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应部队的要求,豹式坦克被改装成了豹式坦克歼击车,以及豹式坦克突击炮。
这种豹式坦克歼击车采用一门105毫米口径火炮,这种火炮使用威力强大的穿甲弹,可以轻松击穿t-34还有kv-2坦克的装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火炮口径实在太大,射速被严重拖累,而且因为产量无法跟上,只能少量装备。
很直观的说,它的出现完全是德国装甲部队对未来的一种探索,105毫米口径火炮也完全是应对未来威胁的一种预备方案。
实际上,豹式坦克的88毫米口径大炮的威力,完全可以一直使用到1943年之后,没有任何必要更换。
只不过,李乐觉得,自己的豹式坦克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种豹式坦克了,虎式坦克也因此流产,苏联的斯大林2号坦克会不会提前出世,他也说不准了。
为了应对斯大林2号坦克的威胁,提前做好准备,李乐才命令克虏伯的工程师们,去开发一种10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的。
毕竟,有备无患总是好的,有了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德军装甲部队在1960年之前,就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另一种豹式突击炮的改装就简单多了,它使用了一门150毫米口径的重炮作为自己的武器,摧城拔寨简直无往不利。
它可以抵近对方坚固的要塞旁边,利用自己厚实的装甲接近目标,然后开火攻击对方最脆弱的地方。
150毫米口径的火炮也足以压制绝大多数的防御工事,可以帮助德军快速攻克敌人的坚固堡垒,减少伤亡……





帝国霸主 959另一种新武器
听完了施佩尔的讲解,李乐满意的点了点头,他需要更多的坦克,即便苏德战争结束了,他也依旧需要更多的坦克。
当然了,坦克只是他攀登科技树的其中一个分支,其实重要的还是飞机以及海军装备。
毕竟,论起陆军装备来,美国人也好,潜在的亚洲敌人日本也好,其实都还和德国有一定的差距。
美国服役的谢尔曼坦克多则多矣,可性能上只能算是“一般”。这种情况下,凭借豹式坦克还有后续的新式坦克,德国陆军完全有能力与美军抗衡。
如果加上精锐的坦克车组,算上作战经验的话,美国的陆军不如德军,可能是一个很可观的判断。
至于说日本,那个依靠豆战车在亚洲地区欺负没有工业的国家的天皇军队,在武器装备性能上,真的和德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所以,李乐又问起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武器装备来:“那么,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研制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无线电近炸引信在二战之中被美国开发了出来,然后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因此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要到1944年,这限制才被撤销。
这种武器究竟对防空作战有多么重要,李乐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据战后统计,美军舰载防空火炮的主力,127炮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时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500发炮弹;而使用常规炮弹时则要多四倍,即2000发。
如此巨大的差距,绝对算得上是改变战争模式的一种伟大发明了。它的出现,甚至可以说完善了现代战争。
而李乐知道,二次大战中使用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主要结构是使用弹壳为天线。
他早就开始引导德国无线电专家,将目光投向了这种引信之上。德国的无线电引信,也在一个月之前被开发了出来。
德国的无线电引信和美国人的引信原理是一样的,引信内藏真空管无线电波发射器,通电后向外放出180至220兆赫的无线电。
当弹体接近反射物体时,部份电波被反射。随着炮弹与目标距离减少,多普勒效应使反射电波在发射器的电流内造成200-800赫的低频讯号。
这信号经过过滤及放大,当讯号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便进行起爆。
唯一的难点是,整个装置非常精密,而且需要抵受火炮射击时超过20,000倍地球重力的加速,与及每秒500转的自旋,同时还必须小得可以安放在炮弹的弹头之内。
论起精密加工还有技术实力来,德国工人是不比美国工人差的。双方可以说是平分秋色,甚至有很多方面德国工人处于绝对的领先。
所以,当美国人试着开发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时候,德国人也试着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并且,在有了足够多的理论支持之后,德国率先开发出了这种无线电近炸引信。
“我的元首,这种引信已经被开发出来了,工程师们正在想办法缩小这种引信的体积。”施佩尔开口回答道。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了一个大概的体积:“现在它可以被安装在舰艇装备的128毫米口径防空火炮使用的炮弹上……”
实话实说,这已经是德国工程师尽力缩小的结果了。要知道美国在二战之中,也只有127毫米口径的防空炮能够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双方的技术水平差不多。
这种武器非常适合海上作战,因为海军防空火炮打出去的炮弹,即便出现故障,也会落在海水中,无法被敌人打捞起来仿制。
而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战争末期防御日本神风敢死队攻击的防空作战,大部份都因为使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成果斐然。
美国海军部长佛瑞斯塔,也曾称赞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得以大量减少人员及装备的伤亡。
同样的,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欧洲战场上无线电近炸引信也帮助英国在1944年成功阻挡德国v-1火箭攻势。
击落v-1火箭防空火炮大部份都配备火控雷达及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两种新发明。按战后统计,以无线电近炸引信击落一枚v-1平均需要150发炮弹,但使用常规炮弹则需要约2800发。
“这只是一种尝试,我们要将这种引信大规模的使用在战争中,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士兵用更少的伤亡赢得更大的胜利。”李乐对施佩尔说道。
施佩尔点了点头,开口对李乐说道:“我的元首,工程师已经发现了这种引信的特质——它可以用在炸弹上,也可以用在对地攻击的榴弹炮炮弹上……它简直是万能的,堪称不可思议。”
无线电近炸引信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性,那就是让炮弹在距离某些目标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爆炸——它比依靠气压来判断高度的引信敏感了无数倍。
所以,让炮弹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爆炸,就成了一种能够被实现的可能。
现实之中,无线电近炸引信亦有被用在对地火炮,以及装置在炸燀及火箭之上。当对地炮火使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就自动会在地面上十至七十呎的高度爆炸。
炸出的碎片及强大压力能杀伤地上无装甲保护的人员,士兵就算是在散兵坑等临时掩体内亦不能幸免。
在真实的二战历史中,1944年底,德军在突出部战役中突袭盟军。美军火炮在12月8日的恶劣天气中首次使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结果没有防备的德军损失惨重。
德军还有另外一种新式武器,可以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凝固汽油弹!这种武器如果在一定高度爆炸,燃烧效果会更好,覆盖面积会更大……
燃烧物会散落到附近所有的目标上,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扑灭。爆炸区域内的空气会被瞬间消耗殆尽,整个地区都将变成地狱!




帝国霸主 960开花结果
现在的德国有太多太多的新式武器正在研发,也有太多太多的武器正在等着装备了。
后世的任何一个历史学家,翻开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发现德国在1941年前后在科技研究上投入和催生的一切,简直就好像是井喷一样。
这一年德国在技术方面诞生的成果之多,方向之正确,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比如说,德国陆军早就在谋求一种新的坦克,用来代替豹式坦克,形成自己更高形势的坦克质量优势了。
这种新的坦克被命名为虎式坦克,也就是当年希特勒搞得虎式坦克的升级版。
升级版并不意味着是在之前的虎式坦克的基础上增强,而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式坦克。
新的坦克将装备有全新的火炮稳定陀螺仪,具备在某些情况下的行进间射击的能力。
陆军这边还算是好的,许多武器都是在现有的武器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包括3号坦克底盘制造的突击炮以及防空自行火炮,还包括4号坦克底盘制造的自行榴弹炮。
豹式坦克的底盘改装也在顺利的进行,虎式坦克虽然前线并不急需,但是设计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空军方面,德国投产了最新的乌鸦喷气式战斗机,这种飞机因为通体被喷涂成了灰色,所以也有人给这种飞机起外号叫铁乌鸦。
乌鸦喷气式战斗机的可靠性一直都在提高,更多的生产线也已经正在建设之中了。
德国空军正在装备这种新式武器,一个中队的飞行员已经驾驶过了这种划时代的战斗机,并且非常喜欢这种战斗机的飞行表现。
它在横滚还有爬升方面都有非常出众的性能,俯冲速度更是无与伦比。这种飞机可以飞出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的速度,是其他活塞发动机飞机无法做到的。
许多德国飞行员赖以成名的俯冲攻击战术,可以在更换这种战斗机之后继续使用,并且在使用了这种飞机之后,俯冲攻击战术的威力更大了。
更让人满意的是,这种飞机的飞行高度相当不错,可以用来拦截对手装备的b-17高空轰炸机。
有了这种飞机,那么德国腹地的工业就不用担心被对手破坏掉,前线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除了这种新的乌鸦喷气式战斗机,德国空军还装备了一种火箭发射巢,这种火箭发射巢可以装备6枚火箭,用来攻击目标。
它是为了对空拦截时候,打散对方机群队形使用的,不过在实验了之后,发现其对地效果相当的不错。
所以,斯图卡还有fw-190战斗机都装备上了类似的火箭巢,用来在特定的时候对地攻击使用。
局部实战效果显示,这种武器的效果非常的好,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加上恐怖的,之前德国因为缺少石油资源而想用用不起的凝固汽油弹,德国空军的新式武器装备,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海军方面,新的战舰虽然一艘都没有下水,不过新的技术研究却没有停止。相反,在很多实用领域,研发进度反而加快了。
最新的潜艇已经被设计了出来,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最新技术,正在进行最后的定型论证。
改进了通气管以及船体流线型的德国潜艇,提高了航速并且更新了内部的动力系统,性能提高了一大截。
如果这种潜艇投产,那么德国的狼群战术将变得更加可怕。同时德国的反潜技术也随着潜艇技术的提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毕竟德军的反潜作战,是用自己的潜艇做假想敌的。
全新的舰载雷达已经领先世界,火控雷达也在许多大型战舰上开始普及。
有了这种雷达,所有的火炮都可以非常准确的命中目标,辅助光学瞄准器使用,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舰载火炮的命中率。
算上无线电近炸引信,德国的海陆空三军都有了各自的新式武器装备正在投产或者马上投产。
即便是前线一片胜利的时候,德国高层依旧没有放松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这是李乐从战败的德国历史之中学到的血的教训。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德国一方面傻乎乎的不进行战争动员,白白浪费了两年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停止了不少技术研究,直接导致了武器系统从先进变成了落后。
比如说虎式坦克,其实这种被称为阵地突破战车的重型坦克,德国早在t-34坦克出现之前,就开始着手研制了。
只可惜,因为德国军队横扫了欧洲,并且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所以德国并没有急着生产虎式坦克。
那些说虎式坦克是被苏联t-34刺激才设计生产的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真正受到了t-34坦克影响的,是德国的豹式坦克。
被《凡尔赛和约》限制了二十年武器发展的德国,其实许多武器都是落后的,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的神奇。
比如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火炮,性能就在同时代没有任何领先。
同级别的火炮比较起来,德国的火炮不如美国和苏联火炮,有些甚至和落后的英国火炮不相上下。
再比如说著名的卑斯麦战列舰,其实性能和吨位比较起来,也并不如何先进——它的吨位太重了,火炮又太少,口径也太小了一些。
这都是德国被凡尔赛条约禁锢之后造成的影响,战舰制造中断了二十年,所以只能吃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积攒下的老本。
但是现在,经过了李乐的改造之后,德国的各方各面都有了一些很正的科学技术领先——这些领先是被后世证明过了的,实实在在的领先。
现在的德国,无论是从电子方面,还是从精密加工方面,还有武器设计方面,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而且,因为有了石油资源的支持,德国在各方各面都换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这也是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在完成了第一个四年计划之后,又一次掀起了建设发展的狂潮。




帝国霸主 961轻重
艾德里安将军是一个称职的德国军人,他也是李乐目前为止最信任的一个情报部门的指挥官。
从一个小小的上尉开始,因为元首的赏识还有影子部队的战功卓著,艾德里安一路青云直上,成了德国情报部门里少有的中将。
这位负责领导最高统帅部情报局的指挥官,一直以来都依靠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子”,来获取敌人的情报。
一般来说,情报都会先汇报到元首那边,再由元首把情报递送到最高统帅部情报局内。
如此流程,让这位在外人看来春风得意的情报中将,有些寝食难安。
毕竟他的工作简直太简单了,换一个傻子来都可以做好:反正元首的情报部队都已经深入到敌人内部了,而且这些情报都直接送到元首那边,他只是一个类似跑腿的角色。
另一方面,让他有些郁闷的是,元首竟然不满足于那个已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影子部队,命令他安插更多的间谍到敌人的国家去。
“我们安排到美国的30个情报人员,有几个过审了?”他坐在颠簸的汽车上,开口问自己的副官道。
他一直都在试图扩大元首的情报渠道,可是这种努力显然不太成功。
美国已经进入到了战争状态,它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提防心态,是显而易见的。
在美国境内的所有日本裔平民都被集中看押起来,和进了监狱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虽然美国还没有大规模控制德国移民,可对方的控制愿望是显而易见的。
所有在美国的德裔居民都被严密监视控制了起来,临时前往美国的德国旅人也都被限制了行动范围。
除了德国情报部门安插的几个老间谍之外,他派往美国的新间谍几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党卫队那边的独立情报部门,似乎也没比他遇到的情况好多少——希姆莱死后,党卫队的情报部门已经快半年没有招收新人了。
同样的,被派往苏联的情报人员其实活动也受到了限制。双方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了,所以想要临时安插间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有一个通过了对方的甄别……不过他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只能潜伏下去。”副官赶紧开口回答道。
只能由艾德里安自己过手了解处理的间谍,其实是很少很珍贵的,所以在汽车上艾德里安问的问题,都是保密级别不高的基层间谍情况。
“唉……只有一个啊……”微微有些遗憾,艾德里安叹息了一声,有点儿可惜的闭上了眼睛。
元首命令他建设新的间谍情报渠道,可他已经努力了半年多了,还没有能够在美国与苏联境内建立起一个合格的间谍网出来。
主要的原因是元首的情报网络“影子”实在是太优秀了,以至于一些只能传递回细枝末节的小情报网络,相比之下显得可有可无。
“一会儿如果元首开会的时候问起来,我怎么说啊?”因为工作不太顺利,艾德里安在颠簸的汽车上仿佛是自言自语的说了这么一句。
他的助手赶紧开口劝说道:“将军,其实我们在国内部署的间谍网络还是很有成效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汇报这部分就可以了。”
助手说的这个办法很不错,艾德里安听到之后眉头苏展开了一些,点了点头赞同道:“可以,就说说国内部署的事情吧。”
相反与国外,在国内的情报机构部署就容易的多了。一些依靠委任,一些依靠私下里发展沟通,反正是非常容易搞定的事情。
艾德里安这半年来,绝对没有浪费一点儿时间,已经在柏林慕尼黑等地区发展出了十几个分部,组建了一个庞大的互相不透明的间谍网络。
不管出了任何事情,只要几个间谍网络提供的情报相互一比较,就可以得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真相出来。
“有几个容克贵族正在试图联络军方,影响元首的决策。”副官开口汇报道:“也许这个事情,可以上报给元首了。”
“容克贵族的事情,我已经递交了报告,可是元首并没有批复,也许是元首觉得,那些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艾德里安对这件事情也有一些不解。
几个容克贵族上蹿下跳的已经不少日子了,元首对这件事情选择了无视。
那几个容克贵族算是根基比较深厚的,甚至联络了军方几个中层,希望这些中层可以对勃劳希契施加压力。
可惜的是,勃劳希契一直都不为所动,坚定的站在了元首的这一边——李乐穿越带来的影响确实很大,睿智的元首也确实改变了不少军方对“那个下士”的固有看法。
李乐不动这几个容克贵族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希望可以用这几个明面上的目标,引出深藏在背后的那些条大鱼。
毕竟他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试图推翻他的统治,他也只是把真的反对过希特勒的那些个潜在威胁提前排除掉罢了。
至于留下来的那些历史上没有做出过什么出格小动作的人,李乐是没有办法甄别他们的忠诚度的。
比如说他就不知道戈林会不会突然反水——在真实的历史之中,戈林最后是逃出了柏林并且有心自立门户的,这也是李乐扶持凯塞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事情我一会儿单独面见元首的时候会再提一次,问清楚元首真实的想法……”艾德里安想了想开口说道:“还有,你把我们混进乌克兰的间谍的文件交给我,我要亲自交给元首。”
比起之前说的这些,艾德里安还是觉得,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向乌克兰方面安插白俄罗斯族的间谍这件事情,才是让元首欣慰的“合格工作”。
在他看来,这也是元首在火车站上说的“干货”。比起在国内抓几个反对派容克贵族来,这才是元首比较关心的事情才对。
就算他艾德里安是依靠元首的信任才坐上这个位置的,可他分得清轻重,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帝国霸主 962再战瓦胡岛
李乐回到了柏林,德国国内开始整肃运动,元首过问的事情事无巨细,因此被处理掉的人不在少数。
遥远的日本东京,日军高层也在召开作战会议,他们进攻珍珠港的作战行动一直不太顺利,小小的瓦胡岛成了大日本帝国面前一块难啃的骨头。
谁能想到,美军在瓦胡岛上坚持了一个多月,日军依旧没有能够控制那里。
上一次的登陆作战被美军击退,沙滩上到处都是日本士兵的尸体。2000多名日军精锐阵亡,另外还有300多人自杀在了沙滩上。
剩下的士兵狼狈的逃回到了可爱岛上,每天提心吊胆,担心美国部队会趁机反扑。
实际上,美国也没有能力登陆反扑可爱岛,毕竟美国舰队真的没有能力撼动日本舰队。
最近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日军一直都在计划复仇,向可爱岛运输更多的士兵。他们要发动更大规模的登陆战,要占领可爱岛。
这个繁复浩大的工程实在让日本海军操心不已,3000多名士兵被从本土送到了可爱岛上,还有配套的武器以及弹药。
加上原来就在岛屿上的2000多名日军,可爱岛上的日军已经超过5000人,规模相当巨大了。
要想为这些士兵提供补给,日军就不得不一刻不停的向可爱岛运输物资,即便是这样,前线的部队依旧还是短缺各种东西。
比如说,重要的淡水净化系统,可爱岛上的日军就没有。他们只能依靠雨水保证自己不被渴死,还好太平洋上雨水充沛,不然日军可能要渴死在可爱岛上了。
他们对面的美军也不怎么如意,美军的供水系统早就被日本海军的舰炮给破坏掉了,所以美军也在苦苦煎熬,但是好消息是他们有足够的其他物资。
比如说弹药——瓦胡岛上的弹药够美军在这里打一年的,一些设施也要比可爱岛上齐全。
1...327328329330331...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