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秦翼从县衙和民间聘请了一些读书人,到军营中教官兵认字。这对官兵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福利。
这个时代,读书认字是大户人家子弟的专利,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兵,以前想都不敢想。但秦翼却把这种大户人家子弟的专利带给了他们。这也让官兵们大为感动。
纸张和笔墨在这个时代还属于奢侈品,官兵们自然用不起。他们只能拿树枝,在校场的沙地上写字。但即便是这样,官兵们也学得非常认真。
教授的内容是秦翼指定的,大多数都与他设想的思想教育有关。比如说,官兵们最先学的两个字,就是“服从”,然后是“忠诚、团结、勇敢、牺牲”之类的。当然,每一个官兵,也必须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秦翼安排官兵们识字写字,不仅是给官兵们福利,更大的用意,也是为了思想教育。
兴趣和感恩之心就是最好的政治指导员。秦翼为官兵们请了先生,教他们识字认字,这是一种恩赐。每名官兵都怀着感恩的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另外,秦翼还经常亲自到军营,教官兵们唱歌,组织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活跃军营气氛。
唱军歌不仅是后世军队的专利,其实古代的军队,也都有军歌。最常见的,就是《诗经》中的《无衣》篇。
秦翼又把后世的《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旗正飘飘》等一些偏古风的歌曲,略微改动了一下歌词,教唱给官兵们。这同样是一种政治教育。
秦翼还把竞争奖惩机制引入了军营。每五天组织一次军事会操,为获胜的分队颁发流动红旗。表现最差的分队,则会罚他们打扫军营卫生、或者为获胜的分队清洗衣服。这种竞争方式,也很受官兵们欢迎。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
以前的军营是死板的、枯燥的,如今,在秦翼的精心改造下,军营也经常充满了欢歌笑语,变得活跃、变得让人喜爱。
也正因为秦翼经常深入军营,亲自参与到官兵们的训练、学习、娱乐当中,官兵们都对秦翼非常认同,无形之中,秦翼获得了官兵们的忠心。
大练兵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秦翼也加大了后勤保障力度,不仅改一日两餐为一日三餐,饭菜的质量也明显改善。以前的军队,吃的是粗粮,还经常喝稀粥。如今秦翼手中粮草充足,官兵们一日三餐之中,有两顿细粮、一顿粗粮。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上点荤腥。
官兵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患夜盲症的人越来越少了。也因此,秦翼的军队有了夜间行动力。
于是,秦翼又把紧急集合、夜间拉动纳入了训练项目。
在这个时代,军队在夜间遭受突袭时,往往应对迟缓,还极有可能闹营啸。营啸多发生在战时。士兵们心理压力大,军队在夜间,往往回因为某名士兵的一句梦话,或者遭遇突袭时,让所有士兵炸营。他们分不清敌我,疯狂的攻击自己身边的人。这是非常可怕的。
秦翼组织夜间紧急集合训练,就是要让官兵们习惯在睡觉中突然拉动,以避免营啸的发生,应对将来战场上有可能遭遇的夜袭。
军营在举行冬季大练兵,与此同时,长子县和潞县的政务也步入了正轨。黄石崖铁矿的筹备,也在王珩等人的组织下开始展开。
一切都很顺利。但秦翼一直有一件事放不下,那就是前往豫州给袁术送信的周仓。
转眼间,周仓已经去了一个多月了,按路程推算,早就应该回来了。可他却迟迟未归,这让秦翼非常忧心。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11章 壶关来使
这天晚上,秦翼睡下之后,悄悄开启了通话器,与柳若茵进行联络。
“大忙人终于想起我了?”柳若茵不无揶揄的说道。
秦翼道:“我这不是着急完成系统赋予的任务嘛,不忙不行啊。”
“那你就继续忙呗,打扰我做什么?”
秦翼无言以对,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还是说正事吧。若茵大美女,你能不能查到周仓的消息?”
“目前系统只能通过你手指上内置的通讯器,查看你周围五十米半径内的情况。”
“哦,那就是说,没法查到周仓的情况了呗。”
“是的。”
“唉,这鬼系统,还是不够先进啊,要是能查到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情况就好了。至少,也要知道某个人是否还活着,在什么位置。”
“呵呵,除非你给每个人身上按上定位器。”
沉默了一会儿,柳若茵又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周仓了,你那边不是下了大雪么,行路不便,也许周仓正猫在某个地方,等着化雪呢。”
“哦,的确有这种可能。”
话是这样说,但秦翼依旧很担心周仓的情况。如今世道不太平,很多黄巾军残余势力占山为王,四处劫掠。周仓只带了一百人上路,如果遇上大股的山贼,怕是难以应付。
第二日,秦翼便把他的担忧告诉了赵云。
赵云劝秦翼说:“从上党郡到豫州,途经河内郡和长安朝廷新置的雍州地界。河内郡是王匡的领地,与我等同属邺城朝廷,且王匡性情敦厚,他应该不会为难周军侯。而雍州,此时已荒无人烟,对周军侯来说更是坦途。秦兄不必太过忧心。”
秦翼叹气道:“我倒是不怕河内郡的人难为元福他们,就怕雍州那边被新的势力占据,会对元福他们不利啊。”
赵云想了想,说道:“不如,我带人南下,打听一下周军侯他们的消息。”
秦翼摇头道:“子龙还要忙于冬训,抽不开身,我还是拍元绍带人南下吧。”他正想命人将裴继唤来,还没等他开口呢,裴继居然来到了二堂。
“元绍来的正好,我正想派人去寻你呢。”秦翼看着正走进来的裴继说道。
话刚说完,他发现裴继手中拿着一封信,便又问道:“元绍,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裴继对着秦翼拱了下手道:“方才,把守南城门的屯长来县衙,刚好被我遇见。那屯长说,有一人将一封信交给了他,让他务必交给主公。”
“给我的信?!”秦翼深感意外。
裴继将信呈给秦翼。信的封皮像是羊皮做的,用棉线缠口封实,上写着:长子县秦县令亲启,壶关县罗奎敬致。
“罗奎?壶关县县令罗奎?他怎么会给我写信?”
赵云一听,神色也是一变。
秦翼问裴继:“送信的人呢?”
裴继道:“那名屯长说,送信之人将信交给他之后,就立即出城了。”
“奇哉怪哉,还有如此送信的?!”秦翼更觉诧异,忙将信拆开,从里面抽出了一块白布。
这个时代的纸张制作工艺很粗糙,纸张很脆,不易折叠,因此,写信多用布绢。
秦翼展开白布,一看上面的字迹就感觉头大。信的内容用词极为晦涩,骈四俪六,诘屈聱牙。
“子龙,还是你看一下吧,秦某读书少,实在读不懂罗奎说了些什么。”秦翼把信交给了赵云。
赵云微微一笑,接过信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皱眉头。
观察到赵云的表情变化,秦翼惊疑道:“子龙,罗奎都说了些什么?”
赵云没有立即回答,一直等读完了信,他才说道:“有周军侯的消息了。”
“我大哥在哪儿?”裴继立即问道。
赵云道:“周军侯他们在回途中,路经壶关县,被罗奎给扣留了!”
“什么!那罗奎凭什么扣留我大哥?我找他要人去!”裴继一听大怒,转身就要往外走。
“回来!”秦翼一声大喝,喊回了裴继。“元绍,冷静点,先弄清事情原委!”
然后,秦翼就问赵云:“子龙,罗奎可在信中说明,他为什么扣留元福?”
赵云道:“据罗奎说,周军侯他们劫掠了数个壶关县的乡村,他才派兵将周军侯所部捉拿。得知周军侯是县尊的部属后,他便对周军侯他们以礼相待,只是不准他们离开壶关县衙。”
“元福会劫掠壶关县的乡村?!”秦翼更加惊愕了。这封信来的太突然,信中的内容也太过匪夷所思,令他一时转不过弯来。
裴继听了赵云的话,嘴唇翕动了几下,却没有说话。
秦翼心道:难道是周仓的山贼心性发作了,真的做下了劫掠之事?可也不对啊,周仓是个机灵人,就算他劫掠,也不应该在壶关县下手啊。壶关县与长子县接邻,兔子还不迟窝边草呢。这种欺负邻居的事情,裴继有可能做的出来,周仓不至于如此糊涂。
又一想,周仓离开潞县时,他自己还没有占据长子县,想必周仓不知道这个消息,这才在壶关县劫掠的。
“那罗奎写信给我,究竟是几个意思?”秦翼问道。
赵云道:“罗奎在心中说,邀请县尊能拔冗去壶关县一趟,与他商议一下赔偿事宜。”
“赔偿?赔偿谁?”
“想必是赔偿受到周军侯劫掠的百姓吧。”赵云说道。
秦翼沉默了,默默思考起来。
裴继忽然道:“赔偿他个屁,这全都是罗奎那厮的一面之词,我大哥以前当山贼的时候,就不准我们劫掠百姓,只对过望客商下手。如今我大哥已然是官军了,更不会做出劫掠之事了。”
说到这里,裴继看向秦翼,一抱拳道:“主公,你给我五百兵马,我去壶关将我大哥和兄弟们接回来。”
秦翼瞪了裴继一眼:“元绍莫吵吵,如今我们对元福的事情一无所知,切莫轻举妄动。”
顿了一下,秦翼又道:“元绍,你去下军营,把何盖传来县衙,再去下王珩府上,请王珩也来县衙一趟。”
“诺!”裴继领命而去。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13章 中计
在收到罗奎来信的当天,秦翼就立刻派出了两百骑兵赶往了长子县与壶关县的边界,监视壶关县动向。也是在这一天,王珩与廖化带着一支商队东长子县启程,前往了壶关县。
第二日一早,秦翼与何盖、裴继率领两百骑兵、五百步兵离开县城,向壶关县与长子县边界开进。
壶关县位于长子县以南,境内有险关壶关,因此得名。壶关县是并州的南大门,与雍州(以前的司隶校尉部)治下的河内郡接壤。因并州属太行山区,境内多山,交通不便,从壶关县至长子县,只有一条官道,虽然也还有其他的道路,但都是山间小路,非常难走,不利于大军通行。
因此,长子县的军队只需沿官道一路向南,开至与壶关县交界处,便能监视壶关县的军队动向。
秦翼率军抵达边界时,已是半下午时分。先期抵达的那两百骑兵,已经扎好了简易营寨。秦翼立即安排官兵们进营。
军营扎于官道旁边一座山的半山腰上,向南看去,视线良好,能一眼看出十几里地。
通过询问先期抵达的人员,秦翼得知,壶关县境内并未发现异常情况。因为大雪尚未融化,道路难行,也未发现有人来往于壶关县和长子县,就连壶关县官军的斥候,也从未在边界附近出现。
摸不清罗奎的用意,秦翼只得在军营中等待着。
一夜过后,第二日将近中午时分,廖化回来了。
秦翼在中军帐见到廖化时,廖化的脸色非常憔悴,顶着两个熊猫眼,显然是一夜未睡。他的裤腿上也沾满了泥浆。
一进入中军帐,廖化匆匆向秦翼拱手施礼,就立刻说道:“主公,容我先喝口热水,渴死我了。”
秦翼连忙帐中亲兵给廖化倒上热水。廖化一口气喝了三大碗水,这才一屁股坐到一张坐席后面,开口向秦翼汇报:“主公,王珩先生没有见到罗奎。”
“怎会如此?”秦翼闻言一怔,“难道是罗奎不认王珩这位故人?”
廖化摇头道:“罗奎根本就没在壶关县城。”
“那他去哪儿了?别着急,你慢慢说。”
廖化喘了几口粗气,平静了一下心神,这才继续说道:“某随王珩赶去壶关县城后,王先生便去县衙投拜帖,求见罗奎。后来,是壶关的县丞接见了王先生。距那县丞所言,罗奎已离开县城数日,去乡间巡视了。”
“罗奎已离开壶关县城数日?这怎么可能?我们前日才收到罗奎的书信,他邀我去壶关县商量赔偿之事,难道不应该在县城等候我吗?”秦翼眉头一皱,大觉此事蹊跷。
廖化道:“那县丞对王珩先生倒是极为热情,安排我等在驿站投宿。还说要派人去乡间寻找罗奎,请罗奎回县城。后来,王先生也觉得此事太过蹊跷,就让某去县城打听消息。”
“那你可打探到什么?”秦翼忙问。
廖化点了点头道:“某换了身衣服,偷偷溜出驿站,在县城经过一番打探,这才得知,罗奎在半个多月以前,就带着近一千兵马出了县城,向西而去。”
“什么,罗奎在半个多月前就带兵出城了?如此说来,那县丞说的话也是假的了!”秦翼大吃一惊。
坐在廖化对面的何盖立刻说道:“不仅那县丞说的话是假的,罗奎派人送信给县尊您,邀请您去壶关县之事,也定然是个阴谋。”
秦翼点头道:“没错,既然罗奎半个多月前就离开了县丞,而我收到罗奎的书信,却是在前日。这说明,罗奎在出城之前,就安排好了这一切。只是,他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呢?”
想了一会儿,毫无所得,秦翼看向何盖,何盖也同样是一脸茫然。
“元俭,那你有没有打听到周军侯的消息?”秦翼只得先放下罗奎之事,转而问起了周仓的消息。
廖化摇了摇头道:“某在县城中并未打听到周军侯的消息。某不死心,又去县衙附近打探。据县衙附近的住户讲,他们从未见过有上百人被同时押回县衙。也未听说过有山贼在近期内劫掠过壶关的乡村。”
裴继一听廖化这话,抬起大巴掌一拍大腿:“我就说了,我大哥不会做劫掠之事的。”
秦翼眯起双眼,想了想说道:“可是,罗奎在来信中既然提到了元福,那就说明,元福他们那一百多人定然被罗奎扣留了。说不定,罗奎将元福他们押在军营中了。”
裴继立刻说道:“那咱们还等什么,趁着罗奎不在壶关县城,守军也被他调走了近一千人,此时正是壶关县城防卫空虚之时,我们一举拿下壶关县,救出大哥他们吧!”
秦翼的眼神忽然一亮,立即问裴继:“你说什么?!”
裴继茫然道:“主公,我说话这么大的嗓门,难道你没听清?你不会是耳朵不好使吧?”
秦翼瞪了裴继一眼,道:“我的耳朵好使的很,我只是想让你把刚才说的话再复述一遍。”
“哦,我是说,趁着罗奎不在壶关县城,县城的守卫也正是空虚的时候,我们立刻攻下壶关县,救出大哥他们。”
秦翼腾的站了起来,大声道:“何县尉,快把上党郡……不,并州的地图拿来我看。”
“县尊,怎么了?”何盖不解的问道。
秦翼道:“我好想猜出罗奎的阴谋是什么了,不过要看一下地图才能确认。”
何盖连忙走到军帐一侧的一个木箱子前面,打开木箱在里面翻找了一下,拿出了一卷地图。
秦翼接过地图,展开铺在桌案上,仔细观察。何盖、廖化、裴继也围上前去,跟着秦翼的手指,在地图上查看。
秦翼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这是壶关,这是长子,这是陭氏……从壶关县往西,沿这条道路进入陭氏县境内,再沿这条路绕一个圈,便能……”
“攻击长子县!”何盖大惊失色的说道。
秦翼点点头:“没错,看来,我们中了罗奎的调虎离山之计了!”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14章 神秘的敌军
“调虎离山?”何盖一怔,“县尊,你的意思是说,罗奎故意给您送信,是为了把您调离县城?”
“对!方才元绍说,罗奎带兵离开了壶关县城,导致壶关县防御空虚,那么反过来,秦某带兵离开了长子县,长子县的防御也同样变得空虚。再结合罗奎带兵向西行进,秦某一想,罗奎极有可能会绕路去攻打长子县。”
裴继、何盖、廖化三人听了秦翼的话,都沉思起来。一会儿过后,廖化道:“主公,可是,罗奎将您调离长子县,也不一定会料中您是带兵离开的啊,如果您收到他的书信后,真的接受他的邀请,去往壶关县呢?”
秦翼道:“如果真是那样,我料定,壶关县里罗奎同样有布置。只要我进了壶关县城,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
稍一顿,略作思考,秦翼又道:“罗奎显然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秦某去往壶关县,他留在壶关县的阴谋就会立即发动。到时,秦某身死,长子县失了主官,必然大乱。说不定,罗奎再派人将秦某的首级往长子县一送,就能不战而胜。
“反过来,如果秦某是带兵离开长子县的,那么必然导致长子县防御空虚,罗奎同样会攻打长子县。”
何盖道:“县尊,我还是有些想不通。即便罗奎是做的两手准备,但他带了那么多兵力离开,壶关县也同样变得防御空虚了么,他就不怕您把壶关县给攻占了?”
秦翼问道:“子穹,如果你是罗奎,让你在长子县和壶关县两者之间,只能选一地作为属地,你会选哪个?”
何盖想都不想就说道:“肯定选长子县啊!”
“为什么?”
“长子县乃郡治所在,无论是县城的规模,还是治下人口和土地数量,都远胜壶关县。再说了,占了长子县,说不定罗奎就能学以前的邱熹,以上党郡太守自居了。反观壶关县有什么?除了有一座关隘,就没有能胜过长子县……”
话语及此,何盖忽然意识到什么,立即改口道:“县尊,你的意思是,罗奎想与您置换属地?”
秦翼点了点头道:“罗奎是否真是这样打算的我不知道,但如果我是罗奎,既然想出兵攻打长子县了,就绝对不会舍不得壶关县的坛坛罐罐。再者,壶关县县城紧依壶关而建,我们也未必能在短时内攻占壶关。罗奎完全有时间,在攻下长子县后,掉过头来攻打我们。”
“此獠真真阴险!”何盖气怒而骂。
“那罗奎的脑子是不是坏了?大雪盖地,道路难行,他居然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裴继挠着头说道。
秦翼道:“既然我们能够出兵来到这儿,那罗奎也同样可以出兵。他这就是打我们一个冷不防。再者,他只带了一千兵力,辎重也少,行军虽然缓慢,却也不算困难。”
这时,廖化忽然紧盯地图说道:“如果真如主公所料的话,那么罗奎只需提前五六日带兵离开壶关县就可以了,为什么他会提前半个多月就行动呢?”
何盖也一下反应过来,立即道:“是啊,依照县尊推断出了行军路线,即便是如今雪路难行,也的确只需五六日就能到达长子县。罗奎没必要带着大军那么早就行动,这岂不是白白让大军在野外挨冻嘛!”
秦翼一愣,随即便点头道:“没错,这的确是个问题。”
“县尊,会不会是你琢磨差了?”何盖问道。
秦翼道:“罗奎出兵长子县定然无误,否则不足以解释他扣留了元福,并送信给我,他自己却带兵离开壶关之事。只是,罗奎为什么要提前这么长时间出兵呢?”
说到这里,秦翼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何盖:“子穹,与县城守军进行联络的斥候多久没回来了?”
何盖想了想,说道:“我们每隔一个时辰派出一波斥候,同样的,赵县丞那边也是如此。县城最后一次有斥候前来,是在一个半时辰以前。”
秦翼一惊:“也就是说,县城那边的斥候,已经迟到了半个时辰了?”
何盖道:“正是如此。”
“那我们最后一次派出斥候,是在什么时间?”秦翼又问。
何盖答道:“差不多是在大半个时辰以前。”回答完秦翼的问题,何盖又立即问道:“县尊难道是在担心,赵县丞派来的斥候,遭遇了不测?”
秦翼苦笑道:“如果单单是斥候遭遇不测,倒还不用太担心。某是担心,长子县已然受到攻打了。”
何盖、廖化、裴继闻言大惊。
就在这时,一名卫兵从中军帐外面走进来,朝秦翼一拱手说道:“县尊,斥候回来了。”
“嗯?这么快就回来了?”秦翼一怔,立即喊道:“快让斥候进来。”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进入大帐,连行礼都顾不上就对秦翼说道:“县尊,某在半路上发现一支军队正朝我军所在方位行军。”
秦翼等人闻言大惊。
“那支军队有多少兵马,打的是谁的旗号?”秦翼立刻问道。
斥候道:“那支军队大约有两千人,打着‘杨’字旗号。”
“‘杨’字旗号?难道不是罗奎的兵马?”秦翼惊疑道。
何盖等人对视了一眼,也都大惑不解。
秦翼当即又问斥候:“那支军队离此地还有多远?大概多久能抵达?”
“差不多四十里路。那支军队不像官军,衣着很杂乱,虽然没有头裹黄巾,但像极了以前的黄巾军。他们几乎全是步兵,按照他们的行程计算,最快也要一个时辰才能到达此处。”
“黄巾军?怎会是黄巾军?”何盖诧异道。
“会不会是黑山军或者白波军?”廖化猜测道。
何盖道:“白波军远在西河郡,黑山军在太原郡以东的大山里,不可能一声不响就来到了长子县。这支军队会不会是罗奎的军队假扮的?”
1...6162636465...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