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朱慕云是中行到的古阳,他想约钱家诚吃饭,但却找不到人。去军营,发现戒严了。朱慕云再去张保民的宅子,被告之张保民在军营。朱慕云得到的解释是,一一八团有军事行动。
朱慕云到古阳最高的酒楼,站在三楼,朝着军营方向望去,并没有发现异常。原本朱慕云就计划,要第二天才回古星,就算没见到人,他也不能回去。
第二天天刚亮,百里车马行的马车,就来接朱慕云。今天第一天上班,朱慕云去镇南五金厂,并没有见到李邦藩。政保局的主要长官,要么在特高课,要么在市政府,要么在警备司令部开会。
到中午的时候,朱慕云先去了地下党的死信箱,发现没有情报后,又回了码头。他相信,古阳的事情,组织上已经知道了。在没有得到组织回信前,他不能贸然与邓湘涛见面。
傍晚,朱慕云下班回家,终于发现了上级的回信。组织上告诉朱慕云,一一八团定于二月十二日反正,让他务必配合。在二月十二日上午八点前,不能透露消息。八点之后,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可以向日伪机关透露,赢得他们的信任。
“站长,情况有些不对。”朱慕云晚上去见了邓湘涛,但特意拖到十点以后,就算他将情报告诉邓湘涛,反馈回重庆,也得凌晨。而重庆那帮官老爷,作出反应,恐怕会在明天八点以后。
“怎么个不对法?”邓湘涛问,对朱慕云晚上才来见面,他并没有怀疑。朱慕云毕竟还是缉查一科的科长,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来与自己见面。
“昨天下午我到了古阳,一一八团的人,一个都没见到。据说是有军事行动,我今天回来后,打听了,第六师最近没有什么行动。”朱慕云说。既然军统在一一八团有人,自己提供的这些情报,想必邓湘涛也应该知道。
“怪不得。”邓湘涛沉吟着说,梁德勋今天也去了古阳,但到现在,并没有消息传回来。
“站长,一一八团,会不会就要举事?”朱慕云问。
“很有可能,这样,你先不要走,我向重庆汇报。”邓湘涛说,如果一一八团真的投向新四军,后果将非常严重。
与重庆的联系,原本是由电讯科的徐慧莹负责,但涉及到“公鸡”的电报,他都是亲自编码,亲自发报。军统财大气粗,装备先进,邓湘涛和徐慧莹,都有电台。
但邓湘涛的电报发出去,有如石沉大海。两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回电。朱慕云知道,要么是重庆与梁德勋在联系,要么是那帮官老爷,已经下班回家,没有能作主之人。
“要不明天清早再见个面?”朱慕云说,等着回电的滋味不好受,越等越急。
“现在特派员没在古星,我们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如果重庆同意我的方案,你马上将古阳的情况,向上面报告。如果重庆否决了我的方案,就不要打草惊蛇。一旦重庆回电,我会在你家外回信,1是同意,2是否决。”邓湘涛说。
“可以。”朱慕云想了想,明天他去镇南五金厂,正好在八点左右。自己到时候拖延一点时间,不但可以配合一一八团反正,也能摘清自己。
其实,无论重庆如何回复,朱慕云都可以采用第一套方案。只是这样的话,他不好跟邓湘涛提起。第二天一早,朱慕云骑车出去,在巷子口的电线杆上,果然看到了一个“1”字,下面还点了两个小白点。这是邓湘涛留下的标记,朱慕云心领神会。





交锋 第二百四十二章 功臣
昨天朱慕云到镇南五金厂的时候,李邦藩去开会了,朱慕云就没有汇报。今天,李邦藩在办公室。只是朱慕云去的时候,李邦藩正在跟张百朋在商量什么事,他就在办公室外面,耐心的等着。
“朱君,找李副局长有事?”张百朋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多,但朱慕云依然在外面等候。
“想汇报一下这几天的工作。”朱慕云谦逊的说。
“昨天才刚上班,又有什么工作好汇报的?”张百朋笑了笑,可很快,他明白了。朱慕云来汇报工作,不是真正为了工作,而是向李邦藩表忠心而已。
朱慕云虽然也算二处的人,但在朱慕云心中,恐怕真正的上司只有一个,那就是李邦藩。张百朋心想,自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会有这样忠心的中国下属。
“处座,过年好。”朱慕云见到李邦藩,恭敬的说。
“怎么样,年还过得好吧?”李邦藩笑吟吟的问,中国的春节,只要没过元宵,就都还算春节。
“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惜,只我有一个人。要不然,大年初一,也不会去古阳。”朱慕云微笑着说。
“你在古阳怎么样?”李邦藩问。
“我正想汇报这件事,古阳的一一八团,有些不对劲。前天,我又特意去了一趟,你猜怎么样?一一八团竟然戒严了。我调查过,最近古阳附近,都没有军事行动。”朱慕云一脸疑惑的说。
“你想说什么?”李邦藩心里一动,一一八团,一直让他无法忘怀。李华死在那里,就很蹊跷。
“我觉得,一一八团可能要出事。”朱慕云笃定的说。
“你马上跟我去趟宪兵司令部。”李邦藩急忙说,这个情况很重要,如果能证实,以后二处的地位,将再次提升。
李邦藩和朱慕云出来的时候,张百朋还没有走,李邦藩叫上张百朋,三人一道去了宪兵司令部。他们三人都能说流利的日语,在宪兵司令部,并没有交流的障碍。因为李邦藩和张百朋的关系,他们见到了宪兵分队长石松樵雄大佐。
“你们在开玩笑吧?自卫军是皇军忠诚的朋友,第六师汪清海,更是忠心耿耿,他的手下怎么可能投敌?”石松樵雄并不相信李邦藩的话,仅凭一个中国人,去古阳拜年,就能断定一一八团会哗变?这也太草率了吧。
“我自然知道汪清海是皇军的朋友,但他的手下,只是一帮散兵游勇罢了。石松大佐是没见识过**的蛊惑,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会被他们利用。”李邦藩说。
汪清海,黄埔5期步科第1学生队,参加过北伐,后在古星闲赋。古星失守后,汪清海以“蒋委员长是我的校长”为名,招集当地游兵散勇及土匪武装3000多人,拉起了一支队伍,被封为游击纵队司令。
但就在去年2月,汪主动率部投敌,挂伪旗“中国人民自卫军第六师”任师长。随后,汪清海主动把师部设在李家庙兵营,六师下面的三个团,除了一一八团外,其他两个团,也都驻扎在李家庙兵营。一旦日军出城扫荡,六师就是急先锋。
“大佐阁下,一一八团是否有问题,打个电话问一下汪师长就知道了。”朱慕云突然说。
“就是你去的古阳?”石松樵雄讥讽的说,打个电话容易,但如果让汪清海觉得,皇军不再信任他,那就是大问题了。
“是的,初一去的,初二回来了。但我觉得异常,初三又去了。从前天开始,我就联系不到一一八团的任何人了。”朱慕云说,现在已经快十一点了,就算他和盘托出,也不会影响力一一八团的反正。
石松樵雄沉吟半晌,最终还是与第六师联系。此时的汪清海,并不在师部,而是在白石路的家中。接到石松樵雄的电话,汪清海很是意外。他根本就没想过,一一八团会出问题。但他告诉石松樵雄,会马上与一一八团联系。
等汪清海的电话回过来,又是半个小时之后了。汪清海与朱慕云一样,也无法联系到一一八团的所有人。后来才知道,整个古阳的电话线,全部被切断。
这个时候,石松樵雄才开始焦急起来,他马上向宪兵总队长美座聡太少将汇报,现时与古阳周边的日军联系。
“朱君,今天的事要谢谢你。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功臣。”李邦藩与朱慕云回来后,称赞着说。朱慕云的警惕性,让他很自豪。不管其他中国人,如何的不可靠。至少,朱慕云是可靠的。
梁德勋在古阳,也想与重庆,或者古星站联系,但古阳并没有电报局,甚至整个古阳县,都没有电台。至于电话线,早在他来古阳之前,就已经被切断。而且,古阳县从初四开始,县城就只进不出。他是外地人,更是得到了重点监控。
直到今天上午,古阳的戒严才结束。当他上午走到街上,发现一一八团的士兵,已经全部不见。他马上去军营,发现整个军营已经人去楼空,一一八团已经不见了,包括他们的家属。
梁德勋马上往古星赶,等他到古星法租界,已经是下午一点。此时,距离一一八团举旗反正,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作为特派员,梁德勋特意来古星处理一一八团的事,他自然不能放任不管。他马上找到邓湘涛,让他向日本人报告,必须把一一八团消灭在新四军的势力范围外。
“今天上午,已经安排人向日军报告,相信现在,日军已经开始行动。”邓湘涛觉得,自己最终还是走对了一步棋。
“不错,你很果断。”梁德勋满意了点了点头。
“可惜,我们可能还是晚了一步。”邓湘涛遗憾的说,昨天晚上,朱慕云就向他汇报,如果当时就能采取措施的话,一一八团,肯定不会成功。
“你是按照正常程序做事,贻误战机的,是重庆那帮人。”梁德勋恨恨的说,昨天晚上,如果自己在古星的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交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兼任
梁德勋来古星,原本是要处理一一八团反正的事情。可是,初五下午,就已经证实,一一八团正式参加了新四军湘豫鄂挺进纵队。他的任务失败,只能返回重庆。
“我还会回来的。”梁德勋站在古江边上,望着宽阔的江面,喃喃自语着说。
“随时欢迎特派员来古星站指导工作。”邓湘涛恭敬的说,总部的特派员,能不得罪,还是尽量别得罪的好。
一一八团的事情,如果论责任的话,邓湘涛觉得,梁德勋应该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一一八团的异常,朱慕云作为一个旁观者,都能看出来。他与一一八团的自己人见了面,都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反而在初四被困在了古阳。要不是因为朱慕云,梁德勋会更加难堪。
“虽然一一八团最终投靠了新四军,但日本人不会饶了他们。你也知道,日本人的报复心,是最强的。”梁德勋说,虽然国共合作,但如果新四军被日本人消灭,他绝对乐意见到。
“但新四军的实力,却越来越强。古星周围的县市,现在都有了游击队,还有那些所谓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邓湘涛担忧的说。
“所以,要引导他们与日军作战,消耗他们的实力。总部有个计划,还在制订当中,与日本人联手对付**。”梁德勋压低声音说,这个计划,很有可能在古星试点,这也是他此次来古星的另外一项任务。
梁德勋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与现在古星宪兵总队的石松樵雄分队长,是同学。在日本时,他们的关系很不错。
“请特派员明示。”邓湘涛说,新四军虽然属**序列,但基本上是听调不听宣。自己只是古星站的站长,凭什么引导他们与日军作战呢。
“此次我回重庆后,会把一一八团的关系转给你。日军正愁找不到新四军的主力,只要给他们提供情报,还怕日本人不卖力?”梁德勋得意的说,通过一份情报,就能调动日军与新四军厮杀,这就是情报的魅力。
“我一定会善加利用。”邓湘涛郑重其事的说,他在政保局有朱慕云这张王牌,如果在新四军也有人的话,他就能控制整个古星的情报系统。
“我在古星还有一件事,与宪兵总队的分队长石松樵雄见面,他是我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我将与他探讨,合作对付**的可能性。”梁德勋说,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疯狂,**正与日军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但现在,双方的情报机构,却要合作对付**,听起来太奇怪了。
但梁德勋相信,日本人肯定也在为**头疼。这些马克思的信徒,他们可怕的信仰,实在让人恐怖。没有消灭**,就进行了抗日战争,是委员长的最大失误。但错已铸下,只能通过他们这些人,慢慢来纠正。
“没问题,在法租界见面可以么?”邓湘涛说,相比外面的区域,法租界更安全。
“如果在法租界,那还不如去岳阳或者长沙。就在日占区,离宪兵队越近越好。”梁德勋说,如果在法租界见面,不但显得没有诚意,也会让石松樵雄看轻。
“好吧,我来安排。”邓湘涛说,他脑海中第一个地方,就是王家港295号,那里的暗道出口不远处,正好有一家酒楼,虽然不大,但距离宪兵司令部,还真不远。
“我需要你做的只有两件事,石松樵雄最近的行为报告,还有他对**的态度。”梁德勋说,他与石松樵雄毕竟有几十年没有见面,现在各为其主,分属两个阵营,谁知道对方会不会成为真正的军国主义分子呢。
“没问题。”邓湘涛说,朱慕云才跟石松樵雄见过面,想要拿到这方面的情报,应该不难。
“我知道你有一只王牌公鸡,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跟他见个面。”梁德勋见邓湘涛答应得痛快,知道邓湘涛肯定会动用“公鸡”。
“有机会的。”邓湘涛微笑着说,朱慕云的身份,除了总部有数的几人外,任何人都不知道。梁德勋虽是特派员,但对公鸡也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朱慕云及时向李邦藩汇报,虽然没能阻止一一八团的叛逃,但也只晚了几个小时。要知道,一一八团的反正,准备充分,保密工作做得极好。特高课和政保局的其他处,事先都没有得到消息。所以,朱慕云的汇报,就更显得可贵。
李邦藩和张百朋,都主动要求,把朱慕云正式调到二处。二处是李邦藩的地盘,他觉得,让朱慕云担任总务科长,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二处应该再成立个三科,让朱慕云来担任科长。
但可惜的是,特高课没有批准。本清正雄的答复是,朱慕云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想要成为一名合作的特工,至少需要半年的专业训练。则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工,至少需要两年的脱产训练。朱慕云管理的一科,去年在经济处四个科室中,上缴的收入最多,工作人员的待遇最好。
所以,本清正雄破例,让朱慕云兼任经济处缉查二科的科长。自从阳金曲调到情报处后,二科的科长由贾晓天兼任。贾晓天赚得盆满钵满,可是二科的工作,并没有起色。
对这样的安排,李邦藩不能再说什么。一人担任两个科的科长,这在古星恐怕是绝无仅有。虽然朱慕云没有兼任经济处的副处长,但他已经能与贾晓天分庭抗礼。
“朱君,让你兼任二科科长,是我极力争取的结果。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就大了。以后,要做的事情,也就多了。”李邦藩意味深长的说,朱慕云是个很懂礼的人,对自己不但忠心,而且很会分享。朱慕云得了十元,一定会拿出八元来分享。要不然,一科的人,不会这么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请处座放心,我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工作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加重了,相应的东西,也都会跟着加大。”朱慕云说,每个月,他都会送一笔钱给李邦藩。




交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来意
朱慕云接到通知后,就去了二科。二科设在城北,古沙街一直朝北,快出城时,就是缉查二科新修的货物检查场。
所有的货物检查场,都是阳金曲负责督建的,当时他是二科科长,对二科的城北货物检查场,自然舍得下本钱。虽然规模与一科的码头货物检查场差不多,但走进去后,里面多了两栋房子。
在二科,每个人都能分到一间房,如果阳金曲愿意的话。但他宁愿把房子闲置,也没有让手下住。二科的警卫队,依然住着集体宿舍。而二科的伙食,跟猪食差不多。
下午,朱慕云再次到了镇南五金厂,他向李邦藩提出,想要对二科的人事,做一下调整。作为二科的科长,朱慕云自然有这样的权力。但李邦藩对朱慕云,每次都先请示,再行动,表示欣慰。
虽然二处的日藉特工,对大日本帝国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是,他们对自己,未必同样忠诚。这一点,包括张百朋在内,都比不上朱慕云。而且,朱慕云是中国人。能让中国人,认同并且忠诚自己,这让李邦藩非常有成就感。
“你既然是二科的科长,当然可以调整人。”李邦藩说,去年二科发生了几起事故,二科的人贪污受贿做得太露骨,以至于商人都无利可图。结果,告到了市政府。
幸好姜天明压了下来,否则阳金曲脸上都不好看。另外,古星北面,虽然都是日军控制区,但年底前,北面的村庄,却有游击队活动的迹象。据说游击队有不少物质,都是通过城北检查站运过去的。
一科负责城西,二科负责城北,两边的办公地点,相隔十多里。朱慕云如果继续靠骑自行车的话,他每天的时间,就都耗费在路上了。但如果坐黄包车,也不划算。所以,朱慕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拥有一辆汽车了。
此时,世界上能造汽车的国家,也就只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苏联、加拿大、捷克、比利时等八个国家而已。
其中,苏联、捷克、加拿大、比利时的汽车产能太低,满足本国需求尚不能够,根本不可能出口到中国来。故此,在中国各大城市,见到的汽车只有美国的福特、林肯、雪佛兰、斯蒂庞克,以及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奔驰、英国的劳斯莱斯等等。在这些汽车品牌当中,销量最大的还是福特。
现在一辆汽车的价格,对普通人来说,确实很贵,三千大洋左右。而且,汽车的保养,也贵得离谱。一条轮胎,五十大洋,一个化油器,七十大洋,普通电气维修一次,一百大洋。而且,汽车需要汽油,百公里动辄就是十几升,汽油也很贵。所以,就算能买得起,一般人也根本养不起。
对现在的朱慕云来说,买汽车不算什么。他现在每年的收入,别说养一辆汽车,就算养个三五辆,也不成问题。只是,政保局现在也只有姜天明有一辆汽车,李邦藩和曾山,想要用辆,都只能借用。张百朋、阳金曲等人,出入主要还是以摩托车和自行车为主。
如果此时朱慕云买了车,就太显眼了。所以,就算朱慕云有这个打算,也只能暂时压住。人不能太得意,特别是刚刚兼任二科科长的时候,更加要低调,能夹着尾巴做人最好。否则,一不小心得罪人,还不知道因何得罪的呢。
今天在二科,朱慕云没有发表演讲,只是晚上请所有人,在附近的饭店吃了顿饭。与一科一样,二科有四名科员,三十名警卫,一名警卫小队长。吃饭的时候,朱慕云与四名科员,以及那位警卫小队长,坐在一桌。
但朱慕云吃到一半,就宣称有事,先离席了。结完账后,他先行离开。城北距离朱慕云的家,也有一段距离。但在路上,朱慕云突然改变方向,去了城南。在一处小院子外,朱慕云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传来任纪元不耐烦的声音。
“是我。”朱慕云说,自从到一科后,任纪元一直很挺他。刚开始,路荣丰想摆他一道,但任纪元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
这让朱慕云对任纪元很信任,现在码头的事情,朱慕云都是交给了任纪元。而任纪元,对他也很忠诚。这种忠诚,不像他对李邦藩,而是真正发自内心。
“科长!”任纪元听到朱慕云的声音,惊喜的说。
朱慕云突然听到里面传来咣当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打碎。随后,院门被打开,任纪元衣冠不整,满脸笑容的站在那里。
“科长你来,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任纪元邀请朱慕云进去。
“没事,从二科回来,顺便来看看你。”朱慕云说,他可不是顺道,任纪元住在城南,而朱慕云住在雨坪区,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方位。
“恭喜科长高升,其实您应该是副处长才对。”任纪元恭维的说。
“你到一科以来,也没来你家,怎么样,日子过得还可以吧?”朱慕云问,任纪元不像路荣丰那么贪婪,虽然也收受点好处,但很会掌握分寸,从来不会过度。
他刚才走进来,这个院子并不大,里面也没有豪华的家具。任纪元的日子,只能算殷实,算不上富贵。可见,任纪元这大半年,尽到了他的职责。走到正堂,地上有一只摔碎了的杯子。
“刚才听到科长的声音,太兴奋了,您坐,我来打扫。”任纪元不好意思的说。
“没关系,你一个人住?”朱慕云问。
“我以前在特务处行动队,有今天没明天,谁会嫁给我呢。”任纪元苦笑着说,这大半年,他的工作倒是稳定了,但又没机会娶亲。
“看来是我对你的生活关心不够,以后有合适的对象,我帮你介绍。”朱慕云笑着说,虽然他比任纪元还小,但在政保局这大半年,让他成熟了许多。他的心智,已经超过了任纪元。也就是说,他的心理年龄,比任纪元要大。
“科长,您今天来,有事么?”任纪元不知道朱慕云的来意,忐忑的问。
“我想让你到二科来帮我,你愿意么?”朱慕云问。




交锋 第二百四十五章 惊讶
任纪元听到朱慕云的话,心里一阵狂喜。虽然他在一科同样得到了朱慕云的信任,但现在朱慕云刚到二科,马上就想到了他,说明自己在朱慕云心目中,还是很重要的。
“愿意,不管科长让我去哪,我都很愿意。”任纪元忙不迭的说。
“二科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那帮人,平常捞油水捞习惯了,必须得整顿。新四军的政策,有一条我还是很喜欢的,‘一切缴获要归公’,二科也需要这样的政策。”朱慕云说,他可以让下面的人占点便宜,但不能大捞特捞,否则他就容不得。
1...6768697071...5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