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期间在江湖中燕青走动时但遇甚不平事当然也要行侠仗义,但是与武松、鲁智深那般除暴安良时不吝于杀人夺命,或是阮小七那等快人游山玩水时性发起来不免鸡飞狗跳的快意行径有所不同,燕青后来浪迹江湖时便不曾害过一条人命,手上也再不曾沾染血腥......

    然而燕青凭着他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轻身功夫,例无虚发的弹指神通,以及早已是出神入化,天下罕逢敌手的江湖路数拳脚武艺,每次扶危济困、打抱不平,便是面对横行作歹的凶蛮宵小时也都是能保持绝佳的风度。是以燕青但凡遇到甚恶户欺害良民的恶行时,不出数日的功夫,便有被绑缚住的作歹宵小被丢在当地府衙门前,与其同时,所在州县的提点刑狱司署节堂中也会凭空出现记录治下滥官恶霸肆虐的确凿罪证。

    如此久而久之,燕青一直作为江湖中的传奇人物逍遥于天地间。然而世人一直不清楚那几个相知相伴,一直到老的红颜知己当中到底谁才是燕青的最爱。也如武松的情况相似,也没有谁知道燕青到底是甚么时候离世的,世人只知道他后来又陆续收了几个弟子,随后几年,江湖中便又多出了几个风流倜傥、聪颖超群的侠客才俊四处出没,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也正如燕青一般......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直到后世武侠文化的兴起,而成了中华圈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燕青由于其一生传奇的经历,虽与齐朝开国帝君萧唐以及众兄弟义气深重,在功成名就后却又能洒脱的抛下一切去笑傲江湖的逍遥事迹,也使得众多小说家以他为主角谱写故事,其中风靡一时的小说著作便不下三四十本,燕青遂在后世武侠文化中成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当真是生时忠义壮志酬、身后侠名千古留。

    然而话却说回为燕青践行欢饮后的萧唐,他虽然为众多聚义兄弟在功成名就、壮志已酬之后仍能实现各自人生新的追求而感到欣慰,但蓦的想起当年一件往事之后,竟然不由的教萧唐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因为萧唐想起当初曾初遇乔道清时,他曾分别为自己、燕青、许贯忠、花荣四人算名解字,除了当时刻意是要来寻自己的晦气之外,萧唐也大概记得乔道清为燕青等人算名测字后曾说的言语:

    燕青,燕者,玄鸟也,秋去春回,复归旧巢。青者,屋荧望月也。正合了南燕北归、月隐乌啼之象...如此燕青日后安然自在市井中,纵情逍遥山水间正是他的归宿;

    许贯忠,许者,应允认可;贯者通穿之意;忠可谓从中从心。是以许贯忠通透豁达只从己心,率性而为则无不为,此后当过得自在逍遥;

    花荣,花字本作华,亦作荣也,荣者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荣峻英姿,彰显不凡。是以花荣华衣乘马、心贯金石,日后征战四方能展古之名将风采而扬名天下......

    按说燕青、许贯忠、花荣三人的命途轨迹乃至梁山上聚义群豪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可是这多少年的光景走下来,当时的乔道清为他们三人算名测字的结果竟然仍是全部都应验了?

    时逢朝廷宣召邀请蓟州二仙山道众参赴管理天下释道诸门宗教事宜会晤,萧唐又有机缘与公孙胜、樊瑞、乔道清、马灵等一众于二仙山紫虚观修道的聚义兄弟相会。

    期间萧唐便又向乔道清言及那事,当年那魔心仍重、杀心未消的幻魔君如今神情淡然随和,也早已是一副超凡脱俗的得道高人模样,遂向萧唐施礼回道:“贫道当初年少时至崆峒山游历,除了遇异人传授得幻术障眼法的本事,的确也学得些观相猜字的占卜之法,实则也不过是些外道,而不是玄门正道,而后遇德魔降蒙师尊点拨,才终得明心见性皈依修真正道......

    呵呵...当年贫道鲁莽冲撞陛下,那观相猜字的法门,自是好的灵坏的不灵,也未尝不是取巧。但人生命格,虽然玄虚缥缈,然纵观燕青等兄弟先天三元,当初贫道虽未曾领悟,运程命途只可窥知一二,当初师尊不也曾向陛下言及,人生命格可做推演,并非是无迹可寻?然而比起测其他兄弟的命数,陛下的命格才是深不可测,本来天道奥妙,造化自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可陛下却非但改变了自己的命格,不是还扭转了众位结义兄弟,以及这个天下的命数?”

    听乔道清似是话里有话的说罢,萧唐当即不由动容。而当萧唐再环视向公孙胜、樊瑞等人时,就见他们脸上也都挂着高深莫测的笑意,也不知是否通过他们师尊罗真人也洞悉得萧唐身上最大的天机秘密,如今他们觑向眼前这个当年的聚义哥哥,如今的天子帝君时的眼神,似乎已直透过这具皮囊外表,而直视向那个本来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元神......

    然而公孙胜、乔道清等人,似乎也染上了他们那师尊罗真人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时常神叨叨把话只说一半的习惯,便纷纷向心中仍然存着疑团的萧唐拜别离去,又飘然重返至二仙山去潜行修道了。

    一脸懵逼的萧唐错愕良久,后来脸上神情渐渐的也变得释然开来。那些玄虚缥缈的事想不通便不必再去想了,而乔道清所言的确一点不差,确实是因我之故,使得聚义兄弟与天下的命途轨迹截然不同,燕青、林冲、武松、鲁智深、花荣、史进...等众多兄弟秉性心志一如既往,也都按他们的意愿各自了身达命,但是在此期间,却又演绎出与原本的归宿截然不同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很快也要讲完了。




2168章 我们的水浒(全文完)(修)
    如今齐朝盛世,大名府、汴梁、燕京...等各处名城要地早已恢复往日商业格外兴旺繁华的气像,到处雕栏画槛、舞榭歌台,就见店铺酒肆排列林立,市井百姓商客在夜市间流连忘返,喧闹达旦,天下各处也大多自是百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南洋诸邦各国的海贸互市开展的愈发顺利,格外繁荣,齐朝与西面就附属邦国见进行的榷场边市也是贸易日趋兴旺。

    军事强大、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的局面在萧唐与朝堂中诸般治国贤臣的配合下能够得以长久延续下去。而在几百年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混乱分裂状态的吐蕃众部先后接受齐朝授以官职,诸部加强直接统治,青藏高原由于在这段历史时期一直未能再建立起统一的政权,由萧唐因时制宜的派遣官吏册封班禅、安抚民户、设官署驿站、驻扎军队、并开始征收赋税等政策阻力并不算如何强烈,如此西藏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华朝代政权直接管辖的时间,比起正史的轨迹也将相应的提前了一些......

    而几年过后,蒙兀室韦草原上乞颜部首领俺巴孩相继病逝,继任汗位的忽图剌后来虽然因争夺水草丰茂的牧原与受齐朝直接统治的部族有过争端。面对安北都护府的军事威慑,以及草原上大多已经投从齐朝的游牧部族,忽图剌这才意识到游离于中土帝国的政权体系之外,部族的生存空间只会不可避免的被压榨缩减,既然蒙兀室韦大多部族都已彻底倒向了齐朝,要维系族人的安乐生计,也就唯有接受了齐朝卫盟制的安排......

    忽图剌遂派遣部族中逐渐也崭露头角的侄子也速该前往安北都护府谢罪臣服,称愿意顺从齐朝安置可供乞颜部世代栖息繁衍的牧原。至此齐朝的广袤疆土,几乎已经完全囊括下后世中国的全境版图,而且还要再加上在这段历史时期宋、金、辽、夏、大理乃至后来的西辽政权以及其一些附属邦国宣称有主权的疆域领土,诸族各部子民对于中华文明的归属感,也随着生活日益富足安乐而逐步加深。

    国家因开明的治政制度上了轨道,萧唐也不必事必躬亲的日理万机,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终日在深宫内苑都是副温馨的景象。萧唐能够与苏瑾娘、唐芃秀、高展绫、李师师、扈三娘、赵福金、答里孛、余里衍、锦儿...等一众红颜知己带着儿女尽享天伦之乐。

    而萧唐深知自己的长子萧赟得蒙燕青等长辈谆谆教诲,中土神州的盛衰兴废他也曾有过切身的体会。萧赟也不必再像他父皇那般靠武功内定乾坤、外攘边患,他有能力做个文治贤君,这便已经足够了。齐朝对待宗室皇子的国策,也仍旧延续宋廷对待皇室宗族的法例,也便如宋朝在长达三百三一十九年的时间里几无藩王造反的事例发生,如此也是尽最大的可能规避因皇权内部争斗而导致中土神州国力锐减的可能性......

    萧唐很清楚,如此也是不免要削减自己后世子孙的权力。但是比起所谓的帝王家天下,萧唐这个后世来者,很清楚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属于他自己的。诸般举措政策,譬如支持远洋航海,鼓励科技研发而并非一味的苦读圣贤书...萧唐在有生之年,一直附和当今时局的发展而循序渐进尝试着要将这些治国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子孙辈。

    后来,开国皇帝萧唐、齐文帝萧赟以及再往后齐仁帝当政时期,国家仍能维持开明的治政运作。但是毕竟是属于封建统治专政的大齐朝,于四百多年后的某一天,终究是亡了......

    中土神州一路风风雨雨走下来,当齐朝传至二十五代皇帝之时,齐朝中土爆发了已经开始倾向于阶级革命,而并非只是单纯的要替换封建皇权,而且已经有能力去改朝换代的造反起义。

    封建皇朝,在中华神州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值得人铭记的历史,但它不需要千秋万代。当义军攻入燕京京师皇宫内院,而直抵萧氏皇族先祖萧唐所立的那座誓碑前,那位义军的领袖惊异的发现碑上刻些的铭文写到终有一日,我知道后世会有人推翻我建立的皇朝政权,而后文则一直是在说及为何齐朝立国曾经屹立在世界之巅,直言后世华夏儿女须一直当自醒铭记,切不可因长久以来的繁荣,却到后来齐朝因子孙不肖,致使国家动荡而故步自封......

    齐朝开国帝君萧唐,在碑文中一直都没有强调所谓的天子皇权,甚至还在建议终有一日会覆灭他这个朝代的领袖哪怕是你灭了这个世袭的政权,也仍须造福后世中华儿女......

    后世推翻了萧唐齐朝的义军首领看过碑文之后,竟恭恭敬敬的对牌石碑文躬身行礼,而后善待亡国皇族的萧氏子孙,在他改朝换代、建元称帝又过了两百年后,中国便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而且万幸正按萧唐所愿,中华后世政权的国家动员能力、民族的凝聚力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在大多时候都处于世界的尖端。

    而仍在萧唐当政的时节,在相州汤阴设塾授徒的名将先师岳飞,陆续又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英杰将才;韩世忠也已奏请告老自号清凉居士,但是并没有按原著的轨迹那般因受朝廷主和派的猜忌而自致仕以后、闭门谢客,口不言兵,他与梁红玉于西湖隐居闲乐时,也时常与昔日的部下来往传授兵事,其子韩彦直能文能武,长大成人为国家所用后做武将功勋卓著、做文官政绩斐然,也是齐朝能出将入相的栋梁之才。

    岳云、魏胜、岳雷、关铃等众多后起之秀也都已能独挡一面,萧唐与其他陆续告老致仕的聚义兄弟也能时常来往叙旧。而在其长子萧赟三十五岁之时,萧唐便又做出了个出人意表的决定,禅位于储君做了太上皇,而手中虽也依然握有实权,但也是时候教萧赟做为帝君去理政治国了。

    而性情端重儒雅、仁慈宽厚且言行识度的萧赟登基治国,随后又纳迎最早效忠投从齐朝的女真乌林答部,正史中文采超群、贤良无比,按原本的轨迹却因被完颜亮觊觎其美貌而留绝命书投湖自杀,也使得金世宗完颜雍终身未立皇后的首领之女乌林答氏为贵妃,在任期间勤勉仁厚,也是能维持国家盛世气象的文治明君。

    萧唐随后更得空闲,也能时常与前来探访的诸多聚义兄弟继续把酒高歌,“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嘹亮激昂的歌声,也时常回荡在皇城宫宇间......

    而这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大限已至的萧唐含笑长逝之后,却感到自己的元神飘进雾蒙蒙无尽的混沌当中,随后他竟感自己的听觉、嗅觉、触觉渐渐的又变得愈发敏锐起来。本来是在金碧辉煌的寝宫中安然逝世,可现在似乎是躺在一座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白房间中,周围亦有来回忙碌走动的人影似乎是在说什么伤患王远洋的血压与伤情,又有人在说有家属前来探望......

    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萧唐”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感到灵台一片清明,体内也有股真气涌动,似乎自己的身体,也慢慢恢复至壮年时武学业艺登峰造极时的状态......

    随着意识的愈发清晰,重新灌输进自己脑海中水浒梁山好汉的事迹,以及本来两宋交迭之后的历史记忆竟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以往已经注定的时运命数,仍旧已被扭转改变了吧...人做出自己的抉择,并且持之以恒的砥砺前行,也终究能够打破所谓的宿命......

    我们的命运,也是一样。

    (全文完)

    ---------------------------------------------

    连载一千两百三十二天未曾断更,到今日终于到了完结的时候了。履行了我的承诺,这本书不管成绩如何,不会太监、不会烂尾。而收尾到结局未必会让每个人满意,但我真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尽心尽力了。

    完本感言,考虑下也许会在发下本书期间抽空补上。说实话,想到明天不用再薅头发沉思苦想继续码字诉说推进这部水浒同人的情节,一千多天的习惯忽然被更改,感觉既是复杂,又有些蹊跷....累了,歇息一两天吧,下本书考虑会在后天大后天发出来,期间再多构思构思,然而还是老习惯,没存稿(苦笑)

    总之,谢谢各位,我们下本书见



水浒任侠 2168章 我们的水浒(全文完)
如今齐朝盛世,大名府、汴梁、燕京...等各处名城要地早已恢复往日商业格外兴旺繁华的气像,到处雕栏画槛、舞榭歌台,就见店铺酒肆排列林立,市井百姓商客在夜市间流连忘返,喧闹达旦,天下各处也大多自是百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南洋诸邦各国的海贸互市开展的愈发顺利,格外繁荣,齐朝与西面就附属邦国见进行的榷场边市也是贸易日趋兴旺。
军事强大、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的局面在萧唐与朝堂中诸般治国贤臣的配合下能够得以长久延续下去。而在几百年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混乱分裂状态的吐蕃众部先后接受齐朝授以官职,诸部加强直接统治,青藏高原由于在这段历史时期一直未能再建立起统一的政权,由萧唐因时制宜的派遣官吏册封班禅、安抚民户、设官署驿站、驻扎军队、并开始征收赋税等政策阻力并不算如何强烈,如此西藏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华朝代政权直接管辖的时间,比起正史的轨迹也将相应的提前了一些......
而几年过后,蒙兀室韦草原上乞颜部首领俺巴孩相继病逝,继任汗位的忽图剌后来虽然因争夺水草丰茂的牧原与受齐朝直接统治的部族有过争端。面对安北都护府的军事威慑,以及草原上大多已经投从齐朝的游牧部族,忽图剌这才意识到游离于中土帝国的政权体系之外,部族的生存空间只会不可避免的被压榨缩减,既然蒙兀室韦大多部族都已彻底倒向了齐朝,要维系族人的安乐生计,也就唯有接受了齐朝卫盟制的安排......
忽图剌遂派遣部族中逐渐也崭露头角的侄子也速该前往安北都护府谢罪臣服,称愿意顺从齐朝安置可供乞颜部世代栖息繁衍的牧原。至此齐朝的广袤疆土,几乎已经完全囊括下后世中国的全境版图,而且还要再加上在这段历史时期宋、金、辽、夏、大理乃至后来的西辽政权以及其一些附属邦国宣称有主权的疆域领土,诸族各部子民对于中华文明的归属感,也随着生活日益富足安乐而逐步加深。
国家因开明的治政制度上了轨道,萧唐也不必事必躬亲的日理万机,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终日在深宫内苑都是副温馨的景象。萧唐能够与苏瑾娘、唐芃秀、高展绫、李师师、扈三娘、赵福金、答里孛、余里衍、锦儿...等一众红颜知己带着儿女尽享天伦之乐。
而萧唐深知自己的长子萧赟得蒙燕青等长辈谆谆教诲,中土神州的盛衰兴废他也曾有过切身的体会。萧赟也不必再像他父皇那般靠武功内定乾坤、外攘边患,他有能力做个文治贤君,这便已经足够了。齐朝对待宗室皇子的国策,也仍旧延续宋廷对待皇室宗族的法例,也便如宋朝在长达三百三一十九年的时间里几无藩王造反的事例发生,如此也是尽最大的可能规避因皇权内部争斗而导致中土神州国力锐减的可能性......
萧唐很清楚,如此也是不免要削减自己后世子孙的权力。但是比起所谓的帝王家天下,萧唐这个后世来者,很清楚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属于他自己的。诸般举措政策,譬如支持远洋航海,鼓励科技研发而并非一味的苦读圣贤书...萧唐在有生之年,一直附和当今时局的发展而循序渐进尝试着要将这些治国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子孙辈。
后来,开国皇帝萧唐、齐文帝萧赟以及再往后齐仁帝当政时期,国家仍能维持开明的治政运作。但是毕竟是属于封建统治专政的大齐朝,于四百多年后的某一天,终究是亡了......
中土神州一路风风雨雨走下来,当齐朝传至二十五代皇帝之时,齐朝中土爆发了已经开始倾向于阶级革命,而并非只是单纯的要替换封建皇权,而且已经有能力去改朝换代的造反起义。
封建皇朝,在中华神州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值得人铭记的历史,但它不需要千秋万代。当义军攻入燕京京师皇宫内院,而直抵萧氏皇族先祖萧唐所立的那座誓碑前,那位义军的领袖惊异的发现碑上刻些的铭文写到终有一日,我知道后世会有人推翻我建立的皇朝政权,而后文则一直是在说及为何齐朝立国曾经屹立在世界之巅,直言后世华夏儿女须一直当自醒铭记,切不可因长久以来的繁荣,却到后来齐朝因子孙不肖,致使国家动荡而故步自封......
齐朝开国帝君萧唐,在碑文中一直都没有强调所谓的天子皇权,甚至还在建议终有一日会覆灭他这个朝代的领袖哪怕是你灭了这个世袭的政权,也仍须造福后世中华儿女......
后世推翻了萧唐齐朝的义军首领看过碑文之后,竟恭恭敬敬的对牌石碑文躬身行礼,而后善待亡国皇族的萧氏子孙,在他改朝换代、建元称帝又过了两百年后,中国便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而且万幸正按萧唐所愿,中华后世政权的国家动员能力、民族的凝聚力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在大多时候都处于世界的尖端。
而仍在萧唐当政的时节,在相州汤阴设塾授徒的名将先师岳飞,陆续又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英杰将才;韩世忠也已奏请告老自号清凉居士,但是并没有按原著的轨迹那般因受朝廷主和派的猜忌而自致仕以后、闭门谢客,口不言兵,他与梁红玉于西湖隐居闲乐时,也时常与昔日的部下来往传授兵事,其子韩彦直能文能武,长大成人为国家所用后做武将功勋卓著、做文官政绩斐然,也是齐朝能出将入相的栋梁之才。
1...786787788789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