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来的不止是岳飞的父母岳和与其娘家姚氏姚大翁等,还有王贵父母王明王员外王院君以及张显汤怀全家一个个拎着自己的孩儿全来到周侗住所。就见王员外张员外汤员外一个个露胳膊挽袖,都是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好似齐齐聚在一处要向萧唐和周侗示威抗议一般。

    还没等萧唐问话,张显之父张员外踏前几步,愤愤地向萧唐说道:我与岳兄王兄汤兄几个,多是因汤患迁来,用着家私在此处居留,各自家中又没有三男四女,俱是独养一个儿子,可怎奈何除了岳贤侄聪颖乖巧,我们兄弟三个的孽子终日惹事生非,请了许多先生都管教不得!

    好不容易盼来周老先生这等高人能制住我家犬子,只盼教导我这逆子能一举成名,也让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如今我与王兄汤兄合计只留两房的当家人在此总管田产,其余细软家私尽行收拾,与周老先生岳贤弟一并迁往大名府,房产佃租我等自有钱财购置,不必萧押监费心,还望萧押监应承则个!

    就见王贵汤怀张显三个小家伙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颇为不忿。气性最粗卤的王贵听张员外说罢,刚梗起脖子来要喊叫抗议时,便被自己的父亲王明狠狠一瞪,王贵又见自己怕极了的周侗眼神正好瞟到自己这来,让他这调皮捣蛋惯了的小鬼头登时如霜打的茄子,蔫蔫地又低下了头。

    萧唐张着嘴巴半天没合拢,心说这阵势未免有点太大了吧?合着这三位员外望子成龙心切,都把周侗当做是重点名校,这是举家带口的便要往学区房那里般呐!?

    周侗也面带歉意只是苦笑,本来他就是被王明请来管教王贵张显汤怀三个今天偷骑烈马踏坏人家庄稼,明日又起性子将旁人打个头破血流的小魔星来。以往便是他们三个员外想严加管教,可那三个受娘亲宠溺惯了的小鬼头一挨家法,这边王员外的妻子就寻死觅活,那边张员外的浑家又大闹着将自家相公那张老脸抓破这让王张汤这三个颇为惧内的员外如何管得?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好不容易遇到周侗这么位严厉名师能治住那三个顽童,周侗却见岳飞这等孺子可教的神童奇才,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这个自己新收的螟蛉之子身上!这已叫这三位员外很是眼红加恼火。昨日晚上周侗还来向他们辞行说收拾家当搬往大名府,这就要撂挑子不干了,又怎能让他们三个依得!?

    联想后世那些父母托关系送礼硬着头皮卖房卖车也为自己儿女上名校的风气,萧唐倒也有些理解这三个员外的行径。历史中王贵汤怀张显这三个幼年时便与岳飞结义,一同成长一同投军入伍的小伙伴,后来似乎也都是举家从大名府内黄县又搬迁回了相州汤阴县。耳熟能详的演义中,也是在岳飞与王贵汤怀张显三个兄弟都过了武举乡试后,由张显之父张员外提议各家举族搬迁。然而如今萧唐的出现,却使得他们迁徙地又多了个去处,比起历史及小说中的情节又早生了几年

    周侗有负王明之托,本就心怀些愧疚。而岳飞之父岳和随和仗义,见自家孩儿受周侗器重反而疏忽这几个好友的儿子,望向萧唐时也是满脸恳请央求卢俊义摇头苦笑,低声对萧唐说道:兄弟,此事怕是只能依了他们,安置他几位员外家眷之事,便由为兄来办好了。

    不必劳烦兄长,我那萧家集还安置不得这几家人么?萧唐虽是这样说,他的脑袋又是止不住一阵眩晕,我当年穿的是他娘的水浒传,而不是说岳全传吧!!??

    三个员外家眷甚多,自然不可能都在大名府安置住处,萧唐便使人知会大名府萧家集镖行驾太平车马来迎,内黄县麒麟村各家收拾行装。齐聚一处,有岳姚王张汤五姓男女共尽百余口,细软车子亦装了百余辆,骡马挑夫,离了麒麟村,一路闹哄哄便奔着大名府萧家集驶去。




145章 秣兵历马(1)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正在驾马奔驰的许贯忠,忽听旁边萧唐哀叹着《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古诗歌,他忍不住扑哧一乐,哈哈笑道:萧大哥,你虽这些时日忙碌地很,可也不比那受人呼来喝去的小吏。大哥欲成就大事,又怎能不先劳番筋骨?

    萧唐方才一个瞌睡,差点没从飞奔的嘶风马上跌下来。按说他平日练功勤勉,又正是精力最旺盛的当打之年,可如今萧唐双眼快熬出黑眼圈,只觉得浑身酸痛,浑身骨头也似散了架一般。

    安顿好周侗岳飞家人以及王张汤三个员外家眷一百多口人后,这些天萧唐每日卯时便早早起床,除了打理日常治下行当事务,还有负责收容安置冀南贼寇祸乱河1北两路时各州府逃难至宗城县萧家集的灾民。留守司那边麾下几营操练编整之事,虽有急先锋索大包大揽下来,可是自己既身为兵马押监,好歹三不五时地也要去点个卯吧?

    更何况自己刚拜了周侗为师,也总不能怠慢他老人家,这些时日周侗将自己毕生绝学,诸如五步十三枪式,以及由此枪技变法而得的五步十三枪戳脚红拳少林翻子拳周侗棍等尽数将其口诀心法等传授与萧唐岳飞等人,虽然这让萧唐受益匪浅,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有不容丝毫马虎的事压将下来,已叫萧唐疲劳得十分悲催。

    还好也有苏瑾娘温柔体己,本来是小别重逢,可她见萧唐如此劳累,每日吩咐家丁厨子准备类似党参枸杞乌鸡红枣枸菊猪骨汤等羹汤滋补美食让萧唐补养,晚上歇息时苏瑾娘也只是劝萧唐好好歇息,并没有在初尝男女之事后,向萧唐索求那夫妻间特别嘿嘿嘿的事来

    今日萧唐与许贯忠燕青花荣石秀等心腹兄弟驾马离开大名府前往萧家集,也是为了宗城县治下各集镇挑选民壮重新编制乡勇,扩大诸庄镇民防力度。

    张迪的冀南寇虽然已被剿灭,可大名府恩州洺州等河1北诸路州府治下大批乡民因庄稼尽遭贼人掠夺,根本撑不过今年的冬天。即便这些百姓不用再担惊受怕,却仍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颠沛流离。

    虽然大宋时设有地方临时设置具有常平义仓类似性质的平籴平粜州储均籴州济以及官民互济的社仓等由官府经营的仓储救助机构,可一来这些救助灾民的义仓,大多也在冀南贼寇祸乱时被劫掠一空;二来宋朝虽有这等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立,也防不住污吏监守自盗,常盗贩义粮以牟取暴利;三来这次匪患规模波及数州,受匪灾之患这多达十几万乡民。对于此萧唐拍板决定:在萧集镇以及宗城县其他乡镇名下粮田富余之地,尽可能收容遭匪灾之苦的难民。

    便是等官家下诏司农寺(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官禄米供应等事务)出官府仓粟救济灾民,也多是叫受灾的百姓做疏浚河流修葺防事等各种苦工抵偿,要不就是以惯用的募兵政策招揽灾民为各路指挥司治下厢军。此般时节大宋冗兵现象已严重到了极点,那些灾民便是受招募,在厢军做军役也只能过着入不敷出的凄惨日子。

    实际上当年王安石青苗法于元丰八年(1o85年)以后,有些地方官府也有以提供有息借贷的方式救济灾民。萧唐也曾想过以低息,甚至无息的方式将自己产下囤积的粮食卖于灾民,待日后慢慢等受匪灾乡民家有余粮时再做分期偿还。可他这个想法甫一提出,却被他手下总管鸱夷公子杨序全盘否定了:

    少主,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便不能对遭冀南匪灾的黎民百姓无动于衷,可咱们却也不是那法力无边,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我是个做生意的,虽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的小人,可也知道择势谋利,以利为先。

    冀南匪灾遍及大名府洺恩相磁等数州,少主以数十万贯钱粮救济典记,何其繁琐!且先不说此举毫无利可图,少主你道那十余万乡民虽苦,其中便没有刁钻懒滑转身忘恩之人?既非官府借贷,那咱们是一一挨州挨县索要,还是权做吃个哑巴亏,直把那白花花的银子全丢进水里?

    如今我购得于大名府左近的那三处监马场尚未做牧马之用,正可供收容遭匪患乡民,牧马监之事我再另择良地便是。少主也不正花心思扩充治下集镇人手民力?依我之见,大可收做肯至少主名下做佃户庄农的灾民,画押交讫再济其粮食以度困境。想我萧家集治下乡民何等安乐?教那众灾民安居于此,也不必再叫他们受流离之苦,如此少主治下又添壮丁无数,岂不是两全其美?

    对于杨序的提议萧唐起初感觉有些不妥,叫那些灾民离开故土家园,必须与我画押签字愿做我的佃户乡农,把我当做地主老爷时我才救济你粮食毕竟这颇有些趁火打劫之嫌。可当萧唐架不住杨序越辩越激动,恨不得满口吐沫星子都要溅到他脸上后,萧唐只是先遣人去向灾民探寻他们反应时,所问者皆是高声欢呼,急不可耐地要投做萧唐集镇治下佃户。

    河1北京东河东等几路强人林立,匪患日益猖獗,这些灾民又是被冀南贼寇杀得惊了,抢得怕了。今日张迪虽然被剿,谁知明日不会再冒出个李迪赵迪来?萧唐名震冀鲁各地,又是朝廷禁军留守司兵马都监,这次匪患中很少几个未遭贼人打破的县城便是萧家集所在的宗城县,这些乡民只想寻个去处好好度日,又哪会不知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

    于是乎,数万乡民涌入了萧家集宗城县等各地;于是乎典查户籍训练壮勇等事宜接踵而来;于是乎,萧唐就只能忙到冒烟了

    萧唐晃了晃昏沉的脑袋,叹口气说道:贯忠你既然知道这些时日我有多繁忙,却还来开我的玩笑!

    旁边花荣听罢笑道:却也不是哥哥说选拔习练乡勇乃是大事,须得亲自着手行事,也好教自己多些兵事历练来。否则此事全交由萧义薛永焦挺几位做乡勇教师的兄弟处理便是,怎地这时哥哥又诉起苦来?

    萧唐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你们几个,就直说全是我自找的不就是了!罢罢罢,我这心志也苦了,筋骨也劳了,却不知老天何时降大任于我?

    燕青石秀等几人听了也是大笑,众人正说笑间,快马已奔至萧家集南口。

    此时的萧家集早已今非昔比,集镇四周都是用黄土垒起的高墙,渗入了糯米汁使得墙体极为干硬。又见墙壁又高又厚,上面还密布箭垛和滚木擂石。集镇围墙的一处城楼上,有乡勇见是东家到了,忙唤人拉开外裹铁皮的硬木桐油城门。

    当萧唐等人驾马来到萧家集教习乡勇用的校场,只见有数千人乌压压的聚在一处,除了原有的八百多训练有素操习多年的原有乡勇民壮,及镖行的武师趟子手外,其余人皆是从新投灾民中挑选出的青壮。

    这些新选的青壮大多都是因冀南军各路流寇祸害家园而漂泊流离,所以深知遭兵灾匪患之苦,也都牟足了劲要保卫自己新的家园及妻儿老小。何况萧唐善待集镇内乡勇镖师,补贴饭食一向优渥。忙时做农事,闲时集结训练又耽误不得甚么事,是以在招募乡勇之时一呼百应,只怕落在后头。

    见是萧唐等从大名府赶来了,此时在校场内的乡勇保正萧义枪棒教头薛永拳脚教头焦挺镖行总镖头杨林打制军械铁器的管事汤隆并着新投入萧府的卞祥竺敬山士奇等人都应了上来,齐齐向萧唐见礼。

    但见眼前刀枪剑戟布遍野光芒,无数健儿生满天豪气。萧唐仿佛回到了鼙鼓震天刀光剑影的沙场,他也登时如回了魂一般精神起来。萧唐扬起头来,朗声说道:各位兄弟,该做正事了!

    白天可能有事,所以熬夜先码完了。



146章 秣兵历马(2)
    水浒中有郓1州独龙岗中有祝李扈三庄结下生死誓愿结盟,待梁山前来劫掠时递相救应。后来虽然祝家庄三子愣头青祝彪先开罪了李家庄扑天雕李应,扈家庄又在梁山两度攻打祝家庄时投降,可只凭祝家庄五七百户人家,力抗宋江三次不遗余力的进攻,若非有孙立等里应外合,还不知会给梁山带来多少麻烦。

    还有曾头市聚五七千人马,仗着教头史文恭苏定及曾家五虎之勇,一战杀得梁山大败亏输,梁山之主托塔天王晁盖更是一箭殒命,此后宋江又费好大周折,才率梁山军将曾头市连根拔除。

    而如今萧唐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在宗城县萧家集的声势早已远胜祝家庄曾头市,何况手下猛人云集,只等以招募乡勇的名义大肆扩充兵员后,只怕是无论哪路不开眼的山寨强人攻来,那绝对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的命太长了些。

    萧唐有心在萧家集拉起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不仅仅是守土缉盗的民壮地方武装。其一是因为大环境下宋朝诸路州府禁军战力大多低下,知府州官对乡间庄镇展军力自保也只得持放任态度;其二萧唐现在不仅要有维护治下镖行榷场商队安全的精兵部队,随着以萧家集为中心在大名府下辖各县农家人口的增多,以防万一下萧唐也要担负起保护治下佃户生命财产的责任;其三靖康之耻金军铁骑南下时,河1北河1南川陕等地义军涌立,未雨绸缪下萧唐现在便要做起万全的准备。

    如今民练乡勇多了,总不成只按原来走江湖时应对小规模厮杀时,结由藤牌狼筅镋钯等武器所组成的鸳鸯阵予以自保,骑兵弓手甚是装备精良的步卒都需要一一进行整编。

    萧唐正瞧着校场内麾下心腹兄弟前后忙碌着整顿新人乡勇之事,忽听见石秀大喜道:汤隆兄弟,你端的好手艺!当萧唐望去时,就见石秀接过他托汤隆为其新打制的兵刃,兀自欢喜赞叹着。

    悍勇果毅的石秀与人厮杀时常用三把刀:沙场上主要使把铁柄钢刀的朴刀,江湖市井血斗时则用腰间挎那把狭锋钢刀,而他身上藏把明晃晃的剜心尖刀。如今汤隆交付到石秀手中的,却是把淬火百炼钢制的陌刀,就见那陌刀熠熠生寒刃如秋霜,石秀挥舞了几下风啸声乍起,可见其异常锋利。

    这个金钱豹子汤隆打造诸般兵器的本事确实了得,竟懂得淬炼打制陌刀之法萧唐正想着,忽然他心念一动,暗付道打造出一支陌刀军来,这法子是否可行?

    虽然至五代十国时期,陌刀这种兵器不过是些膂力过人的将士所使的个人武器,成建制的陌刀部队渐渐消逝。可这绝不是因为这种盛唐时直教异邦突骑胆寒的唐步兵主战兵器已不堪大用。而是由于唐刀刀剑制作工艺繁琐,用铁选料制作成本也很极高,而宋代时冗兵严重,军备制造消耗甚重,陌刀兵这个兵种便变得忒过奢侈,所以大宋便以长矛麻扎刀斧钺神臂弩作为代替去对抗北方游牧民族。

    试想下雄壮健儿手持数百陌刀结阵挺进,密密麻麻的大刀齐挥齐斩,如绞肉机一般将敌军绞杀得人马俱碎志丧胆破想到此处萧唐不禁心潮澎湃,可是这个主意到底是否可行?

    汤隆兄弟,此陌刀若依古法打造,组建支陌刀军来实在太过实在是忒昂贵,但可有精炼之法减少其打制的成本?萧唐开门见山,直接向汤隆问道。

    汤隆一怔,随即略作思量后说道:好教少主得知,唐时陌刀打制甚耗精铁,虽精铁得之不易,小弟亦可在折叠锻打熔离刀坯冷制时作作文章,以寻常铁料为刀身,以精钢锻刃为锋,估计其威力也不喾于盛唐时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的陌刀!只是膂力过人者才能使这陌刀,何况依我大宋军制,便是建支几百人以上的陌刀队来,只怕也是忒过招摇了吧?

    萧唐明白汤隆的疑虑,虽然此般时节各地豪强借着习练乡勇的名号展个人地方武装,可大多也只能配备朴刀长枪挠钩等兵器,类似于硬弩槊矛重铠等皆属于官府严令禁止私藏武装的管制军器,试想下一支非禁军却手持着种杀伤力极强的民间武装出现很难不招惹有心人的猜忌。

    汤隆不但精于锻造军械武器,他的父亲曾是延安府知寨,所以他也对军制条例等也所知甚详。而萧唐却对他说道:这倒无妨,劳烦汤隆兄弟先与铁铺兄弟打制一百五十把陌刀来,所需铁料用度兄弟做主便是,官军巡检那边自有我来理会,不必兄弟担心。

    在一旁把玩手中陌刀的石秀听罢,也是笑道:汤隆兄弟忧虑个甚鸟!大哥既为留守司兵马押监,便是巡检官差也要瞧大哥眼色行事。哪个不开眼的东西敢在大名府地界触大哥霉头,要宰了他不只似拍死一个苍蝇!正说着时,石秀手中陌刀刀身一翻,寒芒映得石秀脸青渗渗的,甚是可怖。

    三郎说的这是甚么话?把我当成横行无忌的歹人不成?萧唐摇头笑骂道。正与汤隆商议事毕,忽闻前面乡勇中传来一片喝采声,萧唐侧目望去,仰观天上,就见空中数只乌鸦呱呱乱叫,甚是惊惧。忽然一箭箭嗖嗖射出,七八只在空中扑腾躲避的乌鸦都被射个对穿,箭箭不空。

    萧唐只以为是小李广花荣见天上乌鸦聒噪,才又施展除了神箭本事将其一一射杀,哪知等瞧个分明时,方才拈弓搭箭的却是浪子燕青。

    萧唐心中惊异,他走过去问道:小乙何时练得这般弓箭本事?

    燕青微微一笑,说道:小弟得花荣哥哥指教初学弓箭,正嫌那老鸦赤口上天,白舌入地着招惹口舌,便使弓箭射它,不想箭箭皆中。

    萧唐讪讪地闭了嘴,坦白地说他心里倒有些嫉妒这聪慧已极的燕小乙,这个天赋异禀得燕青似乎无论学习钻研何事,领悟得总是快到令人不可思议。

    当初燕青幼年流落街头时,在勾栏瓦舍间习得吹弹唱舞各路乡谈便是这般,小小年纪练就一身拳脚相扑本事也是这般,后来使张川弩只为消遣娱乐,却将那张弩使得箭到物落例无虚,施耐庵老爷子对燕青川弩的本事曾大书特书地写道:弩桩劲裁乌木,山根对嵌红牙,拨手轻衬水晶,弦索半抽金线。背缠锦带,弯如秋月未圆;稳放雕翎,急似流星飞进。绿槐影里,娇莺胆战心惊,翠柳阴中,野雀魂飞魄散。好手人中称好手,红心里面夺红心。

    后来燕青初学弓箭,便能在须臾间,射下空中十数只鸿雁之事也有过叙述。如今只怕初学乍练的燕青,弓箭的本事便已胜过勤于习练弓马骑射的萧唐。
1...7980818283...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