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拜曹操为镇东将军,开府、兼督兖、豫两州诸军事;封谯侯。至于三公、州牧之位,还是别想了。作为交换,曹操与刘备两家罢兵,曹操退出河南尹。
拜孙坚为镇南将军,开府、兼督扬、荆两州诸军事;封吴侯。
不给两人州牧的名头,只是让其以四镇将军的名义开府并兼督两州军事。这是刘备的意思。而且在无视两家瓜分荆州的实际情况下,让孙坚督荆州军事,到时若孙坚发展起来了,也给了孙坚一个找碴的借口。要是两家真能因此打起来,那刘备就要高兴得笑了。
曹操和孙坚接到圣旨,都不太满意。相比起袁绍的封赏来,刘备这边要苛刻得多。奈何这天下只有临甾一个皇帝了,除非他们自己扯旗造反,否则便没得选择。是以两家再不情愿,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曹操接旨之后,心中实在是不畅快,于是命河南尹的驻军退兵。把洛阳给让出来。不退也不行,太史慈与赵云就要渡河了。然后兖州这边,也准备撤退了。既然还得披着汉臣这身皮,自己暂时就没理由和代表着朝廷的刘备进行军事对抗。还是早早回荆州去吧,把水军操练熟悉,然后趁机进军益州。
孙坚那边,接旨之后,孙策年轻气盛,便对其父孙坚道:“青州何贱视吾哉。他年定当挥师北上,攻破临甾,以雪今日之耻。”
孙坚笑了笑,没做声。形势比人强。不受临甾之封,没了名分,自家这个小集团搞不好就要四分五裂。当然,自家儿子心气高,他也没必要说得太明白打击儿子的志气。
曹操南撤,太史慈与赵云兵不血刃占领河南尹。到了如今,刘备治下便已经拥有青、徐、幽、并、冀五州再加上司隶校尉部河内郡与河南尹。天下十三州部,刘备一个人占了几乎一半。刘备这些年东征西讨,连败强敌,声威已经是如日中天。在剿灭袁绍,曹操、孙坚等先后上表请封之后,更是威震天下。
这时,便有传言,说刘备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如此殊功非大将军之职可酬。应当封王。
这番言论也不知道是谁说出来的,瞬间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对于这条流言,大将军府沉默了。朝廷也沉默了。
刘备在府中,略显疲惫的靠在椅上。这番言论,不是他说的。但说这话的人,却与他关系匪浅。这人便是孔融。
孔融挂个太中大夫的名头,整日里在书院打滚。他天性好客,又好清谈。之前在书院里不知怎的便与祢衡和杨修看对眼了。三个狂人便经常在一起对天下事品头论足。
祢衡是恃才傲物,杨修是世家名门,孔融是名士风范。这三人老聚在一起,刘备也怕他们搞出什么惊人之论出来。于是几年前便把祢衡给送去当地方官,杨修则让他在自己府中打杂磨练。心想把这三人分开,只孔融一个,也随他去。
结果这几人偃旗息鼓许久,都快让刘备把他们给忘了。突然之间就搞出这么个大新闻来。让刘备头痛不已。
话说孔融这日在家设宴,宴请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的祢衡,顺便也把杨修给喊过来了。这三人许久不见,酒一入肠,便控制不住了。
先是说了一通琐事,然后又说这天下之事。嘲笑了曹操与孙坚一番,不知怎的,便说起青州这蒸蒸日上的势头来。
三人那是感慨万千。在座三人孔融年龄最大,黄巾之乱的时候,他已经出仕多年了。而杨修与祢衡也已经开始记事。从那会起,这天下乱象,这三人便耳濡目染。都以为这大汉朝估计要完蛋。谁曾想这许多年过去,又成了如今局面。
黄巾起义是这天下乱起的源头。董卓入京是这天下崩溃的开始。黄巾起义给予了大汉朝廷沉重的一击,而董卓却开启了地方割据势力无视朝廷权威的势头。当时天下各州、各郡,各自有主,朝廷无法控制地方,地方也基本上不搭理朝廷。甚至连皇帝都出现了两位。
这三人曾经一度认为,这天下要么归袁氏,要么会分裂很久。结果刘备强势崛起,袁术、袁绍接连败亡在刘备手里。而刘备的势力也大肆扩充,控制五州之地。
这读书多的人,自然不会与平民百姓一样把皇帝当成所谓的“天子”。孔融等人自然也没把皇帝太当一回事。这天下姓谁,自有定数。陈胜起事的时候便直言不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汉统治天下数百年,现在有分崩离析的迹象也正常。哪里有世世代代相传的基业?所以这天下间的士人与诸侯们,早就做好了汉王朝覆灭的准备。一个个的不是四处寻访明主,便是屯积兵马粮草心怀异志。
刘备刚开始在天下诸侯间并不突出。一个普普通通的破落宗室之后,有点才能。但这天下才子异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于是刚开始也没多少人把目光放在刘备身上。结果董卓死了,凉州诸将败亡了,公孙瓒、刘虞覆灭了,刘表、袁术、袁绍、王匡、陶谦、刘繇……一连串的实力派系,他们的势力纷纷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却是刘备雄踞北地。这样的成就,怎不教人感慨万千?
于是孔融、祢衡、杨修这三个酒足饭饱,然后便把刘备好生一通夸。刘备不但事业辉煌,学术成就也是大有建树,其他不说,光一个格物学说,便能让他青史留名了。祢衡和杨修都是混过书院的。对刘备那套理论和各种奇奇怪怪的试验,感兴趣得很。对刘备更是钦佩得不得了。
然后夸着夸着,便歪了。这个说若无大将军,这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那个说若无大将军,这刘汉早亡矣。
然后孔融说道:“大将军再兴汉室,如此功绩,史上罕见。今袁绍败亡,不知天子当以何来酬大将军之功?”
杨修一拍桌子:“汉高曾有白马之盟。大将军有功于社稷,又是宗室之后,当裂土以封王!”
汉皇刘备 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论(二)
这三人的醉话,便不知怎的流传了出来。瞬间便传遍了临甾城。刘备初闻,还以为是谁在其中弄鬼,后来一查,才知道是孔融几个酒后之言。哭笑不得的刘备只好知会太傅杨彪一声。免得朝中百官以为是自己放出风声故意要试探朝廷。
杨彪本来也以为是刘备欲挟功自重,后来经刘备一说,这才知道是个误会。于是回家逮住杨修,一顿痛骂。
杨修今年二十七,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父亲责骂他的时候他不敢吭声,待杨彪骂完,这才反抗:“父亲,我又没说错。以大将军之功,莫非还不得封王么?”
杨彪气得差点眼前一黑,这个逆子,能不能封王,是你能说的么?是不是要气死老夫?杨彪气得浑身乱颤,杨修吓了一跳,不敢再拌嘴了。忙扶住杨彪,抚胸拍背好一阵忙活。
封王,刘备之志又岂在封王?不过也好,流言一出,满城风雨,便用来试探一下各方反应也好。
刘备这边按兵不动,终归还是有人坐不住了。车骑将军伏完、卫将军董承等便诣宫门,见天子。遂道:“陛下,刘玄德虎狼之心已显矣。”
天子道:“卿所言差矣,太傅已告朕,此其子杨德祖与孔文举等席间狂言醉语耳。”
董承急道:“陛下,便是杨德祖等醉语,刘玄德既知,为何不上表明言以证清白,而沉默不语哉?”
天子闻言,沉默了一会,便看向董承,道:“卿也以为,大将军之功不足以封王乎?”
见董承不语,天子又看向伏完,道:“不其侯意下如何?”
董承与伏完心中大惊,莫非天子想要封刘备王爵?这可不行!
这两人,一个是皇后之父,一个是董贵妃之父。作为外戚,高官显爵,满门富贵。他们深知,这一切都是由天子带来的。若天子的地位不稳固,他们又算得了什么?
在他们看来,刘备现在已经是大权独揽,声威显赫了,若现在封了王,将来打败曹操、孙坚之后,这般功劳该如何封赏?到了那时,只怕就只好以皇帝之位以酬之了。这却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伏完与董承,自来青州之后,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基本上也不插手军、政之事。那是因为刘备没有侵犯他们的核心利益。现在看这动静,似乎刘备所图甚大,这便由不得他们不出来活动了。
董承历史上可是胆敢矫诏来图曹操的人,所以他心中一急,便先跑到伏完府中,拉着伏完便来见天子了。
也不想想,就算他们说动天子,又能奈刘备何?刘备手中有自己的文官系统,又有无数武将掌控军队。想要反对他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见天子发问,董承与伏完期期艾艾,半晌后便道:“大将军为汉臣,自当为陛下效力。些许功劳,便欲染指王爵。若待天下太平,岂不是要既平陇,复望蜀乎?人苦不知足,伏惟陛下明鉴之。”
天子心明如镜。他知道伏完与董承所为何来,于是便好言抚慰道:“卿等肺腑之言,朕知道了。不过有功必赏,乃汉家制度。不可违背之。而今天下未平,若有功不赏,如何服众?”
伏完与董承哑然,还欲再劝,天子把袖一摆,道:“朕累了,卿等先退下罢。”
出了宫,董承与伏完互望一眼,只好辞别。行至半途,董承尤不甘心,便想了想,第二日一早便径投刘表府邸去了。
刘表见董承来访,心中一转,便知其意,便设宴待之。座上只谈风月与奇异之事。董承一扯刘备之事,刘表便顾左右而言其他。董承好生没趣,吃了几杯寡酒,便匆匆告辞而去。
刘表看着董承远去的背影,不禁冷笑一声:“无定虑而好逞其意计者,何其愚也!”刘表也曾是一方诸侯,麾下文武无数,兵雄将广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不小的野望。只是时也命也。所以沦落如此。刘表心中也不愿刘备封王,但此事又岂是他能插手阻挡得了的。刘备一步步走到如今,全靠他自己。换句唯心的话说就是气运在彼。所以刘备能到这一步,也是水到渠成。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能不能接受,这种事,迟早会发生。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刘表心中不愿,但他能看得开,所以也能理智的接受现实。董承心中不愿,也看不开,所以他接受不了他要折腾。在刘表看来,董承这种瞎折腾,只不过是为他自己与家族招祸而已。此等大事,虽然不是玄德发起推动的,但这传言一出,只怕玄德以及玄德麾下皆已心动,在翘首以待了。这个时候有人出手搞破坏,岂不是与整个青州集团为敌?
刘表很清楚,刘备带着一帮人走到现在,其实已经停不下来了。将来到了那一步,天子没法再封赏刘备。那么刘备又拿什么来封赏他麾下诸文武?除了换个皇帝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解决?
刘表羡慕、嫉妒,更钦佩。他能看出来自己与刘备的差距。他也能接受现实。所以他决定,于此事之上,他不能一声不吭,要借机发出自己的声音。
于是这日朝会之上,刘表出列了,他奏道:“陛下,大将军扫灭袁氏,收复冀、并二州。此等功绩,威震华夏。陛下宜当重赏之。”
刘表一出列之后,刘繇也站了出来,郑重道:“大将军有大功于汉室,臣亦附议。”满朝文武俱惊,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两人是要干嘛。
天子一看是刘表和刘繇,于是笑道:“卿等所言甚是。大将军有功,不能不酬之。卿等先议,然后上奏于朕便是。”
罢朝之后,刘表与刘繇相视一笑,不顾身后文武的惊讶。便自离去了。刘表心道,我老了,可我还有两个儿子在玄德麾下。便是为了子孙所计,我也得出言相助玄德。更何况,玄德也是宗室之后,将来不管如何,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总好过这天下归了外姓去。想来正礼亦如是想,故从我论。
汉皇刘备 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计
朝堂之上的百官们引经据典,各自从故纸堆中寻求自己理论的支撑。来来回回争辩好几回后,向天子上书,请封刘备王爵。
到了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刘备也知道了谁反对、谁支持。于是他终于出手了,上表天子,力辞之。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刘备觉得,这天下还有一大半呈割据状态。自己北方都还未曾一统,现在就要封王,太早了点。不说南方的诸侯们。最起码自己要收复关中、凉州,这才有资格吧。
在无数人的失望之中,刘备连续上书数封,坚决表态自己功少,不受封。让朝廷与百官们明白了他的心意。
于是,这在临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也就瞬间风平浪静。府中,伏完对董承道:“董君多虑了,大将军上书自陈心迹,看来别无心思。”
董承饮了杯酒,嗤笑一声,道:“不其侯何必自欺欺人,岂不闻大将军言功少不受封。若功多,将如何?封王迟早事也。”
伏完听了,便沉默不语了。在他看来,董承有些偏激了。不说刘备有没有资格封王,只说连汉家宗室都出面力挺刘备,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和手段去反对?螳臂当车何其不智也。
河南尹光复之后,便有朝臣上书,请天子还都洛阳。最后又被张喜等人给否决了。洛阳是帝都没错,但那里饱经战乱,宫殿基本上要么被毁、要么残破。去了还要大兴土木进行重建工作。而且最最关键的是河南尹面临兖、豫等地,曹操虽然向朝廷服了软,但他与刘备之间迟早会翻脸。这已经是朝中大臣心照不宣的认同了。若还都洛阳,到时大战一起,洛阳岂不是危险?
还是临甾好啊,虽然宫城小了点,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都不缺,日子也好过。何必要急匆匆的跑到洛阳去呢。还是等天下重归一统之后,再谈还都之事好了。
天子自己也无还都之意,他觉得在临甾也不错。刘备对他很尊敬,他与后妃的用度从不短缺。虽然没了实际的权力,但比起在董卓那里的担惊受怕来,这里却无疑是神仙乐土了。
刘备此时正在府中想事情,河内与河南尹被自己占了,这地方官可得好生挑选一番。高干与袁尚退到关中,也是时候解决他俩与关中的问题了。段煨、张绣蛰伏已久,也是该起用他们的时候了。攻略关中、凉州,还有谁比本来就是凉州将的他们更合适?
门外,亲卫来报,言两宫太后派人来见。刘备把眉头一皱,何太后与唐太后?她等寻自己何事?于是召了召手,不一会,一个女官进来了,向刘备敛裙一礼,柔声细细的道:“禀大将军,太后在宫中设宴欲请大将军,还望大将军屈驾前往。”
刘备听了便是一愣,他只与何后见过。两宫与弘农王被迎回青州之后,他只在凤驾前拜了一拜,连面都没见,现在两宫欲宴请他,不知所为何事?莫非又在弘农王身上动了心思不成?
若是如此,说不得便要前往一会了。刘备眼睛便眯了起来。
答应下来之后,这晚刘备便备了车驾,前往两宫太后所居的宫室。到了之后,刘备却发现,弘农王不在。于是向两宫太后行礼之后,便问道:“不知弘王农殿下何在,臣请拜见。”
何太后道:“弘农王年幼贪睡,此时已经睡下了。大将军勿须多礼。”
刘备朗笑一声,便于客座之上坐了下来。这宴席也是奇怪,冷冷清清,二主一客,也不知道这两个妇人葫芦里卖什么药,也罢,且见招拆招好了。
客人既至,何太后便对旁边的侍女吩咐一声,于是女使鱼贯而入,美酒佳肴一一奉上。刘备也不客气,正好有些肚饿,便只顾埋头开吃。
丝竹笙管,燕歌赵舞,说实话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这动人的歌舞,确实是很舒服。这宴席之上,何太后除了感谢当年刘备的相救之恩,和这些年他忠心为国的功劳之外,便只是劝酒。其余诸事一概不谈。
刘备也乐得如此,既然太后劝酒,他也是杯到酒干。席至半途,唐太后请更衣。过了一会,刘备觉得酒喝得太多,需要释放一下,于是也请更衣。何太后便命侍女引大将军去。如厕之后,刘备却发现,那带自己来的侍女却是不见了人影。
刘备也不以为意,他记忆很好,辨了辨方向,便向来处行去。方行不久,便遇一房舍,灯火通明,隐有人声传来。刘备沉吟一下,便走了过去,他决定还是找个向导好了。他一个大男人,在两宫的居地一人乱走,似乎不太好。
走近之后,见门扉虚掩,他便伸出手来,高声道:“可有人在,吾乃刘玄德……”话还没说完,他双眼便瞪得老圆。
只见房中,有一浴桶,水面之上,白雾氤氲,花瓣沉浮。而那水中,却有一具洁白如玉的娇躯。再细看时,只见青丝如瀑,芙蓉玉面,粉颈花团。这极妍美的女子,正是唐太后。
烛影轻摇,映得房中昏黄。昏黄的光线洒在水面上,微闪金光。花瓣、水波、美人。忽然间,刘备小腹一阵火热。他贪恋的又多看了几眼,这才低下头来,道:“臣鲁莽,臣死罪也。”说完便转过身来,深吸一口气,迈步便要离开。
方行一步,身后便传来一个柔和清丽的声音:“大将军还请止步。”
刘备听了,身形一震,便停了下来,内心一个声音让他停下来。一个声音却不停告诉他这是个陷阱快走。另外一个声音又说怕甚,区区一个妇人还能翻天不成,宫外有着无数亲卫,她能作甚?
刘备停了下来,却不回头,沉声道:“太后唤臣何事?”
身后的声音更低了,自怨自艾:“大将军怎不回头,莫非本宫姿色,难入大将军之眼么?”
声音有些颤抖,更带着极度的诱惑力。刘备闻言,便纵然知道这里面或许是有着不为他知的阴谋,他也忍不住了。
以他的权势,他也无需再忍。于是,他便猛然回首。
汉皇刘备 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计(二)
刘备这一回首,便移不开眼睛了。唐太后见刘备转过身来,却是盈盈从水中站了起来。水珠从她身上慢慢滚落下来。经过锁骨,滑过浑圆高耸的雪峰,再流淌过平坦的小腹,直到那散发着神秘光泽的黑色花园。
堪堪一握的柳腰,玲珑剔透的胴体。身姿曼妙,肤如白玉。再配上美人脸上红霞腾飞,螓首低垂,楚楚可怜的风情。瞬间便点燃了刘备心中的火焰。
刘备上前数步,漆黑的眼眸在发光,他紧握双拳,沉声道:“太后何必如此?”
唐太后心中又羞又恼,她缓缓抬头,星眸紧闭,微咬樱唇,叹道:“本宫别无它意,只愿以身相侍,换得日后平安。还望大将军怜惜。”
刘备闻言,便再也忍不住了。一个美丽动人,身份高贵的女人在他眼前将其身躯坦诚相见,他又不是圣贤。于是便不再压抑,虎吼一声,双手一抄,便把唐太后抱了起来,径往旁边榻上行去。
宽衣解带之后,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唐太后经年久旷之身,此时又是最娇嫩的年纪。刘备感受着她的紧致与火热,柔软与细腻,快感如浪潮,一波接一波袭来。最后,一个最大的浪头打来,轰然一声,世界寂然。
清理之后,刘备爱不释手的把玩着那高耸的两团柔腻,满足的轻轻叹息。他刚才已经问得一清二楚,此事却是何太后一手谋划。
何太后与唐太后、弘农王自来青州之后,除了之前有数的那几日后,便迅速的被人们给忘却了。虽然天子对她们很和睦,朝臣们对她们很恭敬。但何太后还是抹不去心中那深深的恐惧。
何太后丈夫、儿子都死了,而娘家人差不多也死光了。唐太后也死了丈夫,只剩下孤儿寡母。两个妇人带一个幼童,无依无凭,凄凄惨惨切切。
本来何太后就算是死了丈夫和儿子,还有个当今天子可以依靠。但偏偏当今天子不是她亲生的。而且,她当年为了争宠,亲自下令害死了当今天子的生母。这些年来,她自汉灵帝死后,便经常做噩梦,梦到满脸血污的王美人来找她索命。外乱内忧,颠沛流离的生活扩大了她内心的恐惧。在见到当今天子的那一刻,她看到那肖似王美人的脸庞,她差点便控制不住自己要大叫起来。
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驾崩了,自己的孙儿被袁绍给废了。如今,仇人之子坐上了那至尊之位。他会放过自己吗?何太后便开始自己吓自己了。
要说当今皇帝不恨何太后那是假的。但他已经长大了。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天下人需要稳定的皇室,臣民们也希望他是个孝顺的天子。所以,何太后,他是万万不能碰的。便是假模假样,也要把这戏给演下去。于是他下令兴修宫室,奉养两宫太后。只是却不再与之见面了。眼不见心不烦好了。
而青州,自上到下,从文武百官到普通百姓,对汉灵帝和汉怀帝,实在是没什么好感。汉灵帝登基以来,政治愈发黑暗败坏,导致天下大乱直到如今。汉怀帝则做了袁绍的多年傀儡,于国事无一分增益。做为他们的未亡人,自然便会受到冷落。
在召见当年汉灵帝的多位老臣未果之后,对未来一片迷茫甚至绝望的何太后,便把眼光投向了刘备。
刘备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稚嫩的政坛新秀了。而是一手遮天的大汉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了。若能得刘备庇护,这辈子,也就安稳了。
何太后的想法一点儿也不夸张。她自入宫之后,经历了很多风浪。宫廷的黑暗,她一清二楚。死两个无依无靠的太后,又算得了什么?汉灵帝的生母董太后,不就是因为她与兄长何进的步步紧逼忧怖而死吗?原本历史上,何太后早就被董卓给害死了。天下的诸侯和百官们也不拿她当回事,连参加丧礼都不讲究。
何太后自觉无依无靠,一心想要攀附刘备。但她不是没见识的妇人。知道以刘备如今的身份,自己想要求他庇护,便必须要有所付出。那么,自己现在还能付出什么?官职、封爵、钱财?这些自己通通没有。
想来想去,却是把眼光投向了儿媳唐氏。
唐氏能被选为皇后,自然是相貌动人,清丽端庄。原本历史上在刘辨死后,她也无处可去,只好回娘家。娘家让她改嫁,她不愿意。后来李傕遣兵把她给抢了,也想娶她为妻。她亦不愿。最后被天子迎回,令拜为弘农王妃,奉养园中。也是,曾为天子之姬妾,又何曾再看得上别人,更不用说李傕这等粗汉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