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哦。”朱慕云有些遗憾,他今天来看汽车,还有另外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帮大泽谷次郎的母亲和妹妹,离开日本。
“是不是让您失望了?”艾登说,他在中国有好些年了,不但能说流利的中文,而且还能从中国人的表情中,判断出其他意思。
“没什么。”朱慕云叹了口气,如果这是福特公司的洋行,想必日本也有,自己或许就能通过艾登,与日本的福特洋行联系,直接让大泽谷次郎的家人去美国。
“先生,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出来,或许我能帮到你。”艾登热情的人,朱慕云是他目前最大的私人客户,一次买五辆车,除了政府部门外,朱慕云是头一份。
“我有两个日本朋友,想去美国。”朱慕云缓缓的说。
“原来如此,只要他们能拿到签证,去美国不成问题的。”艾登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只要能付得起船票,日本人拿到美国签证,并不算难。毕竟现在日本与美国,还没有交战。
“现在日本人拿美国签证容易吗?”朱慕云问。
“这个你还真是问对人了,我有个朋友,就在美国驻日使馆工作。”艾登微笑着说,他为能帮到朱慕云而高兴。
交锋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扣
既然艾登可以帮到朱慕云,那么汽车的事情,朱慕云也可以退一步。但随后,朱慕云就向艾登提出,汽车价格的问题。
“艾登先生,我一次性买五辆汽车,你是不是得给我一个折扣?”朱慕云说,这一刻,他都觉得自己有些恬不知耻。但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自己让了步,艾登就应该把价格降下来。
“对不起,给你的价格,已经优惠了。”艾登没想到,自己刚答应帮朱慕云,他马上就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次买五辆汽车,绝对是富豪的行为,怎么还会在乎这点钱呢。
“你听说过回扣吗?”朱慕云说。
公然向美国人要回扣,而且还要得这么理直气壮,他恐怕是第一个。
“这不是你自己买的汽车么?”艾登被朱慕云的无赖气笑了,怎么能为了降价,而如此无耻呢。
“这是百里车马行的汽车,我是帮你介绍生意,所以,我要百分之十的回扣,不算过分吧?”朱慕云说,他自己名下,当然不能有汽车,要不然的话,政保局的那帮人,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百分之五。”艾登说,这是中国特有的销售方式,说得好听点,就是给中间人佣金。
“成交。”朱慕云高兴的说,五辆汽车的话,也有好几百大洋呢。
这五辆汽车,确实是朱慕云给百里车马行买的。朱慕云觉得,百里车马行,应该改为百里出租公司了。随着汽车的发展,马车慢慢会被淘汰。汽车的运输量,以及速度,都是马车无法比拟的。
当然,购买轿车只是第一步,百里车马行的生意,是运货为主,他计划再买几辆卡车。虽然现在是战争时期,但同样可以做生意,而且还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希望我们以后还能合作。”艾登高兴的说。
“当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卡车?”朱慕云问。
“当然有。”艾登笑着说,朱慕云虽然称得上卑鄙无耻,但出手却很豪爽,只要价格合适,生意还是很容易谈拢的。
“驾驶卡车比货车难度要大,买了你的车,你还得负责培训司机才行。”朱慕云说,百里车马行的人,驾驶马车个,他直接冲到姜天明的办公室,说起要给宪兵小队配车的事,姜天明当时就答应了。
“很好,这次帮你家人的,是一位叫艾登的美国人,他在法租界销售福特汽车。如果你能照顾他的生意,我想令母和令妹,去美国的事情,他会更加上心。”朱慕云说。
“可我并不负责采购汽车啊。”大泽谷次郎为难的说。
“你只要告诉姜天明,你喜欢福特汽车就可以了。”朱慕云微笑着说,大泽谷次郎还真是正直。在政保局,只要不触及到姜天明的底线,大泽谷次郎的任何要求,都会得到满足。
姜天明原本有三辆小车,除了给姜天明配辆专车外,其他两车小车,给需要用车的人随时调配。这样的安排,对政保局这样的单位来说,只能是勉为其难。像行动队、情报处、一处、二处,都需要迅速机动。大泽谷次郎的要求,正好让政保局把配车的事情,提到日程上来。
配车是好事,参与开会的,至少也是各个处的处长。每人配一辆车,再给大泽谷次郎的宪兵小队,配两辆,很快就通过了决议。但李邦藩提出,应该给缉查科也配车。这个提议,却遭到了阳金曲、马兴标的反对。
“缉查科如果配车的话,那我下面的情报组,是不是也得配车?行动队下面的行动组,是不是也得配车?这样算起来,我们政保局,没有三十辆车,根本不行。”阳金曲冷笑着说,他以前虽然是李邦藩的部属,但从来就没有把李邦藩放在眼里。
交锋 第二百五十章 提前计划
阳金曲的话,让李邦藩无法反驳。看到李邦藩怅然若失的神情,阳金曲很是得意。李邦藩的意思他明白,不就是想给朱慕云配车么?李邦藩一开口,他就明白了,绝对不会让李邦藩得逞。
就算朱慕云是一科、二科两个科的科长,但这又算什么呢。贾晓天是经济处的副处长,现在也兼着两个科的科长,也没给他配车呢。会议最终决定,政保局总共要配十六辆小车。按照平均两千五百大洋一辆小车计算,共需要近两万美元,或者四万大洋。
鉴于大泽谷次郎喜欢福特汽车,政保局的所有汽车,也都只能选购福特品牌。十六辆汽车,可是笔大生意。他们还在开会的时候,朱慕云就已经到了法租界,找到了艾登。
“艾登,有笔生意,马上就会找上门来。”朱慕云微笑着说,虽然他还不知道政保局会购多少辆车,但肯定会找艾登。
“哦。有多少辆?”艾登问。
“十辆,甚至更多。”朱慕云粗略估计了一下,每个处一辆,李邦藩和曾山各一辆,再加上宪兵小队的两辆,应该在十辆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特殊情况,可能还会增加。
“你来通知我,是不是想要回扣?”艾登似乎明白朱慕云的用意了。
“当然,如果十辆y型或a型福特,需要多少钱?”朱慕云问。
“一次性要十辆,价格当然会很优惠。”艾登微笑着说,他知道朱慕云的秉性,自然也不会报高价。他给朱慕云报的价格,是每台一千三百六十美元,约合两千七百大洋。
“这个价格,不包括我的回扣吧?”朱慕云问。
“当然,百分之五的回扣,不会少你的。”艾登微笑着说。
“如果我能让价格,超过一千三百六十美元,多出的利润,是不是归我?”朱慕云问。
“超出的价格,你可以得到百分之八十。”艾登很快明白了朱慕云的意思,显然,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实在有些贪得无厌。
“这样吧,这次的价格,成立价不能太低。这样吧,先报四千大洋吧,最终什么价格成交,我再通知你。”朱慕云摇了摇头,这种赚钱的事,他怎么能放过呢。
“四千大洋?这个价格,会把人吓跑的。”艾登惊讶的说。
“不会,政府部门采购的汽车,哪怕就是八千大洋,也是有可能的。你只需要咬住价格,其他事情,我会处理的。”朱慕云笑着说,这次的采购,不止他一个人要拿回扣,陈旺金也是个贪得无厌的人。
“好吧,如果搞砸了,你可别怪我。”艾登无奈的说。
政保局的汽车采购,果然是由总务处负责。陈旺金这个副处长,到现在还没有转正。这次采购汽车,可是好几万大洋,十几万法币的采购量。如果办得好,让姜天明满意,或许这个副处长,马上就能转正。
法币每一天,都在慢慢贬值。从刚开始的一个大洋,兑一法币,到现在十法币只能兑三块银元了。朱慕云存在银行的美元和黄金,已经开始给他盈利。如果现在朱慕云套回法币的话,他已经有几万的利润。
“陈处长,要不要打下手的?”朱慕云回到镇南五金厂,就听说了买车的事。虽然经济处和二处,都会有一辆车子,但一辆给张百朋用,经济处的,会给贾晓天用,他是没资格用车的。
“你现在可是大忙人,哪敢麻烦你。”陈旺金说,采购汽车的事,他自然不能让别人染指。他很清楚,朱慕云在二处也做总务,如果让他插一手,岂不是从自己碗里夹肉?
“法租界我经常去,如果需要帮忙,随时给我打电话,不要客气。”朱慕云说。
“这件事就不麻烦你了,法租界我也常去。”陈旺金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
朱慕云笑笑没吭声,转身离开了。陈旺金见朱慕云离开,一脸的冷笑。别的事情,他可以让朱慕云插手,但这件事,任何人都不能插手。
朱慕云这几天,不是在二科,就是在法租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二处了。他在政保局,实际上有三个职务,两个缉查科长,一个总务科长。二处的总务科,现在只有朱慕云一个人,虽然二处初建,但总务就是管杂事的,有的时候,朱慕云不在,其他几个科的工作,有的时候还真不好处理。
“朱科长,这些账还请你马上给处理一下。”得知朱慕云到了二处,二科的郑思远,马上拿着一沓条子就过来要钱了。
总务科长不在,账目无法报销,二科所有的开销,都只能由他垫付。就算郑思远再有钱,也不可能维持一个科的运转。况且,郑思远并不算有钱。
“才几天时间,怎么就这么大的开销?”朱慕云看了看条子,真是什么东西都有,竟然还有修鞋工具一套,米粉摊一担。但很快,他就明白,这些东西是用来盯梢用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二科已经有了目标。
“没办法,这些都是必须要用的钱。”郑思远不想多说,虽然朱慕云是自己人,但他是专业情报人员,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告诉别人的。整个二处,他只对张百朋负责。
“郑科长,我不能天天守在这里,你看这样好不好?二科先支一笔钱,这些账目,由你先处理,我来后再送过来,免得耽误你们的事。”朱慕云笑着说。
“要能这样就太好了。”郑思远高兴的说,朱慕云的脑子就是活,这样的话,他也不用受总务科的约束。
“但是,账目一定要清楚,越详细我这边越好做账。”朱慕云说。
“没问题。”郑思远忙不迭的说。
郑思远一走,朱慕云就开始研究他送过来的这些条子。日本人做事情,就是仔细。不管买了什么东西,都会认真记下来。比如说,在哪吃了顿饭,一般只要写个多少钱就可以了,但他们不一样,还得写上吃了什么菜,几个人吃。这样,就算以后查账,也能找到证人。
其实朱慕云不知道,在郑思远那里,还有一份更详细的。比如说吃,除了报账要用的信息外,还有在哪吃,什么时候吃的,吃了多长时间?这些都是会写明的。
交锋 第二百五十一章 报销
虽然一堆账单显得杂七杂八,但朱慕云很快就整理出了头绪。一部分是二科的正常开支,另一部分是外勤的费用。对二科的日常开支,朱慕云不会关注,他感兴趣的,是外勤开支。
从账单可以看出来,他们是一个三人小组,一个当鞋匠,一个摆了个米粉摊,还有一个,是黄包车夫。他们每天,至少会吃一顿豆皮。古星有四大名小吃,老通城的豆皮,那可是一绝。价格不贵,分量十足,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三天了,他们每天至少要吃一顿,有的时候,是早餐,有的时候是晚餐,显然,他们离老通城不会太远。要不然,豆皮凉了,就不好吃了。
其中有张账单,竟然是笔理发费,五个铜板。朱慕云暗暗好笑,二科的人,也没有省油的灯,连笔理发费也要公家出钱。但这却给了他线索,他们的外勤地点,应该是城南老通城附近,并且边上有一家理发店。
下班后,朱慕云也去了趟老通城吃豆皮。二处的人,朱慕云每个都认识,如果有二处的人,也来买豆皮,他肯定会认识的。朱慕云在老通城,找了个靠里的位置,那里位置虽然偏,但只要进出的人,都能看到。
朱慕云没有坐好久,他的豆皮上桌,慢慢吃完后,就离开了。就算他再想观察,也不能表现得异常。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合乎常规,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在附近,他又转了两圈,并没有看到什么理发店。这种事,不可能第一次就成功,也无需灰心,朱慕云先回去了。到家后,他拿出城南的地图,将今天去过的地方,全部标注起来。虽然他今天只在老通城附近转了转,但明天,就能不走重复的冤枉路。
在地图上做好标记后,朱慕云又把今天的事情记了下来。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养成了每天记录所见所闻的习惯。特别是接触到的情报,更是会一字不漏的记下来。还有开会,每次朱慕云参加的会议,也是如此。
这是邓湘涛告诉朱慕云的,一个好的情报人员,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但是,必须要密写。每个情报员,都有一套自己设定的密码,他要求朱慕云也得有一套。这样的密写,除了朱慕云自己外,任何人都不能看懂。
快完忙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沉闷的声音,像是有人在上面走动一般。但朱慕云知道,这是三公子那边发过来的,是地下室的敲门声。朱慕云与三公子、华生那边的地下室,平常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只能朱慕云去他们那边,对方的地下室,无法到他这边来。
“什么事?”朱慕云走了过去,三公子的地下室,摆了一张小床,还有三把椅子,他也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角落里摆着五箱茅台。
“今天法租界的福特汽车洋行打来电话,让我们派几名司机去培训。我问了,你订了五台小汽车?”三公子说,百里车马行是朱慕云投资,他经营。朱慕云是东家,他只是掌柜。既然朱慕云订了汽车,以后百里车马行的业务,就会加一项。
“没错,你叫几个机灵的,老实本分又肯干的,去学开车。不但要学开小车,还得学开卡车。”朱慕云说,卡车比小车贵一千大洋,但一卡车的货,能让马车拉好几趟的。如果是跑山路,卡车的优势就更大了。
“五辆小车,未免太多了吧?”三公子有些犹豫的说,车马行还没有开展过小车的业务,一下子就搞来五辆,如果摆在车马行,会产生亏损的。
“这五辆小车,主要用来出租。其中有一辆,我自己用。另外四辆,有两辆,也有他用,剩下的两辆,才由你来经营。”朱慕云说。
“那就没问题了。”三公子松了口气,五辆汽车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如果是两辆的话,还是勉强可以的。
“我现在兼任二科的科长,以后车马行,可以把业务向北开拓。”朱慕云说。
“我已经听说了,还没恭喜云哥。”三公子谦恭的笑了笑。
“这有什么好恭喜的,两头跑再累。”朱慕云摆了摆手,他这是真心话,当然,累也乐是并列的,担任二科的科长后,他的灰色收入,也是成倍增加的。
以前从一科走货的商人,得知朱慕云兼任缉查一科的科长后,也跟着把生意往北开展。把缉查科的路子打通,他们的生意,几乎就成功了一半。而且,朱慕云讲规矩,做事有原则,只要收了钱,就一定会办好事。不像有些不当官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一旦出事,马上过河拆桥。
“云哥,我想在城北建个货栈……”三公子说,百里车马行的业务,拓展得很快。在车马行这一块,百里车马行已经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别的商人,都会跟着朱慕云,跑北面的生意,他是朱慕云的兄弟,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没问题,我把任纪元放在二科,如果我不在的话,你可以找他。”朱慕云说,三公子跟任纪元也打过交道,任纪元知道三公子与他的关系很不错。
第二天,朱慕云到二处的时候,郑思远又拿了昨天的账单过来报销。
“郑科长,这样的事情,何必你亲自来跑一趟呢。”朱慕云微笑着说,他接过账单,瞥了一眼,上面的餐费依然有豆皮,另外,今天又有了一份理发费。
“二科的人,现在都很忙。”郑思远说,这种事,交给别人,他也不放心。
二科的人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很精干。这次发现地下党的线索,他派了三个人盯梢。与地下党打交道,不能像军统那样,发现马上抓捕。地下党对信仰很忠诚,与其撬开他们的嘴,不如盯着他们的腿。
“二科个个都是高手,不像一科,还要培训。”朱慕云笑嘻嘻的说,李邦藩也让他有空就去听听谭,冯梓缘是临训班出来的,在中国算是专业人才了。但朱慕云,一次都没有去过。
交锋 第二百五十二章 理发店
朱慕云的话,让郑思远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他最自得的地方,正是二科的人员。那些都是大日本的精英,不像冯梓缘的一科,那帮人连给二科提鞋都不配。
平常郑思远不苟言笑,听到别人的奉承,甚至还会露出厌恶之情。但那是因为,恭维的话,没有说到点子上。
“朱科长,这是预支的钱,我觉得报账,还是应该由总务科来做。”郑思远说,他回去想了一晚,虽然预支钱,能让二科更自由,但他觉得,自己却做了总务的事情。总务科负责报账,二科不能代劳。
“郑科长,既然拿给了二科,就不用还了。”朱慕云微笑着说。
“那不行,这可是二处的钱。”郑思远摇了摇头。
“现在是二科的钱了。”朱慕云把钱推了回去,这是政保局的钱,用来作人情再好不过。朱慕云的愿望,就是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哪怕不能让他们抗日,就是腐蚀一下他们,也是好的。
喜欢享受的人,总不愿意拼命,因为他们舍不得这花花世界。二处的伙食,现在也由郭传儒负责,朱慕云为了让二处的吃好吃饱,可是花尽了心思。鸡鸭鱼肉,几乎是顿顿换着来。出外勤的人,每到饭点,都会尽量赶回来。实在赶不回来的,也不会亏待自己。
老通城的豆皮,普通人偶尔去打打牙祭是可以的,但天天吃,那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吃得起的。而且,一处出外勤,如果吃老通城的豆皮,绝对不会报销。但二处的话,就算他们在古星饭店吃大餐,朱慕云也不会为难他们。
“这不太好吧。”郑思远看着花花绿绿的票子,如果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这钱是政保局的,他拿了的话,会被上司责罚,自己也于心不忍。
“二科天天出外勤,是不是应该给津贴?你们都是专业人员,这点津贴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朱慕云微笑着说。
“这是津贴?”郑思远很愿意相信,朱慕云给自己找的这个理由。
“当然,要不然局里发的那点薪水,怎么够兄弟开销呢。”朱慕云笑着说,郑思远确实很有原则性,但是,这也得看是什么事。对二科的事情,对情报的事情,他确实有原则性。但这种事情,他的原则是,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
“好吧,那我就替二科的兄弟,谢谢朱科长了。”郑思远说。
郑思远走后,朱慕云才开始研究这些单据。五个铜板的理发费用,就算是一科的人,也应该不会报销。他们之所以会报销,一定是因为公事。理发竟然成了公事,难道二科的人,是奉命去相亲不成?
所以,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理发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二科的人,会亲自去理发。只是,这个据点是军统还是地下党的?朱慕云无法知道。他能做的,就是把情报,分别传给双方。
“赤柴重八藏,剃头铺的情况,摸清了吗?”张百朋问。
“摸清了,里面只有一个人,每个星期六,就会有人以剃头为名义来接头。后天就是他们接头的日子,我们会收网。”郑思远说。
“剃头铺已经在网里了,什么时候收都一样。重点是那个接头的人,一定要跟紧,如果能顺藤摸瓜,那就最理想了。”张百朋说,地下党的嘴都很硬,想要撬开,不是一般的难。
在政保局,随处可见军统的叛徒。但**的叛徒,少之又少。对地下党,特高课的原则是,见一个杀一个,直到把他们杀光为止。但张百朋,总想着能让地下党投靠过来。他听说曾山在特务处的时候,就拉拢过地下党。自己是大日本帝国的精英特工,当然不能被曾山比下去。
收到朱慕云的情报,邓湘涛很是意外,冯梓缘整天在二处,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向他提供一科的信息。但朱慕云,对二处的任何事情,似乎都了若指掌。冯梓缘在临训班毕业时,朱慕云还没有接触情报这一行,现在,两人又同在二处,朱慕云还只能算半个二处的人,怎么拿到的情报,就比冯梓缘多呢。
军统在老通城附近,并没有理发店为联络点的,所以,只能是地下党。军统对**的态度,从梁德勋来古星就可见一斑。邓湘涛**是坚定不移的,他是个老牌特务,又知道戴老板也好,“老头子”也罢,骨子里是最恨**的。
邓湘涛随后与冯梓缘见了面,自从冯梓缘到二处后,他与朱慕云见面的次数要少了一些。就算要见面,也是在法租界。
“二科正在盯一个地下党的联络点,你知道具体位置吗?”邓湘涛问。
“二科在盯地下党?”冯梓缘连二科在干什么,都不清楚,更不要说地下党的具体位置了。
“这个联络点,应该是一家理发店,距离老通城并不远。”邓湘涛说,朱慕云都把情况摸清了,可冯梓缘一点风声都没收到,实在不像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