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这样在吴郡唯一剩下的严白虎,也不敢独自抵抗了。
很快严白虎也向王语嫣派到乌程的密使表示了臣服之意,如今严白虎完全没有了独立割据的想法,只是希望能成为朱卫军中一将。
不过严白虎和弟弟严舆在武力上也都达到了七十多,也可算是二流武将了,其他的人物属性和钟岭黑熊寨的腾虎芎差不多,勉强也算是能用吧。
当然严白虎既然投降了,那自然不能继续盘踞在乌程的山岭中,所以严白虎很快便带着兵卒和附庸人口都从山中出来,在王语嫣的安排下迁徙到了丹阳城等待着接受整顿。
同时陈武从丹阳和吴郡这边裹挟的人口也是再次迁回了丹阳城,再加上此后周瑜所带的投降兵力,庞偃从钱塘县这边带来的丹阳新军俘虏和吴郡青壮俘虏,也全都聚集到了丹阳城这边。
如此王语嫣便在已经被打成废墟的丹阳城开始进行大整编,在这原本几乎成了人口空白区的丹阳曲阿之地,重新设定村镇安置各种被孙策、周瑜裹挟的人口。
就像是周瑜原本感叹的那样,经过了孙策、周瑜对丹阳、吴郡地方上的裹挟劫掠,现在丹阳曲阿之地几乎成了一片白纸,没有任何地方势力能挑出来指手画脚,完全可以由王语嫣来重新书写篇章,加以布局安顿。
而所有那些被裹挟的人口,经过了这样的安顿,在短时间内也是没办法再产生什么地方士族、豪强势力在地方上对抗朱卫施行的政策了。
另外王语嫣手下现有华歆、王朗、阚泽、伊籍、虞翻等等人手可以调用,也不用王语嫣一个人事事巨细的来伤脑筋处置。
再加上此前有了豫章郡这边的安置移民经验,现在王语嫣只需要将一个个政令制定出来,便可以交给王朗、华歆他们去安排处理。
为了方便对江东地方的管制,现在王语嫣除了将丹阳郡交给她任命的丹阳太守华歆来治理外,也将吴郡和会稽郡合并在一起交给了王朗来管治。
这样将一些琐碎的地方事务交托之后,王语嫣就可以将她在江东这边的重心放在军事整编上面。
毕竟在这个时候王语嫣这边也是汇聚了庞偃的熊魃营、太史慈的神箭营、蔡瑁的江陵水军、黄忠的暂编江东营,另外还有大量收降的江东新卒、丹阳新卒、吴郡青壮和广陵军卒,这些人数加起来都已经达到了十多万。
王语嫣需要对这其中的很多人加以整编淘汰,一些年龄不达标的完全可以直接编成辅兵、编为民户或者遣送回乡,当然其中一些精锐也可以直接收编为军卒使用,可是补充到那支军队里,却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不过以王语嫣的身份,现如今在江东拥有这样的权势,却也不会让人产生别的想法。
毕竟王语嫣不仅仅是名义上军师统帅,更是朱卫的夫人,倒是代表朱卫足以坐镇江东而让四方慑服了,只是江东这边很多事情确实还是涉及了朱卫未来的长远安排,故而王语嫣也是向在荆州的朱卫送去了军报,让朱卫对很多事情做出确认和决定,并建议朱卫亲自来江东丹阳处理战后之事。
一时间江东战事彻底完结,剩下的就是战后的安置,以及如何接纳广陵郡地盘和如何处置孙氏家族的事情了……
青龙三国 514、荆州的事务(1)
对于江东这边的情况,其实朱卫也早已在荆州这边通过三国游戏系统便已经大致知晓了。
在王语嫣彻底平定江东之后,更是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人事情报功能探看了江东很多信息,比如周瑜、周泰、蒋钦、陈武他们这些投诚武将和朱恒、阚泽、华歆、张英、于蘪、陈横等等新加入之人的忠诚度之类。
说实话到了这个时候,朱卫在荆州这边的局面也确实已经稳定了下来,在荆州这边朱卫也是新征募到了不少人才,故而整个荆州这边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
之前朱卫在博望坡一战,几乎全歼了曹操派来的夏侯渊大军之后,荆州暂时就没有外来的军事战争威胁了。
故而朱卫可以安心将庞偃的熊魃营派去了江东支援王语嫣,不过即便如此,朱卫在荆州这边还是有魏延的荆南营、甘宁的江蛟营以及朱卫自己的中军营,加起来近六、七万兵力留守坐镇的。
此后王语嫣带兵在江东对付孙策、周瑜的这近一个半月多时间中,朱卫留在荆州这边主要还是对南郡、南阳郡官场上的事务加以整顿,然后就是针对荆北地方势力做出利益上的整顿。
朱卫毕竟不可能完全留下刘表原本的班底,必须换上他能够信得过的人选,另外很多事情都是必须由朱卫亲自出面处理接洽,并给出一些许诺保证的。
如此朱卫才能真正的得到荆州地方势力的接纳,得到荆州士族阶层的拥护,真正的融入荆州士族阶层。
另外在荆州地方上的大才名士,往往也代表了荆州人才的风向标,所以也需要朱卫亲自拜会,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敬意。
要不然这些大才名士拂袖离去,那很可能带走大量原本在荆州求学的人才。
当然,朱卫在荆州做的这些事情也不是没有好处的,通过这些针对地方上势力拜会结交,朱卫便也在得到荆州地方势力支持的同时,也能征辟很多人才来使用。
另外朱卫通过庞统和黄月英的关系,已经和荆州四大家族中的庞氏、黄氏有了密切关联,故而作为荆州名士代表人物的庞德公、黄承彦,自然也不会对朱卫产生什么反感了。
不过朱卫在第一时间自然还是得去拜访他们两位,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朱卫在拜见的时候,便向他们提出了想在襄阳城这边举办学校,想邀请他们和其他荆州名士一起参与到办学之事的意思。
朱卫希望庞德公、黄承彦可以担任学校的师长,用他们的名望吸引天下学子来荆州求学,这样当然也可以帮朱卫培养人才。
嗯,这个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还没到荆州来,还在老家颍川窝着呢,不过朱卫也是准备去请他来荆州帮忙办学了。
其实举办学校什么的,原本历史上刘表也在荆州做过,这同样是刘表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
当时刘表开办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超出汉朝郡国学校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是原本直属东汉皇室举办的洛阳太学南迁,不过刘表开办的学校基本上还是针对士族、豪强之家的子弟,寒门、庶民子弟就很难有机会入学了。
而现在朱卫却希望不分寒门、士族,只要是有心求学之人皆可来学校读书,哪怕是庶民百姓经过考核之后,都可以免费获得入学资格。
同时刘表办学主要还是以传授儒学经术为主,可现在朱卫办学却希望在学校里传授杂百学。
当然这个杂百学并不完全是当初百家争鸣之时所谓的百家学说,而是关于法学、算学、医学等等诸多杂学的学习,朱卫甚至想提出物理、化学这种自然科学的概念。
虽然朱卫也知道这样的学校在这个年代有些太过于突兀,可朱卫还是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际做事能力的学子出来。
当然,这种学校更多还是针对寒门、庶民方向招收学子,朱卫也会在日后从中择选一些优秀学子,成为特殊行业的官吏。
不过,朱卫这样的想法在庞德公、黄承彦这边还是有些被劝阻了,但这两位名士自然不像是普通人般无视朱卫所说的那些杂百学,而是觉得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了朱卫所办学校的名声。
故而按照庞德公、黄承彦的建议,朱卫可以将学校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类还是走当今正常学校的套路,学习儒学经书之类的,毕竟这年月的儒学不仅包括了君子六艺之类,也包含了道家、法家等等之类的其他学说,也不完全是后世那种只会培育文弱愚生般死读书的儒学教育。
在当今年月,还是这种学校更能吸引士族、豪强等等子弟来学习,也就可以帮助朱卫得到更多士族、豪强阶层人才的辅助。
而朱卫提出的那种针对寒门、庶民的学校,就可算是另一类特殊学校,只要朱卫真的可以让这些学校的学子有入仕为官的机会,肯定也能吸引到学生来求学,只是在短时间内这种学子恐怕会被世人有所误解和鄙夷。
可以说庞德公、黄承彦因为家族和朱卫的关系,倒也算是为朱卫考虑了长远的发展,同时他们也答应帮助朱卫办学。
无论是哪一类学校,他们都可以担当学校祭酒(相当于是校长),帮助朱卫在襄阳这边将学校开设出来。
朱卫虚心接受了这两位名士的意见,朱卫邀请庞德公、黄承彦这样的名士举办学校,其实更多心思就是为了拉近和他们的关系,然后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吸引人才被朱卫所用。
至于那面向寒门、庶民传授百学的学校,只是朱卫一时兴起所想的而已。
也算是朱卫在私心中希望培养寒门、庶民势力,对抗如今这年代强大士族阶层的一个小手段吧,可朱卫也知道这将是漫长的过程。
事实上朱卫就算是通过这种手段培育出了什么寒门、庶民出身的新兴势力,很可能在有了一定底蕴之后,又变成了新的士族阶层,朱卫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用功。
毕竟到了现代社会其实还是存在一些门第势力的,只是名头从所谓的士族阶层有所改变,比如变成了勋贵阶层之类的,可实质上也是差不多的。
但至少朱卫能培养出一些拥有特殊专业特长的技术性人才,免得日后很多专业性的事情,又只能让一些只学过儒学的门外汉来赶鸭子上架。
那样只会外行领导内行,影响了做事的效率。
好吧,这些不多扯,反正这也就是朱卫留在荆州这段时间里所做事情中的一个方面而已,也算是朱卫借助后世心念,对于当今时代尝试的一些小改变罢了……
青龙三国 515、荆州的事务(2)
在朱卫留在荆州的这段时间,也是征召了大量人才填补到了他的帐下。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是达不到三国游戏系统认可标准的,但还是有一些历史上的名人加入了朱卫的帐下,比如朱卫此前就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情报探查出来,在庞德公这个求学的徐庶、石韬两人,如今便已经在朱卫这边入仕了。
这其中石韬倒也罢了,虽然也是一个有才学的人物,可属性上也就是智力、政治达到了六十多、七十多,其他的能力也是一般般,不过至少担当县令乃至于一郡太守应该是没问题的。
而徐庶却是让朱卫非常满意的军师将军级人才,现在徐庶在庞德公门下求学,已经拥有了他所具备的各项能力。
“徐庶,军师,城市襄阳,年龄25,忠诚93,仕期0年,士兵0,智力95,政治87,武力65,魅力85,陆指85,水指74,训练0,士气0。”
可以说作为游侠出身的徐庶,在武力上具有三流武将的底子,智力上却足以列入超级军师的行列,另外陆指、水指更是具有独自领兵出战的将帅底蕴。
当然了,徐庶、石韬因为是通过庞德公这边的渠道被朱卫征募入仕的,故而忠诚度在一开始便也达到了不错的高度,基本上都可算是朱卫能放心使用的人才了。
另外朱卫自然不会让徐庶因为老母亲而在日后出现什么波折,故而朱卫第一时间也让校事所的人去徐庶老家颍川郡长社县,秘密接来了徐庶的老母。
当然,在徐庶这边朱卫也是用了照顾他家人的说辞,让徐庶在日后可以安心做事,而不用担心老母受苦。
为此朱卫特别将徐庶的母亲接入了他现在所住的原刘表所建王宫般宅邸,还私下认了徐庶之母为干娘,将徐庶之母当作了府中老夫人来对待。
朱卫这种作为在徐庶看来虽然有几分收买人心的姿态,可朱卫确实也对徐庶之母加以了精心照顾,故而徐庶对于朱卫这样的举动,也还是颇为感激的。
不管怎么说,徐庶在老家杀人逃亡,流落到荆州求学,终究还是留下了老娘无人照顾,如今朱卫竟然能将他老娘接到荆州,还尊为干娘,留在朱卫所住的宅邸内派人专门以老夫人的级别加以照顾,这也说明了朱卫对于他的重视。
说实话一个主上能对臣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臣子又如何能不尽心尽力的回报呢?
故而徐庶自然也是对朱卫决死效忠了,事实上因此徐庶的忠诚度已经提升到了99,让朱卫不免可以更为放心。
不过对于徐庶的安排,朱卫暂时还没考虑好,徐庶肯定是要重用的,只是用在哪里却还需要在日后和王语嫣一起商议才行。
如今朱卫只是让石韬担当了南阳郡主簿一职,而徐庶暂时便也留在了朱卫的中军营担当了长史一职,目前朱卫还是希望徐庶在军事上有所发展,故而他这样也算是能熟悉一些业务了。
另外便是原本刘表留下的那些人了,除了蒯良依旧是南郡别驾外,韩嵩担当了南阳郡氶,他们两人基本上算是朱卫安排南郡、南阳郡太守级职务的人选了。
只是如今朱卫身在荆北,自然也不需要实际任命两郡的太守,两郡都可以直属在朱卫的管制之下,故而也就让蒯良、韩嵩用这样的官职暂领太守之事罢了。
此外还有向朗、宋忠、刘巴、刘先四人也分别在南郡、南阳郡再次出仕,这其中宋忠可算是如庞德公、黄承彦这样的名士,主要也是担当了学院祭酒般的教育官职,刘巴、刘先、向朗三人倒也是分别担当了从事、治事之类的职务。
说起来和向朗有个侄子向宠一样,刘先据说也有一个外甥叫做周不疑,少有异才,聪明敏达,是个神童级人物,只是被曹操忌惮,所以在周不疑十七岁的时候,就被曹操派人暗中杀死了,故而后世也没多少名头。
现在朱卫将向朗、刘先掌控在手中,向宠、周不疑日后应该也能收入门下,只可惜现在这两人都还只是五、六岁的娃娃,暂时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存在。
另外原本的荆州大将文聘,依旧还是没有在朱卫这边出仕的打算,不过他暂时也居住在了襄阳城刘表的墓边,似乎有为刘表守灵的意思。
朱卫见他执意如此,也就不勉强了,反正现在朱卫这边人才越来越多,倒是不会太强求文聘这样的武将了。
当然了,现在朱卫掌控了荆州,第一时间自然也是不会放过诸葛亮的信息。
虽然此前朱卫担心自己兄长和诸葛亮叔父诸葛玄的牵扯,让诸葛亮会仇视自己,可不管如何朱卫还是要试试诸葛亮态度的。
当然,以现在诸葛亮的年龄、资历,还不值得朱卫亲自去拜访。
毕竟朱卫可不是刘备当初在新野依附着刘表为藩属的窘困局面,如果以朱卫现在的身份,亲自上门去拜访一个才十六、七岁的诸葛亮,反而会让人心生奇怪的感觉。
毕竟如今的诸葛亮可还没有卧龙的名头,虽然现在他就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可实际上荆州很多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的,只有少数人才相信他是有才能的。
所以现在的诸葛亮最多就是在庞德公、黄承彦之类名士眼中,感觉有些才气的年轻人而已,暂时还不是荆州庞氏、黄氏特意推出来的年轻一代人物。
嗯,其实从朱卫现在的角度来考虑,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人的名头,倒是非常像是庞氏、黄氏故意鼓吹出来的,就是为了帮诸葛亮、庞统造势,以满足东汉时期举荐入仕的名望条件。
很有可能是庞氏、黄氏为了维持家族的士阶地位,而故意将他们推出来准备抬高声望后入仕的,毕竟诸葛亮当时是黄氏的女婿,庞统更是庞氏的直系后裔。
只是这种卧龙、凤雏的名头,因为他们都投靠在了刘备这个汉室宗亲门下,于是在三国演义这样的尊皇正统文学传颂下,就让诸葛亮、庞统变得更为神乎其神了。
当然,诸葛亮、庞统或许也衬得上这种名头的能力,可其中也确实有太多吹嘘的东西了。
而现在两人都还年轻,诸葛亮更还不是黄氏的女婿,所以什么卧龙、凤雏的名头都还没有出现,可以说他们还没有在荆州被造势鼓吹起来。
这样现在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落魄的寒门子弟了,又有什么值得朱卫这样的荆州之主亲自拜访呢……
青龙三国 516、诸葛三兄弟
哪怕朱卫很清楚诸葛亮未来的潜力,可现在的诸葛亮毕竟还只是一个未到弱冠的少年啊。
朱卫若是亲自去拜访如今的诸葛亮,只会让其他人对朱卫的举动不满,会让人感觉朱卫对他们的尊重,还不如一个少年郎。
可以说朱卫用亲自拜访的姿态去对待诸葛亮,除了给诸葛亮平添名头之外,对朱卫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哪怕是诸葛亮也未必会领朱卫这种人情,对于现在的诸葛亮来说,朱卫这样做对他而言更有一种拔苗助长的捧杀味道。
故而朱卫只是按照正常的人才招募程序,向诸葛亮和他哥哥诸葛瑾发出了征召的政令,这其中还是以诸葛瑾为主要的征召目标,并没有在表面上对诸葛亮做出太多的重视。
没错,这个时候诸葛瑾居然也在南阳卧龙岗家中,倒是省去了朱卫寻找他的麻烦。
其实以朱卫对于诸葛亮的重视,朱卫早已就安排校事所的人到南阳卧龙岗来探查诸葛氏一族的情况,然后还专门派人定点驻扎在卧龙岗所在的村子,就近盯着诸葛氏一家的动静。
那诸葛亮现在也只是和弟弟诸葛均般,一直在卧龙岗草庐里读书,偶尔会去南郡走个亲戚,然后寻庞德公、黄承彦这样的名士讨教学问,再就是和同在庞德公这边求学的徐庶、石韬等等朋友一起谈学论道。
倒是诸葛瑾此前是在洛阳太学这边求学的太学士,后来因为董卓迁都也一起被带去了长安,之后经历了吕布杀董卓、西北军阀祸乱等等变故,又回到了荆州,如今也还没有去其他地方游历,正好也留在了家中。
可以说借助朱卫所派校事所的监视,朱卫都不用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人事搜索功能,就可以知道现在诸葛瑾也在荆州的状况。
这样诸葛亮还年轻,诸葛均还年幼,故而朱卫便先行用了征召诸葛瑾的名义,让诸葛瑾带着诸葛亮、诸葛均两兄弟一起到襄阳来见自己。
以如今朱卫在荆州的地位,征召诸葛瑾自然也是很寻常的事情,同样是由不得诸葛瑾不答应的,除非他准备举家逃离荆州。
毕竟一地的军阀看上你的才能,征召到身边来做官,如果你不答应,那就说明你看不起人,或者不想为这一方的军阀出力。
不为我用,那自然也不可能给别人用的,这种观念可不仅仅是朱卫才会有的想法。
所以诸葛瑾接到了南阳隆中卧龙岗所属的邓县衙寺差隶送来的征召令,自然不能随意弃之不顾,不过诸葛瑾倒是对于朱卫的征召也没什么意见,作为如今迁居南阳诸葛氏一族唯一的成年人,他也需要出仕才能有重新壮大家族的机遇。
其实此前朱卫对于诸葛亮可能对自己会有什么隔阂敌意,还是有些庸人自扰了。
相对于这年月家族的长远发展而言,此前朱卫的兄长在豫章驱逐诸葛玄的事情,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仇怨,再说诸葛玄是回到荆州后病死的,又不是被朱符在战场上杀死的。
至少对于眼下的诸葛瑾而言,如今荆州的新主朱卫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出仕目标。
诸葛瑾在朱卫这边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同时朱卫背后没有什么家族底蕴支持,缺少家族提供的人力支持,那么朱卫就需要更多外来人才来辅佐,所以像他这样的有才之人,自然可以在朱卫这边得到用武之地。
最重要的是朱卫年轻啊,而此时的诸葛瑾也才二十三、四岁,他自然知道他这样的年龄,又不是什么天下扬名的名士,若是换成其他主上也未必肯重用他这样的年轻人。
但朱卫不同,朱卫自己就很年轻,那么朱卫肯定不会因为诸葛瑾的年轻就不重视诸葛瑾,这一点从朱卫如今手下有很多年轻人才和将领,可以独挡一面便可以感觉到朱卫的用人方式。
故而诸葛瑾对于朱卫其实还算是有些好感的,这次朱卫征召诸葛瑾,诸葛瑾也是很高兴的带着两个弟弟来见朱卫了。
朱卫自然也非常重视这次征召诸葛瑾的事情了,不仅诸葛瑾本身就是内政型的军师人才,更重要的是朱卫可以见到那个三国被吹成妖神般的诸葛亮啊。
虽然诸葛亮还年轻,可只要能将诸葛亮掌控在身边,那不管如何也能得到这个妖孽般的人才了。
于是在公元197年七月十一日,差不多也是王语嫣在江东围堵孙策在丹阳城的时间,朱卫在襄阳城内荆州牧衙寺一处偏院小厅,接见了奉召而来的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
朱卫并不准备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接见诸葛三兄弟,所以他在这处偏院小厅内烧起了茶水,仿佛像是招待友人般的准备面见诸葛三兄弟。
朱卫也让徐庶担任了接引诸葛三兄弟来见面的陪衬,毕竟徐庶和诸葛三兄弟也算是认识的,和诸葛亮更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有徐庶作为中介,朱卫和诸葛三兄弟说话,倒也不会显得很突兀。
当徐庶领着诸葛三兄弟来到这处偏院小厅,脱去鞋子上了厅塌,进入厅室中的时候,朱卫正好也煮好了一罐热水。
随后朱卫先和诸葛三兄弟客气的按照此时的礼节,互相躬身行礼,继而便请他们三人和徐庶一起坐到了茶案边,很快徐庶便主动做起了接下来的洗杯泡茶之事。
朱卫则用目光打量了这边依次而坐诸葛三兄弟。
那诸葛瑾看起来身高足有一米九的样子,身穿初夏的单薄儒衫,头戴儒冠,虽然袍衫略微有些寒酸简朴,可整体的形象看起来还是显得仪表堂堂,温文大方,面相看起来倒也有些忠厚之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