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讨论,最后,从近二十名竞标者当中,选取出了实力较强的九人。
中标者喜笑颜开,未中标的人怅然若失。但终归是实力不济,他们也说不得什么。
“诸位也不必太过失落。将来铁矿开张之后,还会带动周边产业。各位虽然没能参与铁矿的经营,已然可以凭借铁矿赚钱啊!”秦翼笑眯眯的安慰那些人。
有人一听,立刻问秦翼:“秦县令,您所谓的周边产业是指什么?”
秦翼解释道:“秦某刚才看了一下,将来铁矿投入的人力,有七八百人。各位可以想一想,这七八百人入驻黄石崖之后,除了要吃饭,他们赚到了钱,也会进行别的消费。诸位可以在黄石崖附近开办茶肆、酒肆、甚至是青楼妓馆。这不都是来钱的买卖吗?”
众人闻言,全都眼神一亮。但也有人说道:“铁矿里都是些苦哈哈,他们赚了钱也舍不得花。”
秦翼笑道:“此言差矣,铁矿里可不全是苦哈哈。各位投资人将来必然派出家中亲信管事,在铁矿担任差事。这些人可不会舍不得花钱。”
说到这里,他看向王珩,又道:“比如子珮先生,不就已经说明,他将来要常住铁矿的么。子珮先生离家在外,少了娇妻美眷的陪伴,想必也寂寞的很。如果铁矿附近有一家青楼的话,想必子珮先生定然会成为常客啊。”
“哈哈哈……”众人闻言,全都大笑起来。
王珩倒也大方,听见秦翼拿他打趣,不但毫不害羞,反而大咧咧说道:“王某可不是俗人,你们将来要是想开青楼,请的女姬若是毫无姿色,王某可是不会关顾的。”
这番话,又引得众人大笑。
一个小玩笑过后,秦翼继续说道:“况且,将来铁矿也不是只给官府打造兵器,最大的生意,依然是普通的钢铁和矿石交易。外地也必然会有很多商贾前来铁矿运输货物。这些人来了,同样要吃住娱乐。以前你们没人发现这个商机,这些外地客人逼不得已,只能去县城消费。要是铁矿周围就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他们还会舍近求远去县城吗?”
“秦县令,您真是经商的天才!”王珩朝秦翼竖起了大拇指。其余客人也纷纷交口称赞。
秦翼摆摆手,说道:“秦某这也是绞尽脑汁才想出的主意。既然黄石崖铁矿是在秦某的重新主持下开张的,那秦某必然想把它弄得尽善尽美。否则,秦某这个新县令,岂不成了摆设?”
说到这里,秦翼话音一转,又道:“秦某再给各位交个底。将来你们要是在铁矿周围开买卖,一年之内,官府免收一切赋税。”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客人一拍大腿道:“孙某打算在铁矿附近开一家青楼了,谁都别跟我抢!”
另一个客人嗤笑道:“孙兄,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开买卖自然要公平竞争,你怎么能不让别人与你开同样的买卖呢?”
“嘿嘿,你们能竞争得过孙某吗?我在长子县可就有一家青楼。”
秦翼眼见会场要变成吵架场了,赶紧说道:“诸位诸位,开买卖的事情以后再说。我们先商量一下,成立黄石崖铁矿的董事……哦,商会吧。”
“商会?这又是何物?”客人们一下被秦翼的话题吸引。
秦翼道:“常言道,家由千口,主事一人。既然铁矿是由多家合营的,那么必然就要有做主之人。这个商会,就是又所有铁矿的投资者组成,负责对铁矿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表决,任免铁矿的各项职事。”
“秦县令,您不是说,会派官员对铁矿进行管理吗?”王珩问道。
秦翼解释道:“秦某说的是,官府派出的人员,只负责监督,协调各项矛盾。他们终究没有经商的经验,因此,铁矿还是要交给你们自己管理的。”
稍顿,“秦某的意思是,商会要推举出会长一人,副会长两人,剩余的投资者,全都为会员。将来,小的事项,可由会长或副会长决定。大的事项,必须经过全体会员的商议表决。如此一来,也避免发生矛盾。具体的细则,由你们自己制定。”
“这个办法好!”王珩点头道。
其余客人也都赞成。
于是,众人又就商会的成立进行了讨论,最后形成决议:由卫觊担任会长,总揽一切;王珩任常务副会长,负责商会的日常管理;另有一个潞县的豪强陈方担任规纪副会长,负责监督商会的运营。
至此,招商会的各项议程圆满完成。
但这不代表铁矿很快就能开张了,会议开完了,后面便是具体的落实,会更加繁琐。不过,秦翼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新成立的商会负责,他只负责指导。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5章 救灾(上)
雪下了整整一天,入夜后仍没有停歇。大片大片的雪花,飞飞扬扬的落下。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人踩在上面,足以没到脚踝。
大雪覆盖,行路不便,参加招商会的客人仍然在县衙内留宿。秦翼睡的很晚,躺下之后,他又利用通话器同柳若茵聊了一会儿天,像是炫耀似的,向柳若茵讲述了招商会的经过。
对于秦翼的炫耀,柳若茵的看法是:计划做得再好,也要得到落实才行。光说没有用,要看铁矿开张后的经营情况。
秦翼怀着对黄石崖铁矿前景的憧憬,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他率领着数十万大军,装备着由黄石崖铁矿采用灌钢法打制的盔甲和兵器,横扫各路军阀,结束了乱世,完成了大一统。最后,在臣民齐颂声中,秦翼登上了天子宝座。
不想,他的屁股刚刚落在龙椅上,大殿忽然剧烈摇晃,房梁嘎吱嘎吱直响,无数瓦砾灰尘扑簌扑簌的往下落……
“卧槽,地震了!”秦翼一声大吼,从睡梦中惊醒。
原来只是一个梦。
“主公,怎么了?”卧室外间,传来了廖化的声音。
秦翼的卧室是一个套间,他睡里间,廖化睡外间。
“没什么,我说梦话呢!”秦翼答道,“元俭,吵醒你了,抱歉哈!”
“主公太客套……”廖化的话还没说完,秦翼忽然听见廖化那间房的房门被人敲响。
“谁?”廖化问道。
“主公,某乃裴继。县衙斜对面有一户人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了。”
秦翼隐隐约约听见了裴继的声音。因为铁矿尚未开业,铁矿的守军也还未派驻,裴继就暂时留在县衙中,与廖化一同率领猛兕曲。今晚,是裴继当值。
然后,秦翼就听见廖化打开了房门。
“主公,主公,快快醒来。”
裴继人还未进秦翼的卧室,就急吼吼的说道。
秦翼连忙披上衣服,蹬上靴子,给裴继开门。
“元绍,慢慢说,怎么回事?”
“主公,某今夜就守在门房里,刚才听见县衙外面好像有哭声,某便出去看了一下。斜对面有一户人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了,一家人正在院子里急得大哭呢。”
“下雪还能把房子压塌?”秦翼非常诧异。
裴继一愣,惊疑道:“主公,你不会真不知这种事情吧?雪下的大,肯定能把房子压塌啊。这种事情每年都有发生。”
秦翼一拍脑袋,自言自语道:“时代代沟啊!”
在秦翼以前生活的时代,房子要么是钢筋水泥建的,要么就是砖瓦的,极少听见谁家房子被大雪给压塌了。可在这个时代,民居都极为简陋,下雪压塌房子,倒是常事了。
“元俭,穿上衣服,走,咱们出去看一下。”秦翼当即对廖化说道。
“诺!”
…………
秦翼、裴继、廖化三人带着几名猛兕曲的士兵出了县衙。
被大雪压塌房子的人家,住在县衙大门往东三十来米,大街对面。秦翼等人来至这户人家院子里,秦翼看到,这家人全家都站在院子里,对着房子唉声叹气,倒是停止了哭泣。
左邻右舍也有一些人来到这里,有人正在与受灾人家的户主小声说着话。
“县尊来了!”有人认出了秦翼,众人连忙上前给秦翼行礼。
“老姜头,我家主公来看一下你家的情况。”裴继对着其中一人大声说道。
那人连忙上前,对着秦翼弯腰拱手。
天色太暗,秦翼也没看清这人的长相。
“家里受灾严重吗?”秦翼上前扶起此人,问道。
“压塌了两间卧房,没法住人了。”老姜头哽咽道。
“家里人可曾受伤?”秦翼又问。
“老汉的婆娘睡觉警醒,一听见房梁响,就立刻把全家都叫醒了,倒是没人受伤。”
秦翼点点头,道:“没人受伤就好,房子坏了,等明日再修整一下便是。”
“老汉家这点小事,劳驾县尊亲至,老汉真是……真是……”
秦翼一摆手:“什么都别说了,今夜,你们先去县衙暂住一宿,县衙内有的是空房。等明日秦某派人把你家房子修好了,你们再搬回来住。”
“这……这……这……”老姜头没有想到秦翼居然会让他们一家去县衙住,既感动又震惊,却是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秦翼立即吩咐廖化:“元俭,接姜老伯一家去县衙。让赵县丞给他们安排房间。”
“诺!”廖化领命,立刻上前对老姜头说道:“姜老伯,莫拂了县尊一片关爱之情,这便随某去县衙吧。”
“诶!诶!”老姜头应着,已是热泪盈眶。
忽然,他跪倒在秦翼面前,一声不吭的给秦翼磕了三个头。
不等秦翼反应过来,他就站起,对廖化说道:“后生,我们走吧。”
廖化带着老姜头一家,离开了小院。
秦翼站在原地,半天没有回过神来。我做什么了?他居然给我磕头!当官的,遇上群众受灾,不就应该立即做出应对措施吗?
“秦县令大义啊,比那邱熹强多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人小声说道。
“是啊是啊,往年,县城里也总有那么三五户人家的房子被雪压塌,官府从来不管不问。这位秦县令才上任,就做了件好事啊!”
“你们说什么?往年县城里也总有三五户人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秦翼回过神,立刻看向人群中议论之人,问道。
兴许是众人听见秦翼问话的口气非常严肃,竟都不敢说话了。沉默了一小会儿,才有人弱弱的说道:“秦县令,这么大的雪,县城里怕是不止老姜头一家的房子被压塌啊!”
“那乡间呢?乡间百姓的房子,是否也有被大雪压塌的?”秦翼立刻问道。
那人道:“乡间百姓的房子,除了那些大户人家,大多数人家的房子远远不如城里住户的结实。想来,被雪压塌的定然不在少数。”
“元绍!”秦翼闻言,当即一声大吼。
“某在,主公有何吩咐?”裴继被吓了一跳,立刻答道。
“立即带人,将整个县城巡逻一遍,看看还有没有住户的房子被雪压塌,如果受灾严重无法住人,就将他们接去县衙暂住。县衙里住不下的,就让他们去太守府。另外,再派人去军营,通知何县尉,立即赶来县衙,某有事与他商量。”
“诺!”裴继领命而去。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6章 救灾(中)
已是深夜了,长子县县衙二堂内,依然灯火通明。秦翼、卫觊、赵云、何盖,外加闻讯主动来至二堂的王珩,五个人正在挑灯议事。
“诸位,搅扰了各位清梦,秦某先给诸位赔个不是。”秦翼坐在主位上,朝堂下众人拱手。
“秦县令可是心念受雪灾百姓的情况,这才连夜集议的?”王珩问道。
秦翼点头道:“是啊,这场大雪,县城之中已然有住户的房舍被压塌了,想必城外乡间,受灾百姓会更多。”
何盖疑问道:“县尊,大雪压塌房屋,每年冬天都有发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您召集我们前来,难道老天爷就不会下雪了吗?”
秦翼轻轻一笑:“老天爷的事情秦某管不着,但百姓的事情,秦某却必须管。”
说完,他便问道:“往年若有百姓的房屋被压塌,都是如何处置的?”
卫觊道:“无非是左邻右舍帮忙,将房屋修缮一番。”
秦翼又问:“那需几日才能修好房子?”
卫觊道:“这就要看房主的人缘了。人缘好的,帮忙的人就多,若房屋倒塌的不严重,少则一日便能修好。若是房主的人缘不好,帮忙的人自然也少。修缮起房屋来,耗费时日也多。”
“有没有房屋完全倒塌,修缮也没法修缮,只能重建的呢?”秦翼再问。
卫觊道:“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也是有的。有的人家太过贫穷,房屋本就修的不结实,大雪一下,就倒塌了。像这样的人家,也最是可怜,房屋本就勉强能遮雨避风,倒塌之后,又没有钱财重新修建。也只得背井离乡,外出讨饭了。”
听了卫觊的话,秦翼心里像是塞了一团棉花,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这世道,富者广厦千间,贫者却无遮身之地,太操蛋了!
“往年的事情,秦某管不着,但今年秦某既然来了,今年就不能坐视不管。”秦翼坚定的说道。
“县尊的意思是……”赵云问道。
秦翼沉思了一下,说道:“秦某不敢夸多大的海口,但让潞县和长子县的每一个百姓都不会因为雪灾而无房可住,秦某还是能做到的。”
说完,他就直接看向卫觊:“卫县令,铁矿的事先放一放。明日你便立即赶回潞县,即便道路再难走,你也要回去。然后,告诉徐公明和陆季才,让他们分出一半将士,全力救灾。”
卫觊想了想,说道:“卫某赶回潞县不成问题。可让将士们救灾……该如何救?”
秦翼道:“自然是帮助受灾百姓修缮房屋。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就重建。将士们都有扎营的经验,军中也不缺工匠,石头、木材更是漫山遍野都是。将士们人多,力量就大。争取在三两天内,完成救灾。”
想了想,秦翼又道:“没地方住的百姓,卫县令想想办法,能让别的人家暂时收留他们更好,实在办不到,就让将士们扎帐篷给他们住。另外,再让徐公明和陆季才匀出部分军粮,给吃不上饭的百姓施粥,帮他们渡过难关。”
众人听着秦翼说话,全都沉默不语。
秦翼发觉众人脸色有异,便诧异道:“怎么,秦某说的这些,难道不好操作?”
卫觊道:“秦县令,军队不是打仗的么,让他们去救灾,这可是从来未有之事,将士们恐怕会有怨言啊!”
何盖也点头道:“大雪封地,将士们连操练都停下了,让他们去帮百姓干活,又不是给自己干活,怕是他们不乐意。”
“混账话!”秦翼怒了,“将士们出身于百姓,百姓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难道他们的父母受灾,他们也无动于衷吗?”
“道理倒是说的通,可此事……”何盖还是不赞同秦翼的意见。
秦翼一摆手,打断何盖的话,说道:“告诉将士们,这次救灾,就是打仗。救灾中出力多的、表现积极的,秦某给他们记军功。另外,告诉将士们,军人的职责是守土护民,既然是护民,那也包括救灾。今日他们帮助别人,他日将士们自己家中受灾,同样也会获得军队的帮助。”
“那卫某便把秦县令的吩咐转告徐公明和陆季才,至于将士们能不能理解秦县令的深意,卫某心里实在没底。”卫觊苦笑道。
秦翼道:“这是军令!他们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秦某也会亲自前往潞县,看他们的表现。”
说到这里,秦翼又看向何盖和赵云:“长子县这边,与潞县一样,出动军队全力救灾。明日你们便立刻行动,分散到各个乡村,见一家就帮助一家。一定要严明军纪,别救灾不成反祸害百姓。有敢祸害百姓的,以军法处置!”
“诺!”赵云和何盖朝秦翼抱拳。
秦翼又将语气转缓,说道:“这次救灾,是军队进行合编之后的第一次行动。诸位一定要用心去做。不管受灾的百姓多还是少,都要当做一场硬仗来打。这次行动,也是检验一下军队合编之后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的一次行动。即便不为帮助百姓,也能让我等发现军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势在必行!”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珩,这时突然说道:“秦县令此举若是做好了,就能一举收得潞县和长子县的民心啊!”
秦翼微微一笑:“子珮先生所言一针见血。这次救灾,既是一次收获民心的行动,也是一次让两县百姓认同驻军、融洽军民关系的行动。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潞县和长子县军民一心,官民一心,试问谁敢冒犯?”
卫觊、赵云、何盖听了秦翼的话,总算彻底理解了秦翼的用意,都深以为然的点头。
“秦县令,王某也愿出一把力气。”王珩忽然说道,“王某别的事情帮不上忙,但收留十个八个受灾的百姓到家中暂住几日还是能办到的。另外,王某家中仆从颇多,就让他们帮着将士们烧点热水,熬点稀粥吧。”
秦翼闻言大喜,连忙朝王珩拱手:“子珮先生大义!”
王珩笑着摆了摆手:“王某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啊!秦县令,前几日你逼王某捐献家财,很多百姓都已经把王某视作邱熹的走狗了。要是再不做点善事,那王某今后出门,怕是要被人戳脊梁骨啊!”
“呃……这个……嘿嘿,子珮先生,秦某之前的所作所为,实乃逼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如有得罪之处,还望先生海涵。”秦翼尴尬道。
王珩笑道:“此事都已经揭过去了。只要秦县令今后不要再把王某当成坏人就行。”
“哈哈哈哈……”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07章 救灾(下)
清河乡是长子县西边的一个乡,共有十一个村庄,白石沟就是清河乡其中的一个村庄。
白石沟位于一处山谷,周边全是大山,土地贫瘠,也没有别的资源,整个村都很贫困。一场大雪,令全村三十多户人家当中的五户人家的房屋倒塌。受灾较轻的,只是一两间房屋的屋顶破了个大洞。受灾严重的,墙倒屋塌,全家人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了。
村子虽然穷,但民风朴实,住户都很团结。雪停的第二日,全村人就全部出动,帮着受灾的住户修整房屋了。
只是,村里壮劳力实在太少,又加上天寒地冻的,施工进度非常缓慢,干了半天,也仅仅给两户受灾较轻的人家修好了房顶。
还有三户受灾很严重,一家的房顶全部塌陷,另外两户,更是连墙壁都倒塌了一半。
“唉,你们三家的房子只能重建了。没有二三十天工夫,怕是也建不好。”一个老人站在其中一户人家的废墟面前唉声叹气。
“三叔,那我们住哪儿呀?”这户人家的户主满脸愁容的问道。
“三叔”道:“只能先到别人家挤一挤了。”说完,他便冲正在忙碌着清理废墟的人们喊道:“大伙儿先停一下,都回家腾一下房子,今晚让陈四他们几家人到各家先挤一挤。”
“三叔,我们全家五口就挤一张塌,实在是睡不下别人了。”废墟中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说道。
另一人道:“我家倒是还能挤下两人,陈四,你就去我家吧,今晚挨着我睡。”
“二哥,谢了,那今晚我就去你家了。”陈四朝那人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怎么安置受灾的这几户人家,就在这时,村口忽然有两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慌慌张张的跑来。
“三叔公,官兵来了——”一个小男孩大喊。
众人一听,全都慌乱起来。纷纷嚷着要去山里躲避。
“不要乱,不要乱。”那位“三叔”大声喊道,“税粮早就缴过了,不用怕官兵。”
“三叔,官兵可不只会收税,他们每次来,见到什么就抢什么,您老又不是没见过。还是赶快让大伙去山里躲一躲吧。”一个汉子说道。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约有三十来名军士,排成三列纵队,朝村里奔跑而来。
“来不及躲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后生们,咱们继续干咱们的,不去管官兵了。”三叔叹气道。
只是眨了几下眼的工夫,那队官兵就进了村子。众人又发现,官兵之中,除了带队的一人腰悬长剑,其余的士兵手里的兵器,居然是铁锹、镐头、斧子、锯子等物。而且,所有官兵都没有穿甲衣,也没有戴盔的,全都是以青巾裹头、身着号衣。
“散开!干活!”
官兵们刚至陈四家的废墟前,那带队的军官就一挥手,下达了命令。
“诺!”三十多人齐声应答。随后,一下散开,直接跑进了废墟中。
这却把废墟里的那些村民吓了一跳。有胆小的,立即拔腿就跑。
谁知,那些官兵竟笑呵呵的跟村民们打起了招呼,然后,就一个个撸起袖子,清理起了废墟。
众人看得一愣一愣的,全都大惑不解。
“军爷,你们这是……”陈四壮着胆子,走到那名军官面前问道。
那军官道:“县尊有令,命我等长子县守军,分赴各个乡间村庄,看看有没有被大雪压塌房子的百姓,帮着他们修建房子,抗雪救灾。”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不敢相信。
陈四又问:“邱县令命官兵救灾?”
那军官道:“什么邱县令,他早死了。如今咱们长子县的县令姓秦。”
“邱县令死了?!”陈四闻言,脸上竟露出惊喜之色,“原来是换了县令,怪不得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