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剩余的老弱一百来人,编入两县县衙,负责充任衙役和杂役。
至于从长子县豪强家中招收的私兵,秦翼没敢立即编入军队,而是先编为一支五百人的预备役部队,先不发给兵器,由赵云先进行训练,秦翼本人负责思想教育转化。
虽然,秦翼和卫觊出任了一县县令,但兵权被秦翼牢牢把握,卫觊这个县令,名义上与秦翼平职,实际上也要听从秦翼的号令。
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众人便开始对军队进行合编,分配。因为各部尚未经过磨合,因此,所谓的合编,在小编制上依然以各部原来的编制为主,并未完全打散。
合编完成后,徐晃和陆骏、裴继,立即带领划归给他们的人马前往潞县和黄石崖铁矿驻扎。
卫觊则被秦翼暂时留在长子县。下一步,他要做的便是公布黄石崖铁矿的处理结果,在长子县和潞县豪强之中,招募合伙人。此事颇为繁琐,秦翼便交给了卫觊负责。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1章 招商会(上)
秦翼借邱熹摆鸿门宴之机,精心谋划,一举发动,以雷霆手段占领了长子县。这是一次非常漂亮的奇袭战,达到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略目的。
经此一役,秦翼手下兵力扩张到了三千,增加了一倍多。而且,获得了充足的粮草和财物,也让他的势力范围扩展为两县之地。
秦翼也由此认识到,乱世之中,只有不断进取才是王道,靠守成,迟早会死得连渣都不胜。
也因为秦翼展现出的雷霆手段,让潞县和长子县的豪强们全都大感震动,一个个对秦翼俯首帖耳,至少,表面上如此。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潞县的豪强,秦翼刚来潞县那会儿,很多豪强都对秦翼不感冒,甚至有人私下里串联,商量如何给秦翼这个新县令使绊子。但秦翼突然占领了长子县,这些对秦翼不服的豪强立即消停了。
据卫觊所说,之前他联络潞县的豪强借粮给县衙之时,这些人全都推三阻四的。可秦翼占领长子县的消息传到潞县后,有些人就立即去拜访卫觊,答应借粮了。
秦翼如今粮草充足,对于潞县豪强们的粮食,却是看不上眼了。不过,既然人家有些“好意”,秦翼也不能不领情。他便吩咐卫觊,回潞县之后,该筹的粮食还是要筹。这东西不怕多,粮食越多,养的兵就越多。
别看秦翼已经有了三千兵马,但离他的扩兵目标还差得远。何况,秦翼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也需要不少粮食。
话说回来,秦翼虽然占据了潞县和长子县,但他终究是外来户,要想彻底消化这两县之地,牢牢站稳脚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眼下,对秦翼来说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取得这两县豪强的真心支持。不一定是所有豪强都支持他,这有些奢望,但至少,秦翼要取得一半豪强的支持。
在这个时代,士族和豪强才是整个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士族掌控朝政,豪强统治地方。只有取得了豪强的支持,秦翼才能真正掌控长子县和潞县。
尤其是长子县,几个大豪强都已被秦翼给得罪了,他急需要做的,就是拉拢中小豪强,与那些大豪强对抗。
而黄石崖铁矿,就是秦翼用来拉拢豪强们的第一发糖衣炮弹。
他已经去过黄石崖铁矿数次,实地勘察了铁矿的情况。黄石崖铁矿的占地面积足有上百亩地。依据开采规模来看,储量应该不小。
以前,黄石崖铁矿是由潞县的五六家豪强共同开采,但又各自为政,每家豪强占据了一部分开采面积。邱熹勾结匈奴人霸占铁矿后,这些豪强矿主们便丧失了铁矿的开采权,全都损失严重。
秦翼占领长子县之后,原先的那些矿主们,陆续有人来到长子县,或是直接或是委婉的向秦翼打听情况,想重新开采铁矿。
对此,秦翼没有给予正面的回复,他只是说,会酌情处理黄石崖铁矿的。
几天之后,一份由长子县和潞县官府公布的招商告示,贴遍了长子县和潞县的城市乡村。
告示中说明,黄石崖铁矿收归官府所有,但开采权却要承包出去,由两县有实力的豪强共同开采经营。如果哪位豪强有意参与,可在五天之内到长子县县衙报名。报名时,需缴纳五百贯的保证金,官府会在报名人之中,择优选取五到十家豪强,参与合营。对于落选之人,退回保证金。
告示一经贴出,两县豪强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五百贯的保证金,便让很多小豪强望而却步。他们倒不是拿不出这么多钱,而是生怕这笔钱会变成打狗的肉包子,有去无回。
但那些有实力的豪强却不在乎这点小钱,告示贴出的当天,长子县就有三家豪强的主事之人带着保证金,前往县衙报名了。
令秦翼意外的是,这三家豪强之中,有一人居然是参加过邱熹的鸿门宴,被秦翼敲诈过的。
此人名叫王珩,据说是太原王氏的远房偏支子弟。王珩居然会主动支持自己的工作,这让秦翼大感不解。这人难道是个受虐狂吗,还是真的不记仇?
秦翼拐弯抹角的问王珩,你已经“捐”出了一半家产,难道还有实力开采铁矿?
谁知王珩竟然说,正因为我捐出了不少家产,家里缺钱用了,才要赶紧赚钱啊!
秦翼这才释然,还是那句话,“利益动人心,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再说了,王珩这家伙捐出的家产,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根本就不足一半。既然没有伤筋动骨,他与秦翼也没有太大仇恨。
这个结论的前提是,王珩是个心胸开阔、很有远见之人,他不会因为一点损失就斤斤计较。如果换成鼠目寸光、心胸狭窄之人,哪怕秦翼拿了他一文钱,他也不会因为秦翼想给他一百文钱就放下仇恨去巴结秦翼的。
不愧是太原王氏子弟啊,王珩的这份心胸和眼光,让秦翼大感佩服,他内心里已经把王珩列为了重要拉拢对象。能让一个仇人反过来支持你,远比一个朋友支持你要难办的多。王珩的支持,给秦翼的名望打了一个极好的广告。这是双赢之事。
之后的几天里,潞县和长子县陆陆续续有人带着保证金前来报名。到了截止日期,报名的人数总共有十八人。
每个报名之人,都被秦翼留在了县衙中,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是秦翼搞的第一次招商会,他如今不差钱,自然要把这些将来的财神爷伺候周到了。
每一位报名者,还领到了一份招商细则,里面详细介绍了将来铁矿的合营方式,以及招标的流程。
这个时代对商人还没有隋唐之后的那些朝代那么歧视,有很多豪强,本身就是靠经商发家的,比如河北的甄家、徐州的糜家,既是当地的大豪强,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商人。
正因如此,秦翼毫不避讳的把这次活动称之为“招商会”。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2章 招商会(下)
初平元年(190年)十月十八,星建吉日,诸事皆宜。
这天,黄石崖铁矿招商会在长子县城的郡守府隆重召开。之所以把招商会的地点选在上党郡太守府,这是秦翼经过反复考量的结果。
以前邱熹当长子县县令时,就明目张胆的把太守府当做了日常办公地点。秦翼占领长子县后,没敢这么高调,一直在县衙办公。这次要举办招商会,长子县县衙太过破旧,因此,秦翼便壮着胆子,把太守府给征用了。
他此举还有另外一点用意,那就是向所有人表明,他是有心当上党郡太守的。这一算是一种试探。
天公作美,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也在这一天降了下来。雪花飞飞扬扬,很快就在地面铺了一层,天地间一片雪白。
太守府大堂内却温暖如春。八个火盆分置大堂四周,大堂正中,摆下了八张案几,每两张拼在一起,形成四个方形桌案。上面摆着一个火盆,火盆上面架着一口小铁锅,热气腾腾,沸水咕嘟咕嘟直冒泡。火盆四周,则摆放着羊肉片、牛肉片、生鱼片、生鸡块、菘菜、萝卜片等物。
参加招商会的人,无论主宾,全分散围坐于那四个“方桌”周围,边吃边讨论事情。
没错,秦翼把招商会弄成了火锅宴。今日天冷,吃火锅既能暖身,又能融洽会谈气氛,因此,秦翼便灵机一动,亲自指导厨房弄出了原始的火锅。
参加招商会的人乍见到秦翼准备的火锅,全都看得一愣一愣的。等秦翼安排他们入席,又亲自讲明了火锅的吃法后,人们一尝之下,便纷纷称赞不已。
秦翼、卫觊、赵云、何盖、王珩五人坐了首桌。剩下的三桌,则安排了剩下的那十七名豪强分坐,每桌都由一名长子县的官吏作陪。
这些官吏,以前都是帮邱熹做事的。秦翼占领长子县后,对他们进行了甄别,属于邱熹的亲信一概不用,剩下的人,仍安排他们在县衙做事。
喝了一轮酒过后,秦翼开口道:“诸位,想必都已经看过秦某和卫县令共同拟定的招商细则了。不知诸位可有什么要说的?”
众人一听,立刻交头接耳起来。秦翼看了王珩一眼,说道:“不如,王先生先带个头,议一下这招商细则如何?”
秦翼有意拉拢王珩,因此硬拉着他与自己坐了同一桌。
王珩微微一笑:“那王某就班门弄斧,说一下自己对招商细则的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王先生尽管直言。”秦翼鼓励道。其余人也都停止了交谈,把目光看向王珩。
王珩稍作沉思,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王某对于招商细则,有三点不明之处,还望秦县令和卫县令能为王某释疑。”
“第一点是什么?”秦翼问道。
“细则中说,黄石崖铁矿今后采用股份制合营。王某看过细则后,对于这股份制的意思倒是理解了。只是,王某不明白的是,铁矿今后的开采究竟如何运作?是不是仍像以前一样,由中……对,中标。由中标之人依据所占的股权……份额,取得大小不等的一块铁矿呢?”
招商细则中,秦翼用了很多后世的词语,以致王珩说的磕磕绊绊的,显然还不适应这些新名词。
其余人一听王珩的话,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样不理解铁矿今后是怎么经营的。
秦翼道:“王先生,你所说的以前的经营方式,秦某把它称之为承包制,并不是股份制。”
“那承包制和股份制的区别是什么?”王珩立即问道。
“承包制,是把一个大铁矿划分成很多小铁矿,每个小铁矿都是单独经营。这也正是黄石崖铁矿以前的经营模式。秦某说的可对?”
“对对对,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开采的。”一个潞县的豪强说道。
秦翼点点头,道:“秦某认为,承包制存在很大缺点。每一家经营者,都是各自为政,不利于整合资源。打个比方说,王先生家懂的开采的工匠多,但精于炼铁的人却少;而卫先生家虽然有颇多懂炼铁的工匠,但又缺乏精于制器的工匠,或者家中车马不足,运输力不够。如此一来,每一个铁矿的收益都会大打折扣。”
“秦县令说的极对,我等以前,每家都或多或少缺乏某一方面的力量,以致急用之时,要么互相借调,要么花钱另外雇人、买物,既浪费精力,又浪费钱财,还经常因为抢夺工匠或器材闹矛盾。”一个客人立刻说道。
秦翼微微一笑,道:“秦某制定的股份制,是把黄石崖铁矿整体经营。各参与经营者,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东西出东西,集中在一起,共同管理。如此一来,整合了所有资源,不就提高了铁矿的收益吗?”
众人听了秦翼的话,全都思考起来。
过了一会儿,王珩说道:“秦县令说的,与王某的猜测一致。王某的第二点疑问也来源于此。既然各家都要出力,但每家出力大小必然不同,那这股权份额该如何划分?”
秦翼道:“此事不难,将每家所能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全部折合成金钱,根据数额大小,分得不同份额的股权。”
“那将来的收益,就按照每人所占的股权比例划分吗?”王珩又问。
秦翼点点头:“正是如此。不过,诸位如果亲自参与了铁矿的经营管理,在铁矿中担任某一个职事的话,还要另外领取一份工酬,算在经营成本之中。”
众人听了秦翼的话,纷纷点头。
秦翼望向王珩:“王先生,可以说你的第三点疑问了吧?”
王珩轻轻点头,道:“王某的第三点疑问……”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住,神色也变得犹豫起来。
秦翼微微一笑,道:“如我所料不错,王先生是不是觉得,官府占去四成股份,有些多了?”
王珩尴尬的一笑:“秦县令……王某的确认为,官府白白占去四成股份,似乎多了一些。”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3章 技术入股
王珩的话一说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秦翼身上。秦翼看的出来,这些人全都是与王珩一样的想法,认为官府占的股份太多了。
秦翼扫视了一下众人,很多人都受不了他那侵略性的目光,不自觉的把头低下。
利用这种谈判小技巧,秦翼占据了心理优势,这才开口说道:“诸位,秦某有三点需要向你们解释。
“第一,官府并不是像王先生说的,是白占股份。官府需要派兵保护铁矿,还要派出官员,对铁矿的运营进行监督,协调各方面的矛盾,这些都属于成本。
“第二,官府所占的四成份额中,有一成半是铁矿的赋税。据我所知,我大汉各地,商税都收的极重,基本上都是抽取两成。秦某只抽取一成半,已经很低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秦某代表官府,以技术入股铁矿。”
“技术入股?”秦翼的话说出,众人全都茫然了。
秦翼微笑道:“诸位是否不知技术入股为何物?”
众人纷纷点头。
秦翼看向卫觊,问道:“卫县令,你是经营过铁矿的。秦某询问一下,你们以前开采出的矿石,都怎么处理?”
卫觊道:“大部分用来炼铁,剩余的小部分,来不及冶炼的,便直接卖到其它郡县。”
“可曾炼过钢,或者将冶炼成果制成器皿出卖?”秦翼又问。
卫觊道:“炼钢不易,耗费矿石颇多,且失败率很高。因此,不如直接卖铁块或矿石赚钱。倒也会把部分冶炼出的铁块再制作成兵器、农具等卖出去。”
秦翼点点头,转头望向众人,道:“据秦某所知,我大汉如今普遍使用的乃是铁器,且大部分是用铁汁直接浇灌成型,冷却后打磨而成的生铁器。只有兵器、甲胄会采用韧性更强的熟铁制作。而钢器,却是极少的。”
稍微一顿,秦翼继续道:“炼钢之法虽然也有不少人会,但最先进的,也不过是炒钢法。秦某举个例子,我大汉精良的刀剑,就是用炒钢法获得的原料,再经过上百次的反复烧炼、锻打而成的。因此,称之为‘百炼精钢’。”
众人耐心的听着秦翼说话,但又都不知道秦翼究竟想说什么。
秦翼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又继续说道:“但百炼钢也不易得。因此,一把由百炼钢制成的刀剑,价值极高。秦翼懂得一种新式的炼钢之法,比炒钢法更易操作,成功率更高。所炼出的钢材,几乎能与百炼钢媲美……”
“秦县令所言可属实?!”没等秦翼把话说完,卫觊和王珩、何盖同时出声问道。这三人此时都是一脸惊疑之色。
其余的客人,也全都瞪大了眼睛。
秦翼微微一笑,眼神看向坐在另一桌的廖化,说道:“元俭,你去把我的兵器和铠甲取来。另外,再拿几把剑来。”
“诺!”廖化立即起身,走出了大堂。
“诸位,秦某口说无凭,待廖军侯将实物取来,诸位一观便知。”
众人闻言,全都耐心的等待着。
时候不大,廖化领着三名衙役,一个手捧秦翼的铠甲,一个端着秦翼的长枪,一个拿着三把长剑走了进来。
“诸位,秦某所用的长枪与铠甲,就是用我所说的那种炼钢之法所得的刚才,又经过少量的锻打之后制作的。各位可以试一下,看看质地如何?”秦翼大咧咧的说道。然后,还又一摆手,再补一句:“随便试,折损了算我的。”
何盖闻言,立刻起身走上前,从一个衙役手里接过一把长剑,挥剑就斩向另一个衙役手持长枪的枪杆。
“铛”的一声响,何盖手中长剑砍到了枪杆上。枪杆连丝划痕都没留下,何盖手中长剑却直接崩断,成了两截。
众人见状,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何县尉,再试试长枪是否锋利。”秦翼提醒道。
何盖把断剑放在地上,接过长枪两手持握,枪尖对准地上的剑身,用力扎了过去。
“叮——”一声脆响,枪尖直接把剑身刺穿。何盖一抬手,就把断剑挑了起来。
“嚯——”众人齐声惊呼。
“何县尉,再试试铠甲。”秦翼又道。
何盖把长枪交还给那名衙役,摆手道:“既然铠甲和长枪是用同样的钢材制作的,那便不用试了。”
秦翼这才说道:“秦某所说的那种新式炼钢之法,叫做‘灌钢法’。铁矿开张后,秦某就把这种灌钢法教授给铁矿的工匠。这便是秦某所说的技术入股。不知诸位以为,这灌钢法的技术,可值两成半的股份?”
“值,别说两成半了,就是拿整座黄石崖铁矿换都值。”王珩立刻说道。
秦翼心里暗喜:忽悠成功了!
他所说的灌钢法,的确比炒钢法先进,是他从系统奖励的那本书中看到的。那本书中,还有比灌钢法更先进的炼钢之法。不过秦翼认为,在这个连炒钢法都还属于尖端技术的时代,灌钢法就够用了。
至于他说灌钢法炼制出的刚才,能像他的铠甲和长枪一样优良,就纯属忽悠了。别说是灌钢法了,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炼钢技术,也无法炼制出像他的长枪和铠甲那样的钢材。
“诸位,秦某也认为我的灌钢法技术,值一整座黄石崖铁矿。”秦翼微笑道,“之所以只将灌钢法折算成两成半股份,是因为秦某还有附加的要求!”
说到这里,秦翼的脸色变得无比严肃。众人见秦翼变脸,也都不自觉的端正了坐姿。
“秦某的要求就是,你等用灌钢法炼出的钢材,只能用来打制兵器。并且,所打制出的兵器,只能卖给秦某一人。用灌钢法炼出的钢材和制品,未经秦某允许,一两也不准流出长子县和潞县。对于灌钢法的技术,也一定要保密。将来,秦某会把学会灌钢法的工匠,全部纳入官府管理。这个条件,你们能答应吗?”
众人又交头接耳起来。
王珩想了想,问道:“秦县令,那将来官府收购的用灌钢法制出的兵器和铠甲,如何定价?”
秦翼道:“比普通钢铁制出的贵一倍。”
“这……”王珩眉头一皱,小声道:“秦县令,百炼钢的价格,可是要比普通钢铁贵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啊!”
秦翼笑道:“可百炼钢太难得了。即便你们倾尽全力,一年能打出几件百炼钢兵器?秦某刚才说了,灌钢法比炒钢法更加简单易行。可以说,你们能炼出多少钢材,就能打出多少兵器。这数量优势,足以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了。”
“可是……灌钢法毕竟是新方法,工匠们学习,也是需要时间的。”王珩又道。
秦翼心中暗暗点头:此人是个经商的天才,居然知道把研发成本算进去。
秦翼道:“在工匠们没有学会灌钢法之前,由官府负责养他们。研发灌钢法所用的耗费,也全由官府负责。这样总可以了吧?”
王珩这才说道:“既然秦县令如此保证,那王某没有疑问了。”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
秦翼正色道:“我再次警告诸位,将来,如果灌钢法被泄露出去,或者有用灌钢法制作的器物流出长子县、潞县,秦某将会对犯事之人处以极刑!”
王珩带头表态道:“秦县令只管放心。你买我们的兵器,是为了装备保护我们的军队,要是把灌钢法泄露出去,或者把用灌钢法炼出的钢材制作的兵器卖给别人,他们就会反过来祸害我们。这点轻重,我们分得清。”
其余人也立刻表态,一定会遵照秦翼的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4章 商会
经过秦翼耐心细致的解释,参加招商会的客人全都明白了招商细则中的各项条款,对于条款的内容也都没有意见。
于是,秦翼提议,大家先放开吃喝,等吃饱喝足了,再进行招商会的下一项议程。
两刻钟过后,大家都酒足饭饱了,秦翼命人撤下宴席,开始进行招商会的第二项议程。
第二项议程,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议程,即确定中标者。
秦翼没有采取后世那种竞价夺标的方式,而是采用集体审核的方式,队参与竞标者的家底进行综合考量。
在会议召开之前,有意参与铁矿经营的报名者已将他们所能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全都列出详单,报送给了卫觊。卫觊又组织县衙内的文职官吏,将每一份报单抄写了二三十份。
第二项议程开始后,秦翼便命人把所有的报单发送到每一个客人手中,公开透明的进行民主审核。
这一项议程,讨论的极为激烈,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名额。不过,实力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做不得假。
秦翼还特意说明,竞标者报送上来的投入项目,将来如果不能兑现,那他们交付的保证金就要全额没收,不再返还。
1...5859606162...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