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而听萧嘉穗谏言说罢,萧唐却是微微一笑,也长声说道“谁说我又要扶持合不勒做草原之主了广设互市榷场,我朝亦可取之所需,然对于所有蒙兀室韦部族却是至关要紧,如今就算合不勒已经自立为汗,但是听从他号令的也不过只几支部族,而蒙兀室韦诸部繁杂,与其对持、竞争乃至敌对的族部也又甚多,现在这茫茫大漠草原,可还不只是他合不勒孛儿只斤氏说了算的。我能许以他的好处,又未尝不能许给其他部族首领

    对于大漠诸部,固然也不能一味怀柔招抚,起先须当要给予他们甜头,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在就是要教蒙兀室韦各部渐渐摆脱不了对于我朝的依赖,届时因事为制,也远胜过只以武力威慑,而调拨得这些部族肯听我安排行事届时简稽军实、巡阅边防,编审彻查得各部动向朕心中大概也有个想法,只待再与众兄弟好生推敲一番,不可单以羁縻之策而建制管控得更多的蒙兀室韦部族,就算合不勒乃至他后世子孙有于草原称王的野心,也势必要侵攻得蒙兀室韦大多族群臣服以壮声势,可届时但凡妄动,却将是断了其他部族的生计时,又能征服招拢得多少人马甘心臣服”




1875章 招抚臣服,利益使然
    毕竟除了合不勒统领的乞颜等部族之外,蒙兀室韦诸部还包括札答兰、克烈、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别速等众多族部,无论各部人数多寡、势力强弱,听萧唐这边放出话来,自然也都十分迫切的需求与齐朝来往互市。随后一段时日,或是由呼延庆、段景住等人主动与之联系,或是已有部族首领派人主动前来请示萧唐交涉,也尽是迫切希望能与齐朝议定之后按公允的价格开榷场互市。

    对于那些遣使者名义上说是愿意臣服于齐朝治下,实则也无不是因自己族民生计利益的部族,萧唐固然也是来者不拒,以许诺多加开设互市的榷场为条件,但同时也向那些部族传达了自己又打算如何安置他们这些散居于大漠各处的游牧部落的整体计划

    但凡是肯归附于齐朝的蒙兀室韦部众,也是在所部首领应允的情况之下,按其原本的权力构架基础上编制卫盟制,随后也将会以此方式陆续安置肯附从萧唐安排的部族。而每一卫盟范围的划分,都是临近接邻齐朝州府直辖统治疆域且水草丰美的去处。每一卫盟包含两三支或若干支部族,会盟时推举盟长,虽不可直接干涉各部内部事务,但履行向齐朝朝贡、审理各部区域划分,以及告发盟内部族谋逆行径等权责。而盟内各部划分牧地边界,各支首领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自行处理部族内部事宜,而倘若领地内遇黑灾、白灾,朝廷或是赈灾济粮,或是重新划给牧地。实际上也就是将本来散落在大漠各处居无定所的蒙兀室韦诸部划分为规模大小不等,且权力完全分散的封地领主集团。

    萧唐如此策划部署,一定程度上也是参照了明朝的卫所制与满清统治蒙古所采取的盟旗制。

    当然也有些部族首领不愿束手束脚,而不会接受这等划分区域被齐朝加强直接统治的安排,对于此,萧唐也充分给予他们回绝的自由。你们不肯接受卫盟制的规划直接接受我朝的统治,当然可以,彼此间也依然会定期开设榷场互市,而且我也一直会保留你们会反悔而更改主意的机会,双方也仍是处于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维持先前的羁縻之策,甚至我会比金朝更为宽容,尽量以互市的方式维持你族人的生计,这总不能怨恨我仗着势大欺人了吧但是我的条件也只有一个,不许侵犯肯归附于我治下的蒙兀室韦部族所受的牧原领地,否则行如犯我疆土,便是齐朝有充分理由兴兵剿灭的谋逆判部。

    毕竟如今成吉思汗这个被后世蒙古人奉若神明加以膜拜的雄主尚还未曾诞生,也没有黄金家族对于蒙古诸部具备那种的向心力而将大多族群凝聚起来。草原上如今的社会结构不但松散,体制不但远没有宋、辽、金等国健全,也与后来蒙古汗国时期截然不同。各部都有绝对的自主权,奉行弱肉强食,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中,两个部族为争夺生活资源大打出手,战败者被驱逐出水草丰美的区域只得夹着尾巴做人。有些部族自认为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在草原上争夺来自己的生存空间,可是那些相对弱小的部族却又怎么办

    近水楼台先得月,萧唐此举对于肯接受安置归附的蒙兀室韦诸部在互市贸易上予以最大的便利与通融。而倘若卫盟之内各部首领情愿,在偏近中原也有适合于耕种的领地内也会请汉人前往传授耕种,备置耕牛铁铧而开拓耕地,由各部头人自主选择是否愿意从游牧生活转化为半畜牧半农耕的方式过活。

    而蒙古高原上如今散居着大大小小数百个蒙兀室韦部落,彼此间可不会如后世那般讲甚么同为成吉思汗子孙的民族情怀,相互争夺资源打到头破血流,彼此之间反而是满怀着仇恨,有大批相对弱小的部族或是只得挨饿受冻的四处漂泊,或是委曲求全的看较为强大的部族脸色。萧唐如今却是予以他们对自己部族生计最大的保障,那些部落首领除了受限于各自也足够养活他们族人吃喝过活的一方牧原领地之内,而无法再于大漠上四处迁徙漂泊之外,也仍保持原来自主自治的权力,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本来在大漠上相对弱小的部族再有势大者前来欺压掠夺时,也不再是孤立无援,背后却会有个庞大的帝国为他们撑腰。聚少成多,那么那些处于弱势的部族首领又会作何抉择

    蒙古高原上势力较为强大的蒙兀室韦部落毕竟处于少数,各自势力强弱格局大致也如金字塔形排列,如今形势如乞颜部等再是势大,也只不过能号令得动几支部族。可是如今金字塔的底层大半将被抽空,其余纵有野心做大的部族还如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也似的壮大成为正史中那个鲸吞下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广袤疆域的庞然巨兽

    在等候与乞颜部合不勒汗会晤谈判前的这一段时日,萧唐与陆续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派出使者前来交涉的蒙兀室韦诸部频繁往来。而连轴转也似的谈判过程当中,有的部族固然也表示强烈反对,拒不接受齐朝划卫盟而治的提议,萧唐也已然是好言好语的打发回去教他们向自己部族的头领复命;也有些部族态度犹豫,回复说此举干系忒过要紧,还须与首领好生计议思量,萧唐也表态慢慢想,不用急,无论归附时间早晚,朕在这候着你便是

    然而无论是拒绝接受萧唐卫盟制规划态度极为强硬的,还是一时间犹疑不定、踌躇不决的部族,也都不能否定此番齐朝皇帝亲自前来招抚蒙兀室韦诸部的诚意。不答应的,我应允你维持先前辽、金时节对于大漠诸部的羁縻政策,你们要求放宽双方榷场互市的制度为保证自己部落族民生计,当然也可以啊。只不过关系也分亲疏远近,我朝体谅照顾那些肯归附安置于卫盟制下的各族部落,优先保正他们衣食无忧、族民安生,这也并没有侵犯到你部族任何权益吧

    而实则蒙兀室韦诸部更多的部族,虽然先后派遣来的交涉使者起初听闻萧唐的条件时直听得一愣一愣的,但经过各自与所部首领商榷思量的过程后,却都是欣然接受了规划于卫盟制内的提议。毕竟更多的部族首领,最为迫切关心的两点,其一便是自己的权力不至被这个新兴入主大漠的皇朝所剥削,另外一点则是会尽己所能维持治下的族民能够安定,自己的部族得以平稳壮大。而在这两点上,萧唐基本可以满足更多蒙兀室韦部族首领的需求。

    只说与蒙兀室韦诸部来往交涉的过程当中,也有些部族虽然愿意以卫盟制的形势直接归附于萧唐治下,但是也仍对如此规划提出了质疑,其中如兀良合部遣来的使臣便谏言道“陛下隆恩,我部也愿意永附与齐朝治下世代为戎边藩臣,只是大漠上各部族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或迁徙至一隅草原,只要不是两个部族间素有旧怨旧恨,而且关于本部族民的处境,同在一片草原上放牧驻留,暂且也能相安无事但陛下如此安排,肯划分得一片广袤的牧地以供我部族民生息,虽然我兀良合部不胜感激,但是其他部族不得枉自侵犯越边游牧,这也是断了其他部族的水草丰茂的去处,恐怕其他不肯归附于陛下按卫盟制所设的部落仍会心怀嫉恨,也依然会来侵夺我部受陛下赐封的领地,到时却又当如何”



1876章 大漠上的强硬派,会晤合不勒汗
    兀良哈等部族的担忧也无不道理,加入卫盟制的部落越多,也是渐渐的在压榨大漠上其他部族的生存空间。久而久之,也难保不会有那些仍要维持旧时制度的蒙兀室韦部落眼红嫉恨,久后也仍会酿成部落间的对立冲突。

    然而如此萧唐刻意促使蒙兀室韦内部分化对立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而体恤这些肯臣服归顺的部族,除蒙古高原之外,包括临潢府周边地域在内,辽、金两朝本来也包含大量游牧民而直辖统治的疆土,而这些领土皆是地广人稀,州治城郭相对相距遥远,境内适合于耕作的土地有限。以及河套地域本来大片适合于放牧的草原,直到成吉思汗一统草原时蒙古总人口也不过一百几十万,受卫盟制规划同意南迁内附的部族如今尚也只是一部分,还不够养活这些苦于生计的游牧部族

    何况鉴于以后也必然要继续夹攻侵吞金国残存的境土,萧唐也向兀良哈等部族许诺,倘若届时他们肯派遣部中精于弓马的儿郎组成蒙兀室韦联军听齐朝调遣号令,于北面协助由蒙古高原方向往东面压缩金国的疆域空间,而只以军事策应为主,届时仍掌控于金朝治下而临近东北面连辽左、接宣府,处于嫩江、乌裕尔河、洮儿河等流域大片最为水草丰茂的地域亦可规划于肯听从萧唐调遣的部族掌控,且予以各部首领权力与手工业物资资助、技术传授等方面更大的实惠。

    又经过一番来往交涉之后,以兀良哈等部族为首欣然接受了萧唐的提议。遮莫有些事仍是自有定数吧萧唐心中思付,按正史的轨迹再过个两百多年,不也仍是这兀良哈部归附于明朝,也是在那一片土地上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而成为朵颜三卫其中的一个部族

    只不过如今齐朝的卫盟制比起明朝对于朵颜三卫所施行的羁縻管理政策无疑也更为加强了对领地内部族的直接统治,很多蒙兀室韦部族选择接受,也是知道在如今恁般时局之下想得到齐朝的庇护与支援,自己也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毕竟在这个时期蒙兀室韦诸部社会结构松散,几无甚么向心凝聚力可言,萧唐心说自己只须参照满清治蒙的盟旗制,至于甚清朝大肆在蒙古人中传播黄教,鼓动勒令大批青壮男子做喇嘛,采取隔绝政策切断开其与中原汉家文明之间的联系有意促成蒙古高原长期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致使蒙古的人口发生断崖式的锐减等伎俩也大可不必效法采用。相反的萧唐会厚待这些肯归附投顺的部族,以加快融合同化的进程,教他们认识到保卫如今供他们栖息繁衍齐朝治下家园领土的守土有责意义,那么长久下去,这些蒙兀室韦部族于治下其他诸族各部的子民一般,将会是有外敌来犯时能够同仇敌忾的同胞兄弟

    教一个个分散自据的部族领主臣服,其难度自然要招抚一个已经形成民族意识核心而紧密凝聚的游牧文明族群要容易得多。

    而紧锣密鼓的来往安顿蒙兀室韦各部前来交涉的使者一段时日,同乞颜部合不勒那边也经过各自交涉人员来往议定,于三日过后,齐朝皇帝萧唐与合不勒汗也将在临潢府以西五十里处的草原亲自会面谈判。

    会面当日,萧唐在数千名精锐将士的护卫下向约定会谈的地点行进。按礼制皇帝自然不能比那草原部族的首领先到,而教对方恭候才是。而一彪先前去探觑的轻骑军马探觑罢了,又飞奔而回,风尘仆仆的张清与龚旺、丁得孙三将又干净利落的翻身下马,并向萧唐叉手施礼道“陛下,合不勒汗与乞颜部等几支部族的头领三里外立帐,恭候御驾亲临,臣已探觑得分明,特来复命。”

    萧唐点了点头,继续教御驾仪仗往西逦迤而行。又行进了一段路程之后,但见前方一片开阔地,已有数十座毡包穹庐成品字分列于草原之上。这边护卫萧唐前来的仪仗一露头,那边苍凉的号角声也已骤然响起,马蹄隆隆声逐渐前列起来震颤着地表,草原上四处也好似响起了一阵阵密集的鼓点,随着蹄声渐渐加重,一支支蒙兀室韦骑队从毡包穹庐飞驰而出,虽然那些游牧骑手大多衣衫褴褛,所挎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奔驰中都透着股剽悍锐气,而且每支骑阵似乎透着激溅爆发而出的动能,也充斥着一种咄咄逼人的侵略性。

    护卫萧唐一路而来的几员军中大将见状面色也不由的紧绷起来,然而正待他们喝令麾下军士严加戒备时。那一队队蒙兀室韦骑众也并没有再冒失的向萧唐所处的御驾靠近,而两侧骑手在各部首领的率领下也已然先后下马相待,虽说那松松散散的架势也实在说不上是如何恭敬。这般声势,说是要先给萧唐个下马威倒也不像,好似是有意要向耀武扬威一番,但也仍保持对你这个即将入主大漠的国君皇帝应有的礼待,也教你挑不出甚么理来

    萧唐冷眼环视,心中暗付相传这个敢去扯金国皇帝吴乞买的胡须。看来也是桀骜难驯的乞颜部首领合不勒,以他的性子想必也不会在如今草原格局剧变的时期无动于衷。而我已使得不少蒙兀室韦部族诚心归附,如今再与这已自立称汗的草原诸部中强硬派的首领亲自会晤,他对我又将会是甚么态度,这倒也有些好奇

    而萧唐正寻思时,毡包穹庐的方向又疾奔来一彪骑众,有个大汉在俺巴孩、忽图剌等头人的拥簇之下策马前驱。但见那大汉生得也是魁伟彪悍,貌相气质也是十分典型的那种见惯了大漠风霜的北地游牧汉子,而然他那一对细眼微眯,再往萧唐这边倚仗觑将过来时招子中蓦的似有精光流转,那神态与寻常直爽淳朴的游牧族民也截然不同。

    而那双目微眯睥睨,面色微沉的蒙兀室韦大汉的目光很快又落在了护送萧唐的诸般军旅阵中那些个个膀大龙精虎猛,也是骠悍威武的猛将强兵,尤其是觑见对方身上精良的衣甲军械、整齐的军阵中诸般兵刃如林直朝苍穹指去,恁般军容也端的是威风骇人时,那大汉默默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招呼一声,解下腰挎的弯刀朝身后的亲随丢弃,旋即赤手空拳继续催马朝着前来,又朝着萧唐所处的御驾仪仗昂然行出一段距离。直待双方距离遮莫数十步远时,他又一声招呼,命令拥簇随行的一众头人也纷纷从马背上干净利落的翻滚了下来。

    那蒙兀室韦大汉随即箭步如飞,又往前奔出十几步,在大致能觑清萧唐的面目时,他单掌抚着胸口,并把身子微躬,从牙缝中当即似迸出一个洪雷也似的震响声“草原上的汗王合不勒,拜见齐朝皇帝陛下!”



1877章 合作会盟,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浓绿的野草汇聚成一片碧绿的海洋,而毡包穹庐内外也都铺了毡毯,主席上坐的萧唐与合不勒,以及各自麾下的护卫军将,其他几个部族头人们分列盘膝而坐,身前也摆个小桌,一盘盘皮脆肉美,炙烤了多时炙烤羊肉已被片好呈送上来,而萧唐方面,也有随行内侍备置的各式色香味俱佳的佳肴菜品铺列,现场的氛围倒也显得格外的融洽。

    而合不勒也没有急于同萧唐谈论甚要紧大事,就好比时按蒙古习俗管待途径的旅客时那般盛意拳拳,热诚的说些拉拉近关系的敬词,就似是个想法十分简单、直爽、质朴的寻常草原牧民。

    萧唐也知道后来按蒙古人敬酒不喝光也是极为失礼的习俗,包括合不勒在内各部首领轮番前来赞言敬酒时,来者不拒,有人敬、我便干,也丝毫没端起甚千金之躯的皇帝架子。好歹当初曾常与鲁智深、武松尤其是牛皋等太多无酒不欢的弟兄闲暇时吃酒快活,久经磨砺出来,那口感虽略觉些酸涩但有股特殊奶香味,喝得倒也顺口的马奶酒一碗碗喝得入肚,萧唐也只仍是略感微醺。何况周围还有众多护卫的弟兄在场,合不勒与其他部族首领再是盛情难却,也没有说哪个乙方在酒桌上能扳开甲方企业老总的嘴巴劝酒猛灌的道理,这倒也算是古今亦然

    只不过在此期间,萧唐也在注意着合不勒这个已然在大漠上建立起一定威名的首领人物的一举一动。但见他眼细而长、高颧圆脸,是那种十分典型的蒙古汉子特征,而生得也可说是满脸横肉,就好像是那种愠怒发作时教人望之便能镇得住场子,不似当初萧唐所见完颜阿骨打那般虽然貌相气质有雄主之姿,但与其言谈时也能觉察出他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内敛。而合不勒却不尽然,他看似直莽恣肆,可是推杯把盏时,合不勒热诚客气,但颂赞甚皇帝陛下文成武德,驱除金人,不愧为一代雄主云云的场面话时,萧唐也能听出他其中夹杂着些疑问都满含着目的性极重的试探之意。

    就按这么理解吧,萧唐觑那合不勒汗时,就好像是瞧见个似黑旋风李逵也似的人物,如今却摆出副笑面虎朱富模样的热诚态度,而眼神当中却也时不时闪烁好比吴用玩心眼算计时所流露出的那般神采这种感觉可就有些别扭了。

    而萧唐在揣度着合不勒的为人秉性,合不勒也同样在估量着萧唐的心思。

    不卑不亢,萧唐做为一个杀得金国势微败退的新兴帝国,并且在势力染指大漠后迅速致使草原格局将产生剧烈变动的皇帝而言,如今也的确甚是平易近人。而他的军队开赴至大漠地界之后,与蒙兀室韦各部来往交涉所传达的安抚措施,非但与那干得势猖狂,一副教我等族人卑躬屈膝向其臣服示忠的女真金人不同,先是示之以诚,给予大漠上诸族各部就连先前契丹辽朝都没有给予的优渥厚待招抚得众多部族投顺

    毕竟合不勒不是一个迫于族民生计,而只求苟安的部族首领,他意识到了萧唐入主大漠,恐怕比起辽、金两朝对于蒙兀室韦诸部已展现出更为直接的统治力,这也让合不勒感觉到心中不安,但是对方并没有公然侵犯到他所支配的势力任何权益,相反的由齐朝代辽与金两朝入主大漠,立刻也将会许于其更大利益

    合不勒心中思付,遂又假借着酒意,而又向萧唐问道:“承蒙皇帝陛下的隆恩,但是还请体谅我与我的族人以游牧为生,都是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所以得知你允诺划分封地,许于草原上其他部族时,我部族人却不愿意被禁锢在一方水土上。是以陛下所推行的卫盟制也请宽恕我的族人不会奉从,若如此,陛下当真也仍肯按先前所议,肯许以与我治下部族互市通商,也仍旧肯应允我部族民来往于大漠上自由迁徙么”

    萧唐碗微沾唇,随即听合不勒试探性的话语后嘴角不禁一翘,随即又朗声道:“那是当然,我之所以推行卫盟之法,也是关乎于边事靖平,同样也能使得草原上迫于生计的诸部族民得以安生。既然此为初衷,也不愿妄动兵戈,合不勒汗,毕竟你想必也清楚,大漠诸部混杂,因一时权宜而归附者,久后也未免时叛时降、滋扰边关,本来朕有意体恤大漠各部民生,叵耐另有蒙兀室韦中有宵小作奸,杀我商贾、劫我辎重,这便是前例。而以此施行推广各受牧原以教诸部各安生计,也是出自我朝边事稳定的考量。

    但是倘若强加推行,却不是更要激起蒙兀室韦诸部抗争心思如此却是适得其反。故而愿按卫盟之制内附归顺的部族,朕固然要宽厚以待,至于不愿受卫盟制分封各守疆土,仍只愿于大漠上逐水草迁徙的各部族民,只除不得侵犯内附归顺我齐朝划定牧原的部族之外。按先前国策相待,那也是一如既往,朕绝不会因此而加害打压,也决计不会干涉到朕与乞颜等部族设榷场互市。腾格里汉语长生天,蒙古原始宗教信仰最高神灵在上,倘若朕有违此诺言,但涉足进塞外大漠半步,吾国吾民,则将永世不得安宁靖平。”
1...688689690691692...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