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那能看出是什么病么?”李承乾理解的点点头,瞅瞅神情惶然的杜家兄弟,转头向孙思邈问道。
“殿下却是糊涂了,医者探病,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单单看上一眼如何能知。”孙思邈捏着颌下胡须,一面看着从宫里来的太医愁眉苦脸的给杜如晦把脉,口中缓缓说着。
对李承乾这个时而明白,时而糊涂的太子,老孙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几天的接触下来,李承乾提出的一些食物疗法与健身延寿很对他的胃口;另外一些开水消毒、伤口缝合等外伤处理方法,更是让老孙几乎惊为天人。
不过时间长了,老孙也慢慢看出来一些门道。看似无所不知的太子殿下其实也就是个半桶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牛逼吹的山响,实际没有半点医学经验,如果真要让他去给人看病,指不定有多少人会死在他手里呢。
“高明,不,殿下,我,我父亲……”经常与李承乾在一起私混的杜荷丧魂落魄的靠过来,吱吱唔唔似是有话要讲,但却不知如何说出口。
“放心吧,杜伯伯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从古到今,不,从远古到后世的二十世纪,似乎劝人的方式从来就没变过。
“可是……”杜荷回头看了一眼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太医,心里几乎已经快要绝望了。
“放心吧。”李承乾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顺手将杜荷推开,带着老孙走到那太医身边,用折扇在其肩上敲了敲,歪了歪脑袋,示意让他滚开。
作为一个医生,连最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都做不到,唉声叹气的样子简直和直接宣判病人死刑没什么区别,太特么给祖师爷丢脸了。
想想后世的那些名医,那个不是一边点头一边说:你这个病情况不太好,但也不是没有希望,如果怎么怎么样,然后怎么怎么样,最后还是可以恢复的。
思绪飞舞的李承乾一边走神,一边看着孙思邈坐到刚刚太医的位置,看着老道士仔细的观察老杜的口鼻舌,看着老道士在把脉中一点点陷入沉思。
良久之后,孙思邈从榻边起身,看了圈房间中的众人,缓缓说道:“殿下,如果老道没判断错,病患应该是中毒的症状!”
“中毒?”一下子,杜构、杜荷以及刚刚苏醒过来的杜夫人所有人都来了精神,目光目光熠熠的看着孙思邈,期待他再说出一点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怎么解毒!
“怎么会中毒?杜仆射一直住在军营,决无可能有人对他下毒,而且如果下毒的话,毒前线的将军们不是更好?何必毒他一个管后勤的?”刚刚的太医或许是出于嫉妒,也有可能是医生的医德,总之他并不是很相信孙思邈的判断。
“这是慢性毒,并不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孙思邈回头看了躺在榻上的老杜,捻着胡子琢磨了一会儿,似乎在想怎么解释才能让众人听的明白。
隔了一会儿之后说道:“病患的症状与道家那些常年服食仙药的方士兵解前很像,而且其脉像显示肾脏尤其虚弱……。”
仙药?李承乾一阵错愕,长生不老丹?不会吧?如果真有这东西还不早就献给老头子了,怎么可能留着自己吃,谁特么敢啊。
“父亲的确是经常服用一些方士炼制的丹药,只是都是些强身健体,提神醒脑的药物,并不是什么仙丹啊?”杜构看似在给孙思邈提供思路与线索,实际上也是一种解释,生怕李承乾误会老杜有什么长生不老之心。
强身健体?提神醒脑?李承乾第一反应就是保健品,以及该死的传销。有病治病,没病健身,吃了之后就连后背痒痒都能治疗的保健品竟然已经卖到大唐来了?难道遇到后世卖保建品那些骗子的祖师爷了?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榻上躺着的那位还等着救命呢,保健品什么的还是以后再说,先救人要紧。
想及此处,李承乾看向捏着胡子沉思的孙思邈:“道长,可有什么好办法么?”
“是啊道长,您一定要救救老爷,求求您了。”杜如晦人事不醒,杜夫人早就没了方寸,见老孙找到病因,也不管真假,挣扎着拜倒尘埃。
“使不得,使不得。”孙老道一生活人无数,却最是受不得这个,一见杜夫人竟是要准备跪下,顿时手忙脚乱,躲也不是扶也不是。
“杜伯母莫要如此。”李承乾眼见众人乱成一团,忍不住劝说道:“孙道长妙手仁心,只要有办法,定不会让杜伯伯有事,还请伯母放心。”
“太子殿下,您一定要想想办法,老爷……老爷去不得啊。”
“伯母放心吧,只要有一线希望,本宫与孙道长都不会放弃。”李承乾现在像是捧着一块烫手的山芋,扔也不是,捧着也不是,只能好言安慰。
“杜公子,不知那强身健体之药是否还有?可否拿出来让贫道一观,或许可以从这上面找到根源。”乱糟糟的场面,还是孙思邈说了一句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
“有!有!”杜构连声答应着,就向外面窜了出去。
只要能把老杜救回来,别让杜家的顶梁柱倒了,别说去取药,就是去取命杜构都敢。
焦急的等待中,大概过了不到一刻时间,杜构就一脑门子汗的从外面窜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木头盒子。
“殿下,孙大夫,这,这就是了。”杜构将盒子放到榻边的矮几之上,喘的上气不接下气。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86章 重金属中毒(中)
“这什么东西?”看着盒子里面摆的整整齐齐的六个小拇指肚大小的棕色药丸,李承乾拿出来一颗放在手里仔细打量起来。
“这叫‘回春丹’,是一种可以让人恢复体力,并且有提神醒脑功效的丹药。”孙思邈同样拿起一颗,放在手心里打量着,只是和李承乾不同的是,他还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有没有那么神啊?”李承乾说着,便打算将手里的药丸放回盒子里,反正他也看不明白,看了也是白看。
不过就在往盒子里放的时候,被门外传来一声尖细的:“陛下驾到!”吓了一跳,失手就把药丸掉落到盒子的外面,发出“铛”的一声脆响。
“参见陛下!”顾不上掉落的药丸,在李二进屋子前,所有能站着的,全部躬身施礼,迎接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
“平身,都起来吧!”李二进屋之后,扫了房间中众人一眼,随意摆了摆手,就直奔躺在榻上的杜如晦走了过去。
盯着老杜的脸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回头缓缓问道:“查明原因了没有?杜卿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回父皇,目前正在查找原因,但是已经有七成把握是中毒所致。”李承乾当仁不让的主动介绍道。
“中毒?”李二眉头一皱,深深吸了口气,压下心中怒意,沉声问道:“何人如此大胆?是否已经查明?”
作为李二左膀右臂的杜如晦如果被人下毒给毒死了,那特么可真是打了老李的脸了,这让李二如何能不愤怒。
“父皇,如果猜测不错的话,此物便是根源。”李承乾指指放在矮几上里面还有四颗药丸的小木盒。
“这是?‘回春丹’?”李二定睛向小盒子看去,只看了一眼便有些惊讶的说道。
“父皇认得?”对于李二不用细看就能叫出名子,李承乾很是奇怪,概因孙思邈都要看半天才能肯定,老头子又不懂医术,怎么可能一眼就能认出来。
“此物有可身健体之功效,服用之后提神醒脑,让人精神百倍,怎么可能是有毒之物?”李二没有回答李承乾的问题,反而是有些疑惑的反问了一句。
“父皇,您不会也吃这东西吧?”李承乾瞪大的眼睛,再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颗药丸,在一边的烛台上轻轻敲击,引发一阵金铁交击之声。
凭借从后世带来的一点点可怜的医学知识,李承乾可以百分百的肯定,没有任何一种治病的药会有这种硬度,而有这种硬度的东西,就特么没有一样是能吃的。
“呃……,你只要回答问题就好,其他不用你管。”李二被儿子问的有些尴尬,含糊着应付了过去。
“父皇,如果儿臣判断错,这东西的确有毒,而杜伯伯现在的状况应该是属于重金属中毒,若父皇不信,孙神医就在这里,一问便知。”李承乾为了给自己的说法增加可信度,不惜把孙思邈的身价提高到神医的程度。
反正在李承乾看来,他和老孙加在一起,以老孙的医术配合上自己的见识,在大唐如果算不上神医的话,那才真是出了鬼了。
“陛下,太子殿下说的重金属中毒贫道不甚清楚,但贫道见过不少炼丹的方死,临死的时候大多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孙思邈是个老实道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过他的话多多少少还是证明了一些李承乾的判断。
“孙神医,不知可有什么办法医治么?”李二关心的也不是重金属中毒之类的名词,他只关心自己的左膀右臂是不是能活,至于其他的东西,完全可以事后再一点点的了解。
“贫道可以用金针度穴之法让病患苏醒,但若说治愈……贫道无能为力。”孙思邈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说出一个让人失望的答案。
“这……”原本听李承乾说的头头是道,孙思邈也找到了病因,有些高兴的李二还准备听一个好消息,结果最后的结论却是治不了。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下。”寂然无声的房间中,李承乾的声音如九天惊雷,一下子把众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来。
“太子,你可敢再说一次?”李二紧皱着眉头,虽然他相信李承乾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开玩笑,但还是忍不住要提醒一下儿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父皇,孙神医,这位太夫。”李承乾目光从老头子、孙思邈以及刚刚被他嫌弃的太医身上扫过:“我们都知道,砒霜是一种毒药,可以毒死人。但是少量的砒霜却可以杀死人身体里的虫子,而不对人造成伤害。”
“这里少量的意思就是一定量的砒霜勾兑大量的水,简单的说就是‘中和’或者说‘稀释’。”
孙思邈和刚刚的那个太医到底是学医的,理解能力要比李二快相许多,李承乾话音刚落便理解了他的想法,但却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我们都不知道病患身中何毒,如何稀释?又怎么中和?需知下药是要对症的,若是下错了药……只怕后果难料。”
“很凑巧我知道一些这种药物的配方,而且本宫用来中和的东西也不是药,而是牛奶、大蒜、大葱、海带之类的食物,即便是多吃些,问题也是不大。”
看到了那堪比‘铁弹子’的药丸,李承乾已经有八成把握可以肯定,杜老头的情况应该是汞中毒或者铅中毒,哪怕不是这两种,应该也和其它重金属脱不了关系。
而只要是重金属,那解毒的方式就差不多,不外乎就是中和,中和再中和。
“太子,人命关天,你可要想清楚才是!”李二看着儿子信心满满,誓言旦旦的样子,总是觉得心里有些没底。
如果说这小子会作诗,能练兵,这些都可以理解,必竟这小子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书看的多了加上人聪明,有些这方面的成就并不奇怪。
可医术不一样,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有实力的大夫那一个不是用人命练出来的,现在这小子只凭借看过几本古书,就敢保证治病救人,这让老李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87章 重金属中毒(下)
不过既便如此,李二也最后也还是决定相信李承乾一次,必竟这小子虽然有些不着调,但大事上却还是有点谱的,至少前几次他操作的事情并没让李二失望过。
热水,油灯,还有孙思邈的金针,一件件东西被准备齐全,李承乾则是把老头子的护卫林松海拉到一边,让他通过情报科给登州消息,让他们采集海带等海藻,晾干之后火运往长安。
另外,现在马上去购买大蒜、大葱,尤其是产奶的母牛,一定要多买几头。
安排妥当之后,李承乾再次回到屋里,拉开围在榻边的杜构、杜荷兄弟俩:“你们都退开些,围在一起空气浑浊,不利于杜伯伯的呼吸。”言罢,不顾四下里鄙视的目光,凑到了孙思邈跟前。
就目前来说,李承乾也算是老杜的主治医师,房间中除了孙思邈、李二,他是仅有的几个有权利靠近看热闹的人之一。
老杜此时已经被扶着坐了起来,由太医在前面扶住其身体,不让他倒下,孙思邈则是盘坐在老杜的背后,身边放着刚刚用开水烫过的一百零八颗针灸用的金针,以及一盏油灯。
这是李承乾的建议,开水消毒之后再用火烧一下,可以给金针消毒,去掉上面大量的细菌。
孙思邈不知道细菌是什么,但他却觉得李承乾说的很有道理,关于那种眼睛看不见的生物,完全可以在佛教中的一沙一世界中找到依据。
总之,这一切并不费什么力气,又能提高一些专业性,孙思邈自然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房间中的众人凝神静气,目光全都盯在盘坐于老杜身后的孙思邈身上,直到盏茶时间之后。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孙老道才刚刚一动手,坐在前面的那个太医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原本不服气的神色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惨白,一双眼睛漏出惊骇之色。
孙思邈金针剌穴的度快慢先不说,单单认穴之准,完全就是让他望尘莫及。
隔着一层衣服,单单凭借一只左手在杜如晦的身上比划几下就能准确无误的找到穴位,然后右轻轻扶过,一支金针就已经插于其上。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相比于太医的惊骇,李二、李承乾他们这一批外行,则完全沉迷于孙思邈的飘逸的动作中不可自拔。
看别的医生给人针灸是煎熬,长针入肉数分捻来捻去,让人看着肉疼。
可看孙思邈给人下针,完全就已经升华到了艺术的层次。
老道士须皆白,神色淡然,双手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飘逸,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的同时,却不觉得凌乱。
漂亮,真是太漂亮了,李二现在已经不再去想悬丝诊脉,单单凭借这一手金针剌穴,大唐皇帝陛下已经彻底征服。
可以说,只要现在孙思邈愿意,完全可以凭借这一手在李二这里要到一个县男或县子的爵位。
斜斜瞟了一眼正在关注孙老道的儿子,李二心中感慨,这小子是走了什么运气,为什么总是能现一些奇人异士呢?
薛仁贵,能与秦琼大战数百合的人物;习君买,瘦了吧唧却能开弓六石;苏定方,北伐六路大军中路的副将军;另外,长安城里的马周、李敬玄似乎也不是一般人物。
至于远在青州的王玄策,现在已经位列剌史,主政一方,而且年终考评亦是上上之选。
现在,这小子又搞出来一个能把针灸玩出花来的老道士。
而且据这段时间打听来的消息,好像这老道士现在已经八十来岁了,但看到真人的时候却如六十许人一般,甚至如果不是花白的胡须,说他五十岁都有人会信。
所以李二想到了羡门、广城子之类的人物,隐约间,一个想法自心中慢慢升起。
“娘亲,刚刚我爹好像动了一下。”安静的房间中,杜荷突然一声惊呼,将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见床榻之上孙思邈已经和太医换了位置,此时正盘坐于杜如晦的前面,袍袖挥舞间根根金针不断插进老杜身体正面的穴位之中,而且每次施针,杜如晦的手指都全抽动一下,似乎已经有了反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大概半个时辰之后,老杜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的起抖来,孙思邈也在杜如晦身体有反应之前离开了原先的位置,站到了床榻下面。
“哇”的一声,原本昏迷中的老杜陡然间就是一口污血吐了出来然后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人也清醒了过来。
“父亲!父亲!”杜构、杜荷两个顾不得榻上秽物,几乎是一个箭步就冲到了榻前,杜荷更是直接窜到了榻上。
“退开,金针未起,你们想害死他么?”一声厉喝自孙思邈口现,宽大的袍袖挥动间直接将杜构、杜荷兄弟两个甩了出去,一个跌坐于地,一个滚到了床榻一角。
“好功夫!”孙思邈的动作看在李二眼中,顿时眼前一亮,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头子,能一招放翻两个年轻人,不得不说,的确是好功夫了。
至于滚地葫芦般的杜家兄弟两个,则没人去管他们。
年纪轻轻的,摔一下没什么大不了,没见人家把他们的爹都救醒了,揍他们两个一顿也没啥,如果不满足,多揍几顿估计也不会有人反对。
又等了片刻,在太医的帮助下,孙思邈一根一根将金针起了出来,然后让候在一边的侍女将脏了的被褥重新换上新的,这才安顿着杜如晦躺下,然后退到了一边长长吐出一口气:“好了,现在病人已无大碍,可以探视了。”
“克明,怎么样?觉得好些了没有?”李二身为皇帝,自然是当仁不让,第一个坐到杜如晦的床榻边上和声问道。
“陛下,老臣有负圣恩,还请陛下责罚。”杜如晦一口憋在心口的老血吐出去,人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显得十分虚弱。
“你我君臣日久,克明休要再说这些没滋味的话,还是安心养病要紧。另外……”李二扭头看了看旁边矮几上的几颗‘回春丹’,扭头对杜如晦说道:“这药今后千万不要再吃了,你这病怕是就是因此而起呢。”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88章 皆大欢喜
李二简单的和杜如晦聊了几句之后,就把位置让给了杜夫人和杜家二个兄弟,必竟这老杜头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皇上就已经足够,此行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总是占着位置显的啰嗦不说,还有些不近人情。
“承乾,这位就是孙思邈孙神医吧?”离开床塌之后的李二来到孙思邈跟前,在李承乾的后颈上拍了一下,然后转向老道士:“孙神医世外高人,朕早就听人提起过,今日有缘得见实是一见幸事。”
李承乾被老头子在脖子上拍了一巴掌,立时如同被击中死穴一般,除了傻乐就没剩下别的了。
这是所有当儿子的通病,天性使然,改不了的。
“陛下过奖了,贫道山野之人,不敢当陛下如此夸耀。只是那‘回春丹’的确如同陛下所说,不是什么良药,虽然有提神之效果,但后患无穷,还应尽早禁绝为上。”孙思邈再次对李二施了一礼,三两句话又扯到那放在矮几上的‘回春丹’身上。
“孙神医放心,待朕回宫之后,立刻就会下令封禁此药。”孙思邈神技无双,一番施为之下,早让李二同志佩服的五体投地,是以但有要求无不许之。
双方又寒暄了一会儿,被李承乾打发出去买东西的一些人也陆续回来,只是买的东西似乎多了些,足足装了两大车。
“殿下,您看这些东西合用不?”林松海先是跑过去看了一眼,然后又调头跑回来找李承乾。
而李承乾围着两辆大车转了一圈,长长的叹了口气,心里为老杜默哀了一小会儿,最终点点头:“合用!”
两大车的大蒜、大葱,不知道老杜要吃多长时间才能吃的完。
要命的是后面还有十余头奶牛,按李承乾估计,如果挤奶一天足足能挤出不下六十余斤。
这么大的量,今后的一段时间,杜老头会不会被牛奶淹死呢?
想到老杜被人按在床上,塞一口大蒜,再塞一口大葱,然后用一碗牛奶给顺下去,如此往复二十余次,直到吃的腹涨如鼓,李承乾就忍不住的想笑。
这特么就不是对付人,完全是对付牲口的法子嘛。
“高明,你笑什么?”就在李承乾一个人偷笑的时候,被杜夫人从房间中赶出来的杜家兄弟凑了过来。
“没啥,就是想起一点有趣的事情。”李承乾收起笑容,摇头说道。尽管李承乾一肚子坏水,但是还没有坏到当着损友的面取笑人家老爹的程度。
“高明,我爹的事情谢谢你了。”杜荷与李承乾年龄相差不多,在一起接触的时间也长一些,言词上随意很多。
“少来这套。”李承乾咧嘴一笑,在杜荷的肩膀上锤了一拳:“真要想谢我,回头就在迎宾楼摆上一桌。”
“该当的,该当的。”杜荷嘿嘿笑着附和,只要老头子能没事儿,别说请一桌,就是请上十桌八桌又能如何。
嬉闹几句之后,李承乾又把目光转向老大杜构:“不知大兄如今在朝中有何职务?”
杜构在杜家是长子,按唐代习惯都是大郎称之,但是李承乾年龄小,再加上李二与天策府老人之间关系亲密,所以一般来说比他年长,又接触少的,都是以兄称之。
“回殿下,尚未有职司,只是刚刚被陛下封了尚舍奉御的闲职。”杜构到底年龄大些,不比杜荷与李承乾混的熟悉,所以很是谨慎。
“大兄不必如此小心,我与杜荷亲如兄弟,大兄亦当我是兄弟便好。”李承乾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拉近和杜构之间的关系,随后又问道:“大兄对登州一带可了解?”
“登州!”杜构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说道:“登州那里某只是听说过一二,并不甚了解,不知殿下……”。
“我想举荐大兄去登州任职,不知大兄意下如何?”李承乾也不想藏着掖着,有杜如晦那个老头子在,折腾一些弯弯绕绕没的让人笑话。
杜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回头像老头子的卧房看了一眼。
看着杜构的样子,李承乾也知道他是担心老杜的病,另外就是想要自家老头子商量一下,当下洒然一笑说道:“大兄不用担心,杜伯伯没有痊愈之前,承乾断不会向父皇提及此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