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此时败退会矿区外围的德里苏丹国将领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孤注一掷的再次展开一次赌博性的进攻。如果不成功,就迅速将还残存的六七万左右的兵力撤出。不过这个想法却遭遇到了很多下面军官的反对。整个大军在接连不断的作战失败之下也开始丧失了真正应对这些人的勇气。
“我们的现有的力量已经根本不可能撼动那些强敌了,如果失败而且暴露出我们的损失,说不定还有可能为敌所陈。现在能够做出的最有利的选择就是暂时撤出战斗保存实力。只要我们手中还有足够的实力。那北边王都的帝王也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如果我们将手头现有的力量彻底赌光,那大难才会距离我们不远了。
听到这样的话,负责统领军队的德里苏丹国将领才感觉到在接连不断的失败之下自己的脑子也有些不清醒。现在的形势其实已经很清楚起来:这些拥有神奇而强悍火力的大军绝对是凭借现有的这些人能够对付的。
“将军也不必太过灰心。如果他们的目标是长期占领矿区,相信不会留下太过强大的兵力。毕竟那据说是新朝皇帝的亲军不可能长期留在海德巴拉那些就连我们也都觉得气候有些恶劣的地方。只要他们留守的并不算多的兵力长期驻守下来,那么我们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可以采取的手段就有很多了。要驱赶这些强悍的外地,也肯定不是仅仅凭借我们几家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劝说,负责统帅大军的德里苏丹国将领才最终下达了撤军的决心。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甚至不敢让整个大军在白天展开撤退了。尤其是队伍的士气并不算怎么好的情况下。如果被矿区内的守军发现自己率领的队伍人数并不算多,而且有撤退的打算,那不是没有被缠住的可能性。如果是那样,整个大军都有面临遭遇歼灭性打击的危险。因此所做出的安排和准备,还是等到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后再展开撤退。
不过让这名德里苏丹国的将领没有想到的是,此时负责留守矿区的新军营长也早就感觉到了一些异样。反攻也准备提前发动了。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我们的援军似乎快要抵达了?”这个时候许多军议上的连长也不由的有些兴奋起来。
明初第一豪强 第319章 土坑炮
“这就是高级军官培训中的一些不传之秘了。。。当然了现在对于大家也没有什么秘密可保。”此时负责率领队伍的营长让很多其他的连排长们来到了矿区外围的一处看起来规模不算太小的听翁前。这听翁还是刚刚拼接起来没多久。
”午时左右的时候,应该还会有一次响动,那时候大家应该就能够略清楚一二了。同这里的对手我们也有了不少的交锋,因此应该知道这里的军队虽然有不少还算像样的弓箭手投射兵,但应该并没有普遍装备过多少火器。而之前的时候,我们负责执勤的官兵就听到了来自地面上的震动。那是超过百斤规模左右的火药爆炸才能够产生的响动。按照联络培训教育时的规矩。当援军抵达的时候,首先会在几个特定的时间点引爆埋设在地面之下的黑火药。如果是万人左右的队伍,通常的标准时一次三百斤左右的黑火药。这样的黑火药带来的爆炸声从地面内的听翁中能够在超过一昼夜路程的距离上比较清晰的通过听翁而听到。因此我可以确定,援军应该距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算太远了。“
”还有,我们在天空中负责热气球执勤侦查的人也发现围拢在四周的敌军纵深预备队似乎不见了,整个外围的敌军都似乎少了许多。不仅仅如此,敌军士气看起来也比之前明显低落了很多。“
”仅仅是一个猜测,我怀疑之前围困矿区的敌军抽出一部分兵力狂妄的去打援,结果当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奇怪了,他们同我们交战的过程应该了解哪怕是我们新军国防军这单薄的火力也不是多么好对付的,怎么就有信心亲自去惹圣主亲自率领的对外乃至近卫军的那些孩子们呢。。。“当然军议中的新军军官们谈到这里的时候,发言的人也开始醒悟过来,似乎一切也都开始不言而喻了。
原因当然也很简单,虽然在新军之内的人,甚至过去那些同自己交战过,对自己比较熟悉的对手,或许明白那些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算是武装的孩子们其实是一支火力与火器上配备更为突出的军队。可是对自己并非那么了解的对手就未必清楚这一点儿了。如果这样来算,那么以近卫军为主体,新军为辅的中央武力很可能就被敌军视为同矿区的新军主力规模相当,还没有防守加成的队伍。
不过即便有种种迹象证明援军似乎正在到来。但如果对手的将领是一名非常善于计谋的人的话,也未必不可能是想方设法营造出来的假象。
至少在这个时候队伍如果主动出击,那就多多少少冒一些风险,然而如果固守待援,很显然也并不违背作战条例和新军一贯的作战原则。
在经过仔细的权衡并让整个参加会议的军官们做了组后的公决之后,最后的作战方案还是形成了。那就是以现有的力量再对敌军展开一次白天情况下的猛烈突袭,就算不能彻底的打垮对手,也至少要牵制住对手。
”炮兵们的抛射坑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白天的爆破坑应该比夜晚有准头的多!“
或许是因为当初在夜袭进攻的时候遭遇了不少教训的缘故,此时围困矿区内守军的敌军再也不敢毕竟到距离外围太近的地方。不过对于这一点,新军官兵们也早就像好了办法。制造了不少”土坑炮“,这也是当时才崇明岛的演习和训练中学来的一种方法。比起张小磊依靠六七十年代民兵教材那种倒三角抛石磊坑方向性要更好,射程也更远一些。
顾名思义,这种土坑炮就是在比较合适的土壤里首先挖出一个类似炮管一样的坑洞,坑洞的方向如同向上一定仰角的火炮。在挖出这种土坑炮之后在灌上柴火或者燃烧物焚烧,将整个坑洞烧的结实一些。然后清理完坑洞之后再布置好火药和所要发射的铅弹。虽然只是一次性的使用,透支寿命一次即毁的使用,也往往能把弹药抛射到一里以外到一里半左右的距离上,从射程到准头都比倒三角抛石坑好了许多。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种土炮坑实际上可以使用炮兵乃至步兵的不少重霰弹。
在早已开掘好的一千个左右的土炮坑接连不断的点燃起来的时候,整个矿区内的外围防线上就像是火药发生了殉爆一样接连不断有烟柱腾空而起,这也引起了远距离上不少敌军的观察。
”他们的火药似乎殉爆了,这会不会是个我军展开进攻的机会?“
”不要冒险,也许是那些东方人耍的花招。我听说过有关那个东方国家的一些消息,他们惯会使用这种花招“
然而更多的德里苏丹国联军的中下层一线官兵们第一感觉发觉那些接连不断腾空而起的烟柱之后第一反应则是多少有些解脱,不过接下来还是感觉到了临战的压力。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上面有可能又让大军展开攻击了吧。
可就在这个时候,接连不断的弹雨忽然间再一次从天空中接连不断的落下,如同白天的冰雹一般。上千个抛射土坑内发射的几万枚六七两左右的重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又给本就士气有些问题的围困的敌军带来了超过千人的伤亡损失。如果是在刚刚交战的时候,这样的伤亡损失或许并不会带来什么混乱。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并不算多么严重的袭击也给矿区外围的敌军带来不小的混乱。
当德里苏丹国的大军重新做好了作战准备的时候,全体出动作战的三千左右新军部队已经逼近到了很近的距离上,再一次以猛烈的霰弹铳火力给外围包围圈内的对手带来了四五千人以上规模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德里苏丹国的大军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压力,不少队伍都开始混乱的选择了撤退,不过,或许是遭受的打击还不够重,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崩溃。
明初第一豪强 第320章 对峙
相比近卫军火力贫弱的新军一般部队毕竟不是当年纵横燕京或者应天外围那支拥有着突出火力保障的队伍了。从原本的火力配置上说是无法对抗超过自身兵力二十倍,质量即便相比当年的北明军队也算不上有多差的南天竺常备主力。
可是在此时此刻,经历过一连串进攻失败的整个德里苏丹国大军正处于士气谷底的时候遭遇沉重打击的时候很快就被全线反攻的对手击退了,并在野外形成了新的对峙。
这也开始多少反应出平均每人只有一支无后坐力霰弹铳还有一支喷火短矛的情况下,整个新军国防军的很多局限。虽然可以在进攻中一次性的给对手很大比例的杀伤,然而如果没有决定性的在一次进攻中击溃对手,就很可能面临十分危险的局面。不过这种对持也恰恰是负责指挥的新军营长期望达成的局面。因为如果在之前的进攻中真的击溃了对手,那么以此时新军国防军贫弱的兵力和火力是没有办法安全的对这总数规模多达五六万人左右的强敌实施围歼战的。
也就这样,战场上的对峙就这样开始形成了,双方的大军谁也没有工事的有效依赖。不过负责指挥新军国防军的营长很清楚的是这样的对峙也很明显的有利于自己。
原因也很简单:战斗力绝大部分依靠于火器的自身,对于士兵状态的依赖明显比以冷兵器为主的对手要小的多了。就算在这炎热的天气了平均每名官兵都十分疲惫,只要在地面上临时开辟一个蹲姿掩蔽就能形成基本的防御力量。可是对方要是连宿营的机会都无法进行的话,其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德里苏丹国大军的军官将领们都有些庆幸对手没有在这一次进攻中真正的将军队击溃。不过很快,负责统帅大军的将领也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所在。不过还是有人尝试着通过一部分人阻击,另外一部分人进行扎营和防御作业的情况下在这强敌面前站稳脚跟。
见到这种情况,官兵们就开始接连不断的以铳炮发射独头重弹直接抛射到一里以外的距离上去干扰对手的扎营。
当然,经过了一系列交锋之后,尽管整个队伍在应敌面前无所不用其极,可是所携带的弹药还是消耗了很多。这样积极的主动压迫作战很显然面临一个后果,那就是如果不能够真正的拖延住对手,就有可能面临弹药消耗完毕情况下很有可能面临战败的风险。
毕竟在对手数以万计的大军面前平均每人一件无后坐力霰弹炮再加上数十们轻炮的火力配置似乎也有些过于单薄了。
或许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兵力,加上通过与新军官兵不少次交锋之后的对手也变得更为经验丰富起来,尽可能的让五万多人规模的大军队形尽可能的分散,当面临对方冲击的时候就选择后撤,同时以兵力优势带来的战线优势威胁对手的侧后。以这种更为灵活的办法也终于有效的牵制了人数并不算太多的新军主力部队并掩护准备修建临时营垒的队伍虽然低效却还算勉强的修建出一个并不算宽阔,刚刚能够让大军容身的土垒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负责听地查探动向的士兵在负责指挥队伍的新军营长面前耳语了几句。负责指挥新军同对手对垒营长在这个时候也终于开始明白了些什么,就让队伍稍稍向后撤退了一定的距离。
在这个时候,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德里苏丹国诸部官兵也终于大松了一口气。
“或许他们觉得如果我们选择在这个临时硬地扎营的话,可以再次展开一次爆破攻击吧!”
“那里有那么容易?这样的亏我们当然不会再吃第二次,夜幕来临之后,大军就迅速分路撤退,不能再给对手这样的机会了。。。”
然而就在刚刚临近黄昏的时候,才地面上穿来的马蹄声也被德里苏丹国大军中的一些有心将领身边的亲信所发现了,正是一些刚刚落脚没有多长时间的亲信将领。
“是马队的声音?”此时负责指挥德里苏丹国大军的将领身边也有一些人多少有些警惕的说道。
“不要担心。那应该是其他部族想要前来分一杯羹的吧。只是那些人不明白我们遇到的这些对手是多么难缠的骨头。“
”真没有可能是那些强敌的马队?“
”如果那些强敌也有马队的话,我们这些人早在上一次山谷伏击的时候就根本不能幸存了。他们应该是步队,上岸的时候就应该没有多少马匹,这一点儿应该是很早的时候很多人就应该得到消息了吧?“
只是这个时候德里苏丹国的将领们很大程度上还是被思维定势所束缚了。毕竟,在这并不太适合养马的地方,骑马是一些专门兵种的专属技能。没有道理有军队普遍会骑马却没有专属的马匹。没有专属的马匹也就意味着不会骑马。
张小磊身边的新军官兵当然都是接受过最基本骑术训练的。毕竟马匹的意义早在远征东瀛之前就被军内所熟知,只是后来在东瀛的不少实战中才发现以针对岛屿作战为主的海外行动往往都是在地形比较狭小琐碎的地方展开的。马匹虽然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考虑到马匹本身跨洋运输上的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就只能束之高阁了。
伏击战的胜利在击溃了对手五万大军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辎重用途的马匹幸存下来,成为张小磊组建临时马队,以最快的速度展开增援的核心依托之一。三四千马匹做为真正用途的骑兵来说是单薄的,但如同明代骑兵化的农民军,还是不懂得珍惜马力的二三流水平农民军马队的那个用法来说就完全不同了。在近卫军的孩子们体重也普遍不算太重,也不吝啬马力的情况下,一匹马往往能够携带一名有过骑乘训练的少年的同时还携带一名持有火器并随时可以展开射击的近卫军队员。
明初第一豪强 第321章 摧枯拉朽
当携带着两千五名少年还有两千五百名近卫军队员的马队濒临战场的时候,在不过半天左右的行动中就至少有五百多马匹因为明显的掉队而不得不放弃了。就是勉强还没有问题的两三骑兵也因为新军的少年们并不熟练的骑术还有体力状态相差各异的马匹而被拉倒了连绵超过十里远的距离。
这还是整个队伍尽可能的保持行军中的节奏的结果。暑热的天气之下以温带习惯的用马导致很多马匹出现大量的减员,甚至不再能够有效控制。
这也让赶来增援的队伍开始多少有些庆幸张小磊的先见之明,在队伍出发的时候适当减少了人数以便富裕出一些马匹出来。
抵达战场之后,似乎队伍中的多数马匹也因为明显过重的负担和连续数十里的强行军而状态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整个大军也不得不再临战前稍作休整。
不过当看了看太阳之后,负责指挥队伍的近卫军营长之后也不得不在仅仅一刻种之后就将马队投入到了不远处的战区至上。
虽然增援过来的骑兵集团主力不过区区两千人左右的规模。可是在之前的交战中已经了解到这些强敌究竟是一支什么样儿战斗力性质武装后,德里苏丹国的将领乃至大多数军官甚至普通士兵也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候到来了。这个时候,也再也不能做出错误的决定,立即决定各路人马兵分三路展开分路突围。
在德里苏丹国大军各部武装的印象中,四五千规模的敌军力量或许能够匹敌五万左右集结起来精锐常备主力,但这是在不使用大规模的炮兵或者爆破手段的前提下。如果没有这些手段,顶天也就只有花费很长的时间歼灭一路人马能力。大部分剩下的兵力还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幸存下来。
因此这样的临时决定也没有在下面遇到太大的障碍,整个五万人的大军就迅速决定放弃刚刚修建起来的营垒展开了分路突围。
而在这个时候,负责指挥增援骑兵力量的骑队也开始缓慢的行动起来,以稍稍快于徒步行军的速度逐步像最近的一路敌军毕竟过来,并一直毕竟到大概一百二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
对于往往并不装备气候适应力不太好,而是以单体长弓为主要投射兵器的天竺武装来说已经是抛射打击的极限距离。当然,这个距离在冷兵器时代也根本不是骑射能够有效发挥实力的距离,哪怕是最为精锐的骑射手也是一样。
然而,当马队同独特的火力运用方式结合起来,骑兵的性质就已经完全不同了。不再是仅仅只有机动力,而在攻击和防御两个方面都有不少问题的兵种。在大概一百二十步左右敌箭抛射边缘的位置上,猛烈的火力打击展开了。在几乎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六千多支早就填装好弹药的十斤无后坐力霰弹铳发射的六两独头重弹打了出去。
或许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即便针对五万人左右的集团,这些在马上打出去的火力也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强的弹丸命中到了敌军的队伍中,可是带来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几乎在很短时间内就将四五千人左右的敌兵打到在地。这还是德里苏丹国的大军经过多次与新军主力部队的交锋多少有一些经验,尽可能的分散了队形的结果。
或许一成左右的损失对于五万人左右的对手来说整体形不成击溃性的效果。尤其是这些对手似乎普遍比之前遇到的很多对手更为坚韧的情况下。可是当这些杀伤集中到其中一路准备逃亡的人马的时候带来的效果却是毁灭性的。几乎当场就让很多胆小的人在周围接连不断的有人惨叫或者肢体破碎的情况下,下意识的卧倒掩蔽。
敌军的这种状态也为马上的近卫军的孩子们第二次重新装弹准备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就在马队上的孩子们重新准备装弹的时候。为数不多的敌军骑兵也在这个时候聚集起来展开了一次开似拥有明显兵力优势的反扑。
然而火力上的巨大差距让逼近过来的数千骑兵几乎是在一轮刚刚填装好的轻霰弹火力下就被彻底的荡平了,绝大多数人连逃亡的机会都没有抓住。
紧接着,在不到两分钟内重新拉来飞出去的铳筒并重新填装好弹药的骑兵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扫荡并彻底清洗了已经彻底被打垮的对手。
从援军参战到彻底击溃一万七八千人左右的其中一路打算撤退的敌军,整个过程不过数分钟的时间。这种碾压性的战斗力与火力优势也彻底当其余两路刚刚没有离开多远的敌军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
几乎与此同时,在对手选择分路突围的情况下,一支同敌军对峙的两三千新军主力官兵部队也开始兵分两路开始牵制其余两股敌军,让其不能速度太快的撤退和转移。毕竟并不怎么优秀的骑手在负重超标的情况下配上并不怎么专业的马匹,战场上能够发挥出的机动力优势也是有限的。
接下来的战斗就变得更为摧苦拉腐起来。早就濒临崩溃边缘的敌军在这种绝境之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抵抗,当代着命运的最终裁决。
夕阳西下,战斗终究还是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落下了帷幕,至此。登陆天竺大陆大陆的新军与近卫军官兵先后彻底歼灭性打击了十三万左右南亚各路步骑集团,再加上一些其他零星影响。在此后不算太短的一段时间里再也没有什么这一带的潜在势力敢于再找麻烦了。
重新在海德巴拉一带的矿区留下了五千人左右的兵力之后,汇聚起来的其他八千人左右的兵力则向着另外一处重要的硝矿区展开了前进。
不过同之前不同的时,此时优质硝矿的意义还没有被这里的人们所熟知,因此所花费的寻找硝石矿脉的时间,也明显的超过了之前一连串战斗所耽误的时间。
明初第一豪强 第322章 回归
寻找钾硝石的时间虽然不少,但在充足而不算太过吝啬经济开销下,很快就开裁收集到了足足需要万余的队伍才能勉强运输的硝石。特别是需要携带足够的马匹和把大部分人变成挑夫的情况下才能勉强负担着六七十万斤折合四百吨上下的硝石矿。规模看起来虽然不小,不过细算起来也并不算太多。这些钾硝石在通过各种工序制作成黑火药之后重量比原来单纯硝矿还要缩水不少。估算也就能生产三百吨上下的黑火药,折合弹药潜在规模千余吨。勉强能够让几万人的队伍全副武装起来罢了。
不过对此,南下征战了不少时间的官兵们却显得很乐观,无数战斗经验表明,就算是面对那些有一定准备的对手。甚至还是要在比价远的距离上开火的情况下,平均每斤火药或者几斤弹药也一定能够造成一人伤亡,正常情况下还远不止如此。
经过一个多月疲惫不堪的运输和忙碌,在借用了恢复了身体并且勉强没有太大问题的四千多名矿工之后,凑齐的万余名新军官兵花费了不小的精力才把四五百吨钾硝矿石还有六七百吨特殊的优质铁矿,总共多达千余吨的矿石运送上了船只。
此后,从锡兰岛到印度矿区也做了一些调整,包括四千名解放过来的矿工在内的力役还有两千左右的船工以及九千多名近卫军的孩子准备返航。在印度两个矿区则各部署四千左右的作战力量,并在锡兰岛上部署三千左右新军主力部队的作战力量。
依据之前的作战经验,仅仅凭借过去新军国防军的通常火力配置,在面对比较像样的敌军重兵集团的时候很是有些淡薄的。因此,留守南亚矿区的八千官兵除了平均每人配备至少两支随时可以填装好弹药的无后座力霰弹铳之外还加强了爆破和火药与铅弹等暴破力量。在防守的情况下各配备一百五十门左右的轻炮,超过二百吨规模的各种装备爆破攻击器材和弹药。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开井方面的技术人才还有比较优质的丝纱、蒸馏等净水装置。规模不算小的野战口粮。
当然,加入这天竺各地的力量如果真的齐心协力的一次性投入超过几十万倾巢而出的军事力量并且还能够做到在战场上的有效指挥,那么这还是会多少带来一种威胁的。只是在更多的了解到和德里苏丹国及这一带的不少形势,更多的审讯了曾经在之前的大战中获得的俘虏之后,这种威胁的概率就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了。之前遇到的那十多万似乎很有韧性装备也不算太差的军事力量,实际上也并不是这里武装力量作战水平的常态,几乎是集结了从德里苏丹国南部各封国到南天竺其他地区一些势力的主力,算是一次规模庞大的力量联合才勉强凑出了这样的规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