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根据统计,丝毫没有污蔑的成分——苏联是单方面撕毁条约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所以,在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那一刹那,苏联高层就没有把它当成是一种束缚。
“欧洲普遍的说法,是我们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可我们自己知道,那只是一个要命的巧合。”坐在莫洛托夫对面的男人开口说道。
他的名字叫做马林科夫,也就是在斯大林死后,继承了斯大林位置的那个男人。
只不过,真实的历史上,这位马林科夫同志,在斯大林死后只干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就被赫鲁晓夫给阴下台了。
但是,虽然这个人没什么能耐,可是他的地位确实是很高的,即便是在赫鲁晓夫把他搞下台之后,也没有杀他,而是把他降级到了一个电厂里做厂长……
马林科夫现在正在车里雅宾斯克主持工作,这位斯大林同志信任的高级官员,现在想的却不是斯大林坚持的事情。
莫洛托夫是一个外交官,他能够想到的解决现在状态的办法,就是通过外交途径来让德国退兵。
在他看来,事情其实很容易解决,只要和德国递交一份新的协议,承认战败并且割让一部分领土给德国,就可以实现暂时的和平。
至于之后还要不要战争,还要不要反击回去,那都是之后大家要考虑的事情了。
反正割让领土对于苏联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列宁同志还在的时候,就同意了割让乌克兰等地区给德国的条件。虽然后来德国放弃了这些领土,可确实苏联政府曾经放弃了自己的权益。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所以莫洛托夫觉得,现在的情况,是应该和德国人媾和的时候了。
可惜的是,斯大林不允许失败,也不打算和德国人讲和。他想要继续战争,一直到苏联胜利为止。
但是,胜利究竟会不会属于苏联,现在谁心里也没有结论。如果胜利属于德国呢?到时候怎么办?
马林科夫也是因为如此,才找上了莫洛托夫的,他也不知道德国会不会赢得战争,所以心里满是担忧。
“我知道我们在准备进攻,可为什么我们的进攻反而失败了?这至少说明德国人当时也在准备进攻……”马林科夫痛苦的说道。
现在说什么都有些晚了,谁对还是谁错,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反正欧洲舆论普遍认为是苏联人背信弃义,先入侵的德国。
而且,一旦德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究竟是谁先开的第一枪,就更不重要了。
“我们此时此刻最好的选择,就是和德国人递交和平条约。”莫洛托夫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来。
听到了莫洛托夫的说法,马林科夫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说道:“现在,已经和列宁同志当年不一样了。”
确实不一样了,因为当时乌克兰还有其他一些割让的地方的态度,与现在完全不同!
那个时候的乌克兰还有其他地方的人,都盼着苏联红军解放自己,所以根本就和德国不在一条心上。
列宁当时敢于割让这些地区,看到的是这些地区的动荡与反抗。他们迟早会回到苏联的怀抱的,这就是列宁割让领土的时候的有恃无恐。
而经过了斯大林时代的摧残,白俄罗斯还有乌克兰等地区的人民,已经对俄罗斯族有了仇恨。
现如今,白俄罗斯对德军简直就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乌克兰那边的情况更糟,渴望被德国解放的乌克兰人,现在已经有点儿弹压不住的趋势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把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让给德国,基本上也就等于说是拿不回来了。
一旦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成为德国的领土,那么苏联也就差不多彻底完了……
失去了缓冲区的苏联将不具备宽广的纵深,下一场战争如果不主动进攻,就会被敌人一口气打下近在咫尺的莫斯科。
到了那个时候,情况会比现在更糟糕,敌人会攻陷莫斯科,然后继续向东推进,很快打到乌拉尔山地区。
更要命的是……德国已经不仅仅想要吞并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地区了,他们已经占领了列宁格勒,脚下大片的占领区已经是俄罗斯的领土了。
这个时候找德国人去谈判,让他们退出斯摩棱斯克还有列宁格勒,换来一份不知道能持续多久的和平,德国人会同意么?
莫洛托夫很惆怅的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德国人不会归还列宁格勒的……最好的谈判结果,就是让德国人退回到斯摩棱斯克。”
“不只是斯大林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这样的议和条件的。”马林科夫摇了摇头,艰涩的说道:“况且,我们现在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斯大林同志不会同意的。”
“斯大林同志身边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他们应该给我们的领袖提供更好的建议,更切实可行的建议!”莫洛托夫抱怨道。
“当然,贝利亚应该为这些失败负责。”提起这件事情,马林科夫也是一脸的唾弃神色。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斯大林身边的人过于垃圾,他们完全不会把一场战争输的这么难看。
--------------
今天暂且一更,差的一章,龙灵后天补上,明天家里有事,就不补更了。





帝国霸主 883许诺
贝利亚在斯大林的政权里面位置很重,可是又一直处于阴暗面上,所以他的人缘实在不怎么样,这也是斯大林死后他迅速倒台的原因。
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可能,这位贝利亚指示手下人干掉了斯大林都非常忌惮的托洛茨基,他也因此上位成为苏联炙手可热的二号人物。
至于托洛茨基是谁,那是一个曾经和列宁先生有过争执,而且让列宁同志碰了一鼻子灰的猛人。
这位大神猛到让斯大林都无可奈何,只能用“与列宁同志争执”这个痛脚逼走了事。后来他派贝利亚了结了托洛茨基,这才除去了一块心病。
确实,在斯大林掌权的年代,贝利亚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苏联的二号人物,他掌控内卫部队,从不离开斯大林周围。
只可惜这个可怜人最终也没有能够斗得过赫鲁晓夫,在真实的历史上和马林科夫一起,成了赫鲁晓夫的垫脚石。
不过现在,他依旧跟在斯大林身边,行使着自己二号人物的相关权利。
“车里雅宾斯克一切依旧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如果让斯大林同志去那里,我们会安全的多。”站在一处空地上,看着汽车还有战马与坦克走在乡间的道路上,贝利亚对身边站着的斯大林的秘书说道。
斯大林的秘书郁闷的看着眼前的车队,恨不得早日能够抵达一个真正可以停留下来的地方。
现在车队看上去人数不多,可为了掌控全国,携带的设备和跟随的人员其实并不少。
这样一个车队每天停留下来接收信息的时间,比赶路的时间要多的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没有能够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斯大林格勒,只能在半路上缓慢的前进。
对于斯大林的秘书来说,其实去车里雅宾斯克和去斯大林格勒其实真的没有多少分别,因为他们只要在后方,还安全,就可以了。
相比较而言,斯大林格勒可能不是一个好去处,可朱可夫率领的200万大军,是很好的依仗。
只要朱可夫还忠诚,斯大林的手里就有一支精锐,即便不能抵御德军的入侵,可掌控国内的权力还是很有把握的。
“不是我不尽力劝斯大林同志去车里雅宾斯克,而是斯大林同志觉得那里的人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秘书很无奈的回答道。
瓦图京将军也很希望斯大林这位国家领袖可以听他的劝说,撤退到车里雅宾斯克去掌控全局,那样会更安全一些。
至少,如果莫斯科丢失的话,德军立即南下合围朱可夫的时候,不会波及到更遥远的车里雅宾斯克。
而斯大林格勒这个地方,却是正好在战区之内。当然了,从另外一方面考虑的话,其实两个地方的区别确实不大。
一旦德军占领了莫斯科,百万大军挥师南下,苏军的200万部队就要被包围在乌克兰境内。
到时候,整个苏联也就差不多要走到尽头了,身在车里雅宾斯克也只不过是晚几天被抓住罢了。
德国不可能会在斯大林格勒停下来,对方一定会挺进乌拉尔山区,到那里在名正言顺的结束这场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说,车里雅宾斯克和斯大林格勒是没有分别的,只要战争输掉,在哪里都是一样的结局。
可是,对于贝利亚等人来说却不一样,如果斯大林可以在一个好地方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那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管剩下的国家。
比如说马林科夫,比如说贝利亚,他们都在期盼着,斯大林能够在一个好地方离场。
做一个假设,如果斯大林死在了斯大林格勒,那么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马林科夫还有莫洛托夫等人就胜利了。
而如果在斯大林死之前,他和贝利亚赶回到了车里雅宾斯克,那么贝利亚就有可能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夺取政权。
所以,贝利亚心底想的是如何让斯大林改变主意回到车里雅宾斯克去,可斯大林是一个不愿意轻易更改自己主意的领袖。
这位倔强的大胡子不同意结束现在的战争,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战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着一场旷日持久的败退。
朱可夫现在勉强在乌克兰支撑着战局,而那些比他有资历的著名的苏联将帅们大多数已经黯然退场。
比如说苏联有名的几个元帅,布琼尼、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都用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向战争之神献祭了自己的生命之后,成为了这个时空中的历史。
现在的苏联,正是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瓦图京等将领的时代,也是本来苏军应该反击的时代。
只可惜,现在罗科索夫斯基正困守梁赞,科涅夫也在莫斯科苦苦挣扎,瓦图京陪着斯大林逃往斯大林格勒。
“这真是一场让人痛苦的选择。”贝利亚郁闷的对斯大林的秘书抱怨了一句。
斯大林的秘书点了点头,他也觉得自己命真的不太好——本来可以稳稳当当做一个高层,现在却被德军打得流离失所。
“想办法让斯大林同志去车里雅宾斯克!你就是未来的人民委员会成员!”看着有些不太情愿配合的斯大林秘书,贝利亚开出了自己的价码来。
人民委员会成员,差不多就是这个国家最高的发布和执行命令的机关——最开始骄傲人民委员会,后来叫部长议会,再后来更名为苏联内阁。
能进入这样的机关,那就不是一个小小的秘书了,而是真正执掌着权力的一方诸侯,绝对的位极人臣。
听到了这个许诺之后,秘书吞了一口唾沫,看着贝利亚点了点头,给出了自己的承诺:“我会尽力说服斯大林同志,让他返回车里雅宾斯克,主持大局的。”
“希望一切还来得及吧……毕竟我们还有远东,还有数百万的大军!”看着远方跟着部队前行的汽车以及马车,贝利亚嘴里嘀咕着。




帝国霸主 884瓦胡岛之战
就在苏联最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和他的统治集团正在跑路的时候,日军正在进攻瓦胡岛。
这一次试探攻击,一口气向滩头运送了1000名士兵。只可惜这些士兵一直被美军压制在了滩头,进退不能。
密集的火力让这些日本士兵无法抬头,而日军的炮火却不再那么及时了。
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大部分战舰都在休整之中,根本没有参加这一次的攻击。
与其说这一次攻击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发起的,不如说是海军陆战队自己发起的更贴切一些。
日军希望可以在1941年的7月来临之前,就结束掉夏威夷群岛海战。
因为随后,联合舰队应该回国去整修一番,然后再出动前往印度洋,争夺那里的制海权。
日军希望的是,消灭掉背后的英国流亡政府拥有的印度洋舰队之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回过头来,与重整旗鼓的美国海军决一死战。
也确实是决一死战了,听说美国已经下水了三艘改装航空母舰,试航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美国人就会重新拥有航母。
所以,也不知道是傻了,还是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孤注一掷,驻扎在可爱岛上的日军,忍不住发起了一轮计划外的攻击行动。
虽然有十几艘驱逐舰提供火力掩护,可没有了重炮以及数量碾压的战斗机,日本的进攻就变得不再那么凌厉了。
“掷弹筒也打不穿?你在说些什么?大日本帝国的军人,是不会强调困难的!组织敢死队!炸掉敌人的碉堡!”前线内,一名日本军官一手拎着指挥刀,一手拎着手下人的衣领吼叫道。
他的部队在进攻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现在至少有100人阵亡在了沙滩上,可他依旧还是没有取得半点儿推进的成果。
前赴后继的日本士兵被迎面而来的美国重机枪扫射出来的子弹打压下去,连头都不敢再抬起来。
“八嘎呀路!给我冲锋!留在这里是死路一条!冲锋!冲锋!”这名日本指挥官从地上拉起一个不愿意继续前进的士兵,大声的叫喊着,鼓励自己的手下继续前进。
这名军官的喊声终于起到了效果,一些日本士兵开始从地上爬起来,蹒跚着继续向前。
他们的鞋子里都是海滩上的沙子,走起路来一摇三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样。
刚刚从新靠岸的船上跳下来,然后把自己的重机枪从船上抬到了沙滩上,新来的日本士兵们就发现自己的脚下躺满了前辈们的尸体。
这是一场血腥的战斗,从一开始就血腥到让人窒息。日本士兵继续从水里上岸,他们的身后,可爱岛距离瓦胡岛其实只有很近很近的距离。
在那边的岸上,还有送来的大炮可以支援他们,虽然炮弹不算充足,可是却实实在在的提供了宝贵的支援!
驱逐舰也在拼了命的倾泻自己的弹药,仿佛是不要钱一样,把炮弹打在美军的阵地上。
而对面的美军,同样是死都不愿意后退一步。他们拼命的开火,似乎在向日本人呐喊:来尝尝我们的子弹吧!我们的子弹无穷无尽!
珍珠港本来就是美军的重要军事基地,港口内的弹药库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即便是大部分都被炸毁了,可剩下的部分依旧还是数量庞大的。对于驻扎在这里的美军来说,这里的弹药储备简直就是无穷无尽。
“开火!”阵地内的美军指挥官大声的激励自己的同伴们,他们用重机枪不停的扫射,一直到打红了枪管,才停歇一下。
紧接着他们就会用其他的机枪替代无法射击的机枪,保持自己火力的延续性。
比起日军的机枪来,美军的机枪虽然不算先进,可小故障方面简直要好上十倍甚至一百倍。
美军的重机枪一直改进到近代还在使用,可日军的重机枪在二战进行当中就有被淘汰的趋势了。
有了这样的差距,双方在中距离支援火力上的巨大鸿沟,足以让日军士兵付出惨重的代价了。
“长官!让士兵们撤下来吧!我们离开这里!等舰队回来再展开攻击!”一个低级军官哭着单膝跪在日本军官面前,大声的哀求道。
“麻生少尉战死了!熊本中尉也死了!再不下令撤退,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那名军官一边哭,一边大声的叫喊道。
子弹从他的身边飞过,他仿佛没有看见一样,依旧跪在那里,低着头求道:“我们不怕死,可这么死没有任何意义!”
“懦夫!美国人的阵地就在前面!只要你们继续向前,就能占领那里,打开缺口!懦夫!天皇陛下没有你们这样懦弱的武士!”拎着指挥刀,早就已经杀红了眼的日本军官指着远处的美国阵地吼道。
“天皇陛下万岁!”一名日本敢死队员终于在掩护下接近了美军的碉堡,高喊着口号猛然跃起。
他的怀中抱着炸药包,怪叫着扑向了美军的机枪碉堡,和那个不断喷射着火舌的美军碉堡同归于尽了。
“轰!”巨大的爆炸帮日军压制住了美军的扫射,更多的日军士兵站起身来,叫喊着冲向了自己前面的目标。
“呯!呯!”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美军子弹。无数日军士兵倒下,后面跟上的日军继续向前。
鲜血染红了沙滩,叫喊声响彻云霄,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海面上传来了开炮的声音。
一艘美国巡洋舰,在几艘驱逐舰的拱卫下,杀进了登陆战场。日军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海军竟然敢在这种时候开始反击。
“阻止那些美国佬!八嘎!”海面上,放下了望远镜的日本驱逐舰分队的指挥官恼羞成怒,指着远处的美舰骂道。
“给我们身后的友军舰队发信号!告诉他们美国舰队来了!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海面上,日军的驱逐舰开始互相打灯光还有旗语信号,调转船头,迎向了美国舰队出现的方向。




帝国霸主 885弗莱彻级驱逐舰
美国海军比尔斯号驱逐舰上,舰长杰克皱着眉头看着远方的日本舰队,有情报显示日本的主力舰队已经返航,可他依旧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日本舰队在中途岛有一个驻泊地,只是那里留下来支援可爱岛和中途岛日军的战舰,规模就已经足够庞大了。
情报可没有告诉他们,日军在这里留下了两艘巡洋舰,还有十艘以上的驱逐舰。
此时此刻的美军舰队,也只能硬着头皮,用最原始的海军战斗方式,来打一场他们并不太擅长的战斗了。
“让所有的炮位准备!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大声的命令自己的手下们,准备一场堂堂正正的海战。
100年前的海战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双方排列好队形,然后用大炮来决定谁是胜利者。
随着他的命令,美国海军的炮手们,拉开了自己的炮闩,装填好炮弹,做好了投入战斗的准备。
这艘美国驱逐舰,其实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新的驱逐舰了,因为它才刚刚下水20天而已。
弗莱彻级驱逐舰,是美国在1940年才设计完成的一种新式驱逐舰,如果按照历史进程来说,它要在1942年前后才会大规模量产。
可是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巨大成功,让美国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的反潜还有防空能力是否够用。
于是,他们开始大规模的建造弗莱彻级驱逐舰,用来替换自己海军之中的老旧驱逐舰。
那些被淘汰下来的驱逐舰都有偿送给了英国反击德国海军使用,而美国海军一口气服役了20艘弗莱彻级驱逐舰。
随着珍珠港事件发生,太平洋海战爆发,美国立刻加快了弗莱彻级驱逐舰的生产,现在已经又生产出了至少20艘全新的战舰!
而这些新诞生的战舰,就成了美国海军驱逐舰家族中,新的支柱。
弗莱彻级驱逐舰最重要的武器是其主炮,由5门12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及其射控装置构成。
5门火炮的配置差不多是当时驱逐舰中比较主流的配置了,可以说火力并不算弱。
只可惜这种火炮在对付空中打击还有敌军驱逐舰的时候效果不错,但是针对敌军的巡洋舰的时候,就显得比较薄弱了。
毕竟这种火炮要担负打击水面舰艇和远距离空中目标的双重任务,所以要强调射速,口径无法造的太大。
美国海军将舰炮分为平射舰炮和高平两用舰炮两类,前者是指最大仰角不超过35度,主要攻击水面目标的舰炮。
后者是指最大仰角达到或者85度,能够同时担负对海打击和防空任务的舰炮,而弗莱彻级驱逐舰上面装备的 12型127毫米38倍径舰炮正属于后者。
在炮塔布局上,弗莱彻级驱逐舰保持了三、四代驱逐舰普遍采用的样式,全部主炮沿舰体中心线配置,保证单舷发挥最大火力。
炮位由前至后依次称为51、52、53、54和55号炮位,其中51、52号炮位分别处在舰首甲板和前甲板室顶部,呈背负式结构,53、54号炮位在后甲板室顶部前后,呈背靠背布局,55号炮位在舰尾甲板上,与54号炮位呈背负式结构。
除了舰体中部的53号炮位射界为左右各140度外,其余各炮位的射界均为330度。
弗莱彻级的每座炮塔都配有2型弹药升降机,通过两条封闭管道提运弹药,由电力驱动,半自动控制,可以24到30发每分钟的速度向炮塔提供弹药。
另外,这套装置上还配有引信自动装定装置,在将炮弹送进炮塔前就可完成引信装定。
每门主火炮备弹350发,全舰备弹1750发,具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就在舰长下令的同时,舰艇上防空用的厄利孔机关炮以及博福斯高射炮也都进入到了战斗状态,鱼雷发射管也已经装填完毕。
舰艇上的作战警报正在嗡嗡的作响,所有人都紧张到了极点。大家都盯着海面上已经可以看到的黑烟,吞下口中的唾沫。
因为在黑烟扬起的方向,日本海军舰队的驱逐舰还有巡洋舰正在赶来,一场虽然参战舰艇吨位不大但是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海战,即将拉开序幕。
“可以开火了吗?测距仪显示敌人已经进入到射击距离之内了!”主管火炮的军官背着手,看着舰长开口问道。
1...307308309310311...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