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反正朝廷允许。
这些事情就与杨丰无关了。
而随着阇母这一集团的覆灭他也终于可以对太原动手了。
河东路出辽州。
也就是上一次救援太原时候姚古所部的进军路线,这时候因为姚友仲的关系,姚古已经被从广州流放地召回,他儿子姚平仲依旧在四川大面山无颜见人,既然他喜欢当隐士杨丰就成全他好了。
河北路调出一个军出井陉。
这是原本种师中的进军路线,把苗傅所部调出来就行,韩世忠和宗泽两部主力得留下防止金军南下。
永兴军路分两路。
置制使折可求从绥德军向东经离石穿过吕梁山区进攻汾州,从后背切断阳凉南北关及灵石一线金军与太原的联系,而置制副使张俊率领所部从正面进攻,两军合力打开晋南这条最重要的战略走廊。而河东和河北两路的宋军负责直插太原并且将其包围准备攻城,如果他们两军攻不下太原那么南线两军解决了敌军后增援,如果他们两军顺流攻下太原,那么就以最快速度向北继续攻忻州并且夺回雁门关,卡死这条南下的通道。
四路大军齐出,在太原和完颜希尹进行决战。
不过也不好说。
完颜希尹敢不敢打还难说,他的部下和完颜宗辅一样,绝大多数其实都不是女真,只不过宗辅部下是汉军而他部下是契丹而已。
甚至还包括了契丹版吴三桂,这时候在金军中也算高级将领的耶律余睹,这家伙当年内斗失败逃入金国然后作为金国前锋,引完颜娄室突袭天祚帝,后者仓皇西逃但却被完颜娄室追上然后押往上京,紧接着杀死又驱赶马群将其死尸踏成肉泥,而耶律余睹后来也和吴三桂一样造反,但被人告发不得不逃亡然后被杀。
话说有这样一个副手,完颜希尹有没有胆量死守太原,这还真就很难说了。
但他又只能用耶律余睹。
因为现在大同到太原一带同样没几个真正的女真士兵,而大同一带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契丹,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得的军队来源,他总不能指望太原周围那些去年还属于大宋的汉人百姓吧?
历史粉碎机 第七三一章 放卫星
和杨丰推测的一样,完颜希尹在得知燕京被宋军拿下后,立刻就放弃了太原撤往大同。
他再守太原已经没有意义。
夺取燕京的宋军完全可以出飞狐峪抄他的后路,或者干脆出居庸关向他们的西京大同,那里才是他必须守卫的地方,太原去年才到他们手,而且还是经过血战夺取,若宋军包围太原不用想也知道城里的汉人会对他们阖城喊打的。
他撤得很干脆。
不但太原放弃,整个雁门关以南全部放弃,完全撤回到旧辽境内。
不过即便如此,留在南线的一万契丹和汉军仍旧被折可求所部堵在了灵石,当王彦部从威胜军杀入晋中以后这部分金军干脆选择了投降,而从真定向西的苗傅所部最先到达太原并抢过了光复太原的头功。就在差不多同时韩世忠所部夺取冀东三州,然后在榆关和一支南下的小股金军遭遇,但后者不但没撞开前锋高师旦的阵型,而且还被宋军骑兵横击,最终丢下一千多具死尸溃逃。高师旦部乘胜追击一举夺取了至关重要的榆关,至此大宋不但尽复旧境,完全夺得从赵大开始一百多年间梦寐以求的幽州,而且使中原政权的北方界线重新回到当年后梁时代周德威丢失榆关以前。
这一点很重要。
当然,河北的战事依旧没结束。
一来韩世忠还得夺回居庸关以及飞狐路上的各处关隘,二来他还得准备迎战金军可能的南下。
夺取幽州只是第一步。
打败金军的反攻才是最重要……
呃,没有金军的反击了!
就在完颜希尹撤退到朔州时候,耶律余睹半夜突袭了他,这个契丹版吴三桂很显然没辜负历史上给他的外号,可怜完颜希尹尽管怒发冲冠,但仍旧不得不逃往奉化州也就是宣化。耶律余睹没有追击他,而是率领部下的契丹军紧接着杀回大同,将城内所有女真官员统统剁了,在几个契丹军阀推举下自称代王,然后派使者以最快速度跑到太原联系上大宋朝廷。
他要向大宋称藩。
既然如此杨丰就愉快地满足了他要求。
然后这货变成了大宋的代王。
而完颜宗辅和完颜希尹会合后,还控制着宣化一代,原本还想集结一支军队南下反攻的完颜吴乞买立刻放弃了这个念头,在辽西一带倾尽全力拼凑的五万金军不得不先去收拾耶律余睹。
然而这时候的大宋统治者已经不是过去那些脑残了。
在杨丰命令下韩世忠部骑兵出榆关,趁着金国在这一带的防御空虚一举攻破润,迁,来三州,也就是秦皇岛海阳镇,山海关,绥中前所,然后一直向北逼近锦州,辽河一带契丹和汉人全都蠢蠢欲动。刚刚到宣化准备向大同进攻的金军不得不回撤,但当他们撤回的时候,韩世忠又毫不犹豫地撤回榆关,气急败坏的完颜吴乞买下令强攻榆关却再一次兵败。不过他也明白自己已经由攻势变成守势,很显然以后他做什么得看杨丰的脸色了,尤其是宋军登州水军的刀鱼船队浩浩荡荡出现在梁房口耀武扬威之后,他终于做出了最理智的选择,派出使者南下找杨丰和谈。
“不谈,这种事情有什么好谈?”
杨丰冷笑道。
“东北之地我们终究要取的,什么时候不好说,但总归要打的,那签个盟约有何用?以后再被人指责一次背盟吗?去告诉金国使者,宋金之战不死不休,除非完颜家投降否则就一直打下去!至于什么时候打他们,这个得看我们什么时候有这兴趣了!”
紧接着他说道。
“这样也好,如今我强金弱,的确无需再和谈,免得以后留人话柄。”
张叔夜说道。
话说此时大宋官员也是很有些唏嘘的,毕竟去年刚刚被人家打得主动求和,现在仅仅一年就把人家打得主动求和,这转折也有些挺大,不过拒绝和谈倒是朝野上下共识,哪怕暂时不打了,也不能签书面和约再给人留一次话柄。
“传令给韩世忠和郭永,让他们做好准备,明年开春后就立刻向关外进攻再夺润迁两州,榆关那地方不够保险,必须把防线推进到迁州,然后在迁州另建一座更大更完善的关城,并向两侧延伸建一道可以横断这条通道的长城!”
杨丰说道。
榆关不是山海关。
虽然理论上两者意义相同,但实际上榆关在抚宁。
当然,杨丰也不是建山海关。
要塞防御是没用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他就是真建一座山海关也没什么卵用,那是整个长城防御体系的一环,他总不能也修长城吧?话说国师纵横那么多时空,还真就没干过这座事情,他实际上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完颜吴乞买,和谈肯定不谈,和约也肯定不签,但这仗我也没有兴趣再打了,以后这座要塞就是咱们分界线。完颜吴乞买会懂的,阿骨打的这个弟弟也是个聪明人,头脑并不比他哥哥差多少,比如阿骨打就不想揍大画家,而他坚持要揍结果一下子赚了个头彩。
另外杨丰也是告诉国内那些官员和士绅,他也不会继续战争,他的目标就是推进到迁州,建立一道更加保险的防线。
这样后者也放心了。
实际朝廷大宋内部见好就收的声音也挺高,毕竟他们都胸无大志惯了,如今不但保住了国土,而且实现了追求一百多年的理想,那么完全已经可以说满足了,再向前进攻万一有点意外就不好,更何况向前进攻是要花钱,这大宋财政可是越来越紧张。
这样就可以了,打到这个程度然后停下基本上皆大欢喜。
“国师,大同联络处电报。”
吴革突然走进来说道。
现在这些参谋们已经有点真正参谋的样子了,尤其是吴革和后来才加入的杨沂中表现突出。
吴革在原本历史上金军攻破汴梁后,不但试图武力护卫赵谌突围,而且还暗中收集义勇准备反击,当时金军虽然攻破汴梁,但被这座城市那近两百万人口的庞大规模,吓得始终就没敢下城墙,话说汴梁人口超过了他们女真阖族的男女老幼加起来,这也由不得他们不害怕,万一来个阖城喊打他们会被淹死的。但可惜汴梁城内的官员并不是都像吴革这样有种,他们害怕吴革动手不成功反而激怒金军牵连他们,然后设计把吴革骗去乱刀齐下替金国大爷解决了这个胆敢抗拒民族ronghe的家伙。
他是勋贵,周宋两朝开国元勋吴廷祚之后。
杨丰接过电报立刻笑了。
“哈,我们那位代王要完了!”
他笑着说。
耶律大石南下了。
但不是进攻金国,而是先对着耶律余睹下手,这份电报是大同的联络处发出,杨丰强行向所有目前向大宋称藩的属国都派出联络官,这些联络官实际上都兼职情报官,统统都配有电台,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的作用甚至超过大炮,而且还没有被仿造的危险。
话说大炮火枪可都容易被仿造。
这时候南方很多地方官都已经打着办预备役的旗号,开始制造碗口铳和三眼铳了,据说连火箭都有人开始仿造,为了能够在未来对抗国师,这些家伙也算拼尽全力,搞得大宋科技正有着爆炸式发展的意思。
国师对他们的成长很欣慰。
但电台这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仿造不了的。
“那么咱们出兵?”
张叔夜试探着问道。
“当然要出兵,好歹代王也已经向我大宋称藩,那么我大宋就不能见死不救,不过现在冬天眼看到了,咱们的士兵不奈严寒,更何况他那里有兵有将城池坚固,守到明年没问题,明年再派兵救他好了!”
杨丰说道。
好吧,张叔夜秒懂了。
这家伙不准备管耶律余睹死活。
当然,换他也不会管,左右是契丹人内部的事情,耶律余睹对大宋的意义仅仅在于给金国增加一个敌对势力,但就算耶律大石灭了余睹,也一样不会和金国和平,甚至耶律大石比耶律余睹更适合大宋,因为后者只满足于做个代王,但前者头上还顶着辽国皇帝头衔,也就是说他是要恢复辽国疆域的,他会整合这些契丹人向东夺回金国控制的旧辽土地,那么大宋正好看热闹。
无论最后耶律家和完颜家打出什么结果,都是大宋渔翁得利。
既然这样那看热闹就好了。
“还有,折可求怎么还不把西夏抢去的地方收回?给他和张俊发报,年底前必须把丢失的土地全夺回!”
杨丰紧接着说道。
吴革赶紧跑去给冬天不奈寒冷的宋军指挥官发报,让他们在这个冬天里向大同西边的河外进攻,不过折可求的表现的确不够积极,要知道这时候秦凤等四路置制使刘光世都已经快把西夏军彻底赶出去了。得到国师青睐,连面都没见,隔着几千里就提拔到泾源路总管的曲端,带领他部下原本历史上堪称南宋西北柱石的吴玠吴璘杨政三大金刚奋勇争先,一举夺回失陷的怀德军,并且与王德所部在野战中击败西夏骑兵。
后者的冷锻甲终究是顶不住斧枪的。
更何况王德所部还有数以千计的三眼铳,那东西糊脸的声势,对于第一次遭遇的西夏人来说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这东西虽然打不死人但吓人啊!
总之刘光世正在成为一代冉冉升起的将星,刘家的光辉也正在将折家姚家种家这些西北世家掩盖,他们家族的成功,正在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西军系统一片蠢蠢欲动,毕竟谁都知道刘家是个什么货色,连刘家都能凭军功如此受青睐,那其他各家难道还不如他们?这时候整个陕西各路的军头们都跟打了ji血般,还有上书要求杀进西夏教训这些敢趁火打劫的家伙。
至于这个……
这个还是以后再说。
国师暂时已经对外没兴趣了。
他接下来的主要精力得放在对内上。
他得搞经济建设了。
“这是我大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杨丰随后拿出一大摞文件说道。
“第一,钢铁大yuejin。
改组利国监,以新式焦炭炉冶炼生铁,使用新式水力鼓风机,以新式炒钢炉冶炼熟铁,并使用新式水力锻锤,使利国监的钢铁产量在五年内提高到三千万斤。”
杨丰说道。
那些大臣们倒吸一口冷气。
“国师,那里最多不过年产一百五十万斤,五年二十倍是不是太多了?”
唐恪小心翼翼地说。
“不多,一年不产一万万斤算什么钢铁厂?无非就是多建高炉,多挖矿石,多采煤炭而已,那里就不缺这些东西,至于如何管理你们就不用操心了,老夫有一整套管理模式!”
杨丰说道。
他的确有一整套管理模式,而且是用过很多次,解决了很多哪怕几十年后才出现的隐患的。
“第二,纺织业大yuejin。
闽广一带木棉已大量种植,引其种北上,河北河东一带为战火残破人口锐减,尤其是燕山路为战火荼毒十余年,真定,太原等地遭金军屠戮十室九空,存在大量空闲土地,这些土地纳为官田种植木棉,老夫有新式纺织技术可大幅增加棉布产量,正好可以在那里试用。”
紧接着他又说道。
这时候木棉就是棉花,在福建广东都有种植,后来绍兴和约里面给金国进贡的东西里面就包括棉布,既然这样那当然要加速其传播,说到底这东西比麻布强,尤其棉花的御寒能力远超麻布,有了大量棉袄就可以保证辽东的作战了,要不然连南宋官员都评价这东西虏尤喜之呢!不要小看这点御寒能力的提高,这代表着汉人控制区从南向北的实质性扩展,以唐朝之强盛也不过在朝阳一带住了几千户汉人,但到明朝就已经可以跑到开原搞武装移民了。
这就是御寒能力提高带来的。
话说皮草虽然更好,但不能指望老百姓人人穿得上啊!
看着那些虚心记录的大臣,杨丰继续放他的卫星:“第三,盐业改革,老夫有新式制盐技术……”
历史粉碎机 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点访谈
杨丰以一种堪称狂暴方式不断放出的经济建设计划震懵了所有人。
整个大宋朝廷全傻了。
话说大宋的衮衮诸公还没堕落到纯粹腐儒的程度,扒灰公之前和之后的儒家本质上也是两个类型,他们反对国师并不是因为国师做错了什么,实际上国师直到现在除了凶残一点真还就算无遗策,无论军事上还是政治经济上表现都令人惊叹,整个大宋都在以极快的速度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
真得可以说古之明君不过如此!
他们反对国师是因为国师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简单点说他们和国师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对错问题而是屁股问题。
他们不知道大宋的土地兼并是盗匪蜂起的原因吗?
是个人都能知道。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点只要不瞎都能看见。
那么他们不知道均田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终极手段吗?
他们当然知道。
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有效?
无论开荒增加土地面积,兴修水利设施增产,甚至于减租,都无法真正改善占大宋人口三分之一的客户或者说佃户的悲惨处境,因为不抑兼并的制度,注定了佃客将沦为这个社会的最低层,注定了佃客要饥寒交迫以满足另一些人的锦衣玉食,土地产的东西就那么多,一些人得到的多了总要有一些人得到的少,唯一让佃客真正吃饱饭的手段就一个……
让佃客耕者有其田。
让佃客收获的每一粒粮食都是自己的,最多再交官府一些赋税。
可那样的话他们怎么办?
靠着地租维持风花雪月,维持指点江山,维持诗词歌赋的优雅生活的主户或者说地主们或者说士绅们怎么办?他们靠谁来养活?难道他们也挽起裤腿下田?那他们还怎么坐在花园的凉亭里弹着琴,赏着花,吟咏着流传千古的诗词?他们不可能接受这种制度,因为这种制度代表着他们目前的一切都荡然无存,哪怕这种制度对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来说,是一剂完全可以妙手回春的良药,可良药的药渣是他们啊!他们当然没有那么大公无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所以他们必须反对。
可他们内心里还是明白的。
国师并不是妖人,国师只是想为老百姓做事,真要是妖人反而不会这样做了。
若国师真要有异心,和他们合作才是最好选择,如果保证大宋制度不变,国师真要学赵匡胤一脚把那对孤儿寡母踢开,就凭他堪称只手挽天倾的奇迹,衮衮诸公们说不定还真就给他编个顺天应人的劝进书,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是做不出来。
可他没这么做!
他反而选择了衮衮诸公的对立面,让自己变成公敌。
那么他就真得没异心了。
然而此时衮衮诸公还是发现他们低估了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国师,这家伙肚子里是真有货啊!他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均田制,他还有以这个均田制为核心的整个体系,从农业到商业再加上也可以说工业了,甚至还有海外贸易,还有教育,还有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还有交通建设,水利设施,还有传媒娱乐,甚至他都连城市里的垃圾处理都有一整套体系。而他所设计的这个庞大到令人目眩的体系里,真还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包括那些士绅其实也有自己的位置,在这个写成书估计都得一个人很长时间才能读完的体系里,他们就像一个零件般运转在自己的位置。
这个体系太庞大了。
庞大到就连张叔夜和那些内阁成员看着都有一种窒息感,一种令人仰望的窒息感。
更重要的是他们挑不出错误。
实际上他们几乎就看不懂这套东西。
至少他们发现以自己的智商,根本不可能完全看懂它。
这让他们很受伤。
毕竟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才代表着智慧的巅峰,结果现在一看居然矗立起一座自己望都望不到顶的高山。
为了解释民间的疑惑,国师甚至把他的五年计划直接印刷成了书,就放在原来的登闻鼓院里随便人去翻开,所有人都可以向他提问他也会做出回答,除非涉及到技术类的东西,他会保密以外,其他所有制度类的他统统都会做出回答,甚至每天还会抽出时间在宣德门城楼上亲自接待十名提问者……
当众接待。
在宣德门城楼上他架起了一件据说扩音器的法器,基本上方圆一里內都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不得不说这一招很刺激眼球。
“国师,大同电报,耶律大石率军至大同,城内契丹人开门迎降,耶律余睹被乱兵所杀。”
吴革低声说道。
端坐宣德门城楼上的国师微微一点头,然后把话筒往下压了压,这才对他说道:“回电,让联络处立刻照会耶律大石,宋辽为兄弟之邦,耶律余睹为大宋藩属,何以无故杀害?他必须给我一个解释,如果他的解释不能令我满意的话,那么河东有十万大军正等着去和他面谈。”
耶律余睹干不过耶律大石那是毫无悬念的,一个出卖辽国做带路党的契丹版吴三桂,一个至今不肯去屈服于仇敌,自始至终高举辽国这面旗帜的英雄……
契丹人会选谁?
耶律大石也是算准了这一点才不顾旁边金国的威胁抢大同的。
他知道自己会兵不血刃的。
杨丰此举就是问问他,你准备以后咱俩怎么处啊?你要不能让我满意我可就去问罪了,相反你能让我满意的话,那咱们就做朋友。
耶律大石会知道怎么做的。
吴革立刻转身离开,就在同时一名弟子领着一个男子走来,而那男子还搀扶着一个颤巍巍老头,此时宣德门前御街上,数以万计的老百姓正翘首以待,在他们的目光中,那老头和那男子走到杨丰面前,前者一本正经地作揖,杨丰起身还礼。
“中立兄,请坐!”
杨丰说道。
“国师请!”
扒灰公的太师傅,前国子监祭酒,二程四大弟子中硕果仅存的大儒杨时颤巍巍说道。
俩老头一起坐下。
“兄有何指教?”
杨丰一边亲自斟茶一边说道。
理论上老杨比他大得多,这家伙已经七十五了。
御街上观众听着大喇叭里面的声音眼巴巴看着这一幕。
“听闻国师欲废衍圣公收孔氏祭田,不知是否属实?”
杨时说道。
“属实,凡人何徳窃号为圣?昔昊天上帝创造宇宙万物,三皇五帝代行其意志教化人间,是为圣人,孔丘何徳敢称圣人,更何况圣人乃昊天上帝意志化身本就不是凡人,又岂是凡人君主所能封?孔丘既非圣人,又非大宋宗室勋臣,于国无功,其后代又何徳称公爵,既然不是衍圣公那当然也没资格再拥有祭田,祭祀孔丘是他们做为孔丘子孙家事与朝廷再无关系!”
杨丰说道。
“孔夫子创立儒家教化万世岂非圣贤?”
那侍立的男子说道。
“儒家教化万世?那置诸子百家于何地?先秦以法家治国,汉以黄老之术,唐以道教为尊,纵然我大宋亦以道教为国教,何来儒家教化万世之说?若孔丘以创立儒家称圣,百家之创立者岂非皆可称圣?”
杨丰说道。
“自汉以来岂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