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直待萧唐亲自率领诸部将士前来,环视向眼前大批如今几无战力可言,看上去似乎也不打算再抵死反抗的金朝余众望去。眼见那些本是金国官宦世家的男女每每与自己的目光对上之时,大多人都是连忙把头垂将了下去,而没有人再会像包括完颜斡本在内殊死顽抗的金朝将兵那般脸上满是狰狞的戾气与刻骨铭心的仇恨。当然萧唐的也捕捉到当中有个别金人俘虏连忙颔首低眉,生怕与他目光相对之时,眉宇间仍夹杂着些没来得及掩饰的恨意,然而其余大多数男女脸上神情仍是以惊慌无措为主,甚至也不乏恳切祈盼的忧怅愁容,显然是在因不知齐朝又将如何处置他们以及血亲家人而惶惶不能自安......
也有军士前来传报,按萧唐所知晓的,于史书上所载有名有姓的金朝宗室朝臣遭受战势波及也已有不少人身亡。而萧唐正下令教几拨军马押解俘获的金朝余众前往会宁府,再思量如何安置之时,又有侍卫亲军司所属的校官前来禀说金人当中也有宗室子于大战时高呼愿降、主动归顺的消息,却让萧唐蓦的心思一动,随即双眼微眯,眸子中却有一抹煞气稍显既逝。
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方战死不久的金朝皇帝完颜斡本次子...而只从他的史载事迹笼统概括,或许也可称其为英主与暴君的综合体海陵王完颜亮,倒是这厮最先主动的拱手而降了?
直到完颜亮被押解至面前,随即立刻恭恭敬敬的叩拜施礼之际,萧唐觑他五官生得也算是端正俊朗,虽只是未及弱冠之龄的金朝宗室子,可他自有投足间已自有风仪,体态雄伟,那举止端庄的模样竟比起宋人当中书香门第,且具有涵养礼数的世家子弟也丝毫不差。
然而萧唐冷眼睥睨,思付片刻,蓦的沉声说道:“你便是完颜斡本之子,汉名唤作完颜亮的金国世子?你父亲便是舍下金朝宗室朝臣余众,也仍为朕亲率兵马布下的地网天罗,而亡于乱战之中...想必你如今也已知晓。虽是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朕也有意招抚得其余女真部众归顺齐朝,但是你是金朝宗室子,又是完颜斡本之子,朕对你而言可说是有杀父之仇、亡国之恨,既如此,你却当真肯心诚投顺我齐朝么?”
听得萧唐语气森然的问罢,完颜亮却是眼观鼻、鼻观心,仍是俯首帖耳的跪拜在地上,而语带悲怆的说道:“卑下虽才疏学浅,亦知汉朝时冠军候霍去病北击匈奴,执浑邪王子,缴休屠部祭天金人,随后匈奴单于治罪,休屠王亦为归顺汉室的浑邪王所杀。而大汉秺侯贤臣金日磾,本为匈奴休屠王子,只得随母从汉,曾被发配至黄门署饲养马匹为奴役。然却蒙汉孝武皇帝赏识重用,虽为降夷,且与汉有杀父之仇,然对汉室内以忠信自著,甚至怒杀亲子以清君侧,后身为顾命大臣辅佐孝昭皇帝,为国鞠躬尽瘁,从而传国后嗣、名流千古......
陛下有雄才大略,辟鼎盛之世,扫清**,海内为一,以此得万姓倾心、四方仰德,实乃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之大义也。正是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倘若真是金朝气数已尽...古无不亡之国,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为吾女真子民生计,又怎可逆天而为之?而父皇...因国君死社稷,非是薨于陛下之手,而终究抵抗天兵亡于乱战之中......国破山河依然在,女真完颜氏凄苦无依,恳请陛下宽厚恩泽的族民尚存...卑下虽汉室降夷降臣金日磾之才...但若蒙陛下隆恩肯宽胥善待女真生民,卑下虽终究要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但为完颜亲族、女真子民...也唯有粉身碎骨,忠于大齐...以报皇恩浩荡之万一......”
完颜亮越说越说哽咽,几颗泪珠也不由簌簌滴落下来,似乎是因比起父仇国恨,他是为了大义,为了女真其他孤苦无助的血脉宗亲而强忍悲恸,才甘心情愿的效忠于萧唐。
然而萧唐固然也是因完颜亮这般模样瞧得略感傻了眼,心中却是暗自腹诽道我灭了金国,致使你老子被牛皋一锏砸碎了脑袋,可为了教我信你是诚心归顺,恁般年纪竟也能有如此天花乱坠、鼓唇弄舌的说辞?看来也正如史载所记,你完颜亮自幼便精通汉学,且能言善辩,极擅教人取信......
若不是我按正史所载早大致揣摩过你这厮的为人秉性,弄不好还当真要信了你的鬼话。
1950章 华夏神州,一点都不能少
正史中本来是金朝历代皇帝当中在后世知名度极高的一个,死后却被废为庶人,通过弑君而谋朝篡位,却同样是因擅杀大臣,导致众叛亲离也被臣子所杀的海陵王完颜亮。他自幼聪敏好学,汉文化功底极其扎实,常与金国汉人、契丹名士品茶弈棋、谈古论今,且志大才高,能言善辩,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处世八面玲珑,自幼便在完颜宗室当中广受赞誉,按其如此风评,也能看出完颜亮的确是个人才,甚至可以说是天才。
然而萧唐却记得更清楚,正史里二十五岁的完颜亮便是凭借着他“精湛的演技”痛哭流涕,花言巧语,这才打消了按原本的轨迹本应继承金朝帝位,却过于依赖养父完颜斡本、叔父完颜宗弼等元老辅佐,于那些辅政大臣先后亡故后也变得骄奢淫逸、喜怒无常的金熙宗的猜忌心思。然而仅过两年,彼时曾哭天抹泪表忠心直言血脉情分的完颜亮,便踅将进彼此同为完颜斡本养大chengren,应也有兄弟手足情分的金国皇帝寝殿内宫,便按史载所记,与收买的两个侍卫官“阿里出虎先进刃,忽土次之,熙宗顿仆,海陵复刃之,血溅其面及衣”......
何况完颜亮弑君篡位之后又何止是比金熙宗更为残暴,只是为了稳固皇权宁可滥杀也不放过一个,便无端枉害尽太宗嫡派子孙而教吴乞买绝了后,其余还包括粘罕子孙三十余人、斜也子孙百余人、谋里也子孙二十余人乃至其余派支的宗室重臣被满门除绝者更是不可数计...是以就算身负父仇国恨反而投效敌国者,于历朝各代并非绝无仅有,但完颜亮故作出声泪俱下状,矫情饰诈的直言为了自己的宗室亲族而愿顺势效忠臣服,萧唐却是半点也不会信他。
虽然似他这等年龄处世的准则未必已经定性,但完颜亮眼下这番言语,以为自己善于伪装,这反而让萧唐现在就基本能够断定他居心不良,如今这等年纪想必也早已开始试图以各种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
而完颜亮的野心志向,在其篡位后也曾毫不掩饰的曾对朝臣提及:“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也能看出他是那种物欲极端强烈的人,而且为了满足所奢求的一切玉望,会不择任何手段,同样的也会不断驱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争取到所想占有的一切。
然而当完颜亮手握生杀大权时却又丝毫不知道收敛,欲壑难填。为了吞并南宋、统一华夏,他一面励精图治、整顿吏政,大力推广汉化,极度加强中央集权,一面霸占尽包括他从弟妹、外甥女...在内而被他残杀的众多宗室血亲的妻女亵玩兀不知足,也仍惦记着要侵吞宋朝占尽汉家美人绝色“而妻之”,想必现在完颜亮的内心中便已有一只强烈玉望所化身的野兽,现在做出弭耳俯伏状,但一有机会便将亮出它锋利的爪牙,看到任何活物都想吞噬下去,且永远不懂得去压制自己的欲念......
所以萧唐完全能够料想得到,完颜亮这厮将会等候最佳的时机,也绝对是要造反的。
经过一阵直要教人窒息的沉寂,萧唐蓦的开口,却是语气转为柔和的说道:“也难得你这般年纪会有如此见识,朕也不愿无端枉造杀业,当初你祖父阿骨打皇帝的确雄才伟略,非但起事建元开国,恩威并施,也使得众多契丹族民归从顺服...如今金国气数既已尽了,要怀柔安抚女真族民归顺我齐朝,自也少不得你等金朝宗室降臣鼎力协从,朕正是用人之际,自须当唯才是举,你若能协力尽忠,也必当加官受爵、定行封赏,你...可听得明白了?”
完颜亮听罢之后顿时感激涕零的山呼万岁,伏拜在地上连连叩首谢恩。然而待他被军士接引退下去时,完颜亮的嘴角似是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而他看似与感激与悲怆而哭红的双眼当中,好像也有一抹狰狞戾色稍显既逝,不过完颜亮也确信自己既然已是初步取得了萧唐的信任...与其明面上与你死战作对到底,只要能暗中潜伏在你身侧,我完颜亮又会如何筹谋行事,你萧唐也不会觉察得出......
至少他是这么以为的。
※※※※※※※※※※※※※※※※※※
金国虽然亡了,但是难保过个三四百年,这片土地上就仍出现建州、海西、东海...等各部同样号为女真,而一统后又改称满洲的政权出现。而若是从根本上解决北地古往今来将会对中原王朝形成的边患甚至亡国之厄,萧唐则仍是着眼于以同化的方式消弭在这个时代农耕与游牧、渔猎文明之间那些久而久之势必要引起争端的差异性。
如今受制于齐朝的女真诸部,则按萧唐谕旨诏令尽数分散开来,如星落云散,分别布置于后世东北三省地区各处以汉人为主的县坊乡镇。少则数百人、多则近千人,自然也许他们耕田种植庄稼。毕竟就算在这个时代,辽、金两朝治下也都包括着数量巨大的北地汉家儿郎,然而辽东地域虽然有大片土地风雪肆虐、人烟罕至,且在恁般时节中原百姓看来可说是苦寒偏僻的荒蛮之地,然而如今也未必就没有大规模开垦荒地做为农耕田亩的条件。
虽说后世被誉为国家粮草的东北平原上霜冻期较长,须大批种植抗寒农作物,而诸如玉米、土豆、高寒水稻...等或是由明朝时节引入,或是杂交培育而成的粮产品,在这个时代固然是难遇而不可求。然而粳稻、春小麦、大豆、高粱(蜀黍)等同样属于后世东北主要农作物的农耕种植食粮在宋时已然进行大规模的栽种,就算如今位于后世黑龙江省北部的嫩江平原尚还缺乏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将“北大荒”开垦改造成“北大仓”,但是从清朝末期兴起闯关东迁徙浪潮,也教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扎根于东北的黑土地上,如今还愁安顿不了数目恐怕已远不足百万的女真降民?
更何况诸如乌林答部石土黑等一些主动投顺投诚的女真首领,也得萧唐首肯,允许举族内迁,赐以封地安置,然而这些数量有限有迁徙至燕云乃至河北、京东地界的降臣降民,接受同化的速度只会更快。便如正史里金朝中叶生息繁衍的女真族有近两百万人口内迁中原,与汉族错居杂处靠农耕过活,于金国灭亡时也早已融入进汉人当中。
如此这般,但凡肯归顺于齐朝治下的女真族裔该开荒的开荒、该赐封的赐封、该内迁的内迁......对于他们而言,各部头人首领的权力相应的得到保留,各部族子民的生计得到了保障,而对于萧唐来说,为了永久消弭来自于东北地区将会对中原江山社稷构成隐患所部署下的第一步,基本也已落到了实处。
便如设立卫盟制招抚安置大漠上蒙兀室韦诸部那般,萧唐也很清楚对女真诸部的管治控制政策,也须经历因时制宜、逐步完善的过程。然而当初与水浒群豪共聚大义,网罗诸般智谋勇烈之士而剑走偏锋、辗转至今的初衷也已然达成了。金国到底无法再如原本的轨迹那般侵吞下中原半壁江山,连同后来大漠上另外一支民族,想必也不会再建立起那个覆灭宋朝社稷的庞大帝国。萧唐也很清楚,下一个所将着眼的目标,终究还是统一四海,兼并赵氏宋廷......
毕竟扫清**,席卷八荒,这个时代的华夏神州,需要实现的已然是大一统。
(《第九卷华夏山河》完、最终卷《第十卷我们的水浒》预告......)
--------------------------------------------------------------
注:写到最后一卷,先前尽可能想结合水浒与正史,一直坚持到现在很多时候已不免心力憔悴。然而按传奇话本的演义写法神话梁山好汉一方,无限弱化宋、金国史实名将、军力、国力的写法去一统江山社稷,毕竟太不实际。可如果尽可能将脉络梳理的合理,重点偏向正史,水浒味又难免变得淡了的问题自己也早已发觉。
而最后一卷,还是要尽量着墨于水浒中人的结局归宿,便如之前已做交代的晁盖、白胜、十节度等人物那般。而除了岳飞那条线之外,关于争霸攻城略地、政斗阴谋方面只尽量做笼统合理概述,期间也会穿插着水浒中人陆续谢幕的章节,不至于到了最后繁复杂乱的交代不清。总之还是尽我所能,坚持到完结不烂尾。
1951章 和平时节,突发的一桩灭门血案
岁月苍桑、时光流转,于金朝彻底亡国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齐朝与宋朝双方于彼此占据的领土前线筑垒扎塞,依托险要加固防御工事,虽然也偶有小规模的冲突,但总体上也仍处于国家历经连番动荡与战事之后发展生产、恢复元气的平稳时期。
因为非只是萧唐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性,朝中包括许贯忠、萧嘉穗、韩企先、蒋敬等朝臣也尽皆上表谏言,指出如今齐朝已与宋廷南北对持,占据得广袤疆土,统御着以千万计的子民,然而新附各地,需要潜心经营,连年战事,亦须恢复元气。除了以汉家文明为主体的朝廷中枢经过改制而机构精简、效率倍增的宋制政体,为了有效统治契丹、女真、蒙兀室韦、渤海、奚人...的机构官体,朝廷也需要在国事政局相对的情况下审时度势、调遣委任相应官员才能进行有效的梳理。
如今表面上看上去虽然齐朝国力强盛、江山稳定,但还仍有许多的问题只是因为军事接连大捷而被掩盖住,但是并未曾妥善的解决。而连年的穷兵黩武,致使当中哪个环节的问题激化加剧,恐怕也将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往重了说也未尝不会有亡国之患。
毕竟长期作战,要消耗天价巨额的财力、军力,以往比较频繁的战事已经导致齐朝将士大量伤亡折损。而当初金军吞辽侵宋,补给军需可以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打到哪儿抢到哪儿,但是这种游牧文明侵掠中原江山的方式萧唐却决计用不得,就算终究要灭了赵氏宋廷,但是绝不能通过祸害中原汉人百姓做为征服一个国家的手段。否则的话,萧唐自知当初高举义旗替天行道,而苦心经营使得自己的口碑风评远高于赵佶、赵桓这对昏君爷俩的声望将彻底毁于一旦,在宋人百姓看来,他也将与当初侵入宋境烧杀抢掠的金贼鞑虏没有甚么分别。
在这个时代,无论当初的辽国、金国,还是如今的齐朝、宋朝,绝大多数底层百姓真正在乎的不是统治他们的君主是否能够大肆扩张几百几千里的疆土,而是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上平安富足的生活,能做到这些才能教他们认同你是一个好皇帝。换个角度对齐朝百姓而言,如果一味的消耗竭尽所有国家财力强行发动战争,那么战争的军费化作重重苛捐杂税,仍旧要分摊至国内的子民头上,负担越来越重,直到他们被彻底压垮,而终究生得的是**凡胎的诸部齐军将士厌战的情绪也必然会蔓延开来。当整个国家终究无法用强制暴力的手段压制住国内各阶层愈发激烈加剧的反抗意识,最终又会导致甚么恶果?
遮莫宋朝境内,也将会有民壮纷纷竖起义旗,却是要大举抗萧,而齐朝治下伴随着因沉重徭役赋税又将走头百姓越来越多,也终会造成盗贼蜂起,反旗林立的局面。届时还真说不准江湖上又会有哪位带头大哥,招聚三山五岳的绿林好汉,共同斩鸡头、烧黄纸、聚大义,招聚兵马对抗官府,而誓要反抗暴政,诛杀萧唐暴君狗皇帝......
虽说如今的身份立场已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可萧唐心说当初自己就是干这个的,也万万不愿会有人对他这么干。
而历经攻宋境、征大漠、灭金国等诸般大战下来,还要加上赈济战乱后诸地生民,安抚蒙兀室韦、渤海、女真等归顺部族的巨额支出,齐朝如今的国库储备、财政收支也已到了失衡的临界点。这还是全靠权掌国家财政度支、田赋商税、榖物出纳、物资转运、海商市贸...等诸般事宜的杨序、蒋敬、萧安、杨林、扈成等官臣终日冥思苦想的堪堪稳定住局面,如今对于齐朝的国情而言,的确到了必须休养生息的时候。
可是恰恰正是在齐朝养精蓄锐,治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与宋廷见剑拔弩张的局势相对缓和,而萧唐也将大半精力用于处理国事政务的这个阶段,齐朝治下诸部军司当中,却发生了一桩足以挑动起各派将领敏感心思的一桩灭门血案......
归化州指挥使司兵马都监李逵,与由燕云路治置安抚司调拨而来,本是燕地契丹降人指挥使吃酒关扑时发生争执。当时虽被其他军司袍泽极力劝解,可是李逵后来又听说对方怀恨辱骂他的言语,越想越是不忿,遂手绰双斧,径直奔到与他结仇的那员指挥使家宅当中。而那契丹指挥使一时怒极置骂,虽知李逵嗜杀莽撞,可却没料到他若性发起来,甚至连同僚袍泽也能砍得,到底是猝不及防,着也不答话的李逵手起一斧,砍凿进面门当中而当即毙命,而李逵仍不解恨,自是不肯罢休,并将那契丹指挥使满门连同其老父老母、妻室幼子、家丁仆役等二十余口也尽数残杀!
这桩命案不但惊动了萧唐,也当即激得他大发雷霆之怒。然而已无须萧唐亲自下御令逮捕这黑厮煞星归案,归化州府衙迭成文案海捕急递的文书,枢密院官司勘鞫军旅武官刑案,也差追兵缉捕凶身,甚至就连石秀掌管的仪鸾镇抚司也派出几队精干军校搜查追捕,而杀人满门后弃官出逃的李逵,便如没头神也似的胡乱寻路奔逃,期间还又于他自以为僻静的去处做了几桩没本钱的剪径勾当,而吸引来大批公差军役围捕捉拿,犯下命案后不出五日的功夫,便已给缉拿归案......
大名府留守司的官署司衙公堂,当初萧唐还曾在此因于长街杀人而接受庭审判决,如今却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移驾至此亲自裁决,而四下里肃立的也尽是身披劲甲,悬刀绰枪,且杀气腾腾的殿前侍卫。燕云路提点刑狱司、归化州司寇参军、枢密院副承旨等参审官员则尽在两侧公案后整襟危坐,他们也都察觉到了官署司衙内的氛围格外压抑沉重。毕竟天子动怒,眉宇间那股威压萧杀,也不由的教在场众人感受到莫大的威压。
然而等到被沉重的铁枷钉得死死的李逵在几个公差推搡之下被押解至公堂,他兀自瞪着一对牛眼正要喝骂之时,也赫然觑见了端坐在公堂正首,而睥睨下来的眼神也是满含森然杀意的萧唐。李逵此时反而把脖子一梗、腰板一挺,竟朗声大笑道:“俺果然是要栽在你手上!当初你到江州牢城营初见时,便知你轻觑俺铁牛,就算你如今当了皇帝,却道俺铁牛便高看你了?本来彼此便扯甚鸟也看不入眼,又曾做得对头,以为当年既还了你这厮人情,早晚便要拼得个你死我活,偏又随着宋江哥哥糊里糊涂的又投从了你萧唐!如今终是教你有了构害爷爷的口实,有甚手段,也尽管使将出来便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