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当然,这对于临安百姓心理的冲击力量可就堪称巨大了,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是国师干的,但只要有脑子的就都能猜到,法会就是针对他,不是他出手反击还能是谁?之前杨丰除了给阎贵妃母女美容一下,并没有公开显示过神迹,临安百姓对他的理解只限于传说,但现在临安百姓终于明白了这不是传说,这是真正拥有超越凡人能力的神仙。就在水淹雷锋塔之后,无论是临安的士绅官员还是那些大师们全都老实了,毕竟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别说是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了,就是来一队普通士兵,真要是玩横的他们也得乖乖缩回去,他们敢挑衅只是因为他们无知,但他们却不是傻子,以卵击石的事情他们是不干的。
同样朝廷对经界的非议声也迅速消失了,就连那些言官都闭嘴了,话说哪天半夜自己家也砸下条几千斤重大鲨鱼可不是玩的。
而且人家国师还不用负责任。
毕竟谁也没法证明,这种事情就是国师干的,真要是哪个言官激怒他被弄死那都是白死,连冤都没有地方伸去,连告都没地方告去,说到底他们嚣张只是因为他们知道对手得守规矩,哪怕他们在朝堂上指责皇帝,皇帝也没法杀他们,除非皇帝想成为昏君暴君,但国师弄死他们却不会有任何顾虑,朝廷的规则对国师没有任何意义,面对这样的对手那些言官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不就是经界嘛!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搞,谁还没招对付是怎么着?
然而很快临安的士绅就发现事情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贾似道紧接着就发出命令,鼓励各地百姓检举那些田产超标的官户,所有检举者不是向地方官员,而是到临安向孤山上的国师检举,然后留在孤山上由国师负责保护等待以后查实。如果真得查实,而且检举额超过千亩,将在成都赏赐百亩良田,再加一百贯钞,由国师负责安排送往成都,在那里还会得到一处房产一头牛和一季的种子还有半年口粮,总之可以保证到那里就能安家过上正常生活,这一切都不是朝廷赏赐,而是由国师赏赐,他们的孩子甚至还可以得到免费教育,总之彻底扫清所有检举者后顾之忧。
这个命令让那些士绅们立刻悚然一惊,他们这才想起国师并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国师后面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集团,还有成都周围十几个县的地盘和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这支军队后面还有数以十万计的人口……
聪明的立刻意识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了。
“对,师宪是从我这里借人。”
杨丰很坦诚地说。
他一旁坐着的是这时候大宋的另一位宰相,左丞相吴潜,和贾似道一样也兼枢密使,此时的南宋官制是乾道改制后的,中书门下合并,左右丞相掌中书门下兼管尚书省,三省实际上合一,所有权力集于左右相,左右相兼枢密使掌握军权,毕竟以南宋国力不可能像北宋一样养那么多的闲人了,这样大宋朝廷的核心就是左右两个丞相,吴潜是左相,贾似道是右相,两人主管所有军政事务。
这个人是官宦世家,应该算是有才能的,他是个水利专家,中国最早的水文观测站就是他在宁波它山堰搞的,而且他还是最早组织沿海军民联防抵御倭寇的……
呃,这时候已经有倭寇了。
应该说这时候的儒生很多都还是有一定才能的,毕竟科举制度这时候还没堕落到八股文时代,这时候的儒生还没完全脱离古儒的范畴,宋儒也不是鞑清时候的儒,甚至都不同于明朝的儒生。这个阶层的腐朽也是经过漫长时间的,这时候只能算中期,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所以他们通常都有些实际的才能,并不仅仅是寻章摘句,比如贾似道就是进士,比如吴潜,比如李庭芝,甚至秦九韶这样的科学家也是儒生,后者也是正牌的进士。
“国师,经界确是必须,但国师应知道,师宪经界的目的,他是为了之后的官田赎买,国师如此助他,难道不怕到时候天下大乱?”
吴潜说道。
“天下大乱?官田赎买何以天下大乱?”
杨丰笑着说。
“以会子,度牒强购官户土地,与直接抢夺何异?朱文公有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纵使官员犯罪,其财产君主尚不得轻易籍没,今师宪却欲夺强人之财,国师受昊天上帝之命而来,当代天申明正义主持公道,此时不禁之反助之,潜实在不解。”
吴潜说道。
“虽然我不喜欢朱熹,但他这话说的的确没错,天下乃华夏民之天下而非赵家人之天下,然而,我在大宋却没看到这一点,这天下之田的确不是赵家的,而是大宋百姓的,可我怎么没看见大宋百姓人人有其田?我看到的只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官户田多者至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亩,而那些客户无寸土可依,那么毅夫告诉我,那些客户不是大宋之民?他们为何没有土地?难道这就是大宋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看不是吧?这天下的确不是赵家人的天下,但也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士绅的天下,少数人的天下,至少我看到的就是如此。
师宪的确是强夺人田,我不会给他美化什么,虽然他给钱了,但本质上他就是抢夺人田。
但是我只看结果。
我看到的结果是,他把原本只有士绅拥有的天下,变成了天下人的天下,虽然他变成的是官田,但官田也就是天下人的公田,而不是士绅们的私田,从这一点上说,他做的虽然不够完美但已经比过去强了,既然这样我为何不支持他?”
杨丰笑咪咪地说。
吴潜默然了。
两人现在分歧已经如鸿沟般。
他们反对贾似道的理论依据是朱熹那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但谁都明白朱熹那个天下人指的是士绅肯定不包括泥腿子,而杨丰支持贾似道的,也是同样的这一句话,但杨丰的天下人是指天下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客户也就是佃户,他们的依据是这土地不能归皇帝一家,而杨丰的理论依据则是这土地也不能光是士绅的。
这就完全没法沟通了。
双方的立场根本不一样啊!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肯定得反对贾似道,可站在国师立场上,他也是肯定要支持贾似道的,虽然公田法是变私田为公田,但公田理论上却是天下人公有的啊!
“至于你说的天下大乱……”
杨丰顿了一下,然后一脸狞笑地说道:“我不为乱,何人敢乱?”





历史粉碎机 第五一五章 这恐怕是个妖孽啊
吴潜与杨丰谈判的失败,让那些士绅终于明白了,这个突然冒出来拯救了大宋江山的所谓神仙……
这恐怕是个妖孽啊!
这哪是个神仙?他又哪里像个神仙了?你看看他,你看看他,嗜杀成性,凶残暴虐,视人命如草芥,那些大师都是多么慈悲善良,就那么被他用妖术活活害死了,不见他修行却整天妖言惑众,说自己是昊天上帝派来的,谁能证明?还不是开局一张嘴,内容随便说的,说不定哪个深山老林里面钻出来的妖怪,故意冒充神仙跑到大宋来祸乱天下的!这国有难妖孽生,再看看他平日里的言行活脱脱就是一个妖人,不事三清,不礼佛祖,还说什么佛祖是假的,他说是假的就是假的吗?
他有什么证据来证明?
还弄一堆童男童女教他那些歪门邪道,四书五经他一样不教,教的全是他自己胡编乱造的东西,这是让那些孩子健康成长的吗?这妥妥的就是个xie教啊!
看看升国公主跟着他没几天,哪还有点淑女样子了?
还有阎贵妃。
这个奸妃是什么东西,倒跟他狼狈为奸起来,还有那奸相贾似道,这奸妃,奸相,妖人真是沆瀣一气,看那奸妃和他在一起时候那样子,看那眼神,不堪入目啊!这是要秽乱宫闱的节奏啊!官家今年六十了,这奸妃耐不住寂寞了,看看最近脸色那叫一个容光焕发,是不是得着什么滋润了,还国师仙术恢复青春,莫不是被国师灌了什么精华了吧……
呃,话说这时候大宋百姓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虽然他们真得冤枉阎贵妃了。
她和杨丰之间至今还是很纯洁的男女关系。
不过那些士绅历来在这些事情上比较热衷,而且阎贵妃在他们的心目中本来就是个奸妃,这些年大宋朝政败坏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个坏女人搞得,朝廷衮衮诸公是一点责任都没有的,这个奸妃再加上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合称阎马丁董,贪污纳贿,无恶不作。现在好不容易丁大全被贬,董宋臣成废人,没想到却又加上了贾似道和那杨丰,阎马丁董直接变成杨贾阎马,可怜大宋怎么就这么多灾多难,这奸臣妖人怎么就层出不穷啊!
苍天啊,大地啊,怎么就不能一顿天雷劈死这群贼人啊!
眼看着大宋就这么毁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哼,一群龌龊小人而已,自己没本事把国家治理好,就往女人身上推卸责任,若一女人可祸国,那满朝文武还有什么脸面苟活?”
杨丰冷笑道。
这都在他意料之中,毕竟那些士绅也没别的招泄愤,无法就是利用他们手中的话语权,对他进行污名化削弱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而污名化的最好办法,也就是在这种喜闻乐见的男女之事上下手,这都是古往今来的惯例,他和阎贵妃之间来点不得不说的故事,那无疑就很劲爆了。这时候的大宋可不是奴化后的,奴才们对主子们充满敬畏的,这时候大臣并不是皇帝的奴仆,实际上双方的关系更近于欧洲,甚至皇位的继承都得和大臣们商议着来,后世说贾似道专权时候总喜欢说他连早朝都不上,但实际上宋朝大臣本来就分常朝官和免常朝官,而常朝官规矩一个宰臣押班就行,其他宰相爱去不去,当年韩琦就经常不去!
可以说大宋朝的君臣关系以及官民关系,是古代最接近于现代平等的,在宋之后那就不用说了,都到奴才谢主隆恩了,而宋之前存在奴隶,无论怎么美化,必须得明白包括唐朝在内都是有着奴隶制残余,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奴隶。
但宋朝没有。
宋朝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奴隶,宋朝的奴婢尽管称奴婢,但法律上他们是自由民,只不过是雇用,北宋早期也还有一定残留,但到南宋已经没有奴隶了。
当然,奴婢肯定有,很多佃户实际上也跟农nu一样。
但法律意义上他们都自由民。
从法律上讲他们的主人杀了他们也是要偿命的。
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哪怕千年以后都做不到的事情在这个时代也一样,但像唐朝一样奴婢等同畜产的法律已经不存在,可以说这是一个正在走向平等的时代,这也是中国古代最接近这个词的时代,然后紧接着就大步倒退了。在这样一个不敬畏皇权,至少士绅阶层根本不敬畏皇权的时代,那些士绅们在编排皇家艳史方面自然肆无忌惮,别说是杨丰和阎贵妃了,甚至他和自己女徒弟之间的绯闻都有。只不过那些造谣者还有点底线,知道编排阎贵妃的话不一定会激怒赵昀,但编排他这个唯一的掌上明珠就得面对赵昀怒火,他们的目标是杨丰,不能把赵昀也推到敌对一边。
“国师,都是弟子无能!”
贾似道擦着头上冷汗说道。
他没想到杨丰在孤山上消息居然如此灵通,对临安最近这些乱七八糟的谣言这么清楚,不过看看国师身边最近暴涨的弟子数量他也就明白了。
这是杨丰展示神迹带来的。
人都是有追随强者心理的,在他水淹雷锋塔之后,主动来投靠甚至拜师的人立刻就多了,虽然那些儒生肯定没有,但那些底层闲汉,那些小商人,尤其是还有些游方道士,总之都是些底层百姓,他们来投靠到国师门下,别的不说这衣食首先有了,所以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杨丰这里就收了数以千计的记名弟子,虽然正式的内堂弟子还只有升国公主,但杨丰手下也不再只有些女人了,这些人的投靠让杨丰终于有了自己的情报网。
而这些谣言之所以迅速传入他的耳中,就是这些弟子的功劳,甚至就连谣言的几个源头他都已经掌握。
至于怎么应对……
就那些士绅跟他玩舆论战?
那是自寻死路,国师什么场面没见识过,什么阴谋没玩过,跟一个修炼几百年,从现代媒体轰炸时代过来的老妖怪玩舆论战?回头一份报纸就能玩死他们,到时候让贾似道弄个专营权,连载一下国师手撕蒙古大汗的传奇,刊登一下某个在职官员嫖chang不给钱的新闻,某个士绅夜宿尼姑庵的劲爆消息,用不了几天他就得让那些造谣的家伙哭。
正好也用这种方式给他的那些记名弟子谋生,他准备从造纸到印刷到出版搞个一条龙,这样的话他那些记名弟子中的闲汉就都有活了。
再不济还可以街头卖报纸。
而且这种模式还可以拓展开,以后所有来投奔他的几名弟子,都可以让他们搞工业,甚至还可以搞水力纺织机,反正江南没有冰期限制,这样他们的女人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他这里缺乏吸引力,主要就是人们看不到跟着他混的光明前途,但如果跟着他混可以获得富裕生活,那么肯定就不一样了,儒生们或许继续不屑,普通老百姓却会看到投入国师门下的好处。
此时他们正在城北运河码头,就在他们说话间,十几艘漕船沿着运河缓缓而来,第一艘漕船很快就靠上了石砌的码头,随着船舱的门打开,一个完全堪称英姿飒爽的红衣少女从里面匆忙走出,她看了一眼岸边,手扶佩刀立刻迈步踏上码头,紧接着走到杨丰面前。
“弟子叩见师尊!”
她双膝跪倒叩首说道。
“你怎么来了,成都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杨丰问道。
“回师尊,弟子思慕师尊,故随行而来,成都有韩林主持,且百姓谨遵圣谕书,一切都井然有序。”
蓝小玉说道。
“你做的不错,起来吧!”
杨丰伸出手说道。
蓝小玉立刻站起身,然后很乖巧地侍立在杨丰身旁,而原本杨丰身旁的升国公主警惕地看着这个师姐,而蓝小玉也看了看她,两个美少女四目相对,紧接着同时换上了笑容。
这时候随着一艘艘漕船靠岸,大批身穿红衣黑裤绑腿的荡寇军士兵源源不断踏上码头,向着国师或者说他们的仙尊跪倒叩首参拜,总计一千名荡寇军士兵组成整齐的方阵。
杨丰很满意地看着久违近一年的部下,很显然他走后韩林的训练没有松懈,这些士兵的气质明显不同于码头上的那些禁军,尤其是整齐划一的队形和士兵脸上的杀气就不是禁军能有的。实际上根据之前多次的报告,这些人在过去甚至多次和对面蒙古军小规模地发生交锋,主要是北边经常有老百姓向南投奔荡寇军,而蒙古军是肯定不会允许,韩林经常派士兵越界过去接人然后小冲突就难免。
“师宪,这就是你的经界队,他们全都识字,会地块的丈量计算,如果这一批不够,他们后面还有,你要多少有多少!”
杨丰转头对贾似道说道。
“而你们,任何人胆敢贪赃枉法,我会亲自处死!”
紧接着他对那些士兵说道。
“弟子谨遵仙尊教诲!”
所有士兵异口同声地喊道。




历史粉碎机 第五一六章 播种机
事实上这一千荡寇军士兵是肯定不够的,南宋好歹也是拥有数百万平方千米土地和数千万人口的……
当然,经界不是全国范围。
就像长江以北,四川,甚至荆湖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缓一缓,这里面长江以北和四川属于战略上的军事缓冲区,虽然土地富庶,但人口数量却很少,哪怕扬州也不过几万户,毕竟那些高官显贵们肯定都不会把家安在随时会被敌人屠戮的地方,两淮土地虽好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土地问题还没那么严重,之前持续二十年战争,都快被一次次南下的蒙古军杀成赤地千里了,哪还需要考虑什么分田地的问题?
而荆湖也就是湖南,同样刚刚经过了战争破坏,情况与之类似。
剩下急需经界的也就是江南东西两个路,浙江东西两个路,还有福建路和广东路,真正的重点其实就是江南东路和两浙,这里才是真正地狭人多,想想临安府九个县四十万户,而光临安城的钱塘和仁和两县加起来接近二十万户就知道这一带人口密度多么恐怖了。这时候南宋的一千多万户可以说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这片相当于浙江,皖南和苏南的土地上,这可是没有玉米土豆地瓜的时代,山区很难有效利用起来,真正的耕地还是以平原为主,无非也就是宁沪杭加起来那不足十万平方千米平原,中间还得扣去一个太湖,这点平原上拥挤着不少于七百万户人口。
嘉定十六年全国统计数字是一千三百多万户,南宋户数的增长率是年均千分之三,而这时候已经过去三十多年,那么理论上全国户数得超过一千四百万。
当然,现在肯定没这么多。
毕竟经历了二十年战争,而且还失去了汉中和川北。
但这江南一带没有任何损失,不但没有损失,而且因为大量难民涌来,这一带的人口增长肯定超过正常水平,谁都知道这里是最安全的,一打仗江北的老百姓肯定都往这里跑。如果这里有差不多全国一半人口的话,那么就算按照嘉定十六年的户数推算,这时候这一带也得接近七百万户,要知道原本历史上元军占领临安时候,得到的户籍是近一千两百万户。而元史中记载同年元军献功时候获得的户数是九百万,中间的差额是他们还没占领的福建和两广,也就是说福建两广加起来是接近三百万户,而福建两广并不是南宋的核心,那么作为南宋核心的两浙和江南东路这时候户数超过福建两广两倍很正常。
要知道仅临安一府,户数就超过了广东一个路。
七百万户啊!
初唐武德年间全国才两百万户啊!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全国加起来才九百万户啊!
这七百万户的话,保守估计也得超过三千万人口,事实上因为权贵们都在这一带,他们有着大量的奴婢,所以户均的人口数量肯定很高,再加上肯定存在的大量隐户,那么就算人口超过四千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这个恐怖的人口密度后面,是紧张到极点的土地问题。
“这形势相当严峻啊!”
国师用手指敲着面前桌子说道。
他背后的大徒弟十分乖巧地给他捶着背,二徒弟则端了一碗亲手熬的莲子羹,面前一百多荡寇军士兵正趴在桌子上做试卷,一个个聚精会神地拿着小炭笔在纸上演算,尤其是还有人画着各种几何图形……
呃,他在对经界队员进行考核。
虽然荡寇军内部,按照他的安排每天下午都会进行文化学习,不仅仅是识字,包括初级的数学计算,尤其是四则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计算这些都有,他的圣谕书已经连载到第五部了,目前连初级的物理知识都出现在圣谕书上,而每出一本都会送往成都交给蓝小玉由她负责印刷分发。到现在已经近一年时间,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之后,那些士兵中聪明的应该也有小学五年级水平,不过杨丰仍然要进行考试,合格的才能组成经界队,从临安开始在他的亲自巡查指导下进行经界,不合格的无非留在孤山突击培训而已。
这样年底之前足够完成对临安府九个县的经界了。
然后他们也就出徒了。
接下来会有更多经过了长时间文化学习的荡寇军士兵,甚至杨丰在孤山亲自教导出来的记名弟子加入,这些人将组成一支支经界队深入到两浙的各地进行经界,至于他们的工资当然贾似道发了,而且还得是高薪。这些人可不仅仅是经界,同时也是宣传队,宣传这一年来他们通过圣谕书学到的所有东西,比如说杨丰的神话体系,杨丰的法律体系,杨丰的平等思想,总而言之他们就是宣传队,他们就是播种机,他们就是纵火者……
让geng的火种在南宋土地上以最快速度燃烧起来。
杨丰帮贾似道可没安什么好心。
他的真实目的就是要让整个南宋的百姓,以最快速度接触到真理,让他的思想以最快速度渗透到广袤城市乡村……
“师尊请用!”
他二徒弟端着莲子羹温柔地说。
“也给你师姐端一碗,你们姐妹以后要多亲近,虽然你是公主之尊,但既然是入我门下,那么也就没有贵贱之别,只有入门先后之分,小玉是你师姐,也就和你亲姐姐一样,你要尊敬她!”
杨丰端着莲子羹说道。
“弟子遵命!”
升国公主继续温柔地说。
“师姐,小妹再去给您盛一碗!”
紧接着她抬起头对小玉说。
“不用劳烦师妹了!”
小玉微笑着说道。
两人四目相对,隐约的火星在空气中迸射。
当然,她们的师父对此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时候几名士兵已经开始交卷,杨丰,贾似道和杨辉三名监考官开始凑在一起阅卷,实际上主要是杨辉阅卷,有数学家在这里当然要好好利用,他看完及格的就由杨丰叫过来,然后随便问些问题算是面试。主要是杨丰以仙尊身份警告一下免得他们徇私枉法,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杨丰并不太在意,这些人都是他的狂信徒,跟着他一起在战场上厮杀过的,对他的敬畏那是发自内心,他的话基本上就相当于神谕了。
就在他们面试到第二十个人的时候,一名官员在门外求见,在杨丰的示意下他迅速被放进来,然后一直走到贾似道身旁,看了看贾似道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
贾似道喝道。
1...190191192193194...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