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徐牧羊
你能想象杨蜜、刘思思或者杨天宝能做到这一步吗?
……
许辉和老徐约在了一家私人会所。
“待会,你们表现的自然一点,别那么拘谨。”
领着两个菜鸟,许辉当然要叮嘱一番。
赵莉颖跟王恺点了点头。
“导演,你为什么不自己执导?”
快到会所了,赵莉颖忍不住问道。
“我已经有拍摄计划了,而且《失恋33天》更适合女性导演。”
许辉当然不能说自己看不上《失恋33天》这种没有拍摄难度的电影。
“哦。”
赵莉颖有点失望。
“你这是什么表情,老徐的导演能力不差,你俩别给我掉链子!”
许辉忍不住敲了一下赵莉颖的大额头,其实他更想伸手捏一把她的圆脸,觉得不妥,才改成敲额头。
大概是许辉出手有点重,莉颖忍不住蹙了蹙鼻子,一脸幽怨的看了看许辉,后者讪讪笑了笑。
恺恺王一直很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
徐静磊坐在包厢,低头看着剧本,听到开门声,抬头看了眼,是许辉还有两个面生的人。
“静磊姐。”
“来啦,坐吧!”
许辉微微鞠躬,然后介绍到:“这两就是黄小仙和魏依然的扮演着,赵莉颖和王恺。”
“徐导…”
赵莉颖还有王恺赶忙行礼。
没什么丢人的,老徐出道的时候,这两人还在家里打酱油呢。
“…莉颖长相是不是太甜美了点?”
徐静磊早就拿到了剧本,这次见面就是讨论演员人选还有开拍时间之类的。
她要是不喜欢这个剧本,估计根本不会出现。
“呵呵,静磊姐你别看这姑娘圆脸就觉得她甜美,小丫头嘴可坏了!黄小仙这个角色就是根据她创作的!”
许辉笑着表示。
反正鲍菁菁还没出道,《失恋33天》的原作也还没出现,许辉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呗。
“…男一号你想选胡戈是吗?”
老徐还能说啥,你这原创都说了赵莉颖合适,根据她写的剧本…
“王小贱这个角色蛮有挑战性的,我也没什么特别合适的人选,静磊姐,你有人选吗?”
许辉想了几秒,还是决定放弃男一号,让老徐这个导演拿主意。
不能太过分了,什么都特么你定了,还要人家导演干啥?
“…其实有个很合适的人选。”
徐静磊神秘的笑了笑。
“合适?您说的是文彰吗?他的形象确实挺适合这种小男人,可是,我不太喜欢这个人…”
“不是他,我是说你!”
许辉来没说完,老徐直接打断他要说的话。
沃特?
我?
我演王小贱?
老徐你是怎么想的?
我特么一脸正义,哪里看出来适合王小贱这样的角色了?
“不是,老徐,静磊姐,我…”
许辉下意识就要拒绝。
“你先别急着拒绝,我们先叫点吃的。”
生于1984 第二十章 宣传启动
不可否认《失恋33天》是一部票房大爆的作品,有了徐静磊执导,许辉出演的噱头,它能爆发的票房潜力绝对不亚于原时空文彰主演的哪一部。
出演这样的电影,而且是男一号,毫无疑问会巩固许辉作为演员的票房号召力。
想想电影《那些年》,再想想《失恋33天》,有这两部电影的加持,许辉的逼格肯定会有提升。
可他真正想做的导演,主演的电影票房很高对他导演的身份帮助大吗?
最关键的,老徐拍电影的速度贼慢。
《我和爸爸》,简单的剧情片,她磨了半年才拍摄结束,姑且可以说是因为第一部电影手生,那《梦想照进现实》《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宝括脑残演技创始人吴一凡的第一部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拍摄周期全都超过了三个月!
p,三个月完成一部电影基础拍摄,加上后期工程,没有八个月时间,这部《失恋33天》估摸着没法上线。
许辉的工作计划已经制定得很清楚,六月份他会拍《黄飞鸿》系列第一部,年底开拍第二部、第三部。
没有时间‘浪费’在其它电影上面。
“许辉,你要是答应出演这部电影,我就有把握把它拍成一部不错的商业片!”
吃着东西,徐静磊继续画着美好的蓝图试图说服许辉。
“静磊姐,不介意我抽根烟吧!”
许辉脑子挺乱的,居然忘了老徐也是烟枪一枚。
“给我一根。”
两人点上烟,一点也没有顾忌旁边坐着的安静吃着东西的两枚小菜鸟。
也不用顾忌,莉颖早就忘乎所以了,见到美食,早就把利益之类的抛到了九霄云外。
至于王恺,他一直很有礼貌…
“静磊姐,你准备用多长时间拍完这部《失恋33天》?”
许辉主动开口问道。
“…你的分镜头草图都画好了,没什么特别难度的画面,我估计两个月差不多。”
徐静磊倒是没有高估自己的拍片速度。
一下子就拉了60天的预期时间。
4月30号《那些年》上映,整个4月,许辉都要忙着宣传,5月他也走不开,至少要到5月中旬,等到《那些年》的票房潜力消耗的差不多了,他才能进组拍摄。
两个月的周期,他又是男主角,至少得签下45天的档期。
这么一算,《黄飞鸿》电影,他得等到八月份才能开机拍摄!
p,八月开机,年底上映,四个月的周期,即使是许辉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行,我答应你!”
许辉还是答应了。
没办法,听老徐的口气就知道她已经认定了许辉。
当初她为了邀请吴一凡出演《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愣是把电影拖了两年才开机!
“好,那合作愉快!”
徐静磊笑了笑。
“静磊姐,具体的开机时间还有拍摄相关事项你可以直接跟黄文谈。”
许辉也笑了起来。
合作的事情交流结束,剩下的就是投资比例了。
徐静磊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接下《失恋33天》这个项目,除了想跟许辉公司建立关系外,更多的是看重这个本子能带来的利益。
毫无疑问,她肯定不会只甘心做导演,投资这一块,她肯定会参与。
否则她为什么不选择《杜拉拉升职记》呢?
……
新闻事件具备时效性,甭管多大的新闻,到最后都只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时空里,最多成为某些扑街写手信手拈来的素材。
经过一个星期的热议,许辉、章紫怡事件的热度总算降了下来。
再加上《失恋33天》的工作搞定了,项目已经提交审核,许辉也算轻装上阵。
《那些年》电影宣传启动。
第一站是《杨阑访谈录》,《鲈鱼有约》已经去过一次,许辉不是很喜欢鲈鱼的交流风格。
那就换一个,数遍全中国,也就《杨阑访谈录》还算能跟《鲈鱼有约》pk一番。
不像后世综艺节目很多,09年能供选择的综艺很少。
再加上许辉要求很高,节目至少能在星级卫视播出,那就更少了。
许辉其实不太想录制杨阑的节目,他觉得自己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聊不到一块。
可惜,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
《杨阑访谈录》虽然算不上有多深刻,但起码是个会倾听嘉宾说话,并去做一些准备资料的主持人。
一个正规的主持人。
不像鲈鱼,遇到什么不清楚的话题就会‘哈哈哈’傻笑,然后揭过…
《杨阑访谈录》的录制地点就在bj。
……
杨阑这个人,怎么说呢,肯定有她的水平,很多人说她机遇好,碰到了《正大综艺》,对,人家机遇是很好,但是赵中祥也是《正大综艺》的主持人啊,现在提到赵中祥想到最多的就是‘性丑闻’,度娘一搜,就是一张赵爷爷趴在地上盯着一双大白腿的图片…
‘春天到了,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
好吧,扯远了,说回杨阑,这位阿姨可是写在高中英文教科书上的人物。
能登上高中英文教科书,可见其的能力。
很多人黑她,说她太装,太能端着。
估计人家天生如此,采访韩少也给人一种轻视对方的感觉,采访希拉里也一样啊!
不过,名人嘛,不被黑,算什么名人呢。
实话,哪些艺人没有被黑过,只要稍微有点人气,都逃不过这一劫,有点名气的要保持高关注度,高关注度哪里来啊,还不是靠绯闻醉驾闹离婚。
不说别的,咱们想想谢逼王、张百芝他们曾经获得过什么奖项,不关注他两的根本不清楚,但你要说起来他们离婚,我家后院母猪听到了都能哼哼两声。
也对,杨阑的朋友圈都是世界五百强的老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她所认为的为人处世之道跟我等相差太远,人是精英阶层。
有人说‘从杨阑就可以看出中国所谓的上流社会,成功人士是些什么人!’
这句话明显错误,人家日常交流用的是英文。
许辉已经做好了被刁难的准备。
生于1984 第二十一章 访谈(上)(十一更,求下订阅)
《那些年》从开拍伊始就备受关注。
许辉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2亿票房大导演的新作,这些标题的通稿随处可见,再加上许辉跟刘思思之间的绯闻攻略,占据了不短时间的娱乐版块。
托同行的福,现在很多观众都特别期待许辉的新作品。
毕竟,这年头,值得期待的新导演着实不多,除了宁昊,就是许辉了。
《那些年》的预告片点播量已经破了三千万,不少观众纷纷留言会去院线支持这部作品。
可惜,这段时间许辉忙着处理后期,电影没怎么跟进宣传,
再加上前段时间许辉跟章紫怡相互抹黑对方,许辉本身的关注度虽然上涨了不少,可惜关注点全都集中在了他的一些绯闻上面,真正提及到《那些年》这部电影的通稿少得可怜。
现在到了宣传期,电影马上就要上了,必须把当初的那些关注点再次挖出来。
所以,这波宣传主打的就是许辉还有刘思思的情侣档。
当然,主要集中在许辉身上,谁让他更有名呢。
……
化妆间,何晓雯和许辉确认行程。
“思思应该会到bj。”
“行,你通知一下唐认,让思思配合一下,这几天我跟她住同一个酒店。”
“…需要通知唐认?”
“还是告诉她们一下吧,毕竟思思现在还是唐认旗下的艺人。”
“好吧,其它演员呢?”
“其他演员就算了,就我跟她吧。”
正聊着,杨阑走进化妆间,一身淡蓝色的西装衬衫,惯有的知性风。
“这是我们的采访大纲,你看一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许辉接过那张纸,大概扫了一眼,基本上就是聊生活、聊艺术还有聊女人…
“…没什么不妥的,随便问呗,对了,杨阑姐,最好不要涉及到章紫怡,她毕竟是前辈。”
“呵呵,好的。”
录制即将开始,俩人进了演播室。
《杨阑访谈录》录制成本很低,因为她的录制地点就是一书房式的一间小屋子,没有设置观众席。
“准备!”
“3,2,1,进!”
现场导演喊了一声,镜头对准杨阑。
“大家好,欢迎收看《杨阑访谈录》,本节目是有xx独家赞助播映的,2008年的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亿,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达到28亿,我们这有一份2008年票房排行榜,排在第一第二的是《非诚勿扰》、《赤壁上》,排在第三的,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导演,他叫许辉,当然,说他陌生是因为他是第一次做导演,此前,他是韩国偶像团队的一员,我对他很好奇,我很想知道他对电影是怎么看的,来,欢迎许辉。”
“先恭喜你啊,第二部电影即将上映了。”
许辉之所以接受采访,完全是为电影宣传,这点事杨阑肯定知道,所以一开始就是绑着宣传。
“谢谢杨阑姐。”
“第二部电影名字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商业片吗?”
“当然,我暂时不会拍特文艺的电影,毕竟市场需要商业片。”
许辉毫不犹豫点头。
“市场需要商业片?”
杨阑看着许辉,眼中写着疑惑。
“现在的电影环境不像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可以谈理想、谈艺术,我作为电影圈的新人,首先得有观众,有观众的喜欢我才能继续拍下去,所以,我的前几部作品必须以商业化的姿态进驻市场,只有赢得票房,我才能生存下去。”
“可我看你的第一部电影人文情怀也很浓厚,把目光对准了改朝换代的三名普通的锦衣卫身上。”
“那都是商业化的包装形式。”
许辉顿了一下:“就好比我这次的《那些年》,从类型片上来说,它属于青春片,讲述的是八零后的青春…”
“八零后的青春?”
“对,我们对市场做过研究,对我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愿意到影院观影的大部分都是八零、九零这一批观众,其实,最主流的中国的观影群体年龄很小,平均只有二十岁左右…”
“这些都是你的粉丝吗?”
杨阑笑着问了一句。
“怎么可能,我哪有那么多粉丝。不过,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我有一批粉丝,我也不敢拍电影,做导演,有他们的支持我才敢第一部就拍动作片!”
“所以,你赚的其实是粉丝的钱?”
p,需要那么直白嘛?
“差不多吧,当然,如果只赚粉丝的钱还是不够的,所以,我的电影一定要让大众都能接受,首先,它的三观一定要是正确的,其次…”
“正义战胜邪恶?”
“嗯。”
许辉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大概从03年开始,很多电影人开始讲情怀,觉得电影必须要有情怀,我觉得…”
“你觉得不对吗?”
杨阑插嘴问道。
“谈不上对不对,不过,我始终认为经典的电影才有资格谈论情怀,我现在拍的电影最多只能算不错的电影,距离经典差了太远,没准等我三十岁或者四十岁了,再谈这些也不迟。”
“其实我对你特别好奇,因为你的第一部电影《绣春刀》,我也有去电影院观影,真想不到这是你二十四岁的时候拍出来的!”
杨阑盯着许辉,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然后就听她问道:“相信不少观众都挺好奇的,你为什么要拍电影,什么经历让你拥有乐导演的梦想?”
“…我爸妈都是教师,双职工,从小我跟着姥姥长大,姥姥家里有一座茶山,很忙,也没什么时间照顾我,幸好,离我家不远就是一家昆曲剧院,家里就给我找了个师傅…”
“所以,你学过昆曲?”
“嗯,学了六年,我算是在昆曲的熏陶下长大的,应该是在九岁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好像是电视台采访,有个大叔扛着摄像机,大概是那个时候吧,我就对摄像产生了兴趣,慢慢的,看了很多电影,从那时候,我就立志一定要做个电影导演!”
许辉大概把今生的记忆梳理了一遍。
“那后来为什么去了韩国?”
生于1984 第二十二章 访谈(中)
其实这段经历,许辉老早就已经在《鲈鱼有约》说了一遍。
杨阑估计也知道。
可惜,她知道,不代表《杨阑访谈录》的观众都知道,所以许辉需要重新讲一次。
做艺人就是这样,你在这个节目说过了,在另一个节目还得再说一遍。
“当时,我想考导演班,可惜,没能成功,刚好那时候sbj招收练习生,我一个朋友特别想去,我就陪他一起,然后,我成功了,他回家了!”
说到这,许辉笑了笑。
“好多故事都是这样,明明是陪朋友试镜,结果自己选上了。”
“我那朋友现在也很了不起,自己做了家物流公司,跟阿里合作,现在一个月的现金流比我一年的收入比我还多,没准你以后还会采访他呢!”
许辉端起面前的玻璃杯,喝了一口。
他现在蛮轻松的。
杨阑也还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付。
“…你怎么知道现金流?”
杨阑抓住了重点。
“我投资了他的公司呗,算是小股东一枚。”
“说到投资,去年的福布斯名人榜,说你收入三千多万,是真的吗?”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挺讨人厌的。
中国人讲究财不露白,天知道他从哪拿到的消息。
“嗯,我也没仔细算过,不过应该不止,不过我不太在乎钱,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个虚幻的数据,你看我在bj呆了快一年,基本上就是住酒店,我连房子都还没!”
麻痹,你特么天天住五星级酒店,还好意思唧唧歪歪?
“…”
杨阑不愧是杨阑,这么清新脱俗的牛逼,居然没把她镇住:“浙省卫视有两档现象级别的综艺,《中国好声音》还有《我是歌手》,听说这两档节目的创意来源都是你?”
“马上就三挡了,我们公司跟浙省卫视合作的第三档综艺《爸爸去哪儿》已经在拍了,应该下个月上线。”
“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创意的?”
杨阑无视了许辉想要打广告的心思。
“…就是想到了,可能跟我在韩国呆了快五年有关系吧,那边的综艺氛围很好,每年都有一堆的综艺出现。”
总不能说我是重生的。
“说到韩国,你觉得在韩国五年,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应该是礼貌吧,韩国娱乐圈对于礼仪特别看中!”
“也包括跟粉丝发生关系吗?”
“…咳咳…”
转折来的太快,炮辉有点没想到。
关键‘草粉’这两个字从杨阑嘴里说出来,总有种特别别扭的感觉。
就好像她跟***的合影一样。
“怎么说呢,不过那种事在韩国偶像圈挺流行的倒是真的。”
许辉斟酌了半天,还是决定回答这个问题:“你很难拒绝一个长相漂亮身材姣好的粉丝提出来的这种要求,自从回到内地发展,或者说做了导演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做过那种事了。”
“可你的绯闻女友真的很多!”
“哪有…好吧,可这些都是为了配合电影或者品牌方宣传。”
杨阑拿出了照片,李兵兵、刘亦非还有刘思思。
许辉笑了笑:“兵兵姐是因为《绣春刀》的宣传,当时我经纪人还问我介不介意,我觉得蛮搞笑的,能跟李兵兵传绯闻,多少人梦寐以求。”
“这张是配合迪奥秋装的宣传图片,我本人跟刘亦非仅仅只是朋友,也就逢年过节互发短信祝福一下的程度,至于网上的一些传闻,真的就是胡编乱造。”
第三张就是他跟刘思思在火锅店吃东西被人偷拍的图片。
许辉需要斟酌一下,毕竟现在是宣传期。
“那这张呢?”
杨阑敏锐的感觉到许辉的停顿。
“…思思是个很好的姑娘,无论是性格或者长相,都符合我的择偶观,如果换了之前,我肯定会追她的!”
许辉一开口就是大料。
“为什么不是现在?”
“感情需要时间经营,我现在正好处在最有创作激情的时刻,也就是我作为导演的高产期,我不想耽误了哪怕一天,而且,说实在的,我不算是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许辉大概沉默了三秒,表情很真挚的回答道。
“你觉得你不是个好男人?”
“对!”
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许辉隐蔽的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这个话题打住。
……
“回到电影本身,通过刚开始的交流,我发现你好像不太欣赏文艺片?”
许辉不太喜欢跟一些不懂行人的聊电影,因为你说的他们未必能了解,他宁愿多接一些纸媒的专访,因为他们懂得稍微多一点。
杨阑对中国电影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毕竟采访了那么多大导演,仅仅听他们吹牛逼也足够了。
对杨阑这样的主持人,许辉觉得还是能聊点什么的。
“国产文艺片?”
许辉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没等杨阑开口,他反问道:“杨阑姐,你认为国产文艺片最繁荣的时间段是哪个时候?”
“应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吧!”
“对,上世界八九十年代!很多人说中国电影最巅峰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诞生了一批的大师,一批的优秀电影,我同意这个观点。可是,电影市场却一直很萧条,观众不愿意进入院线,观众不买账,电影就很难回本,电影虽说是艺术,可拍电影的过程绝对是商业化的过程,回不了本,谈什么创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