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欧美当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六三章 战争
8月28日,在南华的最后通牒时间到来之前。爪哇人方面依旧没有对巨港事件作出回应,只是呼吁南华方面要冷静。
实际上,他们也不可能作出什么回应,因为荷兰人的穷追不舍,他们的游击队总部已经化整为零,隐藏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山区。
而且,游击队内部也是各自为政,抓获袭击巨港的数百名爪哇游击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也根本没有任何人敢出来承担责任。
28日早上七点,也就是袭击时间发生整整一周之后,在没有得到任何有效解释的情况下,潘志成代表南华各界发表了电台演讲。
这一刻,南华的所有人都守在了收音机前面,想要知道政府将会作出什么选择。
当听到潘志成说道:“鉴于爪哇各界没有任何人给出有效回复,我代表南华政府宣布:巨港地区从今天开始执行战时管制,任何民族,任何人都要服从南华政府的统一管制,任何反抗行为,都将会被视为敌人。”
街道上传来了震耳的欢呼,在南华大学的学校广场上,数千名学生也都在欢呼,不少情感充沛的学生,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几百年来,华人一直是这片土地备受欺凌的对象。但是因为从来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
但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知道,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为不服从荷兰人的分配方案,爪哇人至今还没有成立自己的政府,没有建国。既然没有建国,也就没有宣战一说。
而南华政府的军事管制方案,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地区的主权宣示。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你要不服,那就开打吧!
更震撼人心的通告来自于南华大法官陈仲卿,他在随后的广播中,用威严的声音念出了南华政府对抓获的两百多名爪哇人进行了宣判,全部枪决!
在他宣告之后,街面上安静了足足有两秒钟,人们才发出了欢呼声。
这个时候,无数人无不后悔自己现在没有去巨港,不能亲眼目睹两百多人被枪决的壮举。
而许多国家也没有想到,南华这次如此硬气,对抓获的罪犯无一缓刑或者是关押,全部直接处死。
而在巨港,一周前饱受惊慌的人们现在都涌出了家门。希望能赶到城市南郊的武吉喇嘛山,亲眼目睹那些暴力分子被枪决的场面。
可是,整个街区已经被军队封锁了,军队把守住了所有的街道,呼吁人们不要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而枪决的画面将会被拍摄下来,晚上在南华电视台播放,人们只要找个有电视的地方,就能在电视上看到处决场面。
21日,有超过五百名爪哇人手握钢刀,钢管,还有少部分人手握各式枪支,在巨港市中心突然发起袭击。
当天,一共有两百多人当场死亡,还有一百多人重伤,又死亡近百人,重残数十人。
除此之外,还有六百人轻伤或者是致残,损失惨重。
但是袭击者们只有不到一百人逃脱,其余的人不是被当场打死,就是被抓获了起来。
一开始,政府还对这些凶手进行了救治,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人不满。
许多人以为,政府恐怕会软弱下去。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政府会如此强硬,根本不尽兴甄别,只要是参加暴动的凶手,不管你有没有杀人,全部枪决!
但是,这只是开始。实行了军事管制的巨港从28日开始就进行了全地区的大清查。每一间房子,每一个人,都重新到政府部门进行登记和甄别。
这次的清查活动将会在将巨港的复杂局势稳定以后,就向其他地区蔓延,并且一路向西北,终点是大马吉隆坡对岸的罗干河流域。
这也是南华用无数条件换来的国际社会的认可,为此南华除了将大部分军队都派往这一地区,还在荷兰的帮助下,完全封锁了东印度群岛的水域。
现在的爪哇人可不是以后的印尼,他们并没有获得战争资源,没有军舰,没有飞机,没有大炮,甚至连枪支大部分都还是日本人留下来的。
虽然后来美国和苏联为他们提供了不少武器,但是子弹供应又成了问题。
要不然的话,他们几千万人,也不至于被几万荷兰人打的四分五裂,连首都日惹都被荷兰人占领了。
在另一世,要不是美国的威逼,荷兰人本来就夺回了东印度群岛,最后却被迫退出了这一地区,还把抓获的爪哇领导人们全部释放了。
但是这一世,有了南华的崛起,现在南华在政治上偏向西方,与红色浪潮对立。
而且华人的教育程度较高,与欧美的交易更加密切,现在不仅与欧美在商业上合作,连货币都选择了与美元挂钩。
美国现在当然会选择南华,而不是选择支持爪哇人了。
这种立场的转变,也让爪哇人陷入了绝境。
虽然苏联依旧能够利用小型货船提供一些轻武器和子弹,但是无济于战斗的发展。
南华的士兵虽然少,但是武器装备先进,后勤供应充足。现在按部就班,一步步紧逼,爪哇人根本不是对手。
华人在苏门答腊岛的防守转变为进攻态势,也解放了最少两个集团军的荷兰士兵,他们从苏门答腊岛撤出了大部分军队,全部调到了爪哇岛和香料群岛上。
也正是这种武力的绝对压制,又控制了海域,所以没有人会认为爪哇人能够翻盘。
婆罗洲岛上,原本就只有几十万爪哇人,大部分还在南华成立的时候返回了爪哇岛。留在婆罗洲的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大部分都是根本不在乎谁统治的底层居民。
巨港实行了军管,婆罗洲虽然虽然还没有这么严格,但是利用民众本身的监督和管制,这些爪哇人也根本不可能给南华造成大的威胁。
等到了冬季,美国方面的军舰交割,培训的海军可以执行任务,那个时候,南华的军事力量会更强劲。
而且到了冬季,第五批受训的陆军士兵又会开始服役,那个时候,南华跟爪哇人的军事实力差距会更大了。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虽然战争会影响一部分外商投资,但是影响并不大。
因为爪哇人根本不可能登上主要投资目的地的婆罗洲岛和邦加岛。
南华能有如今的环境,是周南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步步营造的,但是他对细节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和关注。
来到南华以后,他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南华大学的学院组建和资金分配方面。
胡希疆和周南是南华大学的联合校长,但是在职务分配上,两个人却完全不同。
胡希疆负责文科学院的组建,他利用他的威望,吸引来了大批来自国内的学者。特别是如今蓝党败势已现,许多商人和文人,都寻找途径离开了大陆,在文科方面,如今人才济济。
除了文科方面的管理,胡希疆还负责处理校务的行政事务,除了没有财政大权,他就是一个大管家。
相比文科,理科方面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周南他虽然寻找了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物,但是人手还是有些太少了。
要不是因为人才短缺,南华大学就是招收一万学生,硬件方面也没有一点压力。
而且,学校的理科教育还有最麻烦的一点,那就是语言问题和教材问题。
数学,物理,化学,环境与建筑,工程技术,工学院,电子科技学院这七大理科学院,除了环境与建筑学院是梁先生这个华人任院长,其他学院的讲师和教授大部分都来自欧美。
这里面,英语系的教授最多,其次就是德语系的。而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授们,为了宣扬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科技先进性,都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来教学。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第一批招收的学生们,都是精通一门外语的大学生们,要不然,连老师讲课都听不懂啊!
光是为了协调这些教授之间的分歧,周南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跟他们沟通,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十六个小时。
最后还是决定了理科方面的教学,要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至于德语,只有一些感兴趣的学生自学了。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资金分配问题,各个学科的教授为了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需要周南的拨款数量都称得上巨额。
当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都是常事,所以,为了这些资金谁多一点,少一点,竞争也是无比激烈。
幸亏潘老他们在周南回来的第一时间,就给他转来了五百万美元,要不然,周南会更头疼。
建立实验室不像发薪水,在大学里消费,一般都需要到国外采购实验设备。南华元还不是真正的流通货币,当然不能用,这个时候,就只能动用美元了。
而在南华大学之外,目前还有一所大学也建设了起来,那就是生物和医学院。
这个学院被起名叫做医学科学大学,之所以被单独划拨为一个大学,是因为除了利用了南华大学的地皮和教学楼,这所大学完全没有让南华花一分钱。
(战争不能详细写,大家能理解就好,今天晚上没有应酬了,一会儿还有第三更)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六四章 大学开园(大隋章德公盟主加更)
医科大的组建,一共有四个主要投资机构和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以土地和教学楼投资,加上负责统一招生和管理,也只占了五分之一的股份。
但是这个股份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因为这个大学是个非盈利机构。
其他四家分别是罗氏制药,巴塞尔医药公司,拜耳医药,还有一家是周南和休斯在美国合作成立的休斯医学研究所。
医科大从建立开始,就完整地建立了两大学科超过十七门学科。两大学科分别是生物研究学院和医学院,一个注重研究,一个注重临床。
而所有的研究成果,将由五大股东共享,这也是三家药厂愿意投资一家大学的主要原因。
别的学院是缺老师,但是医科大却是缺学生。因为这三家药厂,就有超过一万人的科研机构,随便就能抽几百个人将所有学科教学任务完善。
而休斯更是不得了,在另一世,他是53年才创立自己的医学研究所,并且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医学研究所之一。
这一世,有了周南的提醒,他对生命的研究提前了。也因为受益与内力的洗髓伐骨,他对这种对生命的研究更有兴趣了。
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拉拢了超过一百个医学家和专家教授,并且招收了八百个研究学者,组建了一个超大的研究所。
让周南觉得好笑的是,现在的医学研究所第一个小白鼠就是他自己。
今年43岁的他洗髓伐骨之后,不仅体能恢复到了年轻时候的状态,耐力和爆发力都增加了一倍有余。
他自己不能理解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所以甘愿做一个小白鼠,让这些科学家们来研究他。
更让周南觉得离谱的是,这个家伙今年开始迷上了拳击,他不是喜欢看,而是选择了上台去比赛。
他的身高超过了一米九,但是身材只能说标准,绝对称不上强壮。但是身体素质的增强让他开始试探身体的底限在哪里,开始了系统的增重和训练。
六月底时候,他第一次登台,被别人打的鼻青脸肿,最后硬是靠重拳和耐力才赢得了比赛。
从那以后,他在这条路上就越走越远。
七月,八月,凡是有拳击比赛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从最开始完全靠身体素质挨打获胜,到现在他竟然输少胜多,创造了拳击历史上的奇迹。
拳击手的最佳状态是在三十岁左右,这个时代,过了三十五岁,拳击手们基本就退役了。
可是休斯在四十二岁之前就是个普通人,现在却开始参加拳击比赛,并且还能把一群比他强壮,比他年轻的拳击手们击败。
所以,这位美国的全民偶像在美国变的更火了,也被誉为现实版的超人。
让周南意外的是,原本前世对他一直不肯屈服的泰勒,这一次竟然倾倒在了他的西装裤下。
他在美国好几次比赛期间,都是跟这位今年才十六岁的少女明星双宿双飞。
对他的艳福,周南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是他却做不到像休斯一样只顾自己的心情,完全不在乎爱人的感受。
九月一号,南华大学和南华医科大共同举办了大学的开园仪式,有超过三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受邀者参加了大学的开园仪式。
周南和胡希疆一人一边,揭开了校区中央广场上的真知碑。
这块真知碑是大马著名建筑商人汤宝元捐赠的一块采自大马的乳白色完整大理石,高近十米,厚一米多,宽两米多,重达近八十多吨。
原石运到南华大学之后,直接在码头进行了打磨,刻下了周南此前写下的“厚德明理,笃志务实”八个大字,作为南华大学的校训。
周南的书法和绘画本来就不差,这个时代因为身份的转变,变的越发珍贵了起来。
比如他给黄利民写的利国利民的横幅,原本是对黄利民送的一套精品茶具的回赠,但是现在竟然有人出一万美元求取。
这还只是一幅不大的横幅。
当然,黄家也是大家族,不差这点钱,拒绝了对方。
汤宝元为南华大学的建设供应了将近一半的大理石,并且全部免费,没有要一分钱。当然,他也得到了补偿,如今他公司生产的水泥和大理石,几乎都被南华包销了。
这一天的南华大学非常热闹,除了这些受邀者,还有世界各国的记者们也都云集在这里,来到这里的记者,远超苏门答腊岛战场前线的记者们。
除此之外,还有超过一万多来自大马,泰国,菲律宾的华人们自发来参观南华大学。
因为巨港那边的战争,这次南华大学的安保工作做的非常严密。今天开园仪式以后,到五号结束,然后最少有半年的时间,南华大学不会对外界开放。
对外宣布的原因是因为战争,为了防范爪哇人将大学生们当做袭击目标。但是主要还是因为要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在梧桐山周边建立几座秘密实验室。
南华大学太大了,一千六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比一些小国家还要大的多。
这片区域里面,校园区只会占据很小一部分区域,另外还有规划的高新科技园区,以及保护更加严密的各种高科技实验室。
这片三角洲最少在二十年以内,不会得到大型开发,即使在未来,也只是一个大学之城,科研之城。
这次大学城的短暂开放,吸引了数万华人来参观,看到这处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大学,无数的华人青少年们都把这里当做了自己未来的目标。
而这所大学,不仅成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学,也成为了最神秘的大学。
因为最少在三年之内,南华大学没有任何跟世界上一流大学交流的计划,甚至连校园都不会全面开放。
而且在南华大学周边四十公里之内,除了少数几个自然村,连一个小镇也没有。
距离最近的三发,也超过了四十公里。这里的学生在大学里面学习,除了学校内部的娱乐,几乎是与世隔绝了。
不过,因为南华大学的学校几乎把所有的配套服务都提供好了,所以学生们绝对不会觉得在坐监狱,因为这个大学实在太大了,有许多区域,自古以来都没有踏足过。
开园仪式举行的非常成功,所有的学生都是身穿华服,分别对着自己的老师们用古礼进行了参拜,行了一拜三叩的拜师礼。
胡希疆也代表学校,训诫,勉励了所有的学生一番。
十点举行开园仪式,十二点不到礼仪就结束了。中午,学校的几个大食堂同时开场,请所有来宾和学生家长吃了一顿不算丰盛,但是绝对营养的午餐。
下午的时候,所有人就分开行动,每个人带着不同的人到各个地方参观,其中最隆重的就是参观学校的功名路和功名墙。
整个南华大学,是仿造八卦图形所建,广场位于正中间。每个区有不同的学院,食堂,商业区,但是中间这一块,无疑却是校园最热闹所在。
在广场正中央,就是真知碑,然后是一个大理石与绿草池塘形成的太极广场。
直径一公里的广场面积宏伟,太极图案一边是大理石地面,一边是青草和绿树地面,除了在大理石地面举行庆典,风景不多。
但是在这个广场的周边,有一条圆形的长度达到3.14公里长的,两边栽着杨柳的十米宽道路。
虽然这条路有十米宽,加上旁边的绿化带将近二十米宽,但是这条路却不允许机动车进入。
在这条路的中间,每隔一米都有一块比路面凸起半米高的功名台。
这个功名台是仿造星光大道设计的,唯一不同的是,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与路面是平的,但是东方人讲究更多一点,不喜欢自己被别人踩,所以下面用砖砌起来,上面贴了一块白色大理石。
在大理石上面,还记载下了捐款人的名字和生平简介,让所有人都能记得他的事迹。
这条路长3.14公里,一个功名台半米,间隔一米,但是稍微利用了一下,一共设置了2099个功名台。
当然不是所有的捐款人都能被刻在这里,按照现在的物价标准,只有捐款达到一万美元以上的人才有资格在这里留名。
并且这里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如果捐款人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会被从路中间移走,转移到路边外侧的功名墙上去。
功名墙有两堵,都是一米高,一排半米,可以刻两个捐款人的信息。因为预留了通道,外侧可以设置六千个位置。能够被刻在上面,需要捐款一千美元以上。
内侧靠广场周边,这里的一块大理石就是八十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比捐款人的更大,是专门给为学校做出了贡献的人士预留的。
这里不看你捐了多少钱,只看你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像现在路中间的功名台,已经有六十多人留名,外侧的功名墙,也有一千多人留名,但是内侧的功名墙,目前只有三个人留名。
这三个人分别是周南,梁先生和林先生。
周南的贡献不用多说了,光是捐款三百万美元,就是许多大家族的全部资产还不止。他还为学校创建殚精竭力。
而梁先生和林先生,设计了这个美丽的校园,并且获得了世界范围内赞誉。任何人看见这所大学无不叹为观止,也值得将他们夫妇留名。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六五章 学校公务
功名台和功名墙的设立,经过媒体披露以后,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古以来,东方人讲究的就是立身,立业,立家,然后就是立名。
南华不是其他国家,以前没有大学,也没有其他大学跟南华大学竞争教育拨款。
而且,按照南华各界表现出来的意思,除了南华大学,未来也不可能在其他地区再设立其他大学,最多设立一些大专,中专院校。
这就代表南华大学将是东南亚华人们唯一的大学,现在能够在大学的中心位置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供后人景仰,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大的荣耀。
周南玩的就是这一招。
南华大学的建设,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现在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就更应该抓紧时间发展。
人才虽然重要,但是除了少数超越时代的人物,几乎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
在目前来说,南华大学最大的制约还是资金问题,因为只要有钱,英国人不来,还有美国人,美国人不来,还有德国人,瑞典人。
特别是电子和微电子行业的科学家们,现在大都缺少科研资金,南华想要进行人才竞争,还只能用资金来引诱。
电子科技学院在胡希疆这个老派文人看来,一点也不重要,他当初就坚持要把地质学院先建立起来。
虽然是老派文人,但是不代表他们不重视理科。像物理和化学的重要性,是人人都知道的。
地质学院可以培养勘探人才,对以后进行地质勘探,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周南绝对不这样认为,没有勘探人才,我们哪怕先请人来勘探都可以,反正资源在我的国土上,任何时候开发都不晚。
现在全球资源价格都不高,只是想成为工业体系中的一环,所以南华不需要发展成为一个全工业体系的国家,也没有那个基础。
现在资金不充足,每一笔钱要用在刀刃上。
电子科技的发展时代还没有被人们重视起来,但是周南这个有着后世记忆的人却很清楚,电子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他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新闻,去年十二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
电子科技将从粗大的电子管时代,进入微电子时代。南华大学再不跟上,就越发落伍了。
他费了很多口水才说服了胡希疆,暂时只在环境与建筑学院里面开设了地质学科,而将电子科技学院列为了一个单独的学院。
本来他还想将计算机学院设立一个大型学院,不过又遭到了校董会的否决,他们根本不能理解一个打卡器,为什么能重要过其他学科。
这个时代的计算机也的确像个打卡器,周南又不是专业人士,解释不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也只好先迁就了他们。
1...149150151152153...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