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这样吧,你把他送到法租界的医院治疗。”朱慕云说。
交锋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过年福利
听到朱慕云的提议,邓湘涛坚决反对。政保局正四处搜捕滕昊祖,他怎么敢冒险,把滕昊祖交出来呢。一旦滕昊祖到了日本人手里,邓湘涛肯定要被重庆处罚的。
“不行!”邓湘涛态度坚决,他不能冒险。就算滕昊祖真是内奸,只要把人控制在自己手里,也不用担心。
“如果因为救治他,暴露了我们的据点,怎么办?”朱慕云问,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他不想拿韦朝蓬去冒险,也不想让自己辛苦准备的据点暴露。
“你现在的疑心病,比我还重。这样吧,你准备一个新据点,晚上动手术。”邓湘涛说。
“他只是手臂中枪,你给包扎一下就可以了呗。至于小腿骨折,拿两块木板一夹,不就完事了?”朱慕云说,韦朝蓬不是特工人员,他不想让韦朝蓬涉险。
“你倒是说的轻巧,他是人又不是条狗。你赶紧安排,不行的话,还是送到花满桥66号。”邓湘涛说。
“不行!”朱慕云坚决的说,花满桥那栋房子,是他从张光照手里赢的。一旦出事,就算他没住在里面,也会很麻烦。
“就在克勒满沙街163号吧,我们晚上进去,先绕上几圈,滕昊祖对法租界情况不熟,必定不知道我们的暗道。手术后,就在里面养伤,伤好后,马上送重庆,这总可以了吧?”邓湘涛说,滕昊祖与朱慕云之间,他当然更信任朱慕云。滕昊祖只是他的任务,朱慕云却是他的卧底。
“好吧,我们的情况,滕昊祖知道的越少越好。”朱慕云叮嘱着说。
“我还用你来教?”邓湘涛不满的说,朱慕云整天像在走钢丝,对任何人都不相信。这一点,他能理解。但是,疑心太重,也容易误事。
“我觉得,为了应付这些千方百计,想打入我们内部的人,应该专门给他们准备点料才行。”朱慕云突然说道,这么多卧底在邓湘涛身边,稍不留神,就会出事。
“我现在已经让宋鹏和邢健在一起,但孔祥宇和滕昊祖,还不能涉险。”邓湘涛说,朱慕云的提议不错,应该为宋鹏、邢健专门准备一个“古星站”,让他们源源不断的把古星站的情况,传递回去。
“时间差不多了,你也该回去了。欠我的钱,带来了没有?”朱慕云问。他与人谈话,时间不会太久,要不然,他一天能见几个人?
“没没来呢,但应该也快了,应该就在这两天。”邓湘涛说,他现在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快过年了,也得给兄弟们准备点过年钱吧。但傅梓强的钱不到位,他就没办法大方起来。
“那行,我等会还得给下面的人,发点过年物质。”朱慕云催促着说。
“你好歹也在站里总务科挂了名,是不是也给站里的人,发点东西?”邓湘涛说,朱慕云现在就是个小财主,但又贪婪吝啬。
“只要有钱,不要说发东西,哪怕就是发金条也没问题。”朱慕云说,古星站欠他的钱,不是一星半点。
“码头上这么多东西,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给站里发点福利。”邓湘涛说,他上次从重庆,只带回来三千元。站里这么多人,每个月的开支,都是笔不少的数目。
军统的特工,可没有**的胸怀,如果连生活都保证不了,恐怕没人会卖命。要是傅梓强的钱,还不能到位,除了把傅梓强送回重庆外,恐怕最好的办法,还是向朱慕云伸手借钱。
“我也想让兄弟们得点实惠,但实在没有办法。”朱慕云无奈的说,邓湘涛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快过年了,也不知道根据地的同志们,生活是不是很困难。
“不行,多少得准备一点,哪怕是一包烟,一瓶酒,也是个意思。”邓湘涛说。
“烟没问题,酒没有。等会你走的时候,带一箱烟走就是。”朱慕云说,码头查获的走私货,都由他来处理。光是香烟,他手里就有几十箱。
因为日伪的封锁,湘鄂豫边区的生活,日益艰难。边明泽以前还能抽卷烟,现在只能抽旱烟,而且烟丝也不多,每天只能抽一锅。其他各种生活物质,也日益紧缺。比如说盐,看似普通,如果长时间吃不到盐的话,不但浑身无力,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老边,你这里还有烟丝么?”秦向前是个大烟民,他没烟斗,拿着一张大白纸就冲了进来,一进来就搜边明泽的烟丝。
“老秦,你这是借烟丝么?我看你是抢!”边明泽望着秦向前手中的纸,如果把这张纸卷成烟,没半斤烟丝是不可能的。
“我说你这么小气干什么?现在借了多少,以后都会还的。”秦向前笑着说。他终于发发现边明泽的烟袋。
秦向前将白纸铺在桌上,抓出一把烟丝,从中间放了下去。长长的白纸,被他麻利的卷成了一根粗烟。这根烟,差不多有两指大,一尺多长,他伸出舌头,在白纸边缘涂了一层口水,这根超大卷烟顺利完成。
“老秦,我说你一借就是这么多,准备什么时候还啊?”边明泽知道秦向前烟瘾大,自己三五天不抽,还能忍得住。但秦向前如果一天不抽烟,恐怕宣传部的工作,就要停滞了。
“赶跑了日本鬼子,我借了多少就还多少。”秦向前笑着说。
“这可是你说的。”边明泽说。
中午,边明泽在食堂,又见到了秦向前。那根大烟,只抽了三分之一。根据地的物资短缺,他们是行政机关,要把粮食让给更战斗单位。他们只能喝稀饭,而且稀饭都得当镜子使。而且稀饭很清淡,不要说糖了,连盐都没有。
至于咸菜,有那么几根萝卜条,谁也舍不得吃,就连秦向前和边明泽,也只是看了一眼,端着稀饭就走开了。
“老边,快过年了,得想点办法,给机关的同志搞点福利才行啊。”秦向前点上烟,与边明泽一起走着。那点稀饭,他一口就喝进了肚子,不但不用筷子,连碗都不用洗。
“这可是后勤部的事,我无能为力。”边明泽摇了摇头。
交锋 第二百三十五章 物质丰富
边明泽如果想从古星搞点物质,还是很容易的。不说其他人,朱慕云就在缉查科。而且,朱慕云手里还有一条地下交通线。只要有足够的经费,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质。
但根据地,现在缺的就是钱。他不能总让朱慕云垫钱吧,朱慕云能垫一次,还能垫二次不成?况且,朱慕云手里的资源和交通线,不仅仅是给根据地运送物质,他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是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呢?”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笑吟吟的从后面传来。
“老甘,这本来就是你们后勤部的事,我这可不是说坏话。”边明泽转身一看,是湘鄂豫边区后勤部的部长甘长林。
“是后勤部的事没错,但你们社会部,有人要出人,有力得出力才行。”甘长林笑着说,现在他身上穿的棉军装,布匹是古星地下党运出来的,棉花,也是古星地下党解决的。现在过年的物质,也需要古星地下党配合才行。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后勤部能提供资金,社会部可以代为采购。”边明泽沉吟着说。
“如果我手里有钱,还用麻烦你们?”甘长林没好气的说。
“我们社会保又不印钱,要不然我给你印一麻袋。”边明泽笑着说。
“我倒没这个奢望,老秦,你的烟借我抽一口。”甘长林在食堂的时候,就盯上了秦向前手里的这支大烟。他的烟也早断了,看着秦向前手里的烟,当然流口水。
秦向前还没答应,烟就被甘长林抢了过去。甘长林这一口,差不多十几秒,看着烟丝呼呼烧着,秦向前心里着急啊:“老甘,你不会一口就要把我的烟给抽掉吧?”
“看来其他物质不解决都可以,这烟草短缺问题,一定得解决才行。”边明泽笑吟吟的说,根据地的条件虽苦,但并不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
“老边,说真的,不抽烟没问题,但没盐的话,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还有药品,如果能有一盒消炎药,也不会被医院的那帮医生天天围攻了。”甘长林叹息着说。
“报告。”边明泽正要说话,却看到电讯科的人,拿着电文走了过来。拿着电文追出来,肯定是重要情报。
“老甘,你要的东西,应该有戏。”边明泽看了电文,微笑着说。
“怎么回事?”甘长林要抢电文,却被边明泽避开。虽然都是同志,但保密原则必须遵守。这是肖钢发回来的电报,上面只有一句话:明天下午二里牌接货。
边明泽接到肖钢的电报后,马上向边区首长作了汇报。这是“科长”发回的电报,虽然不知道会有多少货物,但想必,不会是普通东西。要不然,也不值得特意发电话。
第二天,后勤部派人去了二里牌村。在那里,收到了朱慕云送来的过年物质:食盐三千斤、白糖一千斤、香烟二十箱、进口奶粉一百罐、金条五十根、紧俏西药五箱。另外,还有活猪十头,羊五十头,这是朱慕云委托三公子,在当地买的。
“这下根据地能过个好年了。”边明泽见到东西后,脸上笑开了花。这些东西,都是边区政府紧缺的东西,比如说食盐,已经无法保证正常的摄入量了。
“何止是过个好年,接下来几个月,我都不用发愁了。”甘长林高兴的说,古星地下党,算是给他解决了大问题。
“这得感谢古星地下党的同志啊。”秦向前今天换成了卷烟,三炮台。
“你放心,我会把你们的心意转达的。”边明泽说,朱慕云能主动替组织考虑,确实很难得。这些物质,都很紧俏,任何一样都很难搞到,朱慕云全部搞齐了,就算是后勤部的同志,拿着钱进城,也未必能搞到这些东西。
“你告诉他们,以后回到根据地,我请他们喝酒。”甘长林作为后勤部长,更是知道,在这种时候,想要搞到这些东西有多难。
“还有我作陪。”秦向前笑着说。
“老秦,你可不是作陪,你是来喝我酒的。”甘长林笑着说,物质有了,他的眉头也舒展了,更有心情跟秦向前开玩笑了。
“边部长,回来的早,不如回来的巧,今天竟然有肉吃。”许值今天回来汇报工作,正赶上炊事员在杀猪。听到猪叫声,可是钩起了他的馋虫。
“从六水洲跑出来的人,找到了没有?”边明泽问,朱慕云提到了一名脸上有肉痣的人,可这个人,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我回来正是向你汇报的,我们的同志找到了,而且,还有一位从东北流亡的学生。刚到古星不久,被当成抗日分子抓了起来。”许值回来,就是为了汇报这件事。
“脸上有肉痣的人呢?”边明泽问。
“那个流亡学生出车祸时,脸受伤了,暂时看不到肉痣。”许值说,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意外,那位学生脸被划开一道大口子,满脸血肉模糊,就算有肉痣,恐怕也看不到了。
“脸受伤了?”边明泽眉头顿时一皱,如果那个流亡学生,脸上没有肉痣也就罢了。如果真有的话,就得引起注意。
“请边部长放心,我会对他留意的。”许值汇报了逃回来的地下党同志,在六水洲上的生活情况,以及按照程序,对他进行的甄别工作。
“我们不能放过敌人,但也不能冤枉同志。”边明泽说,任何时候,都不能随便怀疑自己的同志。
“是。”许值说,他嘴巴张了张,有句话到了嘴边,最终还是没问。刚才他在外面也看到了,根据地正在杀猪宰羊准备过年,而且物质丰富,盐、糖、烟都有了,听说还有金条。这都是古星地下党的功劳,但他这个古星工委书记,并不知道这件事。别人向他感谢,他都没脸回应。
“有什么话就说,别躲躲藏藏。但该问的问,不该问的就不要问。”边明泽说。
“那我还是不说了。”许值说,他当然知道,这个问题是不能问的。古星的地下党,组织严密,很多关系都只有纵的联系,而不发生横向联系的。
交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办事
朱慕云收到传回来的情报,也是傻了眼。被毁了容,那还怎么查?但他相信,组织上既然知道了肉痣的事情,自然会注意。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推测,或许那个叫施兴民的东北流亡学生,脸上未必就会有肉痣呢。
朱慕云给根据地采办了过年物质,他自然也不会自己的缉查一科和二处。他是缉查一科的科长,还是二处的总务,虽然没明言是总务科长,可就差个任命了。
朱慕云对待缉查一科的兄弟,和二处是一样的。每人一块两斤半重的猪肉、二十斤米、十斤面粉、两条香烟、五斤白砂糖、三斤糖果再加二十元钱。这是普通办事人员,有官职的翻倍。
在城里物质越来越贫乏的现在,能领到这样的东西,足够让一家人过个丰盛年。天天做事,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吃好喝好,一家人平平安安么?
腊月二十九发了年货,年三十开始放假,一直到初四才上班。这段时间,朱慕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这是他在古星过的第二个春节,去年春节,他是在胡梦北家过的。今年,他想去二里牌过年。
为此,二十九下午,他就让三公子,送了一车年货去二里牌肖钢家。朱慕云准备,第二天就去二里牌。但晚上,三公子回来后,却告诉他,朱梅不在二里牌,肖钢也不在。只有肖钢的老母亲在,东西都放下了。
“他们干什么去了?”朱慕云问,虽然他早有预感,但听到三公子的话,还是很惊讶。
“说是走亲戚去了,我问是哪里的亲戚,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三公子说,朱慕云让他去二里牌,找一个叫肖钢的。当时他也没有多问,到二里牌后,一打听,才知道这个肖钢,似乎很不简单。
“那算了,你既然认了门,以后经过二里牌的话,替我去拜访一下。”朱慕云说。
既然姐姐姐夫都不在,他自然不能去二里牌过年。郭传儒一家,已经回家过年,而马上过年,街上的饭店都停止营业,就算是好相聚,也在今天就关了门。
“三公子,平常你都在哪吃饭?”朱慕云走到三公子的房子,这两栋房子,以及对面华生所住的房子,已经被他买了下来。
“车马行有个做饭的老妈子,但今天已经回去了。云哥,恐怕我们只能到街上吃饭了。”三公子说,华生在看守所当差,还是有饭吃的。
朱慕云带着三公子出去吃饭,但走了半个小时,也没见到一家营业的饭店。自从粮食统制后,街上的饭店,开始陆续倒闭。天黑后,街上显得很冷清。
“算了,去吃碗面算了。”朱慕云与三公子走着走着,就到了太古街。在街西头,有一家何氏面馆。
但让朱慕云没想到的是,何氏面馆也关门了。不仅仅是关门,朱慕云仔细一看,应该是倒闭了。这个地方,离渡口不远,每天人来人往,生意应该不错才对,怎么也会倒闭呢?
“看来只能回家做了。”三公子苦笑着说,他会拉车,但就是不会做饭。他与朱慕云在一起,能把饭煮熟,就算是奇迹了。
“不必,我带你去别人家蹭饭吃。”朱慕云突然想到了杨世英。
朱慕云给缉查科和二处的人发福利,自然不会忘了杨世英等人。而且,他们都是双份。朱慕云知道杨世英有家人,让罗泉多割了十斤猪肉和五十斤大米。以前,只要有钱,就能随意买米买肉,但现在,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这些吃食了。
果然,到了杨世英家,他们正在准备年货。而且,袁旺财和罗泉也在。他们两个光棍,也不会做饭,只能来杨世英家蹭饭。
见到朱慕云来,杨世英一家很是高兴。他们一家,现在吃的住的用的,都是朱慕云给的。可以说,没有朱慕云,就没有杨世英。
“翻了年,你也该换个住处了。”朱慕云吃惯了郭传儒的手艺,换吃杨世英媳妇的家常便饭,反而有另外一番滋味。吃了足足三碗饭,才放下筷子。
“现在住在这里挺好。”杨世英腼腆的笑着说。
“今天我去太古街的何氏面馆,那里准备转让。我看你媳妇的手艺也不错,明年可以在那里开家小饭店,或者接着开面馆也可以。”朱慕云说,他得有自己的联络站才行,要不然,碰到急事,会很被动。
“她哪行?”杨世英说。
“手艺不行,就请个厨子,明年的面馆,必须要开。那里,你们兄弟三个,抓紧时间,去那里做事情做好。”朱慕云意味深长的说,既然是给自己当联系站,必然得有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
“好,我们过两天就开始干。”袁旺财心领神会的说。
“几位兄弟,我的车马行,能不能也请你们帮帮忙?”三公子自然听出他们的意思,他的百里车马行,其实也是朱慕云的产业,只是挂在他名下罢了。
“江兄弟的事,也是我们的事。”杨世英笑着说,他很清楚三公子与朱慕云的关系。
到第二天,古星营业的饭店就更少。朱慕云让三公子去杨世英家蹭饭,他去了法租界。中国人过年,对法租界的饭店影响不大。德明饭店、巴黎饭店,包括铁路饭店,都是有饭吃的。而且,法租界的咖啡厅,只要点一杯咖啡,面包可以免费吃,管够。
朱慕云去法租界,还想去克勒满沙街88号看看。自从苗冬辉被接走后,朱慕云就再没回来过。他知道,这套房子,现在被地下党使用。只是,他到88号的时候,却发现门锁了。原来,不久之前,肖钢夫妇,就离开了古星。
但朱慕云却在克勒满沙街163号,见到了邓湘涛留下的标记。自从164号被监视之后,163号也马上停用。这个原来的古星站,并没发挥真正的作用,朱慕云觉得太可惜。
“明天可是大年初一了,我的钱应该到位了吧?”朱慕云见到邓湘涛的第一句,依然还是讨债。
“钱到了,同时,重庆也派了位特派员,准备在春节期间,执行一次行动。”邓湘涛说。
交锋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反正
朱慕云每次都像催命一样,邓湘涛只要听到他要钱,就头疼欲裂。要不是傅梓强的钱到位,他还真不想约见朱慕云。特派员的行动,并不在古星市,古星站只需要配合,与朱慕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需要我怎么配合?”朱慕云问,只要是对付日本人的行动,他都表现得很积极。
“你在驻古阳县的一一八团,有熟人吗?”邓湘涛问,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朱慕云与一一八团是打过交道的。
“当然。”朱慕云点了点头,迟瑞琪的警卫队,就是从一一八团借调的。地下党的叛徒赵文华,化名李华,在他的动作下,进入一一八团,调查一一八团,是否有异心。结果,没查出问题,李华反而死了。
“这次特派员来古星,就是为了一一八团。”邓湘涛缓缓的说。
一一八团,虽然驻守在古阳,但一一八团所属的第六师师部,却设在古星。
“一一八团怎么啦?”朱慕云问,之前一一八团,或许没有地下党组织,但上次为了让李华进去调查,他亲自送了一名真正的地下党:刘二进去。
“据可靠情报,一一八团会反正。”邓湘涛说出了一个惊人消息,古星落入日本人手中,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如果有自卫军反正,这对日本人是一个沉重打击。同时,也会让全国抗日军民为之振奋。
“不会吧?”朱慕云佯装怀疑,但心里早就相信了。李邦藩让他调查的时候,一一八团,应该就有人在活动,现在重庆派特派员来,更加肯定当初不是空穴来风。
“没什么不会的,你把一一八团的情况,写一份详细的材料给我。”邓湘涛说,有一点,他没有跟朱慕云说,一一八团的地下党很活跃,如果一一八团真的反正,很有可能会倒向新四军。
“没问题,我现在就写。”朱慕云说,他对一一八团的了解,仅限于李华进去之前。之后一一八团的情况,他并不是很了解。
一一八团驻守在古阳县,下辖三个营,全团一千两百人。团长张保民,古阳本地人。一一八团,原本是古阳县保安团,日军占领古星后,才升格第六师一一八团。副官钱家诚,迟瑞琪所在的三营营长许执一。
“一一八团,我只与副官钱家诚打过几次交道。”朱慕云说。
“有需要的话,会通知你的。马上过年了,你就不想去一一八团走动走动?”邓湘涛笑着说,朱慕云在缉查科和二处,大发过年物质,福利之丰富,让其他单位的人很是眼红。
但朱慕云又慷别人之慨,只要是与缉查科有关系的人,都没有落下。政保局的同僚就不用说了,从姜天明开始,一直到情报处的孙明华、行动队的吴国盛,都没有落下。像警察局、市政府、警备司令部甚至宪兵队,以及日语专修学校的老师,只要是熟人,都送了一份福利。
“我倒想去走动走动,但走动就得花钱啊。要不,站里给报销?我这可是替党国打探情报。”朱慕云三句话不离本行,又开口要钱。
这几天,他几乎都把缉查科的私货仓库搬空了,银子哗哗的流了出去,要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朱慕云也不会这么好心,他让人通知,所有在缉查一科走过货的老板,快过年了,也得意思意思。
否则明年的货,恐怕不那么好过关。白天朱慕云在外面送人情,晚上那些商人,就会来码头给他送福利。这样算下来,朱慕云并没有吃什么亏,反而小赚了一笔。
“你小子,简直就是个财迷。但这件事,还真的可以考虑。”邓湘涛说,只要能与一一八团建立关系,军统完全可以出这笔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