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卞祥眼前的那个打着赤膊的少年郎,他散落的漆黑长随乱风飘荡,更添了几分不羁与狂放,银盘似的脸庞棱角分明,清澈刚毅的眸子中跃动着阳刚的火焰。无数晶莹的汗水流淌滴落,滑过他身上刺的那九条栩栩如生,奔腾咆哮的青龙。这个少年郎虽然败于山士奇的浑铁棍下,却丝毫不见半分气馁与胆怯,他拾起了哨棒,冷喝道:再来比过!

    这个少年郎,当然就是一路跟着王进到大名府萧家集的九纹龙史进。

    一行汗珠亦从山士奇的脸侧滑落,这些时日相处下来,他和史进倒也甚是投缘。他们两个都是一个县城富户子弟,一个是庄镇太公家的独子,同样血气方刚同样好打熬身体磨练武艺,同样是好争一时意气的热血青壮。

    只不过山士奇较之史进膂力更强,之前经手的枪棒师傅又比史进的起手师傅武艺更为精熟,再加上他又先得王进指点武艺。所以两人每次切磋武艺时,山士奇都能占尽上风赢下史进。

    可是山士奇也能切身体会到,他与史进的本领虽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可是每次与他对招时,史进的武艺进展可谓极快。第一次交手山士奇仗着手中浑铁棒势大力沉,不到十招便能将史进轻松击败。可这还刚回萧家集不久,短短时间内史进竟然能与他僵持三十招以上,同样血气方刚的山士奇,倒也被史进渐渐激起了争胜之心。

    王进在旁边瞧着暗暗点头,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江湖上本事过人的好汉逞强争胜不算甚么,单论史进对于学武的这份坚持与毅力,却是十分难得。

    这时正喘着粗气的史进双目兀自瞪视着山士奇,他嘴角却露出一抹笑意,说道:前些时日我输于你,今日我也输于你,可也须知道你打得赢我,却打不服我史进!

    山士奇一听也起了争强心来,他把手中浑铁棒一抛,朗声道:我善使棒,打赢你也不算甚么本事!咱们再来较量下枪法来!

    史进也把手中哨棒一丢,瞪目道:来便来!我还怕你!

    且住!王进忽然何止住史进与山士奇,他皱着眉对史进沉声说道:习武之人,学艺杂而不精也是忌讳!此事我也曾与山士奇贤弟提过。你棍棒与长刀尚练得不精熟,又如何与人争对?

    听王进提点,史进脸上的不服与忿意尽皆散去,他毕恭毕敬地向王进施了一礼,说道:恩师教训得是,徒儿受教了!

    王进点点头,心中却忽然回忆起离京前萧唐对他所说的话来:王教头当日与山士奇兄弟比武,一语道破他忒过争胜而心有旁骛,须当先将他善使的棍棒使精。而我所荐的那个史大郎也是个血气方勇的少年,还望王教头指点他武艺时,也如当日指点山士奇兄弟那般教他本事。

    因为史进是原著中出场的第一个梁山好汉,所以萧唐对于他的记载格外深刻,书中写道: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前后得半年之上,史进打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

    先后半年的时间,史进十八般武艺便大是精进,又经三四月的磨练,史进这么未经真刀真枪厮杀的庄户少东家,便已能轻松生擒少华山二头领跳涧虎陈达。最开始史进本是李忠这般本事低微卖艺人的弟子,后来论武艺也能排进梁山八彪之列,这不止说明史进的确卯足了劲勤练武艺,他也确实极有习武的天分。

    可按战绩来说,史进与对敌厮杀时表现也不算稳定。他后期主要只使的是一杆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萧唐也曾想过:史进从最开始在王进手下武艺进展最快的阶段,如果他心无旁骛地只专习自己擅长的兵器,那是否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比如后世如果有个身体适合,训练又一丝不苟的篮球好苗子,训练日程上来讲是要他组织进攻突破投篮策应卡位低位进攻等能力培训上总要有个定向型的计划。否则漫无目的地培养,基本也不会培养出场场能刷出三双的全能球星不说,他也很难能越同位置的优秀球员。

    按原来的轨迹,王进是为了报答史太公收容以及治愈他老母的恩情,这才答应指点史进武艺,所以他只是把十八般武艺的技法尽数传于史进,却也并未在如何让史进的潜能全部挥出来上多费心思。史进在学武上升最快的时期却贪多未精,倘若王进只悉心指点他刀棒弓马的本事,史进在武艺上还能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想到此,王进长叹口气,说道:本来我只是念萧任侠的恩情,这才去华阴县寻你并点拨你武艺。如今为徒的奋勤勉,我这为师的也自当让你将武艺练得精熟。

    听王进提及萧唐,史进不由眼睛一亮,他朗声道:萧任侠那般奢遮人物,徒儿也早敬服的紧!却不知他又如何知道徒儿的名头?如果不是那萧任侠,徒儿又怎能遇到师傅这般名师?说不得我也要至京师当面拜会,以报他的恩德!

    史进说罢,却见山士奇正抱着膀子冲自己嘿嘿坏笑着,他沉哼一声,并从兵器架抽出把长刀来,断然说道:当然还须在你手底占得便宜后,我再去京师拜会萧任侠,还等甚么?再来比过!




234章 京师枢密院,再遇郑居中
    当九纹龙史进还在萧家集苦练武艺时,在东京汴梁的萧唐听枢密院来报,唤他至枢密院报奏,核实京西南路安抚事宜。

    翌日一大早,萧唐乘车赶至京师皇宫,由宣德楼入大内宫城转过又右掖门向东又行不远,便来到了去掌掌军机要务的国家最高最高军事机构府前。当萧唐刚要迈步走入枢密院时,却听身后有人高喊道:萧唐贤侄!恭喜了!

    萧唐回头望去,却见是在京师与他关系甚好的十节度之一韩存保,萧唐赶忙向他见礼道:见过韩节度。

    韩存保呵呵笑道:早听说你在京西讨房山寇,又肃清了个军中的败类蠢虫,立下这番功绩来,官家定要另有封赏。

    幸不辱命,只不过区区一山蟊贼,又怎及韩节度当年叱咤西军边地,立下战功无数?萧唐谦逊说罢,随即又问道:不知今日韩节度有何公干,也来到此处?

    按理说诸如韩存保这般武勋尊崇,却无实权的节度使,平日只在京师自家府邸闲居,一般也不赴本辖地治理军事,除非受官家谕旨调令率军出征,平时也不须到枢密院来议事。

    韩存保脸上溢起一片喜色,说道:你也知我是在西军搏来的功名,今日有我当年西军上官至京师枢密院前来议事,我怎能不来拜访?

    萧唐神色一动,他心想韩存保这节度使已是宋军武职中已算升到顶头了,那么他当年在西军的上司岂不是来头更大?十节度中还有王焕等宿将也都是西军出身,可能让这些节度使大员来恭敬拜谒的人物,又能有几个。

    就听韩存保又说道:说起我那上官的名讳,贤侄也必定知晓!他便是世代将门把守我大宋西北边地,人称小种经略相公的端孺公!

    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字端孺,目前大宋西军的领军人物之一。而大宋西军从开国伊始至今涌现除了无数名将,甚至在靖康之变后,更有韩世忠刘锜吴玠郭浩等原西军诸多中下阶将官却继承了那支铁血雄狮的军魂,成为捍卫神州沃土的世之良将。

    目前而言大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两人都可说是西军的领军人物,也难怪韩存保这般军中大员也要毕恭毕敬地前来探望。对于萧唐来说,那位统御大宋西军诸多猛将的帅才,并且正史中在国难之际以年近古稀之龄仍然率军在太原与金军血战,最终壮烈战死沙场的名将帅才十分敬仰。更何况目前萧唐的结义大哥鲁达,也正于小种经略相公府中任兵马提辖。

    萧唐与韩存保又一番长谈才得知,现在种师中不止是经略府相公,也兼任奉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宋政和七年改名承宣使)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等职位,大宋西军与西夏羌人诸部时战时合,而一心要以战功封王拜相的媪相童贯早趁机要把持西军大权。

    然而种师中的兄长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他因曾师从元佑党人的大儒张载而受牵连曾遭罢官,却又是童贯有意拉拢种家而将其启用。所以在种氏兄弟与枢密院来往,尤其是要与童贯明附暗斗时,出行至京师的西军代表往往都是这个小种经略相公。

    萧唐边与韩存保,边踱步过了两三重门,正快走到府内吏房时,却听不远处一阵喝骂声。萧唐定眼望去,遥遥望见知枢密院事郑居中面色铁青,阴沉不语地走了出来。

    韩存保见了,他低声对萧唐说道:贤侄这些时日安抚京南,朝中的事只怕所知不多。唉也合着郑大人行事过于张扬了些,自打蔡相公被罢相位后,他便自以为必能拜相。可他那般行径不知何时叫官家得知,如今拜相不成,反倒被贬为观文殿学士。

    韩存保虽然是在战场中厮杀出来的武人,平日对于骑在行伍将官头上吆五喝六的枢密院文官并就看不习惯,加上他做的是节度使的闲差,平日也不用看枢密院眼色行事。可是他与曾是自己族叔门徒郑居中关系还算亲近,在提醒过萧唐后,他仍上前向郑居中行礼答话道:郑大人,何故如此恼怒?

    郑居中此时的脸色阴沉地可怕,他本以为蔡京黯然离京后,自己便能在京师官场中呼风唤雨,加上他在朝中的人脉后宫的关系等若做丞相那是易如反掌之事,本就有些好大喜功的他近来处事确实张扬了些。

    可没想到如今不但丞相没得做,赵佶竟然还免除了他知枢密院事的官职!大宋官制重文轻武,郑居中也从未想过一直做着执掌全机要事的枢密院,拜得相位,这才算是在大宋官场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如今话他早已经放出去了,相位没了,知枢密院事这般掌握实权的要职竟然也没了,这使得他的颜面又往哪儿放?

    本来今日郑居中憋着一肚子鸟气,交讫完公事时他眼见枢密院内其他职官的眼神都似别有深意。按捺不住的郑居中大了一通火后,便迫不及待地要离开此处,可他见迎面过来的是韩存保,便强自压下心中火气,口气干硬地说道:呵呵原来是韩节度,只不过府内小厮无礼,并非甚么大事。

    郑居中话音方落,他又瞧见韩存保身后的萧唐,他本来拉的极长的脸不由又是一沉,也不愿在外人面前显眼。不待韩存保再说话,便猛一拂袖,迈步便走。

    可当郑居中经过萧唐身边时,萧唐边躬身行礼,边低声说道:官场行事,起伏多变。历代多少名相几起几落,暂处微时实属常事,还望郑大人切莫动气伤身。

    郑居中脚步一停,他斜眼冷视着萧唐,似也要对萧唐泄心中的愤懑般冷冷说道:本官已不执掌这枢密院兵事,你也大可不必刻意奉承本官。如今那蔡相公失势照拂不得你,你来讨好本官,只怕也是进错了庙,拜错了佛吧?

    萧唐却淡淡一笑,说道:既然郑大人说起蔡相公,他仕途官路是如何一路走下来的,只怕大人比卑职要清楚得多吧?

    郑居中把眼一瞪,向萧唐问道:你这话甚么意思?

    萧唐回道:当年郑大人既为韩相公(韩忠彦)门生,也当知当年他与曾布曾相公不和,反倒使本受放逐遭贬的蔡相公得渔翁之利而被官家封作丞相。崇宁年间蔡相公再被罢黜相位,可赵挺之赵相公拜相以来苦于朋党争斗,不出几载也已黯然身故。蔡相公而后再度封相,甚至接受八宝,拜为太师。

    蔡相公为何能数度被官家罢黜?常言道出头椽儿先朽烂,蔡相公当政之时设元佑党碑假托绍述自任提举大改政令,甚至有些事情后来才上达天听。行事如此张扬行事又怎能不招官家忌讳?蔡相公为何又能数度得官家启用?因为蔡相公虽多次遭贬,可却极善揣摩圣意而讨官家欢喜。

    郑大人未居相位之前却自许必得相,此事让官家知晓那官家又怎能没些想法?可郑大人既然依然在朝为官。又岂知不能再得官家重用,而拜得相位?

    郑居中神色微动,却并未言语,而萧唐又一致礼道:卑职一时莽撞,言语唐突了些,还望大人见谅则个。

    韩存保在一旁看得惊诧,萧唐不过是个入朝不久的殿帅府都虞候,饶是就算上他那京西南路安抚使的差事,在此竟然对蔡京郑居中这两个朝中重量级大员争相之事评头论足,这岂不是更要惹得郑居中不快?他赶忙奔上前来,假意呵斥萧唐说道:贤侄你也忒没个分寸!郑大人何等人物,哪还用你来置喙!?

    不郑居中忽然摆了摆手,他意味深长地打量着萧唐,说道:萧都虞候说的却有番道理,本官受教了。



235章 还是出家了,神威凛凛鲁智深
    避凉附炎,不如在其弱时相扶。更何况萧唐知道这个郑居中在政和年间不但重掌枢密院,甚至又加官被连被封做少保太宰加少师,进爵为崇宿燕三国公。

    现在这个郑居中被免除了知枢密院事之职,也不过是因为宋徽宗赵佶见他有些得意忘形,便敲打敲打郑居中让他知道:你再狂,你再作,也要知道你的主子到底是谁。

    现在居于相位的张商英虽有意改革弊端,可他却不能如蔡京那般叫赵佶玩得尽兴,而且精通佛法禅机的那位现任丞相甚至还与蔡京郑居中杨戬何执中等内宫皇帝亲信朝内各派系大臣的关系都十分恶劣,这也注定了蔡京仍将东山再起,取而代之。

    宋徽宗赵佶或许离不开极能迎合他嗜好的蔡京等奸佞,可他即便再昏庸混账,却也没有从来没有当权臣手中的傀儡。相反的,赵佶虽需要蔡京那个迎合圣意的弄臣,可为避免他一家独大,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也一直有意让另外个政治能量极强的大腕级人物与蔡京做对头。

    而那个人,就是郑居中。

    上次在东京汴梁八仙楼与郑居中初会时,萧唐便已暗示过郑居中,而这次他与郑居中达成统一战线之意,可说已是昭然若揭。在郑居中目前暂时失势时向他示好,也正是最适合的机会。郑居中也是官场中道行颇深的人物,在与萧唐言谈几句后,他脸上忿怨之色尽消,只说日后得空闲时再与萧唐多多亲近。

    待郑居中走后,韩存保皱着眉毛挠了挠头,却并未多作言语。他是个很纯粹的武人,是靠韩门的声势以及在战场上积累下的战功才做到一方节度使,朝内文官大员间的尔虞我诈他瞧不习惯,不过郑居中和萧唐与他关系亲近,他们俩彼此能有个照应,这倒也是韩存保所乐于看到的。

    萧唐转过头来,向韩存保笑道:既然郑大人已走,韩节度,快带小侄去拜谒小种经略相公吧,如此英雄人物,小侄一向仰慕的很。

    当韩存保与萧唐赶至枢密院府内吏房时,便见到有几个龙精虎猛的禁军将官分坐两侧,而西军中的领军人物之一种师中正坐在上。这个叱咤西军的帅才看上去年纪比韩存保大不了许多,约莫五十出头。比起两旁阳刚气十足,虎背熊腰的军中儿郎,他倒反似个治理政事的文官,双鬓以及一缕长髯已染霜白之色,脸上已显皱纹沟壑,身形微微佝偻。

    可是那股气势,确实是在曾统御过千万铁血军人浴血奋战,经历过无数征战厮杀而历练出来的,即便种师中只是静静地坐在椅上,可举手投足间的威严叫人心中不得不生出敬服来。

    韩存保一见到种师中,当即上前拜道:末将参见相公!多年未见,相公身体可好?

    种师中威严凝重的脸上此时露出一抹笑意来,他站起身来扶起韩存保,说道;如今你也是一方节度使,怎好在我面前自称末将?说起来倒是我该向你见礼才是。

    韩存保脸上满是恭谨之色,他垂道:既然末将是西军出来的人,小种相公自然就是我的上官,节度使这般虚职,又值甚么?

    虽多年未见,你倒还是老样子。种师中微笑摇,随即他瞧见一旁向他行礼的萧唐,便问道:不知这位是?

    韩存保笑道:好教小种相公得知,这个萧唐萧都虞候,当年于相州安阳救得我韩氏族裔,于末将有大恩。此番又安抚使巡检督查京西兵事返回京师,他也知大小种相公的威名,便也随着末将至此拜见相公。

    种师中听罢神色一动,他直直望向萧唐,说道:哦?原来你便是那个任侠萧唐,本府倒也多曾闻得你的名头。

    久闻萧任侠之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话萧唐曾听过许多,现在听种师中说起,他反倒有股受宠若惊的感觉,当下又叉手抱拳道:末将区区微名,小种相公竟也晓得。

    那么个西军中的好汉子,可惜了哪知种师中摇了摇头,长叹道:本府经略府中的鲁达鲁提辖,可是你的结义兄长?前些时日也多曾听鲁达提及你,唉

    萧唐神色立变,赶忙问道:小种相公,我那鲁大哥出了甚么事?

    种师中摇头道:当日鲁达在渭州平凉城内,遇到投奔亲眷不成,反遭肉铺郑屠欺凌的金氏一家老小。鲁达性格粗卤,为那家人讨公道时竟于市上三拳将郑屠那厮打死,如今鲁达惧罪在逃,不知去向。他那身好武艺,正好可在边地大显身手,却恁地莽撞,自毁了大好前程。

    鲁大哥终究还是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了萧唐心中感慨,不过依他的性情就算不遇到那个镇关西,也早晚会遇到甚么镇关东镇关南镇关北之流的恶霸出手惩治,那金氏一家老小八成便是金翠莲父女他们,那鲁大哥仍是会去投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吧?
1...118119120121122...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