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宋徽宗赵佶虽然看似随意风流,宽和待人,可他并非对手下臣子没有猜忌。谁要越过来他心中可容忍的底线,便是心术手段修炼到炉火纯青的权臣,也抵不过他的金口御旨。蔡京也是郑居中也是王黼也是以及还有无论忠奸清贪,都在随着这个风流天子心性而仕途起伏的朝中权贵,都是一样。萧唐现在还要在大宋朝堂中壮大自己的势力,就不能忽略到这一点。

    欲做英雄,先做弄臣。

    果然聊得入巷,心情甚好的赵佶转头对萧唐说道:萧爱卿一方人杰,只是做个兵马押监,实在太过屈才了。

    本来还应该多码一些的嗯,可是大年三十,紧赶慢赶写完这章,总不能一直闷头在房间里码字。毕竟辞旧迎新之际,大家都要好好过年。虽然有些仓促,可是码字没应付了事,不止是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年年大吉大利,云霄野在此给大家拜年了,我也要与家人去过年了~




179章 宋武状元,皇城司特务之首
    萧唐听罢,忙又向赵佶说道:臣曾犯人命官司,幸得圣上仁义宽宏,赦宥臣的死罪。臣欲报圣恩,便只是阵前一小卒,一心只求与国家出力。

    赵佶呵呵大笑,说道:萧爱卿虽有这番心意,可朕又岂是那识人不明之人?三日后我宣卿觐见,必不辜负了爱卿的一片忠心。

    正说话时,就听楼中中央行柳影烟再次登台,赵佶的视线再次被柳影烟轻弄古筝的出的旋律撩拨得浑身骨头轻了几两,赵佶双目直勾勾瞧着柳影烟,此时俊雅的外表已带了几分猥琐之色,他连连点头,摇头尾巴晃地赞道: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便是赵佶在引用汉末魏文帝曹子桓的善哉行,再做出付风流才子怜香惜玉的模样来,其实他这风流天子想对萧唐说的中心思想,无外乎就是:这美人不错,朕喜欢,快叫过来与朕嘿嘿嘿。

    萧唐眉头微微一皱,虽说柳影烟出身青楼,确实是个以色娱人的花魁行,可几年的合作下来,萧唐很敬重柳影烟的为人与才艺,何况柳影烟当年尽兴竭力传颂萧唐名声这件事上,确实是对萧唐有恩情的。即便是面对不容他人拒绝的一国皇帝,萧唐也不至把柳影烟当做自己的晋升资本,如此轻易地将她当成货物一般请那赵佶笑纳。

    思量再三,萧唐拱手向赵佶说道:启禀圣上,臣思虑龙体贵安,此番圣上微服私访之事柳行尚不知晓。只怕唤她仓促面见天颜时惊恐,不免怠慢了圣上。

    赵佶听罢倒也不恼,反而连连点头说道:这确实是朕失了计较,又怎能唐突了佳人?爱卿且叫柳行有个准备,朕还会再来的。毕竟他这自诩风流多才的一国天子不是色中急鬼,何况朕看中的女子,早几日晚几日无妨,哪还有得不到的?

    一两时辰过后,赵佶酒阑兴尽,心满意足地便准备起驾回宫。萧唐与燕青正起身恭送时,赵佶身旁那四十上下,面白无须的轻飘飘走到萧唐身边,低声笑道:萧押监圣眷正隆,说不得日后功名不可限量。咱家先向萧押监道喜了。

    萧唐见那人长得不阴不阳,嗓音不男不女,又一口一个咱家,便问道:不知这位公公如何称呼?

    那宦官嘿嘿笑道:好说,咱家不过在官家身边近臣,唤作梁师成梁守道的便是。

    原来是这个死太监阴阳人烂屁股,倒又是一个国之奸佞!萧唐心里暗自痛骂了声,不过与这个梁师成周旋却绝对大意不得,比起媪相童贯公相蔡京,他这个隐相从宫中一介奴仆小厮,一步步升做赵佶身边亲信,甚至权奸蔡京也都要谄媚攀附于他。何况此人害人的手段阴狠,又是最能体察赵佶一言一行,最擅长在那昏君面前进谗言的死太监,恐怕与他应对,绝不对比喻宋徽宗赵佶周旋来得轻松。

    末将失礼了,这东京汴梁末将既然是初来乍到,日后还望梁公公多多指点。虽然心里泛着恶心,萧唐仍向那梁师成客气地说道。

    啧啧啧,萧押监将这聚宝盆似的金风玉露楼开到京师,又讨官家喜欢以后只怕咱家反要求萧押监多多照拂呢。梁师成那对阴冷的眸子又意味深长地在萧唐身上打量了圈,直瞧得萧唐浑身鸡皮疙瘩争先恐后地凸了起来。还好梁师成随赵佶回宫,只与萧唐匆匆叙过几句,便随圣驾起身归还去了。

    萧唐与燕青相视一笑,齐齐走出雅阁时,恰好有旁边酒间乔装的皇城司密探低声向个英气汉子报道:好教皇城使大人得知,圣上已起驾回宫,楼内并无甚蹊跷可疑之处。

    皇城使?萧唐抬眼向那汉子瞧去,皇城使又居武功大夫之职,掌管的皇城司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等工作,那么此人岂不是大宋等阶最高的特务头子?

    恰巧那汉子一对精锐的眸子也朝萧唐瞧来,萧唐朝那皇城使一拱手,问道:不知这位皇城使大人如何称呼?

    那皇城使向萧唐回礼,微微颔说道:好说,本官李珙。

    萧唐神色微微一动,说道:莫不是弃笔从戎,大观元年武状元及第的李温之李大人?

    李珙从容一笑,说道:萧任侠的消息倒恁地灵通,也知道在下的名头。

    萧唐记得这个李珙,倒不是因为他赴武举考试,独占鳌头,以一身本事拿下一甲一名武进士的武状元。虽然《水浒传梁山好汉中有杨志韩滔都曾应武举,可是从宋时科举体系,以外场考核弓马步射等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成绩上来看,这个李珙倒胜过梁山上的青面兽与百胜将。

    而自宋太祖自陈桥兵变篡位立宋,他当然更加严防手下诸将串谋与禁军异动。因此皇城司伺察密探的特务活动,也是宋朝历代官家为掌控军队异舆情动态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作为特务监察机构,皇城司本身就极受官僚集团忌惮,当这支作为皇帝秘密爪牙的部队一方领是狂行悖法之徒时,似明朝时锦衣卫指挥使东厂督公横行无忌的事迹在南北宋之际也常有记载。

    萧唐知道这个李珙,却是因为他在金国兵大举南下,侵犯汴京时。正值当时京师人心浮动,上下惴惴不安,这个李珙却毅然决然,招募三千人的敢死队前往勤王,北上途中他以三千义军恶斗数万金兵,在九死一生的绝境下这个李珙仍救国心切视死如归,坚决不退兵。终于与数万金兵血战数日后,拼至最后一兵一卒,这李珙也壮烈牺牲。而他在临死前还诗一: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今为忠义死,作鬼也杀贼。

    这个李珙,论能力他有武状元之才,论手段他掌管大宋谍报密探的皇城司,论气节他铁骨铮铮,大宋国难之际不尽涌现出诸如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大批抗金名将,亦有李珙这等一腔热血的英烈之士。如此豪杰就算不能将其拉拢过来,萧唐亦然对其十分敬服,他拱手说道:李大人驰名于广南西路,一枝独秀考取武状元,又力克广南乱民暴动,如此英杰我萧唐岂能不知?今日一见,实乃萧某之幸。

    萧任侠,你我之间就不必如此客套了。李珙踱步到萧唐身侧,压低声音说道:萧任侠在搬迁至京师之前,早已先遣手下总管,那个唤作‘拼命三郎’石秀的到东京汴梁,一并收服京师内城狐社鼠闲汉泼皮,可有此事?

    萧唐心里一震,自己倒真是低估了宋徽宗时并不显山露水,记录甚少的谍报机关皇城司声息密报的能力!原以为朝中权臣的注意力都在朝廷权斗,以及三衙禁军调令安排之事上,没想到这个城皇使李珙的消息倒如此灵通,萧唐在京城市井内安插自己势力的行径,却也没有逃过他的法眼。

    官家对这些事并不在意,我便也未在此事上做文章就在这时,李珙又对萧唐低声说道:萧任侠想在东京汴梁大展拳脚,这番心思我虽能理解。只是京师人多眼杂,萧任侠此举落在有心人手里,难免招惹是非口舌,还望萧任侠好自为之。

    萧唐细细品味着李珙的话,他似在警示自己,却又似在为他设想,两人对视半响后,萧唐展颜向李珙抱拳说道:李大人见教得是,萧某受教了。

    李珙微微一笑,转身便带着属下皇城司一干人等去了,依照大宋军制祖宗法度,他的皇城司不隶台察。殿前司虽统摄诸班禁卫,但皇城一司亦判然不相关,其不受三衙辖制,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所以他并不用看备受赵佶宠信,那个做三衙殿帅太尉呼声甚高的高俅的眼色。

    相反的,极其崇尚气节的李珙十分看不惯高俅的品性与为人,自从他得知萧唐掌掴高俅那螟蛉之子高衙内后,便对萧唐此人暗暗留了心。这个萧唐在江湖中名头甚响,在京师民间安插势力的行径倒也能理解,毕竟萧唐并未在京师三衙禁军中有任何图谋不轨的举动。

    李珙也倒很想瞧瞧,这萧唐既然现在讨宋徽宗赵佶欢心,又与那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的高俅起了争执。在京师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局势下,他萧唐又打算怎么做?



180章 朝堂之上,加官进禄
    三日后三更天时分,萧唐已早早起床洗漱过,正由苏瑾娘为他梳理穿戴,换上入朝面圣时所要穿的朝服。

    此时萧唐头顶翘脚璞头,身着九品以上官员所穿戴的绿色朝服,系上黑色蔽膝,又刚将白绫袜黑官靴穿戴整齐时,却见苏瑾娘正望着他怔怔出神。

    萧唐轻轻一笑,温柔地在苏瑾娘鼻尖一刮,问道:瑾娘,你在想什么呢?

    苏瑾娘回过神来,悠悠叹了口气,说道:当年你我遭大名府衙通缉追捕时,何曾想过有一日?你会身着官袍入朝觐见官家?可这虽然是天大的好事,不知怎地,我的心却一直莫名地不安

    萧唐明白苏瑾娘心中的忧虑,宦海沉浮是非多,反倒不如在大名府做个安乐的土财主来得逍遥自在,何况萧唐所要做的大事,自然又是极为凶险之事。可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既然已经决定将这条路走下去,又岂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萧唐他用过早膳后上马出府,直奔宫城而去,直至到了宣德楼御街前萧唐下马验明身份,被唤入朝房准备上朝,此时萧唐又见到了韩端彦韩粹彦等有资格上朝的文臣,正与其寒暄叙话时,萧唐又见一旁的中书侍郎梁子美老僧入定般,端坐一旁,也不上来与萧唐打招呼。眼见蔡京之子蔡攸并不在此,萧唐倒也松了口气,省得再与那厮虚与委蛇。

    五更天上朝时辰一到,百官便直往皇帝听政之所行去,一路上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在大宋皇城里城中区正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其中有举行举行大典的大庆殿;每月朝会典礼受贺,以及接见契丹使臣的紫宸殿;宫中大摆宴殿的集英殿;供官家上朝前后稍作休息的文德殿;收藏有御书典籍书画宝瑞与宗室名册谱牒等的龙图阁等等,而萧唐与百官前去的,则是官家平日处理政务召见众臣之所的垂拱殿。

    当文武百官进入垂拱殿,按文武左右排班站定时,萧唐又望见前方官员前几排望去,他看见知枢密院事郑居中有意无意地也向他这瞟来一眼。而离郑居中不远端立这个双鬓斑白,一缕长髯垂胸的朝廷大员,他似也偷偷瞧百官后方瞄了一眼,嘴角微微一翘,也只是不动声色地只等官家上朝。

    陛下驾到!随着内侍太监一声高喊,文武百官纷纷长揖俯身,赵佶慢条斯理地端坐在龙椅上,待百官行揖礼后山呼万岁时,他遥望见站在文物百官尾端的萧唐,赵佶微微地点了点头,唤过内侍太监呈上官员名札以及今日须处理的政事备要,内侍太监领了命,高声说道:大名府留守司兵马都监萧唐进京觐见圣上,上前见驾!

    此时赵佶召见萧唐入京的消息大半朝内大半官僚都已知晓,更不用说三日金风玉露楼开张轰动了整个东京汴梁,如今这个大名府任侠虽然官阶不高,可也已经算是京师内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当萧唐出班见驾时,大多官员眼睛齐刷刷向他瞄去,其中郑居中眼色中带着几分质疑,韩端彦等人的眸子中则充满鼓励,至于高俅眼中却流露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玩味。

    萧唐向赵佶长揖一礼,朗声说道:臣萧唐奉圣上御旨进京,见过天圣上!说罢萧唐下跪叩谢天恩。

    赵佶和颜悦色地点点头,缓声说道:卿于征讨冀南寇张迪时屡立战功,朕不愧为我大宋禁军将士,联心甚慰,这般大功必当重赏。联意已决,愿提拔卿做西上阁门使武德大夫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殿前都指挥使司都虞候,卿日后更当一如既往,为国效力。

    萧唐微微一愣,心说这还真倒算是皇恩浩荡了,自己区区一介兵马押监破格提拔数级,不止被委任一路军务治安的朝廷大员,殿前都指挥使司内都虞候之职,更是三衙内掌握实权的重要职位。

    在行伍内讨军功的低阶将官,通常只在一州一府禁军体系内只有个职官差遣(诸如提辖押监等职位),而身兼寄禄官散官职官等数个职位也可看做晋升至高阶武将的一个标准。诸如大宋名将狄青,积功升迁后兼任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其中萧唐受封的武德大夫为第二十七阶散官,殿前司都虞候为从五品的军事职官(三衙禁军内高级武官,虽只一字之差,职位却远远各府衙内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西上阁门使可看做赵佶给萧唐许下的文官差遣,掌供奉朝会,赞引蕃客朝见传宣诏命等事宜,而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之职,资历深者称作安抚使(大宋边境州路亦称作经略使),名义上是掌管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实则是朝廷派往各路巡视安抚的特遣专使。

    京西南路安抚使这个差事若是朝廷有令调配时,那京西南路金州房州襄州均州邓州唐州等数座军州府衙岂不是皆要受我节制?这个赵佶许人官职倒真如此任性随意?我不过征讨两次绿林匪寇,积累战功也不该得到如此封赏。也难怪高俅一介区区王府内的小厮,将会被赵佶硬生生提拔做三衙殿帅太尉等等,如果真等高俅做成了殿帅府太尉,那他岂不是成了我这个殿前司都虞候的顶头上司!?

    就在这时,文官行列忽然出班闪出两人,其中一个大声说道:圣上万万不可!我大宋虽设西川峡路安抚使,以及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京西南路却并无战事匪灾,再者萧押监虽立战功,依官制安抚使之差遣,却须由从四品以上朝廷大员兼任!萧押监资历尚浅,当不得此职!

    另一个人也附议道:陈太学所言甚善,赏罚严明,治之材也。赏罚不明,国政不清!还望圣上三思!

    赵佶面露不悦之色,与那两人周旋几句,萧唐才知道这二人一个是太学生陈朝老,另一个是专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的左司谏陈瓘。那陈瓘倒也是在《水浒传中露过脸的人物(书中作陈观),他在水浒上疏,弹劾蔡京童贯高俅等人诬陷忠良排挤善类,后来被赵佶升为安抚,统领御营军马二万,前往宋江征讨田虎的大军中督战,无论正史还是小说中,都是个正派清官能臣。

    至于那个精力旺盛,战意十足的太学生领军人物陈朝老萧唐也对他的事迹十分了解,这个陈朝老在去年曾上书宋徽宗说道:陛下即位以来,凡五命相,有若韩忠彦之庸懦,曾布之赃污,赵挺之蠢愚,蔡京之跋扈。今复相执中何为者耶?是犹以蚊负山也,亦无损于山,若以斯人治天下,臣恐天下坠甑矣,基本连带着赵佶将蔡京何执中曾布,甚至加上声名一向不错的韩忠彦等朝廷大腕都骂了个遍。

    后来也是由这个陈朝老与太学诸生陈东等上书弹劾将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思成朱勔等六个奸臣骂作后世耳熟能详的六贼,也许是他太过于敢直言朝政,从大宋元符至宣和年间他一直只身为太学生做学问授生徒,这个人若是生到明朝估计也能在大明宫廷最擅长笔诛口伐的言官集团中弹劾出一番名号来。

    眼见这两个人上奏,直说赵佶赏罚不公。萧唐对此二人却未怎么生出愤恨之心。扪心自问,萧唐也知道赵佶给自己这般丰厚的嘉奖,绝不是因为他为大宋立下多少战功,只是此事又该如何了结?

    陛下明鉴,赏罚自有道理。陈司谏职在廷诤论奏以匡国政,陈太学也未免忒过墨守成规,纠缠不清了吧?就在这时,有个双鬓斑白,一缕长髯垂胸的朝廷大员站出身来,冷声说道。

    赵佶见出班进言的是高俅,他喜道:此事我也曾与高爱卿细细商议过,萧押监缜密勇烈,尽忠为国。便是破格提拔,又有何妨?

    萧唐此时目瞪口呆,那个养子被自己在大庭广众掌掴不久,又是权利熏心,一心想将三衙禁军尽数打造成自家仆役差遣的高俅,他竟然向赵佶谏言破格提拔自己,这个老奸贼葫芦里到底卖的甚么药!?



181章 洞若观火,许贯忠初露锋芒
    陈朝老见是高俅出班质疑,他几撇胡子登时吹了起来,高声说道:圣上封赏国臣,自当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为江山社稷,官员升迁磨勘改换差遣之事怠慢不得。虽然武官取仕之途依我大宋军制恩例,可若是提拔不明,直叫那市井宵小立于朝堂,如此未免令功臣寒心,叫小人得志!

    陈朝老口中指桑骂槐,明白人都知道他句句在影射高俅这个市井厮混的泼皮,可高俅却淡然一笑,回道:陈太学既然引用永叔公之言论,也当知道‘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如今圣意已决,而大宋禁军破格提升将士,此举先例甚多,怎到了陈太学口中变成了提拔不明,这般危言耸听?

    那边左司谏陈瓘面沉如水,向高俅说道:安抚经略使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行体量安抚之责。可京西南路为我大宋腹地,近来亦无洪旱天灾,既如此这又安抚何事?经略甚么?
1...9495969798...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