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中年人的获释让其他人同样看到了希望,纷纷开始说起自己的一技之长,来表现自己可以被利用的价值。
“这就是你想要的?”示意周围的军卒将纷乱的场面镇压下去之后,长孙冲把李承乾拖到一边,悄悄问道。
“这样不好么?他们今后会很认真的替我们出力,因为是我救了他们,否则他们就会被关押到死。”李承乾耸耸肩膀,摊开手说道。
“是你把他们抓来的。”长孙冲回头看着抱头蹲在一起的胡人,打心眼里替他们感到憋屈。
明明是被李承乾抓了,结果反而还要对他感恩戴德,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
“是,我知道是我把他们抓来的,他们也知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李承乾脸上带着一种可恶的笑容,一边说着还一边向长孙冲挑了挑眉毛。
“没有。”长孙冲郁闷的嘀咕着,感觉跟李承乾进行这种争论就是自己犯的最大错误。
“没有就好,回头记着让人把他们会的东西全都登记一下,然后那些什么都不会的就放了吧。”李承乾没有一点被嫌弃的自觉,叮嘱了长孙冲之后,拍拍他的肩膀,便带着二十七等人转身离开了左武候卫大牢。
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那些胡人到底都会些什么李承乾并不想一个个去问。他是太子,不是太监,啥事都亲力亲为,还要那些手下干什么。
三日后,水泥厂附近又多了一口窑洞,由胡商阿曼带领十三个会烧制琉璃的同伴定居在了这里。
一年时间,烧制出透明的琉璃,或者说玻璃,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而且李承乾还提供给他们一个并不完整的原料配方,其中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等等。
这些东西都很好找,除了用来烧制琉璃之外,陶瓷制品很多时候也会大量使用,所以料原的来源不成问题。
那么接下来就是配料,把不同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到一起然后进行烧制。
这个才是最大的难点,需要一点点的去试验、总结。
即便李承乾需要用的玻璃透光度不用像现在玻璃那么高,但在工艺上却并不比后世高透光度的玻璃差多少。
所以这就需要有专门烧制琉璃的人材来进行这项工作,凭借他们的经验与技术快速、高效的完成这个任务。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4章 别具一格的人材选拔方式 (下)
人材选拔工作进行的很快,搞定了玻璃的事情之后,李承乾重新审视了一下由长孙冲整理出来的‘人员技能表’。
会打造大马士革刀的;会熬制强力胶水的;会养马、养大象、养骆驼的,林林总总一大堆的奇葩中,李承乾还真发现不少人是自己能用上的。
当然,这里最牛逼的一个是会写大唐文字的,不过这个能力在长孙冲看来没什么用,所以只简单的写在一个角落里。
长孙无忌的宅邸中,长孙冲拿着李承乾递过来的名单看了半天,指着那个会写汉字那家伙的名子:“表弟,你要他干嘛?这小子试了一下,那字写的比鸡刨的都难看,有时候他自己写的自己都不认识。”
李承乾逗弄着老长孙养的一只獒犬,瞥了一眼名单,然后有些不悄一顾的对长孙冲说道:“这你别管,我要的这几个,回头给我送到情报科去。”
会写大唐文字的大食人,这是多么难得的人材,等闲之人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翻译去。作为了个现实的功利主义者,李承乾认为兼容并蓄、百花齐放才是大唐盛世的标准之一。
将大食的书籍翻译成汉文,可以让大唐更好的了解大食,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社会结构,了解它的一切。西域有大量的资源,有广袤的土地,大食、罗马、萨珊波斯、拜占庭等等一系列西域国家在等着大唐去征服。
而在征服他们之前,了解他们,学习他们,是大唐必须要作的事情。
李承乾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自唐代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或许在后世他看不懂,但是经过了大唐四年太子生涯的锻炼,已经让他对那些事情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所以,数百胡人,数十种技能,他独独看好那个会写汉字的家伙。
这一切太过复杂,李承乾不认为和长孙冲说了之后他能够听懂,甚至他连和长孙无忌说的兴趣都没有。
这些只能藏在心里,或许时机成熟的话可以和老头子说说,转移一下老头子死死盯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
“表弟!那狗快要被你给掐死了。”李承乾走神的一段时间,抱着獒犬的胳膊不断用力,弄的狗舌头都快要被勒出来了。
回过神来之后,李承乾松开了獒犬的脖子,看着老长孙的爱犬夹着尾巴逃之夭夭,不由暗自失笑,扭头看看长孙冲:“行了,我走了,回头你别忘了把人给我送过去。”
“那其他人呢?你这才要了二十来个,大牢里可还关着好几百呢。”长孙冲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从地上跳起来。
老头子这几天就要回来了,如果被老头子发现大牢里关着好几百号人,长孙冲的屁股非得挨上一顿板子不可。
“先在牢里关着,需要的时候我会来提人。”李承乾看都没看长孙冲的表现,口中满不在乎的说着,随便带着二十七和杨雨馨就打算离开。
“不是,你不能这样啊,老头子回来会打死我的。”长孙冲急吼吼的从房间里跑出来,苦着一张脸挤开二十七,凑到李承乾身边苦苦哀求。
“最多打断你的腿,放心,没事儿的。”想起前几天挑人的时候,长孙冲兴灾乐祸的样子,李承乾决定剩下的人就关在左武候卫大牢。
反正挨揍的是长孙冲,又不是他李承乾,谁管他死活!
最后,无可奈何的长孙冲只能欲哭无泪的看着李承乾一摇二晃的带着人离开,第n次在心底发誓:从今往后如果再管李承乾的事情,他就改性冲,叫冲孙长。
而离开长孙家的李承乾此时心却十分不错,所以他决定去看看自己的其他产业,比如长安城外已经快要发展成工业园区的小村子。
经过三年左右的发展,当初那个破败的小村已经完全改头换面。
一间间统一制式的青砖大瓦房拔地而起,五间一排整齐的座落在大路的边上,一条能容纳八辆马车并排而行的水泥路,自大路通进村子,然后又分成若干支路,通向每一户村民的家中。
两年前新栽的柳树此时已经吐出嫩芽,随着不断吹起的微风,轻轻摇摆,好像姑娘飘逸的长发。
顺着村子里一直向远处延伸的水泥路望去,可以隐约看到一间间高大的建筑,那里是包括油坊、酒坊在内的数个工坊。
如果赶上顺风天气,站在村子里,还可以听到工坊那边传来榨油机那种‘哐哐’的声音。
李承乾让马车停在村口那样大树的下面,自己从车里出来,爬到车厢顶上,远远的眺望整个村子,一种叫做骄傲的情绪从心底升起。
“殿下,上面危险,您还是下来吧。”杨雨馨站在马车下面,抬头看着李承乾,有些担忧的劝说道。
“我看到老郑头儿了,等他过来我就下去。”远远的,有几个影子正在赶过来,李承乾运足目力,隐约辨认出那是当初的郑老汉和他的儿子。
“小臣见过太子殿下!”时间不大,远处的几个人就已经赶到了马车跟着,郑老头带着他儿子,匆忙上前与李承乾见礼。
这小老头现在已经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正式的称呼是:长安第一工业区区长。
“行了行了,老郑头儿,你现在可是越来越虚伪了。”将折扇在手指间打了车个转,从已经从车顶爬下来的李承乾笑着与郑老汉开着玩笑。
“小老儿不敢。”郑老汉也知道李承乾是在和他开玩笑,嘿嘿笑着,直起身子:“殿下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今日一定要好好坐坐。”
“坐坐就免了,今天本宫正好有暇,特地过来看看你们,另外也看看这工业区弄的怎么样了。”李承乾摆摆手,用扇子遥遥的点了一下远处隐约可见的那片高大建筑。
“殿下,现在的工业区地皮又要不够用了,我们正打算向农场那边申请,扩大园区。另外,现在工业区主要包括榨油、酿酒、纺织……”郑老汉的儿子到底是年轻人,脑瓜子比较活,工业区的日常实际上也大多是他在管理,所以提到工业区的发展和建设,自然是他出来介绍。
“嗯。”李承乾听着介绍,不断的点头,脸上露出十分满意的笑容。
? ?给小伙伴们推荐一本书:小兵哥大大的《直播之极限荒野》,有喜欢军事类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
????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5章 麻烦上门
“你们认为工业区要扩大到什么地步?需要多少土地?”听完了郑老汉儿子的汇报,李承乾问道。
郑老汉的儿子有了一丝犹豫,低头琢磨了半晌抬头说道:“殿下,我觉得怎么也得百倾地左右。”
“再加一倍,要办就一步到位,省得将来再申请麻烦。”李承乾想都没想,就给事情拍了板。
工业区的兴建使大量工坊集中到一起,这样形成规模之后,其爆发出的吸金能力决不是以前各自独立时所能批拟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工坊跑到工业区来建厂,使得第一工业区不断的扩张、扩张、再扩张,从最开始的一、两倾地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五十余倾,结果眼下土地又不够了。
“喏!”郑老汉和他儿子得了李承乾的命令,自然是高兴异常,必竟地盘越大,他们的权利也就越大,说不定将来地盘再大些,或许还能提上一官半职的。
“对了,怎么没看到行俭?”土地的事情谈完了,李承乾才发现,一直混在工业区的裴行俭竟然没有露面。
那小子以前只要听说他过来,保准会第一时间冲出来,这次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出现,这让他觉得有些意外。
“行俭兄弟这段时间一直都在长安城里没有回来,似乎是被什么事情给绊住了。”郑老汉的儿子似乎知道些什么,但是又不好说出来,是以语焉不详的说了一句之后,就没了下文。
“殿下,要不我安排人进城去找找?”郑老汉站在一边,看李承乾的渐渐沉下来的脸色,试探着问道。
“不用了,让他先去忙吧。”李承乾收敛收神,对郑老汉笑了笑:“走吧,我们一起去工业区看看。”
裴行俭是他故意安排在工业区的,为的就是让那小子多学一点管理上的东西,为将来打下一个基础。
不过万事都讲个你情我愿,如果裴行俭真的不喜欢这样的安排,那也没有必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必竟李承乾不是裴行俭的爹,作不到什么事都管上一管。
工业区的参观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将晚的时候,李承乾才在郑老汉等人的簇拥下离开,坐着马车返回长安。
然而就在李承乾的马车刚进了长安城的时候,就迎面撞上了再在往城外赶的黑子。
两下里一碰头,黑子便从马上跳也来,凑到李承乾的马车跟前,面色凝重的说道:“殿下,出大事了。”
“怎么了?”看着黑子的表情,李承乾心里咯噔一下,心里隐隐升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汉王死了!”黑子皱着眉头,面上表情凝重之中带着一丝迷惑:“情报说是死于刺杀,至命伤在胸口,凶器是三棱军刺。”
“你是说李元昌死了,是吧?”虽然黑子说的很清楚,但李承乾还是郑重的问了一句。
他刚刚有过很多的猜测,包括颉利逃走这样的事情都被他想到过。可是万万没想到,黑子带来的消息竟然会是李元昌死了的消息,而且杀死李元昌的凶器竟然是三棱军刺。
这特么就是一个阴谋,而且还是针对他李承乾的阴谋。
三棱军刺是太子六率的制式装备,这一点在大唐高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李元昌与李承乾有矛盾更是众所周知。把这两点联系到一起,再加上李元昌是在李承乾的逼迫下离开长安这一条。
这让几乎所有听到李元昌死讯的人第一个想法就是:‘睚眦必报’忍无可忍,对自己人下手了。
黑子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十分沉重的一点头,认真说道:“是的,而且尸体已经运回来了,就在大理寺中。”
“走,去大理寺。”李承乾此时脸色阴的几乎要滴出水来,李元昌的死讯让李承乾有些难以消化,所以他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赶车的车夫也觉查到气氛不对,同样面色凝重起来,双驾马车被赶的几乎要飞起来,急骤的马蹄声几乎传出数个坊市。
甚至如果不是李承乾的马车经过大量的改装,此时只怕会被颠的飞起来。
结果,李承乾却在大理寺门前被拦了下来,大理寺少卿孙伏伽面无表情说道:“太子殿下,陛下有令,如果您到了,请您即刻回宫,不得延误。”
“汉王的尸体在哪里?”李承乾心中怒火上涌,只想把尸体翻出来,看看到底是谁在陷害自己,哪里还管大理寺少卿说的什么。
“殿下,汉王遗体已经收敛,没有陛下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擅动。”孙伏伽依旧是老样子,不动声色的把李承乾顶了回去。
“你把他拖出来,本宫看上一眼转身便走,绝不会有第三人知道。”李承乾知道面前这前伙是个软硬不吃的古板货色,威胁之类的对他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是以尝试着用其他方式与他沟通。
“殿下还是回宫去吧,否则陛下那里不好交差。”孙伏伽油盐不浸的挡在大理寺门前,只是让李承乾离开,至于拖也尸体一事,提也不提。
“当真一点通融不得?”李承乾眯了眯眼睛。
如果熟悉他的人此时就应该知道,现在的他已经动了真怒,下一瞬间很可能就会暴起伤人。
不过可惜的是孙伏伽并不知道李承乾的习惯,而且刑狱出身的他也有自己的原则,是以尽管知道李承乾太子的身份,却依旧不为所动淡然说道:“如果殿下能拿出陛下手令,臣决不阻拦。”
孙伏伽对李承乾没有任何偏见,甚至就算整个长安所有人都在传‘李元昌是死于李承乾之手’的时候,他也并不认为这事儿就是面前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干的。
十余年时间,一直掌管刑狱,他已经养成了只相信证据的习惯,如果没有证据,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说某人是犯人,他也不会去抓;反过来,如果有证据,哪怕凶手是大唐储君,他也不会放过。
于是,两人就这样在大理寺前面的台阶之上静静的对视着,良久之后,李承乾终于是忍无可忍,偏过头对黑子冷冷说道:“冲进去,给本宫开棺验尸!”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6章 李二的决定
“站住,哪个敢动!”身形闪动,孙伏伽两步退回大理寺大门之内,两眼死死盯住阴恻恻靠过来的黑子,厉声言道:“太子殿下执意要验尸,臣自然无力阻拦,但殿下见到汉王遗体之前,请先跨过臣的尸体。”
李承乾狠狠一拍自己的脑袋,我艹,这特么是又是一头倔驴啊!
自从到了大唐之后,李承乾突然发现,似乎特么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倔驴都跑到贞观年来了。
“看我干什么,你想逼死他么?”面对回头以探询的目光看过来的黑子,李承乾手抚额头,无奈的说着。
“殿下,臣可以先控制住他。”黑子信心满满的说道。
“放屁,你能保证他回头不自杀么。走了,回去!”李承乾已经看透了这帮把名声看的比命还重的文人,如果把孙伏伽给绑了,那这事儿就绝不是简简单单关几天宗正寺能摆平的。
绑时容易放时候难,当初看西游记的时候,孙悟空和托塔天王闹的那一出儿,他可是现在还记得,所以李承乾也怕被这家伙给讹上。
于是,一群人重新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整个队伍调头向皇宫的方向而去,准备去迎接老头子的暴风骤雨。
而事情的结果却是大大的出乎李承乾的预料,甘露殿中,李二除了面沉似水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表示。
甚至看到李承乾进来,竟然还让宫女给他搬了一个锦墩过来。
“父皇,元昌王叔的事情……”李承乾摸不清老头子的脉络,见李二半天没有言语,只能试探着问了一句。
“你有没有什么猜测,是否能猜出到底是谁想要陷害你?”
知子莫如父,李承乾什么德性李二心里一清二楚,知道这种事情如此是他来作的话,一定不会留下这么多破绽。
甚至李二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李承乾想要李元昌死的话,很可能会让他死的悄无声息,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父皇,儿臣猜不出来。”李承乾摇摇头。
来到大唐四年多,和他有仇,恨不得杀了他的人不计其数。
新仇有倭国、突厥;旧恨有五姓七望;这中间还有‘种子’的人掺和在里面。
任何一伙人都有陷害他的动机,如果要猜的话实在是太难猜了。
“这段时间你不要出去了,对方既然想陷害你,未必不会找机会直接对你下手。”
李二同样估计不出来下手的人是谁,但是从李元昌离开长安不到三天就被人搞死的情况上来看,下手的人很可能还在长安附近。
这样一来李承乾出行的危险性就大了很多,必竟对方既然能在数百护卫的保护下悄无声息的杀掉李元昌,那么就有能力在同样的情况下杀死李承乾。
“父皇,能不能让儿臣看看元昌王叔的尸体?”
老头子的关心李承乾有些感动,但对于李元昌的死,他还是有些疑惑在里面,所以必须要亲眼看看尸体才行。
“很多仵作都已经看过,你去了又能看出什么来。”
“父皇,‘第七小组’的人全都是刺客出身,我认为专业的事情就要专业人士来做,仵作验尸和杀手验尸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同样是胸口被刺,刺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就很有讲究。像‘第七小组’那帮家伙,他们刺人胸口只会在左侧胁下向斜上方刺入,因为那里是距离心脏最近的位置。而普通人如果想要杀人的话,一般刺人胸口会从正面刺进去。”
李承乾听出老头子语气中的不痛快,便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看尸体,最后总结道:“所以这专业的刺客与普通人杀人的手法是不同的,但这些在仵作的眼中可能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有经验的刺客看来,却很有可能会看出下手的人是怎么身份。”
李二并不是没有杀过人,虽然不理解刺客的杀人方式,但却知道老兵杀人和新兵杀人的确有区别。
老兵杀人心狠手辣,一般来说刀口平滑,一刀毙命;新兵杀人哆哆嗦嗦,刀口一般来说都不会很深,而且并不整齐。
所以听了李承乾的辩解之后,不由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那就让‘第七小组’派人过去,你还是留在宫里不要出去。”
“父皇,儿臣……”
“不用说了,别逼着朕把你关进宗正寺。”
“喏。”眼看老头子就要急眼了,李承乾只好呐呐的答应下来。
“记住,回去之后把所有的生面孔全都调出去,一天十二个时辰,让你的那个二十七号贴身陪着你,明白么?”看着李承乾不情不愿的样子,李二再次叮嘱。
现在老头子是真的害怕,李承乾虽然时不时的会给他一个‘惊喜’,让他感到自己的宝座受到威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小子的确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有雄心、有迫力、知进退、心黑手狠等等这些帝王应该具备的素质,基本上都可以在李承乾身上看到。
同时,李承乾对他的同胞弟、妹现在看来也着实不错,这让李二很满意。不管李承乾是不是在装,如果他能装一辈子,那么就算是装的和真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李二现在很担心李承乾会被人意外的搞死,那样对他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是父皇,儿臣明白应该怎么作。”老头子怕,李承乾也怕,只是事关自己的小命,他更想早点把那些暗中挑事儿的家伙找出来,所以才会一直想要去看看李元昌的尸体。
接着父子二人又研究了一会儿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李承乾就被打发回去休息,李二则是挠着脑袋准备去应付长孙皇后的折磨。
李元昌的死亡几乎惊动了整个长安城,李渊更是愤怒的砸烂了寝宫内的一切,逼着李二尽快找出凶手。
都是当过皇帝的人,对于李承乾下手杀李元昌这种事情,或许外面会传的沸沸扬扬,但是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场阴谋,一场针对于皇室的阴谋。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17章 尸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两天,在李承乾一次次的要求下,终于得到了李二的允许,可以去大理寺看一看李元昌的尸体。
黑子、独孤玉凤、二十七、苏猛、孙思邈等一批得力的手下被带在身边,而小丫头杨雨馨被留在宫中。她的武力值太低,一旦真的遇到事情还要费心思去保护她,索性李承乾就让她留在宫里不要出来。
正午十分,艳阳高照,李承乾一行在孙伏伽的引领下来到了停放李元昌尸体的殓房,打开了停放尸体的木棺。
棺盖才一打开,一股难闻的恶息就扑鼻而来,呛的李承乾连忙捂住鼻子,暗叹大唐的尸体保鲜能力太差,自己要是再晚来几天,估计这家伙都特么能放烂了。
猜你喜欢