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欧美当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奥黛丽不用说了,她的娇美容颜早在前两天就变成了媒体的宠儿,特别是她是周南未婚妻的身份,也为她增光不少。
现在流行于欧洲的《回忆》就是周南专门为她创作的。他们两个爱情故事也因为这支曲子增添了许多的浪漫色彩。
而斯蒂芬妮并没有被奥黛丽的光彩掩盖,在周南看来,她在舞蹈上面的表现力,其实比奥黛丽还要更胜一筹。
加上她瘦削的脸庞,丰富的表情特征,加上周南特意让她展现出来的冷酷风格,让她也收获不少的赞誉。
今天的决赛,两个女孩子在紧身的芭蕾舞上衣之外,都穿上了宽松飘逸的裤裙,这种裤裙的模式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流行开来。
但是今天她们一出场,周南就在想,裤裙说不定从此就会流传开来。
两个女孩手牵手向第一排的评为和现场的观众鞠躬致意后,舞台的灯光一下子就熄灭了。但是音乐的响起没有让观众担心是现场的电路出现了问题,只是发出了一阵惊叹。
一束灯光照射了下来,光束之中,奥黛丽娇美的身体半躺在地板上,似乎在随风轻轻摇曳。然后开始柔美地舞动身体,她的动作都不算大,故意表现一种娇柔。
然后,她身上的光束熄灭,她又消失在舞台上。另一束光束亮起,中性打扮的斯蒂芬妮出现在舞台上。
她的动作铿锵有力,动作大开大合,还在舞台上跳跃,翻腾,各种高难度动作引起了阵阵惊叹。
灯光又熄灭了,再次亮起的时候,两个女孩子已经站在了一起。她们的排练已经进行了几个月,这一支舞蹈的配合已经是非常熟练了。
在所有人的惊叹声中,两个女孩子的友谊,分离,怀念,重逢,再次分离,最后到了舞蹈的最后部分-回忆。
表演非常成功,在她们的表演结束之后,现场的所有观众都站起身鼓掌,这已经差不多算是最高的褒奖了。
因为这是比赛,而且不像歌曲一样还有安可,返台表演。
两个女孩子也是激动无比,面对着观众不停地鞠躬。坐在评委后面的周南,能够轻易地看到奥黛丽那柔情似水的眼神,落在自己的身上。
斯蒂芬妮看到家人们都欣慰地鼓掌,也忍不住有些泪水涟涟,不过这种喜悦的泪水,更能讨评委们的欢心。
毫无悬念,她们的表演毫无悬念地拿下了现代舞的冠军,甚至还有剧团直接联系了她们,要跟她们两个签约。
不过两个女孩子却不愿意被限制住,因为周南一开始就已经给他们指了另外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现在跟剧团签约,虽然收入稳定,但是她们就会永远被局限在这个层次,以后也很难再往高出发展。
周南的计划里,两个女孩子会继续编排更多的舞蹈,然后去英国,甚至去美国,不仅要继续充实自己,也要彻底打响她们的名气。
奥黛丽以后的发展道路不会局限于现代舞,周南为她规划的道路是利用现代舞出名,然后到伦敦去学习舞台剧,锻炼演技,以后向电影方面发展。
至于斯蒂芬妮,她对舞蹈之外的发展没有兴趣,现在一心想要去美国,在现代舞的发源地继续充实自己。
但是她也知道,现在她的名气还不够,如果不想泯然众人,那就还需要继续增强自己的实力。而周南就是她们最好的知道老师,虽然周南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深,但是再也没有比他更强的评论家了。
有他在旁边,她们两个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哪方面有不足,不会存在走弯路的情况。
何况,她们两个还要继续上学呢。
“休息几天,然后继续排练。暑假的时候,我会带着你们一起去伦敦,在那里,你们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第二天的报纸上,奥黛丽和斯蒂芬妮领奖的照片被印在了娱乐版面上。她们两个人在瑞士境内,也算是彻底出名了。
媒体都充分肯定了她们在现代舞创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她们已经将现代舞彻底与古典舞蹈分开,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类型。
比赛过后的庆功宴上,她们两个女孩子也受到了最多的关注,也接到了最多的表演邀请。
她们的老师贝尔普跟周南商议了一番,决定在不影响她们学业的情况下,也接了一些演出的邀请。一方面是可以增加她们的表演经验,更重要的是,她们两个人也能有收入了。
奥黛丽对金钱的渴求不是那么强烈,因为她的一切都被周南安排的好好的,本身也不缺钱。但是斯蒂芬妮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家人的帮助是有限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有了收入,她也能买漂亮的衣服,买唱片机,装修舞蹈室,然后在自己家里排练。而不是必须要到周南他们的家里,才有更好的排练条件。
五月二号的中午,大赛的组委会宴请了所有的选手,自此,这一届的舞蹈大赛圆满结束。
奥黛丽和周南原本计划在趁着假期好好玩几天,但是却不过让诺德的邀请,乘坐他的游艇,穿过了日内瓦湖,到他在依云小镇的家做客。
依云小镇也就是依云水的出产地,从1790年,这里就成了欧洲著名的水疗小镇,也是法国富人们最喜欢度假的目的地之一。
周南见到了梅耶里的儿子诺布尔,才知道,自己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
诺布尔虽然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却是一个严重的自闭症患者,这样的一个小家伙,连见了生人都不自在,更别说继承让诺德家族的生意了。
梅耶里倒是还有个女儿,但是年龄更小,今年才七岁。想要等到他们成长起来,最少需要十几二十年。
周南背地里也问了施托尔科一些关于让诺德的情况,这个家伙从小就是个花花公子。年轻的时候饱受性病的困扰,一直到四十多岁才治好了病。
他也像个正常人一样结了婚,但是没有不到十年,那个可怜的女人就被他折腾死了。
畸形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的儿子的疾病,幸亏后来他注意到了这一点,把两个孩子跟他的混乱生活隔离开,才没有让他的女儿也变成跟儿子一样。
这个小丫头聪明伶俐,跟奥黛丽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对奥黛丽亲密的很,甚至睡觉都不想分开。
看到这一点,让诺德也更加开心了。原本他关注的重点在周南身上,现在为了培养女儿梅丽莎和奥黛丽的感情,在四日,奥黛丽生日那天,他大手大脚地给奥黛丽送了无数奢侈的礼物。
而周南这个未婚夫,跟让诺德比不了有钱,自己做的一顿中餐大餐,却获得了更多人的欢心。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三十八章 面世
在让诺德位于依云的家里住了三天,享受了三天比贵族还要奢侈的生活,周南决定回家了。
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给了奥黛丽危机感,只以为是她适应不了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侈生活。因为奥黛丽的笑容越来越少,只有面对梅丽莎的时候,她的笑容才更多一点。
让诺德家族的生活的确有些过分奢华,只有三个主人的家族,每个人都有七八个专门伺候的人,衣食住行,甚至上厕所都有人负责。
二战刚过,欧洲的经济崩溃,各国都是民不聊生。除了稳定一点的瑞士,这个时候大部分国家的人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梅耶里就从法国招了一大批佣人,自己的几个房子,都有一大批人伺候。并且在法国最美的小镇安纳西,他的别墅里养了数目惊人的各国贫穷女孩供他淫乐。
周南不喜欢这种生活,他更喜欢简简单单一点,自由自在一点,整天被一大群佣人围着,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做,人恐怕都颓废了。
奥黛丽听说了要回家,立即开心了起来,简直是迫不及待想要逃离这虽然奢华,却没有一点温暖感觉的豪宅。
奥黛丽对现在的生活,有些越来越不习惯了。她觉得自己拼尽全力在追赶,却被周南越落越远。这不仅让她有了沉重的压力,甚至因此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她的爸爸是一个英国的贵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苏格兰女王的丈夫詹姆斯赫本。但是家族早已衰落,她的爸爸依靠家世谋了一个银行管理人的职位,也只能在英国和荷兰比利时之间来回奔波。
她的妈妈血脉更厉害,属于是英国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但是家族也不过荷兰小地方的一个乡绅,除了一点土地,没有太多家业。
所以奥黛丽从小的生活虽然不算很穷,但是也绝对称不上富裕,属于比较拮据的落魄贵族。
在她懂事以后,就迎来了二战,爸爸的出走让她的生活更加拮据了。不得已,她跟她妈妈才回到了荷兰,依靠外祖生活。
然后,她面临的就是贫困和艰难的二战,除了一个贵族身份,没有享受过贵族的生活。
跟了周南以后,她的日子过的才比较宽裕,但是绝对称不上奢侈。
约纳斯的无微不至的爱让她感受到了幸福和美满,但是她在这场爱中,一直是被动的一方。她想要回报约纳斯的爱,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她拼命的排练,目的就是为了让约纳斯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他在感情上投入的回报。她也想过自己成名以后,然后尽量减少他们之间的差距,让这份爱变的更平等一点。
但是,见识到了让诺德家族的富裕和奢侈,见识到了梅耶里对约纳斯的尊敬和平等,她甚至感到约纳斯的层次与自己越来越远。
这让她在内心里甚至有了一丝害怕,她怕自己追不上约纳斯的脚步,最后配不上约纳斯。
可是她觉得,自己是不能没有约纳斯的,因为约纳斯就是她的一切。
让诺德对她越尊敬,她却越担心,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约纳斯的原因。只是依靠自己,恐怕让诺德这样的大富豪,连多看她一眼的可能都没有。
这次回家,他们的行李就多了一大堆。除了各种珠宝首饰和名表服饰,让诺德还送给了奥黛丽一辆劳斯莱斯公司今年刚推出的宾利马克六世豪华汽车。
好吧,奥黛丽还不会开车呢!
而恰恰是这些奢华的礼物,才带给了奥黛丽更大的压力。让她更想躲在韦吉斯的牧场里,不用面对外面这复杂的生活。
返程的时候,周南开着他的狼狗,载着奥黛丽和一心想要跟奥黛丽一起玩的梅丽莎。而梅丽莎的仆人们开着两部车,跟着他们一起返回韦吉斯。
属于奥黛丽的车,被施托尔科开着一起前往韦吉斯。
但是施托尔科今后的工作地点仍然还会是日内瓦,苏黎世还有首都伯尔尼这些大城市。因为他将会是周南在政治上的耳目,他待在大城市,远比跟在周南的身边作用更大。
每周他会前往韦吉斯一次,汇报工作情况,在周南需要的时候,也会陪在周南的身边。
周南也准备这次回去以后,就给自己的家里申请一部电话,方便施托尔科随时跟他联系。
回到了韦吉斯,奥黛丽登时就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没有了在让诺德家里的压抑感。看着眼前熟悉的卢塞恩湖,她都能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
她也暗自给自己鼓劲儿,不仅学业上要更加努力,也要跟斯蒂芬妮一起,尽快闯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周南还从来没有跟约翰一下子分开几天,回来以后,约翰生怕他再抛下自己不管,不论周南到哪里,都跟在他身边,让周南心疼不已。
在家里待了两天,假日结束送走了梅丽莎一行,奥黛丽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白天上学,晚上排练,周末跟斯蒂芬妮一起去演出。
虽然她们的报酬不算很高,但是相对现在的物价来说,也不能算低。埃廷尼帮她们谈的每周的两场演出,收入就能超过那些普通的工人。
埃廷尼几乎成了她们两个人的经纪人,周南有时间的时候,会陪着她们一起去看她们演出,但是现在他实在太忙了,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埃廷尼在照顾她们两个。
因为施托尔科的出现,埃廷尼也有了一点危机感,他原本只是一个工作没有几年的大学讲师,对人文历史方面有浓厚兴趣。所以跟着周南工作,他尽可以可以直接接触这位他心目中的大师,更是能认识世界著名的理论学家们。
但是施托尔科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精英,要不是年轻时候惹出的麻烦,他现在恐怕也是瑞士政坛的中坚力量。
所以他知道自己比不过施托尔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施托尔科占据了周南助理兼顾问的位置。
仔细考虑之后,他也给自己重新定位。作为周南的助理,他现在在理论上还有些跟不上,但是作为他的宣传官,发言人,还有外联主管,还是能够胜任的。
所以从奥黛丽这边开始,他就开始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了。
加入了自由民主党,享受到了自由民主党的扶持,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周南需要在政治上迎合一些应酬。即使他再超然,一些跟党员们的正常来往也不能推却,一些会议也是不能不参加。
更重要的是,他的《世界通史》上册,已经在五月十一日正式面世。为了宣传这本书,扩大这本书的影响力,他也要开始自己的宣传之旅。
出版社,自由民主党,和周南三方一起,已经为周南的宣传规划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宣传之旅从五月十八日,也就是图书上市一周之后开始。
他的宣传不会像一般的小说,按照出版社的安排做一些商业宣传来促销。他的宣传基本上都是去各大城市的大学演讲,宣传自己的理论,也面对各地专家学者的“验证”和“考核”。
只有所有人认可了他的学术,然后他的书才能卖的更好。
除了瑞士国内,他还会去意大利和法国做宣传。
而他最想去的德国,却没有在这次的宣传之旅中。那里的情况现在非常复杂,已经被分成了四个国家,成了各国外交部门激烈竞争的地方。
加上盟国对德国的镇压也太狠,为了不让人了解德国的情况,那里的国境还在封闭着。
不要说周南这样的“文化”人,哪怕是一个商人,想要进入现在的德国,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三个国家宣传完了以后,周南会前往英国。一方面是完善他的下册,另一方面,也是为他的书的英文版出版预热。
届时,也将依靠德法意的销售数量,确定英文版的印数。打入英美市场,才是所有人最重视的事情。英美战争的胜利,也会让他们的语言成为世界语言,这早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要不然,新成立的联合国为什么放弃了已经修建完好的万国宫,还要在纽约弄一块地,建什么新的联合国总部呢!
说起来,瑞士是中立国,不结盟国,现在的基础设施齐备,是个比美国更合适的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但是美国为了控制刚成立的联合国,硬是把国际联盟解散,并入联合国,还不利用原有的设施,要在纽约建立新的总部。
胜利的一方,不仅会掌握经济主动权,更会掌握文化舆论的宣传权。欧洲早在十八世纪,已经认识到了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侵略以及舆论宣传的重要性。
整个46年的下半年,他都会忙着出版与宣传,但是今年还不会是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今年的一切都只是预热,真正要紧的是明年三本书全部出版以后,在世界范围内的舆论导向。
由于下册还没有成稿,所以自由民主党虽然非常重视周南的作品的宣传,也要等到稿子全部完成以后,才能按照稿子的质量,做出整体的宣传计划。
但是,在年底之前,下册也会出版,那个时候,周南就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自己的理论,大力推广自己的著作。
可以想的到,明年的一整年,周南都不会太闲。
这也让他每次看到埃廷尼他们做出的工作计划,就忍不住有些头痛。他可是懒散惯了的人,现在一下子把日程安排的这么紧凑,对他也是一种煎熬。
但是这一切,在五月十八日的一早,拿到《世界通史》的一周销售数据的时候,周南立即就充满了动力。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三十九章 集会
原本三种语言的版本,开始只准备印刷两万册来测试一下市场。但是出版社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都把印刷印数提高到了五万册。
从五月十一日上市销售,一直截止到昨天傍晚六点,《世界通史》在瑞士,法国,意大利三个国家,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八万册,稳居各类书籍的综合销售亚军。
冠军是没法比的,因为冠军是圣经,不论在什么时候,没有任何书能触及它的地位。以至于到了后世,也根本没有人再把圣经列入销售数据了。
八万册,这个数据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测,包括周南。他能预料到自己的书大卖,但是那是在社会接受了自己的理论之后,那个时候,销售几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都有可能。
但是在一开始就能有这么好的销量,他还是小看了一个政党能够发挥出来的宣传能力。
最着急的就是那些出版社了,每一家都忙着跟印刷厂增加印量,按照畅销书的标准重新安排程序,生怕耽搁了销售。
五月十八日下午,周南宣传的第一站就是家门口的卢塞恩大学。在大礼堂为将近三百学生上了一堂两个多小时的历史综合课,并且接受了学生们的提问。
也许是因为同为卢塞恩人,周南受到了颇高的礼遇,并且也没有受到学生太多的为难。
四个小时的接触过程,周游完整阐述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各项视角的依据,以及自己对历史研究的一些新的方法。
这是他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所以只是介绍了一下自己,并没有说任何的比较敏感的话题。
学生们对他这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前辈”还是非常认同的,一直针对书里面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没有涉及他的肤色和信仰。
不过,在结束的时候,他也受到了一点“为难”,有学生要求,他为学生们表演一曲才能离开。
实际上,这个学生本来就是埃廷尼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周南的音乐才华。
因为周南想要借着这次在欧洲个大学的演讲和宣传,同时也宣传一下自己的音乐。想要成为一个大师,如果不是多才多艺,怎么称得上大师呢!
一曲箫曲让在座的学生如痴如醉,箫音一落,就迎来了比先前更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一早,卢塞恩的报纸就用两幅版面,完整记录了周南在卢塞恩大学的演讲全文,并且有选择地将一些学生提问也刊登了上去。
周南是在汽车上看完的这份报纸,对报纸上的美誉,他的内心里还真的有一点惭愧。不过,这也算“家乡”的报纸,站在周南的立场宣传,那是理所应该的。
中午时分,他抵达了伯尔尼,入住了位于维格河畔的迪特奥酒店。这个酒店是党内一位资深议员的产业,最近十几年,一直是自由民主党党内聚会的大本营。
当天下午,自由民主党的内部集会上,周南第一次正式亮相,并且向所有的同僚再次宣传了自己的理论。
不过面对这些兼职的政客,周南阐述的重点跟面对学生当然不一样。面对学生,他的阐述内容主要放在了历史理论研究,社会人文变迁和哲学理论叙述这几个方面。
但是面对政客,他的主要阐述方向就变成了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传播。
周游的经济理论介于自由经济和适当干预之间,反对政府无限制地干涉经济,但是也不赞成完全的自由经济。
他始终认为,完全的自由经济只会让经济变的无法控制,而经济的发展是有上升和衰落期,包括金融危机。
所以政府的适当干预,不仅可以控制经济的走势,调节经济的泡沫,更能平稳经济的自然力量。
实际上,从三十年代开始,完全的自由经济市场就已经不受欢迎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了所有国家一次残酷的教训,美国后来这十几年的发展,国会和白宫就施加了无数的影响。
更鲜明的例子是德国,在三十年代初期,德国的人们连饭都吃不上。但是只用了十年,德国的经济就整体腾飞起来。
国家社会主义虽然因为希特勒的原因一直不被世界承认,但是他的经济政策却被世界各国学习。
周南很清楚未来的社会变迁,他的经济理论也是根据另一世的历史发展进程,完整借用,整理,归纳出来的。
所以,他的书的下册虽然还没有面试,但是他对现代社会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的一些中心思想,已经可以释放出来了。
周南的理论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也是目前的主流思想。所以,他在集会上的演讲也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欢迎。
就连作为嘉宾的基督民主党的执政官,也是今年的联邦委员会主席卡尔科伯特,在周南下台以后,也向他发出了邀请,聘请他为自己的经济顾问。
不过周南在思考了一会儿以后,又看到让诺德摇头的动作,还是婉言谢绝了。
这倒不是因为两个人分属不同的政党,而是因为周南最少在一两年之内,没有太多的时间。
而且这个顾问,可没有美国的总统顾问那么光鲜,除了好听的名声和参加会议的补助金,这个顾问没有任何的权力。
瑞士的政治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奇葩的,国家没有一个明确的首领,而是七个人联合执政。
虽然每年会有一个名誉上的总统,但只是在外交场合有用,对内也还是只管自己的一摊事。除此之外,对另外六位执政官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并且每年都会换个人。
除了行政职员,瑞士政坛的绝大多数政客都是兼职。没错,不管是上院国会议员,还是国民院议员,都只是兼职。
1...3435363738...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