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粮草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尊天不畏天
“哈哈!这点小事啊!走着,去你老家,那南关村看看”
闻听是这点小事,李玄霸失笑的摇摇头,大手一挥,抬步往那蓝关乡走去。
小事?
瞧着李玄霸潇洒的背影,薛凡贵扯了扯嘴角,这孵蛋的事情对殿下来说当然是小事,但却关乎老百姓日子的好坏,对父老乡亲们可是大事。
一路而行,李玄霸再次来到那南关村。
见到陪着李玄霸回来的薛凡贵,那南关村正在侍弄土地的老乡们马上就围了上来,眼带热情的看着薛凡贵,以及一身锦绣衣衫的李玄霸等人。
“呀!薛家娃子回来了!”
“别乱说,哪是薛家娃子,凡贵现在是咱蓝田县的县尉了”
……
在父老乡亲们的七嘴八舌中,薛凡贵苦笑着四处拱了拱手,“三伯,五叔、六爷,您们可是看着我长大的,可千万别叫我县尉,还是叫我凡贵就行”
“薛县尉,村正是哪个?算了,不用你说了”
等薛凡贵和他的父老乡亲们打完了招呼,李玄霸问了一嘴,紧接着摆了摆手,也不用薛凡贵介绍了,因为那蓝关乡的里正陈志德快步赶过来了。
陈志德对李玄霸拱了拱手,恭敬的问候道:“陈志德见过殿下!殿下安康!”
“免礼!你怎么有空来这南关村了?”李玄霸摆了摆手,好奇的看着陈志德,自己来这南关村的事情是临时决定的,应该没有人透露自己来这个信息呀!
“殿下,小老儿的家就在这南关村,小老儿虽是当了蓝关乡里正,也兼着南关村的村正”
“原来如此!”
闻听此言,李玄霸恍然的点了点头,心里却乐了起来,有熟人就好,省的再一一介绍什么的了。
陈志德这么一说,刚才还围着薛凡贵的父老乡亲眼睛瞬间瞪的老大,随后齐齐对李玄霸拱手拜了下去,“见过唐王殿下,殿下安康!”
“大家多礼了,请起!”
“谢殿下!”
众人围观中,李玄霸对陈志德挥了挥手,淡笑道:“你来了正好,也不用挑去谁家了,就去你家谈事情吧!”
“是!殿下请!”
陈志德应了一声,领着李玄霸去了他家。
这陈志德的家也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是有几个窑洞连在一起的内置房子,很有秦地房屋的特点。
而且对比那薛凡贵的窑洞,陈志德的家还算是稍稍富裕了一些,因为窑洞的外门围着垒了一圈青砖,算是一个小小的装饰物了。
“爹爹!”
李玄霸等人才一进屋,一个清脆的响声声音女声响起,李玄霸抬头一看,这却是一个农家姑娘打扮的美丽女子。
这女子年方二八,一头青丝系于头上,模样秀丽,长相甜美,加上一身有些发白的布衣,端的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
叫完陈志德爹爹后,这女子的一双俏目在薛凡贵身上打了几转,好似有些羞涩的问候道:“宝钏见过凡贵哥哥,听说凡贵哥哥当了县尉,恭喜哥哥了”
“嘿嘿!多谢宝钏妹妹!”见到这个陈宝钏,薛凡贵憨笑着挠挠头,眼睛不离着陈宝钏的一张粉面,看的陈宝钏害羞的垂下了头,却也不肯去后屋避客。
薛凡贵?陈宝钏?
听到薛凡贵和这陈宝钏来回的称呼,再看看二人正眉目传情的样子,李玄霸翻了个白眼。
这薛凡贵哪是为了他的父老乡亲留在这南关村的啊!明显是为了他的情妹妹么!
而且这二人的名字,额……不会是那薛平贵和王宝钏吧?
腹诽过后,那一番见礼自是不提,李玄霸却让这陈志德找了一根火烛,四面铜镜,以及几枚不同的鸡蛋。
南关村虽然穷,但是几面有些破旧的铜镜还是能找来的,毕竟自古以来,美人都爱美,这是一成不变的。
火烛和铜镜、鸡蛋拿来,李玄霸也不管程怀默等人的疑惑,将那四面铜镜两两对立相放,让其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然后在中间将那点着的火烛一立,拿起一枚鸡蛋,轻声说道:“既然那孵蛋的老母鸡不够用了,那本王教你们个新方法,用这火烛和铜镜观察,就能用人眼看出哪个鸡蛋能孵出小鸡,哪个不能了,之后才用人工孵蛋的方法”
“人眼分辨?人工孵蛋?”
闻听李玄霸的话,程怀默等人愕然的看着李玄霸,以及李玄霸面前的四面铜镜和那小小的火烛,这种东西也能人眼分辨哪个鸡蛋能孵出小鸡么?
大唐粮草王 第81章原始照蛋灯与盘火炕
对于程怀默等人的愕然,李玄霸没有理会,自顾自的调试着四面铜镜。
实际上,后世照鸡蛋用的都是照蛋灯,能够清晰的分辨每一枚鸡蛋是否受了精,也能看出里面小鸡的血丝,能很快的将其挑出,奈何如今的大唐根本没有照蛋灯,李玄霸就只能才用这个笨方法了。
四面铜镜虽然表面有些不光滑,照人也有些模模糊糊,不过将这窑洞里面的窗帘一拉,用这火烛一照,那光线倒也明亮了起来。
稍稍调整了一下铜镜的位置,很快,一个明亮的交叉点出现了。
李玄霸将那鸡蛋往中间一放,鸡蛋的里外瞬间被照亮了,显示出一个通黄色的鸡蛋,而且哪头有空隙,哪头没空隙,很清晰的能看到。
“记住,观察的时候,有空隙的这头冲上,放置鸡蛋的时候,也是这头冲上,因为这是小鸡出壳的点,有的蛋有些怪,那空隙在中间,那就将鸡蛋横着放”
李玄霸一边说着话,一边换着手中的鸡蛋,直到一个带着红色血丝的鸡蛋出现,他才停手。
“看到没有,这种有血丝的鸡蛋,说明里面是有小鸡的,这就要留下,一直孵,就能孵出小鸡了”
“那些亮黄色的,则不用留着了,它们孵不出小鸡的”
“而这红色的鸡胚蛋,以后三五天一照,没有了红色,或者颜色变的暗红了,那就挑出来,里面的鸡胚已经死掉了,不过,你们也不要吃这有鸡胚的鸡蛋,将其晒干了,磨碎撒到地里,当地肥吧!”
活着的毛蛋吃了可以当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中药,但是死了的毛蛋要是吃了,那里面的微生物可是多了去了,吃多了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是,殿下,小老儿记住了”,看着李玄霸手中那个被灯光一照,发红发亮的鸡蛋,陈志德身子都哆嗦了起来,唐王殿下这是神术啊!竟然用光一照,就能看出鸡蛋里面的情况。
有唐王殿下的言传身教,乡亲父老们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变好的啊!
陈志德惊叹,程怀默却冷静了许多,唐王殿下乃是神仙下凡,会这种异术,不是很正常吗?
照鸡蛋的事情弄完,李玄霸却弄起了其他的事情——做火炕。
做那可以烧火的火炕,做那可以孵小鸡儿的火炕。
“殿下,这青砖取来了,那河泥虽然不够,但也正在让人挖来,这火炕如何做?”
听到是要做孵小鸡的火炕,这南关村的老老少少十分兴奋,只三五分钟的时间,就将那做火炕用的青砖搬来了,摞的那叫一个整整齐齐。而那黏黏的河泥也弄了一小堆。
“我先给你们示范一遍,之后就得你们自己动手了”
话音一落,李玄霸拿起那青砖,先把第一层垒好,垒出的形状宛若那九曲黄河阵,弯弯绕绕的,却也很有原理。
李玄霸以前做实验的时候,孵小鸡用的都是恒温温室,现在当然没有这种条件,却可以采用土办法,那土炕就可孵鸡蛋。
这火炕的形状就是那九曲黄河阵,目的就是增加那热量的传递长度,延长温度持续的时间,增加柴火的燃烧热使用效率。
虽然大唐没有水泥,但是这南关村离那灞水河边近,那里有河泥,它也算是华夏老百姓盖房子用的另类水泥了。
第一层青砖垒好,李玄霸用那河泥挨个上面抹了一层,随后垒上第二层青砖。
第二层垒好,李玄霸停手不动,让外面围观的泥瓦匠进来动手,随后上去比比划划的讲解道:“看到没有,这跟盖房子是一样的,垒一层青砖,抹上一层河泥,一直垒到三尺高,再用青砖将上面铺满,这青砖间的空隙别太大,大了就放不上青砖了,也别太小,小了热气跑不出去”
“这前面是你们的灶台口,后面弄个洞,找个铁匠打个铁筒,将这多余的热气放出去,或者你们以后盖房子的时候,直接留出一面墙,让这热气从墙上走过,还能在多一个散热的墙面”
“那用不起青砖的农户,就有用凿好的石头,不过,用石头垒的话,那火炕可不能睡人了,不然火炕要是塌了的话,会有危险的,你们可是记住了?”
“记住了!多谢殿下赐宝!”
听到李玄霸的话,陈志德等人面带兴奋的躬身行礼,态度恭敬了好多,也真诚了很多。
李玄霸担心火炕会坍塌,他们就根本不在意,这火炕本身就是用来孵小鸡的,能吃饱饭的话,谁还管能不能不睡炕啊!
说着话的功夫,那泥瓦匠已经将那火炕做好了。
都不用李玄霸吩咐,自有人拿着柴火,去那火炕的接口处点起了柴火。
缕缕青烟中,柴火带起的热气弥漫到了火炕之上,让那依旧有些发潮的河泥一点点变干,大约一分钟后,那青烟才从最后面的跑烟处飘出来。
见到火炕一次性做好了,李玄霸满意的点点头,对陈志德等人叮嘱道:“你们就这么慢慢烧吧!先用小火烧个三四天的,将这火炕烘干了,然后铺上干草,放上那能出小鸡崽的鸡蛋,再盖上草席子,等着小鸡崽出壳就好了!”
“谨遵殿下吩咐!多谢殿下!”
陈志德等人再次谢过李玄霸,双目放光的看着盘好了的火炕,眼中透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这火炕哪是火炕啊!这就是他们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们以后好日子的起始点!
在陈志德等人恭敬的送行中,李玄霸三人出了南关村,却也没有回蓝田县县城,而是带着草帽子,顺着那泊泊流淌的灞水,晃晃悠悠的往上游走了起来。
李玄霸初来大唐的时候,就跟着杜兴璇直接去了蓝田县县城,再之后直接纵马去了长安,还真的没有好好看过大唐的美丽景色,借此放风的机会,正好看看大唐的美景。
“哞哞!”
“咩咩!”
“潺.潺!”
听着田间地头那牛儿哞哞地叫声,小儿放牧的羊儿咩咩声,再加上身边灞水那潺.潺的流水声,再看看花红柳绿的自然风光,李玄霸面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大唐粮草王 第82章因怜牧童立书院
这个时候的大唐,果然是美滴很!
天是蓝的,树是绿的,水是清澈透底的。
呼一口气都能感觉到那空气中的清新气息,和后世带着雾霾的空气相比,这时候的人们才是幸福的。
看着眼前的锦绣山河,李玄霸有些诗兴大发,正准备吟诗之际,耳边传来一阵清脆的童音。
“大黄牛,黄牛大,黄牛身前站娃娃,别看娃娃年纪小,黄牛就听我的话,牛儿乖乖吃青草,愿你快些长大大,换得主家一斗米,让我吃饱又穿暖……”
闻听这童谣,李玄霸闭口不言,转头看向声音来源处。
那唱童谣的是一个六七岁大小的孩童,穿着带着破洞与补丁的衣衫,手上牵着一根牛绳,后面跟着一个不断吃着青草的半大黄牛犊。
估计是因为放牛的缘故,这放牛牧童的小手小.脸都有些脏兮兮,却也不敢去灞水洗一下,怕这黄牛犊不小心跑了。
“薛县尉,您南关村的孩童都是如此过日子的么?”
李玄霸问着薛凡贵,眼睛却眨也不眨的看着那牧童,语气中却又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里面少了些自得,多了些怜悯,也多了些自责。
“回殿下,不止我南关村,蓝田县附近的村落孩童都是如此,十二岁以下的,帮着家里或者主家放牛放羊,十二岁上的,就得帮着家里种地了,要是习得一两年书的,就进城去给人打小工,倒也能养活自己”
虽是回着李玄霸的话,薛凡贵的语气却很是平静,他小时候的日子就是如此过的,只是长大后,领着妹妹薛莹莹卖艺求生,倒也比南关村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一点,能勉强混个吃饱穿暖。
“如此么?”
李玄霸眯了下眼睛,抿了抿嘴,颔首之后,扭头往那蓝田县县城走去,却不再去观看大唐的锦绣山河之风景,也不再弄什么吟诗作对之类的风雅之事了。
此时的李玄霸,心中微微有些发酸,也有些说不出的味道,亏得自己还想赞叹大唐山美水美,却忘了山水外的大唐百姓。
看那牧童的样子,他连身新衣服都没有,还得放牧来养活自己,他才六七岁啊!自己却有什么资格吟诗,有什么资格?
见李玄霸一声不吭的往蓝田县县城走去,程怀默和薛凡贵对视一眼,不解的挠挠头,赶紧迈开步子,随着李玄霸赶回蓝田县县城。
一路无话中,三人回到县城,那薛凡贵自去做他的事情去了。
而李玄霸则领着程怀默回到了逍遥王府。
才一坐定,李玄霸沉吟了一下,沉声道:“怀默,吩咐下去,四日之后的卯时三刻起,蓝田县所有六岁到十五岁孩童皆可来蓝田县逍遥书院习书识字,六岁到九岁为识字一级,十岁到十二岁为习文一级,十三岁到十五岁为工读一级”
“所有孩童一日可食三餐,伙食费都有逍遥王府出,亦可住在这逍遥书院,另外,十二到十五岁的孩童可自由选择想学的可讨生活的技艺”
听了李玄霸没有一丝.情绪的话,程怀默挠挠头,不解的看着李玄霸,“额……殿下,你想让蓝田县全部的孩童习书识字,怀默倒是同意,不过,这逍遥书院在哪?”
李玄霸淡笑了下,露出回来后的头一个笑容,随后大手在身边一划,“在这逍遥王府里面,任意划出六个院落,合在一起就是逍遥书院!”
“好吧!不过殿下,您这逍遥书院好像没有夫子”,程怀默扯了扯嘴角,又提出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
李玄霸眼睛一眯,回身看了一下长安城的方向,神秘的笑了笑,“马上就会有了,我出去一趟!你先把这消息通知下去吧!”
“是,殿下!”
程怀默一走,李玄霸闭着眼睛坐了一会儿,再次起身之后,双眼发出炯炯神光,内里流光飘动,整个人又一次恢复成了傲然的李玄霸。
骑着追风万里云,李玄霸再次奔着长安城飞驰而去。
这一次,因着没有那些人的拖累,李玄霸孤独一人前行,追风万里云速度全开,只是五分钟的时间,那常人行走需要走七八个小时的路程就被他走完了。
“见过殿下!”
过了灞桥后,都没用李玄霸拿出身份令牌,那春明门的守卫兵士马上对其行了一礼,而且脸色兴奋,态度恭敬,就像是见到了偶像一样。
李玄霸抬手虚扶了一下,淡笑道:“免礼!有劳你们守卫我大唐长安城了”
被李玄霸这么一说,守门兵士眼睛发红,对李玄霸拱手抱拳,“殿下言重了,守卫长安城是我等的本分!殿下请进!”
“好!某走了!”
李玄霸说的是走,却没有直接回太极宫,而是去了国子监,找到了还在训斥那些顽劣勋贵子弟的孔颖达。
见到孔颖达,李玄霸无视了他脸上还未消掉的怒气,第一句话就将孔颖达镇住了,“孔博士,不知你愿意当一个盛世鸿儒,还是相当一个像令先祖仲尼先生一样的至圣先师?成为孔家第二个真正的至圣先师?”
“殿下为何有此一问?”
被李玄霸这么一问,孔颖达那儒雅的气质瞬间消失一空,紧紧拽着李玄霸的衣袖,双目死死滴盯着李玄霸的眼睛,等着李玄霸的回答。
至圣先师啊!
那是随便能称呼的么?
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这算是儒家五位圣人。
可是,殿下说的是真正的至圣先师啊!
那是可比肩先祖孔圣的说法啊!
文人能被称为鸿儒就死而无憾了,更何况可比肩先祖的至圣先师!
李玄霸没有回答孔颖达的话,而是再次问道:“孔博士天天在这国子监教导勋贵子弟,不知道有多少勋贵子弟是因为你的教导而成为我大唐栋梁之才的?”
“这个……”
被李玄霸这么一问,孔颖达尴尬的抬起衣袖捂了捂嘴,随后面上发红的说道:“可称得上一个没有”
这些顽劣的勋贵子弟,靠着父辈蒙荫,或可封爵,或可入朝为官,那却是和他的关系不大了。
大唐粮草王 第83章高!实在是高!
见孔颖达有些羞愧,李玄霸淡笑了下,却没有讥讽他。
华夏历史上,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但是那时候的事情,后人也无法知道。
因此,有史以来,有名可查的,同认为武德五年科举考试的孙伏伽为华夏的第一个状元,只不过他这个状元称呼不是唐朝所有,而是后世给加的。
因为唐朝没状元这个称呼,统一都是进士之首。
而下一个进士之首,叫贾统,贞观五年(631年)辛卯科夺魁。
现在还是武德九年,年号还没有贞观,这进士之首根本就没有。
科举不给力,那现在国家选拔人才的方法是什么?
很简单,推荐!
又叫名人雅士的推荐。
想做官的人,奔走于公卿门下,向礼部投公卷,向达官贵人投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此时的人才虽然不用像中唐后唐时期年龄那么大,但是没有门路的话,一样当不了官。
而有门路的人,就以五姓七望为首,使得大唐朝廷上面大部分的官员都和五姓七望有牵连。
这也是李世民现在无奈的一点,凡是有文化的人,大部分都和五姓七望粘连在一起,让他提拔的人都不是寒门之人,也引发了他后来“广开耳目,求访贤臣”的措施。
“孔博士,我大唐如今科举的弊端,想必你也清楚,既如此,莫不如随本王去我那新成立的逍遥书院,教导那些寒门子弟,以现在世家大族对朝廷的影响力以后,我二哥以后的措施你也应该能猜出一二”
“寒门取士下,若天下十分之一的县令出身于寒门,出于孔博士门下,你会怎样?”
“若天下三分之一的县令出身于寒门,你又会怎样?”
“若!天下太半的县令出身于寒门,你可以想想那时候的景象!”
“咚!咚!咚!”
闻听李玄霸最后一句话,孔颖达的心脏砰砰砰的开始剧烈的跳动了起来,虽是一句话不说,却脸色通红,双眼都冒出了莹莹精光。
闻听“逍遥书院”前面的两个“逍遥”二字,孔颖达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孔家的人虽然也想做官,但是最希望的却是做学问,因为,他孔家要的是名,青史留名的名。
当李玄霸后面几句话响起,孔颖达的身子都哆嗦了起来,最后一句话说完,瞬间好似在孔颖达头上棒喝了一下,他整个人好像在李玄霸的天言之中领悟了什么。
别说天下县令太半出于他孔颖达门下,单只三分之一的县令出于他孔颖达的门下,那他孔颖达的名声就已经可以传遍天下了,不是至圣,也是亚圣。
因为,县令会升官的。而升官产生的后果,那是可以预期的。
“呼……呼……”
孔颖达捂着自己剧烈跳动的心,深深的呼了几口气,这才认真的盯着李玄霸,纠结的问道:“殿下,我孔某人乃一介文人,这国子博士,我不当也罢,但是陛下那一关如何过?要是天下寒门县令太半出于逍遥书院,那陛下?”
后面的话,孔颖达没有说,但是李玄霸也知道什么意思,无非是忌惮逍遥书院的影响力,万一有一天逍遥书院威胁到了李世民的统治地位,怕不是这位大唐陛下直接挥起手中的刀子,直接将那逍遥书院关了,或者直接毁灭掉。
甚至,直接毁了孔家!
“哈哈哈!孔博士多虑了,我李玄霸既然敢成立这个逍遥书院,就不怕我二哥会产生什么忌惮心里,况且,你我都不是逍遥书院的院正,我二哥才是真正的院正!到时候,寒门入士的学子尽皆称为天子门生!”
对于孔颖达担心的话,李玄霸一点都不怕,他又没有做破皇帝的想法,再加上这件事情还得让他二哥李世民支持,还不如直接让二哥当那逍遥书院的院正了呢。
闻听李玄霸的话,孔颖达双目一瞪,对着李玄霸伸出两个大拇指,佩服道:“这!天子门生?高!实在是高!殿下大才!”
李玄霸:“……”
孔颖达佩服李玄霸,李玄霸却翻了个白眼,无语的看着面前这个已经开始兴奋的孔家大儒。
靠!
大才就大才!
为毛用夸那“胡汉三”的话,夸我,弄的我好像是个地主恶霸似的。
无语中,李玄霸转身往门外走去,边走边道:“孔博士你先收拾收拾,三四天后,就去我那逍遥王府,另外你有学生的话,最好带过去,我那里可是一个教书的夫子都没有的!”
“殿下放心,夫子的事情,我来解决,我孔颖达王公大臣认识的少,饱读诗书的儒家之人,认识的可是多的多!”
见李玄霸扭头往外走,孔颖达也不送李玄霸,却仿若一个军士一般敲了敲自己的胸膛,说出的话傲气十足,却也带着点点酸腐之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