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欧美当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这次回来先修整一下,等下次回来,带着奥黛丽一起回去祭拜,顺便立碑。
只要他跟国内的关系一直保持着,当地政府也会帮他照看好的。
还有霍夫曼家的旧居,这个房子另一世因为没有房契,被收归国有,这次他回来专门问雅尼克要了房契。
能要回来最好,即使要不回来,他也可以花钱买回来。
另一世的两个堂弟因为他的成分,对他都不亲,但是侄儿天柱一家却照顾了后半生。他们家的条件那么苦,这一世自己有能力,当然也要对他好一点。
只是周南又怕影响了他们的命运,让自己最喜欢曾孙和曾孙女都被蝴蝶翅膀扇走了,那罪过可就大了。
天柱现在是已经结婚了,可是他的儿子耀华要到明年才出生。等二十多年后耀华结婚的时候,还能遇到王腊梅吗?
周南很怀疑这件事。
因为王腊梅家的条件也不好,所以门当户对结了婚,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算是他的曾孙,周瀚生于七十年代末,周容生于八十年代初。两个人从小就亲周南,长大了对他比对自己亲爹都好。
周南晚年的快乐,一大半都是他们带来的。甚至他们各自结了婚,孩子小时候都是在周南的小院长大的,上学了才接下山。
改变了天柱的命运,自己的曾孙,玄孙,恐怕都再也见不到了吧!
想了半天,周南也没有拿定注意。这种事,可要比其他的事更难决断。
大不了,他就当一次神棍吧!
(政治方面不能详细写,就这样吧。以后不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哭……)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九八章 途经香江
紫石英号惹出来的麻烦,在双方都想早点解决的情况下,顺利地解决了。
这个危机就是英国的远东军队主动挑衅惹出来的,他们这一批在亚洲天高皇帝远的家伙,不服工党政府,却没有想到捅破了天,现在还需要国内来解决问题。
四月二十九日,圆满解决了这次危机的周南他们,在全民庆祝中离开了京城,目的地是南方的香港。
周南原本还计划要回一次绿岛,但是绿岛现在还没有解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周南才又回忆起了,另一世,绿岛要到六月才解放,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所以,不愿为了一点小事就联络蓝党政府,在红党这里留下不好的印象,周南最终还是决定等几个月以后再回去祭拜。
飞机降落在了启德机场,后世这个蜚声国际的金融中心,目前只是一个没有丝毫特色的小城。
38年,周南前往欧洲之际,也曾经在香港短暂停留,当时的香港还只有不到一百万人,华人也大部分被限制在九龙居住。
内地的人们将这里当做了一个打工地,在这里赚了钱,然后回乡花钱。
但是现在,香港人数已经达到了两百万,超过了一百万人无处可居,在城市边缘,山脚下搭建了窝棚困居。
这里已经成为了自由前往南华的华人们最集中的地方,香港政府也在鼓励华人们前往南华,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承受如此大的人口压力。
看到迎接的香港一众官员和将领。解决了这次危机的蒙巴顿又恢复了往日的轻佻,问周南:“据说香港的美女很多,有没有兴趣跟我领略一下不同的东方风情?”
周南没好气地反问:“你认为我现在还适合跟你一起出现在风月场合吗?”
他有些得意地嘿嘿笑道:“名气是你的荣耀,同时也是你的制约。”
在香港,周南给了蒙巴顿足够的面子,这里现在还是他的主场,所以周南让他第一个下了飞机。
迎接的人群大部分都是英国人,目前香港政府的华裔官员少的可怜,一百个官员里面,只有四个是华裔,并且还都是底层官员。
现任总督葛量洪是香港历史上最成功的总督之一,他在担任总督期间,推行的屋村计划,造福了无数香港人。
而且,也是他扩大了华人在政府里面担任公职的比例,在他卸任之际,华人公务员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
而且,原本港岛半山和山顶都是不允许华人居住的。也是他放开了对华人的管制,只要有钱,华人也能在山顶买地建房。
蒙巴顿虽然性格轻佻,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的游戏人生的态度,但是底蕴却很足。
王室近亲,曾任东南亚总督,海军上将,任何一个身份都能让所有人弯腰。
目前香港的总督葛量洪就还是一个平民,军队方面,目前最高的三位领导人也都只是少将身份。
所以,在内地不受重视的蒙巴顿,在这里自然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热捧。
而周南也没有得到冷遇,他的声望以及他跟英国王室的友好关系也让所有人不敢忽略他。
三位从日本投降之后,就一直领导香港英国远东舰队的少将此时是最惶恐的。他们很清楚,这次紫石英号事件,他们三个人都难咎其责。
如果保守党方面不拯救他们,他们都将成为这次事件的牺牲品。
而周南很清楚,目前的驻港总司令费士廷少将,还有麦菲斯少将和艾仕佳少将,他们随后就被调回了欧洲,结束了他们在远东胡作非为的生涯。
因为他们对华人的挑衅,周南对政界人士,工商界人士都和蔼有加,但是对他们却冷脸相对。
形势比人强,他们即使面对周南的冷脸,也不敢有任何不满。
失去了军队的保护,即使回到欧洲,周南写一篇文章都能把他们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机场出来,周南立即就感受到了香港华人对他的热情。
机场门口处,聚集了数万热情的华人,他们手里举着南华的国旗和周南的照片,看到车队出现,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但是在这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周南根本不敢在这样的场合露面,他们连周南在哪部车里面都不清楚。
在来香港之前,周南就通过好几个渠道得到了消息,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印度人,包括被几大民族瓜分了一半国土的缅甸人,都想乘着周南来香港之际做些小动作。
但是周南的飞机需要在香港加油,蒙巴顿也想在香港领略一下东方风情,周南更想在香港为华人撑腰。
所以明知道香港不算安全,但是他还是来了,并且还要在香港住一晚,接见一些华人代表才离开。
当然,他的安保工作也做到了极致。
周南的消息来源有一个途径就是来自英国人,他们也相当重视周南的香港之行,承诺会为周南提供最严密的保护。
但是周南也不能有半点马虎,福莱格就一直驻守在飞机上,除了机组人员,包括机场人员,都不能进入他的飞机。
而机场安排的加油人员,也都经过了筛选,加油期间,一直处于监控之下。
车队想着半岛酒店行进,街道已经封锁,但是道路两边仍然能不时看到举着周南照片的华人们。
这让周南很是感动,却又觉得有些惭愧。
对于香港的定位,周南和内地已经达成了默契。可以预见的是,香港仍然会是处于处于东西方夹缝中的孤岛。
周南不可能因为这里的两百万人,就改变既定的策略。
不过,他们个人生活不会比另一世更艰难,最少,现在多了一个南华可以供他们选择。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他们注定会成为南华与大陆之间的交易通道,这也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当然,也会因为这种机遇,带来更复杂的意识形态影响。
而这里受的影响最大的,就是未来的国际地位。
在南华已经决定把从坤甸到山口洋,到三发,并且一直延伸到大学科技园区的婆罗洲岛西半岛,发展成为一个工业中心和贸易中心的时候,这里注定了不可能再拥有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半岛酒店门口,在安全线外,也聚集了大批了华人市民,还有几个舞狮的团队在表演。
波普勒他们一下车就把周南的车严密地保护了起来,这个时代只有七层的楼顶上,各个方向都有军队的人员执勤,保护着酒店门口的区域。
周南一下车就被几把雨伞将他严密地挡住,他只能从人缝里面看到那些华人们激昂的情绪。
人群中,周南低声跟埃廷尼说道:“联系一下酒店方面,看看能不能接通本地的电台,安排一场面向全香港的演讲。”
“那演讲稿还需要调整吗?”
“不用了,不管是面对英国人,还是面对华人,我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中午从京城出发,飞行了五个多小时,加上迎接和来酒店的时间,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了。
周南他们被直接安排到了三楼的客房,短暂梳洗之后,将会到一楼的大厅与香港各界代表共进晚餐。
周南洗了一把脸,安静地坐了几分钟,在脑子里面又过了一遍自己的演讲稿,才跟施托尔科讨论着晚上的应酬安排。
几分钟之后,埃廷尼回来了。“约纳斯,香港电台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可以提供现场直播,今天的欢迎宴会的演讲,也是直接面向全香港直播的。现在下面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下去了。”
二十年前开业的半岛酒店是香港最豪华的酒店,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是一座豪华酒店,宴会厅也是极尽奢华。
虽然在前些年被日本人折腾了一番,但是嘉道理家族还是尽力保护了这里的荣光。
这个时代,嘉道理家族已经崛起,而后世著名的华人富豪们,大部分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或者还是小孩子。
这个时代,工商界还是以何氏家族,利氏家族,李石朋家族,以及周氏家族这四大家族为首。
华人中目前发展比较好的许爱周,傅老榕,罗文锦等人,他们今天也都出现在了宴会上。
宴会开始,首先是港督葛量洪发表了欢迎辞,然后是四大家族的第二代,著名的华人大律师周埈年代表华人团体,向周南他们表示了欢迎。
蒙巴顿在这样的场合不喜欢出风头,没有发言的安排。在周埈年欢迎辞之后,就轮到周南的演讲了。
周南刚起身,就受到了全场的欢呼。没有人能够比香港这里,生活在外国人管辖范围内的华人们更能体会,一个优秀的华人带给他们的荣耀和精神支撑了。
从英国人回到香港后,他们对待华人的态度大变,目前还极力提倡华人当政,为官,为穷困华人建房子。
这一切,在他们这些华人看来,未尝没有周南的作用。
以前的英国人看不起他们,但是现在周南享誉世界,被誉为欧盟之父。
英国王室都跟周南交朋友,经常邀请他到白金汉宫做客。公主连续两年到瑞士度假,都是住在周南的家里,这样的时候,华人再跟英国人讲话,底气都要足了许多啊!
(受打击了,所以这一章磨到现在才出来,删了很多。对不起了,今天还是两更。我会尽快调整好的。)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一九九章 南华的金融体系
从港府安排周埈年致欢迎辞,周南就知道他们的意思。
为了获得周南的更多好感,他们把许多细节都考虑的非常到位。
周埈年所在的家族虽然不是最有钱的,也不是名气最大的。但是周氏家族的地位却是香港华人里面最高的。
周氏家族是华人里面第一家被允许住在港岛山中文或者粤语,所以周南的演讲,即使不用翻译,他们也都听得懂。
席间,葛量洪一直在跟周南讨论着关于南华和香港的经济合作事宜。
由于国内局势混乱,所以香港目前的资金外流情况非常严重,工作岗位短缺。
人们没有饭吃,治安自然就不会太好。
葛量洪对于南华将服装产业向香港转移,是非常热心的,最少,港府可以安排大量的工作岗位啊。
而且香港的人工比南华更便宜,距离布料的原产地更近,所以服装行业香港的优势更大。
南华的人工虽然不比香港高,但是南华最大的投资是给所有的国民建设房子,这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要让工人创造更高的价值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性。
所以服装产业这种需要人工很多,却只能创造低附加值的,又不能有厚重的技术积累,缺乏长远竞争力的行业,注定不会成为南华的支柱产业之一。
葛量洪也询问了南华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些措施,比如南华为国民提供住房这一点,就是如今的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都认为是绝对不现实的措施。
政府直接提供住房,最大的优势是社会稳定,可是这却给国内的消费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消极趋势。
特别是华人们,习惯于存钱而不是消费。
没有房子的消费,就会让国民缺少一项极大的开销,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货币的流通减少,造成通货紧缩。
政府不能带动国民的消费,时间不需要太久,就会造成严重的货币危机。
政府手里没钱了,国家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进口也没有资金。你还不能增发货币,因为增发货币只会造成货币信用降低,剧烈贬值。
对于个人来说,财富是可以用金钱的数量衡量的。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财富是控制的资源多少,是良好的金融环境,是顺畅的资源流动,甚至是工业技术的积累,偏偏不能用金钱衡量。
如何掌握这中间的平衡,是最关键的因素。
比如后世的津巴布韦,他们发行一万亿的钞票,只能够买一个鸡蛋。这个时候,货币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功能。
你印的钞票再多,买不到任何东西,那就是一张废纸。
如今的政府,还在千方百计地想要从国民的手中将他们的钱吸引着消费出来,增强货币的流通性。
这是将黄金储备的货币政策向信用货币政策过渡的最初级方式。
即使连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现在都还不敢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因为这会造成美元的剧烈贬值,信用崩塌。
他们不敢走这一步,也是还根本不敢想走这一步,更是没有想到这一步。
目前的世界经济政策,或者说是贸易体系,是建立在44年成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上面的。也就是以美元和黄金为世界货币的基础上。
但是周南很清楚,这种体系没到三十年就完全崩溃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黄金的生产,远远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那以后,美国才慢慢摸索,从此进入了黄金和信用货币相结合的新的金融政策。
南华元的发行是根据国民的外汇储备为基础建立的,政府的手里其实是没有资金的。
而南华人的外汇储备,大部分又是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
南华的成立,是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南华没有能力单独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等于是跟美元直接挂钩。
但是,从建立之初,周南就坚决反对南华元与美元形成固定的汇率。
因为从一开始,周南就想让南华成为一个寄生虫,趴在这个体系上吸血,却不愿意共同承担风险。
这也是因为南华元本来就是建立在一种自我的信用体系和与美元相结合的联合方式建立的。
因为直接从无到有,没有基础,也就意味着没有以前的经济负担。
直接建立一种信用体系虽然冒险,却因为南华的国民大部分都是商人,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所以,只要南华政府的信用不崩塌,目前的金融就不会崩塌。
建立信用,最让人放心的不是南华发现一个大金矿,也不是出口赚了多少外汇,而是国家的稳定。
与其搜集黄金,不如直接以房子作为政府信用的支撑。
当民众居者有其屋,有了恒产就有了恒心,社会的底层就能稳定下来。
社会底层的稳定,也就能让南华的统治阶级,也就是商人阶级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有稳定的人力资源,再有稳定的出口贸易,最终有稳定的事业发展。
而南华目前也拥有丰富的资源,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除了内部环境之外的外部信用能被世界各国认可的基础。
只要橡胶,石油,木材,锡矿这些资源能够源源不断地出口,信用暂时就不会崩塌。看似危机重重的金融体系,就连其他国家也会帮着稳定。
这种金融政策就是绑架,内部绑架商人阶级,外部绑架欧美各国。
只要有五年的发展期,南华的金融体系就会稳定下来,时间越长,也就越稳定,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信用货币体系。
这也只有南华能这样做。
因为没有历史,所以没有负担。
因为没有黄金,只能寻求另一种货币标的。
更因为南华的组成有一大半都是国际贸易商人,有整个东南亚在这些商人的吸血下给南华供应血液。
所以这种信用货币的建立,勉勉强强能支撑下来。
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做到。
当然,再回到消费市场,政府虽然房子不要钱,不依靠房子来吸纳民众手里的资金,但是也不会让这些资金就留在民众的手里。
因为还有一个让民众心甘情愿掏钱出来的途径,那就是保险。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西方国家实行的都是福利政策,只有瑞士在尝试走一条保险社会的道路。
南华政府没有任何基础,当然提供不了任何福利措施。那么,以后要如何推行国民养老呢?
当然是依靠保险了。
南华在银行监管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推出南华元的同时,就建立了国民强制保险政策。
除了强制保险,还有自愿保险项目,其中的名目比瑞士目前推行的保险政策还要多。
靠着这项政策,民众除了维持基本生活消费,还有保险的负担,还有各种工业消费品的升级负担,他们的薪水,转一圈又会回到国家的手里。
不过这里面的窍门,周南当然不会开诚布公地告诉他们,香港也不具备南华的条件。
殖民统治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那里能有信用可言呢?
周南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率先建立信用货币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上面吸血。
等到未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时候,南华元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
最起码,工业上压制日本,货币也要取代日元的国际地位。
(还在调整思路,下一章争取更精彩)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二00章 周南的爱好
周南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了解不多,他对金融一直不算敏感,看到这样的内容的时候就觉得头疼。
但是,他对特里芬难题却研究过,所以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自相矛盾之处。
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
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
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美国需要保持美元保值,就需要持有大量黄金,遇到危机的时候抛售黄金稳定币值。
但是他们的钱都被其他国家作为贸易交易货币持有的时候,美国自然就没钱了啊。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时候,他们连印钞票都不能印。
而且贸易顺差,也导致了美国的货币减少,其他国家握有大量的美元,却不需要买美国的东西的时候,只能买黄金了。
黄金储备越来越少,相应的美元币值又不稳定,为了维持币值,美国需要耗费更多的资金。
所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经济体系下,任何人都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而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战争僵持不下,美国的赤字越来越高,最后根本没有能力再维持美元的币值了。
从此以后,这个体系轰然崩溃。
南华现在是不被允许加入这个体系的,因为南华一无所有,欧美国家只是把南华当做一个资源掠夺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华可以自由调整与美元的汇率,以便增加出口。
但是,南华绝对不想只是变成一个资源出口国,因为这样的话,只能赚取微薄的口粮而已。
就以石油为例,现在国际油价一桶才1美元到1.5美元之间。二战时期,原油一桶最高时候涨到了1.5美元,但是战争结束之后,原油价格立即下跌到了1.1美元每桶。
这么低的价格,靠出售原油才能赚多少钱啊。一年就是出口一千万吨,七千多万桶,产值还不到一亿美元。
所以周南哪怕坑蒙拐骗,也要拉拢一批科学家出来,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
当然,周南不会贪大求全,妄想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工业国家,这可是连苏联都没有做到的。
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有这个可能,绝对不包括南华。
南华要走的路就是另一世日本要走的路,产学研一体,但是只研发高精端方向的工业产品。
1...161162163164165...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