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0章 移花接木(下)
看着误会自己本意的老头子,李承乾在心底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看来这次说不得又要多一个‘阴损毒辣坏’的恶名了。
“行了,你小子也别在那里装委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吧,王珪那老家伙虽然可恶,但朕还不至于真的杀了他,不过如果你有合适的理由,弄他去草原的确是个不错的惩罚。”
所谓知子莫如父,李承乾是什么性格,李二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才不信儿子会不知道自己根本无心杀王珪。
所以李承乾说要调王珪去草原,只怕也是另有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报复当初王珪找他麻烦。
“父皇,你想过如何让草原长治久安没有?”李承乾看老头子情绪稳定,不像刚刚那样‘咋咋呼呼’,便也收敛心神认真起来。
“长治久安!”李二咂咂嘴,摇头叹息说道:“化外蛮夷,没有信用复反无常,若大唐有雄主在,他们必然蛰伏;但若是我大唐将来的君主懦弱……怕是还有反复啊!”
“父皇就没有想过教化他们?”李承乾旧事重提,再次说起教化。
这让李二很迷惑,皱着眉看了他半天,才缓缓说道:“你是被孔颖达洗脑了么?怎么突然相信儒家那一套了?”
要知道,李承乾可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化万民或许对大唐子民李承乾有这份心思,但对外族从来都是以杀止杀的,这一点从他培养出来的‘獠牙’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突然间提出来要教化异族,这怎么能让李二不吃惊。
“父皇,您弄错了,这教化也是分很多种的。”李承乾见老头子不生气了,整个人松快了很多,对一边的侍女示意搬个凳子来,然后接着说道:“父皇可听说过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说来听听。”别看李二自诩文皇帝,但实际上骨子里他还是一个马上皇帝,任何时候战争、侵略这些事情对他有着无比的吸引力。
“父皇,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传承,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是炎黄后裔,那么他们还是异族么?”李承乾眼中闪动着莫名的光彩,整个人也显得很是兴奋。
“让夫子们去草原,也让将军们去草原,一手论语、一手横刀,灭掉他们的文化,灭掉他们的传承,让新一代的草原牧民相信自己就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后裔。”
“三代,只要三代人,草原上将遍布身着大唐服饰,手拿白纸折扇,口中之乎者也的士子学生,突厥将彻底成为一个历史中的名词!”
李承乾的饼画的很大很圆,让李二垂涎欲滴。
古代人早婚早育,三代人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只要干掉一批老人,再等到新一代成长起来,现在的突厥就将彻底纳入大唐的版图,再无反叛之忧。
当然,李承乾说的这些只是一个大概,就像当初算计吐蕃一样,都是一个只存在于理想中的概念。
但只要有概念就已经很好了,有了概念就有了目标,只要照着这个目标走下去,迟早有一天将会实现它。
“来人,传朕旨意,让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星夜兼程,火速回京。”有些兴奋的李二早就把王珪的事情忘到了脑后,一心想着把自己的心腹爱将都招集回来共商大事。
原本只是想着复仇的李二陛下认为当初的计划应该变一下,将整个草原纳入大唐版图的欲望变的无比强烈。
想当年汉武帝依靠着强大的武力平灭匈奴,虽然占领了大片的地域,但最后却留下一个穷兵黩武的恶名。
现在,面对与汉武帝一样的情况时,李承乾却提醒他找到了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将来还不会留下穷兵黩武的坏名声。
所以这让老头子感到十分兴奋,恨不得立刻就制定好计划,并执行下去。
“父皇,父皇,您先别急,不要忘了一手萝卜一手大棒,而且单单这样还不行,我们还要在经济上控制他们,让突厥人感受到身为一个唐人的优越感。”看着老头子一边搓手一边转圈,李承乾悄悄的鄙视了一番,决定再扔个大点的饼,把老头子直接砸懵了算逑。
“说,快点说!”已经连续转了好几圈的李二连声催促,
积年累月的处理政务,已经让李二很难有兴奋如尿崩的感觉,是以心情激荡之下哪里还管对面是自己儿子还是大臣,一口抽干长孙皇后递过来的茶水,就迫不急待的等着李承乾继续他的下文。
“父皇,您还记得当初我们要收集吐蕃的耗牛吧?现在我们一样可以收集突厥的羊毛、羊皮、还有羊奶、牛奶。草原苦寒,我们可以用棉花和他们换这些在他们看来没用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大唐的温暖。”
“而且我们还可以在草原上建立商业区,吸引牧民来作生意,精美的瓷器、漂亮的丝绸这些都是他们需要的。”
“然后我们要在草原上修路,让那些地域偏远的牧民也能享受到大唐带给他们的改变。”
“腐化他们,堕落他们,让草原变成一个喜欢奢华,喜欢攀比,但却无人劳作的地方,三代之后,勇气、力量、坚韧这些优良的品质将从他们身上消失殆尽。”
李承乾洋洋洒洒说了大概有一个时辰,开始的时候李二和长孙还听的津津有味,但到了后来,冷汗已经开始涔涔而下。
毒,太毒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忘国灭种的计划,远比大军在草原上厮杀来的还要狠、还要毒。
亏得李二刚刚还认为李承乾学好了,现在听完了全部计划才知道,这小子不是学好了,而是更加疯狂了。不动声色,于无声无息间去破坏一个国家的根基,最后让这个国家毁灭于声色犬马之中。
这还是一人能想出来的计划么?
李二与长孙无声的对视着,眼中有庆幸也有惊惧,庆幸李承乾是大唐的人,是自己的种,这些狠毒的招式不会用到大唐身上。
惊惧的是,这小子现在越来越难猜度,一个能想出这样计划的人将来对大唐到底是福是祸!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1章 科技树的起点
一番的商讨之后,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李承乾被老头子用午休的理由从甘露殿赶了出去,悻悻的回了自己的‘兰若寺’。
原本他还想和老头子说说那些俘虏的事情,结果因为李二赶他赶的太急,也就没来得及说,最后只能作罢,留待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再说。
晃晃悠悠的回到‘兰若寺’,李承乾就发现里面竟然十分的热闹,大妹长乐带着豫章、程小四还有小武几个正忙的不亦乐乎。
待走到跟前才发现,原来这帮小丫头发现了前段时间送进来的那套功夫茶的茶具,正兴致勃勃的不停摆弄呢。
“哥,快来啊,这些东西怎么用?”长乐看到李承乾回来,就挥舞着手中的公道杯,很开心的和他打招呼。
“我的小祖宗,那东西就一个,你可别给哥摔了。”眼瞅着公道杯在长乐的手里来回的舞动,李承乾的一颗心也跟着上下乱蹦。
这一套东西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画好之后送到官窑里烧制的,满大唐也就这一套,再想弄就非得再烧不可。
如果摔了,那就必须再等上大概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再烧一套出来,必竟烧制紫沙的粘土不是长安产的,要弄的话还需要从别处运来。
“有什么啊,一个杯子而以,父皇那里有好多的,坏了我再去偷几个好了。”长乐撇撇嘴,满不在乎的说着,不过却还是很乖的把手里的杯子放回了茶盘上面。
李承乾走到几个小丫头跟前,在长乐的小鼻子上捏了一下,笑着说道:“这些东西叫统称叫茶具,是用来喝功夫茶用的,而且这些是一套,就算你从父皇那里偷来的再多,配不上套,也是无用。”
“那为什么只有一只杯子?”程小四抓起刚刚被李丽质放下的公道杯,对李承乾问道。
“这个是分茶用的,不是品茶用的。”李承乾从程小四手里拿回杯子,将一只小小的茶盏放进她的手心里:“这个才是品茶用的。”
“这么小?”七岁的小武已经脱离了小萝莉的范畴,但在几个人中间还是最小的一个,小小的茶盏托在她粉嫩的手心里,立时显的大了许多。
“所以说这是品茶用的,不是喝茶用的。”一件一件把所有的茶具从小丫头们手中收回来,放到茶盘之上,李承乾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太子哥哥,教我们怎么喝功夫茶好不好?”小武目光烁烁的看着摆满茶具的茶盘,锲而不舍的问道。
“你们?”乜着眼睛在几个小丫头的脸上扫了圈,李承乾认为请她们喝茶似乎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对啊,太子哥哥,教教我们吧。”程小四的位置紧挨着李承乾,所以很直接的用出抱胳膊撒娇大法,只是平板一样的胸实在引不起李承乾的兴趣。
“哥,好不好啊?”另一只胳膊被长乐抱住了,这让李承乾隐隐有一种负罪感,所以赶紧收敛心神,把两只手抽出来高举过顶,连声说道:“ok。ok。”
“哦!哥哥最好啦,豫章快来,我们去找襄城她们。”要求得到满足的长乐兴奋的一声大叫,拉起豫章公主就要往外跑,结果被李承乾叫了回来。
“就你们四个,其他人一个也不要叫,明白么!”
四个小丫头已经够麻烦了,如果再多几个,李承乾可不敢保证自己这套东西还能不能留的住,看来很有必要再烧制几套留着备用了。
小小的炉子,小小的水壶,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小,几个小丫头看着李承乾不断的摆弄着一件件的茶具,心里说不出的好奇。
最后,随着金黄色的茶水被从公道杯里倒出来,每人一小盏的时候,小丫头们竟然有些舍不得喝下去。
“大哥,这个送给我好不好?”拿着小小的杯子,长乐可怜兮兮的看着李承乾,样子说不出的可爱。
“哥弄这套东西可不容易……”李承乾尝试着拒绝,不过看到长乐水汪汪的大眼睛瞬间蒙上一层水雾之后,立刻开口为:“你拿回去之后一定要小心,千万别给摔碎了。这东西的原料长安没有,碎了想要再弄就得等上一个来月时间,知道不?”
“知道了哥哥,谢谢哥哥!”破涕为笑的长乐脸上露出一个胜利的笑容,对着几个小伙伴比了v型的胜利手势。
这些都是小丫头们和李承乾接触多了学来的,其中包括竖中指。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承乾除了自认倒霉,还能说什么呢,他的‘兰若寺’对长乐来说几乎就是不设防的游乐场,能和他打声招呼就已经算是给他面子了。
没办法啊,真是没办法,古灵精怪的大妹和传说中的太不一样了,李承乾曾经无数次的回忆唐书中的内容,结果发现没有一条能和现在的长乐对上。
“殿下!殿下!”不知不觉中,日影西斜,杨雨馨轻手轻脚的将摇椅上半梦半醒的李承乾叫醒。
“怎么?天亮了?”李承乾睡的有些懵,醒了之后有些分不清东西南北。
“呃,殿下,已经快要申时了,外面凉,还是进屋吧。”杨雨馨被问的一愣,犹豫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李承乾是睡懵了。
“这么快!”李承乾伸手在嘴角抹了一下,擦掉流出来的一丝口水:“长乐她们什么时候走的?”
“公主她们未时末离开的。”杨雨馨一边指挥内侍将李承乾的椅子抬进屋里,一边小心的应对着。
自从上一次去看哥哥,被李承乾警告之后,小丫头乖巧了很多,变的不再多话,只是脸上时不时闪过的那一丝委屈让李承乾颇为无耐。
一顿全是肉的晚膳把李承乾吃的苦不堪言,以前常常听人说三月不识肉味,可现在他最想吃的就是青菜。
可是现在的大唐没有塑料大棚,冬天想要吃青菜简直与痴人说梦无异,所以忍了吧。
咬牙切齿的将烤鹿脯塞进嘴里,脸上露出一副想要吃人的表情,李承乾决定,必须尽快解决冬天没有蔬菜的问题,则否就眼下的情况,估计自己很难活过下一个冬天。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2章 别具一格的人材选拔方式 (上)
因为李承乾的一个念头,左武候卫开始像疯子一样在长安城的东、西两市到处抓胡商,闹的整个长安城所有西域胡商人人自危,甚至就连一些经常和胡人作生意的汉人也是个个胆战心惊,生怕惹上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而在东市的迎宾楼里,件事的始作俑者李承乾却惬意的一边品着葡萄酿,一边与长孙冲谈论着这次抓人的事情。
“高明,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如果再找不到你要的人,东、西两市的市署怕是要去京兆府告我们了。”把李承乾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长孙冲有些抱怨的说着。
“那就让他们去告,你只要把人全弄回来就好。”李承乾慢条斯理的端起杯子,将葡萄酿略一沾唇后,便轻轻放下。
虽然他现在已经十二岁了,但只要一天没有成年,老妈的禁酒令就一天有效,所以虽然看着长孙冲一口一口往灌份外眼馋,但也只能轻轻抿上一口,不敢多喝。
“不是,你到底要干啥说说不行么?这样没头没脑的抓人,到底啥时候是个头儿?”长孙冲吐槽似的说着。
“说了你也不知道,告诉你又有什么意义?”李承乾翻了个白眼,鄙夷的对长孙冲说道。
“你不说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我也是读书人好吧,别总是那么瞧不起人。”长孙冲说的有些心虚,李承乾过目不忘的本事他听自己老头子说过,要比学问,虽然他读的书不少,但还真就不一定能比的过他这个表弟。
“玻璃,你知道么?”李承乾并没有像长孙冲想的那样去鄙视他,而是很痛快的说了一个他根本理解不了的词汇。
“玻璃?那是个什么东西?人?还是物件?”长孙冲皱着眉想了想,确定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不由开口问道。
李承乾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看着长孙冲笑了笑,然后解释道:“准确的说,是琉璃的一种,样子你可以想像成无色的琉璃就好。”
长孙冲眼睛一瞪,狡辩道:“呃,那你说琉璃不就好了嘛,干嘛非说是玻璃!”
“金银花也是药材的一种,如果不说清楚,只说买药,你知道买什么么?”李承乾不甘示弱的回瞪长孙冲,将他的狡辩驳了回去。
“那,那……”长孙冲被李承乾堵的哑口无言,‘那’了半天,也没‘那’出个结果,最后只能无奈的蹲在一边闷头喝酒。
“明天再抓一天,然后就收工,不抓了。”看着外面乱糟糟的样子,李承乾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拍拍长孙冲的肩膀,说了一句说他比较安心的话。
“表弟,我可跟你说,这事儿如果惹出麻烦,你可要给我兜着,否则将来再有事儿你可别想哥哥我帮你。”长孙冲喝的舌头有些大,但却并没有迷糊,还知道跟李承乾讲条件。
“行,出了事儿都算我的。”李承乾随口敷衍着,将长孙冲应付过去。
反正将来出了事他们两个都是一条绳上的蚱蜢,李承乾挨板子,他长孙冲也好不了,长孙无忌如果不揍他,都特么出鬼了。
时光流转,一天时间转瞬即逝,时隔两年之后,左武候卫大牢又迎来的李承乾的身影,只是这一次他面对的是胡商,而不是那一批倭国小矬子。
“表弟,所有人都在这里了,你打算怎么搞?”等在左武候卫大牢的长孙冲看到李承乾,立刻迎了上去。
老头子不在家,左武候卫几乎成了孙长冲的天下,必竟这些大头兵都在人家老爹手下混饭吃,谁的面子不给,大少爷的面子多少也得给些。
“表哥,咱们提前说好了,一会儿我挑人,你可别跟我抢,否则别怪表弟翻脸。”李承乾进了院门,先是扫了一眼院子里满满的几百号西域胡商,随后扭头朝长孙冲半真半假的说道。
“这个你放心,我决不跟你抢。”长孙冲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个脸的坏笑,中间夹杂着兴灾乐祸:“我这次是听命行事,执行的是太子令谕,别的一概不知道。”
“我知道,不就是事情通过京兆府闹到刑部去了么!放心,本少爷扛得住。”守着‘第七小组’的探子,李承乾得到的消息并不比长孙冲少,甚至他还知道有三十七本弹劾奏章摆在老头子的案头。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抓的都是胡商,不是大唐子民,在没有完善的地域经济意识之前,这样的事情根本不会有人在乎。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目前来还是主流,异族的商人更是为世家、士族所不齿。
而那些弹劾的内容,主要也是说太子品行不端之类,完全就是那些御史们为了表现自己没有消极怠工,没有辜负皇帝陛下的信任,为了弹劾而做出的弹劾而已。
撇下自以为得计的长孙冲,李承乾调头来到数百挤在一起的胡商跟前,轻咳一声说道:“你们大多数人应该都在大唐待过很长时间,想必应该能听懂本公子说的话,对吧?”
被无数横刀逼着,挤在一起的胡商纷纷点头,却不敢说一句话,生怕惹怒了面前这位不知来历的小祖宗。
李承乾很满意这些胡商的表现,点点头说道:“很好,本公子需要有会烧制琉璃的人,有会的自己站出来。”
这一次没人说话,也没人点头,数百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站出来可以,但是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抓了这么多人来真的就是为了找人烧制琉璃?
如此简单的事情,抓人之前随便问问也能知道啊,根本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
李承乾没有耐心等着这些胡人‘对视’出结果,十来个呼吸之后,见没有人出来,笑容渐渐冷了下来,阴着脸说道:“没人会么?如果没人会的话,你们今后的生活恐怕只能在后面这座终年不见天日的大牢里度过了。”
“我,我会一点。”一个长着大胡子的胡人在人群中缓缓举起了一只手,并且一点点挤出人群,站到了最外围。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3章 别具一格的人材选拔方式 (中)
“去那边等着。”看着眼前胡商畏畏缩缩的样子,李承乾露出一个尽量和善的笑容,指了指一边的空地。
“公,公子,我能问个问题么?”商人用并不太熟练的大唐官方语言(也就长安土话)试探着问道。
“你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所以你可以问一个问题。”李承乾想了一下,觉得应该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否则场面太严肃,这帮胡人如果以为出来就要杀头,事情就不好办了。
果然,听到自己有说话的机会之后,商人面上表情一松,继续用不太熟练的官话说道:“公子是想要烧制琉璃么?”
“你很聪明,胆子也很大,所以你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机会。”李承乾背负双手在原地踱了几步,抬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是项目负责人,嗯……就叫项目经理好了。”
项目经理?没有得到准确答案的胡人一头雾水,搞不清楚项目经理到底是人名还是官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这位少年公子抓他们来,并不是要杀头。
“好了,还有没有人会烧制琉璃?”打发胡人站到一边,李承乾看着前面一群胡人再次问道。
“我,我会”人群中再次挤出一个人来。
慢慢的,一个两个陆陆续续走出来十几个人,瑟瑟缩缩的站在一起,像极了等着被宣判的罪犯。
唐人都是骄傲的,平日里就算乞丐都不会正眼看他们一眼,这次被挑选出来,面对未知的一切,如果说不害怕,那纯粹就是自欺欺人。
不过怕也没有办法,面对一个能调动左武候卫的少年公子,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认命,其他一概免谈。
“还有人没有?最后一次机会。”看看站出来的十几个人,又看看挤在一起,认命般的数百胡人,李承乾第三次问道。
良久,再也无人回应。
能从遥远的西域跑到中原来,每一个人都不傻子,不会干那种滥竽充数的事情。
不站出来最多是关进大牢,如果站出来,最后被人发现是冒充的,后果就很难估计了,严重些被砍了脑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很好,把他们全部押入大牢!”连问三次的李承乾似乎对剩下的胡人没了兴趣,对着长孙冲说了一句之后,就转身向那十几个被挑出来的胡人走去。
“公,公子,再给个机会吧!”胡人中,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响起,把李承乾叫住。
“尊贵的大唐公子,再给个机会吧,小人家中还有妻儿,如果小人被关起来,她们一定会饿死的。”一个年龄大概在30岁左右的胡人从人群中挤出来,又被围在外面的左武候卫官兵拦住,挣扎着向李承乾伸出一只手,拼了命的乞求着。
“你会作什么?”已经渐渐走远的李承乾回过头,看着一脸哀求的中年胡人,脸上带着一丝为难的表情。
“小人会制作地毯,正宗的波斯地毯!”李承乾的问题让中年人看到了希望,开始用含糊不清的大唐官方语言讲述自己的技能。
“波斯?你是萨珊波斯人?”李承乾努力回忆着上学时学过的历史知识,通过仅有的一丝片断回忆起来,似乎……好像……波斯快要亡国了。
“是,是的公子,小人正是萨珊波斯人。”中年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好吧。你可以留下,过去那边吧。”看看四周乱糟糟的一切,李承乾暂时放弃了打听波斯情况的想法,挥挥手示意把守的官兵把中年人放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