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欧美当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以往有些柔和的脸孔,因为露出了额头,显得有些棱角分明。奥黛丽忍不住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亲爱的,每个女孩子都会为你倾倒。”
“不,有你的爱,我已经足够了。”
男女之间的情爱,对于周南来说,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当他在历史的大潮中搅动了世界的风云,任何女人都不可能像改变历史一样,带给他如此强烈的满足感。
博尼塔帮着奥黛丽拿来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汉服,卡洛琳妈妈也拿来了首饰盒,里面装着周南从古董里面挑出来的玉佩。
跟在英国穿过的冕服不同,这一次的冕服是以红色为主色,黑色为配色,只有蝉衣,没有中衣,深衣。
这是因为南华处于热带,穿的太厚只是负担。不过,这套汉服仍然保持着庄重,飘逸的风格。
奥黛丽帮着周南穿好了衣服,然后将两块玉佩系在在腰间,压住了前襟。
等周南穿好了衣服,奥黛丽才穿戴起了她的汉服。她的这一套汉服是汉代的襦裙,以浅绿色为主色系,配以分红,浅黄,与周南的汉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是他们,就连凯莉,格莱温,雅尼克和卡洛琳他们,也都穿了一套汉服。虽然这样的衣服穿在他们的身上有些不合拍,甚至有些沐猴而冠的滑稽,但是他们一个个却很开心。
正在长身体的利昂显得有些瘦弱,他挥了挥宽大的衣袖笑道:“这一下我可以不用带扇子了。”
同样也穿了一套宽松襦裙的梅丽莎笑道:“来帮我扇风。”
看着他们在那里逗乐,周南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等到凯莉扭扭捏捏的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飘逸的襦裙穿在她的身上,快要变成一件紧身衣了。
不过因为量体定做,宽松的襦裙也遮挡住了她的一身肥肉。虽然体格大了一点,但是看起来……好吧,周南很不想她来帮忙做宣传了。
但是她自己非常开心,以丝绸为主料的汉服轻松飘逸,穿上之后不仅不会闷热,比一般的服装更凉快。
这对喜冷怕热的她来说,比什么都好。
全家人一起来到了军营的餐厅,那些没有轮到执勤的军人们看见他们这些人的打扮,一个个都傻眼了。
一个胆大的士兵跑了过来问道:“周先生,这是我们的民族服装吗?我们的民族服装不是长袍马褂吗?”
“长袍马褂不过是满族的服装改款,我们民族服装就是现在穿在我们身上的汉服。”
“真好看,我以后也要买一套,结婚是时候穿。”
周南笑着说道:“马上就会有成衣销售了,虽然价格比一般服装贵,但是作为一个华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华服。”
周南这样说不是为了赫本公司推出的华服做宣传,而是确确实实的感受。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传统都遗忘了,那还有什么是值得铭记的呢!
军营的早餐很丰盛,但是周南却不敢多吃,甚至连米粥都不敢多喝,只是吃了两个馒头。
今天的事情太多,他可不愿意在抛头露面的时候,却只想着要找厕所。
其他人也跟他一样的想法,除了莉莉这样还不算懂事的孩子。
莉莉已经快三岁了,长的伶俐可爱。今天的她穿了一套嫩黄色的小襦裙,臭美的不得了。不过,嫩黄色的襦裙配上她金黄色的头发,洁白的肌肤,真的是可爱极了。
八点半的时候,周南他们坐上了一辆带斗篷的军用卡车,离开了河心洲的军营,来到了市区。
市区这里,每条街道上都满是载歌载舞的人群,除了一条通行的车道,到处几乎是水泄不通。
被架在每条街道上的大喇叭里,广播台一直在报道着各地庆祝的盛况。除了坤甸,在巨港,在马辰,在山口洋等各个城市,同样有无数庆祝的人群在等待着。
不仅仅是南华,今天的广播是面向全世界,只要能收听到南华电台的短波的地方,都能听到南华独立的新闻。
汽车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这里也是今天举行开国大典的主会场。
会场四周已经被士兵完全封锁,就连公园另一边的河里,都有士兵的巡逻船。
每一个进入会场的人都会进行检查,还设立了十个磁铁门,防止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
周南他们的车在入口就停了下来,周南的出现,引起了围观民众的热情欢迎,舞龙,舞狮的团队都在激情地舞动着。
他们一行人穿的汉服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那些媒体记者更是一点也不在乎胶卷,对着他们每个人摁下了快门。
利昂俏皮地也用挂在脖子上的相机跟他们对拍,被卡洛琳妈妈责怪一句浪费胶卷,才算安稳了下来。
外面人山人海,会场里面同样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南华的国旗,还有少数荷兰的国旗。
这个公园的面积不小,光是这一片草坪,就有数万平米。草坪上面已经站满了人。
在草坪尽头,搭建起了一个足有十米高的高台,这也是今天的主席台了。
南华的独立,将会在这里通告给全世界。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三二章 庆典
高台之上,上面的座位分成两边对立而向,一边是荷兰王室,荷兰政府的代表席位,而另一边,则是南华议会和南华政府的席位。
高台的前面,是受到邀请的世界各国的代表席位,在这些席位的后面,才是获准进入会场的市民代表的席位,不过全部变成了站票。
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人在乎,能够亲眼见证南华的独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值得一辈子铭记。
周南在跟蔡老他们沟通的时候,坚持不肯坐在台上。虽然这个时候能坐在台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荣耀,但是他的身份背景有些复杂,坐在台上有些不符合国际通例。
他的座位在一排的正中,左边是英国,法国,美国代表的席位,他的身边是瑞士七位执政官之一的雷哈特,同时也是外交事务部长。
而在他的右手边,则是坐着苏联和他们加盟共和国的代表,以瑞士为分界线,两边泾渭分明。
奥黛丽坐在他的身边有些不自在,怯怯地关注着周边的环境,低声跟周南说道:“约纳斯,我到后面去跟妈妈他们一起坐吧,坐在这里浑身不自在。”
“你不是已经习惯在媒体前的亮相了吗?”
奥黛丽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不同环境带给她的不同压力,四周的庄严肃穆,让她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跟奥黛丽不同,坐在周南身后的埃廷尼和施托尔科却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他们代表着周南在会场中与各界的政府代表积极联络和沟通,在今天这个场合,周南的重要性凸显的更加重要,成为了所有代表积极联络的对象。
许多不方便直接联络的对象,却又需要联络,都会通过他这个中间人来进行沟通和协调。所以埃廷尼和施托尔科,从进入会场,就变成了最忙碌的人。
九点半的时候,威廉明娜女王带着荷兰代表进入了会场,她们没有直接登台,而是在台下跟各国政府代表一一交谈。
虽然今天也算是荷兰的主场,但是荷兰如今早已经没有了海上马车夫的辉煌,现场有不少人的国际影响力,都远远大于荷兰这个二流国家的影响力。
快到了十点钟,她们才被工作人员请上了高台。
当一众南华代表登上高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沸腾了起来。因为不管蔡老,陈老,还是潘老他们,无一不是身着汉服冕服,并且全部是红色主色系,镶以黑边和黄边的格式。
他们身上的汉服跟周南身上的汉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交领右衽,褒衣广袖,只有少数的部位有一点差别。
纪梵希在周南的委托下,帮他做出了两套汉服以后,就来到了南华,与几位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研究的学者,共同设计了这套汉服。
南华地处南方,五行属火,火尚红,所以,以红色为主色系。
跟周南一开始只讲究舒适凉快不同,这套冕服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考究,符合传统礼仪和讲究,并且以后将要确定下来,成为南华的国服。
除了冕服,他们也在积极开发新的款式,常服,女装襦裙,后续都会一一推出。
时下全世界都是以欧美文化作为学习的对象,西装几乎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礼服。周南上次在伊莉莎大婚的时候,穿汉服出席,还可以说是个人行为,即使西方媒体有些关注,却也没有被牵扯到民族情感方面。
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国家的独立大典,并且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领导人都这样穿,那就表现的很明显了。
上行下效,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南华虽然是海外之国,却也是以继承中华文明为己任,这对内战双方的冲击是最大的。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恐怕他们只会认为南华这样的行为是逾礼。不过如今局势未明,大鼎未定,也没有人出来说南华这样做是张狂了,反而更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潘志成有些不习惯地整理了一下有些宽松的袖口,从里面掏出了一张文稿。作为今天的大典主持人,他的心里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有一种此生无憾的激动。
论德高望重,他不如议长蔡老,论交游广阔,他不如陈老,论家资规模,他也只是中等。
他能在这次选举中被推为第一届政府总理,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执政思路中和,不急不躁,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年轻有为”。
出生于95年的他今年才满五十二岁,让他担任总理一职,最少能保证十年的稳定期。现在的南华虽然筚路蓝缕,却因为大商人集体执政,有着许多国家没有的经济优势。
南华的发展之路需要的不是激进,而是稳定。只要坚定地沿着预定的发展方向前进,在完成国内的基本布局之后,后路并不艰难。
南华一千一百万的人口,有一大半都是中产阶级人口,这种优势即使是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比不上的。
所以,第一届政府班子的稳定性,要比什么都重要。
只有稳定,才能保证南华如今拥有的经济实力,变成综合国力。
十点整,潘志成走到了高台前面的演讲台前,他有些激动地深呼吸一下,压抑住自己兴奋的心跳。
他稍微凑近了摆在演讲台上的一大排话筒,稍微控制着自己的语调,铿锵有力地说道:“尊敬的女王陛下,尊敬的荷兰议会代表,尊敬的各国来宾,尊敬的世界各国媒体代表,尊敬的南华共和国所有国民们。今天是黄帝历4644年十一月二十一,西历1948年一月一日。南华共和国在今天,正式成立了!”
他的声音透过广播,传到了南华境内各地,传到了东南亚各地,乃至信号所能抵达的每一个角落。
一时之间,海啸般的欢呼声,随着他的话音刚落,就响彻四周。所有人都站起身来,忘情地欢呼着,就连各国代表们,也都纷纷起身鼓掌。
随后,早就候在高台两边的军乐团就奏响了荷兰国歌,然后是南华国歌。在南华国歌响起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听到,会场内外都是整齐地歌声。
台上的潘老,蔡老他们也都一个个放声高唱,不少人都是情难自已,泪流满面。
在国歌演唱过后,潘老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又凑到了话筒前面。“自秦汉以来,无数华人就开始探寻大陆以外的地区,根据南华发掘的历史遗迹,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发展。但是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华人才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南华人,将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真正变成了我们的生存国度和心灵家园。”
现场又是掌声雷鸣,欢呼声此起彼伏,声声震耳。潘志成双手下压,现场的欢呼声才逐渐平息,他又高声说道:“南华不仅仅是华人的国度,而是囊括了华人,马来人,巫族人,爪哇人,马鲁古人等少数民族为一体的开放型国家。我们开放自由,兼容并蓄,并且愿意与世界上任何主权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也愿意与任何没有偏见,能平等对待南华的国家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
潘老现在念的告国民书并不是由周南主笔的,他最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写一篇让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一篇公告。
因为这篇公告可不仅仅是一篇演讲稿,更是代表南华政治立场,经济发展政策的外交公告。
在这篇文章里面,不仅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态度,也需要清晰合理地对南华进行定位。
更重要的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局势是在变化的。现在看起来再合理的公告,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都会变得不合时宜。
周南没有时间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南华绝对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不要说写一篇白话文的公告,就是写一篇文言文的诏书,也有无数的人能胜任。
这篇公告先是阐述了南华的民族政策,外交政策,随后又详细叙述了南华将要执行的经济政策。
反倒是在国防政策方面,并没有做详细地阐述,因为南华现在头上毕竟还有一个荷兰宗主国。一切跟着荷兰走,就不会有政治错误。
这个宗主国的存在,似乎是对南华的独立有一些桎梏,说出来也不好听。但是,现在有个宗主国在头顶帮南华遮风挡雨,其实是对南华有利的。
现在是什么时代?冷战初期啊!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需要选择站队,要不然就要挨打,受到排挤。而南华却不需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荷兰是宗主国,我们跟着宗主国走就是对的。
而苏联一方为了拉拢南华,在马六甲这个海上十字路口镶下一颗钉子,也不会逼的南华太紧,甚至还会给出一些优惠条件来拉拢。
所以,现在的南华有一个宗主国,比完全独立,更加符合短期利益。
至于以后,再过几十年,世界局势又会有新的变化了。那个时候,南华再完全独立也不晚。
(笔力有限,加上和谐大军的威胁,不敢在南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上多写笔墨。高,潮似乎有些平淡,希望大家见谅。)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三三章 发展之路
庆典威廉明娜女王演讲之后,正式宣布结束。
威廉明娜女王的荷兰语懂的人可不多,所以她的发言也很短,因为根本没有人在乎。
但是这只是官方的宣读仪式结束,而民间的庆典才拉开了大幕。
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们,舞龙,舞狮的队伍,在南华各地拉开了庆典最高超的部分。
这天中午的聚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全世界再也无法企及的盛大聚餐。
南华的大商人们,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细心安排了今天中午的这一顿免费午餐。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哨所。每个村子,每家工厂,每条街道,都预先统计了人数,按照人头,准备了这一顿饭。
每个人有一块牛肉,一块猪肉,一块鸡肉,一份青菜。上至议长,总理,下至残疾乞丐,每个人吃的饭都是一样,无一例外。
而南华如今的人口,除了婆罗洲中部热带雨林中的原始部落人数无法统计,已经查清的人口可以精确到个位数,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每个人在登记的时候,都能得到一张登记卡,上面注明了持有人的出生日期,民族,籍贯,信仰,性别,特长等一切特征。
目前这还是一份简易的身份证,但是登记卡上面已经详细注明了持有人到当地户籍部门登记的通知。届时,每个人都会拍三张照片,一张贴在登记卡上,一张留存户籍部门,一张会存在当地的档案库。
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原始的编号,这份编号也会绝无更改,除非死亡,永不注销。
现在还没有人能看到这种模式的控制性,只是认为这样统计方便了管理。但是在后来,这种户籍制度直接摒弃了家族,家庭,将人口控制精确到个人,让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种模式的先进性。
每个人有一个编号,男人是以a开头,女人是以b开头。字母后面是没有按照出生日期,而是按照登基顺序的八位数编号。
这个编号具有唯一性,任何人也假冒不了。即使你能做出一模一样的登记卡,但是在户籍部门和档案库里对不上,那就会露馅。
周南也有一张这样的登记卡,他这种海外人士编号是以字母h开头,后面同样是八位数,而他的登记号码是七个零,一个一。
南华境内的将近九百万国民,前来南华庆祝的一百多万海外人士,这天中午做到了千万人同一时间吃同一种食物。
这种仪式经过广播的渲染,也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同甘共苦,众志成城的神圣感觉。
哪怕不是华人,那些少数民族在这一刻也没有任何的排斥感,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进了这个大家庭。
当天下午,潘志成作为政府总理,一共接受了三十四个西方国家大使的国书。这些国家都是第一时间就承认了南华,即使短期内不建立大使馆,但是也会在这里设立一家外交机构。
第二天上午,他又接见了十二个东方阵营的外交代表,同意了各国建立外交机构的申请。
南华也将河心洲一大片沼泽区域化为了使馆区,这里因为到处都是沼泽地,原本就没有什么区民,被两条河包夹在其中,农业开发的余地也不算大。
将这里作为使馆区虽然看来有些难为了其他国家,但是却受到了所有国家的一致欢迎。
因为这里是沼泽地,只有不多的几条道路通行,在这里设立大使馆,虽然会增加一部分建筑成本,但是有天然的地形隔绝,沼泽里满是毒蛇和鳄鱼。
只要简单地修建一个院子,每家大使馆都能变成一座座孤舟,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
周南没有参加一系列的国事活动,除了少数几场庆祝活动,他一直在会见各界的学者们,还有企业家们。
南华大学的建设还没有进入实质阶段,之所以时隔几个月还没有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不是因为资金问题,也不是因为建设难度,而是因为总设计师梁先生被借用到政府部门,进行南华的城市规划建设。
总设计师都被撬走了,大学的设计当然停滞下来了。不过梁先生一天当做两天用,每天都抽空进行一番设计,目前也快要完稿了。
林先生跟着周南从瑞士回来之后,也加入了设计的团队。但是让周南苦恼的是,她对大学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兴趣而是迷上了城市设计。
大学的整体规划图已经接近完稿,林先生现在加入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如果她能完成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种成就感远不是设计几套房子能比得上的。
原本周南还很担心自己留不住梁先生,林先生夫妇俩,因为等到内战结束之后,这个时候的人们的爱国激情是后世根本不能比的,想拦恐怕也拦不住。
不过这个问题被蔡老他们直接就解决了。
因为在南华成立的第三天,就公布了一系列的政府任命名单,梁先生接受了住房改建部副部长的职位,之所以不是正职部长,是因为他也看上了南华大学建筑系院长的职务。
周南在跟华人学者的见面会上,承诺将会继承国学,但是同时将会大力发展理工学科。目前五百万美元每年的教育拨款,将会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比例,都倾向于理工学科。
除此之外,周南也承诺,以后南华大学接受的社会捐款,也将有一大半拨给理工学科,大力发展科技。
至于国学科,之所以还能占据一小半的拨款,不是因为教育资源的投入,而是周南答应了来自内地的一些大学者们,将会把这一部分资金用在帮助国内院校教育投入上面。
因为这个原因,周南才能挽留一部分大师,让他们愿意留在南华任教。
商人立国,商人治国,除了荷兰,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有过先例。
不过正因为南华如今的宗主国荷兰就是依靠商人治国的,所以南华的发展也有了许多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
南华穷吗?很穷。现在的南华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基础设施近乎没有。这个国家没有一寸合格的公路,也没有电。
连国家的议会还只是商人捐出来的大院,总理府也不过是一座两层小楼。
但是南华同时也很富裕,按照人均水平来说南华拥有的财富甚至能排在世界前列。
现在的南华是整合了整个东南亚的资源,都流向了南华。除了东南亚,从内地也有许多富商因为战争的局势变化,移民来了南华,也带来了大笔的资金。
从欧美返回南华的商人们,更是在国外赚钱来反哺南华。47年一年,光是这些人就从欧美带回了五亿美元的物资和资金,建设了数千家工厂。
而现在南华已经正式建国了,除了华人们自己的力量,欧洲的资金和技术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南华。
就以水电投资为例,瑞士获得了在拉亚山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合同,美国就不依了,他们提出甚至能以更优惠的条件,帮助南华也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
在北加里曼丹的马利瑙,那里有着比拉亚山更好的建设水电站自然条件,只是因为当地几乎没有开发,所以建设水电站了电也卖不出去。
现在南华即将进入大开发阶段,再多的电也不够用。所以周南跟潘老他们沟通了之后,答应了美国人的条件。
虽然明知道美国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南华发展的红利,施加他们的影响力,但是这件事毕竟是对南华有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