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欧美当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比利时政府目前还没有来得及清算旧账,他们要到51年才会重新开庭,审判二战战犯。
不过有了这件事的影响,到时候比利时审判法肯豪森的时候,也会从轻处罚。
当然,即使在原本的历史中,法肯豪森将军也没有收到比利时的重罚。他开始虽然被判了十二年,但是后来仅仅过了三周,法庭又决定释放他。
而获奖的两个团体,一个是施韦哲在非洲的麻风病医院,一个是英国志愿者在肯尼亚的教育志愿团队。
他们获得的资金当然会继续投入到他们以往服务的范围。
不仅仅是他们,获奖人大多都在媒体面前表示。他们会把大部分资金继续投入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所以这也让这次的颁奖典礼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不过总体来说,这次获奖的名单主要还是欧美为主。东方只有苏联的一位为了救德国战俘生命,跳进了冰冷的北冰洋,冻掉了自己脚趾的苏联士兵获奖。
这倒不是因为评选有偏见,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对评奖比较冷淡,根本没有提供太多信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苏联人都在集体工作,根本没有自我奉献,进行人道主义帮助的时间。
不过苏联方面在知道这位士兵获奖之后,倒是很爽快地就把这位士兵送到了瑞士来领奖。
周南和红十字会也跟苏联方面进行了沟通,评奖不看政治立场,只看过去的奉献精神和事迹,希望苏联方面以后能继续配合评选工作。
有了这个榜样,哪怕是为了得到一些外汇,恐怕苏联也不会阻碍下一届的评选工作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评奖开了一个好头,也跟苏联方面缓和了关系。
二月二十六日,颁奖典礼在世界的关注下结束,周南又面临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用了两天的时间,周南才算忙完了这些应酬。
这个时候,南华和英国的框架谈判也已经结束了,双方在贷款,投资方面,一共签订了将近五亿美元的贷款协议,还有超过两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这些贷款,英国方面不会提供现金,南华拿到这些的这些贷款,必须要采购来自英国的物资和设备。
不过,哪怕是有各种限制,这个时候的南华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因为南华的工业基础在一年前还几乎等于空白,即便是从美国返回南华的华人们,投资的工业项目也都比较低级。
现在,能够采购到世界最先进的工业设备,发展自己的重工业,南华根本不挑剔。
有了大众汽车的投资先例,现在的南华针对大型投资,也都学会了采用股份制入股,然后由政府在大股东里面组建管理层。
不过,关于这些方面,周南根本不想插手,因为这些事务太繁琐了,不要说这么多工厂,就是一家工厂,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也根本不可能理清。
所以周南根本不接招,只说一个大学建设就让自己忙不过来了,具体事务方面他不会插手。
打发走了潘志成他们,周南这次才真正是无事一身轻了。
现在他除了需要盯着南华大学的建设,就是给学生们一周上一节课,然后一周去伯尔尼开一天的会。
工作上的应酬,他全部交给施托尔科和埃廷尼帮忙打理,然后就开始继续写书了。
现在他德语的打字机打字的速度快了许多,写书的速度要更快了。半年的时间,完成全书,然后再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完善,对他来说任务并不繁重。
重新阅读了一遍自己已经完成的稿件,周南用了半天的时间重新进入写作的状态,当天晚上,坐在打字机的前面,他开始噼噼啪啪地打起字来。
第二卷:粮食的采集和生产……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五五章 暑假
七月的卢塞恩又快到了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已经有迫不及待的年轻人,跳进冰冷的卢塞恩湖,享受着玩水带来的欢乐。
东西方人种的不同,不仅体验在皮肤上,就连肌肉组织,也略微有些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大部分的白人都能比黄种人更抗寒一点,当然,他们也更不耐热。
特别是瑞士人,习惯了寒冷的气候,气温超过二十五度,他们就受不了啦。要是气温超过三十度,许多老人就要往山里跑。
冬天的时候,周南喜欢到处跑,但是夏天就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
他们的大汗腺发达,现在人体除臭剂还不像后世那么管用,夏天到了人多的地方,那狐臭味他们自己都受不了,更别说周南这个东方人了。
但是今天,周南跟许多家长一起,都等在中学的门口,等待着毕业班的学生们考完最后一门课。
瑞士人不喜欢上大学,虽然苏黎世理工即使不是世界第一理工大学,也能算欧洲第一理工大学,但是这只是代表瑞士人重视教育。
在瑞士,除了社会、人文、医学、科学学科,大学的其他学科教育都比较落后。
但是只要是他们重视的学科,一般发展的都很强,绝对的世界一流。
但是瑞士没有一所出名综合大学,更多的是专科大学,包括后世闻名世界的瑞士酒店管理学院没他们只要重视的学科,绝对会精益求精,勇夺一流。
从小开始,瑞士的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最少有一半的学生,初中毕业之后就不会在上学了,然后就进入专科学校一边学习技术,一边上学。
而只有一半的学生会进入高中,但是这一半的学生里面,又有三分之一是为了进入高级技工学校才进高中的。
另外三分之一是喜欢文科的学生,他们只能读了大学,才能找一份文职工作。
真正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进入大学的学生,最后只有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但是就是这六分之一的学生,成材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因为他们是真的喜欢自己学习的东西。
瑞士的大学生虽然比其他国家少,但是不代表他们的学生素质就比其他国家的学生低。
在初中的时候,一般的瑞士学生就都能掌握三门以上的语言对话和书写,已经满足他们在社会上生存的需要。
后来的学习就只是增加他们的深度,而不是广度。
这个国家从来都不需要全才,只需要专才。
所以卢塞恩的初中有几十所,技校有几十所,可是高中,只有四所。
周南和大部分等候的家长一样,在学校门口的树荫下闲聊着各自的孩子。当然,周南这一点又跟其他人不同,别人等的自己的孩子,他等的是老婆。
虽然是高考,但是没有人会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会怎么样,以内在瑞士上学,这次的考试成绩只占了三分之一的比重,然后还有平时的表现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看的是面世结果。
所以哪怕高考的成绩靠的不好,也不用担心没有大学或者是高等技工学校上,无非是看去一流的学校还是二流的学校了。
做为卢塞恩的骄傲,周南当然受到了许多家长的热情攀谈。瑞士虽然没有瑞典,芬兰那么冷,但是人的性格同样冷漠。
他们的热情攀谈,绝不会热情的让人难受。
一阵铃响,考完试的学生们走出了教室,攀谈的人们注意力也就转移了过去。许多家长冲着自己的孩子招着手,但是没有一个人大声喊叫。
任何时候,发出大的声音,影响到其他人,在瑞士都是最没有教养,最失礼的表现。
奥黛丽跟几个同学一起走出了校园,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周南的面前。“约纳斯,明天晚上如果不下雨,我想举办一场小型烧烤晚会。”
“当然可以,我们家已经好久没有热闹过了。”
她有些嘚瑟跟自己的同学们说道:“我就说了,约纳斯就是我的丈夫,不是你们眼中那些不容易接触的大人物。”
好一会儿,她们安排好了明天的安排。跟同学们分手后,奥黛丽挽着周南周南的手臂,跟其他人打着招呼,沿着缓缓向下的山路,向码头走去。
“时间真的过的好快,一转眼,我们到瑞士已经五年了。”
周南取笑着说道:“是啊,你也从跟一个一年放四次假的学生,即将变成一个一年只放两次假的学生。”
瑞士的中小学都是一年放四次假,春夏秋冬都有一次。但是到了大学,就只会放两次假了。
奥黛丽给了周南一个白眼,却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次我是真的要给你当学生了呢!”
周南笑问:“我们这算不算师生恋呢?”
“当然!”奥黛丽看了看四周,没有其他人在,她才有些放肆地说道:“你就是个幼女控,只是那个时候我还太小,所以才被你霸占了。”
周南装作邪恶地说道:“好啊,你敢这样说我,回去看我好好收拾你!”
她挑衅地说道:“你现在就来啊!哼,胆小鬼!”
越长大,奥黛丽的自信也就越足,不再是小时候那个缺爱的可怜小女孩了。
特别是今年三月,《安妮日记》让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后,她的自信心真正建立了起来。
这次的奥斯卡金像奖,奥黛丽可没有占到周南的光,完全是派拉蒙一手运作的结果。
她去美国参加颁奖典礼的时候,周南因为已经开始闭关写作,所以就没有陪她一起去。
周南原本以为她就是去打酱油的,可是没有想到,她还真把奥斯卡影后的奖给拿到了。
在颁奖仪式上,奥黛丽激动的语无伦次,哭的妆都花了,回来之后还格外不好意思,甚至不好意思让周南看拍摄下来的胶卷。
但是这次获奖增添了她人生的自信,仅存的一丝稚气消失了,让她绽放出来了更成熟的美丽。
以十八岁三百二十八天的年龄拿到奥斯卡影后,奥黛丽这次也创造了一个后世难以打破的记录。
在周南的印象里,在2017年之前,貌似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也超过了二十岁。
虽然获得了奥斯卡影后,奥黛丽也有心在电影方面有所发展。
但是因为周南不乐意她演爱情片,而她又没有低俗喜剧和黑色影片的天分,所以她虽然收到了一些剧本,但是却没有一个合适的角色。
实际上,她也是受到了自己的形象限制,比如比利怀尔德现在手头就有一个《日落大道》的剧本,这部电影可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代表电影,影响力非常大。
但是里面的两个女主角,一个年纪大了,一个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情妇。周南连爱情片都不让她演,怎么可能让她自毁形象去演一个情妇。
所以她并没有留在好莱坞,而是又回来继续自己的学业。
当然,她不着急也是因为周南承诺了楚科尔和休斯,等《人类社会》写完,就会帮她量身打造一个剧本。
周南已经想好了,就把后世的《公主日记》换一个时代,拍摄出来。
这个时代,严肃电影也有,但是观众不喜欢。大片的数量也很少,世界电影都是黑色讽刺片和喜剧片大行其道。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表现纯真朦胧初恋的《罗马假日》一出来,才会大受欢迎。而《罗马假日》实际上也有喜剧的因素,因为这个时代就是流行这个。
《公主日记》这部电影的荒诞滑稽的喜剧桥段有很多,一个美国的平凡高中生,变成一个仪态万千的王国公主,并且要继承王位,这种戏剧冲突也很强烈。
将一部二十一世纪都广受欢迎的电影,搬到这个时代,可以说绝对会非常出彩。
更重要的是,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原本就是按照奥黛丽的形象设计的,最后还找了跟奥黛丽气质很像的安妮海瑟薇来演。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周南偶尔在网上看到了说是奥黛丽再现。他也不会八十多岁了,还看一部给年轻人看的喜剧电影。
在码头开上了船,奥黛丽不安分地钻进了周南的怀里,对着空旷的湖面大声地叫着。终于脱离了高中生的身份,又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今天的她显得格外兴奋。
“老实一点,我还在开船呢!”
奥黛丽翻转过身,背靠方向盘,搂着周南的脖子说道:“我太开心了,想到可以出去旅行,我就兴奋不已。”
周南宠溺地问道:“想好去哪里玩了吗?”
“玛丽塔让我们去苏格兰她外婆家的格拉姆斯城堡度假,我还没有考虑好,你写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我怕去了苏格兰,你会有很多应酬。”
周南却沉吟了起来:“去英国啊,也可以。听说维特根斯坦又辞职了,一个人在爱尔兰海边过起了隐居生活,我顺便去看看他。”
维特根斯坦是因为前列腺癌去世的,虽然他六十二岁才去世,也不算短命,但是对于这个他最喜欢的大师来说,如果能让他多活两年,周南会更开心。
而且,周南还想去找一下图灵这个计算机之父。根据埃廷尼搜集的资料,他现在还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工作,周南想看看有没有挖墙脚的机会。
如果能把他挖到手,周南相信,全世界的计算机历史都会被改变。他如果肯去南华大学任教,不要说研究经费。待遇从优了,只要他肯要帅哥,周南会给他送上二十个来满足他。
这是一个真正能改变世界的天才,却在饱受折磨后自尽,并且一直到几十年后,英国政府才给他平反。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四七章 作品
欧洲复兴计划,这一世在民间被称为约纳斯计划,目前已经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欧洲各国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东西欧目前是割裂的,乌克兰,波兰的粮食再丰收,现在也不可能有一粒粮食运到西欧来。
西欧本地的粮食只能满足不到一半的需求,另一半,全靠美国拼命地从国内运粮。
让人好笑的是,为了斗气,也为了显示双方的先进,优越性。东西方将柏林当成了一个展示台,有什么好东西都运到柏林给住在柏林的民众。
柏林危机的标志就是苏联封锁了铁路,公路,包括运河。
在西柏林,一片废墟上住着两百五十万人,这些人每天需要最少四千五百吨的物资。当从地面不能再运输物资进入柏林的时候,西方展开了一场世界空运史上最伟大的运输行动。
在双方的协议下,苏联给西方保留了三条空中走廊。每一天,都有数百架飞机运送着各种物资在规定的范围内前往柏林。
西方在苛刻的条件下,以三分钟一班飞机的标准,每一天安排了数百架飞机起降在西柏林的机场。
苏联原本是想为难西方,因为当时一架飞机的载货量不到十吨,西柏林每天需要将近五千吨的物资,光靠飞机运输,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因为双方斗气,美国抽调了国内几乎所有的闲置飞机,将各种食品,汽油,机械,甚至包括煤炭都用飞机运到柏林去。
最多的一天,西方依靠飞机向西柏林运送了一万两千多吨的物资,相当于是将近两千架飞机的运输量,这种规模,绝对是超前绝后。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苏联见为难不了西方,加上他们自己的原子弹快要成功了,所以干脆地取消了禁令。
虽然这个过程想起来很平淡,但是在这一年的危机过程中,擦枪走火的小矛盾,简直数不胜数。
大众公司所在的沃尔夫斯堡就在东西方的分界线上,在沃尔夫斯堡东侧几公里,就是双方的军队对峙前线。
霍夫曼一家都生活在沃尔夫斯堡,双方都能拿着霍夫曼一家逼着周南出力。所以这个时候,周南不动声色地离开欧洲,绝对比留在欧洲要好。
但是他这样的人现在不管要去哪里,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要是明着躲,那会更加坏事。
所以,去英国看奥运会是一个理由,等奥运会结束,南华大学的建设也快完工,要招收第一批学生了,周南这个校长去南华也有最好的理由。
奥黛丽已经洗完了澡,穿着薄薄的睡裙来到了书房,看到周南坐在书桌前面,并没有写东西,关切地问道:“亲爱的,我以为你那么早就离开了聚会,是为了写作呢。”
周南笑了笑说道:“你跟同学们的聚会,我跟他们打个招呼就好了,我留在那里,他们也会不自在。”
提到今天晚上的聚会,奥黛丽开心了起来。“我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然都过来了,虽然很累,但是却很开心。”
她凑了过来,看了看周南面前的稿纸,有些惊讶地说道:“我记得你昨天晚上就写到了十九世纪末的世界钢铁产量,为什么……今天你似乎都没有写呢!”
“嗯,心里有点事,今天不想写。”
奥黛丽帮周南收拾着面前的文稿说道:“那就不写了,今天早点休息。”
小管家婆一边帮周南收拾着文稿,一边说着去了伦敦之后的安排,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她如今晋升成为了管家婆,也是周南文稿的第一阅稿人。周南写的书,她一直是第一个读者。
虽然她的知识体系还不够给周南的作品提出意见,但是却能帮周南检查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这些,帮周南省了不少事。
周南的《人类社会》目前已经快完稿了,写了超过五分之四。从远古时期的部落定居,粮食采集,种植,到各种生物物种的传播,病毒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到近代科技发展带给世界的变化。
周南从生物角度将人类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在过去,历史的变化在历史学家们的笔下,一般都是以地缘影响,政治体制,人文因素来叙说。
但是周南的这本人类社会换了一个新的角度,从生物物种的扩散和影响,来解读人类社会的变迁。
虽然在历史人文的研究方面,生物物种的影响即使被别人承认,也只是一门比较小的研究方向。
但是周南已经完成了一本《世界通史》,那本书就是以宏观的角度来解读历史。所以这本书另辟蹊径,而不是老调重弹,并不会影响周南的学术地位。
而且,已经看过这本书的埃廷尼,施托尔科,包括提供了详尽材料的斯托克霍姆,还有穆勒都对本书有很高的评价。
虽然这门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研究角度也比较另类,但是这本书的完成度却很高,并且学术水平也很高。
在另一世,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面世的时候,就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片哗然。
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就在于跨学科观点,这也是这本书让人最惊叹和感慨的地方。
科学已经各自为政分道扬镳在各自领埋头深挖很久了,结果只是局部复杂度增加而没有实质突破,而很多有价值的观点要跳出局部看整体才能见全貌。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可能不是那些结论,因为虽然这本书获得许多大奖,但是内容方面还是有许多瑕疵的。
这本书的伟大在于用一种豁达纵横的观察方式来将各种研究方式串联了起来。
写《世界通史》的时候,周南还没有太多的自信,全书有三分之二都还是老斯的《全球通史》的内容。
但是这一本《人类社会》,周南除了采取戴蒙德的研究方式之外,内容几乎全部都是新的。
在原书中,戴蒙德一直陷于长期注定理论和短期偶然理论的纠结,他的角度新颖,研究方式很先进,但是视角绝对算不上广阔。
他的成就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在他成书的年代,互联网也已经出现,所以他在搜查资料方面,比老斯,汤因比这些人有优势。
但是在学术理论的知识积累方面,他是比不上这些人的。
而周南在另一世潜心研究了几十年,在学术水平上,已经不弱于任何一个大家。
所以现在,他也不屑于再抄袭任何人的作品,而是靠自己的实力来完成这本书。
他唯一借鉴的,就是对方的研究方式。
这本《人类社会》,他以历史时间为主线,将整个历史同时期的生物传播,病毒影响,生产力发展融合在一起。
以每个不同阶段地历史影响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本视角宏大,角度新颖的作品。
这种完全摒弃了政治,人文,地缘的影响的历史作品,可以说是比较偏离主流的。
但是周南用他丰富的知识积累,超过大众的超前眼界,将这部作品的内容写的详实,有趣充满哲理。
虽然奥黛丽很多时候只能当做科普故事书来看,但是她都能看的进去,还觉得有趣,周南就已经觉得成功了。
真正伟大的作品从来不会脱离大众,让人接受不得。
就好比罗素的文章,他的才华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但是他的作品深奥晦涩,导致了他的书卖的很差,大半辈子都过的比较苦。
还有周南最喜欢的维特根斯坦,一直到快七十岁,周南才算能看懂他的文章想要表达的意义,对普通人来说,他们太曲高和寡了。
周南可不想混的跟他们一样,他既要他的作品充满哲理,也要通俗易懂,就像他最崇拜的太祖一样。
实际上,他现在给学生们传授的政治经济学,里面就有许多内容来自于太祖。不管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他的伟大性在世界范围,能跟他相比的,也是屈指可数。
“又下大雨了,明天出门又不方便了。”收拾好了文稿,外面又下起了雨,并且越下越大。奥黛丽有些抱怨地说道。
“这段时间又有哪一天不下雨了?没事儿,你先整理行李,我去检查一下窗子都关好了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