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哼!”
杨丰冷哼一声。
历史粉碎机 第七五七章 仙宫
成都千秋池。
“内阁制?”
亮亮有些疑惑地说。
“对,制度必须与时俱进,秦时所立的三公九卿制已不合时宜,自光武中兴以来,丞相一职虽有但几乎不再任命,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代行丞相的职责,御史大夫改司空之后实际权力归御史中丞,太尉职权同样一次次变化到如今早已成虚职,故此必须改革以重整朝纲。”
杨丰说道。
他没有住在成都城内。
这时候成都分大城和少城,实际上是东西并列,共用一道城墙的两座城,大城在东少城在西,多数都是土坯房外加茅草屋。
少数官衙豪门府邸才有瓦房。
但多数也是土坯和木头的,能住砖木房屋的得是真正显贵,当然,刘备肯定得给他准备最好的,实际上刘备把原本自己居住的益州牧官衙让了出来做为行宫,这座官衙经刘璋父子两代几十年建设还是不错的,但却被杨丰推掉了,紧接着皇帝陛下让刘备给他负责就近运沙子,自己动手在这座小湖泊旁边建起了一座水晶宫……
纯玻璃的房子。
虽然玻璃都不怎么纯净,但也正好变得五彩缤纷。
这座完全童话风格的仙宫,震撼了成都的百姓们,至今从各地赶来朝拜的百姓还都络绎不绝,他们都不需要见皇帝陛下,只是在仙宫周围冲着这东西跪拜就行,不仅仅是汉民,就连那些巴人,賨人都有跑来叩拜的。
毕竟这东西太震撼了,阳光下一片五彩缤纷的纯玻璃建筑放到现代也是很吸引眼球的,更何况是这个还把玻璃当宝石的时代,要知道中国最早发现的玻璃就镶嵌在越王勾践那把出土的自用宝剑上,而且只有指甲盖大小,可想其珍贵的程度。而且因为皇帝陛下的特殊品味,这座行宫还搞得就跟迪士尼乐园一样,话说他还真就是以某座迪士尼城堡为模板,再配上那些穿了皇帝陛下特赐染料染织的蜀锦的宫女。整个行宫在阳光中绚丽夺目,无数仙子嬉戏期间,再加上湿地雾气重一些,那完全就是仙宫缥缈瑞云缭绕,别说那些山民,就是那些从外地跑来觐见的官员,在这仙宫面前都腿软。
晚上就更让人腿软了。
因为剑阁隧道的灵感,皇帝陛下很干脆地在这里用上了电。
晚上在这座仙宫里畜力发电机的灯光映照下,整个仙宫放射着祥光华彩,在夜空的背景上无比璀璨,甚至晚上坐在成都城墙上看行宫,已经成了宵禁前这座城市居民的主要娱乐,当然,他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毕竟杨丰用的玻璃多数都不透明。
话说皇帝陛下跟两位昭仪还有张鲁刘备进献的美女,包括他那个女徒弟一起在行宫做游戏的感觉……
这个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了。
此时这座行宫已经不单单是一座建筑,而是成为了他神格的象征。
这是神迹,和剑阁的隧道一样,和洛阳的摩崖石刻一样,话说皇帝陛下这一路神迹也是不断,这些神迹串起他的行程的同时,也在从这条路线向两侧扩散他的神话,然后收获无数臣民的崇拜。不仅仅是汉人的,比如这时候剑阁的隧道处就经常有氐人过去膜拜,甚至张鲁都开始借此机会向武都氐人和巴人传教,原本他就是靠宗教拉拢这些人,尤其是巴人和賨人都信他,现在有神迹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这些人杨丰都没有特殊感情。
巴賨实际上一家,都是秦国所灭的巴国之后,巴国是姬姓封国,巴蜀都是武王伐纣的诸侯,而氐人就不用说了,哪怕五胡时候杨丰也没想过灭他们,在这时候当然也一样持同化态度。
“朕的设计就是内阁制。”
杨丰继续他的话题。
他必须对官制进行改革,改革成他熟悉的,内阁制无疑是他最熟悉的,这种制度他都玩了千年,可以说对于手下能玩的把戏了如指掌,正好也借着这个机会推出,毕竟弭兵之会的核心就是朝廷官制改革,目前丞相总揽军政的局面,孙刘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把这个内阁制的方案推出来然后由他们负责抛出。
毕竟弭兵之会需要一个改革方案,然后各方针对这个方案的内容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不成功的话就以比武来解决分歧。
“以丞相总揽政务,各部尚书分管其事类似九卿,人选由丞相举荐,但丞相无军权,军权归统帅府,朕包括朕的继承者自兼最高统帅,统帅府下设各部分管军队作战军需及官职任免,文武分开互不统属,但统帅府各部长入内阁。另设都察院负责察举百官,大理寺负责审讯,与内阁的刑部共掌司法,地方上州郡县三级如故,但州设御史监察官员,另外州郡县都不得掌兵,由直属统帅府的镇守使负责辖区內讨叛平乱及开疆拓土。”
杨丰接着说道。
诸葛亮和刘备互相看了一眼。
这个制度看似执政权归丞相,但实际上解除了曹操的武装,军权归统帅府,实际上是归皇帝,然后文武彻底分开,文臣无法插手军事,但武将却可以凭借在内阁的位置而插手文臣的事。
丞相还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他们的任免权不归丞相。
但也的确给了丞相最大限度的权力,毕竟各部尚书由其举荐,而曹操肯定不会用孙刘两家的人,这样他那些亲信也就好安置了,但军权和司法权肯定归孙刘两家,孙刘系统的文臣可以到都察院和大理寺,然后盯着曹操的人,到时候哪个犯罪立刻检举交大理寺审问定罪,顺便可以拿来吓唬一下曹操,反正曹操无权调动军队也没能力反抗。
应该说这是最好的制度了!
而他们控制统帅府,还可以把各地镇守使都逐步换成自己的人,虽然曹操的内阁可以任命地方的州郡县官员,但军队却是孙刘两家控制,不过曹操也有对付他们的手段,因为按照这套制度财权是在曹操手中的,统帅府不可能收税,钱粮之类得找内阁要,所以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双方都得有分寸。
当然,这样真正的权力就在皇帝手中了,毕竟皇帝是最终裁决者。
但这样还有一个问题。
官员从何而来?
还和过去一样举秀才孝廉吗?
对于这个问题皇帝陛下暂时就不说了,科举制对世家刺激太大,尤其是他那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科举,而他目前是和世家同盟的,而且这时候就是搞科举也没用,因为各地识字的太少了,就算识字也以经学为主,杨丰可不想弄一堆儒生来添堵,然后过些年他再麻烦一次,索性先别谈,等培养出足够儒生系统外的读书人再说,这个需要一些时间,而且短期內他也没这个迫切需要。
毕竟孙刘曹三家有一大堆文臣等着安排,杨彪等世家还等着一起分蛋糕呢!
杨丰需要的是完成权力过渡。
等这个帝国走上正轨,想要收拾那些世家还不简单,无非就是一纸诏书而已,当年党锢之祸那么凶残,那些世家们不也老老实实吗?他就不信当国家走上正轨后,这些家伙还有胆量搞事情!
说到底这时候世家还没强到如南北朝一样的地步。
纯世家执政的就孙权那里。
刘备这边实际上更近于一个寒门政权,他手下绝大多数亲信都是寒门甚至干脆平民出身,哪怕如麋竺这样的也不能算世家,他是商人出身有钱但没有政治权力,诸葛亮出身同样算不上世家,顶多沾点边,但就他一个郡丞一个水分太守的上一代,真得跟世家有差距,至于那些武将关张赵之流全是平民出身,就一个法正算是真正的世家,后期虽然吸纳不少荆州和益州的本土世家,但就其核心而言仍旧是一个寒门政权。
曹操是世家与寒门的联盟。
劁郡武将集团是寒门,另外还有大批收降的如张辽等人也是寒门甚至平民,但文臣系统以颖川世家集团为核心,所以贾诩很受排挤,因为他不是这个集团的,而曹操对世家是尽可能压制但也保持合作,这些世家如果不老实他也毫不手软,只要抓住把柄能杀就杀!
所以他杀孔融杀得就很干脆。
但孙权那里就不一样了。
孙权那里完全就是一个江东世家集团,顾,陆,朱,张四大世家不仅仅是控制着其政治,同样也控制着其军队,东吴的军队是将领和大族世袭的,朱桓一家部曲万口,陆逊死后五千精锐由他儿子陆抗世袭,以至于后期孙权利用暨艳想整肃,却根本无能为力,最终以暨艳被逼自杀结束,而且吴四家还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就是起于东南乃至后期遗毒全国的世家门阀化。
所以孙权那里才是杨丰最大的阻力所在,甚至他不敢保证这些家伙会不会以不理智手段对付他。
当然,那样更好。
那样的话皇帝陛下就可以杀人了!
历史粉碎机 第五七八章 关张之勇
“翼徳名不虚传啊!”
成都大城的校场上,杨丰端着酒杯饶有兴趣地说。
此刻张飞正与许褚比武。
或者也可以说决斗。
两人没有进行马战,而是直接进行步战格斗,选择的武器同样是环首刀,只不过两人额外又各自拿了一个钩镶。
实际上这个时代兵器的种类并不是很多,剑已经基本上退出真正的战场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步兵近战的武器就是环首刀,另外钩攘还有部分使用,这种东西直到东晋还在使用,基本上戟退出战场它才会退出。而长矛不用说了,尤其是马超的陇西骑兵都是长矛,戟是最多的,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大量使用戟,其他都是非主流,比如钺铩一类的,而什么锤鞭锏之类的基本上看不到。
说到底真正战场上的武器是由敌人来决定的。
这个时代没有冷锻甲。
同样这个时代也就不需要那些专门破甲的钝器,它们的威力完全过剩,而它们在战场上更容易消耗体力,轻便灵活的环首刀就足够,对于久经沙场的武将来说,他们不会选择扛着一柄八十斤重大刀上战场,那不是去杀敌而是自杀。战场上最重要的是反应速度,所以就算骑兵近战也更喜欢用刀,长矛是冲击步兵阵型用的,混战中刀的反应速度远超长矛,同样一柄八十斤重大刀举起来并且砍落的时间里,恐怕那些拿长矛的敌人都把他戳死好几回了。
可以用环首刀砍断对手胳膊,又何必去扛一柄大钺呢?
难道后者不消耗体力吗?
所以杨丰不会看到张飞和许褚抡着战斧之类狂砍的,他俩都是刀盾这套最适合格斗的组合,只不过小盾牌换成了钩镶,这种东西可防可攻比小盾牌好用,尤其是本身就是铁制更结实,而为了减轻身上的负担,他俩甚至就连铁甲都没穿而是套了皮甲。
这东西主要是防割伤的。
虽然旁边有皇帝陛下可以活死人肉白骨,所有不需要担心死亡,但两人肯定不能打着打着不小心被刀拉一道子就停下来去找皇帝止血,所以被划一刀流血太多影响战斗力输掉比武就不好了,要知道皇帝陛下为这场决斗拿出的彩头可是很有诱惑力的,张飞赢了封亭侯,许褚赢了由亭侯晋级乡侯,两人可以说都已经全力以赴,然而……
“仲康要输了!”
旁边同样观战的刘备笑道。
许褚的确打不过张飞,虽然许褚实际上更年轻,但在张飞面前明显还差了些。
“这就是关张之勇啊!”
杨丰同样感慨道。
无怪乎后世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候形容猛将都习惯以关张类比,看似不够威猛的张飞,战场上几乎自带一种让人畏惧的气势,尤其他还不像上次赵云一样有什么顾忌,明白只要不砍脑袋就行的他完全放开了,结果从两人一交手就是在压着许褚打,许褚或许武艺不会比他差太多,但却从气势上完全被他压制,面对张飞那带着破空声落下的环首刀只能后退招架。
如果类比的话,张飞的确赶不上冉闵,但换成李嗣业却已经很难撑得住他的攻击了。
这是真正三十年血战磨练出来的。
李嗣业终究只是在西域镇压些胡人,两人的等级完全不同。
至于宋朝那些名将们,估计也就正版岳云杨再兴能和张飞比,剩下全是送菜的,这是真正绝世猛将级别的。
就在这时候无数欢呼响起。
校场上的许褚终于倒下了,伴随张飞的环首刀一记重击,已经被打得心生恐惧的许褚手中钩镶被震飞,紧接着摔倒在了地上,还没等他爬起来,张飞的环首刀已经顶在了他的胸口并踩住了他的刀,许褚很干脆地弃刀然后在张飞收刀的同时站起身,两人相视一笑转身走向看台上的杨丰。
“赏你了!”
杨丰将一柄陌刀插到张飞面前说道。
“这么长的斩马剑!”
张飞惊叹道。
这个时代刀的长度代表技术水平,陌刀明显就是刀的长度极限了。
当然,皇帝陛下当年的三百斤斩舰刀除外。
“会用吗?”
杨丰说道。
张飞行礼后紧接着拔出陌刀,双手握住这个堪称恐怖的武器,很是陶醉地猛然挥舞一下,就在同时旁边的笼子门打开,里面一头巴西太守杜濩献给皇帝陛下的老虎咆哮着蹿了出来。张飞毫不犹豫地转身,双手举起陌刀大吼一声斩落,伴着刀刃反射的阳光划落,正在扑击的老虎一下子坠落,只不过分成两半坠落,被从中间一刀两断的它,带着撒落的内脏和飞溅的鲜血砸在尘埃中。
四周一片欢呼声。
“好,以后此物要多造,朕给你锻造之法!”
杨丰满意地说。
火器什么的先以后再说。
毕竟这个时代用不上那么高端的东西,汉朝对四夷的优势完全就是压倒性的,而且汉朝骑兵同样强悍,草原民族什么的完全被殴打,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防御需求,倒是以后开疆拓土的进攻是必须的,那些胡虏的土地必须郡县化,他们也同样必须编户,所以战争也是必须的,但骑兵的数量终究有限,而且养马的成本实在太高,那么攻势步兵就很划算了。
攻势步兵当然得用陌刀。
刘备这边都是山地步兵,而且他们本身就喜欢长刀,三国之中蜀国的环首刀是最长的。
那么就给他们长到极限吧!
给他们陌刀的制造使用方法,然后让张飞来组建陌刀队,并且在以后大规模推广开,出去开疆拓土砍胡虏,这东西辅以骑兵,再加上神臂弓之类强弩,基本上就足以压倒周围所有敌人。可别说汉朝周围没有敌人,那些鲜卑首先要砍,高句丽那些家伙也得砍,虽然这些家伙都臣服于汉朝,但臣服和收税是两码事,如果派官员把他们郡县化,然后让他们向朝廷交税,那他们是肯定不干。
这样就需要去砍他们了。
还有羌人。
还有南方那些不适合骑兵的地方。
总之以后有的是可砍,实在没得砍了还可以去西域,这时候汉朝在西域就一个长史府了,仅仅是象征性的存在,那么以后必须得砍一砍的,仿照唐朝在那里设军镇,并且大量驻军移民是唯一选择,只有大量移民后才能进行同化。
另外还有具装骑兵。
这个时代的具装骑兵还达不到铁浮屠那种标准,但战马却超出铁浮屠的标准了,所以还需要对士兵和战马的铠甲进行进行一下完善,完善到隋唐具装骑兵的水平就行了,然后再给他们配上唐朝版的马矟这样就足够了。这样的骑兵足够横扫西域甚至去揍贵霜,波斯这些西方帝国,包括这时候的罗马军团也扛不住这样的汉军,实际上这时候罗马军团也都快日薄西山,他们连安息骑兵都打不过呢。
不过真要到打这些国家时候也就该上火药了。
杨丰计划中冷兵器巅峰版的汉军只是用来砍周围那些胡虏的,毕竟这个过程得十几年,等到经营起西域作为基地,估计得二十年级别的。
那时候他不可能还用冷兵器。
而且那时候这一代名将们基本上都退出战场了,下一代是纪律化士兵的时代,然后就可以上火枪来排队枪毙罗马军团了。
当然,主要是让张飞这些名将们扛着步枪不符合皇帝陛下审美,让他们扛着马矟,扛着陌刀,然后带着具装骑兵横扫战场,领着陌刀队去砍翻所有敌人,这才是符合皇帝陛下审美的,所以在这些名将们退场之前他是不会让汉军进入火药时代的,都排队枪毙了这样的冷兵器名将不如狗,随便一个训练三天的士兵就能一枪把他们放倒。
还是不要破坏他们的美了。
就让他们在冷兵器的巅峰中华丽丽谢幕吧!
“陛下,江东的接驾使者到江陵了!”
诸葛亮突然凑过来说。
“孙权派何人来接驾?”
杨丰说道。
“顾雍顾元叹,另外吕蒙吕子明率三千水军,战舰五十艘亦至巫县,但以冬季水浅滟滪堆尽出大舰无法上行故此不再继续向前,留驻江陵等候圣驾。”
诸葛亮说道。
“一个滟滪堆就挡住他们接驾吗?”
杨丰冷笑道。
当然,他这就有点无理取闹,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堆尽出就代表长江水位已经降到最低,下行的确没有妨碍,但上行就极易在夔门的水流冲击下偏离航道搁浅,顾雍和吕蒙的理由也不算不合理,而且他们为了接驾再继续上行数千里也的确有些夸张了。巫县已经是荆州的西界,再向前就是益州东界鱼复也就是奉节,中间隔着一道瞿塘峡,顾雍二人到巫县也不算失礼,毕竟这时候孙权的身份只是会稽太守,就是在建业等着杨丰也是可以的,荆州刺史得到益州来迎接皇帝,但他又不是荆州刺史。
旁边的诸葛亮等人都没再说话。
“那就启程吧,朕倒要去会会这个会稽太守!”
杨丰说道。
历史粉碎机 第七五九章 来,朕赐你金手指
杨丰在成都登船沿岷江而下。
这时候的益州核心区就是蜀郡再加上广汉和犍为两郡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都江堰辐射出的一个扇形灌溉区,这就是天府之国的核心,依赖着这座古老的水利设施,这片土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哪怕以这个时代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水平,这片实际上只有不足一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在东汉的鼎盛时期也养活了两百多万人口,而且是指户籍上的人口不包括奴婢和隐户。
但在这三郡以外都差得多。
不过也有特殊的。
益州刺史部还有一个户数虽不如蜀郡,但人口却超过的郡,在一个现代人肯定无法想象的地方。
永昌郡。
治所云南保山,一半在云南一半在缅北,人口一百八十万。
不得不说现代遗忘的东西太多,比如汉朝的交趾郡也就是河内七十万口,是同时期广州的八倍。
杨丰的巡幸不仅仅是展示他的神迹或者说沿途装逼的,他还是一台新技术的播种机,不断传播各种适合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水利建设技术,尤其是各种肥料的利用技术。这时候的肥料还仅限于人畜粪便,所以魏晋南北朝时候出现的绿肥,宋元的堆肥,河泥,火粪乃至于明清时期的骨灰蘸秧根之类统统教授,就连石灰改良土地酸性的技术也都教了,既然暂时他还不可能去挖鸟粪……
实际上挖了也到不了这里。
那么他也就只能用这些技术给农民们开点小挂了。
至于良种……
这个他就真没办法了。
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办法弄棉花,但这个需要时间,毕竟得从印度埃及这些地方慢慢弄来,这时候海上贸易不行,还得全靠着丝绸之路,不过他要是建造大型海船远航的话应该可以加快一下,比如从永昌郡造船顺流到仰光开殖民地。
另外永昌郡本来就有路穿过野人山去阿萨姆。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他能帮助刘备的是教他开盐井。
四川盐井这时候只有一个富顺,汉章帝时代富顺的井盐就开始开采,天下第一井大公井也出现,但直到北周时代才真正发挥威力,至于自流井就很晚了,到明朝才开始出现,杨丰需要做的就是教刘备扩大规模同时继续深挖然后利用天然气煮盐。这套东西东西玩好了四川乃至周围都不用愁盐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控制周围山民非常有效,当年阁罗凤拼命地向北扩张,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四川的几口盐井,对于现代人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西南地区山民对于食盐的渴望是多么疯狂,控制盐井就能控制他们的命脉。
当然,这东西肯定是官营。
全汉朝的盐业都是官营,这是皇帝陛下搞出来的当然也就是皇帝陛下的产业,刘备只是在替他管理而已。
另外还有蔗糖产业。
四川是可以大量种甘蔗的,把白糖的制造方法交给刘备,这个就不用官营了,算是给刘备和他那些亲信的财源,话说这个时代的杨皇帝其实没兴趣控制经济,他需要的是解决老百姓很多的基本需求,需要的是衣食盐糖之类都产量暴涨起来,他赚钱不赚钱的无足挂齿,他现在根本不考虑这些了。
还有当然就是挖煤了。
挖煤,炼焦,冶铁,这一套全都放给大耳朵,当然,这个还是皇帝陛下的产业,冶铁也是官营,既然是官营当然也是皇帝陛下的。
另外还有铜矿,成都旁边彭县山里就有,宋朝时候开始开采的,这时候让大耳朵也过去开采,反正开采出来还归皇帝,最多皇帝下旨赏他们在这里自己可以铸钱,然后铸的钱上交一部分。还有淘金,金沙江从宋朝开始就是重要的黄金产地,就让大耳朵他们淘金去,正好引诱他们加强对云南的控制,这时候云南境内几个郡形同割据,对于刘备只是类似附庸,地方上豪强控制汉民而夷王控制山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