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我会传达给他们的。”任纪元说,别看朱慕云年轻,但他眼里揉不得沙子。谁要是敢跟他作对,下场可不太好,路荣丰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是传达,而是命令他们。一科与二科,相隔有这么远,我不可能长期待在一个地方,所以,二科需要设一个副科长,我向处座推荐了你。”朱慕云缓缓的说。
“科长……”任纪元一脸震惊的说,朱慕云的决定,出乎他的意料。甚至在他的想像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任纪元的认知,想升官,必须得送礼。朱慕云不但没让自己送礼,而且还主动通知自己,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这一刻,他激动得无以复加,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明天陪我去二科,到时候,哪个当刺头,就把他调回一科。”朱慕云拍了拍任纪元的肩膀,留着瞠目结舌的任纪元,独自离开了。
任纪元等朱慕云走了好一会,这才回过神来。望着打开的院门,他这才确信,刚才的事情是真的。他在特务处行动队,出生入死,从来没有升过职。就算是他流过血,负过伤,也从没得到上司的赏识。
这一刻,任纪元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是没有办法,他没有背景,更加没有后台,只能紧跟朱慕云。他对朱慕云的忠诚,只是出于无奈。事实也证明,他的忠诚得到了回报。在缉查一科,他不再像特务处时,被人无视。
可朱慕云推荐他担任二科的副科长,这是将他看到了真正的心腹。此时此刻的任纪元,对朱慕云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他暗下决心,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自己都要紧紧跟随朱慕云。就算,朱慕云让自己去死,他也不会犹豫。
想着刚才目瞪口呆的任纪元,朱慕云还暗暗好笑。他知道,刚才的话,已经改变了任纪元的命运。他觉得,能改变别人的命运,感觉很不错。
回家的时候,朱慕云看到了邓湘涛发出的情报,让自己提供一份石松樵雄的信息分析报告。朱慕云很奇怪,石松樵雄可是宪兵司令部的分队长,大佐军衔,难道说军统要暗杀他?不管如何,朱慕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朱慕云虽然与石松樵雄很少接触,但并不代表,他对石松樵雄的情况不了解。朱慕云只去过宪兵司令部几次,但他旁敲侧击,只要有机会,就会与那些宪兵交往。当然,一个晚上,朱慕云无法做出这样的分析。
第二天,他将大泽谷次郎请到了二科的办公室。一科与二处在一起办公,他在那里只能循规蹈矩。与二处的人在一起,任何差错,都有可能引来灾难。但在二科,他一个人占据着一整层的办公楼,根本没人会来打扰。
任纪元这个副科长上任后,朱慕云就把二科的日常工作交给他。任纪元工作认真,按照朱慕云在一科的做法,改善二科的生活,同时加强管理。二科的通关印章,原本是放在检查站的,但任纪元一到,就把印章收了收来。朱慕云在二科的时候,必须由朱慕云负责,只有朱慕云授意,任纪元才能使用。
二科的权力,体现在哪里?就是在印章上。谁掌握那个印把子,谁才是二科的负责人。这一点,朱慕云很清楚,任纪元更加清楚。他这个副科长,在权力上,丝毫不敢暨越。
任纪元很快想了个办法,把一些空白的通关凭条,提前盖好章,交给他处理。二科,只要朱慕云在,永远得由他作主。
朱慕云请大泽谷次郎来二科,就先交给任纪元一沓盖好印的通关凭条。朱慕云这才有机会,与大泽谷次郎好好喝茶。虽然喝了一上午的茶,但朱慕云只提到了石松樵雄一次。
“大泽谷君,你在日本的家人,会不会也来中国?”朱慕云问,去年底,美国废除了与日本的贸易条约。同时,大幅减少出口到日本的石油和钢铁,这让资源分管的日本,一下子感觉到了压力。听说现在日本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不会。他们永远不会来中国必须,必须在本土支持圣战。”大泽谷次郎摇了摇头,有些悲痛的说。
“怎么?”朱慕云关心的问。
“我刚接到消息,我的兄长,在前年的台儿庄战役中,为天皇战死了。”大泽谷次郎痛苦的说。
“你的兄长在哪支部队服役?”朱慕云问。
“第十师团第十联队,要不是老家来人,我还不知道这件事。这些混蛋,竟然一直瞒着我。”大泽谷次郎气得一掌拍在桌子上。
“你老家什么时候来人了?”朱慕云惊讶的问,最近,好像没有从日本国内派来的补充兵。
“我也是刚知道不久,二处二科的郑思远,是冈山人,真名赤柴重八藏。参加台儿庄战役中的第十师团第十联队,基本上都是冈山人。据赤柴重八藏说,第十联队遭到重创的消息,传回日本后,愤怒的家属冲到第十联队长家,向他家里扔石头,差点把房子都毁了。”大泽谷次郎说。
“日本人还会做这样的事?”朱慕云更是惊讶,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愿意为天皇效忠,能在战场上战死,更是无比的荣誉。现在,怎么会为了亲人战死,就向联队长家扔石头呢。
“谁家的亲人死人,会不悲痛?这场该死的战争,应该早点结束。不能再死人了,就算要死,也应该是那些发动战争的混蛋!”大泽谷次郎说。





交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里话
亲人死于这场战争,只有真正经历过的,才能体会其中的痛苦。大泽谷次郎的兄长,是十师团十联队的中队长,死的时候,还没有三十岁,不但没有留下子嗣,也没有结婚。而大泽谷次郎,作为补充兵,也到了中国。
就是因为反战,大泽谷次郎才参与哗变。太郎的死讯,让他恨上了这场战争。日本的家人在受苦,中国的兄弟在牺牲,这一切都让他崩溃。朱慕云让他把国内的亲人接来,他很不好意思回答。
由于大量的青壮年被应征入伍,日本国内的工农业生产,开始遇到了劳动力不足的困境。在农业方面,日本政府动员高中学生参加农业劳动,来弥补农业劳动力的缺口,甚至连高中女生都被派去干农活。
在工业生产上,竟然开始鼓励女性进入工厂。要知道,日本历来的传统,城市中的女性,是不参加生产劳动的。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家里做家务,相夫教子,是她们一生的职责。
但战争开始后,日本青壮年迅速减少,因为中国战局陷入僵局,日本已经几次从国内征调军队。而军队兵员的素质,也在逐渐降低。大量女性,不但进入服务性行业,做了售票员、服务员,而且也开始进入工厂,从事原来由男性负责的各种工作。大泽谷次郎的母亲和妹妹,就进入了工作,每天都吃住都在工厂,一天劳动达十几个小时。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有一个好处,日本女性地位,竟然在战争中提高了。只是,这种提高,让日本男性觉得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朱慕云原本是请大泽谷次郎来喝茶的,结果喝茶变成了喝酒。大泽谷次郎原本很伤感,喝了酒后,更是愁上加愁。他何尝不想将母亲和妹妹接到中国来呢,但国内不可能放她们,自己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母亲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及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他的父亲早死,兄妹三人,是母亲一手带大的。虽然母亲在信中,让他多为天皇效力,但字里行间,却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的妹妹,大泽谷纪子,爱好音乐,向往欧洲。可高中经常停课,她很难再上大学。
“大泽谷君,既然你的母亲和妹妹在受苦,何不让他们来中国?”朱慕云给大泽谷次郎倒了杯酒,说。
“来中国,除非是为了支援前线,否则不可能。”大泽谷次郎摇了摇头,他的家庭不算富裕,否则的话,可以花钱买路。在任何一个地方,钱都是个好东西。当然,中国正在发生战争,他并不希望家人来这里。如果有可能,他都希望能逃离。
“那去法国怎么样?”朱慕云说,法租界的领事馆,肯定能帮这个忙,只要能给足够的钱。
“如果能去法国当然好,但那得一大笔钱。”大泽谷次郎说。
“你知道,在缉查科想要搞到钱,是很容易的。”朱慕云缓缓的说。
“我知道,你是说走私。”大泽谷次郎说,朱慕云做的那些事情,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但他从来不说破,甚至希望朱慕云多干那样的事。对日本损害越大,这场战争结束得就越早。
“不止是走私,我们还可以自己做生意。”朱慕云诱导着说,他相信大泽谷次郎,对日军很反感,甚至也出卖过日军的利益。但是,如果能把大泽谷次郎,彻底拉到自己这边来,他能干更多事情。
缉查科的警卫,在宪兵队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朱慕云现在,能搞定警卫。如果能把宪兵也拉拢进来,整个缉查科,就由他说了算。甚至,朱慕云能无所顾忌的,与湘鄂豫边区,或者忠义救**做生意。
“我怎么会做生意呢。”大泽谷次郎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只是一个小学教师罢了,能做的,就是教孩子们读书。在日语专修学校当老师,也是勉为其难。
“没关系,我们可以合作。明天,我就去法租界,先把你的家要送到法国,再去美国。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只有美国了。”朱慕云说。
大泽谷次郎喝了不少酒,就在朱慕云的办公室睡着了。朱慕云却还得送情报,关于石松樵雄的情况。等朱慕云回来,大泽谷次郎还在呼呼大睡。大白天喝酒,如果大泽谷次郎是在宪兵队,肯定会被处罚。但在政保局,他的地位超然,就算是姜天明,也不敢在他面前摆架子。
甚至,大泽谷次郎可以随便给姜天明两个巴掌,姜天明也只能把脸伸过来,还得是带着笑容的。说大泽谷次郎是政保局的太上皇,也不为过。只不过,大泽谷次郎并不懂得,如何利用这样的优势。
朱慕云让任纪元送来一床被子,把办公室让给了大泽谷次郎。
“在后面那栋楼的一楼,搞几间房出来,要有休息的地方,还能打牌,我的办公室也搬过去。”朱慕云对任纪元说,二科有三栋房子,最后面这栋两层的楼房,完全没有利用起来。
二科的货物检查场,兼着检查站的作用。检查场就在古沙街附近,靠近古星的城墙。而后面那栋二楼的房子,距离城墙,只有十来米。朱慕云第一眼看到时,马上就想到,应该给袁旺财找点事干了。
“没问题,我找人去设计。”任纪元说,朱慕云是个懂得享受的人,也愿意与人分享。一科的人,对朱慕云个个死心塌地,就是因为朱慕云对他们好。
大泽谷次郎一直睡到晚上十点才醒来,他才醒来,朱慕云就进来了。因为他在,朱慕云一直没有下班。
“不好意思,我喝多了。”大泽谷次郎对白天的事情,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他只知道,自己跟朱慕云说了很多心里话,这些话,如果传出去,他马上就会被送到军事法庭,并且被判死刑。
“没事,我也喝了不少。我让老郭准备了点饺子,热热就能吃。”朱慕云也一直没有吃饭,他在等着大泽谷次郎。




交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合作
大泽谷次郎也确实饿了,喝了一天的酒,又睡到晚上,见到香喷喷的饺子,大快朵颐。吃完后,大泽谷次郎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
“要不,晚上就在这里过夜?”朱慕云递过去根烟,他现在的生活品质大为提升,但反而比以前抽得更少。有人劝他抽雪茄,但尝过一次后,他自认为自己不是抽雪茄的人。
“不了,我还得回去。朱君,白天你说的事情,算数吗?”大泽谷次郎问,他之所以没有走,就是想在酒醒后,与朱慕云确认。
“什么事?”朱慕云心里一喜,但却不想主动说出来。
“我们在这里合作赚钱,把我母亲和妹妹解救出来。”大泽谷次郎郑重其事的说。
他说到了“解救”这个词,这让朱慕云很欣慰。显然,日本对大泽谷次郎来说,是水深火热的地方。
“就算我们不合作,也没赚钱,只要你有这个意愿,我也会尽力而为的。”朱慕云微笑着说,大泽谷次郎说了“解救”这个词,就已经足够了。
“谢谢。”大泽谷次郎感激的说。
“明天,我就去法租界。”朱慕云微笑着说,他在法租界认识一些人,要帮大泽谷次郎办好这件事,并不算难,只要有钱。
换在以前,朱慕云每天为生存而战。一包烟抽几天,都得精打细算。但自从进入经济处后,他的生活水平迅速得到改善。再加上他自己的投资,比如外汇、黄金和银元。随着法币不断贬值,他赚取的利润,数以万计。再加上在缉查科和军统的灰色收入,现在朱慕云的资产,多得连他自己都计算不出来。
“需要我做什么?”大泽谷次郎问。
“我以前帮了我很多,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了。但是,我现在兼任一科、二科的科长,整天东奔西走,靠骑自行车实在不方便。”朱慕云说,既然有大泽谷次郎的支持,他当然可以买车。
朱慕云不但要买车,而且还要政保局出钱。私人买车虽然很气派,但维修保养是个大问题,而且,汽油也是个问题。作为军事物质,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搞到汽油的。
“你想要什么,可以跟我直说。”大泽谷次郎还不太习惯朱慕云人说话的技巧,为了达到目的,先会绕几个弯。
“我想让你向局里申请,给你的宪兵小队配几辆车,如果到时能借一辆给我开开,就再好不过了。”朱慕云说,他自己买车,还是太显眼了。张扬,从来就不是他的性格。
就算真要买车,也只能悄悄的买,至少在工作时,是不能开的。
“局里会同意么?”大泽谷次郎说,他的宪兵队有军用三轮摩托车,而且还有卡车。
“局里有的是钱,买个十辆八辆车,绝对不成问题。”朱慕云说,经济处可是政保局的一大财源,虽然大部分要上缴,但雁过拔毛,政保局的经费,实在是充裕得很。
“我试试看吧。”大泽谷次郎有些为难的说。
“你不用试,直接跟姜天明说就可以了,他敢不答应,你直接一巴掌打过去,直到打得他同意为止。”朱慕云微笑着说。
“这不太好吧,姜天明毕竟是日本的朋友。”大泽谷次郎犹豫着说。
“他算什么朋友,充其量只是日本的走狗奴才,就算你一枪把他毙了,也不用担心会承担什么后果。”朱慕云说。
第二天,朱慕云依然先去了镇南五金厂。这是他每天的功课,而且,他跟大泽谷次郎约好的事情,也想先跟李邦藩打个招呼。在政保局内的事情,他不会瞒李邦藩,就算他想瞒,也瞒不住。与其日后被李邦藩怀疑,还不如提前汇报。
“处座,法租界有一家美国洋行,专门代理美国的汽车。我听说,大泽谷次郎队长,准备让局里给他的宪兵小队配几台小车。”朱慕云说,大泽谷次郎曾经是他的老师,他与大泽谷次郎走得近,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况且,他与日本人走的近,也是理所当然的。
“怎么,你也想配车?”李邦藩闻弦音而知雅意,朱慕云经常要从一科跑二科,而且还得来镇南五金厂,来来回回的跑,骑自行车实在有些不合适了。但要配车的话,整个政保局,暂时就只有姜天明有专车,他跟曾山都还没配呢。
“我哪有资格配车,听说开车容易学,我准备先去学着车,以后向大泽谷君借辆车开开。”朱慕云微笑着说。
“局里也确实要添置一批车才行了。”李邦藩说,他出入虽然有车,但并不是专车。
“我觉得,处座和二处,都应该配辆车才行。现在我们有钱,为什么不能提高效率呢。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汽车,我们才能更好的工作,二处才能更好的对付抗日分子。”朱慕云说。
到法租界后,朱慕云见到了邓湘涛,他今天来法租界,不但是替大泽谷次郎打听情况,同时也是奉命来打探汽车的情况。李邦藩倾向于德国车,但德国车太贵,而且,车辆较少。现在的奔驰生产厂家,都忙着生产坦克和飞机呢。
“以前贺田担任古星站长时,全站就一辆包车,最后还因为那辆包车,让古星站差点被一网打尽。我觉得,是时候给站里配几辆汽车了。”朱慕云说,三千大洋一辆汽车,这个价格实在不算贵,当然,换成现在的法币,差不多要近万元了。毕竟洋行的汽车,是以美元结算的。
“汽车不会太显眼么?”邓湘涛说。
“我这也是顺嘴一说,但经济处,应该很快会有车,我也应该有车开了。”朱慕云说,他在培训的时候,只上过理论驾驶课,当时条件有限,时间也紧,没有机会实际操作。
“你们配车可以,但我们配车的话,很容易暴露。”邓湘涛摇了摇头,法租界的汽车虽然不少,但总数并不多。而且,汽车目标太大,他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你是不想让我赚钱吧?”朱慕云很是不满的说。




交锋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客户
朱慕云给军统办事,从来没有出过事,但他也从来没有吃过亏。原本他还在想,如果邓湘涛同意的话,给古星站配两台车,自己也能赚个几百块。其实朱慕云觉得,只要古星站成立一家正规公司,一切就能解决。
“不是我不让你赚钱,而是站里经费紧张,实在拿不出钱。”邓湘涛无奈的说。
“傅梓强不是把钱都还回来了么?”朱慕云说。
“你别说他了,现在古星站的情况,你也应该清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稍不注意,就会全军覆没。”邓湘涛说。
傅梓强回来后,一直在王家港295号的地下室,就算身体完全康复,也从来不到地面来,他被吓坏了。而政保局,又一直在打政保局的主意。
“你要石松樵雄的情报,是不是准备对他采取行动?”朱慕云突然问。
“不该问的不要问,这个规矩你还不懂?”邓湘涛不满的说。梁德勋与石松樵雄见面的事情,除了他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这件事,就算重庆方面,知道的人也不多。一旦他们谈妥,将对古星的抗日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好吧,我不问。”朱慕云说,他并不参加具体行动,所以邓湘涛一般不会告诉他行动内容。干特工,知道的越多,也就越危险。
“还有什么事么?”邓湘涛问。
“我想让你派人,到警察局替我偷几块车牌。”朱慕云说,虽然车子还没买,但他已经在为有汽车作准备。
“你考虑得还挺仔细。”邓湘涛赞赏的点了点头,军统如果要用车,当然不能使用真车牌。否则的话,一抓一个准。
“古星站都没车,要车牌也没用,我另有作用。”朱慕云说。
“那可不行,不管拿回来多少,我都要一半。”邓湘涛也学到了朱慕云这一招。
朱慕云面对邓湘涛的公然截取,还能说什么呢。
“都说青出于蓝,但我怎么觉得,还是你老谋深算呢。”朱慕云苦笑着说。
“你跟中江实业银行的叶明泽,是不是认识?”邓湘涛突然问。
“打过交道,怎么啦?”朱慕云说,当时为了营救顾德铭,他与叶明泽有过接触。
“叶明泽的父亲叶朋中,很快就要来古星,担任伪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古星绥靖公署主任。”邓湘涛说,古星站的任务,就是刺杀叶朋中。
绥靖公署属于军事指挥机构,与现在的省军分区类似。绥靖公署以“绥靖主任”为主官,其职权常与省政府相交错。也就是说,古星的各级机构,又多了一个“婆婆”。
“所以呢?”朱慕云问,如果军统要暗杀叶朋中,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需要你多与叶明泽走动,以便接近叶朋中。”邓湘涛说。
“没问题。”朱慕云点了点头,就算军统真的要刺杀叶朋中,自己也未必会知道。
朱慕云在法租界看了两家汽车洋行,美国的福特和法国的铁雪龙。比较了质量、价格、服务之后,他最终还是倾向于美国的福特。得知他一次就要订购五台福特y型家用汽车,洋行的老板,一个大个子美国人艾登,亲自接待了他。
“先生,你真是个有眼光的中国人。我们的a型汽车也非常不错,要不要来几辆?”艾登是个典型的美国白人,蓝眼睛白皮肤,个了很高,一头黄发。虽然朱慕云很年轻,也不像他心目中的中国商人,但现在的年代,不能看脸。
“我更喜欢y型。”朱慕云说,a型汽车,四四方方,不像轿车,有点像吉普,没有那种小汽车的感觉。
“如果这样的话,我得遗憾的通知您,五辆y型的供货时间,可能得三个月以后,甚至更晚。我们暂时只能提供三辆y型,其中两辆,还得从上海调。如果你能买两辆a型的话,一个月之内,就能全部供货。”艾登不得不说出实情,古星的客户,很少有一次性买五辆汽车的,中国商人,能买一辆汽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洋行的规矩,先付一部分定金,货到后,才付余款。如果朱慕云全部要y型,洋行收到货款,就得三个月之后。如果朱慕云能要两辆a型,他一个月之内,就能拿回所有货款。
“也就是说,如果我要两台a型车的话,就是帮了你的忙?”朱慕云微笑着说。
“不错,如果您能要两台a型的话,我会非常感激。”艾登诚恳的说。
“我想知道,你的这家洋行,是你自己的,还是福特公司的?”朱慕云问。
“我们是代理福特公司的汽车,当然是我的产业。”艾登自豪的说,能在战争时间来中国做生意,在很多人眼中,都认为他是疯子。但风险与利润是并存的,从美国运汽车来中国卖,中国的利润之高,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6869707172...5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