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哼,你不是伤没好吗?”
李秀瞪了他一眼说。
她终于发现了重点。
“呃,哎呀!”
杨丰一捂肚子赶紧又躺下了。
李秀又气又笑地打了他一下,不过她还是很贤惠的,随即看了看地上三人然后问道:“她们如何处置,要是你还想装病就干脆杀了,反正就算送到长安也没用,肯定就像在牢里自杀那六个俘虏一样,这些人都是安禄山专门养的,留在身边很危险,你要女人有的是好的,这样的用过一次就行了,没必要当回事!”
由此可见她到底还是将门之后有一定杀伐果决的。
“将军饶命!”
那美妇立刻扑倒在地哀求。
“饶你们,说说饶你们的理由?”
杨丰说道。
“将军,妾身确是安禄山属下,但也只是仰其供给,为其做事而已,并且其亲信,今以为将军神威折服,愿从此侍奉将军,为将军所驱策,妾身母女三人皆精于用毒,刺杀,窃探之术,将军若留妾身等性命,日后必有可用之处。”
那美妇说道。
“但你们要跑了怎么办?”
杨丰说道。
“安禄山能给妾身的,将军想来一样能给,安禄山不能给的,将军却也能给,那妾身何苦而逃。”
那美妇羞涩地说。
“呃,这话我爱听,那就起来吧!”
杨丰笑着说。
李秀冷哼一声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你叫什么名字?”
杨丰说道。
“妾身柳氏英娥,辽东人,祖上乃高句丽军中将领,高句丽亡后散居民间以刺客为业,这是妾身养女阿奴和婉儿,皆契丹掠卖之孤女。”
那美妇说道。
“过来!”
杨丰说道。
她小心翼翼地跪行上前。
“抬起头!”
杨丰威严地说。
她抬起头。
杨丰随手撕开她胸口衣服,右手食指上能量刀凝聚,紧接着在她雪白光滑的皮肤上缓缓刻下去,英娥吓得浑身颤抖着,眼看随着他手指的移动一朵小小的梅花在自己身上出现,不过却没有任何血迹,只有一朵殷红的梅花。
“这是你的标记,若有异心我随时取你性命!”
杨丰喝道。
“妾身不敢!”
英娥哆哆嗦嗦地说。
“把阿奴带过来!”
杨丰随手划开她的腰带说道。
英娥赶紧去把还瘫在地上的阿奴带到杨丰跟前,杨丰同样在她胸口刻了朵梅花,至于婉儿……
“算了,等她大点再说!”
杨丰说道。
就这样杨将军的随行队伍中,又多了三个奴婢,至于如何向司空袭礼解释屋顶的窟窿,这个就没必要当回事了,他就是不解释,司空袭礼也不会多问,至于事后如何脑补那是郡守大人自己的事情。反正依然躺在马车里的杨将军,第二天接着就离开南郑,沿着汉水逆流而上到达西县,也就是勉县,再由勉县至青羊驿,由青羊驿到阳平关或者三泉县,在这里登上了嘉陵江的内河船顺流而下至益昌郡,也就是广元。接下来的水路就很顺畅了,船队仅一天时间就到达阆中,出阆中进入低矮的丘陵区,水面宽阔平稳,可以说舒舒服服地躺到了南充,在这里杨将军的伤终于好了点,可以起床活动活动了,当然,主要是他躺烦了。
在这里他们又下船,换成陆路向西直奔成都。
四天后到达成都。
此时剑南节度副使仍旧是鲜于仲通。
原本历史上这一年他因为之前南诏之战惨败,被调京兆尹,清河崔氏的崔圆担任留后,并且由贾觀以姚州都督职位率三万唐军再次进攻,结果贾觀被南诏活捉,唐军再一次全军覆没,然后李隆基不死心,又以李宓为统帅第三次进攻,双方洱海大战李宓兵败投洱海,七万唐军又全军覆没,这时候已经是安史之乱前夜,安禄山究竟是不是因为这一连串惨败,看出长安外强中干才动手,这就很难说了。
不过现在已经变了。
被杨丰开安南从后方攻击南诏计划吸引的李隆基,暂停了对南诏后续的进攻。
毕竟高仙芝需要时间。
这时候高仙芝率领的五千唐军还没到安南呢,以这年头的行军速度他们最少得半年才能到,然后他还要在岭南在招募一万五千人,连同原安南都护府驻军,凑齐两万五千人,最迟于天宝十三的春天连同岭南五府经略使,剑南节度使三路大军齐进。实际上之前鲜于仲通第一次进攻也是这么搞的,杨丰的计划对李隆基是新鲜,但对于同样熟悉情况的前线将领一点也不新鲜,鲜于仲通的惨败也不能说全是他的责任,因为他已经打到南诏腹地,并且逼近太和城,是吐蕃军队的加入导致了唐军大败,至于其他两路因为人数太少只是象征性牵制。
杨丰的战略实际上是原本历史上天宝十三年的进攻。
那一次岭南经略使何履光和李宓率领的唐军也是兵分两路,李宓从剑南方向进攻,何履光率领岭南军主力从安南也就是杨丰路线北上,在红河航运的步头,也就是现代的个旧一带进军南诏,李宓攻太和城的屏障龙首关,何履光攻龙尾关,结果李宓洱海大战惨败身死,何履光却攻破龙尾关进抵太和城。
但没什么卵用。
因为他就那么万把人,本来就是一支偏师而已,主力败了他一支偏师深入,孤零零闯到人家都城外,结果只能以悲剧告终。
而李隆基采纳杨丰的战略取消了第二次进攻,于是那三万唐军不用死了,另外加强了南线,而且给南线塞过去一个经验丰富的名将,这个名将有丰富的山地战经验,带着他给特别绘制的南诏地图,带着他给编写的亚热带作战手册,还带了一堆驱虫防蚊防疫病药方,甚至还带了几张神臂弓和制造方法,尤其是还带了以盐换人头的毒计,最终能打成什么样就不知道了,反正杨丰嘱咐高仙芝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最重要的就是在步头修筑一座真正的要塞,然后留下精锐驻守并保证沿线航运畅通。
打南诏很难一蹴而就。
再强的军队到了那鬼地方战斗力暴跌一多半,炎热潮湿毒虫遍地的几百上千里崇山峻岭走完,还能保持一半战力那是奇迹。
步步为营才是王道。
杨丰给高仙芝支的招就是步步为营,先在步头筑城,阁罗凤来进攻就以防守消耗其力量,反正后面有水运支撑不用担心物资供应,防守总比进攻要轻松,一水神臂弓加持几千人足够守住,阁罗凤的南诏军总不会比仙人关的金军更强吧?
实际上阁罗凤也不可能进攻。
筑起步头城就可以沿着建水,曲江这条线不停向前,修路筑成,一步一城推进到昆明,同时挥舞食盐吸引周围山民加入大唐阵营,让他们去猎阁罗凤部属山民的头,然后拿头来换对这些山民无比宝贵的食盐同时屏障侧翼……
无非给他们的首领封官而已,一人先来个有名无实,纯属虚构的公啊侯啊之类。
只要把城筑到昆明,这场战争也就胜利一多半了,那时候阁罗凤如果老老实实认输还好,不认输的话就继续这么玩,以食盐控制周围山民防止他们加入阁罗凤阵营,保证步头到昆明的陆路畅通,甚至雇用他们来为唐军筑城,同时向昆明城不断移民充实滇池周围,继续以昆明为步步为营向大理进军。
阁罗凤核心领土就洱海周围。
唐军第三次进攻李宓是绕洱海从北向南攻龙首关,也就是洱海北端上关,遗址还有甚至抵抗过推土机,何履光是攻龙尾关也就是大理市区,两关中间洱海西岸百里平原就是阁罗凤的核心土地,而南诏其他各地都属于被他征服的部落,这些部落没有什么忠诚可言。阁罗凤也从没指望在洱海以外击败唐军,他每一次都是收缩回洱海周围以逸待劳等着唐军,那里一边是山一边是洱海,上下两关一锁中间就是安全的,只要唐军旷日持久消耗在上下两关不用他打,光瘟疫就足够让唐军崩溃。
既然这样根本没必要按照他的心意来进攻。
至于李隆基要战果……
难道那些被唐军占领的土地降伏的部落不是战果?
弄一堆酋长跑长安去给他歌功颂德一下,再给他看看大唐地图上增加了多少土地,新建了多少城池这就足够了,他不会在意别的。
实际上杨丰也不认为阁罗凤能撑那么久,只要筑城到昆明,只要在食盐的引诱下那些被他征服的部落纷纷倒戈,他这样的聪明人会知道怎么做的,他本来就没想过和大唐血战到底宁死不屈,说到底他就那点本钱,唐军可以一次次不停进攻,死伤数万大不了再派数万,但他只要死一万就该众叛亲离了。
南诏内部惦记他的人可比唐军的进攻对他更危险。
历史粉碎机 第三七四章 土豪劣绅
杨丰在成都拜访一下鲜于仲通顺便收了一大堆礼物,然后和李皋一起去接收了他的庄园。
这座庄园在青城山下。
这里依山傍水,临近著名的都江堰,可以说是绝对的良田,由此可见李皋还是很慷慨的,毕竟五千亩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当然,这也可以看出这位嗣曹王手中土地之多,虽然作为嗣王,他的永业田只有五千亩,但他能拿五千亩送礼,那就证明他家要没个五万亩那就是笑话,至于他家多出来的那不用说是土地兼并结果。
实际上这时候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了。
李隆基就是在这一年,发布了一份禁止买卖口分田诏书,而同样的诏书在开元二十三年他已经发布过,现在以他的昏聩程度,居然还不得不再发一遍,可想而知土地兼并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事实上尽管实行的是均田制,但土地兼并贯穿唐朝,唐朝的均田并不是均所有田,那些支持李家夺天下的关陇贵族,那些在战争过程中倒向李家的世家豪门,那些凭借战功崛起的新贵,他们的田产当然不可能被均了,李世民敢均京兆杜家的土地还是敢均河东裴家的土地?
他也就敢均那些无主的地!
别说地了,李渊刚想把关中百姓向外移一下,减少一下那些世家豪门的佃户,充实一下那些因为战争而荒废的关东州县呢!
立马就玄武门了!
李世民要是敢均关陇贵族的地,玄武门时候指不定哪个凌烟功臣背后捅他一马矟呢!
唐朝的政治斗争,很多其实就是围绕土地,兼并还是均田,均田有利于皇帝,因为可以多收税,有更多的兵源,兼并有利于世家,很多政治斗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关于土地制度的斗争。包括唐高宗时代围绕武则天展开的那一系列斗争,看似是针对武则天,但实际上就是长孙无忌为首关陇贵族集团,在这方面和以唐高宗为首的皇室集团斗法,比如历史上形象正面的褚遂良,曾经就因为强占属下小官的土地被贬。
一切的政治斗争,本质都是利益的斗争,不管人们提出什么奇奇怪怪的口号作为自己的政治旗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同样没有谁真会在乎皇帝娶哪个女人的,那只是他们发难的借口。
真正的问题是关东开发。
函谷关以东各地经过隋末战争破坏赤地千里,很多地方有地无人,李治要从人满为患的关中移民,但关中人口很多都是关陇贵族的佃户,他把人移走了,那长孙无忌这些人剥削谁去?他爷爷就是这样玄武门的,而武则天恰恰就是辅佐李治玩关东大开发的主谋,长孙无忌一伙不对付她对付谁?
如果说唐朝前期,围绕这个问题还能说斗争,到李隆基时候就完全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为这时候寒门又崛起了。
当世家豪门的土地兼并告一段落之后,新崛起的寒门,或者说中小地主们,又接过了兼并的旗帜,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无非土地,那些新贵们要掠夺当然先掠夺土地,最终的结果就是均田制形同虚设。李隆基虽然也管一管,但他也只是发个诏书而已,禁而不罚谁会在乎?比如开元时候有人向他告密,吏部尚书卢从愿家里一百多顷田地,而对于这位田产万亩的尚书,李隆基也只是评价了一句不廉洁而已,李治时候好歹褚遂良强占下属土地还被贬,他居然就评价一句不廉洁?他都不得不发诏书禁止了,居然还不抓几个典型杀杀风气,那这不是默许那些世家豪门寒门新贵们肆无忌惮地掠夺土地吗?
当然,这与杨丰没什么关系了。
作为寒门新贵,他快快乐乐接过了这块自己口分田很多倍的土地。
“这是你们的新主人!”
青城山下,清幽雅致的庄园內,李皋对着数十名奴仆婢女,手指着身旁的杨丰说道。
“奴婢见过主人。”
一帮奴仆婢女行礼说道。
“这是他们的名册还有些此处财物的账簿,至于庄子的庄客,这个有空兄召见一下即可,这是庄子的管事一切事务都是他在处理!”
李皋指着一个中年人说道。
“老奴李福见过阿郎!”
那中年人赶紧行礼说道。
“行,还是你继续管着吧,别的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开春以后每户需种茶两亩,至于他们的租子,就先减一成吧,毕竟种了茶以后,这粮食的产量就低了,另外将这院墙范围外扩十丈并重新筑墙,要以城墙的标准来修筑,高度一丈半,而且墙上必须能走人,四角各立一座碉楼,前后两门要能并排行车,至于这座院子的院墙也要重修并加高到一丈半,过些天会有一批人过来,他们要做什么你配合即可!”
杨丰说道。
“兄欲何为?”
李皋疑惑地说。
“没什么,建一处茶场而已,就是兄常喝那清茶,此茶兄已经请得专利权,但可不敢保证这蜀地豪强不觊觎仿冒,故此这茶场的保密第一!”
杨丰说道。
那制茶技术已经教给他的四个女奴了,她们会带一批在长安买的女奴过来负责炒茶,再买一批家奴武装起来,留几名安西军士兵负责带领,把这座庄园守卫起来,以后外人禁止进入就可以。内院充当工厂,外院负责原料及产品中转,到时候工人全部锁在内院,大不了每年冬天没茶可炒时候用马车拉走,反正这些东西是季节活,一到冬天停工全拉走,过了冬天开工前再送回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把秘密多保住几年,凑凑合合到安禄山造反前就够了。
“阿郎,那这费用可不菲。”
李福小心翼翼地说。
“这个不需要你操心,到时候你只需依她们的吩咐做事即可。”
杨丰说道。
钱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再说他手头紧还可以找那位亲亲好姐姐,这又不是他自己的生意,虢国夫人和杨国忠也都有份的。
“此地还有何果树?”
杨丰紧接着问道。
“桃,梨,杏之类皆有。”
李福说道。
“那就在山上多栽些,此地可有荔枝否?”
杨丰说道。
“呃,此物未闻。”
李福赶紧说道。
这样的话冰糖荔枝就没法在这里制做了,倒是冰糖雪梨可以,还有黄桃罐头也挺不错,啊,还有山楂罐头这个肯定没问题,总之茶叶工场和罐头工场完全可以都在这里,只是荔枝罐头需要换个地方,这个只能到重庆以后再想办法,实在不行再买一处庄子也不错。
“甘蔗这里应该没有吧?”
杨丰问。
“这个是有的,内江一带多得是。”
李福笑着说。
这样的话蔗糖也得在这里,只是这么多工厂,这片庄子规划中的面积就不够了。
“十丈不够,外扩三十丈吧!”
杨丰说道。
“杨兄,这不是庄子,这是县城了!”
李皋惊悚地说。
外扩三十丈也就是六十,加上他这座院子占地也得二十丈见方,八十丈见方那绝对是城池级别,这年头县城基本上也就是一里见方,这种规模至少是大的驿城级别,这年头一切都是有级别的,包括正堂宽度都是有级别规定的,五品以上最多五间,一个四品官的私人宅邸居然建这么大绝对逾制了,更何况这还是堡垒化,那些御史肯定会弹劾的。
“那就算义庄好了!”
杨丰很无所谓地说。
“义庄?”
李皋愕然道。
“对,你也知道,安西军之前怛罗斯一战有不少兄弟战死,他们的家人难免有贫病无依的,虽说朝廷肯定有抚恤,但抚恤能有几个到他们亲人手中想来你也明白,兄准备将那些贫病无依的兄弟家人都接来,让他们在这里种田做工,另外给他们办义学教导他们的儿女。这样即可以为朝廷分忧又可以使那些兄弟在天之灵安息,至于墙建得高些,这样很正常,他们客居于此不把墙建高些,难免有奸恶之徒骚扰,难道这样一座义庄,那些御史们还要说三道四?信不信怛罗斯战死的兄弟在天之灵去找他们聊聊?”
杨丰说道。
“呃?!”
李皋闭嘴了。
好吧,真要有御史敢找麻烦,杨丰真会让怛罗斯之战的大唐战士在天之灵上门跟他聊聊的。
当然,主要是有杨国忠的后盾。
否则的话他一个四品官是肯定罩不住的,那些地方豪强有的是招对付他,但背后站着杨国忠就不一样,在这时候的四川,杨国忠基本上就跟太上皇一样,四川的财富输往杨家几个兄妹手中的,恐怕比输往李隆基国库的都多,有杨国忠撑腰,别说他在这里建一座驿城,他就是真建一座县城也不会有任何人干涉的。
就这样,杨丰完成他的布局。
这家伙心情愉快地看着后面的青城山,如今就连这座名山脚下一小块山林都同样属于他了,然而……
“那是谁家的?”
他看着青城山上一片正在建设中的建筑说道。
后者正好俯瞰他的庄园。
历史粉碎机 第三七五章 唐军大战八百罗汉计划
“那是新建的一处密教庙宇。”
李福毕恭毕敬地说。
“密教?”
杨丰愣了一下。
不过紧接着也就醒悟过来,这其实是光头,密宗的光头们,这时候唐朝正是密宗盛行,善无畏,不空和金刚智三个印度僧人接连跑来传教,使得密宗在中国迅速传播开,并且开始大肆泛滥,因为多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尤其是在上层贵族间很受追捧。
当然,这与他没什么关系。
毕竟大唐国教还是道教,这一点只要李家还坚持他们是老子之后,就肯定不会发生改变。
至于对付光头们……
他们不值得杨丰费力气,大唐百姓之所以信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天竺是个什么情况,真还以为有什么西天极乐世界,就像他们一样也信摩尼教,景教,拜火教之类乱七八糟宗教一样,一个开放而不是闭关锁国的社会,会有一些外来宗教传播很正常,无非就是追求新鲜赶个时髦而已,回头大唐的士兵去蹂lin西天极乐世界时候,他们也就该明白这些东西都是个什么情况了,等唐军踏上天竺的土地后,顺手去把野鹿苑之类地方洗一下也挺不错。
或者干脆火烧一下灵鹫山,在灵鹫山上堆个京观。
那地方就在比哈尔邦。
唐军只要在孟加拉立足,剩下无非就是乘坐内河战舰,沿着恒河逆流而上罢了,王舍城就在恒河南岸,距离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不远,距离他设计中的唐军据点达卡最多几百公里的内河,可以说那些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圣地,全都在未来唐军的扩张范围。
到时候唐军大战八百罗汉何其壮观!
至于那些罗汉……
那里应该有的是可抓的。
比如说印度的那些寺庙长老们,他们不是罗汉也得是罗汉。
当王舍城,灵鹫山,野鹿苑这些佛教中无比神圣的地名都被唐军铁蹄践踏时候,他不信大唐百姓还能贱到信什么西天极乐世界,连大唐士兵都阻挡不住的西天神佛有什么可信?回头在灵鹫山建个道观,在王舍城修个要塞,在野鹿苑搞个马场,然后接大唐百姓不时去参观参观,再绑回一堆神佛公开展览一下,就像欧洲殖民者抓了土人回去展览一样,总之只要唐军到达天竺,想解决光头于无形其实非常简单。
完全没必要额外费工夫。
不过……
不过他还是得解决一下这片山林的问题,因为那里的位置太好了,如果有人以望远镜俯瞰,完全可以将他的城堡内部尽收眼底。
只有这片山头。
其他群山因为距离关系,就算有望远镜也无法看清。
“这天要下雨了!”
他抬起头看着天空一脸深沉地说道。
“看来咱们需要在此过夜了!”
李皋同样看着天空说。
雨夜啊!
这样的夜晚可是很容易发生点什么!
他们说话间零星的雨点已经开始落下,很快就变成了真正的大雨,而且这场雨下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停下,当和杨丰一起喝到半夜的李皋起床吃早饭时候,大批青城县的衙役行色匆匆地从庄园门前跑过去,青城县令紧接着一脸惊慌地亲自登门。
“明府何故如此?”
正在喝茶的李皋淡然说道。
“大王,将军,昨夜府中可有异常?”
县令擦着冷汗卑躬屈膝地说。
“并无异常!”
李皋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昨夜山上的僧侣不知何故,全都一夜暴毙,而且身上不见任何伤口,看上去临死前都受到极大惊吓,一个个面容扭曲,尤其是那天竺来的高僧,更是扭曲如恶鬼般,但住宿山上的工匠却无一死亡,甚至连奇怪的声音都没听到,此事真骇人听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