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没等这名大汉把话说完,那少妇并没有用女子防身之类的伎俩,而是直接用手抓住了那大汉胸部附近的衣服。
“哈哈,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但碰上美人救英雄,还碰上光天化日之下,美人调戏良家男子之类的事儿。。。既然。。”
没有等那大汉把话说完,那少妇十分迅速近身一顶、以完全不算弱的身法技巧乃至力量在几乎不是突袭的情况下就把那十分嚣张的大汉眨眼间摔倒在地。
“哎呦!有点儿意思呃,一起上吧!”这几个城门附近的地霸平日里调戏过不少人,当然也碰上过硬茬,因此见状不对其余两个人反应还算迅速。当然,依然觉得两个人一起对付个女子,根本用不上什么兵器。平日里那些偶尔碰上的硬茬往往也不过趁人不备的突袭伎俩罢了。
这名少妇既没有动器具也如那两个人想象一般的起脚自卫,仅仅是在不断的后撤中光明正大、距离感把握十分精准的出拳就直接其余两个人鼻部和膻中穴中拳,被直接打倒在地。
这附近暗中负责维持秩序的地痞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三个人,七八个人开始手拿器具从不远的地方纷纷集结过来,纷纷叫喊着“怎么回事儿?”“有人赶在这儿闹事儿?”
这名少妇和那名买书的少年见状也悄然把一个奇怪的包裹对准了逼近过来的人,并将手伸了进去。
就在更严重的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候,不远处一名买菜的老人还是站了出来:“你们干什么?回去!”
见这名其貌不扬的老人,这些凶神恶煞一般的地霸似乎是见了官家一般,气焰一下就萎靡了下去:“九爷。。。我们都听九爷的。。。”
“我平时难道没有教过你们么?手上有两下真本领的女子,哪有可能是能够轻易招惹的人物?滚回去!”
就这样,周彩霞凭借自己的身手所暗示的不同寻常的来路,乃至摆出牟尼教的招牌之后,终于化解了杭州城城门外黄金低端摆摊的危机之一。也护送着张小磊的家丁终于把第一天收到的二十多贯押金平安的带了回来。
不过张小磊也不能保证,此后会不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同时也初窥了这时代下层营生,并不是那么自在的。
明初第一豪强 第24章 罗贯中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杭州城门外的租售的业绩也格外良好。原来张小磊的估计是书籍的出租率能有十分之一就算不错了,可还是低估了杭州这样私版闲书乃至出版写作的小中心之一,又是人流来往比较密集、生意红火的城门外一带,自己那些完全不受封建思维框架束缚、比金瓶梅露骨的多的小黄文在百姓中的受欢迎程度。凡是带到城门外租售的书籍,往往会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就租出去上百本。
有了一些信心的情况下,张小磊也不仅仅是让家里少数那几个识字的参与抄书和扩编、而是让家人在赵管家的带领下主要从事“扩写”任务,增加写作速度。专门请了十名临近苏州地对考秀才丧失信心的童生干抄录的伙计。
手抄本的成本也不算低,因为在这东南富庶地方,哪怕是在不得志的识字着也不会如干粗活的庄稼人一样仅仅满足于口粮营生。要让别人日抄一两万字的忙活,百文左右的手抄费还是要付的。这还不算墨水钱和文具钱。仅仅是几万字一册书的工本费就达到了二百文钱,并不比那通常雕版刊印额书籍成本低多少了。不过仔细算下来,就算不提价,应该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回本。
当然,在杭州城门外租售,张小磊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打开名声乃至凭借自己的本事结交到一些人,哪怕是什么不入流的人物也可以。这年代,关系的意义可比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还要重要的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些文人墨客们抱着批判的态度来租书,张小磊就针对性的出售一些稍微“高雅”一些的读物,比如以两宋、唐汉、甚至封神榜时代为年代历史小说。还有《凡人修仙传奇》《飘渺之旅》等仙侠小说连载。
不出所料的,虽然自己粗写并由家里那些粗通文墨的人加工而成的历史小说与仙侠玄幻或许是因为过于贪图速度、完全没有相关准备的缘故,在不能直接复制粘贴只能印象回忆、脑补补充的情况下,相比大神文水准大失,按照21世纪初中国网文的标准也许连签约上架与否都不能保证。
可是那种彻底的主角至上“汤姆苏”还有现代玄幻仙侠的等级体系、相对精确化一些的量化描述、宝物与法术效果;乃至历史文中脱离了武将单挑打斗模式尽可能贴近真实的军事建设、战场描述还是给了这个时代杭州这个文艺中心的很多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春天还远远没有过去,差遣下人前来拜会的人就不计其数。不过张小磊本着从不把自己当主角光环笼罩的历史文主角,尽可能小心谨慎的缘故,不太愿意离开太湖上的小船亲自去那从理论上讲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地方。这就让很多人觉得这个只敢在城外摆摊,外地口音,一点儿杭州城内人脉都没有无名之辈着实有些托大了。
不过,最近杭州城内一名名气很大,号称湖海散人的名叫罗本的小说家却对署名“东湖居士”的这位名声在下九流世井之中以小黄文名声渐起的人颇感兴趣起来。特别是一本叫做《荆楚帝国》的架空小说,在那些孙子兵法甚至六韬之流的春秋笔法兵书上讲不到的战阵细节方面描绘的十分详细和贴近真实,不由的有了一些兴趣。竟然直接不惧风险的仅仅带了一名随从、一个书童。不带弓刀以示诚意的直接从杭州跟随着前去贩卖的家丁,乘小船来到了距离岸边有一定距离张小磊所在的主船附近。
确认了这名姓罗名本字贯中的中年人的大致身份、而且确认了这人似乎有些气质文才,冒牌货的概率不大,张小磊一块始终悬起来的心才终究放了下来。
张世功留给自己的身边人除了赵管家和邓敏之外,基本都是奴仆的身份,这也算是军功田主的一种特权。哪怕传承两宋风气的大周并不是很风行唐代或明代蓄奴的风气、雇佣关系更为常见也一样。
可是在下层百姓即便在大争之世也依然过的不算太差的苏杭环太湖一带、要让奴仆们真正忠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完全不同于北方或西南不少贫困而缺乏出路地方。当自己没有了军功田主的身份、有的仅仅是落草的身份还有比原来逊色的多的收入。这个本来势力就不算很大的落草之家时刻都会面临处于瓦解的境地。张小磊甚至怀疑:如果不是自己在当初抵御官兵的过程中凭借自己在火炮上的造诣让所有人都交了投名状,恐怕这个人手算不上很多的家早就散了架了。即便张世功还活着的消息传来也是一样。自己迫切需要足够的现钱来安抚“奴仆”们的人心。
正当壮年、相貌端正的罗贯中丝毫没有惧色的踏上陌生人的船板,见到张小磊,又仔细观察了观察身边人对张小磊的态度的时候,不由客气的叹道:“真是没有想到,最近在杭州名声鹊起的小说鬼才竟然是这么年少有为。。。”
“年少有位实在当不起。既然先生这么坦诚而没有顾及,我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本人姓张名小磊,字么?武人之家出身暂时没有这个讲究。我的身份也不用多说了:犯官之家。但又实在不愿意落草为寇干那杀人越货的勾当,于是就让家里几个识字的人跟着我一起忙活卖字为生,文笔还有写的那些东西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有辱斯文了。不过这也是生计所迫没有办法。。。”
其实关于这些话张小磊在之前就曾经做过一些思考:自己要不要隐瞒身份?不过在权衡再三之后还是决定不隐瞒。张小磊因为后世的思维习惯还有对这个时代刑案侦破能力的不了解,觉得自己要想在短时间内赚钱还有武装自身,恐怕是没那么容易彻底隐瞒自己的去向的。如果官军组织更大规模的围剿,自己也只能依靠这茫茫太湖还有东南水域纵横逃亡、逃不了才威慑对手。当然如果战果出乎意料,打出一个能够招安的局面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自己当着这么一名此时听说已经有些身份的人打诳语说瞎话,面对诚恳的来访,就不是以诚相待,让人有些请看了。
罗贯中见到张小磊如此开门见山,似乎没有什么城府,也就同样直爽了当的说道:“那就恕冒昧:我听说正月的时候,湖州长兴有一处田产不过千余亩地、庄民不过百户的寻常军功之家民变,冠军派遣一个步营加上千乡勇围剿、死伤数十。。。”
张小磊凭借罗贯中对这件事虽然有所偏差,但还大致靠谱的了解不由的猜测这人应该是个在朝中有些关系的人,否则仅仅凭借一般艺人或民间豪绅的身份,没那么容易远在杭州就了解到这么一件事的真实情况的。于是就有些羞愧却是另一种自夸的说道:“我张小磊自幼荒唐而不更事很长时间,曾经为祸乡里不少时日。先生说那一战我家有百户庄户,实是抬举在下了。跟着我家一起的干的人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毕竟,几个月的醒悟还有除夕夜的一顿饭虽然换来了百姓们在不知情下为我家忙碌和备战,可终究不可能凭此让人卖命的。。。”
罗贯中沉默了许久,还是应该坦诚和直接了当一些:“我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兄弟可别介意。兄弟真的以为凭借着一艘船、几十口人一二十号家丁就可以在这太湖上与朝廷周旋不成?虽然出身营官之家,但本人依然确信:兄弟在荆楚帝国那本书中表现出的很多关于兵事的了解是天授的将才。不如早日招安、这样才能够一展胸中所学啊。。。”
此时的张小磊也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的自己,应该不应该重新接受招安、重新走上自己父亲那条军旅路呢?之前湖边的那场临时的遭遇战实际上也让张小磊清醒不少:自己虽然凭借炮术在防御中杀伤数十,并在上千人面前里利用夜间趁乱逃脱。可实际上还真没有把握应付像样的围剿。
明初第一豪强 第25章 暂不受招
张小磊读过不少历史架空小说,明末的就有好几本,还有近代的。很多套路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是军营就是地方,朝中或者地方上有个大人物撑腰,然后自己随心所欲的施展拳脚。
不过在仔细回忆继承过来的记忆中关于张世功讲过的一些话还有军中经验,再结合自己现在的处境。张小磊十分怀疑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即便要招安是否有可能会被委以重任。张小磊理解的“重任”当然不是指受到很大牵制的将帅,而是类似营指挥使或千户这种级别的职位。
一般来说,类似清代湘军时代的营或者宋军中的指挥这种管理几百人到数百人左右单位,是主官拥有自主权比较大的一级单位。哪怕是小几千人的军中单位,一般在制度上都会对主将有所提防,或是以小制大或是以大制小,又或者如文官一样不能干太长时间是变相的流官制。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几千人的队伍可以形成在古代战场上比较独立战术集团、如果十分精锐,那对朝廷就有实实在在的危险与麻烦。战争史上不乏几千胜几万的例子。数百人的千户或者营指挥使之类的单位就是朝廷比较放心的了,因为数百人的正规军不能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比较独立作战,而在管理上,却比较适合主官通过认识所有人而拥有比较大的权威,“包税人”的地位小一些。
想到这里,张小磊毫不忌讳的对据说在朝中有些关系的罗贯中说道:”先生以为我现在的境况乃至家人的遭遇,还有本人的资历,能谋得真正能够放的开拳脚施展才华的军职么?哪怕是营指挥使这一类。本人一家虽然在一个步军指挥乃至上千乡勇面前轻易脱身,但是想来仅仅凭借现有的十几个丁壮,就算父亲投案并且得到宽大。想来都头队正之类的基层军职已经是极限。要是那样,军中行事恐怕就多有掣肘。。。”
罗贯中见张小磊不管是缺乏城府的原因还是本身比较坦诚,说话还算直接,也就直言道:“年轻人无需那样心急,请你相信,只要有真正的才华,而且假以时日。。。”
张小磊自然也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不过张世功的教训也让自己看明白了许多事,毫无隐瞒的直言道:“如果仅仅是以都头或者队正都不及的基层军官加入军营,一家人可能就要真的散了、三四十号人都要指着我吃饭。而且我知道自己的长短,我不是一个精于武艺、擅长与外人打交道的人,在大多数地方谋事可能都混不开,也混不好。唯一的长处,就是在兵事器具上稍微有些造诣,在闲书上还算有些故事,仅此而已。这些所长很多相比在军中都是会受到掣肘的。。。”
这些话当然也都是张小磊的心里话:如同很多架空小说早期发展那样,在贵人的帮衬下轻易拥有一个卫所或者庄园施展拳脚之类的地方自然好,却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的。
似乎是看到了张小磊心中的顾虑,罗贯中又问道:“那今后有何打算呢?”
身为施耐庵的高徒,罗贯中也可以算是读书人中比较贴近下层的“左派”,甚至比起现代那些对农民起义或下层持有种种偏见的小知识分子更左。如换成寻常文人,听到张小磊这样清高托大,可能早就有些不以为然了。
对此张小磊思索片刻后还是觉得没有隐瞒的必要,如果事情有些不对,自己开船溜之大吉既可。当然,一些场面话最好还是要有的,毕竟谁也不知道罗贯中内心打的什么主意。
张小磊思索片刻后说道:“我的志向应该还是在沙场之上,在于大周朝廷。只怕没有本钱和实绩得不到重视。现在我的打算是出些书、顺便再做一些其他的买卖营生挣来一些钱。安抚家人的同时、能够将自己有效的武装起来。。。”
“然后呢?”罗贯中毫不避讳的问道。
“然后就去江北、北明那边儿的地盘,不敢说的军功,但拥有一些首级和实绩,我想或许会得到真正的重视。。。”
张小磊的话罗贯中自然没有全信,凭借多年来与人打交道的经验还有猜测,他觉得张小磊的心中依然有自己的主意。不过见到这个犯官家属后代还能让自己的亲人似乎还算相对齐全的在一起,而且也没有干那些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生意,仅仅是出闲书赚些钱,觉得还算可以交往。并非不可深交的匪类,就坦诚的说道。
“兄弟如果只是想要赚些小钱,想来本人在杭州城内还算是有些人脉。我见兄弟的很多书都是字迹不太上的台面的手抄本,相比是在刊印出版上多少有些问题吧?天下刊印出版之名地在福建建阳、其次就是应天。不过杭州城内的私版刻工也是有不少。想来刊印方面的成本,至少比这手抄要降低一半而,而且字迹也会因为贪图速度而太过潦草。如此甚好,我也希望能够在杭州城内那些更有些闲钱的地方那里能赚些小钱,买个好价。。。”
就这样,张小磊和罗贯中还长谈了很多,从《荆楚帝国》之类历史小说中的兵事讲到了关于历史还有很多大事的认知,都不由的让罗贯中对这个最多二十上下的年轻人不由的感觉到震惊。让罗贯中觉得这根本不像是传闻中那样仅仅是一个刚刚转性没多久纨绔少年、虽然很多方面似乎多少有些赵括纸上谈兵的意思,但寻常武人出身,能够有这么多的认识却已经不浅了。
“你觉得这天下,必将由更擅长火器的北明统一,理由是什么?北明那边儿的火器我见过。除了在标准尺寸方面似乎做的更好以外,不要说击发的速度还有不方便之处。就算是最强项方面的威力,也远远不及我大周这边儿的强弩。。。”
一般贩卖私货的江湖骗子,都知道哪怕是算命讹人钱财都要先鼓吹一通“施主我见你印堂发黑,需吃我这良药或按照我这法子才能摆脱经济危机走向盛世,不然就是核战争世界大战末日审判中国崩溃之类”。鼓吹外国人多强也不算新鲜,无非是自抬身价的一种手段,不过罗贯中对于张小磊的说辞还是略感兴趣的。尤其是这么一个在之前的言谈中认为“强兵”“战术”“比谋略”更重要的人。
张小磊叹道:“今时不同以往。以往我也认为如今南方人口乃至粮食产出近倍于北方、舟师木料之便更胜古时。就算有地利民风割裂、政权分离之隐忧。也大不同于当年的三国。三分天下可能要持续春秋战国或者当年南北朝那么长的时间。可是父亲的事情却让我思考了很多。即便是依仗弓弩而非近兵。就算此时的火器还赶不上真正精兵强将的弓弩本身,可掌控强兵骄将本身也太难了。自己没有足够的武艺和将才,御下稍微严一些就有可能闹出乱子。那些精兵强将们出了乱子就很难制。当初三国时的张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尚且因为御下过严死于乱兵。可是以火器为核心战力的军队,就算兵仗不太犀利,可是却能够让士兵们不练力量和武艺,这样很方便的就能够控制住整个军队。对将才的要求大幅度降低,战场上可以毫无顾虑的督战,这种优势和便利,就足以打破本就应有的平衡了。。。”
明初第一豪强 第26章 稿费与人心
“以兄弟的才华,在下也觉得如果仅仅是现在就去军中谋个中下层的职位的确是有些屈才了。先搁置一段时间也好。不过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定会相助一二。。。”
罗贯中在说这话的时候,张小磊却感觉到这更似乎是敷衍的意味更多一些,但并不以为意。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太低了,资历和本钱也太差了,还是犯官家眷,罗贯中不敢做太多的许诺也不可能一见面就对自己多么真正的重视,即便自己表现出一些才华也是如此,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两人还是商谈了很多关于书籍出版的事情。
“身为友人,有些话兄弟我就直言了:关于你的那些小说,构思和创意可谓神来之笔、鬼之才。可是。。。可是那白话也太有些太过粗浅了,总是要请人稍加修饰一下。。。”
罗贯中的这些话张小磊当然是虚心接受的,自己的语文成绩自幼不是很好、恐怕就是论白话文的水平都比苏杭一带的很多童生还差,人物之类各种描写基本就是聊胜于无的水平。自己家中仅有的几个人创作能力基本上相比自己这种临时凑合的扑街写手也是半斤八两、扩写出来的很多也都是无关主线情节的凑数之字,同眼前这位四大名著作者当然是不能相提并论。
“那就请多多帮忙润笔了。我知道文人之间都视润笔费为阿堵之物,可是现在的我家急需不少现钱。对于这杭州城内的润笔费,我也不是非常了解。这些书如果全权委托先生润笔与出版,不知。。。不知。。。先生可否开个价?”张小磊最终还是大胆的开口道。
罗贯中似乎是有些明白了张小磊的意思:这个人急于变卖自己这些文章,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现钱。在没有太大交情的情况下,罗贯中也没有不好意思耻于言利:“这样吧,按照杭州城内的惯例,润笔费最高的,大概千字五百钱、兄弟的创作速度实在是太过惊人,我请人帮忙润色,总要花去不少。我出千字三百钱的价,购买兄弟所创作的这所有文章,包括那些在城外下九流百姓们寻常消遣的那些书册也一样。署名,还是按照兄弟东湖居士的署名,怎么样?”
听到这话,脑子还算好使的张小磊粗粗算了一遍就大喜过望:“这样太好了。只是我这里。。。呵呵。。”
当罗贯中看到张小磊身边至少一箱子的书的时候,就不由的有些微微皱眉:“一共有多少?”
“大概七十册、二百多万字吧,很多部小说都是未完稿的。。。”
正月才犯事,两个月写了二百多万字?罗贯中在心中不由的震惊。对此张小磊也并不奇怪。自己也听说过一些现代搞传统文学的作家们,据说一天两千字就是上限了。估计旧时的那些字字珠玑的传统作家们也快不到哪儿去。同张小磊这种明白网文工作室流水线分工作业的入门级写手相比当然无法在速度上相提并论。
“呵呵,都是家人帮忙而已。不然只靠我一个人的话,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一天也码不出。。哦不。。。写不出一册三万字的书来。。。”
罗贯中看了看船舱里那些除了极个别人似乎没有什么气质上有层次的人,当然并不以为然,仍然认为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张小磊早就自多年前开始写作准备好了的。在权衡了片刻后还是说道:“这些都是原稿啊?”
“没关系,只要能换成六百两现钱,我完全知足了。。。”张小磊稍作思索后就说道。
自己听说过鲁迅时代的文学青年们的稿费大概千字一银元,按粮价大概千字百文左右,约折合现代千字二三十左右的买断价格。即便是放到现代,如果写网文能有这种收益,张小磊也算是心满意足了。在这个世上见多了穷人,也过了不少生活上还算拮据的日子,更了解在后世看起来并不算什么大钱的财富,在此时却不算是一笔小钱。
如果一年全家人千万字左右的产出能换来三千多贯钱的收益,仅此一项,就比过去在张庄乡上千亩良田、连庄内的租子到庄外的放债收入高了。如果再经营一些其他的营生,财力上完成自己的计划应该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这一次还算是带了不少家底出来。
罗贯中也是个守信义的人,大概不过五天左右的时间,就直接乘船带着几个下人还有足足两三千斤整整一小船铜钱从杭州亲自赶到了湖州。这个时代虽然私人票据还并非如明清一般发达,携带银两还是方便的多的,不过罗贯中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张小磊却提出自己对铜钱而非白银感兴趣,口头上的理由似乎是说什么银价波动大长期来看不可靠,铜钱还算相对保值。罗贯中虽然并不同意张小磊的这种看法,但也是还次照办了。
“兄弟放心,如果此书能够大卖,并且收益还算不错,咱们‘亲兄弟明算账’至少五成的收益归你怎么样?”
听到这样的话,张小磊刚想说五成收益那太好了,尤其还这么坦诚的情况下。不过当看到罗贯中眼中的一丝试探之意时还是说道:“如能有额外的收入就好了,拿负责刊印出版的先生五成收入我也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吧:多少资财盈利,先生看着给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