦;
第二件法宝是紫金袈裟,穿在身上,能够降服心魔,若是对来对敌,更是刚猛无俦;
第三件法宝是紫金钵,了悸降服的妖魔都先放在紫金钵里面,任凭是绝世大妖,进了紫金钵都休想逃出去,待到在里面饱受折磨后,了悸才会将妖魔放进雷峰塔镇压。
本身法力无边,又有三件法宝,以致于世间的妖魔,都是闻了悸之名色变。
而且了悸降妖伏魔无数,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能够凭借这些功德,去往极乐净土成佛,但他始终都没有得到进入极乐净土的契机,只以为自己修行不够,常常为此苦闷。
一旦了悸陷入苦闷,就会抛开一切,进入现在身处的密室闭关。
密室是一处天然的洞穴,很是宽广,四壁雕着许多浮屠。
不过现在的了悸,意识情感却是由季寥主宰,显然和过去不一样,他对所谓的极乐净土毫无向往,自然也不会为此苦闷。
回到寺内,自有小沙弥替他准备好干净的僧衣僧袜僧鞋。
季寥使了一个水法,看见水里自己的倒影,身材高大,相貌俊秀,活脱脱一个美男子,只是又成了光头。
看了自己外貌后,季寥便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他觉得自己成为了悸的原因,必定跟自己的佛法修炼脱离不了干系。不过他在心魔大法上有极高造诣,所以很清楚现在自己不是做梦。飞来峰、天音寺、雷峰塔、西湖都是真实的事物,没有半分虚假。
到底他如何才能回到庙里的精神世界,这是值得推究的事。
但他也不为此太过着急,多次轮回的经历,让季寥习惯了既来之则安之。
正当季寥放宽心时,他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你怎么开始渡天人劫了?”这是天书的声音。
季寥听到天书的声音,略感意外,他问道:“你在哪,什么是天人劫?”
“我不在你身处的时空,但能看到你,你现在正在经历天人劫,迈过这一步,便是真正的天仙,而且也不是每一个天仙都要经历天人劫的,不知道为何你碰上了,还有你明明还没炼成元神,按理说,是不具备经历天人劫的资格。”天书的声音分外疑惑。
季寥听了天书的话,消去不少疑惑,他本来就预计自己会“一步登天”,如今经历天人劫,成就天仙,倒也不算突兀。
但他还是有疑问,他道:“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我在无何有之乡,正是你带我进去的,这里对我恢复伤势有极大的帮助,至于你一定得度过天人劫,才能从里面出来到我这里。”




冥主 第112章 以一尺之道,压服一丈之魔
季寥问道:“天人劫的内容是什么?”
“天人劫的内容向来是因人而异,如果是你的话,我猜应该和情欲有关。”天书道。
季寥道:“情欲?”
天书道:“我知道你向来是不热衷断情绝欲的修行之道,不过存在便有道理,这种修行方式的盛行,实是跟情欲对修行的危害有关。至于有什么危害,我想你很清楚。”
季寥点头,说道:“但我一直以来,都能克服那些弊端。”
天书道:“我起初确实认为你能够克服情欲带给你的弊端,但现在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季寥,你没有动过真情。”
季寥道:“你错了,我有。”
他想起顾葳蕤和季笙,季寥自认为,他对于两人都付出了真实的情感。
天书道:“我虽然没有情感,但真情会使人舍生忘死,抛开一切,不问其余,你自问,你真能做到这一些。”
季寥不由沉吟,终归叹息道:“不能。”
天书道:“天人劫针对的便是修道者自身的弱点,你自问有情,却没有至真之情,若要无情,却也非你所愿,所以你只能徘徊在两者间,既不能进,又不能退,过不了这关,你就会一直困在这里面。”
季寥道:“难道我凭力量,不能破碎虚空,回到你所在的地方?”
天书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总该听过吧,天人劫便是如此。除非你真正开悟,能以一尺之道,压服一丈之魔,否则你总不能用自己的力量破开这个世界。”
季寥道:“我大致明白了,不过你怎么这么了解天人劫?”
天书道:“因为天人劫是以前的‘我’创造出的。”
季寥忍不住想骂人,但还是忍住了,他继续问道:“你既然创造了天人劫,难道没留下什么后门?”
老实说他是没多少闲心来度过什么天人劫的,而且天书也说过,天人劫也不是人人都要经历的。
“我对于天人劫的记忆缺失了一些,所以不清楚有没有,因此你还是直接自己想办法度过天人劫比较好。”天书道。
“那你还有什么用?”听到天书的回答,季寥直接没好气道。
天书道:“有,我可以记录你渡劫的经历,说不定能总结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季寥道:“你还是别记录了。”
“嗯,你不想我偷窥你,那样也好,我在这里养伤,等你回来。”天书道。
季寥道:“对了,你怎么受的伤?”
天书道:“因为黄泉宗主,他已经越来越危险了,还好你正经历天人劫,出去后应该能和他抗衡,否则咱们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而且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你,咱们回去山海界时空的道路被截断了。”
“什么?”季寥不由惊讶道。
天书道:“有人截断万古,咱们并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去了,所以咱们没了退路。”
季寥道:“难怪你说我们可能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件事倒也不急,反正我还在渡天人劫。”
天书又道:“你想要联系我时,在心中默念我便成,我能感应到。”
它说完之后,季寥立时能察觉天书和自己切断了联系。
知道天书没事,季寥还是挺高兴的,不过想起现在自己渡这个莫名其妙的天人劫,罪魁祸首就是天书,又不怎么高兴了。
但事已至此,季寥懒得多加抱怨。
他开始细细思索,这天人劫的事。
天书说他的劫,跟情欲有关,又提出“真情”的事,绝非无的放矢,只是其中究竟,怕要等到时才见得分晓。
不一会,外面传来敲门声。
“开门。”
随即进来两个小沙弥。
原来明日季寥得下山说法,因此两个沙弥问需要准备什么。
说是准备,其实是带些米面干粮下山,救济穷苦百姓。
季寥没有多吩咐什么,直接让他们依循前例。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季寥平静坐在里面。马车的车厢很大很舒适,这是南唐都城的某位王公特意请高明的匠人打造的,十分舒适。
无论是原先的了悸,还是现在的季寥,都不是那种喜欢吃苦的人,所以接受了好意。
而且了悸身为天音寺主持,要弘扬佛法,若是行头寒碜,不免遭人质疑,他总不能每到一个地方,都显示佛法,让人拜服。何况世人愚昧,见到华贵奢遮之物,才容易心生敬畏,所以佛门修浮屠,建宝刹,弘扬佛法,多是抓住了世人的这种心理。
很快靠近了城池,外面的嚎啕声,传入季寥耳朵。
驾着马车的沙弥,探进车帘,禀报道:“住持,城外有许多难民聚集着,咱们要不要下去看看情况。”
季寥点了点头道:“下去吧。”
他心想,既然他的劫跟情欲有关,自然得多接触人才是。
不过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判断错了,他劫难的关键并非是人。


这座城池叫江城,乃是南唐抗击北晋的前线。
前不久一场大战下来,弄得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晋军虽然退去,但留下的难民却成了地方官府头疼的问题。
难民聚集,死人、瘟疫以及饥饿都是常见的问题,由于缺粮,人性丑陋的一面,也会在此时展现出来。
为了一个窝头或者一碗看不到几粒米的粥水,都会引起几个人的争抢,大打出手,甚至头破血流。
这种事显然两个沙弥都司空见惯了。
他们熟练的从储物法器里取出凉棚,然后堆起装满馒头和米面的袋子。
得到季寥允许后,便开始发放馒头和米面,救济难民。
每一个难民来接馒头时,沙弥都会不厌其烦的问一句,“知道馒头和米面是谁发的么?”
如果难民不知道,沙弥便道:“这是飞来峰天音寺的住持了悸禅师发放的。”
这是天音寺不成文的规矩,一开始有僧人问过,为何寺里行善,还要加上这么一条,实在显得功利。
当时寺内的高僧回道:“世人逐利,若行善没有回报,愿意行善的人便少了。此所以为世人之向导,非为一家。”
这个故事也在世间流传开来,因此若有人讥讽天音寺行善邀名,便有人拿这个故事去怼他。




冥主 第113章 人、鬼、妖
有人等不及插队,于是为了争抢靠前的位置,难民们互相大打出手。
1...167168169170171...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