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而诸葛亮的脸庞带着几分青稚之色,身上所穿的衣裳同样是简朴儒衫,身材虽然还未完全长成,却也已经有一米八几了,身形略微有些消瘦,和诸葛瑾的面容有几分相像,但神情上明显要多添几分灵动之意。
此时诸葛亮和诸葛瑾一样,不曾因为来见如今荆州之主而有什么拘束,倒是对于朱卫摆出这种饮茶方式有些好奇。
看着那陶锅中的清水,以及徐庶正在准备的炒熟茶叶,和当下那种茶汤方式明显不同……
青龙三国 517、微有薄力,自当效劳!
可以说现在朱卫在这边准备的饮茶方式,倒是带着几分后世工夫茶的程序方式,相对于犹如菜汤般茶汤,这种以工夫茶程序方式所泡的清茶,在动作和过程上明显更显出了几分清雅之意。
当然了,这也是朱卫在豫章新婚后,找人弄出来的饮茶方式,毕竟煮成菜汤般喝茶的感觉,朱卫还是不怎么习惯。
不过朱卫这种工夫茶的饮茶方法,却也很快让朱卫手下的文臣们都很快学了去。
因为这样的泡茶方式更符合儒生文雅姿态,想来这种工夫茶的饮茶方式很快会在这个年代流传开来,比原本历史不知道提早了多少年面世了。
徐庶便是这样学会的,故而现在他泡茶、洗杯等等的过程,做得也如流云袖舞般,显得很有韵味。
好吧,这个不多说,只说朱卫最后又看向了诸葛三兄弟中最小的那个诸葛均,这诸葛均如今才十一、二岁,所以看起来要比两位兄长显得有些拘束了。
这诸葛均虽然也是学着一身儒衫打扮,可坐在那边的时候双目明显不敢乱看,只是愣愣盯着眼前的茶案,不过毕竟也是诸葛氏子弟,故而也明显有一些不同寻常孩童的稳重。
其实朱卫感觉这个诸葛均和原本的朱卫有些相似,应该也是那种书呆子的类型,难怪诸葛三兄弟中,这个诸葛均却是并不怎么有名。
呃,貌似原本的朱卫,也是朱家老三啊,难道老三都会变成这种书呆子麽。
“哈哈,三位诸葛先生,且先品一品这茶水吧!此乃豫章茶,是吾在豫章闲时偶得的饮茶之道,先以沸水烫泡洗茶,再用沸水泡出茶之清香,如今乃是初夏,故而又浸入凉水中降温,且可一口饮下,慢慢品味其中意味!”
朱卫很快对着诸葛三兄弟微微笑了一下,故意用这样的闲话打开了话题,这也算是化解了双方的陌生感,朱卫不想让这次的见面显得很官方公式化。
“如此多谢钱唐侯!”
诸葛瑾原本看着朱卫摆出这样的架势来招待自己,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打开话题,故而此刻便也顺着朱卫的意思,从徐庶处接过了一杯带着清香的棕色茶水,便一口送入了口中。
一旁的诸葛亮、诸葛均也是各自端起了一杯茶水,倒入了口中微品,而那边朱卫同样端起了一杯茶水,向徐庶致谢行礼一下,便送入口中。
“嗯……,此茶……”
诸葛瑾感觉口中一苦,随后却又感觉温暖的清香在唇齿间散发出来,一时间倒是有些愣神了。
一旁的诸葛亮微微品着口中茶水,同样也是眼色一闪,微微的眯起了眼睛,似乎也在细细品尝茶中之意,显然也很喜欢这种没有添加其他调料,只有茶之清香的茶味。
只有诸葛均的年龄还小,只是觉得味道特殊,可见两位兄长都是那种细品的感觉,便也是在那边也跟着学样,其实他是品不出什么深意来。
“饮茶非为解渴,却是为了洗涤心尘,待友畅谈尔!哈哈,早已听闻诸葛一门皆英杰,子瑜兄出身洛阳太学,可算是卫之同学,自当才学不凡,这位孔明小弟,此前在吾和元直闲聊荆州人杰之时,便是常有耳闻,据说有管仲、乐毅之才,哈哈,未来不可限量啊!还有这位诸葛小弟,虽则年幼,却也可见家教之风!今日见三位诸葛先生,卫心中甚喜!”
朱卫见诸葛瑾、诸葛亮都被自己弄出的这种清茶所动,便也就顺势拉开了话题,放下了自己的身段,仿佛是仰慕他们已久般的说着。
“钱唐侯缪赞了!倒是钱唐侯以布衣之身,创下如此基业,方才是让天下人惊叹!”
诸葛瑾急忙谦虚了一句,随后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朱卫的敬意,这也算是互相的客套之辞了。
只是诸葛瑾却不知道朱卫对于诸葛亮的评价,那可是真的,没有半分客套的意思,只是诸葛瑾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弟弟诸葛亮在原本历史上会有那么大的名头,故而现在还是觉得朱卫只是客气而已。
“唉,能有如今这番基业,实乃是战战兢兢之得!然则占地愈多,所需人才便是愈多,如今请子瑜兄来相助,也是希望子瑜兄日后可助卫一起为这天下百姓,早日平定了乱世之苦!”
朱卫看着诸葛瑾故意叹了口气,随后便向诸葛瑾行了一礼,表示了自己对他的招募之心。
“这……,微有薄力,自当效劳!”
诸葛瑾没想到朱卫说话如此直接,略微一迟疑却还是欣然表示了自己的投效之意。
倒是诸葛亮在一旁听着朱卫的话语,眼神略微一闪,朱卫方才这个话语其实也算是表露了一丝特殊的意思,为天下百姓早日平定乱世,怎么不是匡扶汉室呢?
显然诸葛亮已然感觉朱卫有着代汉的心意了。
不过虽然在原本历史上诸葛亮似乎是一心匡扶汉室的代表人物,其实一切也都只是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导引的,事实上在如今这样的汉末乱世,天下诸雄已然都有了割据之势,怎么可能还会再有甘为汉臣的心意。
特别是前有黄巾造反,现有袁术称帝,也已经说明了汉室在中原的统治,已然是到了变替之时了。
在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只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才会一直喊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实际上他还不是支持刘备在益州登基,自立为皇了麽。
所以一切也就是屁股坐在什么位置,才会有什么样的表态,要不然你跟着一个老大打江山,最终却让老大把江山交给刘姓汉室,那你还怎么跟着老大享受胜利果实啊。
故而此时诸葛亮听着朱卫的话语,却也只是暗暗感觉此人竟已是有了一统天下的心志,难怪可以在短短时间占据江南如此大的地盘啊。
有志向才能有追求,当初的刘表掌控了这么富饶的荆州,却最终还是没能向外扩展一步,只能说明刘表还是少了一些奋发之心。
这边诸葛亮的内心如何思想暂且不说,只说朱卫这边见诸葛瑾表露了投效的意思,却也很是高兴,虽然朱卫已经征召了诸葛瑾,其实已经算是让诸葛瑾成为自己臣子了。
可一个是强制要求,一个是内心甘愿,自然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故而朱卫直接起身,便对着诸葛瑾郑重的行了一礼,“得诸葛先生相助,实乃卫之幸也,实乃天下百姓之幸也!”
“诸葛瑾见过主公,此后必当尽心竭力,辅佐主公!”
诸葛瑾也是急忙起身,向朱卫还了一礼,正式对朱卫口称主公,定下了上下之位……
青龙三国 518、坐观其变,养精蓄锐
“哈哈,好,子瑜兄,请坐!不知子瑜兄对于眼下的局势,可有何能教卫!”
朱卫见诸葛瑾改口也是暗暗欢喜,随后便请诸葛瑾再次坐下说话,然后倒也像是考校般的对诸葛瑾询问着,同时朱卫暗中也看了三国游戏系统中诸葛瑾的人物属性,主要就是看他的忠诚度了。
“诸葛瑾,军师,城市襄阳,年龄24,忠诚85,仕期0年,士兵0,智力91,政治80,武力55,魅力95,陆指46,水指46,训练0,士气0。”
显然诸葛瑾对于朱卫的感觉也是不错的,故而如今的忠诚度已经达到了八十五,虽然距离九十以上的心腹死忠略微差了一些,可也是因为刚刚第一次和朱卫见面,对朱卫还不是很熟悉的缘故。
但现在已经达到了八十五的忠诚度,却也表明了诸葛瑾对朱卫可算是十分看好,显然他还是很乐意在朱卫这边出仕的。
这也让朱卫非常满意了,事实上现在朱卫也对三国游戏系统对于手下人物的忠诚度评定有了一定感悟,一般来说忠诚度九十以上就是死忠类型的,也就是完全对朱卫陷入了全身心的敬重,愿意为朱卫赴汤蹈火,愿意以身赴死。
八十到九十之间的忠诚度,便表明手下人物对朱卫非常看好,也有全心全意辅佐的意思,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改变心意了。
而七十到八十之间的忠诚度,便是已经将自己归属到了朱卫名下,对于朱卫有所归心,希望能在朱卫这边建功立业,谋求发展了。
至于六十到七十之间的忠诚度,则是觉得可以暂时跟着朱卫混混,反正混的好,那就继续混下去,若是朱卫出了什么变故,他们大不了换一个东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
接下去就是五十到六十之间的忠诚度,大多则是对朱卫没什么恶感,也没太多归属感,现在跟随着朱卫也是无所谓的样子,也只算是暂时依附在朱卫的名下。
至于忠诚度在五十以下的,基本上对于朱卫就是心怀一些恶感、不满,若是暂时成为朱卫名下的部属,那也是无可奈何,一旦有机会便会离去的类型。
忠诚度越少,便说明他们对朱卫的恶感越大,若是忠诚度只有十几,又或者是个位数,那就是有些视朱卫为仇敌了。
幸好现在朱卫手下的部属中,忠诚度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及格了,哪怕是原本由刘繇派来荆南的长沙太守是仪,之后也随着刘繇的身死,朱卫接替刘繇成为江东之主后,将忠诚度提升到了六十多了。
现在诸葛瑾正式加入朱卫名下,便有八十五的忠诚度,不免让朱卫感觉到诸葛瑾投效自己的诚心了,那朱卫自然也会用更亲切的态度来回报诸葛瑾。
有了诸葛瑾这样的态度,那现在还年轻的诸葛亮想来也是逃脱不了朱卫的掌心了,故而朱卫看着诸葛瑾的眼神更为热切了。
诸葛瑾听了朱卫的话语,便知晓这是朱卫对自己的考校,故而他略微思量了一下,开口道,“主公如今初定荆州,又将获江东,可算是暂时立足在江南之地了!只是主公以短短时间,便占据古楚和吴、越之地,看似大树展冠,枝叶繁茂,实则根系浮浅,未曾入土几分,故在下之意,主公待江东平定之后,便当停战息兵,暂且休养地方,以养根基!”
说到这里诸葛瑾暂且停顿了一下,才又开口道,“如今天下局面,当以中原之地为标向,那袁术割据淮南,兵粮雄备,不可小视,而曹操挟制天子,却也有大义之名,北方袁绍更是有猛虎之势,只待时机便会南下侵吞中原!故,主公当下,当以坐观其变,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方是上策!”
“主公前番在南阳一战大败曹操之军,便已威慑曹操不敢轻易再犯,如此正可趁势与曹操交好摆战,再派使臣入许都求天子下诏定职,以明确主公在江南之名义。而那曹操虽挟制天子,却也身负朝堂大义,而袁术忤逆自立,曹操为确保天子之尊,必以大义征讨。与曹操为盟,便可令曹操专心以对袁术,届时主公或可出兵相助,如此也可在豫、扬之地获得实处,同样亦可得讨逆之名势,扬主公之名望。”
“待袁术灭亡,曹操身居中原之地,面对北方袁绍之强势,也必有一战,届时主公或可旁观坐视,或可寻机而动,入许都而近天子,如此便可夺大义之名,再北上中原争霸,如此天下可定也!”
诸葛瑾似乎也对如今天下的局势有所了解,故而便针对了当今天下还能和朱卫势力相当的袁术、曹操、袁绍,说了朱卫未来可行的战略。
特别是曹操和袁术之间,绝对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却也代表了汉室的名头,那袁术自立为帝,自然是要代汉而替的,那曹操、袁术之间也就必然是一个你死我活的局面。
哪怕别人可以坐视袁术不管,曹操代表着汉室朝廷正统,却是不得不出兵征讨袁术这个谋逆大贼的。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现在只要朱卫和曹操停战,那么曹操也必然要有对袁术征讨的表态,否则他扶持的汉献帝朝廷,又如何能号令天下诸侯呢?
只是在原本历史上曹操会先行攻打南阳张绣,最主要的原因是南阳距离许都比较近,所以曹操必须消除外敌对于许都的威胁,然后才能专心去对付自立为帝的袁术。
可现在朱卫占据了荆州,曹操显然没办法夺取南阳郡,那有朱卫的威胁在,曹操自然不敢轻易出兵去征讨袁术了。
所以朱卫必须要向曹操示好,消除曹操在朱卫这边感受到的威胁,才能让曹操敢于放心去打袁术。
毕竟以袁术现在表现出来的实力看,打袁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是此前朱卫攻打荆州刘表,在孙策、曹操眼中朱卫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成功,都以为朱卫需要打上几个月的时间,耗费大量的兵力才能有所成就。
却没想到刘表这么菜,明明拥有数万的大军,却没能挡几下就被朱卫打趴下了。
而如今袁术同样有着雄厚的兵力,在没有正在搓破他的虚假底子前,曹操虽然把袁术当作冢中枯骨,却也是有所忌惮的……
青龙三国 519、大可发军两路齐出
在原本历史上曹操其实也是一直拖着没有主动去打袁术,应该就是有些顾忌袁术的实力,希望先看看袁术和徐州吕布互相之间的争斗,他可以坐山观虎斗。
可没想到袁术在徐州吃亏之后,倒是转变方向出兵入侵了陈国,诱杀陈王刘宠,吞并了陈国之地,从东面构成对许都的威胁,这样就逼得曹操不得不出兵去打袁术。
其实曹操当时心头估计也郁闷,他当时考虑到徐州吕布、北方袁绍、荆州刘表的威胁,都已经无视袁术称帝的谋逆之事,袁术居然还得寸进尺的想打到许都消灭曹操扶持的汉献帝,正式灭绝汉室朝廷,那岂不是让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的目的失去意义了麽。
这可真是“孺子含辛,隐忍不嗔”(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文言版)。
朱卫听着诸葛瑾的话语,自然也能明白他话语中的意思,便是跟着微微点了点头,其实诸葛瑾所说的战略,此前朱卫早已在和王语嫣、贾诩的商讨中都有所论及,故而朱卫才在原本定下了先行西取益州、汉中,然后在谋取关中之地,暂时不涉及中原的战略方针。
如今诸葛瑾这样的论述,也算是和王语嫣、贾诩他们的观点差不多,不过也足以表示诸葛瑾的眼光也是达到了这个境界。
“嗯,诸葛先生之意,和卫原本所想大致相同,只是如何才能让曹操相信卫之交好心意,如何才能放宽曹操之心,让其主动出兵攻打袁术呢?”
朱卫先是点头赞同了诸葛瑾的话语,但很快又对他追问着,毕竟这种大局上的事情分析起来容易,可要是涉及具体如何去做,却又是一个考验真实办事能力的方面了。
诸葛瑾闻言果然又皱了下眉头,毕竟曹操这边也不是笨蛋,朱卫明明也具有威胁曹操这边的实力,那曹操为何要和袁术去死拼,平白损失自己的实力,却让朱卫坐收渔翁之利呢?
毕竟如今天下的局面已经进入了诸侯相争的境地,谁又肯平白无故的消耗自身实力,却不防备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恶狼呢?
或许这也是原本历史上曹操在袁术称帝之后,没有马上出兵讨逆的缘故吧。
曹操身处四战之地的衮州,确实也是不敢随便找四周强大实力的目标下手硬拼,故而在原本历史上曹操击退了意图攻打许都的袁术之后,还是决定先选吕布这样的软柿子下手,并成功击败吕布获取了徐州。
只是后来曹操一时间被刘备骗了,在阻拦袁术北上投靠袁绍的时候,让刘备带兵到徐州阻击袁术,结果刘备杀了曹操所派的徐州刺史车胄,从新占据了徐州。
此后曹操又征讨刘备,抓到了关羽和刘备两个老婆,而刘备跑到了袁绍这边,张飞跑到了汝南这边占了个小县,反正三兄弟各奔东西。
而曹操则正式和北方袁绍开战了,这才有了斩颜良、诛文丑,官渡之战、偷袭乌巢、过五关斩六将这样的演义故事。
好吧,这也不多扯,反正现在随着朱卫凭空崛起之后,曹操安置天子的许都旁边又多了朱卫这样一个庞大的势力,那对于曹操而言自然也是多了一个威胁。
谁都不是白痴,都不肯轻易消耗实力去啃硬骨头,而给别人当黄雀的。
所以只是嘴上说说的停战交好,又怎么可能让曹操轻易相信,就能驱使曹操去攻打袁术呢?
“或许可让曹操知晓主公下一步的所向,主公,益州、汉中之地倒也不错,若是让曹操知晓主公意欲取之,或许便可让曹操放心主公了!”
诸葛瑾想了想却又说出了朱卫早已和王语嫣曾经定下的战略,诸葛瑾这样的话语,也算是通过了朱卫的考校,真正能让曹操放心的方式,那自然就是让朱卫陷入别的事情中,无暇出兵北上。
当然,想要征讨益州、汉中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毕竟益州蜀地多山,益州刘璋虽然懦弱,可手下却也有不少文武属臣,益州的兵力同样不算少,再加上益州蜀地的地利优势,朱卫想要征讨益州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人力才行。
故而只有朱卫陷入了这边的战事,才能让曹操安心和朱卫交好,然后进行他在中原征讨之事。
而相对于朱卫这边来说,若是能获得益州、汉中之地,同样可以增加地盘和人口,同样也能增加朱卫的底蕴,让朱卫在南方的势力更为雄厚。
“哈哈,倒是一个方法!嗯,那么孔明小弟,汝对此可有何想法啊!”
朱卫心头对诸葛瑾的能力有所肯定了,当然就诸葛瑾的人物属性来说,他还是偏向于内政型的人才,日后或许可以考虑放在什么地方进行内政型的治理。
不过,朱卫却又故意看向了一旁听着朱卫、诸葛瑾说话的诸葛亮,想看看如今的诸葛亮又能有什么新的见解。
诸葛亮闻言眼神微微一闪,以诸葛亮的聪慧自然察觉到了朱卫的异样,他可以感觉到朱卫似乎对他有些特殊的态度,仿佛对他特别在意的样子。
不过,此刻的诸葛亮倒也没有怯懦,只是微微一笑的开口道,“大兄其实说的已是不错了,不过若是亮之思量,大兄所说这些,其实钱唐侯早已有所谋定了吧!只是亮以为,中原方是天下之基,以钱唐侯如今的兵力、人力,又何必坐观中原之争呢?钱唐侯大可以十数万大军两路齐出,一路自南阳而取许都,一路自江东而入徐州,届时两路并举,先破曹操,再克袁术,至于徐州吕布、刘备之辈,想来也是不在钱唐侯之眼中,如此一战而下中原,再和北方袁绍决战生死,如此天下便可定也!以钱唐侯的兵锋,其实已然足以吞并天下了,又何须躲躲闪闪,藏于他人身后呢?如此一战而定天下,倒也可以早日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之日。”
诸葛亮半真半假的说着,却是仿佛大肆鼓吹着朱卫的实力,让朱卫可以不顾一切的北伐,甚至可以分两路大军同时北伐。
“卫虽自诩有天命所佑,却终究不敢小视了天下诸雄,如今卫手中虽有些兵马,可终究还不能雄吞天下啊!”
朱卫闻言看着诸葛亮愣了下,却很快又笑了起来,朱卫当然不会被诸葛亮这样的话语,就忽悠的忘乎所以,真的以为凭借现在的实力,就可以气吞山河了……
青龙三国 520、以战养战,愈战愈强
“孔明,岂可如此无礼!主公还请见谅,孔明年幼不识大体,倒是口出狂言了!”
诸葛瑾听了诸葛亮的话语,不免神色微变的教训了诸葛亮一句,随后却又向朱卫替诸葛亮请罪着,很是担心朱卫会因此而责难诸葛亮。
而一旁诸葛均也是惊讶的看了眼诸葛亮,本来他听着诸葛瑾的话语还是很有收获的,感觉他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可没想到诸葛亮忽然大大咧咧的说出这种话语来,哪怕是他也觉得诸葛亮这有些太想当然了。
只有在一旁熟悉诸葛亮的徐庶只是笑而不语,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怪异喜好,往往就是喜欢用这样的话语先声夺人,引人为之关注、为之惊异,然后再阐述他真正的想法,用道理压服别人。
诸葛亮同样看着朱卫淡淡笑着,虽然此时的诸葛亮还没有日后在东吴孙权议事大厅中舌战群儒的架势,可还是拥有勇对君、侯的气态。
“子瑜莫急,哈哈,汝这二弟,卫早已在元直处听闻多次,方才之话语,必是戏言尔!孔明,还是说说汝真心所想吧!”
朱卫当然也对诸葛亮的这一套非常熟悉,其实他也很喜欢玩这一手,可惜现在他却不会被诸葛亮的先声夺人给忽悠了气势。
故而朱卫只是淡淡的看着诸葛亮,等着他继续说出能打动他的话语来,不过看着如今青涩的诸葛亮,朱卫竟然感觉自己似乎可以站在上位角度,静静的等着诸葛亮装逼。
“非也,此即亮心中所想!钱唐侯此前所虑,乃是中原诸雄强横,故而打算稳居南方,坐观其争,而为渔翁之利也。然钱唐侯却不知,战,或可弱敌弱己,却也可以战养战,愈战愈强。钱唐侯此前每战之后,往往便又能壮大几分军力,可是因战事而削弱了?如今中原之地,袁术看似兵卒雄壮,实则虚架也,所谓将乃军之魂,袁术此人量小心贪,虽有袁氏底蕴,却在南阳被刘表所逐,在淮南亦是碌碌无为,前番更是被徐州吕布所败!可见袁术虽壮,实乃虚肉也!如此若是坐观曹操与其相战,只恐如利刃切肉,不会弱了曹操之势力,反会让曹操之刀更利几分!”
诸葛亮似乎对袁术这边的情况也有所研究了解,故而一眼便看出了袁术的虚实,显然在他看来若是曹操和袁术相战,未必会是两败俱伤,反倒是可能让曹操变得更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