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萧唐虽然压制住了折彦野,可他也已施展了全力。折彦野虽然势颓,可却也不露丝毫破绽,看来折家将确实名不虚传。折彦野此时从军时日不久,可现在的武艺几乎也能与梁山强小彪,甚至八骠骑水准的勇将争番长短,可想而知折彦野的父祖辈折克行折可适等厮杀大半生的西军名将,是何等的骁勇善战!
又斗了二十来合,折彦野已是大汗淋漓,手中长刀的招式也渐渐凌乱。他眼见萧唐依然气定神闲,手中那杆錾金虎头龙牙枪如影随形,攻势依然如行云流水一般连绵不绝。此时折彦野已知道自己难以取胜,便把刀一架,拍马驶出圈外后,回身抱拳道:萧大人的枪法竟这般了得,卑职心服口服!
萧唐只是谦虚一笑,朝折彦野拱手还礼。看折彦野眉宇神情,便知他此时确实已心悦诚服,萧唐忽然想起当年初见韩世忠时,那个行事带几分泼皮习性的泼韩五可比折彦野更加难驯不羁,要与大多带着刺头儿兵属性的西军将官打交道,还是要凭真本事让他们服气,更要与他们推心置腹。
萧唐又对折彦野说道: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可征战杀伐又岂能只凭匹夫之勇?折家世代将门英杰,我萧唐从不敢存半分轻觑之心。虽然侥幸赢得折将军一招半式,可洞察兵机料事度势的本事,我却远不及折氏世代英烈名将。
不止是折彦野心服,连同他的兄弟折彦质听萧唐恭谦夸赞折门先人而不使他俩失了面子,折彦野更是感激地翻身下马,与折彦质向萧唐长长一揖。
曲端眼见萧唐力败折彦野,他的武艺比折彦野仅高出半筹,也知道自己并非萧唐的对手。虽然曲端刚愎慢上,却也是条磊落的汉子,他便抱拳向萧唐说道:萧大人,我与折兄弟的本事,都不如你!只是我等无能,丢了西军颜面,却不是我西军好汉便输与了你!
曲将军,且先不忙。昨日便已说清与你切磋武艺的是杨某,还请多多指教!此时杨志已然驾马奔出,他手中绰着浑铁点钢枪,直视着曲端向他说道。
眼见杨志目光深邃底凝视自己,虽然曲端也意识到枉自与萧唐杨志等交恶得不偿失,可他是个争强好胜的人,此时又怎能服软?当下他也不赘言,只喝道:好!就来领教你的杨家枪法!
说罢曲端高喝一声,拍马挺枪迎上。二将相交,各赌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只见枪影绰绰,杀气遮天,杨志使的浑铁点钢枪枪影绰绰,那边曲端舞得铁鐏鸦项枪亦是寒芒闪烁。杨志与曲端反反覆覆,搅做一团,前后斗了近百回合,竟然都丝毫不露半分破绽,胜负只在五五之分!
可曲端也知杨志执意与自己争对,全然是为了替自己挣回些颜面。眼见杨志愈战愈勇,气势如虹,曲端虽足以应对,心下不不禁想道:本以为这个杨志只为追逐名利,出走西军甘愿在殿帅府中逢迎拍马,直辱杀了杨家将门。可他这身本事却恁地了得!说不得倒确实是我小觑了他。
汗水渐渐浸湿衣襟,可杨志手中点钢枪却却毫不停滞,这个身负祖上荣光的杨门后裔,只求个能征战沙场的机会。他昨日听曲端出言相辱,也并非只想一出心中恶气,更似在泄着心中积聚已久的愤懑和不甘。眼见两人都已快斗了一百五十余合,曲端的气息已渐渐繁乱,可衣裳尽湿的杨志却仍咬牙力,与曲端缠斗不休!
忽然一杆长枪挥舞而至,将杨志手中浑铁点钢枪曲端手中的铁鐏鸦项枪生生荡开。萧唐驾马搁在两人中间,说道:今日我等只为切磋武艺,只是军中自家比试,杨志兄弟与曲将军既然胜负难分上下,又何必再苦斗不休?
杨志微微一笑,拨马便回。他只为用手中的枪让知道曲端知道自己到底是何等样人,现在与他酣畅淋漓地鏖斗一场,已经足够了。
杨制使且住。忽然曲端叫住杨志,他凝视杨志片刻,拱手说道:昨日曲某言语莽撞冲撞杨制使,还望海涵则个。杨制使枪法了得,不愧为杨门后裔!我西军少了杨制使这等勇将,也是一桩憾事。
折彦野折彦质听罢诧异地望向曲端,他们兄弟俩甚至在秦凤路军司中就数这曲端性子最为倔强,何曾听过他向人致歉?杨志也是微微一愣,随即说道:你本事也颇为了得,洒家赢你不得!既然马战枪技难分个高低,咱们再比试别的如何?
曲端还道杨志心中余恨未消,他眉头一皱,说道:你又想比甚么?
杨志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说道:西军中多是爽利的好汉,可昨日酒宴不欢而散,也不曾喝得痛快,不如你与洒家再斗斗酒量!
曲端听罢哈哈大笑,也朗声说道:好啊,洒家还怕你不成!?
午时众人置酒设宴庆贺,可比昨日欢畅了许多。本来双方大多将官都是坦诚直爽的好汉,曲端与杨志既然也已冰释前嫌,其余花荣关胜等人也与折彦野等人的距离也已拉近不少。
欢饮方罢,萧唐与花荣等兄弟返回萧府时,却有枢密院中小吏登门带来了两个消息。第一个消息是:安抚京南,征剿房山寇一行诸将按功劳大小给予行赏的决定已定。
而第二个消息则是:宋徽宗赵佶已下圣旨,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三衙太尉职事。
241章 谁跟萧唐混,都是死罪
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李大人,进献贺礼钱三万缗!
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丘岳,进献贺礼钱一万缗!
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周昂,进献贺礼钱八千缗!
御龙直都虞候酆美,进献贺礼钱六千缗!
御龙骨朵子直虞候毕胜,进献贺礼钱五千缗!
京城四壁都巡检使范琼,进献贺礼钱三千五百缗!
殿帅府押官牛邦喜,进献贺礼钱两千五百缗!
随着殿帅府内承局高声喊道,一担担金帛银两被挑夫抬到银库中安置,旁边还有两个小吏忙碌地记载着因高俅被封为太尉,而献礼祝贺的京师大臣的姓名官职以及礼金数目。眼见进进出出的挑夫络绎不绝,那两个小吏也都记得手忙脚乱。
高俅端坐在太师椅上,饶是他城府深有心机,此时也满脸的春风得意之色。现在他终于做的这三衙太尉之职,统领京师禁军,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名籍,还要总管统制训练轮番扈卫皇帝戍守迁补罚赏等政令。虽然不及枢密院总掌大宋整个国家军队的兵防调动迁补屯戍的事宜,可大宋军队重中之重的京师禁军生杀大权,却已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
有个坐在他身旁面白无须的宦官向高俅嘿嘿笑道:恭喜太尉大人权掌三衙,咱家蒙官家隆恩知入内侍省没多久。与高太尉都是为官家办事的,以后还要太尉大人多多帮衬才是。
高俅淡淡一笑道:杨提举客气了,说起来官家念体恤臣子,高某也不过是因为在圣上身边行事时久,才侥幸做了这三衙太尉。又怎及得上杨提举是官家身边的体己人,倒是高某要多仰仗杨提举关照才是。
杨提举听罢赶忙正色道:太尉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京师这滩水可是浑的很呐,张相公郑相公与蔡相公斗,蔡相公又与童检校王御史(王黼)起了争执,休说宫中还有梁公公,便是那秘书省李浪子(李邦彦)哼!也抢着争官家宠信。这朝中大员都斗做一团,人人看似风光无限,有甚么把柄落在对头手里,只怕都要被整得万劫不复。
太尉大人权掌三衙,不但已将京师兵事尽皆掌控在手中,自然不必如朝内文官那般终日惶惶猜忌。可正所谓树大招风,须知殿帅府中受官家宠信的,可不止仅是太尉大人你一个人啊
高俅神色一冷,他随即想到在殿帅府中任都虞候,前些时日又在京师闹市公然掌掴他养子高衙内的萧唐。当时高俅因为萧唐正得宋徽宗赵佶喜欢,不但将这口气忍了下来,甚至还力荐萧唐擢升为西上阁门使武德大夫京西南路安抚使殿前都指挥使司都虞候这般要职。
西上阁门使是武官可兼当的文官差遣,等高俅做了三衙太尉时,那隶属殿帅府的殿前司都虞候也只能在他手底行事,京西南路安抚使?京西路又并非边关要地,你能安抚经略谁去?本来高俅忍一时之气,又向宋徽宗过捧萧唐,却不让他手中有半点实权,只要做了他的顶头上司,不是只能任自己捏圆搓扁?
可是那个萧唐很不安分呐,他倒说动了官家至京西南路邓州开府设司,又率军征讨房山寇,还肃清京西军司中徇私枉法的军中大将,此举岂不是想再京畿周遭禁军中安插自己的势力?
高俅脑中飞快地盘算了一番,那个萧唐与自己同属殿帅府,又同得官家恩宠,而且他又绝非是甘愿在他手底行事的,那么两人必然会生利益冲突。还是萧唐现在的年龄时,高俅还不过是迭配出界放,被赶出东京汴梁的一个泼皮配军。加以时日,休说三衙所管辖禁军人心不能尽被自己操控,若是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被这个萧唐骑到自己头上。
我高俅费尽苦心得来的这一切,怎么可能让你这黄口小儿分一杯羹!?
高俅眼损之色,他又淡淡的望向那个杨提举,说道:听闻杨提举有个远房子侄辈的在京西南路任兵马总管,是么?
那杨提举一双细长的眼睛一眯,苍白的脸上又似挂了层寒霜。这个杨提举唤作杨戬,善于揣测赵佶的意思而自日益受宠,现在入内侍省任提举官。朝中诸如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的事宜都由他经手督检。
本来京西南路兵马总管杨泰,与杨戬算是八竿子能打到一点干系的亲戚。虽然平日得杨泰几次孝敬,可若非是同宗,杨戬都已快忘了在京西军司中还有这么一条向自己摇尾乞怜的狗。
但打狗也要看主人吧?如今杨泰被萧唐剥去军权押至京师,行刺朝廷命官克扣贪墨军饷与绿林匪盗勾结杀良冒功构陷军中同僚等累累罪状证据确凿,斩示众都已算是轻的,行刺朝廷特使这般罪责若以谋逆罪论处,判他三千六百刀的剐刑也不稀奇。
对于杨戬而言,甚么克扣军饷养匪自重甚至杀无辜良民都是可以搪塞过去的小事,可杨泰事先唆使绿林盗暗杀安抚使这件事,若真要闹到官家面前,杨戬也知自己丝毫占不得半分理来。杨戬更不会以惹赵佶不喜的代价,去保那条莽撞行事的走狗,只是萧唐既然敢动他的人,杨戬也已对萧唐起了恨怨之心。
杨戬阴测测地又对高俅说道:既然高太尉知道那事嘿嘿,咱家也不赘言了。有道是篱牢犬不入,只望高太尉执掌三衙时,切莫叫些小儿占了便宜。
高俅心有所会地淡淡一笑,说道:承蒙杨提举指点,日后还多要让杨提举照拂,多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才是。
又与高俅密议了番,杨戬便起身告辞回宫。而高俅唤过来殿帅府中承局,选拣正式上任的吉日良辰,他又清点合属殿帅府内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将官等。可高俅一一点过花名后,不由眉头一皱,说道:隶属京师三衙的,不是还有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么?怎么不在名册中?
那承局官拜道:好教殿帅知晓,那王进王教头因染恶疾,早已辞官离军。
高俅一听脸上勃然色变,他大怒喝道:胡说!本帅也不曾听闻他染得甚么疾病,如何敢抗拒官府,搪塞本官!大宋军法森严,岂容那厮说留就留,说走就走!?那厮是东京人士,快与我拿来。若是即系推病归乡,本官却再与那厮理会!
殿帅,我却听闻那王进早已离了京师,此时也不知身处何处。这时从内堂闪出一个人来,姓孙名静,乃是高俅麾下的幕僚,他又说道:小人还曾使人探明,那王进离京之前,曾在萧唐京师的府邸中盘住过一段时日。
啪嚓一声脆响,一盏青花瓷茶杯被高俅摔在了地上,他站起身来面目狰狞,全无半分以往那般淡定老成,高俅咬牙怒道:又是那个萧唐!?他掌掴我儿公然向本帅寻衅,如今又将王进那厮私藏下来,是定要与老夫争对到底不成!?
高俅如今真的忿怒了,他的养子高衙内在大庭广众下被萧唐扇了一通大嘴巴子,他没做声,京师上下还都以为他高俅怕了萧唐;在他还没赴任三衙太尉前,萧唐身兼殿帅府中都虞候之职,又调配京师禁军将官安抚京南,如此张扬行事,岂不是有意要在三衙与他高俅打擂台;现在终于做到三衙太尉了吧,刚想寻以前的仇家好生炮制一番,可又是这萧唐横插一杠本来对萧唐怨恨已深的高俅终于爆开来,那个黄口小儿,真当老夫是泥捏的土人儿了!?
孙静见高俅大雷霆之怒,忙说道:殿帅且先息怒,那萧唐毕竟正蒙官家隆恩,与他公然对持,官家面上须不好看。而王进那厮过往并无罪责,如今他又无音讯也不好寻他的由头。不过暗中整治那萧唐一番,法子却还是有的
高俅听罢,他强自按捺下几分火气,对孙静说道:有甚么主意,你且说来听听!
孙静冷冷一笑,说道:咱们虽暂且都不得萧唐,可殿帅执掌三衙,他肃清与那萧唐交好的将官,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官家便是爱那萧唐奇淫巧技,可又哪理会京师禁军中那干行伍莽夫?他这殿前都虞候是殿帅的下属官,哪能奈何得了殿帅?
如此一来那萧唐若是因军中亲信被殿帅整治而动怒,向官家告状时,官家毕竟与殿帅杨提举更是亲近,孰疏孰亲自不必多言。萧唐那厮若是纠缠,只会惹官家不喜。
二来也正可以肃清萧唐在三衙中的党羽,萧唐替他亲信出头,会失圣上恩宠;萧唐若是无动于衷,也会叫他麾下将官齿冷。届时萧唐羽翼被殿帅出个干净,这京师禁军三衙,还不是殿帅一个人的天下?
高俅听罢,细细思量一番后,立刻面露喜色,说道:此计甚好!倒也能叫萧唐那厮尝尝这忍气吞声的苦头来!
孙静见高俅欣喜,便又娓娓说道:据小人打探,只说京师禁军中与萧唐关系亲近的,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与萧唐结拜为义兄弟;步司衙门兵马保义使宣赞;军器监甲坊署副使炮手凌振对了,咱们殿帅府中还有个制使也与萧唐走得很近,那厮唤作青面兽杨志。
242章 赴京师的莽和尚,很悲催的小霸王
萧大人,曲将军已答应替未将说通:鄜延路老种经略相公秦凤路镇小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与西夏争端一触即,手底正是用人之际。待时机成熟时,便奏请枢密院调未将去西军边地。杨志来访萧唐府邸时,他向萧唐报道。
京西南路征剿房山寇论功行赏时,原为蒲东巡检司巡检官的关胜,晋升为蒲城县蒲东寨所处的河东路隰州指挥司兵马都监;步司衙门兵马使保义宣赞,仍于步司衙门(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加赐封赏;河东隰州白身义士郝思文,封为隰州指挥司马军军使;京师禁军将官韩滔彭玘二人调任京西北路陈州颖州团练使;军器监甲坊署副使炮手凌振,升为京师广备攻城作参议,以及火药作工匠副主管。
而直属于萧唐的京西南路帅司府兵马提辖花荣,武官阶升为保义郎;殿帅府制使官杨志,则被提拔作殿前司骁骑上军马军军使。虽然所辖兵马不多,但好歹是隶属于京师三衙的御前马军,比起无统兵权限只能受人差遣的制使官,可说也是进了一大步。
可是自从杨志与曲端折彦野折彦质等西军青壮将官说和后,他们也愿意向小种经略相公引荐杨志,让这个杨门后裔重返当年先祖武名鹊起的西北边地博出个功名。
萧唐也甚是欣慰,即便是他绿林势力下二龙山将少了个青面兽,可大宋西陲边地却能多出个保家卫国的悍勇良将,对于此,萧唐也是乐见其成的。他向杨志贺道:杨志兄弟有拳拳报国之心,此番终于能一展所长!
杨志满心感激,当他随萧唐安抚京西南路时,宋徽宗因为要盖万岁山,便诏令殿帅府中出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他深知如果不是萧唐提拔,他也不知这种压迫黎民,却始终不能上阵立功的差遣还要做多久,也不知自己在殿帅府内还不知要厮混多久。
萧大人,若非有你抬举,未将又怎会有这般造化?这等知遇大恩,未将便是肝脑涂地,也誓报之!杨志语音有些哽咽,又向萧唐长长拜道。
萧唐搀扶起杨志,说道:杨志兄弟,你我义气相投。也不必一口一个‘大人’叫的生分,军中论公事,私下咱们兄弟相处。何况凡是我大宋有一腔热血的男儿,也当有个为神州沃土效命的机会。萧唐瞧着这个原本命途时乖运蹇的杨志,想到他连番走投无路而落草为寇,最后受了招安也一心要立番功绩,可却染病不起,最终抱憾长逝于丹徒县,从始至终,杨志也没有能实现他于边地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夙愿。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何况真要是等到宋夏战火再起时,萧唐也盼望能够赶赴西陲砺练一番,哪里不止有种师中曲端折彦质等抗金名将,也能与武松韩世忠这等情谊颇深的心腹兄弟并肩厮杀
杨志心中翻涌,嘴唇微颤,终于向萧唐重重点头道:萧唐哥哥既恁地说,杨志与哥哥有缘结义,也不胜欢喜。
与萧唐又促膝长谈小半个时辰后,杨志便告辞离开萧府。只是杨志边走时边想道:萧任侠如此厚待于我,也是我的幸事,只是久闻萧任侠与新赴任的三衙太尉高俅似是不睦,调至西军之事,只怕还要那高太尉点头肯才是唉,说不得还要凑千百贯钱钞,献于那高太尉庆贺于他,切莫怠慢了他,反来寻洒家的晦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