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帝国霸主 985用乐观去感染悲观
“他只是胳膊上中了一枪,难道要整条胳膊都锯掉?”野战医院里面,一个苏联的排长满脸血污的按住军医的胳膊,开口乞求道:“他还只有18岁!”
“整条胳膊都锯掉,如果伤口不感染,他还能活过来……如果不锯掉,今天晚上他就得死。”军医面无表情的开口回答了一句。
因为长时间没有功夫喝水,这名军医的嘴角干涸,嘴唇上带着些许的裂痕。
手里拿着一柄钢锯,身上的白色大褂已经被鲜血染红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
“医生同志!求您了,这完全可以当做轻伤员来处理,这伤我也有过,不是被抢救过来了吗?”那名苏联的排长挽起了袖子,展示自己胳膊上的一块伤疤。
挽起了袖子之后,似乎是害怕医生再用那根锯条,他又把自己的手按在了那柄钢锯上面。
这个举动让在场等待着救治的许多伤员都燃起了希望,他们看着军医,似乎也在等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答案。
之前这种伤确实是可以被救治的,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可是现在,他们再被送到野战医院里来的时候,就发现只能锯掉负伤的部位了。
很明显,如果不是有其他的原因的话,那就是因为病患太多,医生故意敷衍了。
大家都在等待着医生的回答,医生的脸色也变得难看了起来。他用手拨弄开按着自己锯子的排长的手,开口冷哼道:“你是哪个部队的?不要干扰治疗,离开这里!”
那名排长也算是硬骨头了,并没有听话的离开,而是迎着对方的目光,开口回道:“你们必须要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前线正等着士兵增援,可后面却把这些有战斗经验的伤员变成残疾人浪费掉,这绝对是一件不能让人忍受的事情。
如果可以让一半受伤的士兵返回前线,那苏军这边至少能缓解数万兵员的压力。
可惜的是,没有如果,莫斯科包围圈内的苏军伤员们,基本上都无法返回前线继续作战。
换句话说,要么受伤并不重,坚持在前线继续战斗;要么就是必须要送回后方医院,那也就意味着这个伤员回不来了。
“我们没有药品了!早就没有了!没有缝合用的医疗药品,甚至连绷带剩下的都不多了。”那名医生终于开口,硬着头皮回答道。
他越说越激动,情绪都有一些失控:“你以为只有你在战斗?我已经两天没有睡觉休息了!”
一边说,他一边指了指躺在病床上的伤员:“我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为他做手术取出子弹,只能锯掉胳膊防止伤口发炎!”
已经连续两天没有闭过眼睛的这名医生,手都是在微微颤抖着的。他根本已经没有能力去做手术了,只能做一些大开大合的动作。
因为缺少医护兵,苏军医疗部队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在损失不大的时候尚且能支撑一阵子,损失大的时候就弊端尽显了。
不少轻伤员都被换下来,到野战医院帮忙照顾重伤员去了,也等于说是帮无法回到前线的士兵找个工作。
“我每天要处理的伤员超过100个!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种状态你让我怎么抢救伤员?”军医的脾气上来了,丢开了锯子说道。
他一边摘掉自己的手套,一边对自己身边的助手吩咐道:“我去睡一个小时,如果他们愿意继续闹,那就让他们继续闹!”
他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然后就有伤员开始抱怨,周围响起了一片哀嚎的声音。
刚才好歹还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们救治救治,处理一下伤口。现在这个人也走了,大家也就彻底没有了指望。
那名“头铁”的排长不知所措起来,他也知道许多伤员耽误不起,只能硬着头皮拉住要走的军医,苦苦哀求道:“你不能走!你还不能走!”
……
野战医院内部的闹剧还在上演,这边苏军的高级指挥官们,也在为自己的药品告罄发愁。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武器弹药的消耗,还有药品物资的储备。没有了弹药防线会崩溃这件事情是一定的,没有了药品士兵们如何救治?
钢铁,橡胶,石油,这些只是可以驱动国家进行战争的硬性物资基础,药物就是维持前线士兵生命的软件了。
现在,莫斯科这个包围圈中,软件已经差不多没有了,这也是让科涅夫还有许多高级指挥官头疼的问题。
德国人那边有疗伤圣药青霉素,苏联这边没有类似的神药,普通药品也所剩无几了。
这就直接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德军的伤员可以得到良好的救治,苏军的伤员却八成要等死或者无法被救治。
“这简直就是灾难,指挥官同志,我们的士兵缺乏药品,伤亡率居高不下。”会议室内,说到了药品方面的事情,有人对科涅夫汇报道。
比起某些阵地丢失这样的消息,科涅夫对“某种物资消耗殆尽”这个汇报也同样头疼。
毫无疑问,莫斯科已经被包围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即将淹没在德军海洋之中的孤岛。
这块孤岛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拿到物资补充的办法了,所有的东西都是用一点儿少一点儿,包括士兵、弹药、甚至是空间。
“没有了药品,也必须要战斗下去……”科涅夫硬着头皮开口继续鼓励自己的手下道:“我们不会屈服,要为祖国战斗到最后一秒钟!”
“德国人无法拿走莫斯科!他们只能拿走莫斯科的废墟!”挥舞着拳头,科涅夫恨恨的说道。
作为一名将领,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只剩下把自己的家乡打成一片废墟,然后再留给敌人这件事情了。
只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将军,才会知道这是何等的心痛。所以科涅夫觉得自己痛不欲生,只能咬紧牙关才让自己不颓败下去。
如果最高指挥官都失去了希望,可以想象整个部队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他必须要坚持乐观,好去感染那些越来越悲观的人们。
----------
昨天龙灵是真的吓坏了,请假之前几分钟,龙灵咳嗽之后腹部阵痛,疼到眼睛都看不见东西了,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了“眼前一黑”究竟是什么感觉。只能临时去医院检查,结果表明就是感冒严重,咳嗽把腹部肌肉给痉挛了,接着疼痛引发了头部供血不足,引起了“黑视”效应。
虽然检查说明没事,可龙灵重感冒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浑身肌肉酸痛,咳嗽不止,身体状况真的非常不好,补更的事力所能及的时候一定会补,希望大家不要着急……




帝国霸主 986七月
尽管科涅夫自己一直咬着牙坚持着自己的乐观,可他手下的指挥官们却没有他那样坚定的意志。
悲观的情绪在苏联基层内蔓延,原本德军都不期待的苏联守军投降这件事情,最近都开始发生起来。
时间一天接着一天的过去,天气也在一点点的转变。莫斯科略显炎热的季节正在降临,现在的气温已经可以达到20度左右了。
没有了恼人的寒冷,也没有了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这里成了一个最合格的战场。
双方在7月爆发的激烈战斗一直在持续,持续的战斗也让莫斯科包围圈内的苏军,越来越绝望。
投降的事情发生在7月初,苏联的第5近卫步兵师被合围在了列沃别列格火车站附近,在战斗到快要弹尽粮绝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投降。
是的,体面的投降,整整1万多名苏联士兵放下了自己的武器,然后昂首挺胸的离开了他们驻守的阵地。
德军也给了这些苏联士兵最好的待遇,他们被用火车运输到了圣彼得堡,当时就释放了200名伤员。
原本差不多已经被打成了一片废墟的列沃别列格火车站,现在真的落入到了德军的手中。
只要维修完毕,那么一条从圣彼得堡一直绵延到莫斯科郊区的铁路补给线,就彻底贯通了。
有了这条补给线,整个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补给都有可能被满足,甚至有一些剩余,可以用汽车短途运输到北方集团军群东南的古德里安g集群去。
成建制的苏军开始投降,也就意味着苏军的战斗决心已经濒临崩溃,莫斯科城市内的苏军部队能坚持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尤其是带着近卫两个字,编号还靠前的部队投降,能够更多也更好的说明问题。
如此精锐的苏军嫡系部队都投降了,也就说明苏联士兵的忍耐力已经接近极限了,只要再稍稍用点儿力气,他们就会出现更多的投降者。
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屠杀俘虏的行为,不会遭到俘虏们的集体抵抗。
其实这很好理解,在投降之前,这些部队已经饱受精神上的摧残,残酷的战场已经让人变得绝望和麻木,抵抗的意志和想法,早就被磨灭殆尽了。
所以,在等到了近卫第5步兵师的投降之后,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乘胜追击,开始向城市中心展开猛烈的进攻。
一时间,在重炮的支援下,北方集团军群攻陷了莫斯科北部的一个体育馆,占领了附近的两个公园。
能占领这些公园,主要依赖于北方集团军群强大的装甲部队,他们在公园附近消灭了大约100辆苏军部署的t-34还有其他型号的坦克。
在付出了30多辆坦克的损失之后,德军的部队攻占了他们想要的地区,对北部的苏军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迫不得已,科涅夫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调兵遣将,把他手里的所有预备队,都投入到了北部的防线之中去。
然后,在7月7日当天,莫斯科南部地区的苏军防线突然崩溃了——大约2万名苏军平民武装还有1000多名苏军投降,让出了他们驻守的街区。
纳西莫夫大街以南的地区,在这一次崩溃之中,基本落入到了德军的手中,现在的问题是,德军需要多久才能消化掉突如其来的利好。
只要他们不着急,继续保持自己的节奏,缓慢的向前推进,那么苏军剩下的空间,也就所剩无几了。
更要命的是,在这些崩溃的地段,要么隐藏着苏联压着箱底的坦克部队,要么就是有一些隐蔽的弹药储备基地。
现在,这些地方差不多都被德军占领或者摧毁了,苏军至少把手里剩下的十分之一的武器弹药储备还有其他储备,痛痛快快的浪费掉了。
如果这些武器弹药用在和德军的正面交火当中,少说也能打死数千名德国士兵,可它们确实被浪费掉了。
有些是因为撤退的太快,来不及搬运,只能就地销毁掉;有些是连销毁都懒得做了,直接拱手让给了德军。
在经过一系列的溃败之后,苏军在莫斯科河附近,还有纳西莫夫大街附近建立起了新的防线,只不过他们几乎没有后备队,究竟能防御多久,谁也无法猜测。
此时此刻,无论哪个方向上德军再有大规模的突破,都只能依靠那个方向上的苏军自行去解决问题了。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这个方法科涅夫一直在强调,无奈的强调:坚持下去,等待光明到来。
没有人知道光明会不会到来,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末日快要到来了。
经过艰苦的防御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大规模的溃败就要到来了。缺乏武器弹药和重火力的苏军,很快就会四面崩溃,整个莫斯科就会出现到处都是枪声的混乱交战状态。
然后,可能最多也就几天的时间,这些混乱的枪声就会消失,德军就可以对外宣称,自己已经全面占领莫斯科了……
即便是明知道自己的乐观保持不了多久,可科涅夫还是只能平静的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他带着手下的参谋还有卫兵,一个接着一个阵地去视察前线,鼓励士兵们继续战斗。
甚至,最危险的时候,他还没走到他想去的地方,那里就已经竖起了一面德国的国旗。
枪声非常近,有一些子弹甚至都从科涅夫的头顶上飞了过去,但是他依旧毫不畏惧,坚持稳住了防线才离开。
可惜的是,现在莫斯科包围圈中间的苏军,缺少武器,缺少弹药,缺少药品,缺少援兵,唯独不缺少的,就是将军了。
整个包围圈里,算上参谋,拥有将军军衔的指挥官至少有50人,他们现在有的实际指挥部队的人数,可能还不满一个团。
不得不遗憾的说,现实和想象中的世界不同,并不那么美好。尽管科涅夫一直在坚持战斗,可城市里面,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愿意再继续战斗下去了。




帝国霸主 987重要的通用性
进入到7月,也就意味着李乐其实已经来到这个世界足足一年的时间了。
这一年的时间里,他革新了一部分德国的吏治,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同样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横扫了英国,收编了英国的舰队,并且已经包围了莫斯科。
另外,他处理的最多的,也是在军队方面的强化,也正在慢慢的体现出他的超前眼光和独到之处来。
不要小看这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仅仅就在武器装备方面,李乐就给德国军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究竟有多大呢?大到让陆军海军还有空军一大堆专业的将领,都认为元首高瞻远瞩的地步。
一年的时间里,李乐一直在重点改善德国陆军武器装备设计和制造的通用性。
知道德国的武器装备通用性有多么差么?就拿德国的半履带装甲车举例子来说一说吧。
德国的半履带装甲车种类型号繁多这一点大家其实都是知道的,可半履带装甲车的履带内的负重轮、托带轮、动力轮究竟有多少种类,大家可能就没有什么具体概念了。
在型号如此繁多的半履带装甲车之内,装甲车本身的轮子也是不通用或者说不一样的。
就拿奔驰公司生产的db10半履带车来举例子,这种装备的后部一侧履带内共有7个轮子,就有四个不同的款式……
如果说仅仅只有奔驰公司一个另类,还不足以说明一切的话,德国著名的sd.kfz.250半履带装甲车同样部位有6个轮子,有三个不同的样式。
重型的sd.kfz.251轮子更多,但是稍好一些,因为负重轮只有两种而已。
这可不是说不同批次的车轮略有不同,而是说仅仅是一辆车上,就有四中不同样式的轮子。
更要命的是,按照德国的生产标准,几乎所有的装甲车辆都喜欢用双排负重轮——想象一下这种车辆的维修难度吧。
要知道,德国的装甲车可是没有托带轮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轮子种类比其他国家的少一种,但是款式却更多或者不相上下。
而在不同批次生产的相同型号的半履带装甲车里,同样的负重轮上面的开孔前后一共变更了8次之多。
同样是外号“骡子”的半履带卡车,德国在不同的生产厂家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外观甚至是内构都完全不一样……
很难想象,一种同样性能同样用途甚至是同样代号的装备,在德国竟然有三个不同款式。
保时捷虎王还有亨舍尔虎王这类的冷笑话,在德国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出来的同类武器互不通用,螺丝无法匹配,发动机型号不同,减震设计有好有坏,有的用木头有的用铁皮。
同一辆卡车,德国福特生产的和欧宝公司生产的完全不同,而khd公司生产的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它们可都是3吨级别的载重卡车,为什么不同,或者说同样性能的东西为什么要分三个样式,也只有德国人自己能解释的清楚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的末期,自己都忍无可忍的德国人,率先提出了e系列通用坦克的设计概念。e系列要求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的零件要大部分通用,组成类似系列的模式,便于生产和维护管理。
千万别以为德国工程师的脑洞又一次超前了,这是他们是自己把自己折磨疯了,然后才迸发出来的所谓“灵感”……
按照这个思路发展武器装备,自己为难后勤部队,简直就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坑制造灾难。
李乐在接手了这个帝国之后,重点就在规范德国武器装备生产的通用性。
甚至连外观,每一个配件,德国工程师都必须要在元首统辖的武器装备部门的硬性规定要求下,生产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
为了这个标准,李乐甚至要求除了坦克和一线战斗装甲车辆之外,必须都使用直角设计,摒弃美型的圆弧外观。
有了这样的要求,任何一个零件都是有着良好数据要求标准的通用零件,这一方面杜绝了浪费,一方面也彻底杜绝了不通用的这个现象。
虽然无法做到二十一世纪那种轻松更换两辆车不同零件的地步,但是至少可以保证百分之八十的零件是可以互换替代的。
有了这样的改变,前线的后勤保障部门,才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工作量竟然没有随着部队的增多变得沉重。
每天变化的是运输物资的总量,这确实是在以一个惊人的几何数字在增加。但是物资的品种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就是零件通用性带来的好处。
举个例子:现在,前线只要准备一把锤子,如果这个汽车的发动机舱盖坏了,只要取来新的舱盖,用锤子敲打敲打,就能安装上去,简直方便得让人想哭。
一年之中,德军的武器装备增加了百分之二百甚至是三百,武器型号也在增多。
可后勤零件补充品类相比之下,才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这就说明,李乐和他的装备部的努力,是值得的,也是有效的。
也正是在这种硬性要求下,德国各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还有半履带装甲车,装甲车还有坦克,才能保持完全一模一样的外观,保持真正意义上的“同型号”。
这个壮举,让德国在苏联横冲直撞的时候,减轻了不少后勤压力,节约了大量的补给时间,创造了4个月推进到莫斯科的伟大奇迹!
同时也证明了,任何一个所谓的军事奇迹,其实都是长时间积累,技术和概念甚至是战术上的创新造就的。
除了要牢记那些打赢了前线战斗的名将之外,还要牢记那些为这些名将们创造技术条件,让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的“工匠”们。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努力,人类的战争才能从短刀弓箭,进化到毁天灭地的地步。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人类在自相残杀的过程中越来越血腥,也越来越高效……




帝国霸主 988过河
几个小时之前,德军已经攻占了基辅火车站,在那里德军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前沿阵地。
最重要的是,德军的坦克趁着苏联士兵溃败的机会冲到了河对岸去,然后在河对岸也建立起了一个临时防御阵地。
这也就意味着,一座完好无损的桥梁,被德军占领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果,大到足以振奋人心。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德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苏军会不在每一条大桥上安装炸药,在德军靠近的时候炸毁大桥。
可是,事实却就是这么发生了——德军装甲部队鲁莽的冲向了大桥,苏军溃败的士兵混乱之中狼狈逃窜。
然后等到德军坦克还有步兵们停下脚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大桥的另一端了。
结果他们发现,这个大桥确实没有安装炸药,甚至连拆除都不用了,因为苏军似乎就没有想过要炸毁这座大桥。
不知道为什么,或者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苏军防御部队没有工兵在这里布置炸弹。
原因虽然不明了,可是这个事情的结局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德军控制了大桥的两端,并且一口气向对岸增派了大约3000名士兵。
冒着炮火,德军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冲过了大桥,然后在街头巷尾组织起了一道挨着一道的防线。
“为什么德军会越过莫斯科河?”眼看着战局急转直下,科涅夫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吓得脸色都苍白起来。
本来他以为,正面战场随着德军控制莫斯科河西岸,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德军不会冒险强渡莫斯科河,只会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对他施加压力。
可事实证明他错了,德军一口气夺下了基辅火车站,并且冲过了莫斯科河,控制了河面上的一座大桥。
别说一座大桥了,德军只要能有一个安稳渡河的地段,都足够让莫斯科守军绝望了。
科涅夫指着地图上的大桥,问低着头的手下们道:“你们!你们谁来说一说!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炸掉这座大桥!”
他早在一个月前,就下达了命令,要求所有的莫斯科城市内的桥梁,都要安装炸药,在必要的时候实施爆破。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命令似乎并没有被认真的贯彻执行,至少有一座桥梁没有安装炸药,就是现在留给了德军的这一座大桥。
“将军……同志……这座桥梁距离城市中心太近了,我们之前没有想过德国人会这么快打到这个桥梁附近。”一个将军开口解释道:“那个时候炸药不足,是我批准了,这个桥梁先留下来的。”
“你批准的?那你有没有批准德国人攻击这座大桥?啊?”科涅夫揪着对方的领子,恶狠狠的质问道。
虽然他一直都保持着儒雅的风度,可是内心中的压力究竟有多么巨大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在丢失了这个大桥之后,他终于爆发了,不再压抑心中的恐惧还有愤怒,捏着对方的脖子大声的质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报告给我!为什么不报告给我?”
1...334335336337338...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